CN117654810B -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4810B
CN117654810B CN202410141841.8A CN202410141841A CN117654810B CN 117654810 B CN117654810 B CN 117654810B CN 202410141841 A CN202410141841 A CN 202410141841A CN 117654810 B CN117654810 B CN 117654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luminum alloy
pressing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418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54810A (zh
Inventor
周丽
黄中华
罗亚君
朱博翔
周涛
周子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4101418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4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4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4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54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4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属于铝合金板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还包括U型架、移动放置框、角度调节机构、按压支撑机构、承接板和行走夹持机构;本发明通过移动行走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承接板位于U型架的端部,并且U型架、承接板以及移动放置框整体呈平直或较为平缓的倾斜坡度设置,便于铝合金板从承接板的顶面完全滑动至移动放置框的内部,通过按压承接机构的设置,在铝合金板进行按压时进行承接处理以及完全进入移动放置框内时对铝合金板进行阻隔限位处理,从而大大提高对铝合金板的送料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板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板通过喷涂加工,可以为铝合金板表面增加一层保护层,这层保护层能够有效阻隔空气、水汽以及化学物质的侵蚀,从而提高铝合金板的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以对铝合金板的表面进行修复和美化,提高其表面质量,使其更加光滑、平整、美观,此外为增加铝合金板的特殊功能,如绝缘、导热、防辐射等,其可以喷涂具有绝缘、导热、防辐射等相应功能的涂料。
目前铝合金板的单面喷涂加工通常包括表面打磨处理、底漆的涂装、面漆的涂装以及固化处理,在对铝合金板在进行底漆和面漆的涂装处理时,需将表面打磨完成的铝合金板转移至涂装车间进行底漆和面漆的涂装车间,此时为提高其喷涂加工的便利性和后续的固化干燥效果,其通常将铝合金板进行倾斜放置,然而铝合金板在进行倾斜放置相较于平直放置,其铝合金板的送料安装便捷性相对较差,并且铝合金板在倾斜放置时,其需要借助辅助用具保障铝合金板的放置稳定性,易增加对铝合金板的固定安装的操作难度以及安装耗时。
因此,需要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铝合金板进行送料安装处理时操作便捷性差以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架,还包括:
U型架,U型架转动安装于安装架的内壁,所述U型架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呈平行分布的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四个所述滑动块的相对面之间固定移动放置框,所述移动放置框的底部顶面呈开口状设置,所述移动放置框的下方设置有与U型架相配合的角度调节机构;
固定板,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且均与移动放置框的底部外表面相固定,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按压支撑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共同固定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端部设置有与移动放置框相配合的行走夹持机构。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
摆动齿块,摆动齿块设置有两个且与U型架的转轴处同轴固定,两个所述摆动齿块的下方共同啮合连接有推拉齿条杆,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与U型架相配合的支撑件;
液压缸,液压缸固定于安装架的底部顶面中心处,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拉齿条杆的外表面相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包括:
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U型架的两侧顶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外表面共同转动连接有移动杆;
支撑架,支撑架与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相固定,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壁。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按压支撑机构包括:
按压板,按压板设置于移动放置框的底部顶面,所述按压板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按压杆,两个所述按压杆分别滑动贯穿两个固定板的顶面,所述按压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板和按压板相对面均固定的支撑弹簧;
L型滑板,L型滑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U型架的相对面相固定,所述L型滑板的顶面设置有与按压杆底面相固定的按压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放置框的底部顶面开设有嵌合槽,所述按压板的顶面设置有延伸至嵌合槽内部的凸板,所述按压板远离凸板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弧形板。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行走夹持机构包括:
