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0777A - 车身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0777A
CN116890777A CN202310198863.3A CN202310198863A CN116890777A CN 116890777 A CN116890777 A CN 116890777A CN 202310198863 A CN202310198863 A CN 202310198863A CN 116890777 A CN116890777 A CN 116890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wall portion
protection member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88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雅树
森野哲也
藤井杏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90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0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60R19/483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with obstacle sensors of electric or electronic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60Q9/002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for parking purposes, e.g. for warning the driver that his vehicle has contacted or is about to contact an obstacle
    • B60Q9/004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for parking purposes, e.g. for warning the driver that his vehicle has contacted or is about to contact an obstacle using wave sensors
    • B60Q9/006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for parking purposes, e.g. for warning the driver that his vehicle has contacted or is about to contact an obstacle using wave sensors using a distance sen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60R2019/525Radiator grilles
    • B60R2019/527Radiator grilles integral with bump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会损害保险杠的设计和布局的自由度而能够在有限配置空间内当碰撞时保护传感器的车身前部构造。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1)具备:具有下部开口部(12)的前保险杠(2);配置于前保险杠(2)的后方并将从下部开口部(12)取入的外部空气向后方引导的空气引导部件(4);和安装于前保险杠(2)的泊车传感器(8),其特征在于,在泊车传感器(8)与空气引导部件(4)之间配置有传感器保护部件(13),传感器保护部件(13)具有:在与空气引导部件(4)之间具有间隙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护壁部(14);和从保护壁部(14)的下部开口部(12)侧的端部向前方延伸且前端到达至与前保险杠(2)相邻的位置的侧壁部(15)。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供实现如下可持续运输系统的途径的努力正在活跃化,该可持续运输系统针对交通参与者中的高龄者和儿童等弱势人群也做出了考量。为了实现而注力于如下研究开发,其通过涉及提高车身碰撞安全性能的开发而进一步改善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以往,已知在保险杠的上部件的内侧配置有用于防止碰撞的传感器的传感器配置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地,该构造中,保险杠由上部件和下部件构成,以使上部件与下部件之间的连结部接近保险杠横梁的纵壁的方式配置。
根据这种构造,即使万一在碰撞时,上部件与下部件之间的连结部也会首先碰到保险杠横梁的纵壁,由此避免传感器的损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85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需要将上部件与下部件的连结部配置在与保险杠横梁的纵壁相对的位置。因此,以往构造存在着保险杠横梁的配置和保险杠的布局的自由度受限制的问题。
另外,在将该构造适用于车身前部的情况下,在碰撞时的传感器的侵入方向上存在有散热器等冷却器和用于向冷却器引导外部空气的空气引导部件。因此,以往构造还具有难以在车身前部确保用于配置传感器的空间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提高车身的碰撞安全性能,另外,能够不损害保险杠的设计和布局的自由度地,在有限的配置空间内在碰撞时保护传感器。并且,有助于可持续的运输系统的发展。
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前保险杠;配置于所述前保险杠的后方并将从所述开口部取入的外部空气向后方引导的空气引导部件;和安装于所述前保险杠的传感器,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空气引导部件之间配置有传感器保护部件,所述传感器保护部件具有:在与所述空气引导部件之间具有间隙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护壁部;和从所述保护壁部的所述开口部侧的端部向前方延伸且前端到达至与所述前保险杠相邻的位置的侧壁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提高车身的碰撞安全性能,另外,能够不损害保险杠的设计和布局的自由度地,在有限的配置空间内在碰撞时保护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身的前部放大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中的传感器、传感器保护部件、空气引导部件以及进气格栅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左斜后的稍微上方观察安装于前保险杠的背侧的传感器看到的样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安装有传感器的前保险杠的局部放大后视图。
