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2978A - 热敏记录体 - Google Patents

热敏记录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2978A
CN117042978A CN202280024031.3A CN202280024031A CN117042978A CN 117042978 A CN117042978 A CN 117042978A CN 202280024031 A CN202280024031 A CN 202280024031A CN 117042978 A CN117042978 A CN 117042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group
urea compound
chemical formula
u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40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井健二
登坂昌也
稻村侑树
绿川佳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42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2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3Colour developing components therefor, e.g. acidic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4Direct thermal recording [DT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敏记录体,在热敏记录体所要求的各种性能中,高速印刷性优异,而且耐油性、耐增塑剂性、印刷行进性等优异。一种热敏记录体,其中,在支承体上设有底涂层,在该底涂层上设有含有无色或浅色的供电子性隐色染料和受电子性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该热敏记录层中,作为受电子性显色剂,含有下述通式(化学式1)表示的脲化合物,该底涂层中,含有以固态成分计为50~95重量%的颜料,含有相对于颜料以固态成分计为50%重量以上的塑料中空粒子。(式中,X表示‑O‑或‑NH‑,R1表示氢原子或‑SO2‑R3,R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烷基或芳基,R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m表示0~2的整数,n表示0或1。)

Description

热敏记录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记录体,所述热敏记录体利用了无色或浅色的供电子性隐色染料(以下,也称为“隐色染料”。)与受电子性显色剂(以下,也称为“显色剂”。)的呈色反应,所述热敏记录体的高速印刷性优异,而且耐油性、耐增塑剂性、印刷行进性等优异。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热敏记录体通常是将含有无色或浅色的隐色染料和显色剂的涂布液涂布于纸、合成纸、膜、塑料等支承体而得到的产物,通过基于热敏头、热压印、热笔、激光等的加热的瞬时化学反应而呈色,得到记录图像。热敏记录体已作为传真机、计算机的终端打印机、自动售票机、测量用记录仪、超市、便利店等的收据等记录介质而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热敏记录体也已扩展至各种票券用、收据用、标签用、银行的ATM用、煤气、电量的查表用、交通票等兑换券用等多种用途,因此,认为需要耐水性、图像部的耐增塑剂性、白纸部的耐热性、耐油性、严苛条件下的图像部及白纸部的保存性等各种性能。
针对这样的要求,公开了通过组合使用特定的2种显色剂从而提高了耐水性、图像部的耐增塑剂性、白纸部的耐热性等的热敏记录体(专利文献1)、作为用于提高热敏记录体的呈色浓度、白色度、及印刷部的保存性等要求性能的显色剂的脲化合物(专利文献2、3)。
另外,作为提高热敏记录体的灵敏度、印刷品质的方法,提出了在支承体与热敏记录层之间设置包含中空粒子的底涂层(专利文献4、5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0852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19/04446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20-066148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20-152027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678251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记录体,在热敏记录体所要求的各种性能中,高速印刷性优异,而且耐油性、耐增塑剂性、印刷行进性等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在支承体上设置的热敏记录层中含有特定的脲化合物作为显色剂,在支承体与热敏记录层之间设置底涂层,使该底涂层中含有特定量的塑料中空粒子,能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热敏记录体,其中,在支承体上设有底涂层,在该底涂层上设有含有无色或浅色的供电子性隐色染料和受电子性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该热敏记录层中,作为受电子性显色剂,含有下述通式(化学式1)表示的脲化合物,该底涂层中,含有以固态成分计为50~95重量%的颜料,含有相对于颜料以固态成分计为50%重量以上的塑料中空粒子。
[化学式1]
(式中,X表示-O-或-NH-,R1表示氢原子或-SO2-R3,R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烷基或芳基,R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m表示0~2的整数,n表示0或1。)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提供不仅具有呈色性能、而且高速印刷性良好的热敏记录体,进而提供耐油性、耐增塑剂性、印刷行进性等良好的热敏记录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体在支承体上具有热敏记录层,并且,在该支承层与该热敏记录层之间具有底涂层,该热敏记录层中,作为受电子性显色剂,含有特定的脲化合物,该底涂层中,含有特定量的塑料中空粒子。
以下,示例本发明的热敏记录体的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但也能够在不妨碍针对上述课题的所期望的效果的范围内,在底涂层及根据需要而设置的各涂布层中使用粘结剂、交联剂、颜料等。
对于本发明的热敏记录体而言,其热敏记录层中,作为显色剂,含有至少1种上述通式(化学式1)表示的脲化合物。上述通式(化学式1)中,R3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更优选为下式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11]
(式中,R4~R8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氨基、烷基、烷氧基、芳基氧基、烷基羰基氧基、芳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氨基、芳基羰基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芳基磺酰基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芳基氨基。)
该脲化合物优选选自下述(1)~(3)。
(1)下述通式(化学式2)表示的第1脲化合物,
[化学式2]
(式中,R1、R2及R3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
(2)下述通式(化学式3)表示的第2脲化合物,
[化学式3]
(式中,R2及m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R4~R8在后文中说明。)
(3)下式(化学式4)表示的第3脲化合物,
[化学式4]
