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42A - 模塑材料和模塑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模塑材料和模塑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42A
CN1169742A CN96191619A CN96191619A CN1169742A CN 1169742 A CN1169742 A CN 1169742A CN 96191619 A CN96191619 A CN 96191619A CN 96191619 A CN96191619 A CN 96191619A CN 1169742 A CN1169742 A CN 1169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ester
poly
moulding material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1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28C (zh
Inventor
寺田贵彦
山县芳和
大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3127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915122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39020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976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08Insulating cas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unsaturated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6Unsaturated polyes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容易地被碱性溶液分解处理的模塑材料。该模塑材料含有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所述可加聚单体含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作为上述可加聚单体,可使用具有乙烯键和羰基或磺基的化合物,尤其是可使用羧酸、磺酸、这些酸的金属盐、酯、酰胺、酸酐等。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具有整体成型的由上述模塑材料组成的模塑部分的模塑电动机,该模塑部分覆盖铁芯和线圈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模塑材料和模塑电动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的强度、耐热性且使用后的废弃物容易处理的模塑材料及使用该模塑材料的模塑电动机。
背景技术
以不饱和聚酯和可加聚单体为骨架的热固性树脂也有单独使用的情况,但多数是作为复合材料使用,其生产量的约80%是作为纤维增强塑料(FRP)使用的。该热固性树脂由于可容易地掺入无机材料等填料和添加剂以及用纤维增强,因此,被用于成形材料、层压板、粘接剂、涂料等。
另一方面,这些树脂可通过固化反应而成三维结构,一般变成不溶不熔的固体。因此,以往,这些热固性树脂被认为分解处理困难、不适合于再生处理和再利用而只能废弃。
此外,模塑材料是在作为粘合剂的树脂中充填玻璃纤维、碳酸钙、滑石、二氧化硅等无机材料以及纸浆、木材等有机类材料而成的成形材料。由于通过这些充填而成为比强度、比刚性大的材料,因此,可在工业领域和日用生活领域进行广泛的使用。
由于这些模塑材料是复合材料,因此,使用后,一般难以进行再生处理。而且,若粘合剂树脂为热固性树脂,则通过固化反应而一般成为不溶不熔的固体。因此,以往,这些树脂由于分解处理困难而只能作为不适合于再生处理、再利用处理的物质予以废弃。然而,随着废弃物问题引起重视,需要进行再利用、再生化的技术开发,人们开始了通过热分解将其转化成原料等的研究。但是,从技术角度考虑,热固性树脂或模塑材料所具有的硬度、强度较大和耐热性、不燃性、耐化学性等优点,使废弃物处理变得困难。
近年来,使用以热固性树脂为粘合剂的模塑材料的器械,如模塑电动机,被用于日用器械、工业器械、办公器械等方面。此类模塑电动机具有优异的静音性、减振性、绝缘性和维修保养性,且结构小巧,自动化生产容易,因此,其需求正急速扩大。
以往,作为交流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等而使用的模塑电动机的模塑定子,一般具有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1926年第214740号所公开的结构。这里使用的模塑材料含有作为粘合剂材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锦纶等热塑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乙烯基酯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还含有作为添加剂的碳酸钙、滑石、碳黑等。
废弃物问题正日益严重,亟需开发将废弃的热固性组合物或模塑材料成形物品减容、再利用的处理技术等。尤其是纤维增强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多被用于渔船、油罐或建筑材料等大型产品的制造,因此,废弃物的分解、再生处理等问题很严重。此外,许多以热固性树脂为粘合剂的模塑材料由于其强度较大,有时还含有金属等其他材料,因此,常被用作结构材料。金属等是比树脂材料贵的有价物,其难以再生和再利用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即,目前的现状是,用以往的结构、处理方法是不能解决模塑材料成形品的废弃物问题的。
在废弃模塑材料电动机时,最好除去模塑材料,将为有价物的铁芯、线圈的金属类材料再利用。在以往的一般废弃物处理中,先用破碎机将模塑材料破碎,然后从破碎物中找出铁芯、线圈等有价物,由此对有价物进行再利用。然而,具有上述结构的模塑电动机的铁芯和线圈会损坏破碎机的齿刃,因此,避免进行破碎处理,不对有价物进行再利用而即予废弃,与其他废弃物一起掩埋。由于上述模塑材料不能通过掩埋而自然分解,因此,尽管用于铁芯、线圈的硅钢板、铜线等在作为电动机的部件使用后仍具有很高的材料价值,但未被再利用而被弃置、掩埋。而且,对用作模塑材料的热固性树脂,不能用以往的分解处理方法,如上述通过热分解进行缩容的方法。因此,以往的模塑电动机存在即使在破碎后,模塑材料仍不能分解,以及废弃时,铁芯、线圈等有价物难以再利用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分离、分割的模塑电动机。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提供包含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的模塑材料,上述可加聚单体含有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
这里,作为上述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可优选使用具有乙烯键和羰基或磺基的单体。更具体地说,优选的化合物是具有乙烯键的羧酸、具有乙烯键的磺酸、上述羧酸或磺酸的金属盐、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醇合成的第1酯、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胺合成的酰胺、由具有乙烯键的醇与羧酸或磺酸合成的第2酯、以及具有乙烯键的酸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低收缩剂是热塑性聚酯。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模塑材料包含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上述可加聚单体包含选自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模塑材料中,上述低收缩剂最好为选自聚己内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乙酸乙烯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酮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在上述模塑材料中,可加聚单体中的丙烯酸羟乙酯和/或甲基加聚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份数最好在0.4以上。
本发明的模塑电动机是具有整体成形的由模塑材料组成的模塑部分的模塑电动机,该模塑部分覆盖铁芯和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模塑材料含有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上述可加聚单体含有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模塑电动机的纵剖面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含有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的模塑材料,上述可加聚单体含有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
在此模塑材料的构成中,成为粘合剂的热固性组合物对碱性溶液具有高的亲和性。由此,若浸渍在碱性溶液中,易受碱性溶液的渗透,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酯键加溶剂分解。因此,模塑材料在破裂的同时,进一步受到碱性溶液的渗透而溶胀,其结果,剥离等废弃处理变得容易。
下面详细说明构成本发明的模塑材料的材料。
用于本发明模塑材料的粘合剂的不饱和聚酯是按公知的方法将不饱和多元酸和饱和多元酸与二元醇类缩聚而制得。不饱和多元酸的例子包括马来酸酐、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等。饱和多元酸的例子包括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四氢马来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桥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氯桥酸、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等。
此外,二元醇类的例子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1,3-丁二醇、1,6-己二醇、氢化双酚A、双酚A环氧丙烷化合物、二溴新戊二醇等。
合适的不饱和聚酯的例子包括下式(1)表示的间苯二甲酸和富马酸与新戊二醇的共聚物、式(2)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酐和富马酸与丙二醇的共聚物、式(3)表示的间苯二甲酸和马来酸与丙二醇的共聚物等。
Figure A9619161900081
在上式中,n1~n2分别独立地表示1-30。
在实用上,上述不饱和聚酯是以溶解在可聚合单体中的溶液状制品的形式提供的。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模塑材料的可加聚单体,使用至少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即,与碱性溶液的相互作用强的单体,最好是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高的单体。
在本发明中,碱性溶液只要含碱性化合物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即可。碱性化合物的例子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金属氢氧化物、氧化钙等金属氧化物、乙醇钠、丁醇钾等金属烷氧化物等。此外,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是指其自身可成为亲核试剂,引发取代反应的溶剂,例子包括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硫醇、肼等。此外,也可单独使用既是碱又具有加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如二乙醇胺等。
