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7974B -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7974B
CN117567974B CN202311542951.7A CN202311542951A CN117567974B CN 117567974 B CN117567974 B CN 117567974B CN 202311542951 A CN202311542951 A CN 202311542951A CN 117567974 B CN117567974 B CN 117567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ogen
free
polyester resin
electrochemical aluminum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29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67974A (zh
Inventor
黎春晓
肖永超
朱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anshui Shunne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anshui Shunn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anshui Shunne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anshui Shunn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29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7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7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7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67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7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7/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7/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9J167/025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ether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7/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67/06Unsaturated polyester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93/00Adhesives based on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thereof
    • C09J193/04Ro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22Halogen free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涉及包装材料领域。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由软化点为95‑100℃的无卤改性松香树脂5‑15wt%、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10‑20wt%、软化点为100‑110℃的石油树脂5‑15wt%、无卤附着力促进剂4‑6wt%以及余量溶剂制成;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包括重量比为(12‑18):(36‑49):(0.01‑0.03):(40‑50):(25‑35)的无卤磷酸酯、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本申请的电化铝冷烫背胶无卤环保,且能够改善相关技术中冷烫电化铝转印后附着牢度不佳、图案转移效果不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背景技术
电化铝行业作为一个精细化工领域,已在国内已稳步发展了30多年。其中,冷烫电化铝近年来由于其不用高温烫印,能够节约能源,而且从大面积到细小线条都可以同时烫印,所以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
但是,冷烫电化铝的丝网印刷转印烫印一直都是行业难点,因为容易出现附着牢度不佳,图案转移效果不全等问题。目前,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冷烫电化铝转印后的附着牢度,通常往电化铝冷烫背胶中加入氯醋树脂、氯醚树脂等用于提高电化铝与待烫印基材的附着力。不过,由于卤素具有危害性,欧盟在包装领域里一直都是禁止使用卤素的。
为此,亟需研发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在符合欧盟标准的同时,改善目前相关技术中冷烫电化铝转印后附着牢度不佳、转移效果不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冷烫电化铝转印后附着牢度不佳、图案转移效果不全问题的同时提升冷烫电化铝的环保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无卤改性松香树脂:5-15%;
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10-20%;
石油树脂:5-15%;
无卤附着力促进剂:4-6%;
溶剂:余量;
其中,所述无卤改性松香树脂的软化点为95-100℃;
所述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包括无卤磷酸酯、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所述无卤磷酸酯、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的重量比为(12-18):(36-49):(0.01-0.03):(40-50):(25-35);
所述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00-110℃。
本申请通过无卤改性松香树脂、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石油树脂以及无卤附着促进剂的共同配合制得一种环保无卤的电化铝冷烫背胶,在无卤改性松香树脂、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石油树脂以及无卤附着促进剂的配合下,同时限定无卤改性松香树脂以及石油树脂的软化点在本申请范围内,能够提高冷烫时电化铝的烫印性能,在保持图案烫印完整性的同时提高图案的烫印牢度,同时无需引入氯醋树脂等含有卤素的增粘树脂,具有环保的特点。
可选的,所述无卤聚酯树脂包括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所述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60-170):(140-150):(100-110):(40-50):(18-24):(0.1-0.3)。
与采用对苯二甲酸、己二酸、新戊二醇、1,4-丁二醇酯化制得的无卤聚酯树脂相比,采用本申请中由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按重量比为(160-170):(140-150):(100-110):(40-50):(18-24):(0.1-0.3)混合制得的无卤聚酯树脂,能够在进一步提高电化铝冷烫烫印牢度的同时提高电化铝冷烫背胶的耐低温性能,使得电化铝长时间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后,仍能够实现图案的完整转印。
可选的,所述聚醚二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
可选的,所述聚酯二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
可选的,所述第二催化剂选用二丁基氧化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无卤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按配比均匀混合后,升温至220-240℃,反应3-4h,得到酯化产物;