(式中,R2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R4~R8在后文中说明。)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脲化合物更优选为选自上述(1)~(3)表示的脲化合物中的至少2种。但是,这种情况下,脲化合物并不从(1)、(2)或(3)各自中选择2种以上。即,该至少2种脲化合物是第1脲化合物与第2脲化合物的并用、第1脲化合物与第3脲化合物的并用、第2脲化合物与第3脲化合物的并用、以及(1)~(3)表示的第1脲化合物~第3脲化合物的并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第1脲化合物由下式(化学式2)表示,优选由下式(化学式5)表示。
[化学式2]
[化学式5]
通式(化学式2)中,R1表示氢原子或-SO2-R3,n表示0或1,优选表示1。
通式(化学式2)及通式(化学式5)中,R3表示可以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烷基或芳基。该烷基例如为直链状、支链状或脂环状的烷基,碳数优选为1~12。该芳烷基的碳数优选为7~12,该芳基碳数优选为6~12。另外,在它们被取代的情况下,其取代基优选为碳数1~12的烷基、碳数1~12的烷氧基、碳数6~12的芳基或卤素原子。另外,多个R3任选相同或不同。
通式(化学式2)的苯环中的R1-O-的位置任选相同或不同,优选为3位、4位或5位。
通式(化学式2)及通式(化学式5)的苯环中的R3-SO2-O-的位置任选相同或不同,优选为3位、4位或5位。
作为该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戊基、己基、环己基、2-乙基己基、月桂基等。
作为该芳烷基,可举出苄基、1-苯基乙基、2-苯基乙基、3-苯基丙基、对甲基苄基、间甲基苄基、间乙基苄基、对乙基苄基、对异丙基苄基、对叔丁基苄基、对甲氧基苄基、间甲氧基苄基、邻甲氧基苄基、间,对-二甲氧基苄基、对乙氧基间甲氧基苄基、对苯基甲基苄基、对枯基苄基、对苯基苄基、邻苯基苄基、间苯基苄基、对甲苯基苄基、间甲苯基苄基、邻甲苯基苄基、对氯苄基等未取代或被烷基、烷氧基、芳烷基、芳基或卤素原子取代的芳烷基等。
作为该芳基,可举出苯基、对甲苯基、间甲苯基、邻甲苯基、2,5-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均三甲苯基、对乙基苯基、对异丙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3,4-二甲氧基苯基、对乙氧基苯基、对氯苯基、1-萘基、2-萘基、叔丁基化萘基等未取代或被烷基、烷氧基、芳烷基、芳基或卤素原子取代的芳基等。
R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优选表示氢原子,作为该烷基,优选碳数1~4的烷基,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
通式(化学式2)的苯环中的R2的位置任选相同或不同,优选为3位、4位或5位。
作为本发明的第1脲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下述通式(化学式6)表示的脲化合物。
[化学式6]
通式(化学式6)中,R9为烷基或烷氧基,优选为烷基,o表示0~3、优选0~2、更优选0~1的整数。该烷基的碳数例如为1~12、优选1~8、更优选1~4。
通式(化学式6)的苯环中的R9的位置任选相同或不同,优选为3位、4位或5位,优选为4位。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第1脲化合物,例如,可举出N,N’-二[3-(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苯磺酰氧基)-4-甲基-苯基]脲、N,N’-二-[3-(苯磺酰氧基)-4-乙基-苯基]脲、N,N’-二-[3-(苯磺酰氧基)-5-甲基-苯基]脲、N,N’-二-[3-(苯磺酰氧基)-4-丙基-苯基]脲、N,N’-二-[3-(邻甲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间甲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甲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甲苯磺酰氧基)-4-甲基-苯基]脲、N,N’-二-[3-(对二甲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间二甲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均三甲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1-萘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2-萘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乙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丙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异丙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叔丁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甲氧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间甲氧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邻甲氧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间,对-二甲氧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乙氧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丙氧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丁氧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枯基苄基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枯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邻苯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苯基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对氯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4-(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4-(对甲苯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乙磺酰氧基)苯基]脲、N,N’-二-[3-(苄基磺酰氧基)苯基]脲等,但不限于这些。
本发明中使用的第2脲化合物由下式(化学式3)表示。
[化学式3]
通式(化学式3)中,R2、R4~R8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通式(化学式3)中,R4~R8优选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尤其是,作为R4、R5、R7、R8,优选氢原子,作为R6,优选氢原子、或烷基。作为R6,特别优选烷基。
关于该烷基(包含烷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中包含的烷基。)、及芳基(包含芳基氧基、芳基羰基氧基、芳基羰基氨基、芳基磺酰基氨基、芳基氨基中包含的芳基。),与上述通式(化学式2)中的烷基及芳基的定义相同。
该烷氧基例如为直链状、支链状或脂环状的烷氧基,碳数优选为1~12。
通式(化学式3)的苯环中的-O-(CONH)m-SO2-取代苯基的位置优选为3位、4位或5位(在下述通式(化学式7)及通式(化学式8)中也相同。)。
通式(化学式3)中,m表示0~2的整数,优选表示0~1的整数。
作为本发明的第2脲化合物,优选下述通式(化学式7)或下述通式(化学式8)表示的脲化合物。
[化学式7]
[化学式8]
本发明中使用的第3脲化合物由下式(化学式4)表示。
[化学式4]
通式(化学式4)中,R2、R4~R8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
作为该第3脲化合物,优选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该化合物由下式表示,例如,能够从日本曹达株式会社以商品名NKK1304获得。