用于本发明的模塑材料的优选的可加聚单体是具有乙烯键和羰基或磺基的单体。羰基和磺基由于具有碳原子或硫原子带正电荷的极化结构,因此,可吸引在碱性溶液的碱中的负电荷,还可引起由碱的负电荷产生的亲核性取代反应。因此,易受碱性溶液的渗透和化学分解。
在上述单体中,在上述羰基或磺基上结合着羟基的是羧酸或磺酸。这些酸对碱性溶液的亲和性非常高。这些酸的优选例子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乙烯基乙酸、乙烯基磺酸、乙烯基苯乙烯磺酸等。
此外,结合在羰基或磺基上的羟基中的氢被金属取代的化合物也对碱性溶液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尤其是对碱性水溶液的亲和性高、易受碱性溶液的渗透和化学分解。优选的例子是上述羧酸或磺酸的金属盐,如丙烯酸钠、丙烯酸钾、甲基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钾、苯乙烯磺酸钠、乙烯基磺酸钠等。
具有上述乙烯键和羰基或磺基的单体的优选例子是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醇合成的酯。其中,优选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的第1酯。尤其优选在羰基或磺基上结合着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的烷氧基的第1酯。
作为酯,有由具有乙烯键的醇与羧酸或磺酸合成的第2酯。该第2酯最好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
这些酯不仅具有对碱性溶液的亲和性,而且会被碱性溶液加溶剂分解而解离。因此,碱性溶液进一步渗透,不饱和聚酯的酯键也加溶剂分解,粘合剂树脂破裂,与此同时,由于碱性溶液的渗透而溶胀,使其后的破碎、剥离等废弃处理变得容易。
优选的第1酯有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苯乙烯磺酸羟乙酯、乙烯基磺酸羟乙酯等。
尤其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具有羟基,不仅对碱性溶液的亲和性高,而且,溶解不饱和聚酯的能力也高,此外,由于可溶解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等作为低收缩剂的热塑性聚酯,因此,其通用性大。另外,与以往使用的可加聚单体苯乙烯等的相容性也好,固化反应性也高,因此,也可混合起来使用。
优选的第2酯的例子包括羟基丙酸乙烯酯、氨基乙酸乙烯酯、2-氨基-3-羟基丙酸乙烯酯、二甲基氨基丙酸乙烯酯、羟基乙酸乙烯酯等。
具有乙烯键和羰基或磺基的上述单体的优选例子有上述由羧酸或磺酸与胺合成的酰胺或磺酰胺。其中优选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的酰胺或磺酰胺。尤其优选羰基或磺基上结合着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的胺的酰胺或磺酰胺。
这些酰胺不仅具有对碱性溶液尤其是碱性水溶液的亲和性,而且可被碱性溶液加溶剂分解而解离。因此,碱性溶液进一步渗透,不饱和聚酯的酯键也加溶剂分解,粘合剂树脂破裂,与此同时,由于碱性溶液的渗透而溶胀,使其后的破碎、剥离等废弃处理变得容易。
优选的酰胺和磺酰胺的例子有羟甲基丙烯酰胺、羟甲基异丁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异丁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N-二甲基乙烯基磺酰胺、N,N-羟甲基乙烯基磺酰胺等。
具有乙烯键和羰基的上述单体的优选例子有酸酐。酸酐对碱的反应性和溶解性高。优选的酸酐有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
此外,除上述可加聚单体之外,也可合用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等。
相对于上述不饱和聚酯100重量份,单体的含量宜在25-150重量份之间,最好在40-100重量份之间。
并且,在所有单体100重量份中,为本发明特征的可加聚单体宜在5-100重量份之间,最好在40-80重量份之间。若小于5重量份,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碱性溶液进行分解性处理的效果小。而若大于80重量份,则不饱和聚酯在单体中的溶解性以及与不饱和聚酯中的不饱和键的共聚性有时会下降。
用于本发明的模塑材料的低收缩剂最好是热塑性聚酯。在热塑性聚酯中,优选式(4)表示的由内酯如聚己内酯、聚丙内酯等的开环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聚己内酯、聚丙内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二丙二醇酯、聚丁二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问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式(5)表示的由二元醇和脂肪族二元酸组成的共聚物。这些聚酯通过与本发明的模塑材料中的可加聚单体的组合,可在发挥良好的低收缩性的同时,在碱性溶液中具有非常优异的分解性。
在式(4)、(5)中,n4~n7分别独立地表示10-2000。
相对于上述不饱和聚酯100重量份,上述聚酯的含量宜为1-100重量份,最好在2-50重量份。
此外,在本发明的模塑材料中,使用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作为可加聚单体时,最好使用聚己内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乙酸乙烯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BS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酮类树脂作为低收缩剂。这些低收缩剂在上述可加聚单体、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显示良好的溶解性,故可以溶液状提供。因此,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配制容易。
而且,可将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烯醇)、丙烯酸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合用作为用于本发明模塑材料的低收缩剂。
本发明的模塑材料最好含有至少一种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二醇、聚己内酯三醇和3-羟基链烷酸酯的共聚物的脂肪族聚酯。这些脂肪族聚酯对碱性溶液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可被碱性溶液分解。因此,可提高模塑材料对碱性溶液的亲和性。
本发明的模塑材料最好含有固化剂。
固化剂的例子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苯甲酸叔丁酯、过氧苯甲酸叔丁酯、过氧月桂酸叔丁酯、2-乙基己酸叔丁过氧酯、过辛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二(叔丁过氧基)己烷、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等。
相对于上述不饱和聚酯100重量份,这些固化剂的含量宜在0.1-5重量份之间,最好在0.2-4重量份之间。
根据需要,可在本发明的模塑材料中加入填料、增粘剂、脱模剂、蜡、着色剂等。
填料的例子包括碳酸钙、碳酸镁之类的碳酸盐;硫酸钙、硫酸钡、亚硫酸钙之类的(亚)硫酸盐;粘土、云母、玻璃粒、蒙脱石、硅酸、高岭土、滑石之类的硅酸盐类;二氧化硅、硅藻土、氧化铁、浮石粒、氧化钛、氧化铝之类的氧化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之类的氢氧化物;石墨、玻璃纤维、碳纤维、石棉纤维之类的无机填料;以及木粉、谷壳、木棉、纸屑、尼龙纤维、聚乙烯纤维、木材、纸浆、纤维素等有机填料等。
相对于热固性组合物100重量份,这些填料的添加量宜在5-600重量份之间,最好在20-500重量份之间。在该范围内添加填料,可提高模塑材料的机械强度。
增粘剂的例子包括氧化铍、氧化镁、氢氧化镁、氧化钙、氢氧化钙、氧化锌、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等。
脱模剂的例子包括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
蜡的例子包括Hoechst蜡、巴西棕榈蜡、液体石蜡等。
着色剂的例子包括钛白、氧化铬、炭黑等。
本发明的模塑材料是用上述模塑材料构成的。下面,结合图面,说明本发明的模塑定子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模塑定子的模塑电动机的实施方式的剖面图。模塑电动机由电动机部分10和模塑定子11构成。模塑定子11具有被线圈13缠绕的铁芯14以及覆盖该铁芯14且充填整个模塑定子、用模塑材料整体形成的模塑部分15,上述线圈13和铁芯14之间夹着绝缘体12。电动机部分10装在模塑部分15的开口部上,至少具有转轴16和装在转轴上的转子17,由机壳18支承。转子17由装在开口部的上壁的轴承19和装在机壳上的轴承20支承。
线圈13的端部延伸至位于模塑定子的轴上面的部分,在那里,与导线连接,从而可从外部输入功率。而且,模塑定子11也可具有带多个固定孔21的凸缘22。模塑部分15的最厚部分的厚度通常约为10mm。
构成模塑部分15的是上述本发明的模塑材料。
模塑部分的最厚部分的厚度可根据用途进行变化,但在本发明中,宜为1-10mm,优选1-8mm,最好为1-5mm。
作为绝缘体12,使用例如脂肪族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之类的热塑性树脂。由于要求绝缘体12具有保存线圈13在模塑时的的形状的效果,因此,为避免在模塑时软化,优选那些软化点或熔点高于模塑时的温度的材料,例如在约100℃以上的材料。若使用脂肪族聚酯作为绝缘体12,则在分解时,线圈13和铁芯14可分离,因此,尤其优选。熔点超过100℃的脂肪族聚酯的例子包括式(6)表示的共聚树脂。
Figure A9619161900121
式中,n8~n10分别独立地表示10-2000。
通过对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适当地组合,可更容易地分解本发明的模塑定子。
本发明的模塑定子适用于无刷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直线感应电动机等。
用下述试验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模塑材料的实施例。实施例1试验例1-1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5.6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9.1重量份、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分子量4万,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1.8重量份、丙烯酸3.5重量份以及固化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过氧基)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25B)0.3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接着,将填料碳酸钙57重量份、脱模剂硬脂酸锌2重量份、增粘剂氧化镁1重量份移至捏合机中,进行干式混合。约5分钟后,往变得均匀的该干式混合物中缓慢加入预先混合好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捏合,得到均匀的糊状物。
