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3221B - 袋装物料装箱机 - Google Patents

袋装物料装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3221B
CN116573221B CN202310863856.0A CN202310863856A CN116573221B CN 116573221 B CN116573221 B CN 116573221B CN 202310863856 A CN202310863856 A CN 202310863856A CN 116573221 B CN116573221 B CN 1165732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onveyor
frame body
driving device
linear driving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638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73221A (zh
Inventor
沈阳
吴炜奇
王文静
于洋
李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Monkey Food Co ltd
Yantai Snub Nosed Monkey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Monkey Food Co ltd
Yantai Snub Nosed Monkey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Monkey Food Co ltd, Yantai Snub Nosed Monkey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 Monkey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638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3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3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3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73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3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36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4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50Stacking one article, or group of articles, upon another before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9/00Arrangements to enable machines to handle 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to produce packages of different sizes, to vary the contents of packages, to handle different types of packaging material, or to give acces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purposes
    • B65B59/001Arrangements to enable adjustments related to the product to be packag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料包装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袋装物料装箱机,三轴移动机构安装有架体,架体设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支架,夹板有两个并分别铰接于架体在皮带输送机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夹板设有第一滑槽,支架设有分置于夹板在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弹性杆,两个弹性杆之间连接有分置于两个第一滑槽的拉簧,锁止板和相应夹板沿竖向限位滑动连接,锁止板在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卡槽,卡槽背离夹板的侧壁为楔形,以便弹性杆卡入卡槽后,锁止板相对夹板移动时能够通过该侧壁顶出弹性杆。该袋装物料装箱机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并提升了对各类形状食品包装袋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袋装物料装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袋装物料装箱机。
背景技术
目前,装箱机是一种将产品装入箱子的设备,在自动包装流水线中,装箱机是整线系统运行的核心,其工作原理是将包装成品按一定排列方式和定量装入箱子中。
公开号为CN113148294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适用多种规格包装的装箱包装袋抓取机构,该包装袋抓取机构属于装箱机的核心部件,其抓取臂上的气管套、吸气气管和真空吸盘的组合使用实现了对包装袋的真空吸附,由此实现了抓取臂对包装袋的拿取,再通过抓取臂的空间运动,实现了抓取臂上的包装袋放入包装箱内的效果。由此,该包装袋抓取机构实现了包装袋的自动取放和装箱,提升了作业时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然而,发明人在实施此专利申请时,发现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单个包装袋被吸附时,至少需要一组气管套、吸气气管和真空吸盘与其配合,由此,当上述包装袋抓取机构同时抓取多个包装袋时,气管套、吸气气管和真空吸盘等部件的设计数量将大大增加,提升了包装袋抓取机构的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
