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1954A - 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1954A
CN116651954A CN202310656156.4A CN202310656156A CN116651954A CN 116651954 A CN116651954 A CN 116651954A CN 202310656156 A CN202310656156 A CN 202310656156A CN 116651954 A CN116651954 A CN 116651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
buckling
odd
target
vertical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561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伟
赵高建
陈庆
王帅
丁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561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19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1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19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06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tension or compre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16Adjusting or positioning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根据所述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若任一奇道次的所述目标核校数据小于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则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将对应奇道次作为目标道次;根据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则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本申请可避免立辊辊缝设定不合理导致的堆废钢事故重复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热连轧生产线粗轧机的作用是将加热炉送来的板坯轧制成一定厚度和宽度的中间坯,以满足后工序精轧轧制的要求,粗轧机前常配置有立辊,以对板坯进行宽度压缩,达到控制中间坯宽度的目的,这也是目前热连轧生产线宽度控制的主要方法,现有控制技术宽度控制过程中立辊辊缝按照二级工艺参数表中负荷分配系数进行设定计算,由于现有控制系统无立辊板坯瓢曲校核方法,粗轧板坯轧制过程中常出现1、3、5道次由于立辊辊缝设定偏小导致板坯被夹拱,被夹拱瓢曲的板坯无法顺利进入平辊轧制而堆钢;同时,由于立辊辊缝设定偏小导致板坯减宽量过大,轧制过程中常出现立辊电机电流过大而跳电的堆钢事故,严重影响生产的稳定顺行。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控制技术立辊辊缝设定精度低,导致来料板坯被夹拱堆钢及立辊减宽量过大电机跳电堆钢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包括:
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
根据所述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
若任一奇道次的所述目标核校数据小于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则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将对应奇道次作为目标道次;
根据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则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包括:
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出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平辊的相对压下率;
根据所述出口板坯厚度和所述相对压下率确定对应奇道次的所述入口板坯厚度。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获取立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包括:
获取来料板坯宽度以及粗轧中间坯的目标宽度;
根据所述来料板坯宽度和所述目标宽度确定粗轧总宽展量;
根据所述粗轧总宽展量以及立辊各奇道次预设的相对压下率确定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之前,包括:
分别为立辊各奇道次配置对应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作为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还包括:
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的次数超出预设数量阈值且对应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始终超限,则输出警示信息。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包括:
获取立辊奇道次的第一入口板坯宽度、立辊轧制力以及立辊轧机刚度作为所述立辊负荷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板坯宽度、立辊轧制力、立辊轧机刚度以及立辊侧压量确定对应奇道次立辊辊缝。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还包括:
获取立辊偶道次的第二入口板坯宽度、平辊宽展量以及立辊偶道次的辊缝增加量作为所述立辊负荷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板坯宽度、平辊宽展量以及立辊偶道次的辊缝增加量确定对应偶道次立辊辊缝。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板坯在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
瓢曲核校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
瓢曲超限判断模块,用于若任一奇道次的所述目标核校数据小于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则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并将对应奇道次作为目标道次;
负荷调整及辊缝设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则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根据立辊奇道次入口板坯厚度及该奇道次立辊侧压量可计算来料板坯瓢曲校核是否超限,并在瓢曲校核超限后自动降低对应道次的立辊负荷,进而在对应道次瓢曲校核不超限的情况下进行立辊辊缝设定计算,可有效避免立辊辊缝设定偏小导致板坯被夹拱无法顺利进入平辊轧制而堆钢的事故重复发生,同时可避免立辊辊缝设定偏小,单道次减宽量过大,宽度轧制过程中立辊电机电流过大而跳电的堆钢事故重复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位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粗轧板坯瓢曲校核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板坯在立辊奇道次入口处的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