[化学式12]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层中的脲化合物的含量(固态成分,包含多种脲化合物的情况下,为总量)为1.0~70.0重量%,优选为5.0~65.0重量%,更优选为10.0~60.0重量份。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层中的前述第1脲化合物的该含量为1.0~50.0重量%,优选为5.0~40.0重量%。另外,前述第2脲化合物的该含量为5.0~50.0重量%,优选为5.0~40.0重量%。另外,前述第3脲化合物的该含量为5.0~50.0重量%,优选为5.0~40.0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热敏记录层包含第1脲化合物和第2脲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第1脲化合物1.0重量份,热敏记录层中的第2脲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1~30.0重量份,更优选为0.5~2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2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2.0~15.0重量份。另外,本发明的热敏记录层包含第1脲化合物和第3脲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前述第1脲化合物1.0重量份,热敏记录层中的前述第3脲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1~30.0重量份,更优选为0.5~2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2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2.0~15.0重量份。另外,本发明的热敏记录层包含第2脲化合物和第3脲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前述第2脲化合物1.0重量份,热敏记录层中的前述第3脲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1~30.0重量份,更优选为0.3~2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2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7~15.0重量份。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层可使用前述第1~3化合物以外的显色剂,作为这样的显色剂,例如,可举出活性白土、绿坡缕石、胶体二氧化硅、硅酸铝等无机酸性物质、4,4’-异亚丙基(isopropylidene)二苯酚、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氢醌单苄基醚、4-羟基苯甲酸苄酯、4,4’-二羟基二苯基砜、2,4’-二羟基二苯基砜、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基砜、4-羟基-4’-正丙氧基二苯基砜、双(3-烯丙基-4-羟基苯基)砜、4-羟基-4’-甲基二苯基砜、4-羟基苯基-4’-苄基氧基苯基砜、3,4-二羟基苯基-4’-甲基苯基砜、1-[4-(4-羟基苯磺酰基)苯氧基]-4-[4-(4-异丙氧基苯磺酰基)苯氧基]丁烷、日本特开2003-154760号公报记载的苯酚缩合组合物、日本特开平8-59603号公报记载的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双(4-羟基苯基硫基乙氧基)甲烷、1,5-二(4-羟基苯基硫基)-3-氧杂戊烷、双(对羟基苯基)乙酸丁酯、双(对羟基苯基)乙酸甲酯、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1,4-双[α-甲基-α-(4’-羟基苯基)乙基]苯、1,3-双[α-甲基-α-(4’-羟基苯基)乙基]苯、二(4-羟基-3-甲基苯基)硫醚、2,2’-硫双(3-叔辛基苯酚)、2,2’-硫双(4-叔辛基苯酚)、WO02/081229号或日本特开2002-301873号公报记载的化合物、和N,N’-二间氯苯基硫脲等硫脲化合物、对氯苯甲酸、没食子酸硬脂酯、双[4-(正辛基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锌]二水合物、4-[2-(对甲氧基苯氧基)乙基氧基]水杨酸、4-[3-(对甲苯磺酰基)丙基氧基]水杨酸、5-[对(2-对甲氧基苯氧基乙氧基)枯基]水杨酸等芳香族羧酸、及这些芳香族羧酸与锌、镁、铝、钙、钛、锰、锡、镍等多价金属的盐、以及硫氰酸锌的安替比林络合物、对甲酰基苯甲酸与其他芳香族羧酸的复合锌盐等。这些显色剂也可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1-[4-(4-羟基苯磺酰基)苯氧基]-4-[4-(4-异丙氧基苯磺酰基)苯氧基]丁烷例如能够作为株式会社API Corporation制商品名JKY-214获得,日本特开2003-154760号公报记载的苯酚缩合组合物例如能够作为株式会社API Corporation制商品名JKY-224获得。另外,WO02/081229号等中记载的化合物能够作为日本曹达(株)制商品名NKK-395、D-100获得。此外,也可以含有日本特开平10-258577号公报记载的高级脂肪酸金属复盐、多羟基芳香族化合物等金属螯合物型呈色成分。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层含有除第1脲化合物~第3脲化合物以外的显色剂的情况下,相对于热敏记录层中含有的全部显色剂(包含前述第1脲化合物~第3脲化合物)的、使用的第1脲化合物~第3脲化合物的合计含量(固态成分)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8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重量%以上。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隐色染料,以往的在压敏或热敏记录纸领域中公知的隐色染料均能够使用,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三苯基甲烷系化合物、荧烷(fluoran)系化合物、芴系化合物、二乙烯基系化合物等。以下示出代表的无色或浅色的染料(染料前驱物)的具体例。另外,这些染料前驱物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三苯基甲烷系隐色染料>
3,3-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6-二甲基氨基苯酞〔别名结晶紫内酯〕、3,3-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苯酞〔别名孔雀绿内酯〕。
<荧烷系隐色染料>
3-二乙基氨基-6-甲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氯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间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正辛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正辛基氨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苄基氨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甲基-7-二苄基氨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氯-7-甲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氯-7-对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乙氧基乙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甲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氯荧烷、3-二乙基氨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苯并〔a〕荧烷、3-二乙基氨基-苯并〔c〕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氯荧烷、3-二丁基氨基-6-乙氧基乙基-7-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对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吡咯烷基(pyrrolidino)-6-甲基-7-苯胺基荧烷、3-哌啶基(piperidino)-