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往该糊状物中加入1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同时进行均匀分散,待玻璃纤维湿润并均匀分散后,即结束捏合。由此得到模塑材料。试验例1-2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5.6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9.1重量份、作为低收缩剂的聚苯乙烯(分子量4万)1.8重量份、丙烯酸3.5重量份以及固化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过氧基)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25B)0.3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试验例1-3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4.5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8.5重量份、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分子量4万,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1.8重量份、丙烯酸2-羟乙酯5.2重量份以及固化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过氧基)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25B)0.3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比较例1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5.6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12.6重量份、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分子量4万,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1.8重量份以及固化剂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butyl Z)0.3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比较例2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5.6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12.6重量份、聚苯乙烯(分子量4万)1.8重量份以及固化剂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butyl Z)0.3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1-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该模塑材料具有惯常的组分。
由于按上述方法制得的模塑材料是膨体状的,因此,虽然它是通常称为BMC(整体模制复合材料)的成形材料的一种,含有苯乙烯等可聚单体,但为非粘结状态。
在这些模塑材料的组分中,将互不相同的单体和低收缩剂的成分归纳在表1中。此外,对这些模塑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2。
                    表    1
    单    体     低收缩剂
  试验例1-1     苯乙烯+丙烯酸     聚己内酯
  试验例1-2     苯乙烯+丙烯酸     聚苯乙烯
  试验例1-3  苯乙烯+丙烯酸羟乙酯     聚己内酯
    比较例1     苯乙烯     聚己内酯
    比较例2     苯乙烯     聚苯乙烯
                             表    2
螺线流动度(cm)   固化时间(sec)   成形收缩率(%)   弯曲强度(kgf/cm2)
试验例1-1     88     132     0.08     6.0
试验例1-2     127     135     0.09     6.1
试验例1-3     120     130     0.07     5.1
  比较例1     84     144     0.07     5.5
  比较例2     126     147     0.09     6.0
螺线流动度是从小孔挤出的材料长度(流动长度)测得的,主要用于判断压铸或注塑的可成形性。在150℃、50kgf/cm2的条件下测定。在实施例中制得的所有试样的螺线流动度均在比较例的数值的范围内,因此,在与比较例同样的成形条件下成形无任何问题。
显示成形时的尺寸稳定性的成形收缩率在150℃、100kgf/cm2、10分钟的成形条件下求得(JIS K6911)。本实施例的模塑材料的成形收缩率与现有的批量产品的比较例2相同。此外,在固化时间方面,试样间也无任何差异。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制得的模塑材料在可成形性方面无任何问题。
此外,按下述方法测定了成形品的强度。在150℃、50kgf/cm2的条件下将各模塑材料压铸5分钟,成形成宽12.7mm、长127mm、高3.2mm的平板状,作为弯曲试验的试样。弯曲试验在支点间距离50mm、滑动横梁速度10mm/min的条件下进行。本实施例的试样中虽有强度略小的,但强度基本上与现有产品的比较例2相同。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模塑材料的试验品与通常工业上经常使用的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制成的模塑材料(称为纤维增强塑料等)相比,在可成形性、固化性(固化时间)、强度等方面均基本相同,在尺寸稳定性等方面也无任何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完全可用于通常使用FRP材料的应用上。
接着,将这些试验例1-1~1-3的模塑材料以及比较例1、2的模塑材料在金属模温度150℃、注入压力35kg/cm2的条件下压缩成形,制成直径19mm的圆柱形成形物。然后,对这些成形物试验品进行分解处理试验。试验方法为将成形物浸渍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5N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分解溶液。于80℃将各模塑材料成形物浸渍在该溶液中,测定分解液渗透的速度以及用分解液浸渍处理后的成形物的表面硬度。考虑到处理后的模塑材料成形物已变得非常脆,硬度的测定系使用橡皮硬度计进行。结果见表3。
                    表    3
分解液渗透深度(mm)   表面硬度(°)
  试验例1-1     7     60
  试验例1-2     5     64
  试验例1-3     6.5     62
    比较例1     3     90
    比较例2     0.5     100
与比较例1、2相比,试验例1-1~1-3的模塑材料成形物均显示较快的分解溶液渗透速度,且渗透后的表面硬度较小。在试验例1-1~1-3的模塑材料中,由于存在对分解液的亲和性高的可加聚单体,因此,分解液迅速渗透至组合物中,与此同时,构成组合物骨架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酯键加溶剂分解,粘合剂树脂失去三维结构,模塑材料破裂,即,表面硬度也变得非常小。这样,本实施例的模塑材料被分解处理的能力非常高。
另一方面,比较例2的模塑材料是具有以往使用的组分的模塑材料,不能被上述含碱和水的溶液处理。如比较例1那样,使用聚己内酯作为低收缩剂,可提高其被分解液处理的能力。如试验例1-1~1-3那样,导入对分解液的亲和性高的可加聚单体,可得到更大的被分解液处理的能力。
此外,从试验例1-1与试验例1-2的比较可知,即使在使用对分解液的亲和性高的可加聚单体的情况下,由于热塑性聚酯在提高分解液渗透性的同时,自身加溶剂分解,因此,若使用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作为低收缩剂,可提高其被分解处理的能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模塑材料成形物可被含氢氧化钠和水的分解溶液迅速分解处理。
在用水煮沸的试验中,未观察到试验例1-1~1-3、比较例1、2之间的差异,在本发明的试验例中,试样的耐水性与以往的产品相同。
此外,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5N,只要配制在10N以下即可。配制在2-5N之间更佳。
另外,分解处理时的温度当然也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数值。但若不进行使用耐压装置的分解处理,则最好在分解溶液的沸点以下。实施例2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3.6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8.0重量份、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分子量4万,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1.8重量份、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6.6重量份以及固化剂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butyl Z)0.3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接着,将填料碳酸钙57重量份、脱模剂硬脂酸锌2重量份、增粘剂氧化镁1重量份移至捏合机中,进行干式混合。约5分钟后,往变得均匀的该干式混合物中缓慢加入预先混合好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捏合,得到均匀的糊状物。
用刀具将玻璃纤维切成短玻璃丝束,散布在聚乙烯薄膜上,然后用上述糊状物浸渍,由此得到模塑材料。取必要长度的浸渍后的模塑材料,进行陈化,由此增粘至必要的稠度。其结果,在糊状物100重量份中掺入了约3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
由于按上述方法制得的模塑材料是片状的,因此,虽然它是通常称为SMC的成形材料的一种,含有苯乙烯,但为非粘结状态。
与通常工业上经常使用的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制成的FRP(纤维增强塑料)相比,该模塑材料在可成形性、固化性(固化时间、凝胶时间)、强度等方面均基本相同,在尺寸稳定性、螺线流动度方面也无任何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完全可用于通常使用FRP材料的应用上。
接着,将该模塑材料在金属模温度150℃、注入压力35kg/cm2的条件下模塑成形,制成直径19mm的圆柱形成形品。然后,对这些试验品进行分解处理试验。试验方法为将试验品浸渍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5N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分解溶液。此外,作为比较,也同时在仅有水而不含碱的分解溶液中浸渍。将二种模塑材料成形物于80℃浸渍在二种溶液中,测定分解液渗透的速度以及用分解液浸渍处理后的成形物的表面硬度。硬度的测定系使用橡皮硬度计进行。
结果见表4。
                               表    4
    分解液   分解液渗透深度(mm) 表面硬度(°)
  实施例2   5N-NaOH水溶液     6     58
  比较例2     水     0     100
通过用5N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处理,模塑材料成形物被分解,呈破裂状态,此外,由于各部分硬度变低,因此,呈容易进行破碎、粉碎、缩容等处理的状态。
另一方面,用水处理时,成形物完全不被侵蚀,表面硬度依然保持坚硬。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可容易地被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处理,但完全不被不含碱的水所侵蚀。因此,在通常的使用环境下,即使在湿度大、被水湿润等情况下,也不会被侵蚀。但若连续暴露在非常高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则为了安全,最好在表面进行涂层。此时,可将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缩乙醛等树脂溶解或分散后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然后涂布、干燥,进行涂层。由于涂层的厚度约为0.1~0.5mm,因此,在用锉刀将涂层过的模塑材料成形物的表面削去后,即可进行分解处理。实施例3试验例3-1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4.7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8.7重量份、作为低收缩剂的热塑性聚酯聚间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2.0重量份、氨基乙酸乙烯酯4.6重量份以及固化剂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butyl Z)0.3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接着,将填料碳酸钙57重量份、脱模剂硬脂酸锌2重量份、增粘剂氧化镁1重量份移至捏合机中,进行干式混合。约5分钟后,往变得均匀的该干式混合物中缓慢加入预先混合好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捏合,得到均匀的糊状物。