行走齿轮,行走齿轮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安装于承接板的底部相对面,所述承接板的外侧设置有与两个行走齿轮共同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U型架的两侧底端均固定有固定齿条杆,所述行走齿轮与所述固定齿条杆之间啮合连接;
移动齿条杆,移动齿条杆设置有两个且均与移动放置框的顶面相固定,两个所述移动齿条杆之间设置有强化件,所述U型架的顶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相互靠近的所述移动齿条杆之间啮合连接;
夹持托杆,夹持托杆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转动齿轮之间呈同轴固定,所述夹持托杆的底面位于所述按压板的凸板上方,所述按压板的两侧顶面均设置有与夹持托杆相配合的倾斜坡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强化件包括:
强化杆,强化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齿条杆的相对面相固定,两个强化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贯穿固定于移动放置框的顶部;
支撑板,支撑板设置有三个且均安装于移动放置框的内壁,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与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均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三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所述按压板的顶面均位于同一倾斜坡面上,所述移动放置框的底部顶面设置有朝外分布的倾斜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移动行走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承接板位于U型架的端部,并且U型架、承接板以及移动放置框整体呈平直或较为平缓的倾斜坡度设置,从而便于铝合金板从承接板的顶面完全滑动至移动放置框的内部,通过按压承接机构的设置,在铝合金板进行按压时进行承接处理以及完全进入移动放置框内时对铝合金板进行阻隔限位处理,从而大大提高对铝合金板的送料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定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2)通过移动行走机构对移动放置框进行移动行走时,使得移动放置框与铝合金板板运动至U型架的中心处,同时通过与按压承接机构的配合作用,两个夹持托杆对铝合金板进行夹持处理,同时按压板通过支撑弹簧的弹力挤压夹持托杆,从而提高夹持托杆对铝合金板的夹持稳定性,按压块与L型滑板接触,提高移动放置框的支撑稳定性,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对U型架、移动放置框以及铝合金板进行角度调节,使得两个夹持托杆既形成对铝合金板的夹持处理,又对其进行承托处理,并配合支撑板对铝合金板的底面支撑,进一步提高铝合金板在移动放置框内的固定安装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铝合金板的固定安装效率,为后续底漆喷涂加工和面漆喷涂加工提供便利,有效提高铝合金板喷涂加工的效率。
(3)嵌合槽的设置,在按压板上通过铝合金板的按压时,其按压板上的凸板与嵌合槽形成对接处理,配合按压块与L型滑板的按压接触,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强移动放置框的稳定性,弧形板的设置,使得铝合金板在放置于承接板上方运动至按压板上方时,可通过弧形板的弧面进行逐步上移滑动至按压板的上方,有效避免铝合金板在向上倾斜时插入按压板的底面造成对铝合金板表面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行走夹持机构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放置框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强化件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弧形板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C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嵌合槽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9中D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L型滑板、凸板、弧形板以及按压板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移动放置框以及强化件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移动放置框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2、U型架;3、滑槽;4、滑动块;5、移动放置框;6、角度调节机构;61、摆动齿块;62、推拉齿条杆;63、支撑件;631、支撑杆;632、移动杆;633、支撑架;634、移动槽;64、液压缸;7、固定板;8、按压支撑机构;81、按压板;82、按压杆;83、支撑弹簧;84、L型滑板;85、按压块;9、承接板;10、行走夹持机构;101、行走齿轮;102、驱动电机;103、固定齿条杆;104、移动齿条杆;105、强化件;1051、强化杆;1052、限位杆;1053、支撑板;1054、连接杆;106、转动齿轮;107、夹持托杆;11、嵌合槽;12、凸板;13、弧形板;14、铝合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13,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架1,还包括U型架2,U型架2转动安装于安装架1的内壁,U型架2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呈平行分布的滑槽3,四个滑槽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四个滑动块4的相对面之间固定移动放置框5,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呈开口状设置,移动放置框5的下方设置有与U型架2相配合的角度调节机构6;