在一实施例中,粗轧可通过机前立辊轧机对来料板坯进行奇道次减宽,偶道次立辊轧机空过。具体地以立辊轧机轧制5道次为例,1、3、5道次立辊减宽,2、4道次立辊空过。为了解决立辊辊缝设定精度低,来料板坯被夹拱产生瓢曲无法顺利进入平辊轧制导致堆钢事故重复发生,可在粗轧立辊各道次辊缝设定计算时进行板坯瓢曲校核计算,若瓢曲校核未超限,则该道次立辊辊缝设定计算成功,若瓢曲校核超限,则自动降低该道次立辊负荷参数,自动增加其余道次立辊负荷,然后再次进行瓢曲校核循环计算,直至该道次瓢曲校核未超限为止。在进行瓢曲校核计算之前需采集奇道次立辊入口板坯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包括: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出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平辊的相对压下率;根据所述出口板坯厚度和所述相对压下率确定对应奇道次的所述入口板坯厚度。
具体地,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计算方式可表示为:
Hi=hi/(1-Ldi)
其中,i:道次数(1、3、5道次),Hi:各道次入口板坯厚度,i=1时为板坯来料厚度,hi:各道次出口厚度,Ldi:各道次平辊相对压下率(可通过工艺参数表进行预设定)。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立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包括:获取来料板坯宽度以及粗轧中间坯的目标宽度;根据所述来料板坯宽度和所述目标宽度确定粗轧总宽展量;根据所述粗轧总宽展量以及立辊各奇道次预设的相对压下率确定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
具体地,粗轧总宽展量的计算方式可表示为:
BR=B–BH
其中,BR:粗轧总宽展量,B:来料板坯宽度,BH:中间坯目标宽度。
各道次立辊侧压量的计算方式可表示为:
BE=BR×Li
其中,BE:各道次立辊侧压量,BR:粗轧总宽展量,Li:各道次立辊相对压下率(负荷分配系数,工艺参数表设定值)。常规立辊负荷分配系数为0.2、0.5、0.3,相当于立辊1、3、5道次各减宽总减宽量的20%,50%,30%,具体轧制钢种规格有不同的立辊道次负荷分配系数。
步骤S110,根据所述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之前,包括:分别为立辊各奇道次配置对应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作为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具体地,1道次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为0.65,3道次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为0.65,5道次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为0.45,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控制情况进行调整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核校数据可表示为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与对应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的乘积。
步骤S120,若任一奇道次的所述目标核校数据小于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则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将对应奇道次作为目标道次。
在一实施例中,立辊瓢曲校核计算方式可表示为:
BE>Ki×Hi
其中,BE:各道次立辊侧压量,Ki: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Hi:立辊各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
若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大于该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则该道次立辊瓢曲校核超限。
步骤S130,根据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则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比例可设置为1%,或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比例设置,这里仅以1%为例,若瓢曲校核超限,则自动降低该道次立辊负荷1%,减负荷1%后再次进行瓢曲校核循环计算,直至该道次瓢曲校核未超限为止。
在一实施例中,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还包括: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的次数超出预设数量阈值且对应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始终超限,则输出警示信息。
具体地,立辊瓢曲校核超限,自动减该道次立辊负荷1%,再次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计算,循环计算最大次数为30次,若循环计算30次以上该道次立辊瓢曲校核仍超限,则退出该道次瓢曲校核计算并报警提示;循环计算后若该道次瓢曲校核未超限,则采用减小后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计算。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包括:获取立辊奇道次的第一入口板坯宽度、立辊轧制力以及立辊轧机刚度;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板坯宽度、立辊轧制力、立辊轧机刚度以及立辊侧压量确定对应奇道次立辊辊缝。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计算,还包括:获取立辊偶道次的第二入口板坯宽度、平辊宽展量以及立辊偶道次的辊缝增加量;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板坯宽度、平辊宽展量以及立辊偶道次的辊缝增加量确定各道次立辊辊缝。
具体地,奇道次(1、3、5道次):
E=(Ei–BE)-FE/ME
其中,E:立辊辊缝,Ei:奇道次立辊入口宽度,BE:侧压量,FE:立辊轧制力,ME:立辊轧机刚度;
偶道次(2、4道次):
E=Ei+BR1+EH
其中,E:立辊辊缝,Ei:偶道次立辊入口宽度,BR1:平辊R1宽展量,EH:偶道次立辊辊缝增加量。
通过以上本申请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控制技术无粗轧立辊辊缝瓢曲校核计算方法,无法判断奇道次立辊负荷及辊缝设定是否合理,无法判断宽度轧制过程中板坯是否会被夹拱瓢曲的问题;有效避免了被夹拱瓢曲板坯无法顺利进入平辊轧制而堆钢的事故重复发生;有效避免了因立辊辊缝设定偏小,单道次减宽量过大,立辊电机电流过大而跳电的堆钢事故重复发生。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粗轧板坯瓢曲校核系统,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由于系统实施例的技术原理与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原理相似,因而不再对同样的技术细节做重复性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瓢曲核校计算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瓢曲超限判断模块12,用于若任一奇道次的所述目标核校数据小于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则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并将对应奇道次作为目标道次;负荷调整及辊缝设定模块13,用于根据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则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