在400mmHg至100mmHg的减压条件下,将酯化产物升温至250-300℃,反应3-4h,得到无卤聚酯树脂。
本申请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无卤聚酯树脂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无卤磷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所述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的重量比为(3-4):1。
本申请中,无卤磷酸酯采用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重量比为(3-4):1的组合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
可选的,所述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磷酸酯、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按配比均匀混合后,缓慢升温至85-95℃,反应1-2h,然后升温至145-155℃,继续反应3-4h,接着在真空度为0.065-0.075MPa、温度为120-125℃的环境中蒸馏分离出馏出液,取馏底物压片、制粒,得到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本申请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的步骤分两步进行,能够提高聚酯树脂的改性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
可选的,所述无卤改性松香树脂采用无卤松香多元醇酯、无卤松香顺酐多元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中,无卤改性松香树脂采用无卤松香多元醇酯、无卤松香顺酐多元醇酯或两者的组合物时,能够提高电化铝冷烫背胶的增粘效果,从而提高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
可选的,所述石油树脂采用脂肪族石油树脂、脂环族石油树脂、芳香族石油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无卤附着力促进剂采用硅烷封端聚醚树脂。
与硅烷偶联剂相比,无卤附着力促进剂采用硅烷封端聚醚树脂,能够在提高电化铝冷烫背胶与镀铝层附着力、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的同时提高电化铝冷烫背胶的耐低温性能,使得电化铝长时间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后,仍能够实现图案的完整转印。
可选的,所述溶剂包括脂肪酮和乙酸酯,所述脂肪酮与乙酸酯的重量比为(1-1.5):1。
本申请中,溶剂采用脂肪酮与乙酸酯重量比为(1-1.5):1的组合物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
可选的,所述脂肪酮采用丙酮、丁酮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乙酸酯采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改性松香树脂、石油树脂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均匀,得到混合液;
往混合液中加入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无卤附着力促进剂,搅拌至溶解均匀,得到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
本申请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制备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有利于促进各原料的均匀分散,可提高电化铝冷烫背胶的产品稳定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烫电化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烫电化铝,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层、离型层、色层、镀铝层以及胶粘层,其中,所述胶粘层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干燥后得到。
本申请冷烫电化铝中的胶粘层采用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干燥后得到,具有环保无卤、层间附着牢度高的优点,同时,冷烫电化铝采用冷烫工艺进行转印时,具有冷烫图案转移完整性好、图案附着牢度高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无卤改性松香树脂、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石油树脂以及无卤附着促进剂的共同配合制得一种环保无卤的电化铝冷烫背胶,在无卤改性松香树脂、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石油树脂以及无卤附着促进剂的配合下,同时限定无卤改性松香树脂以及石油树脂的软化点在本申请范围内,能够提高冷烫时电化铝的烫印性能,在保持图案烫印完整性的同时提高图案的烫印牢度,同时无需引入氯醋树脂等含有卤素的增粘树脂,具有环保的特点;
(2)与采用对苯二甲酸、己二酸、新戊二醇、1,4-丁二醇酯化制得的无卤聚酯树脂相比,采用本申请中由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按重量比为(160-170):(140-150):(100-110):(40-50):(18-24):(0.1-0.3)混合制得的无卤聚酯树脂,能够在进一步提高电化铝冷烫烫印牢度的同时提高电化铝冷烫背胶的耐低温性能,使得电化铝长时间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后,仍能够实现图案的完整转印;
(3)无卤磷酸酯采用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重量比为(3-4):1的组合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冷烫电化铝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材层、2、离型层;3、色层;4、镀铝层;5、胶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无卤聚酯树脂制备例
【制备例1-1】
一种无卤聚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
对苯二甲酸:160kg;
己二酸:150kg;
新戊二醇:100kg;
1,4-丁二醇:68kg;
第二催化剂:0.1kg;本制备例中,第二催化剂具体采用二丁基氧化锡。
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对苯二甲酸、己二酸、新戊二醇、1,4-丁二醇和第二催化剂按配比均匀混合后,升温至220℃,反应4h,得到酯化产物;
在400mmHg的减压条件下,将酯化产物升温至250℃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4h,得到无卤聚酯树脂。
【制备例1-2】
一种无卤聚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
对苯二甲酸:160kg;
己二酸:150kg;
一缩二乙二醇:100kg;
聚醚二元醇:50kg;本制备例中,聚醚二元醇具体采用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二元醇;聚酯二元醇:18kg;本制备例中,聚酯二元醇具体采用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酯二元醇;第二催化剂:0.1kg;本制备例中,第二催化剂具体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按配比均匀混合后,升温至220℃,反应4h,得到酯化产物;
在400mmHg的减压条件下,将酯化产物升温至250℃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4h,得到无卤聚酯树脂。
【制备例1-3】
一种无卤聚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