固定板7,固定板7设置有两个且均与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外表面相固定,两个固定板7之间设置有按压支撑机构8,两个固定板7的底端共同固定有承接板9,承接板9的端部设置有与移动放置框5相配合的行走夹持机构10;
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架1安装于铝合金板14底漆和面漆涂装室内,本案主要叙述铝合金板14进行单面喷涂加工前的对铝合金板14的固定安装操作,故对喷涂加工等相应操作不详细赘述;
移动放置框5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供铝合金板14进行放置的凹槽,其中移动放置框5靠近凹槽底部位置呈开口状,其凹槽的底部内壁与开口处的内壁位于同一倾斜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放置框5通过行走夹持机构10的设置,在U型架2的顶面进行行走位移,在经表面打磨处理的铝合金板14进行送料安装时,此时移动放置框5位于U型架2的端部,从而提高铝合金板14的送料便利性;
按压支撑机构8的设置,通过将铝合金板14逐步从承接板9处送入至移动放置框5时,其既可以对铝合金板14进行放置时提供支撑,并通过铝合金板14的重力按压,增强移动放置框5在U型架2上的稳定性,又可在铝合金板14完全安装于移动放置框5内,此时通过移动自锁机构对移动放置框5的缺口处进行夹持,从而对铝合金板14的侧壁进行夹持处理,同时按压承接机构由于铝合金板14在送料安装完成后,其保持初状态,但由于行走夹持机构10与其相互作用,从而再次使得按压承接机构保持按压状态,从而整体提高移动放置框5在U型架2上的安装稳定性;
角度调节机构6的设置,在铝合金板14进行送料完成后,其通过行走夹持机构10的夹持以及按压承接机构的支撑,从而使得铝合金板14以及移动放置框5稳定的位于U型架2的末端,此时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对U型架2进行整体角度调节处理,从而使得铝合金板14以及移动放置框5呈倾斜放置,从而为后续底漆的涂装和面漆的涂装提供便利性,并一定程度提高其涂装后的固化干燥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摆动齿块61,摆动齿块61设置有两个且与U型架2的转轴处同轴固定,两个摆动齿块61的下方共同啮合连接有推拉齿条杆62,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与U型架2相配合的支撑件63;
液压缸64,液压缸64固定于安装架1的底部顶面中心处,液压缸64的输出端与推拉齿条杆62的外表面相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液压缸64带动推拉齿条杆62在安装架1上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推拉齿条杆62与摆动齿块61的啮合传动,使得U型架2在安装架1上进行摆动从而实现U型架2的角度调节处理,支撑件63的设置,其随U型架2在角度转动时,对其进行辅助支撑,从而提高U型架2在进行角度调节时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铝合金板14未安装于移动放置框5内时,此时通过角度机构的调节,U型架2与安装架1的底面呈平直设置或呈较为平缓的倾斜坡度设置,从而提高铝合金板14通过在承接板9上进行滑动安装于移动放置框5内进行对接固定安装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支撑件63包括支撑杆631,支撑杆63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U型架2的两侧顶面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杆631的底部外表面共同转动连接有移动杆632;
支撑架633,支撑架633与安装架1的外表面相固定,支撑架633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移动槽634,移动杆632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移动槽634的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在铝合金板14未滑动安装于移动放置框5内时,此时支撑杆631处于较为平缓的坡度呈倾斜设置,此时移动杆632位于移动槽634远离液压缸64的一端,在铝合金板14进行滑动安装后,移动杆632在移动槽634内进行滑动,形成对U型架2的倾斜支撑,从而提高U型架2随角度调节机构6进行角度调节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6、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按压支撑机构8包括按压板81,按压板81设置于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按压板81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按压杆82,两个按压杆82分别滑动贯穿两个固定板7的顶面,按压杆8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板7和按压板81相对面均固定的支撑弹簧83;
L型滑板84,L型滑板8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U型架2的相对面相固定,L型滑板84的顶面设置有与按压杆82底面相固定的按压块85;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打磨完成的铝合金板14进行送料安装时,此时将铝合金板14的一端放置于承接板9上,通过将铝合金板14靠近按压板81的一端向上呈倾斜设置,直至铝合金板14的端部位于按压板81的上方,此时通过铝合金板14的重力作用,使得按压杆82带动按压块85向下运动直至与L型滑板84接触,并带动支撑弹簧83进行压缩处理,通过按压块85与L型滑板84接触,配合四个滑动块4在滑槽3内对移动放置框5进行支撑,从而有效提高移动放置框5在U型架2上的放置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按压板81在未与铝合金板14进行接触时,其按压板81的顶面高度由于支撑弹簧83的弹力作用,其高度高于承接板9的高度值;