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甲基-N-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甲基-N-环己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环己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二甲苯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N-乙基-对甲苯胺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四氢糠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异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乙氧基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环己基氨基-6-氯荧烷、2-(4-氧杂己基)-3-二甲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2-(4-氧杂己基)-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2-(4-氧杂己基)-3-二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2-甲基-6-对(对二甲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甲氧基-6-对(对二甲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氯-3-甲基-6-对(对苯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氯-6-对(对二甲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硝基-6-对(对二乙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氨基-6-对(对二乙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二乙基氨基-6-对(对二乙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苯基-6-甲基-6-对(对苯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苄基-6-对(对苯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羟基-6-对(对苯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3-甲基-6-对(对二甲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对(对二乙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基氨基-6-对(对二丁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2,4-二甲基-6-〔(4-二甲基氨基)苯胺基〕-荧烷。
<芴系隐色染料>
3,6,6’-三(二甲基氨基)螺〔芴-9,3’-苯酞〕、3,6,6’-三(二乙基氨基)螺〔芴-9,3’-苯酞〕。
<二乙烯基系隐色染料>
3,3-双-〔2-(对二甲基氨基苯基)-2-(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5,6,7-四溴苯酞、3,3-双-〔2-(对二甲基氨基苯基)-2-(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5,6,7-四氯苯酞、3,3-双-〔1,1-双(4-吡咯烷基苯基)亚乙-2-基〕-4,5,6,7-四溴苯酞、3,3-双-〔1-(4-甲氧基苯基)-1-(4-吡咯烷基苯基)亚乙-2-基〕-4,5,6,7-四氯苯酞。
<其他>
3-(4-二乙基氨基-2-乙氧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3-(4-二乙基氨基-2-乙氧基苯基)-3-(1-辛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3-(4-环己基乙基氨基-2-甲氧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3,3-双(1-乙基-2-甲基吲哚-3-基)苯酞、3,6-双(二乙基氨基)荧烷-γ-(3’-硝基)苯胺基内酰胺、3,6-双(二乙基氨基)荧烷-γ-(4’-硝基)苯胺基内酰胺、1,1-双-〔2’,2’,2”,2”-四-(对二甲基氨基苯基)-乙烯基〕-2,2-二腈乙烷、1,1-双-〔2’,2’,2”,2”-四-(对二甲基氨基苯基)-乙烯基〕-2-β-萘甲酰基乙烷、1,1-双-〔2’,2’,2”,2”-四-(对二甲基氨基苯基)-乙烯基〕-2,2-二乙酰基乙烷、双-〔2,2,2’,2’-四-(对二甲基氨基苯基)-乙烯基〕-甲基丙二酸二甲酯。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敏化剂,可使用现有已知的敏化剂。作为所述敏化剂,可例举硬脂酸酰胺、棕榈酸酰胺等脂肪酸酰胺、亚乙基双酰胺、褐煤酸蜡、聚乙烯蜡、1,2-双-(3-甲基苯氧基)乙烷、对苄基联苯、β-苄基氧基萘、4-联苯基-对甲苯基醚、间三联苯、1,2-二苯氧基乙烷、草酸二苄酯、草酸二(对氯苄基)酯、草酸二(对甲基苄基)酯、对苯二甲酸二苄酯、对苄基氧基苯甲酸苄酯、碳酸二对甲苯酯、碳酸苯基-α-萘基酯、1,4-二乙氧基萘、1-羟基-2-萘甲酸苯酯、邻二甲苯-双(苯基醚)、4-(间甲基苯氧基甲基)联苯、4,4’-亚乙基二氧基-双苯甲酸二苄酯、二苯甲酰基氧基甲烷、1,2-二(3-甲基苯氧基)乙烯、双[2-(4-甲氧基-苯氧基)乙基]醚、对硝基苯甲酸甲酯、对甲苯磺酸苯酯、邻甲苯磺酰胺、对甲苯磺酰胺等。这些敏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颜料,可举出高岭土、烧成高岭土、碳酸钙、氧化铝、氧化钛、碳酸镁、硅酸铝、硅酸镁、硅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根据要求品质也可并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粘结剂,可例举完全皂化聚乙烯醇、部分皂化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化聚乙烯醇、羧基改性聚乙烯醇、酰胺改性聚乙烯醇、磺酸改性聚乙烯醇、丁缩醛改性聚乙烯醇、烯烃改性聚乙烯醇、腈改性聚乙烯醇、吡咯烷酮改性聚乙烯醇、硅酮改性聚乙烯醇、其他改性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以及乙基纤维素、乙酰基纤维素这样的纤维素衍生物、酪蛋白、阿拉伯胶、氧化淀粉、醚化淀粉、二醛淀粉、酯化淀粉、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苯乙烯及它们的共聚物、聚酰胺树脂、硅酮树脂、石油树脂、萜烯树脂、酮树脂、香豆酮树脂等。这些高分子物质除了能够溶解于水、醇、酮类、酯类、烃等溶剂中使用之外,还能够以在水或其他介质中进行乳化或分散成糊状的状态使用,根据要求品质也可并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润滑剂,可举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脂肪酸金属盐、蜡类、硅酮树脂类等。
本发明中,在不妨碍针对上述课题的所期望的效果的范围内,作为提高图像部的耐油性等的稳定剂,也可以添加4,4’-丁叉(butylidene)(6-叔丁基-3-甲基苯酚)、2,2’-二叔丁基-5,5’-二甲基-4,4’-磺酰基二苯酚(日文:2,2′-ジ-t-ブチル-5,5′-ジメチル-4,4′-スルホ二ルジフエノ一ル)、1,1,3-三(2-甲基-4-羟基-5-环己基苯基)丁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等。此外,可以使用二苯甲酮系、三唑系的紫外线吸收剂、分散剂、消泡剂、抗氧化剂、荧光染料等。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隐色染料、显色剂、敏化剂、其他各种成分的种类及量可根据所要求的性能及记录适应性来确定,没有特别限制,通常,相对于隐色染料1重量份,使用显色剂0.5~10重量份、敏化剂0.1~10重量份、颜料0.5~20重量份、稳定化剂0.01~10重量份、其他成分0.01~10重量份左右。粘结剂在热敏记录层固态成分中为5~25重量%左右是适当的。