一种无卤聚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
对苯二甲酸:170kg;
己二酸:140kg;
一缩二乙二醇:110kg;
聚醚二元醇:40kg;本制备例中,聚醚二元醇具体采用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酯二元醇:24kg;本制备例中,聚酯二元醇具体采用分子量为2000的聚己内酯二元醇;第二催化剂:0.3kg;本制备例中,第二催化剂具体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按配比均匀混合后,升温至240℃,反应3h,得到酯化产物;
在100mmHg的减压条件下,将酯化产物升温至300℃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3h,得到无卤聚酯树脂。
【制备例1-4】
一种无卤聚酯树脂,与【制备例1-2】的区别在于:
一缩二乙二醇采用等量的乙二醇代替。
【制备例1-5】
一种无卤聚酯树脂,与【制备例1-2】的区别在于:
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二元醇采用等量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酯二元醇代替。
【制备例1-6】
一种无卤聚酯树脂,与【制备例1-2】的区别在于:
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酯二元醇采用等量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二元醇代替。
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制备例
【制备例2-1】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
无卤磷酸酯:12kg;本制备例中,无卤磷酸酯采用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
无卤聚酯树脂:36kg;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1-1】制得的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0.01kg;本制备例中,第一催化剂具体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二甲苯:40kg;
乙二醇丁醚:25kg。
本制备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磷酸酯、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按配比均匀混合后,缓慢升温至85℃,反应2h,然后升温至145℃,继续反应4h,接着在真空度为0.065MPa、温度为120℃的环境中蒸馏分离出馏出液,取馏底物压片、制粒,得到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制备例2-2】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
无卤磷酸酯:18kg;本制备例中,无卤磷酸酯采用磷酸二苯一辛酯;
无卤聚酯树脂:49kg;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1-1】制得的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0.03kg;本制备例中,第一催化剂具体采用钛酸四丁酯;
二甲苯:50kg;
乙二醇丁醚:35kg。
本制备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磷酸酯、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按配比均匀混合后,缓慢升温至95℃,反应1h,然后升温至155℃,继续反应3h,接着在真空度为0.075MPa、温度为125℃的环境中蒸馏分离出馏出液,取馏底物压片、制粒,得到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制备例2-3】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无卤聚酯树脂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1-2】中的无卤聚酯树脂。
【制备例2-4】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无卤聚酯树脂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1-3】中的无卤聚酯树脂。
【制备例2-5】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无卤聚酯树脂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1-4】中的无卤聚酯树脂。
【制备例2-6】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无卤聚酯树脂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1-5】中的无卤聚酯树脂。
【制备例2-7】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无卤聚酯树脂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1-6】中的无卤聚酯树脂。
【制备例2-8】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3】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的类型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磷酸酯具体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与磷酸二苯一辛酯的重量比为3:1。
【制备例2-9】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3】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的类型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磷酸酯具体采用磷酸二苯一辛酯。
【制备例2-10】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3】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的类型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磷酸酯具体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甲苯二苯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与磷酸甲苯二苯酯的重量比为3:1。
【制备例2-11】
一种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与【制备例2-3】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的类型不同。
本制备例中,无卤磷酸酯具体包括磷酸甲苯二苯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磷酸甲苯二苯酯与磷酸二苯一辛酯的重量比为3:1。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由以下原料制成:
无卤改性松香树脂:5kg;本实施例中,无卤改性松香树脂采用松香甘油酯,软化点为95℃;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20kg;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2-1】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石油树脂:10kg;本实施例中,石油树脂采用C5石油树脂,C5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00℃;无卤附着力促进剂:4kg;本实施例中,附着力促进剂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溶剂:61kg;本实施例中,溶剂具体采用丙酮。
本实施例中,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改性松香树脂、石油树脂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均匀,得到混合液;