2、为达成真空吸盘和包装袋表面的真空环境,便于真空吸盘吸附包装袋,真空吸盘需选择包装袋的平面区域进行吸附。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包装袋,如面包包装袋,其形状不止有方形和扁平形,还有长条形,该长条形的面包包装袋的外观具体呈现为类圆柱状,其上的平面区域不易寻找,或者,其上不存在适于真空吸附的平面区域。由此该类面包包装袋并不适用于上述包装袋抓取机构,换言之,上述包装袋抓取机构对于各类包装袋的适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袋装物料装箱机,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包装袋抓取机构存在的制造成本、组装成本较高以及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袋装物料装箱机,包括皮带输送机,还包括:
三轴移动机构,三轴移动机构安装有架体,架体设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支架;
夹板,夹板有两个并分别铰接于架体在皮带输送机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夹板设有第一滑槽,支架设有分置于夹板在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弹性杆,两个弹性杆之间连接有分置于两个第一滑槽内的拉簧;及
锁止板,锁止板和夹板一一对应,锁止板和相应夹板沿竖向限位滑动连接,锁止板设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二滑槽,锁止板在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卡槽,卡槽邻近夹板,卡槽背离夹板的侧壁为楔形,以便弹性杆卡入卡槽后,锁止板相对夹板移动时能够通过其楔形的侧壁顶出弹性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的袋装物料装箱机通过两个夹板和两个弹性杆即可同时合并抓取多个食品包装袋,由此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部件的设计数量,降低了袋装物料装箱机的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
2、两个夹板通过挤压多个食品包装袋的方式增强了食品包装袋间及食品包装袋和夹板间的摩擦力,以此实现食品包装袋在移送装箱时的固定,该方式免于寻找食品包装袋的平面区域,提升了对各类形状食品包装袋的适用性。
优选地,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三轴移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一架体设有沿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孔,所述第二架体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转动配合于所述轴孔内,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架体,所述夹板和所述第二架体沿在所述皮带输送机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所述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并和所述转轴传动连接;和
挡杆,所述挡杆有两个并分置于所述夹板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挡杆和所述支架连接并位于同侧的所述弹性杆邻近所述第二架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与所述挡杆一一对应的两个弹簧,所述挡杆通过相应所述弹簧和所述支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电机通过第二架体带动两个夹板转动90度,并使两个夹板分置于皮带输送机的上下两侧,便于下侧的夹板承接从皮带输送机的输送末端落下的扁平形面包袋,实现了对于扁平形面包袋层层收取的效果。
2、弹性杆卡入卡槽内时,两个弹性杆可以对两个夹板间的扁平形面包袋进行托底,即两个弹性杆可以阻止扁平形面包袋沿背离第二架体的方向脱出。另外,两个挡杆用于限制扁平形面包袋在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进一步避免扁平形面包袋的脱出。挡杆、弹性杆和夹板的组合使用完全限定了扁平形面包袋在空间中三维方向上的移动,保证了扁平形面包袋在转运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弹性杆和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与所述挡杆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的连杆,所述挡杆通过相应所述连杆和同侧的所述弹性杆相连,所述弹性杆设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并适于粘附食品包装袋的粘结条;所述弹性杆具有邻近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移动位置和远离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移动位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第二架体夹设于两个所述挡杆之间,所述挡杆和同侧所述弹性杆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并位于同侧所述弹性杆背离所述夹板的一侧,两个所述粘结条朝向彼此,在所述第二移动位置,所述挡杆与所述第二架体分离并位于所述第二架体邻近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一侧,且所述挡杆和同侧所述弹性杆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两个所述粘结条均沿皮带输送机的高度方向正对于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食品包装袋;所述第二架体邻近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部分设有与两个所述挡杆一一对应的过渡圆角,所述过渡圆角用于导引相应所述挡杆在所述第二架体上的进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弹性杆由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转变时,挡杆在弹簧作用下向第二架体的内侧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同侧弹性杆转动,弹性杆转变粘结条的状态,使粘结条正对于皮带输送机的长条形面包袋,便于粘连长条形面包袋。弹性杆由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转变时,挡杆复位并带动同侧弹性杆反转,弹性杆带动粘结条和长条形面包袋错位,解除和长条形面包袋的粘连,便于面包落入包装袋。