本发明中,对于隐色染料、显色剂以及根据需要而添加的材料,利用球磨机、磨碎机(attritor)、砂磨机(sand grinder)等粉碎机或适当的乳化装置进行微粒化而成为数微米以下的粒径,添加粘结剂及根据目的的各种添加材料,制成涂布液。作为该涂布液中使用的溶剂,可以使用水或醇等,其固态成分为20~40重量%左右。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体中,在支承体与热敏记录层之间设置底涂层。
该底涂层主要包含粘结剂和颜料。
作为底涂层中使用的粘结剂,能够适当使用能够在上述的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粘结剂。这些粘结剂可使用1种或2种以上。
作为底涂层中使用的颜料,含有塑料中空粒子。本发明中使用的塑料中空粒子是以热塑性树脂为壳,在内部含有空气、其他气体的粒子,并且是已成为发泡状态的微小中空粒子。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例子,能够举出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聚丁二烯、或它们的共聚物。特别优选聚苯乙烯等苯乙烯系树脂、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等丙烯酸系树脂、它们的共聚物、或以聚偏二氯乙烯和聚丙烯腈为主体的共聚物树脂。这样的有机中空粒子能够作为JSR公司制SX8782、日本Zeon公司制MH5055、MH8108A、Rohm and Haas Japan公司制ROPAQUE HP-91、松本油脂公司制微球体等获得。
本发明中使用的塑料中空粒子的体积中空率优选为40~95%左右。通过使体积中空率为40%以上,能提高隔热性,能更进一步提高呈色性能。另一方面,通过使体积中空率为95%以下,从而提高中空粒子的壳的强度,有效地保持中空状态,将会容易得到表面强度良好的底涂层。此处,体积中空率为由(d3/D3)×100求出的值。该式中,d表示有机中空粒子的内径,D表示有机中空粒子的外径。
底涂层可含有塑料中空粒子以外的颜料,例如,可以使用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高岭土、烧成高岭土、粘土、滑石等无机颜料、塑料中空粒子等有机颜料等。这些颜料可使用1种或2种以上。作为塑料中空粒子以外的颜料,优选使用烧成高岭土。
相对于底涂层(固态成分),底涂层中的颜料的含量通常为50~95重量%,优选为70~90重量%。相对于底涂层中的颜料(固态成分),底涂层中的塑料中空粒子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优选为70~100重量%,更优选为80~100重量%。
根据需要,可在底涂层的涂布液中适当配合分散剂、增塑剂、pH调节剂、消泡剂、保水剂、防腐剂、着色染料、防紫外线剂等各种助剂。
本发明的热敏记录体可在热敏记录层上进一步具有保护层。
该保护层主要包含粘结剂和颜料,可在其中进一步添加交联剂。
作为该粘结剂,能够适当使用能够在上述的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粘结剂,优选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于50℃的非核壳型丙烯酸系树脂。这些粘结剂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作为该交联剂,可以例举聚胺表氯醇树脂、聚酰胺表氯醇树脂等表氯醇系树脂、聚酰胺脲系树脂、聚烷撑多胺树脂、聚烷撑聚酰胺树脂、多胺聚脲系树脂、改性多胺树脂、改性聚酰胺树脂、聚烷撑多胺脲醛树脂、或聚烷撑多胺聚酰胺聚脲树脂等多胺/聚酰胺系树脂、乙二醛、羟甲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三聚氰胺脲树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钠、氯化铁、氯化镁、硼砂、硼酸、明矾、氯化铵等。若在保护层中分别含有作为交联剂的表氯醇系树脂及多胺/聚酰胺系树脂,则耐水性变得特别良好,因而优选。
保护层中的粘结剂的量或粘结剂与颜料的总量以固态成分计,通常为80.0~100.0重量%,优选为90.0~100.0重量%,相对于颜料100重量份,粘结剂优选为30.0~300.0重量份左右。
根据需要,可在保护层的涂布液中适当配合能够在上述的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润滑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分散剂、消泡剂、抗氧化剂、荧光染料等各种助剂。
本发明中,涂布热敏记录层及热敏记录层以外的涂布层、即保护层、底涂层等的手段没有特别限制,可按照公知惯用技术进行涂布。例如,可适当选择使用具备气刀涂布机、棒式刮刀涂布机、弯曲刮刀涂布机、斜刃刮刀涂布机、辊涂机、帘式涂布机等各种涂布机的机外(日文:才7マシン)涂布机、机内(日文:才ンマシン)涂布机。
热敏记录层及热敏记录层以外的涂布层的涂布量可根据所要求的性能及记录适应性来决定,没有特别限制,热敏记录层的一般的涂布量以固态成分计为2~12g/m2左右,保护层的涂布量以固态成分计优选为0.5~5.0g/m2
另外,可以在各层的涂布后根据需要适当地附加热敏记录体领域中的各种公知的技术,如实施付诸超级压光机等平滑化处理等。
实施例
以下,用实施例来例证本发明,但并非意在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份”表示“重量份”,“%”表示“重量%”。
为了制造热敏记录体,可按照以下方式制备各分散液和涂布液。
[各涂布液的制备]
将由下述配方组成的配合物搅拌分散,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1~4。
<底涂层用涂布液1>
烧成高岭土(BASF公司制,商品名:ANSILEX 90) 40.0份
塑料中空粒子(日本Zeon公司制,商品名:Nipol MH8108A,中空率50%,固态成分27%) 222.2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日本Zeon公司制,商品名:ST5526,固态成分48%)10.0份
<底涂层用涂布液2>
烧成高岭土(ANSILEX 90) 30.0份
塑料中空粒子(Nipol MH8108A) 259.3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ST5526) 10.0份
<底涂层用涂布液3>
烧成高岭土(ANSILEX 90) 20.0份
塑料中空粒子(Nipol MH8108A) 296.3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ST5526) 10.0份
<底涂层用涂布液4>
烧成高岭土(ANSILEX 90) 10.0份
塑料中空粒子(Nipol MH8108A) 333.3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ST5526) 10.0份
<底涂层用涂布液5>
塑料中空粒子(Nipol MH8108A) 370.0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ST5526) 10.0份
<底涂层用涂布液6>
烧成高岭土(ANSILEX 90) 60.0份
塑料中空粒子(Nipol MH8108A) 148.1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ST5526) 10.0份
<底涂层用涂布液7>
烧成高岭土(ANSILEX 90) 50.0份
塑料中空粒子(Nipol MH8108A) 185.1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ST5526) 10.0份
水 50.0份
<底涂层用涂布液8>
烧成高岭土(ANSILEX 90) 100.0份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ST5526) 10.0份
水 50.0份
将下述配方的显色剂分散液(Al~5液)、隐色染料分散液(B液)、敏化剂分散液(C液)分别各自用砂磨机进行湿式磨碎,直至平均粒径成为0.5μm。
显色剂分散液(A1液)
N,N’-二-[3-(对甲苯磺酰氧基)苯基]脲(以下,称为“脲化合物1”。) 6.0份
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可乐丽公司制,商品名:PVA117,固态成分10%) 5.0份
水 1.5份
显色剂分散液(A2液)
下述化学式(化学式9)表示的脲化合物(以下,称为“脲化合物2”。) 6.0份
[化学式9]
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PVA117) 5.0份
水 1.5份
显色剂分散液(A3液)
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以下,称为“脲化合物3”。) 6.0份
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PVA117) 5.0份
水 1.5份