往混合液中加入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无卤附着力促进剂,搅拌至溶解均匀,得到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
【实施例2】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由以下原料制成:
无卤改性松香树脂:10kg;本实施例中,无卤改性松香树脂采用松香季戊四醇酯,软化点为100℃;
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15kg;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2-2】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石油树脂:15kg;本实施例中,石油树脂采用C9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10℃;无卤附着力促进剂:5kg;本实施例中,附着力促进剂采用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溶剂:55kg;本实施例中,溶剂具体采用丙酮。
本实施例中,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改性松香树脂、石油树脂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均匀,得到混合液;
往混合液中加入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无卤附着力促进剂,搅拌至溶解均匀,得到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
【实施例3】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由以下原料制成:
无卤改性松香树脂:15kg;本实施例中,无卤改性松香树脂采用松香季戊四醇酯,软化点为100℃;
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10kg;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2-4】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石油树脂:5kg;本实施例中,石油树脂包括软化点为100℃的C5石油树脂和软化点为110℃的C9石油树脂,C5石油树脂与C9石油树脂的重量比为1:1;
无卤附着力促进剂:6kg;本实施例中,附着力促进剂采用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溶剂:64kg;本实施例中,溶剂具体采用丙酮。
本实施例中,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改性松香树脂、石油树脂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均匀,得到混合液;
往混合液中加入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无卤附着力促进剂,搅拌至溶解均匀,得到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
【实施例4】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制备例2-3】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实施例5】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制备例2-5】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实施例6】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制备例2-6】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实施例7】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制备例2-7】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实施例8】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制备例2-8】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实施例9】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制备例2-9】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实施例10】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制备例2-10】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实施例11】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制备例【制备例2-11】制得的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实施例12】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卤附着促进剂的类型不同。
本实施例中,无卤附着促进剂采用硅烷封端聚醚树脂,硅烷封端聚醚树脂购于华翔科洁,硅烷封端聚醚树脂型号为硅烷封端聚醚MS1010。
【实施例13】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溶剂的类型不同。
本实施例中,溶剂包括丙酮和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酸乙酯的重量比为1:1。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无卤改性松香树脂采用软化点为90℃的松香甘油酯。
【对比例2】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采用等量【制备例1-1】中制得的聚酯树脂代替。
【对比例3】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不同。
本对比例中,石油树脂采用软化点为120℃的C5石油树脂。
应用例
【应用例1】
一种冷烫电化铝,参照图1,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层1、离型层2、色层3、镀铝层4以及胶粘层5,其中,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1】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2】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2】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3】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3】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4】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4】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5】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5】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6】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6】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7】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7】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8】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8】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9】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9】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10】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10】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11】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11】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12】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12】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应用例13】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实施例13】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对比应用例