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往该糊状物中加入5重量份的玻璃纤维,同时进行均匀分散,待玻璃纤维湿润并均匀分散后,即结束捏合。由此得到模塑材料。试验例3-2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4.7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8.7重量份、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分子量4万,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2.0重量份、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6.5重量份以及固化剂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butylZ)0.3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
与通常工业上经常使用的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制成的FRP相比,这些模塑材料在可成形性、固化性(固化时间、凝胶时间)、强度等方面均基本相同,在尺寸稳定性等方面也无任何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完全可用于通常使用FRP材料的应用上。
接着,将这些试验例3-1、试验例3-2的模塑材料在金属模温度150℃、注入压力35kg/cm2的条件下模塑成形,制成直径19mm的圆柱形成形品。然后,对这些成形物试验品进行分解处理试验。试验方法为将试验品浸渍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3N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分解溶液。将模塑材料成形物于80℃浸渍在分解溶液中,测定分解液渗透的速度以及用分解液浸渍处理后的成形物的表面硬度。硬度的测定系使用橡皮硬度计进行。
浸渍50小时后,分解液完全渗透进成形物中。此外,曾试图对成形物的表面硬度进行测定,但由于其过于柔软,未能成功。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可被至少含碱和水的分解溶液处理成非常柔软的状态,因此,其后不非力气即可进行缩容和粉碎处理。此外,当模塑材料包裹着其他部件时,可容易地进行剥离和分离。实施例4试验例4-1
将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40重量份与不饱和聚酯60重量份混合,在氮气氛中于100℃搅拌10分钟,得到不饱和聚酯为60重量%的液状树脂。另外,往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70重量份中加入作为低收缩剂的聚乙酸乙烯酯30重量份,得到低收缩剂溶液。往先前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17.71重量份中加入该低收缩剂溶液5.09重量份以及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接着,将填料碳酸钙9.91重量份和氢氧化铝50.8重量份、脱模剂硬脂酸锌1.24重量份、色素炭粉0.37重量份以及聚乙烯0.99重量份移至捏合机中,进行干式混合。约5分钟后,往变得均匀的该干式混合物中缓慢加入预先混合好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捏合,得到均匀的糊状物。
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往该糊状物中加入13.63重量份的玻璃纤维,同时进行均匀分散,待玻璃纤维湿润并均匀分散后,即结束捏合。由此得到模塑材料。试验例4-2
将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25重量份与不饱和聚酯75重量份混合,在氮气氛中于100℃搅拌10分钟,得到不饱和聚酯为75重量%的液状树脂。另外,往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67.4重量份中加入作为低收缩剂的聚乙酸乙烯酯32.6重量份,得到低收缩剂溶液。往先前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15.06重量份中加入该低收缩剂溶液4.97重量份以及可加聚单体苯乙烯2.63重量份,再加入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4-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试验例4-3
将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25重量份与不饱和聚酯75重量份混合,在氮气氛中于100℃搅拌10分钟,得到不饱和聚酯为75重量%的液状树脂。另外,将低收缩剂聚乙酸乙烯酯32.6重量份溶解在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67.4重量份中,得到低收缩剂溶液。再将脂肪族聚酯己内酯二醇30重量份溶解在可加聚单体苯乙烯70重量份中,得到脂肪族聚酯溶液。往先前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14.31重量份中加入该低收缩剂溶液4.72重量份以及脂肪族聚酯溶液3.76重量份,再加入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4-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比较例3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2.02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9.64重量份、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分子量4万,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1.14重量份以及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4-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比较例4
往不饱和聚酯(日本触媒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Epolac)12.02重量份中加入可加聚单体苯乙烯9.64重量份、聚苯乙烯(分子量4万)1.14重量份以及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4-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该模塑材料具有惯常的组分。
在上述试验例4-1~4-3和比较例3、4中得到的模塑材料是膨体状的,因此,虽然它是通常称为BMC的成形材料的一种,虽含有可加聚单体,但为非粘结状态。
在这些模塑材料的组分中,将互不相同的单体和低收缩剂的成分归纳在表5中。此外,对这些模塑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6。
                           表    5
    单    体     低收缩剂 脂肪族聚酯
试验例4-1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聚乙酸乙烯酯
试验例4-2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苯乙烯 聚乙酯乙烯酯
试验例4-3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苯乙烯 聚乙酸乙烯酯 聚己内酯二醇
  比较例3     苯乙烯     聚己内酯
  比较例4     苯乙烯     聚苯乙烯
                             表    6
螺线流动度(cm)   固化时间(sec) 成形收缩率(%)    弯曲强度(kgf/cm2)
试验例4-1     125     118     0.17     6.2
试验例4-2     115     97     0.17     6.3
试验例4-3     87     88     0.13     6
  比较例3     84     103     0.16     5.5
  比较例4     126     107     0.15     6
螺线流动度是在150℃、100kgf/cm2的条件下测定的。比较例具有以往惯用的模塑材料的组分。本实施例试样的螺线流动度与比较例3、4基本相同,因此,在与比较例同样的成形条件下成形无任何问题。
显示成形时的尺寸稳定性的成形收缩率在150℃、100kgf/cm2、10分钟的成形条件下测得(JIS K6911)。本实施例试样的成形收缩率与现有的批量产品的比较例2相同。
此外,在固化时间方面,本发明的模塑材料趋于较现有产品的短,但在可成形性方面无任何问题。
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了成形品的强度。本实施例的试样中虽有强度略小的,但强度基本上与现有产品的比较例4相同。
如上所述,与通常工业上经常使用的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制成的模塑材料相比,本发明的模塑材料的试验品在可成形性、固化性(固化时间)、强度等方面均基本相同,在尺寸稳定性等方面也无任何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完全可用于通常使用FRP材料的应用上。
接着,将本实施例以及比较例3、4的模塑材料在金属模温度150℃、注入压力35kg/cm2的条件下模塑成形,制成直径19mm的圆柱形成形物。然后,对这些成形物进行分解处理试验。试验方法为将成形物浸渍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5N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分解溶液。于90℃将各模塑材料成形物浸渍在该溶液中24小时,测定分解液渗透的速度以及用分解液浸渍处理后的成形物的表面硬度。考虑到处理后的模塑材料成形物已变得非常脆,硬度的测定系使用橡皮硬度计进行。结果见表7。
                    表    7
  分解液渗透度(mm)   表面硬度(°)
  试验例4-1     7     28
  试验例4-2     5.1     38
  试验例4-3     6.2     37
    比较例3     2.4     89
    比较例4     0.4     98
与比较例3、4相比,本实施例的模塑材料成形物均显示较快的分解溶液渗透速度,且渗透后的表面硬度较小。在本实施例的模塑材料中,由于存在对分解液的亲和性高的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因此,分解溶液迅速渗透至组合物中,与此同时,构成组合物骨架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酯键加溶剂分解,粘合剂树脂失去三维结构,模塑成形物破裂,即,表面硬度也变得非常小。因此,本实施例的模塑材料被分解处理的能力非常高。
另一方面,比较例4的模塑材料是具有迄今使用的组分的模塑材料,不能被上述含碱和水的溶液处理。如比较例3那样,使用聚己内酯作为低收缩剂,可提高其被分解液处理的能力,但如试验例4-3那样,导入对分解液的亲和性高的可加聚单体,可得到更大的被分解液处理的能力。
此外,从试验例4-2与试验例4-3的比较可知,即使在使用对分解液的亲和性高的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情况下,由于脂肪族聚酯在提高分解液渗透性的同时,自身发生加溶剂分解,因此,若使用脂肪族聚酯聚己内酯二醇,可提高其被分解处理的能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在硬化成形后,通过不饱和聚酯与可加聚单体的共聚,形成在主链上具有酯键、在交联链上具有对分解液的亲和性高的2-羟乙基的三维交联结构,模塑材料呈低收缩剂分散在三维结构中的状态。因此,通过将硬化成形后的模塑材料浸渍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中,由于可加聚单体的存在,分解液迅速渗透至组合物中,与此同时,构成组合物骨架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一些酯键发生加溶剂分解,粘合剂树脂失去三维结构,模塑成形物破裂。