图6A是传感器保护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6B是表示从左斜后的稍微上方观察将安装于前保险杠的背侧的传感器覆盖的传感器保护部件看到的样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C是图6B的VIc-VIc剖视图。
图7是从车身的前方输入有碰撞荷载时的传感器保护部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在传感器保护部件中与传感器相比先使前保险杠与传感器保护部件接触的动作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前部构造
2前保险杠
12下部开口部(前保险杠的开口部)
4空气引导部件
8泊车传感器(传感器)
8a传感器主体部
13传感器保护部件
14保护壁部
15侧壁部
14a后壁部
14b上壁部
14c前壁部
14d加强肋
D1后壁部与泊车传感器之间的离开距离
D2前壁部与前保险杠之间的离开距离
6进气格栅
6a进气格栅的框体
R形成于进气格栅的框体的凹部
23安装基座
24宽度方向延伸肋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适当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的方式(实施方式)。此外,在参照的附图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的箭头方向与车身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一致。另外,以下说明中,有时将车身的左右方向称为车宽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与配置于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的泊车传感器对应而配置于车身的左右两侧,但它们具有彼此左右对称的构造。由此,本实施方式中仅说明左侧的车身前部构造,省略右侧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详细说明。
以下,首先说明具有该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身,然后详细说明车身前部构造。
《车身的构成》
图1是车身10的前部局部放大图。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如图1所示,在车身10的前部,沿左右延伸有前保险杠(前保险杠外观件)2。在前保险杠2形成上有上部开口部11和下部开口部12。
此外,上部开口部11以及下部开口部12中的下部开口部12相当于技术方案所称的前保险杠2的“开口部”。
在下部开口部12(开口部)从车身10的前侧(图1的纸面近前侧)安装了具有蜂窝状网格的前下格栅7。图1中,为了便于制图,下部开口部12(开口部)由虚线(点线)表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下部开口部12在前保险杠2的靠下部形成于车宽方向中央部。下部开口部12在图1所示的车身主视观察时呈沿车宽方向长的矩形。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下部开口部12形成为,与在前保险杠2的紧接后方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省略图示)相比位于下方。
另外,如图1所示,在前保险杠2安装有泊车传感器8。该泊车传感器8相当于技术方案所称的“传感器”。然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1中的传感器不限于泊车传感器8,只要是能够检测位于车身前方的物体的装置,就没有特别限制传感器的类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泊车传感器8在下部开口部12的车宽方向外侧,以与该下部开口部12相邻的方式安装于前保险杠2。此外,在前保险杠2的下部,以在没有形成下部开口部12的规定范围内也与下部开口部12的前下格栅7连续成为一体的方式,施加有与前下格栅7相同的网格外观件7a。该网格外观件7a由形成于前保险杠2的表面的网格状的肋构成。由此前保险杠2的下部周围即使减少厚度,也被付与了能够抵抗较大风压的足够刚性。
上部开口部11以与保险杠横梁(省略图示)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在该上部开口部11上安装有具有蜂窝状网格的前上格栅5。虽然图示省略,但在上部开口部11的后方配置有将空气导入至针对内燃机的吸气机构和冷却装置为止的空气导入机构。
如作为图1的II-II剖视图的图2所示,车身10从前侧依次具有安装有泊车传感器8的前保险杠2、传感器保护部件13、空气引导部件4和进气格栅6。另外,虽图示省略,但前隔板与包括散热器而构成的冷却装置的组装体的下部局部面对进气格栅6的后方。
此外,图2中,附图标记21是前保险杠2的开口部。
图3是表示泊车传感器8、传感器保护部件13、空气引导部件4以及进气格栅6的配置的立体图。此外,为了便于制图,图3表示将安装于前保险杠2(参照图2)的泊车传感器8和传感器保护部件13保留在车身10侧并将前保险杠2(参照图2)拆掉的样子。另外,图3中,对于空气引导部件4标注了网络线以使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与进气格栅6的前后关系明确。
如图3所示,泊车传感器8具有传感器主体部8a、和向传感器主体部8a连接由电力线、信号线等构成的线缆的连接器部8b。另外,传感器保护部件13由从后方保护泊车传感器8的板体形成。随后详细说明这些泊车传感器8以及传感器保护部件13。
如图3所示,空气引导部件4具有上部整流板4a、下部整流板4b和将这些上部整流板4a和下部整流板4b中的车宽方向两端缘连接的一对侧板4c。然而,在图3中仅画出了一对侧板4c中的车宽方向的左侧的侧板4c。
并且,如图2所示,左侧的侧板4c以越从进气格栅6侧向前方延伸越逐渐向车宽方向外侧(图2的左侧)位移的方式倾斜,并且以在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紧接后方处沿着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后表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图2的左侧)延伸的方式弯曲。
虽图示省略,但这样的空气引导部件4通过上部整流板4a、下部整流板4b和一对侧板4c呈由截面矩形的棱筒体构成的通道形状。