其中L型滑板84的L型短部位于高处且与U型架2的内表面相固定,其L型滑板84的长部用于按压块85随固定板7以及移动放置框5进行整体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开设有嵌合槽11,按压板81的顶面设置有延伸至嵌合槽11内部的凸板12,按压板81远离凸板12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弧形板13,其中凸板12、按压板81与弧形板13均为一体成型设置,凸板12的顶面为平直面设置且分布在按压板81的上方,并且凸板12的厚度小于按压板81的厚度,凸板12通过与嵌合槽11的嵌合设置,从而提高按压块85在L型滑板84上进行接触时的支撑稳定性,其中弧形板1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板7的相对面呈贴合设置,对按压板81通过按压杆82进行运动时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并为后续铝合金板14移动送入至移动放置框5内安装提供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嵌合槽11的设置,在按压板81上通过铝合金板14的按压时,其按压板81上的凸板12与嵌合槽11形成对接处理,配合按压块85与L型滑板84的按压接触,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强移动放置框5的稳定性,弧形板13的设置,使得铝合金板14在放置于承接板9上方运动至按压板81上方时,可通过弧形板13的弧面进行逐步上移滑动至按压板81的上方,有效避免铝合金板14在向上倾斜时插入按压板81的底面造成对铝合金板14表面的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行走夹持机构10包括行走齿轮101,行走齿轮101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安装于承接板9的底部相对面,承接板9的外侧设置有与两个行走齿轮101共同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102,U型架2的两侧底端均固定有固定齿条杆103,行走齿轮101与固定齿条杆103之间啮合连接;
移动齿条杆104,移动齿条杆104设置有两个且均与移动放置框5的顶面相固定,两个移动齿条杆104之间设置有强化件105,U型架2的顶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齿轮106,转动齿轮106与相互靠近的移动齿条杆104之间啮合连接;
夹持托杆107,夹持托杆10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转动齿轮106之间呈同轴固定,夹持托杆107的底面位于按压板81的凸板12上方,按压板81的两侧顶面均设置有与夹持托杆107相配合的倾斜坡面。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驱动电机102的驱动,从而使得行走齿轮101在固定齿条杆103的顶面进行行走,从而带动移动放置框5在U型架2上进行移动,并带动四个滑动块4在滑槽3内进行滑动处理,在移动放置框5进行移动时,移动齿条杆104同步运动,此时通过移动齿条杆104与转动齿轮106的啮合传动作用,从而使得两个转动齿轮106与两个夹持托杆107进行同步转动,即可实现两个夹持托杆107的同步夹持或同步展开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铝合金板14未进行送料安装时,移动放置框5通过驱动电机102的驱动以及行走齿轮101与固定齿条杆103啮合传动作用,从而使得承接板9位于固定齿条杆103远离夹持托杆107的一端,此时两个夹持托杆107通过移动齿条杆104和转动齿轮106的啮合作用,其处于张开状态,同时按压板81通过支撑弹簧83的弹力作用,其凸板12位于移动放置框5的缺口处上方,同时U型架2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的调节,使得U型架2处于平直或较为平缓的倾斜坡度设置,从而便于铝合金板14进行移动送料处理;
铝合金板14通过从承接板9滑动至按压板81处进行按压时,承接板9与按压板81以及移动放置框5处均位于同一表面,从而使得铝合金板14更加便捷的送入至移动放置框5内,直至铝合金板14解除对按压板81的按压作用,此时通过支撑弹簧83的弹力复位作用,从而使得凸板12对移动放置框5的缺口处进行阻隔处理,从而形成对铝合金板14外表面的限位固定安装,随后通过驱动电机102带动行走轮在固定齿条杆103处进行移动行走,此时通过移动齿条杆104和转动齿轮106的啮合传动作用,两个夹持托杆107朝中心处进行转动夹持处理,通过夹持托杆107与按压板81两侧顶面的挤压作用,使得夹持托杆107逐步在按压板81的顶面进行转动至移动放置框5的缺口处,从而形成夹持托杆107对铝合金板14侧壁的夹持处理,对铝合金板14进行固定处理,此时通过支撑弹簧83的弹力作用,对夹持托杆107的底面施加朝上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夹持托杆107在对铝合金板14的侧壁进行夹持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按压板81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按压块85与L型滑板84进行接触,形成对移动放置框5在U型架2上的支撑处理,一定程度提高对移动放置框5进行移动行走后的安装稳定性,随后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的角度调节处理,使得U型架2、移动放置框5以及铝合金板14同步转动至呈倾斜分布,此时两个夹持托杆107形成对铝合金板14的夹持以及承托处理。
本实施例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对表面打磨完成的铝合金板14进行送料时,此时通过移动行走机构的设置,此时承接板9以及移动放置框5位于U型架2远离夹持托杆107的一端,同时两个夹持托杆107处于张开状态,而U型架2、承接板9与移动放置框5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的调节,使得U型架2、承接板9以及移动放置框5整体呈平直或较为平缓的倾斜坡度设置,此时通过铝合金板14从承接板9朝移动放置框5处滑动,通过按压承接机构的设置,首先铝合金板14对按压板81进行重力按压,配合行走齿轮101与固定齿条杆103、滑动块4和滑槽3对移动放置框5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在铝合金板14完全滑动至移动放置框5内部时,铝合金板14解除对按压板81的按压作用,此时按压板81通过支撑弹簧83的弹力复位作用,按压板81向上运动对铝合金板14的侧壁进行阻隔处理,从而形成铝合金板14在移动放置框5内进行限位固定安装,随后通过移动行走机构的反向驱动,使得移动放置框5以及铝合金板14朝夹持托杆107处移动行走,此时两个夹持托杆107进行转动处理,对按压板81进行挤压,并使得按压块85与L型滑板84接触,增强移动放置框5的稳定性,同时两个夹持托杆107对铝合金板14的侧壁进行夹持处理,按压板81通过支撑弹簧83的弹力作用,对夹持托杆107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两个夹持托杆107对铝合金板14的夹持效果,最后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的调节处理,从而使得U型架2、移动放置框5以及铝合金板14进行同步角度调节处理,此时夹持托杆107对铝合金的侧壁进行夹持处理的同时进行承托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对铝合金板14在滑动送料、行走位移以及倾斜转动时的固定效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对铝合金板14的固定安装效率高。