显色剂分散液(A4液)
化学式(化学式13)表示的脲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fine ace(日文:フアインェ一ス)公司制 UU) 6.0份
[化学式13]
/>
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PVA117) 5.0份
水 1.5份
显色剂分散液(A5液)
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基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YDS) 6.0份
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PVA117) 5.0份
水 1.5份
隐色染料分散液(B液)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山本化成公司制,商品名:ODB-2) 6.0份
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PVA117) 5.0份
水 1.5份
敏化剂分散液(C液)
1,2-双-(3-甲基苯氧基)乙烷(三光公司制,商品名:KS232) 6.0份
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PVA117) 5.0份
水 1.5份
接下来,以下述的比例将各分散液混合,制备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
<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
显色剂分散液(A1液) 36.0份
隐色染料分散液(B液) 18.0份
敏化剂分散液(C液) 5.0份
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PVA117) 25.0份
接下来,将由下述比例组成的配合物混合,制备保护层用涂布液。
<保护层涂布液>
氢氧化铝分散液(Martinswerk公司制,商品名:Martifin OL,固态成分50%) 9.0份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可乐丽公司制,商品名:KL318,聚合度:约1800,皂化度:85~90mol%,固态成分10%) 30.0份
聚酰胺表氯醇树脂(星光PMC公司制,商品名:WS4030,固态成分25%) 4.0份
改性多胺树脂(田冈化学公司制,商品名:Sumirez Resin SPI-102A,固态成分45%) 2.2份
硬脂酸锌(中京油脂公司制,商品名:HYDRIN Z-7-30,固态成分30%) 2.0份
[实施例1]
利用弯曲刮刀法,在支承体(单位面积重量47g/m2的高级纸(日文:上質紙))的一面涂布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以固态成分计的涂布量成为10.0g/m2,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底涂层涂布纸。
利用棒式刮刀法,在该底涂层涂布纸的底涂层上涂布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使以固态成分计的涂布量成为6.0g/m2,然后进行干燥,用超级压光机进行处理以使平滑度成为100~500秒,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2]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3,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的配合量变更为18份,进而,向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追加A4液18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3]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3,代替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使用A2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4]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3,代替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使用A3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5]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4,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的配合量变更为18份,进而,向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追加A2液18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6]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2,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的配合量变更为18份,进而,向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追加A3液18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7]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3,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的配合量变更为18份,进而,向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追加A3液18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8]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5,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的配合量变更为18份,进而,向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追加A3液18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9]
利用棒式刮刀法,在热敏记录层涂布纸的热敏记录层上涂布保护层涂布液,使以固态成分计的涂布量成为2.0g/m2,然后进行干燥,用超级压光机进行处理以使平滑度成为100~500秒,除此之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0]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3,将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的配合量变更为18份,进而,向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追加A3液9份及A4液9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实施例11]
代替底涂层用涂布液1,使用底涂层用涂布液3,不配合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的A1液,追加A2液18份及A3液18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1]
将底涂层涂布液1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6,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2]
不设置底涂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3]
将底涂层涂布液3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8,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4]
将底涂层涂布液3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6,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5]