优选地,所述第二架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架体设有两个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分别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在所述皮带输送机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架体的外侧,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配合于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支架的所述至少部分设有两个第四滑槽,两个所述第四滑槽对置于所述第二架体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四滑槽沿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架体的外侧延伸;
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套固于所述弹性杆邻近所述第三滑槽的部分,所述第二连杆背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过孔套固于所述挡杆邻近所述第三滑槽的部分,所述挡杆邻近所述第三滑槽的部分设有滑动配合于所述第四滑槽内的滑块,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四滑槽内,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滑块和所述支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移动的弹性杆带动挡杆与架体分离或贴合时,弹簧拉动滑块在第四滑槽内滑动,滑块带动挡杆沿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移动,挡杆在移动时和同侧的弹性杆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相对滑动实现了对于挡杆和弹性杆之间的长度补偿。同时移动的挡杆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弹性杆转动,由此实现弹性杆的粘结条状态的改变。第四滑槽和滑块的设计限定了挡杆的移动方向,使得挡杆在进出架体的外表面时,其运动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杆,所述第一杆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第二杆,所述第二杆有两个并分置于所述第一杆的两端,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一杆沿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和
第三杆,所述第三杆有两个并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三杆均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分别滑动配合于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杆和相应所述第二杆沿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两个所述第四滑槽分设于两个所述第三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三杆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相互间的铰接设计,使得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动力在三者之间的传递更加地灵活,当第三杆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外力干涉时,第二杆和第三杆可以利用其铰接部位实现适当地缓冲,由此减少了支架整体的结构损伤,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三轴移动机构包括:
支撑座,支撑座设于皮带输送机的旁侧;
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安装有底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底座沿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台沿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高度方向移动;和
第四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架体沿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三轴移动机构还包括:
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安装于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
第五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架体安装于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架体沿所述皮带输送机的高度方向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三直线驱动装置和第四直线驱动装置的组合使用可以大幅调节第一架体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置,第五直线驱动装置用于小幅度地调节第一架体的高度位置,便于第一架体缓慢地接近皮带输送机的食品包装袋。该设计使得三轴移动机构既可以快速调整第一架体的位置以实现对位的效果,也可以在第一架体对位后微调第一架体的位置以实现第一架体到位的效果。保证了第一架体调节的快捷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均为电动推杆、液压缸和气缸中的任意一者。