并且,图3所示的空气引导部件4通过配置于进气格栅6的前侧,将从前下格栅7(参照图1)吹来的行驶风朝向开放的进气格栅6引导。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引导部件4设想为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合成橡胶等弹性体等构成。其中,优选为由树脂构成的空气引导部件4。
进气格栅6(参照图3)处于供前下格栅7(参照图1)安装的下部开口部12(参照图1)的后方,且配置于散热器(省略图示)的下部的前方。如图3所示,设想了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格栅6具有固定于前隔板(省略图示)的框体6a和支承于该框体6a的风闸部6b。
如图3所示,风闸部6b构成为,主要具有:绕着在框体6a的内侧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旋转轴转动而将框体6a的内侧在前后方向上开放或遮挡的多个遮挡翅片6b1;和使这些遮挡翅片6b1转动来控制基于遮挡翅片6b1实现的开闭动作的驱动控制部(省略图示)。
这样的进气格栅6被控制为,将从安装有前下格栅7(参照图1)的下部开口部12(参照图1)侧通过通道状的空气引导部件4(参照图3)向后方引导的行驶风在根据需要的规定定时向散热器侧供给,或将上述行驶风遮挡。
另外,如图3所示,构成进气格栅6的框体6a的左侧纵部件6a1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为宽度大。该左侧纵部件6a1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大致等于随后详细说明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中的车宽方向宽度。
并且,在左侧纵部件6a1的前表面形成有例如当车辆的轻度碰撞时传感器保护部件13向后方倾倒时收纳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凹部R。
该凹部R成为对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后表面形状模仿的形状。
关于该凹部R,与后述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倾倒动作一同进行说明。
《车身前部构造》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1。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1的构成具有将安装于前保险杠2的泊车传感器8从后方覆盖保护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
如图3所示,泊车传感器8具有内置有超声波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等的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外形的传感器主体部8a;和以从该传感器主体部8a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图3的左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连接器部8b。
图4是表示从左斜后的稍微上方观察安装于前保险杠2的背侧的泊车传感器8而看到的样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是安装有泊车传感器8的前保险杠2的局部放大后视图。
此外,在图4以及图5中,附图标记12为设于前保险杠2的下部开口部。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泊车传感器8组装于传感器保持架9,并且经由该传感器保持架9安装于前保险杠2。
顺便来讲,传感器保持架9具有:供大致圆柱形状的传感器主体部8a的前部内嵌的圆筒部9a;将传感器主体部8a的后部在上下夹住的一对爪部9b;和以将连接器部8b支承的方式从传感器主体部8a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图4的左侧)延伸出的延伸部9c。
并且,传感器保持架9嵌入前保险杠2的安装孔22,由此泊车传感器8安装于前保险杠2。此时,传感器主体部8a的前部以能够进行超声波收发的方式面对前保险杠2的前方。
另外,如图4所示,在前保险杠2的背面具有后续说明的用于安装传感器保护部件13(参照图3)的安装基座23;宽度方向延伸肋24;和传感器保护部件13(参照图3)的定位部25。
这些安装基座23、宽度方向延伸肋24以及定位部25构成为,在将泊车传感器8夹在中间的上下位置中,以成为上下对称构造的方式分别各具有一对。
安装基座23呈从前保险杠2的背面在规定高度处突出的圆柱形状。在该安装基座23上形成有将传感器保护部件13(参照图3)螺丝固定的螺丝孔23a。顺便来讲,在传感器保护部件13(参照图3)上以与该安装基座23对应的方式形成有螺丝穿插孔16(参照图6A)。
宽度方向延伸肋24在与安装基座23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处竖立设置于前保险杠2的背面,以安装基座23为中心向车宽方向的两侧延伸。
具体地,如图5所示,宽度方向延伸肋24具有:与安装基座23连接并向车宽方向外侧(图5左侧)以第一宽度W1延伸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24a;和与安装基座23连接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图5右侧)以比第一宽度W1长的第二宽度W2延伸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24b。
并且,宽度方向延伸肋24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24a从安装基座23延伸,与传感器主体部8a相比延伸至车宽方向外侧。另外,宽度方向延伸肋24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24b从安装基座23延伸,与传感器主体部8a相比延伸至车宽方向内侧。
如图4所示,定位部25的构成具有:竖立设置于前保险杠2的背面并相对于宽度方向延伸肋24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一体连接的肋25a;和形成于该肋25a的后端部的截面十字状的突起25b。顺便来说,定位部25通过使突起25b与形成于后述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参照图6A)的卡合孔17(参照图6A)嵌合,而决定传感器保护部件13相对于前保险杠2的安装位置。
并且,若在相对于前保险杠2(参照图2)规定的安装位置配置传感器保护部件13(参照图2),则如后述那样地,宽度方向延伸肋24(参照图6C)的后端成为,在传感器保护部件13(参照图6C)的附近处相邻配置。
接着说明传感器保护部件13。