根据所述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
若任一奇道次的所述目标核校数据小于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则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将对应奇道次作为目标道次;
根据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则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轧板坯瓢曲核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包括:
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出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平辊的相对压下率;
根据所述出口板坯厚度和所述相对压下率确定对应奇道次的所述入口板坯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轧板坯瓢曲核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立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包括:
获取来料板坯宽度以及粗轧中间坯的目标宽度;
根据所述来料板坯宽度和所述目标宽度确定粗轧总宽展量;
根据所述粗轧总宽展量以及立辊各奇道次预设的相对压下率确定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轧板坯瓢曲核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之前,包括:
分别为立辊各奇道次配置对应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作为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轧板坯瓢曲核校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还包括:
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的次数超出预设数量阈值且对应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始终超限,则输出警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轧板坯瓢曲核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包括:
获取立辊奇道次的第一入口板坯宽度、立辊轧制力以及立辊轧机刚度作为所述立辊负荷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入口板坯宽度、立辊轧制力、立辊轧机刚度以及立辊侧压量确定对应奇道次立辊辊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粗轧板坯瓢曲核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的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还包括:
获取板坯在立辊偶道次的第二入口板坯宽度、平辊宽展量以及立辊偶道次的辊缝增加量作为所述立辊负荷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入口板坯宽度、平辊宽展量以及立辊偶道次的辊缝增加量确定对应偶道次立辊辊缝。
8.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立辊奇道次的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的立辊侧压量;
瓢曲核校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口板坯厚度以及对应奇道次预设的立辊瓢曲校核极限系数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
瓢曲超限判断模块,用于若任一奇道次的所述目标核校数据小于对应奇道次的所述立辊侧压量,则确定对应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并将对应奇道次作为目标道次;
负荷调整及辊缝设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比例降低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以重新计算所述目标道次的目标核校数据进行立辊瓢曲校核超限判断,直到所述目标道次的立辊瓢曲校核未超限,则根据瓢曲校核未超限目标道次的立辊负荷参数进行立辊辊缝设定。
CN202310656156.4A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6519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6156.4A CN116651954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6156.4A CN116651954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1954A true CN116651954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1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56156.4A Pending CN116651954A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19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4273B (zh) 一种薄板坯轧制花纹板的方法
CN108838213B (zh) 一种粗轧立辊空过方法
CN116651954A (zh) 一种粗轧板坯瓢曲校核方法及系统
CN109821904B (zh) 粗轧变压的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141839B2 (ja) T形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圧延設備
CN113042542B (zh) 一种粗轧机水平值给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53197B (zh) 连轧退火酸洗线活套张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4290979A (ja) 厚鋼板の圧延方法
JP3328566B2 (ja) 圧延材のキャンバー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12845584B (zh) 一种有效控制热轧带钢纵剪分条旁弯的方法
WO2018216742A1 (ja) H形鋼の製造方法
JP4023436B2 (ja) ユニバーサルミ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鋼板の製造方法
CN112337978B (zh) 板带轧机板形预设定方法及设备
JP6354068B2 (ja) 熱間圧延ラインおよび熱間圧延ラインの制御方法
CN112570463B (zh) 单机架冷轧机的压下率分配方法及设备
JP2002331304A (ja) 熱延鋼帯の圧延速度制御方法
JP5884162B2 (ja) T形鋼の製造方法
CN115990623A (zh) 一种来料板坯宽度超限控制方法及系统
JP4016733B2 (ja) 狭フランジ幅h形鋼の圧延方法
CN116967290A (zh) 一种中厚板拓展精轧机前逻辑区域的控制方法
JP2002361301A (ja) 熱間粗圧延工程における板幅制御方法
JPS63238911A (ja) 厚板圧延方法
JP3280833B2 (ja) ローラレベラによる鋼板の矯正方法
JPH06262218A (ja) 熱間スラブの大幅圧下方法
JPH08132104A (ja) 圧延方法および圧延機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