此外,由于含作为低收缩剂的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以及脂肪族聚酯聚己内酯二醇,模塑材料对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的亲和性、可溶剂分解性高,作为粘合剂的不饱和聚酯的交联结构可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地进行溶剂分解。
当含有脂肪族聚酯时,如试验例4-3那样,将脂肪族聚酯溶解在可溶性单体中并进行混合,即可简便和稳定地将其分散。
此外,在含有脂肪族聚酯时,当然可以粉体、纤维状、针状等形状将其加入并混合。
在用水煮沸的试验中,未观察到试验例4-1~4-3、比较例3、4之间的差异,在本发明的试验例中,试样的耐水性与现有的产品相同。实施例5
将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和苯乙烯分别以不同的配比混合,在氮气氛中于100℃搅拌10分钟,得到7种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另外,往可加聚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1∶1(重量)混合物70重量份中加入作为低收缩剂的脂肪族聚酯聚己内酯(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30重量份,得到低收缩剂溶液。往先前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17.71重量份中加入该低收缩剂溶液5.09重量份以及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3M)0.25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7种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将上述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中的不饱和聚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苯乙烯的配比以及粘合剂树脂组合物中的可加聚单体中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摩尔份数归纳在表8中。
       表    8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摩尔份数)     配  比(重  量  比)
  不饱和聚酯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苯乙烯
    0.2     11.33     0.58     5.79
    0.3     11.21     1.73     4.77
    0.4     11.09     2.85     3.77
    0.5     10.97     3.94     2.8
    0.6     10.85     5.01     1.84
    0.7     10.74     6.06     0.91
    0.8     10.63     7.08     0
接着,将填料碳酸钙9.91重量份和氢氧化铝50.8重量份、脱模剂硬脂酸锌1.24重量份、色素炭粉0.37重量份以及聚乙烯0.99重量份移至捏合机中,进行干式混合。约5分钟后,往变得均匀的该干式混合物中缓慢加入预先混合好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捏合,得到均匀的糊状物。
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往该糊状物中加入13.63重量份的玻璃纤维,同时进行均匀分散,待玻璃纤维湿润并均匀分散后,即结束捏合。由此得到粘合剂树脂成分各不相同的7种模塑材料。
接着,将这7种模塑材料在金属模温度150℃、注入压力35kg/cm2的条件下模塑成形,制成直径19mm的圆柱形成形物。然后,对这些成形物进行分解处理试验。试验方法为将成形物浸渍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5N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分解溶液。于90℃将各模塑材料成形物浸渍在该溶液中24小时,测定分解液渗透的速度以及用分解液浸渍处理后的成形物的表面硬度。考虑到处理后的模塑材料成形物已变得非常脆,硬度的测定系使用橡皮硬度计进行。结果见表9。
                     表    9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摩尔份数)     分解液渗透深度(mm)   表面硬度(°)
    0.2     2.2     78
    0.3     2.9     68
    0.4     4.1     54
    0.5     4.9     45
    0.6     6.1     33
    0.7     7.2     28
    0.8     8.1     25
可加聚单体中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摩尔份数越大,分解液的渗透性越高,分解处理后的表面硬度的下降也越大。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存在可提高模塑材料的分解性。尤其是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摩尔份数在0.4以上时,由于分解处理后的表面硬度低,呈通过手工操作等也可容易地进行破碎、粉碎、缩容、剥离等任何处理的状态。
此外,以往,由于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为不饱和聚酯的苯乙烯溶液,若不增加不饱和聚酯中的单体总量,则难以提高可加聚单体中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含量。而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使用将不饱和聚酯溶解在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或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混合溶液中而成的液状树脂,可制成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在所有可加聚单体中的摩尔份数在0.4以上的分解性高的粘合剂树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在硬化成形后,通过不饱和聚酯和可加聚单体的共聚而形成主链上具有酯键、交联链上有较多对分解液亲和性高的2-羟乙基的三维结构,模塑材料呈低收缩剂分散在三维结构中的状态。因此,只要将硬化成形后的模塑材料浸渍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溶液中,由于2-羟乙基的取代率高,分解溶液迅速渗透至组合物中,与此同时,构成组合物骨架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一些酯键发生加溶剂分解,粘合剂树脂失去三维结构,模塑成形物迅速破裂。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为例进行了说明,完全相同的倾向可由丙烯酸2-羟乙酯得到。
当然,也可将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和丙烯酸2-羟乙酯同时配入,使两者在可加聚单体中的摩尔份数在0.4以上。实施例6试验例6-1
将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40重量份与不饱和聚酯60重量份混合,在氮气氛中于100℃搅拌10分钟,得到不饱和聚酯为60重量%的液状树脂。另外,将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分子量4万,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30重量份溶解在可加聚单体丙烯酸70重量份中,得到低收缩剂溶液。往先前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17.71重量份中加入该脂肪族聚酯溶液5.09重量份以及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搅拌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接着,将填料碳酸钙57重量份、脱模剂硬脂酸锌2重量份和增粘剂氧化镁1重量份移至捏合机中,进行干式混合。约5分钟后,往变得均匀的该干式混合物中缓慢加入预先混合好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捏合,得到均匀的糊状物。
用刀具将玻璃纤维切成短玻璃丝束,散布在聚乙烯薄膜上,然后用上述糊状物浸渍,由此得到模塑材料。取必要长度的浸渍后的模塑材料,进行陈化,由此增粘至必要的稠度。其结果,在糊状物100重量份中掺入了约3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试验例6-2
将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40重量份与不饱和聚酯60重量份混合,在氮气氛中于100℃搅拌10分钟,得到不饱和聚酯为60重量%的液状树脂。另外,将作为低收缩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30重量份溶解在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70重量份中,得到低收缩剂溶液。往先前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13.83重量份中加入该低收缩剂溶液3.97重量份以及250-500μm粒子状的脂肪族聚酯聚乳酸(岛津制作所产品,商品名:Lacty)5重量份,最后加入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混合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树脂组合物。
除使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外,按与试验例6-1同样的方法得到模塑材料。
试验例6-1和试验例6-2的模塑材料是片状的,因此,虽然它是通常称为SMC的成形材料的一种,含有苯乙烯,但为非粘结状态。
与通常工业上经常使用的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制成的FRP相比,试验例6-1和试验例6-2的模塑材料在可成形性、固化性(固化时间、凝胶时间)、强度等方面均基本相同,在尺寸稳定性等方面也无任何问题,表明MBS(甲基丙烯酸聚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或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可用作低收缩剂。因此,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完全可用于通常使用FRP材料的应用上。
接着,将试验例6-1和试验例6-2的模塑材料在金属模温度150℃、注入压力35kg/cm2的条件下模塑成形,制成直径19mm的圆柱形成形品。然后,对这些成形物试验品进行分解处理试验。试验方法为将试验品浸渍在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中。这里,使用4N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分解溶液。此外,作为比较,也同时在仅有水而不含碱的分解溶液中浸渍。将模塑材料成形物于90℃浸渍在各分解溶液中,测定分解液渗透的速度以及用分解液浸渍处理后的成形物的表面硬度。硬度的测定系使用橡皮硬度计进行。结果见表10。
                      表    10
分解液渗透深度(mm)   表面硬度(°)
试验例6-1     7.2     28
试验例6-2     7.1     26
在浸渍后24小时内,分解液完全渗透至成形物中,所有成形物均显示较高的分解性。此外,曾试图对成形物的表面硬度进行测定,但由于其过于柔软,未能成功。成形物呈容易进行破碎、粉碎、缩容等处理的状态。含有对分解液亲和性高的丙烯酸2-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模塑材料对至少含碱和水的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分解液显示优异的可分解性。
另一方面,用水处理时,成形物完全不被侵蚀,表面硬度依然保持坚硬。