图6A是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整体立体图。图6B是表示从左斜后的稍微上方观察将安装于前保险杠2的背侧的泊车传感器8覆盖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看到的样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C是图6B的VIc-VIc剖视图。
如图6A所示,传感器保护部件13由弯曲的板体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设想为具有刚性的树脂成形品。
如图2所示,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设想为由比空气引导部件4厚的板体形成。
如图6A所示,传感器保护部件13具有保护壁部14和侧壁部15。
如图2所示,保护壁部14在与空气引导部件4(左侧的侧板4c)之间具有间隙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另外,如图2所示,侧壁部15从前保险杠2的下部开口部12侧的保护壁部14的端部向前方延伸。并且,侧壁部15延伸至其前端与前保险杠2的背面相邻的位置。
此外,图6A中,附图标记16是以与前保险杠2(参照图4)的安装基座23(参照图4)对应的方式设置的螺丝穿插孔,附图标记17是以与前保险杠2中的定位部25(图4参照)的突起25b(图4参照)对应的方式设置的卡合孔。
如图6B所示,保护壁部14具有:在泊车传感器8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壁部14a;在泊车传感器8的上方从后壁部14a的上端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上壁部14b;和从上壁部14b的前端向上方延伸的前壁部14c。
另外,传感器保护部件13在前壁部14c和上壁部14b所成的内角侧的角部具有平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加强肋14d。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加强肋14d以沿车宽方向排列三个的方式配置,但加强肋14d的数量不限于此,能够增减。
并且,如图6B所示,通过使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卡合孔17嵌入至前保险杠2的定位部25的突起25b,使得传感器保护部件13相对于前保险杠2定位。
由此,以使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螺丝穿插孔16与前保险杠2的安装基座23对应的方式配置。
并且,通过穿插于螺丝穿插孔16的螺丝(省略图示)与安装基座23的螺丝孔23a螺合,使得传感器保护部件13安装于前保险杠2。
如图6C所示,供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安装的前保险杠2的下部以随着趋向下方而逐渐向后方位移的方式倾斜。
另一方面,传感器保护部件13使上壁部14b夹在前壁部14c与后壁部14a之间,以将前壁部14c与后壁部14a之间的前后方向的层差吸收。
由此,在安装于倾斜的前保险杠2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上,在作为垂直壁的前壁部14c与后壁部14a之间形成有作为水平壁的上壁部14b。另外,作为垂直壁的后壁部14a相对于泊车传感器8在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作为水平壁的上壁部14b相对于泊车传感器8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
另外,如随后说明那样,希望设定为,后壁部14a与泊车传感器8之间的离开距离D1大于前壁部14c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离开距离D2(D1>D2)。
并且,宽度方向延伸肋24的后端如上所述地以与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中的前壁部14c和后壁部14a相邻的方式配置。
图7是从车身10的前方输入有轻度碰撞时的碰撞荷载F时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动作说明图。
如图7所示,当通过从车身10的前方接触的碰撞物(省略图示)输入碰撞荷载F时,因为供传感器保护部件13配置的前保险杠2如上所述地倾斜,所以与下部相比上部率先碰到碰撞物(省略图示)。由此安装于前保险杠2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与前保险杠2一起沿图7所示的白箭头的方向转动。具体地,前壁部14c侧绕着后壁部14a的下部向后方转动。
此时,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与空气引导部件4的左侧的侧板4c(参照图2)抵接。
然而,如上所述,相对于由具有刚性的树脂成形品构成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空气引导部件4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合成橡胶等弹性体形成。另外,传感器保护部件13如上所述地由比空气引导部件4厚的板体形成。
由此,输入有碰撞荷载F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一边使空气引导部件4变形,一边在图7中由点线所示地朝向进气格栅6的左侧纵部件6a1倾倒。
并且,倾倒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收容于对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后表面形状模仿的左侧纵部件6a1的凹部R内。
《作用效果》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1起到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1中,传感器保护部件13配置于泊车传感器8(传感器)与空气引导部件4之间。传感器保护部件13从安装于前保险杠2的泊车传感器8(传感器)的后方保护泊车传感器8。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不同于通过限定保险杠朝向保险杠横梁的后退幅度来保护传感器的以往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能够不会损害前保险杠2的布局的自由度地保护泊车传感器8。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中,传感器保护部件13具有在泊车传感器8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护壁部14。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通过保护壁部14避免轻度碰撞时的空气引导部件4与泊车传感器8直接接触。