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根据图1、图3、图5、图12和图1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强化件105包括强化杆1051,强化杆10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齿条杆104的相对面相固定,两个强化杆1051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杆1052,两个限位杆1052均贯穿固定于移动放置框5的顶部;
支撑板1053,支撑板1053设置有三个且均安装于移动放置框5的内壁,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053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1054,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1053的外表面与两个限位杆1052的底端均固定,三个支撑板1053的顶面与按压板81的顶面均位于同一倾斜坡面上,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设置有朝外分布的倾斜倒角,三个支撑板1053的顶面与按压板81的顶面均位于同一倾斜坡面上,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设置有朝外分布的倾斜倒角;
需要说明的是,强化杆1051对两个移动齿条杆104进行连接处理,使得强化杆1051、两个移动齿条杆104、限位杆1052、支撑板1053以及移动放置框5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移动放置框5进行移动行走时的强度,支撑板1053的设置,对铝合金板14进行滑动安装时进行承接处理,一定程度提高铝合金板14在移动放置框5内的放置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支撑板1053设置有三个,限位杆1052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杆1052的顶部均与强化杆1051的顶部固定,限位杆1052的底部贯穿移动放置框5且与最上方的支撑板1053的顶部相固定,其中两个限位杆1052具体参考图12及图13;
连接杆1054设置有四个且每两个连接杆105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相互靠近的两个支撑板1053的相对面相固定,其中四个连接杆1054为图3与图12中三个支撑板1053间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杆。
结合上述两个实施例可知:通过移动行走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6的设置,使得承接板9位于U型架2的端部,并且U型架2、承接板9以及移动放置框5整体呈平直或较为平缓的倾斜坡度设置,从而便于铝合金板14从承接板9的顶面完全滑动至移动放置框5的内部,通过按压承接机构的设置,在铝合金板14进行按压时进行承接处理以及完全进入移动放置框5内时对铝合金板14进行阻隔限位处理,从而大大提高对铝合金板14的送料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定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通过移动行走机构对移动放置框5进行移动行走时,使得移动放置框5与铝合金板14板运动至U型架2的中心处,同时通过与按压承接机构的配合作用,两个夹持托杆107对铝合金板14进行夹持处理,同时按压板81通过支撑弹簧83的弹力挤压夹持托杆107,从而提高夹持托杆107对铝合金板14的夹持稳定性,按压块85与L型滑板84接触,提高移动放置框5的支撑稳定性,通过角度调节机构6对U型架2、移动放置框5以及铝合金板14进行角度调节,使得两个夹持托杆107既形成对铝合金板14的夹持处理,又对其进行承托处理,并配合支撑板1053对铝合金板14的底面支撑,进一步提高铝合金板14在移动放置框5内的固定安装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铝合金板14的固定安装效率,为后续底漆喷涂加工和面漆喷涂加工提供便利,有效提高铝合金板14喷涂加工的效率。
液压缸64与驱动电机102可采用市场购置并单独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U型架(2),U型架(2)转动安装于安装架(1)的内壁,所述U型架(2)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呈平行分布的滑槽(3),四个所述滑槽(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四个所述滑动块(4)的相对面之间固定移动放置框(5),所述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呈开口状设置,所述移动放置框(5)的下方设置有与U型架(2)相配合的角度调节机构(6);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
摆动齿块(61),摆动齿块(61)设置有两个且与U型架(2)的转轴处同轴固定,两个所述摆动齿块(61)的下方共同啮合连接有推拉齿条杆(62),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与U型架(2)相配合的支撑件(63);
液压缸(64),液压缸(64)固定于安装架(1)的底部顶面中心处,所述液压缸(64)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拉齿条杆(62)的外表面相固定;
固定板(7),固定板(7)设置有两个且均与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外表面相固定,两个所述固定板(7)之间设置有按压支撑机构(8),两个所述固定板(7)的底端共同固定有承接板(9),所述承接板(9)的端部设置有与移动放置框(5)相配合的行走夹持机构(10);
所述按压支撑机构(8)包括:
按压板(81),按压板(81)设置于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所述按压板(81)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按压杆(82),两个所述按压杆(82)分别滑动贯穿两个固定板(7)的顶面,所述按压杆(8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板(7)和按压板(81)相对面均固定的支撑弹簧(83);