上述试验例6-1和6-2表明,由于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可容易地被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的分解溶液处理成非常柔软的状态,因此,其后基本不费力气即可进行缩容和粉碎处理。此外,当模塑材料包裹着其他部件时,可容易地进行剥离和分离。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完全不被不含碱的水等侵蚀。因此,在通常的使用环境下,即使在湿度大、被水湿润等情况下,也不会被侵蚀。但若连续暴露在非常高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则为了安全,最好在表面进行涂层。此时,可将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缩乙醛等树脂溶解或分散后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然后涂布、干燥,进行涂层。由于涂层的厚度约为0.1~0.5mm,因此,在用锉刀将涂层过的模塑材料成形物的表面削去后,只要将其浸渍在分解液中,即可进行分解处理。
由于丙烯酸有时会受到铁的胶凝作用,因此,在压铸含丙烯酸的模塑材料时,最好不在金属模的周围使用纯铁。
此外,虽然促进分解性的脂肪族聚酯可如试验例6-2那样以粒子状加入,但也可以溶解在单体中的状态加入。
另外,在试验例6-2中,含有的脂肪族聚酯聚乳酸是粒子状的,但也可以是纤维状的或针状的。
模塑材料的构成和制造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6。当然,也可加入例如碳酸钙、硅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滑石、云母等填料、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剂、以及其他如增粘剂、脱模剂、着色剂等。
在实施例1~6中,在模塑材料成形时,使用了压缩成形,也可使用压铸、注塑等方法。
此外,在实施例1、3~5中,对膨体状的模塑材料,在实施例2、6中,对片状的SMC进行了说明,但除这些以外,也可以是粒状的PMC(粒状的模制复合材料)。
在实施例1~6中,使用了成形成圆柱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子,也可用具有其他形状、涂料、腻子、粘接剂等的模塑物。
用于浸渍、分解处理本发明的模塑材料的溶液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组成、配比,只要至少含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即可。碱的例子除实施例中显示的以外,还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钾之类的金属氢氧化物、氧化钠、氧化钙之类的金属氧化物、乙醇钠、叔丁醇钾之类的金属烷氧化物等。它们可单用或二种以上合用。此外,作为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除实施例中使用的水以外,也可使用乙醇、甲醇、乙二醇、氨水、乙酸、肼等。
另外,也可单独使用既是碱又有溶剂分解作用的二乙醇胺等。
还有,在分解溶液中,除用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以外,也可将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胺等溶剂单用或二种以上合用。
分解处理时的温度当然并不限于实施例的数值。
由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得到的最终成形物可用于建筑材料如浴缸、便器、蓄水槽、盥洗台;家庭用品如椅子、桌子、家具;土木材料如砖瓦、人工大理石、管道;船舶、汽车、火车、飞机等运输器的基体或部件;住宅设备;装饰板;装饰品等各种领域。实施例7
下面,对本发明的模塑电动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试验例7-1
将不饱和聚酯61重量份、可加聚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34重量份和苯乙烯5重量份混合,在氮气氛中于100℃搅拌10分钟,得到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另外,往可加聚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的1∶1(重量)混合物70重量份中加入作为低收缩剂的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laccel)30重量份,得到低收缩剂溶液。往先前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17.71重量份中加入该低收缩剂溶液5.09重量份以及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混合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接着,将填料碳酸钙9.91重量份和氢氧化铝50.8重量份、脱模剂硬脂酸锌1.24重量份、色素炭粉0.37重量份以及聚乙烯0.99重量份移至捏合机中,进行干式混合。约5分钟后,往变得均匀的该干式混合物中缓慢加入预先混合好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捏合,得到均匀的糊状物。
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往该糊状物中加入13.63重量份的玻璃纤维,同时进行均匀分散,待玻璃纤维湿润并均匀分散后,即结束捏合。由此得到模塑材料。
将该模塑材料和被夹着绝缘体的线圈缠绕的铁芯在150℃整体成形,制成图1所示的模塑电动机。将该模塑电动机于90℃在5N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24小时后,试着除去模塑材料,结果,用手即可将模塑材料除去,并将线圈和铁芯分开。
而且,在同一溶液中浸渍8小时,可完全除去一部分残留在线圈上的模塑材料。试验例7-2
将不饱和聚酯71重量份和可加聚单体苯乙烯29重量份混合,在氮气氛中于100℃搅拌10分钟,得到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另外,往可加聚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71重量份中加入作为低收缩剂的热塑性聚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29重量份,得到低收缩剂溶液。往先前的不饱和聚酯液状树脂14.35重量份中加入该低收缩剂溶液7.45重量份以及固化剂1,1-二(叔丁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产品,商品名:Perhexa 3M)0.25重量份,充分混合后,得到用作粘合剂的组合物。
接着,将填料碳酸钙17.86重量份和氢氧化铝8.48重量份、脱模剂硬脂酸锌1.53重量份、色素炭粉0.38重量份移至捏合机中,进行干式混合。约5分钟后,往变得均匀的该干式混合物中缓慢加入预先混合好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捏合,得到均匀的糊状物。
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往该糊状物中加入9.7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同时进行均匀分散,待玻璃纤维湿润并均匀分散后,即结束捏合。由此得到模塑材料。
将该模塑材料和被夹着绝缘体的线圈缠绕的铁芯在150℃整体成形,制成图1所示的模塑电动机。将该模塑电动机于90℃在5N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24小时后,试着除去模塑材料,结果,用手即可将模塑材料除去,并将线圈和铁芯分开。
而且,在同一溶液中浸渍10小时,可完全除去一部分残留在线圈上的模塑材料。
如上所述,将本发明的模塑材料模塑、覆盖在铁芯和线圈上而得到的模塑电动机通过在由碱和具有溶剂分解作用的溶剂组成的分解液中浸渍,模塑部分被分解和破裂,因此,呈可容易地进行剥离的状态,可方便地将模塑部分与铁芯、线圈分开。即,是一种金属有价物的回收性非常高的模塑电动机。
在电动机的模塑部分中使用的模塑材料当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组分,只要是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即可。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可用碱性溶液方便地进行分解处理的模塑材料和模塑电动机。因此,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可用作各种结构材料,且在使用后,容易进行废弃处理。此外,本发明的模塑电动机在使用后,可回收铁芯、线圈等金属有价物。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模塑材料,包含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聚单体含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所述模塑材料在成形后,若浸渍在碱性溶液中会软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是具有乙烯键和羰基或磺基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选自具有乙烯键的羧酸、具有乙烯键的磺酸、上述羧酸或磺酸的金属盐、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醇合成的第1酯、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胺合成的酰胺、由具有乙烯键的醇与羧酸或磺酸合成的第2酯以及具有乙烯键的酸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乙烯键的羧酸为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和乙烯基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乙烯键的磺酸选自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和烯丙基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或磺酸的金属盐选自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钠、乙烯基乙酸钠和乙烯基磺酸钠。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酯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酯选自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苯乙烯磺酸羟乙酯和乙烯基磺酸羟乙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选自羟甲基丙烯酰胺、羟甲基异丁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异丁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N-二甲基乙烯基磺酰胺和N,N-羟甲基乙烯基磺酰胺。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酯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酯选自羟基丙酸乙烯酯、氨基乙酸乙烯酯、2-氨基-3-羟基丙酸乙烯酯、羟基乙酸乙烯酯和二甲基氨基丙酸乙烯酯。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选自马来酸酐、衣康酸酐和柠康酸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低收缩剂是热塑性聚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为选自聚己内酯、聚丙内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二丙二醇酯、聚丁二酸丙二醇酯、聚丁二酸1,4-丁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和聚间苯二甲酸二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至少一种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二醇、聚己内酯三醇和3-羟基链烷酸酯的共聚物的脂肪族聚酯。