优选地,所述粘结条的表面涂覆有由胶粘剂制成的胶粘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第一立体示意图,箭头A所示为皮带输送机的高度方向,箭头B所示为皮带输送机的长度方向,箭头C所示为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架体及支架部分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至拉簧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第一架体转动90度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架体及支架部分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弹簧至粘结条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的连杆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座;2、皮带输送机;3、三轴移动机构;31、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1、底座;32、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1、第一支撑台;33、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1、第二支撑台;34、第五直线驱动装置;4、架体;41、夹板;411、第一滑槽;412、拉簧;42、锁止板;421、第二滑槽;422、卡槽;43、第一架体;44、第二架体;441、过渡圆角;442、容置空间;443、第三滑槽;5、第一直线驱动装置;6、支架;61、弹性杆;611、凸块;612、粘结条;62、挡杆;621、滑块;63、弹簧;64、连杆;641、第一连杆;642、第一过孔;643、第二连杆;644、第二过孔;65、第一杆;66、第二杆;67、第三杆;671、第四滑槽;7、板链输送机;71、包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包括皮带输送机2,还包括三轴移动机构3、夹板41及锁止板42,三轴移动机构3安装有架体4并适于驱动架体4做三维移动,架体4设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支架6,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适于驱动支架6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移动,夹板41有两个,两个夹板41分别铰接于架体4在皮带输送机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夹板41和架体4的铰接轴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夹板41设有第一滑槽411,第一滑槽411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延伸。支架6设有两个弹性杆61,两个弹性杆61分置于夹板41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弹性杆61之间连接有两个拉簧412,两个拉簧412分置于两个第一滑槽411内。锁止板42和夹板41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锁止板42位于相应夹板41的下方,锁止板42和相应夹板41沿竖向限位滑动连接,锁止板42设有与第一滑槽411连通的第二滑槽421,第二滑槽421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延伸,锁止板42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卡槽422,卡槽422沿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朝向锁止板42的内侧延伸,卡槽422邻近相应夹板41,卡槽422背离夹板41的侧壁为楔形,以便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弹性杆61卡入卡槽422后,锁止板42相对夹板41移动时能够通过其楔形的侧壁顶出弹性杆6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物料装箱机,以适于挤压的食品包装袋的装箱为例,在皮带输送机2的上游,工作人员将各个食品包装袋沿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依次紧密排列,皮带输送机2用于输送食品包装袋。当皮带输送机2上的食品包装袋到达邻近架体4的位置,即设定位置时,三轴移动机构3驱动架体4做三维移动,架体4带动两个夹板41由皮带输送机2的上方卡入相邻食品包装袋的间隙,此时两个夹板41之间充满了多个食品包装袋。
接着,三轴移动机构3的运动停止,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支架6相对于架体4朝下移动,支架6带动弹性杆61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朝下移动,弹性杆61逐渐靠近食品包装袋,当弹性杆61与食品包装袋接触并位于食品包装袋的旁侧时,两个夹板41和两个弹性杆61围合形成了限位空间,上述多个食品包装袋位于该限位空间内且其周侧被两个夹板41和两个弹性杆61隔挡和限位,便于食品包装袋后续的抓取。随后,弹性杆61继续朝下移动并被拉簧412拉入卡槽422内,由此卡槽422实现了对于两个弹性杆61的限位和锁止。
此时,改变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动力的方向,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支架6相对于架体4朝上移动,支架6带动弹性杆61向上移动,由于弹性杆61被卡槽422锁止,弹性杆61在支架6的动力作用下将产生形变并变成拱形,为了补偿弹性杆61的拱形形变,弹性杆61和两个拉簧412的连接端将相互靠近,从而弹性杆61带动两个拉簧412相互靠近,两个拉簧412带动两个夹板41相互靠近,由于夹板41和架体4铰接,夹板41在拉簧412的驱动作用下将向上述限位空间的内侧转动,由此两个夹板41将同时挤压限位空间内的多个食品包装袋,多个食品包装袋在相互间的挤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了在两个夹板41间的固定。
之后,三维移动机构通过架体4和支架6带动两个夹板41、两个弹性杆61及限位空间的多个食品包装袋一起向外置的包装箱71移动,当多个食品包装袋置入包装箱71内时,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支架6相对于架体4朝下移动,支架6带动弹性杆61复位,使弹性杆61的拱形状态转变为平直状态,弹性杆61通过拉簧412带动夹板41复位,由此限位空间扩大,限位空间内的多个食品包装袋不再受夹板41挤压并在自重作用下落入包装箱71内,由此实现装箱。
以此类推,皮带输送机2的后续食品包装袋的装箱步骤和上述步骤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袋装物料装箱机通过两个夹板41和两个弹性杆61即可同时合并抓取多个食品包装袋,由此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部件的设计数量,降低了袋装物料装箱机的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