所述行走夹持机构(10)包括:
行走齿轮(101),行走齿轮(101)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安装于承接板(9)的底部相对面,所述承接板(9)的外侧设置有与两个行走齿轮(101)共同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102),所述U型架(2)的两侧底端均固定有固定齿条杆(103),所述行走齿轮(101)与所述固定齿条杆(103)之间啮合连接;
移动齿条杆(104),移动齿条杆(104)设置有两个且均与移动放置框(5)的顶面相固定,两个所述移动齿条杆(104)之间设置有强化件(105),所述U型架(2)的顶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齿轮(106),所述转动齿轮(106)与相互靠近的所述移动齿条杆(104)之间啮合连接;
夹持托杆(107),夹持托杆(10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转动齿轮(106)之间呈同轴固定,所述夹持托杆(107)的底面位于所述按压板(81)的凸板(12)上方,所述按压板(81)的两侧顶面均设置有与夹持托杆(107)相配合的倾斜坡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3)包括:
支撑杆(631),支撑杆(63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U型架(2)的两侧顶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631)的底部外表面共同转动连接有移动杆(632);
支撑架(633),支撑架(633)与所述安装架(1)的外表面相固定,所述支撑架(633)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移动槽(634),所述移动杆(632)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移动槽(634)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支撑机构(8)还包括:
L型滑板(84),L型滑板(8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U型架(2)的相对面相固定,所述L型滑板(84)的顶面设置有与按压杆(82)底面相固定的按压块(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开设有嵌合槽(11),所述按压板(81)的顶面设置有延伸至嵌合槽(11)内部的凸板(12),所述按压板(81)远离凸板(12)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弧形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件(105)包括:
强化杆(1051),强化杆(10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齿条杆(104)的相对面相固定,两个强化杆(1051)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杆(1052),两个所述限位杆(1052)均贯穿固定于移动放置框(5)的顶部;
支撑板(1053),支撑板(1053)设置有三个且均安装于移动放置框(5)的内壁,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053)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杆(1054),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支撑板(1053)的外表面与两个所述限位杆(1052)的底端均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板(1053)的顶面与所述按压板(81)的顶面均位于同一倾斜坡面上,所述移动放置框(5)的底部顶面设置有朝外分布的倾斜倒角。
CN202410141841.8A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Active CN117654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1841.8A CN117654810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1841.8A CN117654810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4810A CN117654810A (zh) 2024-03-08
CN117654810B true CN117654810B (zh) 2024-04-26

Family

ID=9007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41841.8A Active CN117654810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4810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5162A (ja) * 1998-06-25 2000-01-11 Shimadzu Corp X線診断装置
JP2000202347A (ja) * 1999-01-18 2000-07-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塗布装置
KR200231079Y1 (ko) * 2001-02-16 2001-07-19 김흥기 책상의 높낮이 및 각도 조절장치
KR20030039636A (ko) * 2001-11-14 2003-05-22 주식회사 현대특수강 강관용 지그장치
CN206470673U (zh) * 2017-01-05 2017-09-05 新昌县勤勉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散热器
CN207189487U (zh) * 2017-08-16 2018-04-06 上海意称液压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阀体加工夹具
CN108747500A (zh) * 2018-07-31 2018-11-06 苏文浩 一种可调式智能数显型板材斜孔定位打孔装置
KR102077942B1 (ko) * 2018-10-12 2020-02-14 김원철 산업재해 예방 및 비산 먼지 방지용 이동식 살수대
CN112975433A (zh) * 2021-03-26 2021-06-18 彭飞飞 一种室内建筑装饰吊顶铝合金扣板成型加工系统