【对比应用例1】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对比例1】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对比应用例2】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对比例2】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对比应用例3】
一种冷烫电化铝,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
胶粘层5采用【对比例3】中的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后干燥得到。
性能检测试验
1.冷烫电化铝的冷烫牢度:采用相同的冷烫工艺将各应用例与对比应用例中在不同条件下储存的冷烫电化铝烫印至烟包上,固化后,利用3M600胶带测试冷烫电化铝的烫印稳定性。测试时,采用3M600胶带紧粘在烫印图案上,排除空气包封,然后迅速剥离3M600胶带,观察并估计图案的剥离面积。其中,剥离面积≤1%为A级,1%<剥离面积≤3%为B级,3%<剥离面积≤5%为C级,5%<剥离面积≤10%为D级,10%<剥离面积≤15%为E级,剥离面积>15%为F级。
2.冷烫电化铝的冷烫转移性能:观察试验(1)中冷烫得到的产品中是否存在图案线条缺失、断线等图案不完整问题。
表1冷烫电化铝的冷烫牢度
表2冷烫电化铝的冷烫转移性能
结合应用例1与对比应用例1-3并结合表1-2中的数据可知:在无卤改性松香树脂、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石油树脂以及无卤附着促进剂的配合下,同时限定无卤改性松香树脂D的软化点为95-100℃以及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00-110℃,能够提高冷烫时电化铝的烫印性能,在保持图案烫印完整性的同时提高图案的烫印牢度,有效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冷烫电化铝转印后附着牢度不佳、图案转移效果不全问题的,同时无需加入氯醋树脂等含有卤素的树脂,提升了冷烫电化铝的环保性能。
结合应用例1、应用例4-7并结合表1-2中的数据可知:与采用对苯二甲酸、己二酸、新戊二醇、1,4-丁二醇酯化制得的无卤聚酯树脂相比,采用本申请中由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按重量比为(160-170):(140-150):(100-110):(40-50):(18-24):(0.1-0.3)混合制得的无卤聚酯树脂,能够在进一步提高电化铝冷烫烫印牢度的同时提高电化铝冷烫背胶的耐低温性能,使得电化铝长时间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后,仍能够实现图案的完整转印。
结合应用例4与应用例8-11并结合表1-2中的数据可知:无卤磷酸酯采用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重量比为(3-4):1的组合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
结合应用例1与应用例12并结合表1-2中的数据可知:与硅烷偶联剂相比,无卤附着力促进剂采用硅烷封端聚醚树脂,能够在提高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的同时提高电化铝冷烫背胶的耐低温性能,使得电化铝长时间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后,仍能够实现图案的完整转印。
结合应用例1与应用例13并结合表1-2中的数据可知:溶剂采用丙酮和乙酸乙酯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时,在干燥过程中,溶剂的挥发速度适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化铝的冷烫烫印牢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无卤改性松香树脂:5-15%;
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10-20%;
石油树脂:5-15%;
无卤附着力促进剂:4-6%;
溶剂:余量;
其中,所述无卤改性松香树脂的软化点为95-100℃;
所述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包括无卤磷酸酯、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所述无卤磷酸酯、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的重量比为(12-18):(36-49):(0.01-0.03):(40-50):(25-35);
所述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00-110℃;
所述无卤聚酯树脂包括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所述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60-170):(140-150):(100-110):(40-50):(18-24):(0.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第二催化剂按配比均匀混合后,升温至220-240℃,反应3-4h,得到酯化产物;
在400mmHg至100mmHg的减压条件下,将酯化产物升温至250-300℃,反应3-4h,得到无卤聚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磷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所述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和磷酸二苯一辛酯的重量比为(3-4):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磷酸酯、无卤聚酯树脂、第一催化剂、二甲苯和乙二醇丁醚按配比均匀混合后,缓慢升温至85-95℃,反应1-2h,然后升温至145-155℃,继续反应3-4h,接着在真空度为0.065-0.075MPa、温度为120-125℃的环境中蒸馏分离出馏出液,取馏底物压片、制粒,得到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改性松香树脂采用无卤松香多元醇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附着力促进剂采用硅烷封端聚醚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脂肪酮和乙酸酯,所述脂肪酮与乙酸酯的重量比为(1-1.5):1;所述脂肪酮采用丙酮、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乙酸酯采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卤改性松香树脂、石油树脂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均匀,得到混合液;
往混合液中加入无卤磷酸酯改性聚酯树脂、无卤附着力促进剂,搅拌至溶解均匀,得到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
9.一种冷烫电化铝,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层(1)、离型层(2)、色层(3)、镀铝层(4)以及胶粘层(5),其中,所述胶粘层(5)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涂覆、干燥后得到。