由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使泊车传感器8和空气引导部件4接近配置,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中,传感器保护部件13具有从前保险杠2的下部开口部12侧的保护壁部14的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侧壁部15。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将从下部开口部12取入的外部空气通过侧壁部15向后方的空气引导部件4引导。由此车身前部构造1即使针对在前保险杠2与空气引导部件4之间配置有泊车传感器8的车辆,也不会损害前保险杠2的下部开口部12与空气引导部件4之间的空气引导功能。另外,通过侧壁部15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泊车传感器8的保护。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中,传感器保护部件13在前壁部14c和上壁部14b所成的内角侧的角部具有加强肋14d。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当轻度碰撞时的碰撞荷载输入至传感器保护部件13时,能够通过加强肋14d抑制前壁部14c和上壁部14b的变形。由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防止变形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与泊车传感器8接触而更可靠地防止轻度碰撞时的泊车传感器8的损伤。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中,传感器保护部件13由比空气引导部件4厚的板体形成。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传感器保护部件13即使在轻度碰撞时向后方被推入而与空气引导部件4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变形。由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防止变形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与泊车传感器8接触而更可靠地防止轻度碰撞时的泊车传感器8的损伤。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中,在进气格栅6的框体6a(左侧纵部件6a1)上形成有将当轻度碰撞时向后方推入而倾倒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收纳的凹部R。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轻度碰撞时向后方被推入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收容于凹部R内,因此能够防止向后方位移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与其他部件(包括左侧纵部件6a1)接触而破损。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中,传感器保护部件13固定于分别形成于泊车传感器8的上方和下方的安装基座23。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安装基座23防止形成于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泊车传感器8的保护区域因碰撞荷载而崩溃。由此车身前部构造1更可靠地防止轻度碰撞时的泊车传感器8的损伤。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中,具有竖立设置于前保险杠2的背面并与安装基座23连接的宽度方向延伸肋24。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通过宽度方向延伸肋24加强安装基座23。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中,从前保险杠2的背面向后方延伸的宽度方向延伸肋24的后端在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附近处相邻配置。并且,宽度方向延伸肋24以与传感器主体部8a相比延伸至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形成,且以与传感器主体部8a相比延伸至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形成。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当碰撞荷载输入时,宽度方向延伸肋24的后端在车宽方向的宽阔范围内与传感器保护部件13接触。由此经由宽度方向延伸肋24输入至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碰撞荷载被分散。防止了由碰撞荷载导致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的变形,防止形成于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泊车传感器8的保护区域崩溃。车身前部构造1更可靠地防止轻度碰撞时的泊车传感器8的损伤。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想了安装基座23以及宽度方向延伸肋24分别配置于泊车传感器8的上方和下方(参照图5)。但是,安装基座23以及宽度方向延伸肋24的位置不限定于此。
具体地,虽图示省略,但安装基座23以及宽度方向延伸肋24能够构成为,配置于从泊车传感器8在车宽方向上离开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变形例的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进一步提高关于安装基座23以及宽度方向延伸肋24的配置的设计自由度。
图8是在上述变形例的车身前部构造1的传感器保护部件13中,与泊车传感器8相比率先使前保险杠2与传感器保护部件13接触的动作说明图。
在这样的变形例的车身前部构造1中,如图8所示,后壁部14a与泊车传感器8之间的离开距离D1大于前壁部14c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离开距离D2。
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1,图8中,由点线所示,当轻度碰撞时,与泊车传感器8相比前保险杠2率先与传感器保护部件13接触。
也就是说,当前壁部14c由前保险杠2向后方推入时,上壁部14b不会变形,后壁部14a向后方被推入。由此泊车传感器8不会与后壁部14a干涉地向后方推入,因此避免了基于后壁部14a的干涉导致的泊车传感器8的损伤。