将底涂层涂布液4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6,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6]
不设置底涂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7]
将底涂层涂布液4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8,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8]
不设置底涂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9]
将底涂层涂布液2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8,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10]
不设置底涂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11]
将底涂层涂布液3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8,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12]
将底涂层涂布液1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7,在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不配合A1液,配合A5液36.0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比较例13]
将底涂层涂布液1变更为底涂层涂布液3,在热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不配合A1液,配合A5液36.0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热敏记录体。
对于制作的热敏记录体,进行下述评价。
<呈色性能(印刷浓度)>
对于制作的热敏记录体,使用大仓电机公司制的TH-PMD(热敏记录纸印刷试验机,安装京瓷公司制热敏头),在印刷速度50mm/sec、施加能量0.41mJ/dot的条件下,印刷格子图样。用Macbeth浓度计(RD-914,使用琥珀色滤色器)测定印刷部的印刷浓度,对呈色性能(印刷浓度)进行评价。
<高速印刷适应性>
对于制作的热敏记录体,使用Zebra公司制标签打印机140XiIII,在印刷水平+10、印刷速度30.4cm/秒(12英寸/秒)的条件下,沿纵向(条形码与打印头的移动方向正交)、和横向(条形码与打印头的移动方向平行)印刷条形码(CODE39)。
接下来,针对印刷的条形码,用条形码验证机(Honeywell公司制,QCPC600,光源640nm)实施读取试验,对条形码读取适应性进行评价。用ANSI标准的符号等级(symbolgrade)记录评价结果。
符号等级:沿与条形垂直的方向,将条形码分成10份,对各位置各实施1次读取试验,用(优)A、B、C、D、F(劣)的5级评价来表示其平均值。
<白纸部的耐热性>
对于制作的热敏记录体,在80℃的环境条件下处理24小时后,在23℃×50%RH环境条件下静置3小时。
用Macbeth浓度计(RD-914,使用琥珀色滤色器)测定非印刷部(白纸部)的浓度,由处理前后的值之差算出底色呈色值,按照下述基准,对非印刷部(白纸部)的耐热性进行评价。
底色呈色值=(处理后的非印刷部的浓度)-(处理前的非印刷部的浓度)
优:底色呈色值小于0.3;
可:底色呈色值为0.3以上且小于0.5;
不可:底色呈色值为0.5以上。
<耐增塑剂性>
对于制作的热敏记录体,使用大仓电机公司制的TH-PMD(热敏记录纸印刷试验机、安装京瓷公司制热敏头),在施加能量0.41mJ/dot、印刷速度50mm/sec的条件下,印刷格子图样。
在纸管上缠绕一圈聚氯乙烯保鲜膜(三井化学制Hi-LapKMA)后贴合印刷的热敏记录体,进而在其上缠绕三层聚氯乙烯保鲜膜,在40℃的环境条件下静置24小时。
用Macbeth浓度计(RD-914,使用琥珀色滤色器)测定印刷部的印刷浓度,由处理前后的值算出残存率,对耐增塑剂性进行评价。
残存率(%)=(处理后的印刷部的印刷浓度/处理前的印刷部的印刷浓度)×100
优:残存率为90%以上;
可:残存率为70%以上且小于90%;
不可:残存率小于70%。
<印刷行进性(耐热敏头碎屑性)>
对于制作的热敏记录体,用SATO公司制标签打印机(L′espritR-8),进行长度10cm的格子印刷,通过目视,按照下述基准对印刷后附着于热敏头的碎屑(热敏头碎屑)进行评价。
优:几乎未观察到热敏头碎屑的附着。
可:观察到少量热敏头碎屑的附着,但形成的图像未观察到缺失和擦痕,是实用上没有问题的程度。
不可:观察到大量热敏头碎屑的附着,形成的图像观察到缺失和擦痕。
将结果示于下表。
[表1]
[表2]
/>

Claims (14)

1.一种热敏记录体,其在支承体上设有底涂层,在该底涂层上设有含有无色或浅色的供电子性隐色染料和受电子性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
该热敏记录层中,作为受电子性显色剂,含有下述化学式1的通式表示的脲化合物,
该底涂层中,含有以固态成分计为50重量%~95重量%的颜料,且含有相对于颜料以固态成分计为50%重量以上的塑料中空粒子,
化学式1中,X表示-O-或-NH-,R1表示氢原子或-SO2-R3,R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烷基或芳基,R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m表示0~2的整数,n表示0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脲化合物选自下述(1)~(3)中,
(1)下述化学式2的通式表示的第1脲化合物,
化学式2中,R1、R2、R3及n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
(2)下述化学式3的通式表示的第2脲化合物,
化学式3中,R2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R4~R8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氨基、烷基、烷氧基、芳基氧基、烷基羰基氧基、芳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氨基、芳基羰基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芳基磺酰基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芳基氨基,m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
(3)下式即化学式4表示的第3脲化合物,
化学式4中,R2、R4~R8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该热敏记录层中,作为受电子性显色剂,含有选自所述(1)~(3)中的至少2种脲化合物,其中,并不从(1)、(2)或(3)各自中选择2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第1脲化合物由下述化学式5的通式表示,
化学式5中,R2与上文所述的定义相同,R3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为下式即化学式11表示的基团,化学式5的通式的苯环中的R3-SO2-O-的位置任选相同或不同,为3位、4位或5位,
化学式11中,R4~R8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氨基、烷基、烷氧基、芳基氧基、烷基羰基氧基、芳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氨基、芳基羰基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芳基磺酰基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芳基氨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所述第1脲化合物由下述化学式6的通式表示,