另外,两个夹板41通过挤压多个食品包装袋的方式增强了食品包装袋间及食品包装袋和夹板41间的摩擦力,以此实现食品包装袋在移送装箱时的固定,该方式免于寻找食品包装袋的平面区域,提升了对各类形状食品包装袋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地,本实施例中用于装箱的食品包装袋优选方形面包袋,但并不局限于方形面包袋。
需要说明地,两个夹板41间的间距和包装箱71的内侧空间的长度尺寸大体相等,而三维移动机构在转运限位空间内的多个食品包装袋时,为了夹持该食品包装袋,两个夹板41均朝限位空间的内侧转动,由此两个夹板41的间距出现了适当地减小,同时两个夹板41的布置形态呈倒锥形,该布置形态便于两个夹板41和包装箱71的开口的对接,从而便于限位空间内的多个食品包装袋置入包装箱71内,当两个夹板41在包装箱71内复位时,多个食品包装袋因重力先落入包装箱71内,之后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向外膨胀舒展,此时多个食品包装袋在包装箱71内自动展开成一排,多个食品包装袋利用其与包装箱71侧壁之间的挤压力实现了固定在包装箱71内的效果。由此,在该实施方式下,进入包装箱71的多个食品包装袋具有适当的规则性,可自发完成排布,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规整包装箱71内食品包装袋的工作量,节省了人力。
需要说明地,当要解锁卡槽422内的食品包装袋时,三轴移动机构3可驱动架体4移动,架体4带动夹板41和锁止板42移动,当锁止板42止抵于现场环境中的任一固定面时,锁止板42在空间中的移动停止,而夹板41相对锁止板42依旧不断朝向锁止板42移动,移动的夹板41推动弹性杆61向卡槽422的楔形侧壁运动,同时卡槽422的空间不断缩小,当弹性杆61运动至楔形侧壁后,弹性杆61在夹板41的顶推作用下沿楔形侧壁滑动,并朝卡槽422的外侧移动,由此实现弹性杆61和卡槽422的分离,当弹性杆61完全位于卡槽422的外侧后,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通过支架6带动弹性杆61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朝上移动,并使弹性杆61恢复至初始状态。
具体地,弹性杆61沿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邻近两个夹板41,弹性杆61的两端均设有凸块611,凸块611配合于邻近的夹板41的第一滑槽411内,当弹性杆61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移动时,可带动凸块611在第一滑槽411内滑动,拉簧412连接其所在的第一滑槽411内的两个凸块611。该设计使得弹性杆61产生拱形形变时,弹性杆61两端的凸块611相互靠近并带动两个夹板41相对转动。凸块611和夹板41的刚性接触增强了夹板41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夹板41在夹持限位空间内的食品包装袋时晃动,保证了夹板41对食品包装袋的夹持效果。
具体地,初始状态下,夹板41的板面和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垂直,锁止板42的板面和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垂直。
具体地,第一滑槽411沿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贯穿夹板41,第二滑槽421沿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贯穿锁止板42。
具体地,夹板41设有对置于第一滑槽411在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滑移槽,滑移槽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延伸,锁止板42具有在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滑移块,两个滑移块分别限位滑动配合于两个滑移槽内。
具体地,皮带输送机2的旁侧安置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板链输送机7,包装箱71安置于板链输送机7的上方。
优选地,弹性杆61的材质为聚氨酯橡胶或氯丁橡胶等。
可以理解地,当弹性杆61处于卡槽422位置时,第一拉簧412将弹性杆61上邻近第一拉簧412的部分拉入卡槽422内,此时弹性杆61在第一拉簧412作用下产生形变。
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的箭头A所示为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也即竖向,箭头B所示为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箭头C所示为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架体4还包括第一架体43和第二架体44,第一架体43和三轴移动机构3相连,第一架体43设有沿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孔,第二架体44设有转轴,转轴同轴转动配合于轴孔内,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设于第二架体44,夹板41和第二架体44沿在皮带输送机2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电机和挡杆62,电机安装于第一架体43并和转轴传动连接。挡杆62有两个并分置于夹板41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挡杆62和支架6连接并位于同侧的弹性杆61邻近第二架体44的一侧。
当食品包装袋为扁平形面包袋时,三轴移动机构3可驱动第一架体43做空间运动,并使第一架体43邻近皮带输送机2的输送末端。随后,电机驱动转轴转动90度,转轴带动第二架体44转动90度,第二架体44带动其上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支架6、夹板41和弹性杆61均转动90度,此时夹板41的板面和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垂直,此时两个夹板41中的一者位于皮带输送机2的输送带的上方并邻近该输送带,另一者位于皮带输送机2的输送带的下方并邻近该输送带。
在皮带输送机2的上游,工作人员将扁平形面包袋沿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依次平铺于皮带输送机2的表面,相邻扁平形面包袋间紧密排列。皮带输送机2将扁平形面包袋输送至其输送末端时,扁平形面包袋逐渐脱离皮带输送机2并在自重下落入位于皮带输送机2的输送带的下方的夹板41上。由于皮带输送机2的运转是连续的,扁平形面包袋将源源不断地被输送至皮带输送机2的输送末端,并依次落入位于皮带输送机2的输送带的下方的夹板41上,前后落入夹板41上的扁平形面包袋相互叠置。同时,三轴移动机构3继续驱动第二架体44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继续向下缓慢移动,两个夹板41随之继续向下移动,便于扁平形面包袋填充满两个夹板41之间的空间。