Claims (7)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具备:
具有开口部的前保险杠;
配置于所述前保险杠的后方并将从所述开口部取入的外部空气向后方引导的空气引导部件;和
安装于所述前保险杠的传感器,
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空气引导部件之间配置有传感器保护部件,
所述传感器保护部件具有:
在与所述空气引导部件之间具有间隙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护壁部;和
从所述保护壁部的所述开口部侧的端部向前方延伸且前端到达至与所述前保险杠相邻的位置的侧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壁部具有:
在所述传感器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壁部;
在所述传感器的上方从所述后壁部的上端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上壁部;和
从所述上壁部的前端向上方延伸的前壁部,
所述后壁部与所述传感器之间的离开距离大于所述前壁部与所述前保险杠之间的离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保护部件具有形成于所述前壁部和所述上壁部所成的内角侧的角部的加强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保护部件由比所述空气引导部件厚的板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引导部件的后方配置有进气格栅,
在所述进气格栅的框体形成有将碰撞时后退的所述传感器保护部件受容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保护部件固定于从所述前保险杠的背面向后方延伸的安装基座,
所述安装基座分别形成于所述传感器的上方和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保险杠具有从所述安装基座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以使车辆后方的顶端与所述传感器保护部件相邻的方式配置的宽度方向延伸肋,
所述宽度方向延伸肋从所述安装基座延伸,以与所述传感器的主体部相比延伸至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形成,且以与所述传感器的主体部相比延伸至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形成。
CN202310198863.3A 2022-03-30 2023-03-03 车身前部构造 Pending CN1168907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4919A JP2023147434A (ja) 2022-03-30 2022-03-30 車体前部構造
JP2022-054919 2022-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0777A true CN116890777A (zh) 2023-10-17

Family

ID=8819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8863.3A Pending CN116890777A (zh) 2022-03-30 2023-03-03 车身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11799A1 (zh)
JP (1) JP2023147434A (zh)
CN (1) CN11689077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11799A1 (en) 2023-10-05
JP2023147434A (ja)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548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vicinity information detection sensor
CN110542901A (zh) 传感器用防护器和具备该防护器的车辆
JP2002362254A (ja) 車両用機器の取付構造
JP2009287950A (ja) レーダー装置の取付構造
CN113212151B (zh) 车辆部件的支承构造
JP5057037B2 (ja) 自動車用バッテリ配設構造
JP7363172B2 (ja) レーダモジュールの車載構造
JP2005518294A (ja) バンパービームを備える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パネル
CN116890777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4865775B2 (ja) カメラ取り付け構造
US20230311800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JP2018039335A (ja) 障害物検知装置の取付け構造
JP2020187967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の冷却構造
CN11186789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检测元件的支撑装置以及用于安装支撑装置的方法
CN116061668A (zh) 电池模组的保护结构
JP7363602B2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JP4746657B2 (ja) カメラ取り付け構造
JP7279517B2 (ja) 車両用リアバンパ構造
CN112677923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JP2007176200A (ja) 自動車の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
CN212637160U (zh) 车辆前部结构
US20230303176A1 (en) Device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CN114347933B (zh) 车辆的前保险杠以及具备该前保险杠的车身结构
JP7331740B2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US20230109981A1 (en) Vehicle horn configuration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