化学式6中,R9任选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烷氧基,o表示0~3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第1脲化合物中,R9表示碳数为1~4的烷基,o表示0~1的整数,苯环中的R9的位置为4位。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第2脲化合物由下述化学式7的通式或下述化学式8的通式表示,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第3脲化合物为N-[2-(3-苯基脲基)苯基]苯磺酰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热敏记录层中的脲化合物的以固态成分计的含量为1.0重量%~70.0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热敏记录层中的所述第1脲化合物的以固态成分计的含量为1.0重量%~50.0重量%,但所使用的第1脲化合物~第3脲化合物的以固态成分计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热敏记录层中的所述第2脲化合物的以固态成分计的含量为5.0重量%~50.0重量%,但所使用的第1脲化合物~第3脲化合物的以固态成分计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热敏记录层中的所述第3脲化合物的以固态成分计的含量为5.0重量%~50.0重量%,但所使用的第1脲化合物~第3脲化合物的以固态成分计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热敏记录层含有除第1脲化合物、第2脲化合物和第3脲化合物以外的显色剂,
相对于所述热敏记录层中含有的全部显色剂的、第1脲化合物、第2脲化合物和第3脲化合物的以固态成分计的合计含量为90重量%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体,其中,
所述塑料中空粒子的体积中空率为40%~95%。
CN202280024031.3A 2021-03-29 2022-03-10 热敏记录体 Pending CN1170429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4732 2021-03-29
JP2021054732 2021-03-29
PCT/JP2022/010531 WO2022209702A1 (ja) 2021-03-29 2022-03-10 感熱記録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2978A true CN117042978A (zh) 2023-11-10

Family

ID=8345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4031.3A Pending CN117042978A (zh) 2021-03-29 2022-03-10 热敏记录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16861A1 (zh)
JP (3) JP7146148B1 (zh)
KR (1) KR20230142803A (zh)
CN (1) CN117042978A (zh)
WO (1) WO202220970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3080A (ja) * 1990-10-17 1992-05-26 Ricoh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2803078B2 (ja) 1994-08-19 1998-09-24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新規なアミノベンゼンスルホンアミド誘導体及びそれらを使用した記録体
JP3306491B2 (ja) 1997-03-19 2002-07-24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JP3891463B2 (ja) 1999-12-09 2007-03-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組成物及び感熱記録材料
JP2002301873A (ja) 2001-04-04 2002-10-15 Nippon Soda Co Ltd 記録材料及び記録シート
KR100567617B1 (ko) 2001-04-04 2006-04-04 닛뽕소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록 재료 및 기록 시트
JP3806338B2 (ja) 2001-11-21 2006-08-09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JP2010228367A (ja) 2009-03-27 2010-10-1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感熱記録シート
JP5760637B2 (ja) 2011-04-20 2015-08-1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の製造方法
JP6255889B2 (ja) 2013-10-21 2018-01-10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JP2016165835A (ja) * 2015-03-10 2016-09-15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KR101917828B1 (ko) 2017-05-11 2018-11-13 주식회사 두리코씨앤티 고투명 감열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865656B2 (ja) 2017-08-31 2021-04-28 三光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材料
WO2019044462A1 (ja) 2017-08-31 2019-03-07 三光株式会社 N,n'-ジアリール尿素誘導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感熱記録材料
JP7050303B2 (ja) 2018-10-23 2022-04-08 三光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材料及びn,n’-ジフェニル尿素誘導体
JP7263741B2 (ja) * 2018-11-19 2023-04-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媒体、感熱記録液、及び物品
JP7338185B2 (ja) 2019-03-20 2023-09-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媒体
JP6782511B1 (ja) 2019-08-28 2020-11-11 大阪シーリング印刷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70753B2 (ja) 2024-04-18
EP4316861A1 (en) 2024-02-07
JP2022177188A (ja) 2022-11-30
JP7146148B1 (ja) 2022-10-03
KR20230142803A (ko) 2023-10-11
WO2022209702A1 (ja) 2022-10-06
JPWO2022209702A1 (zh) 2022-10-06
JP2023158055A (ja)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2389B (zh) 热敏记录体
JP3971453B2 (ja) 感熱記録体
JP6211744B2 (ja) 感熱記録体
JP5878271B1 (ja) 感熱記録体
JP5823086B1 (ja) 感熱記録体
CN111801225B (zh) 热敏记录体
JP4457814B2 (ja) 感熱記録体
JP7470516B2 (ja) 感熱記録体
KR102618091B1 (ko) 감열 기록 재료 및 적층체
JP6727082B2 (ja) 感熱記録体
JP7470753B2 (ja) 感熱記録体
JP7413098B2 (ja) 感熱記録体
JP7411510B2 (ja) 感熱記録体
JP6971434B1 (ja) 感熱記録体
JP2018094796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23131480A (ja) 感熱記録体
WO2014097881A1 (ja) 感熱記録体
JP2023124987A (ja) 感熱記録体
CN116194303A (zh) 热敏记录体
JP2004195747A (ja) 感熱記録材料
JP2007253581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07253579A (ja) 感熱記録体
JP2007253578A (ja) 感熱記録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