当夹板41上的扁平形面包袋叠加至设定数量后,运转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和三轴移动机构3,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实现两个夹板41对限位空间的多个叠置的方形面包袋的夹持,三轴移动机构3实现对多个方形面包袋的转运,当三轴移动机构3将多个方形面包袋由包装箱71的开口置入包装箱71内后,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实现弹性杆61和夹板41的复位,方形面包袋因重力落入包装箱71内,从而实现装箱。该实施方式和前述实施例中食品包装袋的装箱方式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地,本实施例中的扁平形面包袋的平面尺寸和夹板41的板面尺寸大体相等,由此当多个扁平形面包袋在两个夹板41间叠置完成后,弹性杆61卡入卡槽422内时,两个弹性杆61可以对两个夹板41间的扁平形面包袋进行托底,即两个弹性杆61可以阻止扁平形面包袋沿背离第二架体44的方向脱出。另外,两个挡杆62用于限制扁平形面包袋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进一步避免扁平形面包袋的脱出。挡杆62、弹性杆61和夹板41的组合使用完全限定了扁平形面包袋在空间中三维方向上的移动,保证了扁平形面包袋在转运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初始状态下,即第二架体44尚未转动90度时,两个夹板41分置于第二架体44在皮带输送机2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夹板41和第二架体44沿在皮带输送机2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
具体地,在初始状态下,挡杆62沿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与挡杆62一一对应的两个弹簧63,挡杆62通过相应弹簧63和支架6连接。
由此,在弹簧63作用下,两个挡杆62对扁平形面包袋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限位时,具有适当的伸缩量,该伸缩量保证了两个挡杆62对于尺寸差距较小的各类扁平形面包袋的适应效果。换言之,两个挡杆62对尺寸差距较小的各类扁平形面包袋均具有良好的限位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9所示,弹性杆61和支架6转动连接,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与挡杆62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的连杆64,挡杆62通过相应连杆64和同侧的弹性杆61相连,弹性杆61设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并适于粘附食品包装袋的粘结条612;弹性杆61具有邻近第二架体44的第一移动位置和远离第二架体44的第二移动位置,在第一移动位置,第二架体44夹设于两个挡杆62之间,挡杆62和同侧弹性杆61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并位于同侧弹性杆61背离夹板41的一侧,两个粘结条612朝向彼此,在第二移动位置,挡杆62与第二架体44分离并位于第二架体44邻近皮带输送机2的一侧,且挡杆62和同侧弹性杆61在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两个粘结条612均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正对于皮带输送机2的食品包装袋;第二架体44邻近皮带输送机2的部分设有与两个挡杆62一一对应的过渡圆角441,过渡圆角441用于引导相应挡杆62在第二架体44上的进出。
可以理解地,在第一移动位置,弹簧63对挡杆62施加朝向第二架体44的拉力,由此实现第二架体44夹设于两个挡杆62间的效果,在第二移动位置,弹簧63拉动挡杆62向第二架体44的内侧运动,弹簧63的形变消失并恢复至初始长度,当弹簧63处于初始长度时,挡杆62和同侧弹性杆61在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即挡杆62和同侧弹性杆61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消失。由此,弹性杆61由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转变时,挡杆62向第二架体44的内侧运动,运动的挡杆62将通过连杆64带动同侧弹性杆61转动,弹性杆61带动其上粘结条612转动,从而将两个粘结条612的状态由朝向彼此转变为正对于皮带输送机2的食品包装袋。
在本实施例中,当食品包装袋为长条形面包袋时,可在皮带输送机2的上游依次铺设长条形面包袋,在铺设时,使长条形面包袋的长度方向和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一致。皮带输送机2将长条形面包袋输送至第二架体44附近,即设定位置时。首先,三轴移动机构3通过第二架体44驱动两个夹板41由皮带输送机2的上方卡入相邻长条形面包袋的间隙,此时两个夹板41间充满了多个长条形面包袋。
接着,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弹性杆61下移并靠近长条形面包袋,当弹性杆61由第一移动位置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时,挡杆62向第二架体44的内侧运动,并通过连杆64带动同侧弹性杆61转动,弹性杆61带动其上粘结条612转动并使粘结条612正对皮带输送机2的长条形面包袋。然后,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弹性杆61继续下移,两个粘结条612粘连上两个夹板41之间的多个长条形面包袋,此时粘结条612的长度方向和该多个长条形面包袋的排列方向一致,即粘结条612的长度方向和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一致。