17.模塑材料,包含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聚单体为选自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模塑材料在成形后,若浸渍在碱性溶液中会软化。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收缩剂为选自聚己内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乙酸乙烯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酮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作为可加聚单体的苯乙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可加聚单体中的丙烯酸羟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份数在0.4以上。
21.模塑电动机,具有整体成形的由模塑材料组成的模塑部分,所述模塑部分覆盖铁芯和线圈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模塑材料含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所述可加聚单体含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所述模塑材料在成形后,若浸渍在碱性溶液中会软化。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选自具有乙烯键的羧酸、具有乙烯键的磺酸、上述羧酸或磺酸的金属盐、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醇合成的第1酯、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胺合成的酰胺、由具有乙烯键的醇与羧酸或磺酸合成的第2酯以及具有乙烯键的酸酐。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聚单体为选自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低收缩剂是热塑性聚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为选自聚己内酯、聚丙内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二丙二醇酯、聚丁二酸丙二醇酯、聚丁二酸-1,4-丁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和聚间苯二甲酸二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材料还含有至少一种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二醇、聚己内酯三醇和3-羟基链烷酸酯的共聚物的脂肪族聚酯。PCT申请的修改说明
申请人在国际申请阶段,根据PCT第19条,对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17和21进行了修改,强调了本发明的区别特征:本发明的“模塑材料在成形后,若浸渍在碱性溶液中会软化”。并提交新的权利要求书全文(共3页)。

Claims (26)

1.模塑材料,包含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聚单体含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是具有乙烯键和羰基或磺基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选自具有乙烯键的羧酸、具有乙烯键的磺酸、上述羧酸或磺酸的金属盐、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醇合成的第1酯、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胺合成的酰胺、由具有乙烯键的醇与羧酸或磺酸合成的第2酯以及具有乙烯键的酸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乙烯键的羧酸为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和乙烯基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乙烯键的磺酸选自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和烯丙基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或磺酸的金属盐选自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钠、乙烯基乙酸钠和乙烯基磺酸钠。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酯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酯选自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苯乙烯磺酸羟乙酯和乙烯基磺酸羟乙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选自羟甲基丙烯酰胺、羟甲基异丁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异丁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N-二甲基乙烯基磺酰胺和N,N-羟甲基乙烯基磺酰胺。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酯具有至少一个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一甲基氨基、一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取代基。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酯选自羟基丙酸乙烯酯、氨基乙酸乙烯酯、2-氨基-3-羟基丙酸乙烯酯、羟基乙酸乙烯酯和二甲基氨基丙酸乙烯酯。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选自马来酸酐、衣康酸酐和柠康酸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低收缩剂是热塑性聚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为选自聚己内酯、聚丙内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二丙二醇酯、聚丁二酸丙二醇酯、聚丁二酸1,4-丁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和聚间苯二甲酸二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至少一种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二醇、聚己内酯三醇和3-羟基链烷酸酯的共聚物的脂肪族聚酯。
17.模塑材料,包含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聚单体为选自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收缩剂为选自聚己内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乙酸乙烯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酮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作为可加聚单体的苯乙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可加聚单体中的丙烯酸羟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份数在0.4以上。
21.模塑电动机,具有整体成形的由模塑材料组成的模塑部分,所述模塑部分覆盖铁芯和线圈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模塑材料含作为粘合剂的至少由不饱和聚酯、可加聚单体和低收缩剂组成的热固性组合物,所述可加聚单体含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碱性溶液具有亲和性的单体选自具有乙烯键的羧酸、具有乙烯键的磺酸、上述羧酸或磺酸的金属盐、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醇合成的第1酯、由上述羧酸或磺酸与胺合成的酰胺、由具有乙烯键的醇与羧酸或磺酸合成的第2酯以及具有乙烯键的酸酐。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聚单体为选自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低收缩剂是热塑性聚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为选自聚己内酯、聚丙内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二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二丙二醇酯、聚丁二酸丙二醇酯、聚丁二酸-1,4-丁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和聚间苯二甲酸二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材料还含有至少一种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二醇、聚己内酯三醇和3-羟基链烷酸酯的共聚物的脂肪族聚酯。
CN96191619A 1995-11-30 1996-11-28 模塑材料和模塑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4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2768/1995 1995-11-30
JP312768/95 1995-11-30
JP7312768A JPH09151222A (ja) 1995-11-30 1995-11-30 モールド材
JP13902096A JP3697672B2 (ja) 1996-05-31 1996-05-31 モールド材、モールド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ルド材の分解処理方法
JP139020/1996 1996-05-31
JP139020/96 1996-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42A true CN1169742A (zh) 1998-01-07
CN1121428C CN1121428C (zh) 2003-09-17

Family

ID=2647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16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428C (zh) 1995-11-30 1996-11-28 模塑材料和模塑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969009A (zh)
EP (1) EP0807644B1 (zh)
KR (1) KR100244441B1 (zh)
CN (1) CN1121428C (zh)
DE (1) DE69626192T2 (zh)
WO (1) WO19970199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2688B2 (en) 2014-07-07 2016-07-1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iomas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5822B1 (en) * 1998-04-27 2001-06-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mposition treating article having cured thermosetting resin
GB2346266A (en) * 1998-10-07 2000-08-02 Electrodrives Limited Motor with encapsulated stator
JP3685169B2 (ja) * 2002-09-27 2005-08-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機及びその製造法
JP4303993B2 (ja) * 2003-04-02 2009-07-29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体