CN202311542951.7A 2023-11-18 2023-11-18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Active CN117567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2951.7A CN117567974B (zh) 2023-11-18 2023-11-18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2951.7A CN117567974B (zh) 2023-11-18 2023-11-18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7974A CN117567974A (zh) 2024-02-20
CN117567974B true CN117567974B (zh) 2024-05-17

Family

ID=8986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2951.7A Active CN117567974B (zh) 2023-11-18 2023-11-18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797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3949A (ja) * 1999-12-15 2001-08-28 Arakawa Chem Ind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法、印刷インキ用バインダーおよび印刷インキ
CN104531009A (zh) * 2014-12-31 2015-04-22 东莞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印冷烫两用型胶粘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JP2016065230A (ja) * 2014-09-18 2016-04-28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薄膜印刷用絶縁性樹脂組成物及び薄膜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CN109762502A (zh) * 2018-12-03 2019-05-17 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环保阻燃型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51175A (zh) * 2022-12-17 2023-03-28 佛山市金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高速涂布的电化铝油性背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163A (zh) * 2022-12-14 2023-04-18 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隔热无卤阻燃的粉末涂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3949A (ja) * 1999-12-15 2001-08-28 Arakawa Chem Ind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法、印刷インキ用バインダーおよび印刷インキ
JP2016065230A (ja) * 2014-09-18 2016-04-28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薄膜印刷用絶縁性樹脂組成物及び薄膜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CN104531009A (zh) * 2014-12-31 2015-04-22 东莞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印冷烫两用型胶粘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9762502A (zh) * 2018-12-03 2019-05-17 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环保阻燃型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163A (zh) * 2022-12-14 2023-04-18 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隔热无卤阻燃的粉末涂料
CN115851175A (zh) * 2022-12-17 2023-03-28 佛山市金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高速涂布的电化铝油性背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7974A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1110A (zh) 木器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8003A (zh) 无卤阻燃聚酯标签纸的制备方法
CN104449531B (zh) 一种金属包装罐用双组份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261A (zh) 一种新型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74126B (zh) 可快速uv表面固化的导电浆料及其导电薄膜线路生产方法
CN104356602A (zh) 中低压母线排封装用环氧粉末
CN117567974B (zh) 一种无卤素丝网印刷电化铝冷烫背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CN102031042A (zh) 一种环保可剥离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1921B (zh) 一种聚氨酯胶黏剂用液体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6356A (zh) 一种用于紫外光固化油墨的改性松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115B (zh) 一种模内装饰用丝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5268B (zh) 一种墙体装饰板用环保耐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2601A (zh) 一种离型着色层二合一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WO2024041129A1 (zh) 一种可降解防水高强度可循环再加工的纸塑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循环回用方法
CN110857330A (zh) 一种烫金专用tdi三聚体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63407A (zh) 一种用于3.5d高拉伸手机复合板油墨及应用
CN100567433C (zh) 皮革全转膜用热烫印背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0067B (zh) 干法pu热转印用背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47043A (zh) 一种胶黏剂组合物,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764A (zh) 一种提高酚醛树脂韧性及阻燃性的改性方法
CN106995646B (zh) 纯聚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含其的砂纹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12812713B (zh) 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的高粘结力高分子聚合物防水胶的制备方法
CN113789088A (zh) 一种固态颜料色片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961378A (zh) 一种用电化铝的高亮度耐刮离型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2904B (zh) 一种聚醚改性磷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