随后,三轴移动机构3通过架体4和支架6转运所粘连的多个长条形面包袋,并使该多个长条形面包袋置入包装箱71内。当该多个长条形面包袋置入包装箱71内后,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弹性杆61上移并使弹性杆61由第一移动位置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弹性杆61带动挡杆62上移,挡杆62由过渡圆角441再次滑入第二架体44的外表面,并在弹簧63的作用下压在第二架体44上。此时,挡杆62与弹性杆61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重新间隔开,换言之,挡杆62相对于弹性杆61朝背离夹板41/第二架体44的方向运动。运动的挡杆62通过支杆带动弹性杆61反转,弹性杆61上的粘结条612再次朝向彼此,粘结条612和所粘连的多个长条形面包袋错位开,该多个长条形面包袋不再与粘结条612粘连在一起并在自重作用下落入包装箱71内。以此类推,皮带输送机2的后续长条形面包袋的装箱步骤和上述步骤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在挡杆62的移动路径上,架体4的外表面相当于台阶面,过渡圆角441便于引导相应挡杆62越入或越出该台阶面。
其中,初始状态下,过渡圆角441沿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延伸。
具体地,弹性杆61上的粘结条612分为间隔开的两段。
需要说明地,当粘结条612对两个夹板41间的多个长条形面包袋的粘附力不足或该多个长条形面包袋的重力较大时,可使两个夹板41相对转动并夹持该多个长条形面包袋,由此增加该多个长条形面包袋在两个夹板41间的固定效果,便于夹板41的转运。两个夹板41对长条形面包袋的夹持、转运和装箱的步骤和前述实施例的食品包装袋的夹持、转运和装箱的步骤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第二架体44内具有容置空间442,第二架体44设有两个第三滑槽443,两个第三滑槽443分别位于容置空间442在皮带输送机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三滑槽443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连通容置空间442和第二架体44的外侧,支架6位于容置空间442内且支架6的至少部分配合于两个第三滑槽443内,支架6的至少部分设有两个第四滑槽671,两个第四滑槽671对置于第二架体44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四滑槽671沿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朝向第二架体44的外侧延伸。
连杆64包括第一连杆641和第二连杆643,第一连杆641和第二连杆64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第一连杆641和第二连杆643滑动连接,第一连杆641背离第二连杆643的一端设有第一过孔642,第一连杆641通过第一过孔642套固于弹性杆61邻近第三滑槽443的部分,第二连杆643背离第一连杆641的一端设有第二过孔644,第二连杆643通过第二过孔644套固于挡杆62邻近第三滑槽443的部分,挡杆62邻近第三滑槽443的部分设有滑动配合于第四滑槽671内的滑块621,两个弹簧63分别位于两个第四滑槽671内,且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滑块621和支架6连接。
弹性杆61在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之间转换时,带动挡杆62与架体4分离或贴合。此时,弹簧63拉动滑块621在第四滑槽671内滑动,滑块621带动挡杆62沿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移动,挡杆62在移动时和同侧的弹性杆61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而第一连杆641和第二连杆643的相对滑动用于适应该变化,实现了对于挡杆62和弹性杆61之间的长度补偿。同时移动的挡杆62通过第一连杆641和第二连杆643带动弹性杆61转动,由此实现弹性杆61的粘结条612状态的改变。
第四滑槽671和滑块621的设计限定了挡杆62的移动方向,使得挡杆62在进出架体4的外表面时,其运动更加稳定可靠。
具体地,第三滑槽443的顶端封闭,底端贯穿第二架体44。
具体地,第一连杆641内设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五滑槽,第五滑槽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贯穿第一连杆641并朝向第二连杆643,第二连杆643滑动配合于第五滑槽内。由此实现第一连杆641和第二连杆643的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支架6包括第一杆65、第二杆66和第三杆67,第一杆65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安装于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第二杆66有两个并分置于第一杆65的两端,第二杆66和第一杆65沿在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第三杆67有两个并与两个第二杆66一一对应,两个第三杆67均在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分别滑动配合于两个第三滑槽443内,第三杆67和相应第二杆66沿在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两个第四滑槽671分设于两个第三杆67上,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滑块621和第三杆67连接。
第一杆65、第二杆66和第三杆67相互间的铰接设计,使得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动力在三者之间的传递更加地灵活,当第三杆67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外力干涉时,第二杆66和第三杆67可以利用其铰接部位实现适当地缓冲,由此减少了支架6整体的结构损伤,延长支架6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支架6移动时,首先驱动第一杆65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移动,第一杆65将其上动力传递给第二杆66,并带动第二杆66移动,第二杆66将其上动力传递给第三杆67,并带动第三杆67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三轴移动机构3包括支撑座1、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和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支撑座1设于皮带输送机2的旁侧,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设于支撑座1,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的输出端安装有底座311,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适于驱动底座311沿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设于底座311,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台321,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适于驱动第一支撑台321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移动。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设于第一支撑台321,第一架体43和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相连,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适于驱动第一架体43沿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移动。