CN113814148A (zh) * 2021-10-27 2021-12-21 安徽百泰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棺椁漆面修补平整工艺及装置及其修补方法
CN114247587A (zh) * 2021-12-29 2022-03-29 长春翔科自动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汽车喷涂装置支撑架
CN117019462A (zh) * 2023-09-21 2023-11-10 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雨刮器胶条喷涂装置及喷涂方法
CN117139020A (zh) * 2023-08-14 2023-12-01 苏州笑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柜外壳体喷涂设备
CN117211538A (zh) * 2023-08-11 2023-12-12 浙江东南绿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异形斜柱钢结构的安装辅助装置及精确度控制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8752A2 (en) * 2017-12-13 2019-06-20 Stouffer Rodney Scott Miter clamp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5162A (ja) * 1998-06-25 2000-01-11 Shimadzu Corp X線診断装置
JP2000202347A (ja) * 1999-01-18 2000-07-2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塗布装置
KR200231079Y1 (ko) * 2001-02-16 2001-07-19 김흥기 책상의 높낮이 및 각도 조절장치
KR20030039636A (ko) * 2001-11-14 2003-05-22 주식회사 현대특수강 강관용 지그장치
CN206470673U (zh) * 2017-01-05 2017-09-05 新昌县勤勉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散热器
CN207189487U (zh) * 2017-08-16 2018-04-06 上海意称液压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阀体加工夹具
CN108747500A (zh) * 2018-07-31 2018-11-06 苏文浩 一种可调式智能数显型板材斜孔定位打孔装置
KR102077942B1 (ko) * 2018-10-12 2020-02-14 김원철 산업재해 예방 및 비산 먼지 방지용 이동식 살수대
CN112975433A (zh) * 2021-03-26 2021-06-18 彭飞飞 一种室内建筑装饰吊顶铝合金扣板成型加工系统
CN113814148A (zh) * 2021-10-27 2021-12-21 安徽百泰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棺椁漆面修补平整工艺及装置及其修补方法
CN114247587A (zh) * 2021-12-29 2022-03-29 长春翔科自动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汽车喷涂装置支撑架
CN117211538A (zh) * 2023-08-11 2023-12-12 浙江东南绿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异形斜柱钢结构的安装辅助装置及精确度控制工艺
CN117139020A (zh) * 2023-08-14 2023-12-01 苏州笑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柜外壳体喷涂设备
CN117019462A (zh) * 2023-09-21 2023-11-10 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雨刮器胶条喷涂装置及喷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4810A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14749U (zh) 一种石英片表面抛光用抛光床
CN211193198U (zh) 一种五金板材生产用双面打磨装置
CN213498396U (zh) 一种建筑钢板双面除锈抛光装置
CN117654810B (zh)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固定装置
CN109686691B (zh) 一种半导体片加工专用定位加工台
CN214980057U (zh) 一种高强度槽式桥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1100964U (zh) 一种u型螺栓加工用双工位折弯机
CN211760398U (zh) 一种用于铝单板3d成型后的边缘修复装置
CN111644915A (zh) 一种用于金属管件的高效打磨装置
CN208744398U (zh) 一种陶瓷板材夹持抛光机构
CN216398618U (zh) 一种用于汽车曲轴制造的表面强化处理装置
CN215659601U (zh) 一种桥梁钢结构涂装辅助装置
CN210678084U (zh) 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抛光设备
CN112709405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建筑工程用瓷砖浸泡装置
CN114211186A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加工用智能焊接装置
CN210172921U (zh) 一种保温杯焊接用辅助固定装置
CN210757064U (zh) 一种板材表面的抛光装置
CN209903233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生产加工用机械手
CN208182193U (zh) 一种快速定位夹紧的玻璃周转车
CN215036280U (zh) 一种彩钢夹芯板生产用去毛刺装置
CN212169682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钢结构加工用夹具
CN218424913U (zh) 提升实用性的t型钢矫正机
CN211841651U (zh) 一种散热器暖气片制造用固定装置
CN212682134U (zh) 一种桌板热压弯曲装置
CN210232484U (zh) 一种五金连接片焊接面打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