WO2004092266A1 (ja) * 2003-04-18 2004-10-2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生分解性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ブレンド組成物から作製される射出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321966A1 (de) * 2003-05-15 2004-12-16 Minebea Co., Ltd. Elektromotor mit Linearantrieb
CN101615817B (zh) * 2008-06-26 2012-07-04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
DE102009012477A1 (de) * 2009-03-12 2010-09-16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Elektromotor
DE102009012478A1 (de) * 2009-03-12 2010-09-16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Elektromotor
KR101452252B1 (ko) * 2013-02-01 2014-10-23 주식회사 에스 씨디 드라이버 일체형 모터
DE102016211127A1 (de) * 2016-06-22 2017-12-28 BSH Hausgeräte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für ein Haushaltsgerät mit zumindest teilweise umspritzten Stator, Pumpe, Haushaltsgerät sowie Verfahren
TWI779234B (zh) * 2019-09-16 2022-10-0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環保型聚酯模塑組合物及塑膠板材的製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0875A (en) * 1970-10-21 1974-08-20 Gen Tire & Rubber Co Method of improving paint adhesion to low-shrink polyester-based resins
US4288571A (en) * 1971-01-18 1981-09-08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olyester compositions
DE2246105C3 (de) * 1972-09-20 1981-09-03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Schwundarm härtbare Formmassen auf Basis ungesättigter Polyester
GB1468936A (en) * 1973-08-29 1977-03-30 Mitsubishi Rayon Co Unsaturated polyester moulding composition and coated moulded article thereof
NO750494L (zh) * 1974-03-02 1975-09-03 Bayer Ag
GB1477253A (en) * 1974-06-29 1977-06-22 Bayer Ag Polymerisable organic dispersions
JPS51140900A (en) * 1975-05-29 1976-12-04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luminum carbonate hydroxide:ammonium
JPS51140990A (en) * 1975-05-30 1976-12-04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Low-shrinking resin composition
US4035439A (en) * 1975-10-17 1977-07-12 Scm Corporation Low-shrink thermosetting polyesters
JPS607663B2 (ja) * 1977-02-08 1985-02-2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低収縮アリル系不飽和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S5473205A (en) * 1977-11-24 1979-06-12 Hitachi Ltd Resin mold motor
GB2069510B (en) * 1980-02-15 1983-09-28 Asahi Chemical Ind Thermosett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US4673706A (en) * 1981-02-24 1987-06-16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olyester molding compositions
US4487863A (en) * 1982-11-22 1984-12-11 Great Lakes Carbon Corporation Reinforced polyester based resin syste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JPS607663A (ja) * 1983-06-24 1985-01-1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円盤状情報記録媒体のトラツキングエラ−検出方法
US4626570A (en) * 1984-06-29 1986-12-02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Low shrinking thermosetting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s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JP2943148B2 (ja) * 1989-02-15 1999-08-30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DE4029327A1 (de) * 1990-09-15 1992-03-19 Bayer Ag Polyamidmassen fuer verpackungsmaterialien und ihre verwendung
JPH04156247A (ja) * 1990-10-16 1992-05-28 Toshiba Chem Corp 樹脂モールド小形電動機
DE4106341A1 (de) * 1991-02-28 1992-09-03 Basf Ag Eingedickte haertbare formmasse aus ungesaettigten polyesterharzen
JPH04332757A (ja) * 1991-05-09 1992-11-19 Hitachi Chem Co Ltd 樹脂組成物、バルクモールディングコンパウンド、シートモールディングコンパウンド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5385963A (en) * 1992-01-30 1995-01-31 Gencorp Inc. Unsaturated polyester-modified flexible copolymers for use in sheet molding compositions
JPH06192345A (ja) * 1992-02-25 1994-07-12 Takeda Chem Ind Ltd コア・シェルポリマー、これを含む不飽和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TW279871B (zh) * 1992-02-25 1996-07-01 Takeda Pharm Industry Co Ltd
KR100203224B1 (ko) * 1994-04-27 1999-06-15 모리시타 요이찌 열경화성 조성물, 몰드재 및 몰드 구조체와, 이들의 분해 처리 방법
JPH07298538A (ja) * 1994-04-28 1995-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の固定子
JPH08113619A (ja) * 1994-10-19 1996-05-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硬化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モールドモータ、樹脂封止半導体素子および熱硬化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分解処理方法
JP3518931B2 (ja) * 1995-06-15 2004-04-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組成物、モールド材、およびモールド材成形体の分解処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2688B2 (en) 2014-07-07 2016-07-1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iomas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244441B1 (ko) 2000-02-01
EP0807644B1 (en) 2003-02-12
DE69626192D1 (de) 2003-03-20
CN1121428C (zh) 2003-09-17
KR19980701757A (ko) 1998-06-25
DE69626192T2 (de) 2003-12-04
WO1997019967A1 (fr) 1997-06-05
US5969009A (en) 1999-10-19
EP0807644A1 (en) 1997-11-19
EP0807644A4 (en) 1999-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33C (zh) 热固性组合物、模塑料和模塑构件及其分解方法
CN1137213C (zh) 结构材料和使用该结构材料的模塑制品以及该制品的分解方法
CN1121428C (zh) 模塑材料和模塑电动机
CN1289578C (zh) 增强纤维对可固化复合材料中树脂的偶合作用
CN1139625C (zh) 热固性树脂固化物的分解处理方法及分解处理装置
CN101080465A (zh) 生物降解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CN1934191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成型品
CN1660933A (zh) 光学元件用固化性组合物
CN1102939C (zh) 成型容器用的双轴拉伸聚酯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103A (zh) 无机粉末的可塑组合物及其烧结体
JP4888027B2 (ja) ラジカル重合型熱硬化性樹脂用硬化剤、それを含む成形材料及びその硬化方法
CN1359964A (zh) 熟化不饱和聚酯树脂分解处理液,处理该树脂和分离合成材料的方法
CN1111266A (zh) 用于热塑性低糙度添加剂的改进剂
CN1052490A (zh) 含有相容性化合物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合物
CN1308377C (zh) 含有烷基硅酸酯的自由基固化的冷芯盒粘结剂
CN1161408C (zh) 氯乙烯树脂组合物
CN1266072A (zh) 用于聚合物基料的含水添加剂体系
CN1656169A (zh) 用于增强型复合材料组合物的表面改进剂
CN1202150C (zh) 一种接枝聚合物及含有这种接枝聚合物的木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273536C (zh) 一种井盖用高分子复合材料
CN1545532A (zh) 聚合物粒子及其制造方法
JPH1095904A (ja) モールド材、およびモールドモータ
CN1356351A (zh) 树脂用添加剂、含添加剂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259660C (zh) 光盘基板
JP6885720B2 (ja) インゴットスライス台およびインゴットスライス台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