由此,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和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的组合使用可以控制第一架体43在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一架体43在空间中做三维移动的效果,便于灵活调整第一架体43的位置。
需要说明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用于大幅调节第一架体43的长度位置,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用于大幅调节第一架体43的高度位置,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用于大幅调节第一架体43的宽度位置。
具体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有两个并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两个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的输出端均和底座311相连。
具体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有两个并在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两个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的输出端均和第一支撑台321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三轴移动机构3还包括第二支撑台331和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第二支撑台331安装于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设于第二支撑台331,第一架体43安装于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的输出端,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适于驱动第一架体43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通过第二支撑台331驱动第一架体43沿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移动。
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用于小幅度的调节第一架体43的高度位置,便于第一架体43缓慢地接近皮带输送机2的食品包装袋。该设计使得三轴移动机构3既可以快速调整第一架体43的位置以实现对位的效果,也可以在第一架体43对位后微调第一架体43的位置以实现第一架体43到位的效果。保证了第一架体43调节的快捷性和稳定性。
具体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有两个并在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两个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均和第二支撑台331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及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均为电动推杆、液压缸和气缸中的任意一者。
由此,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及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的选取形式更加地多样,便于在作业环境中选取设备。
优选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及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均为液压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粘结条612的表面涂覆有由胶粘剂制成的胶粘层。
由此,粘结条612利用胶粘层实现了对长条形面包袋的粘连。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袋装物料装箱机,包括皮带输送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轴移动机构(3),所述三轴移动机构(3)安装有架体(4),所述架体(4)设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支架(6);
夹板(41),所述夹板(41)有两个并分别铰接于所述架体(4)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夹板(41)设有第一滑槽(411),所述支架(6)设有分置于所述夹板(41)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弹性杆(61),两个所述弹性杆(61)之间连接有分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411)内的拉簧(412);及
锁止板(42),所述锁止板(42)和所述夹板(41)一一对应,所述锁止板(42)和相应所述夹板(41)沿竖向限位滑动连接,所述锁止板(42)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411)连通的第二滑槽(421),所述锁止板(42)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卡槽(422),所述卡槽(422)邻近所述夹板(41),所述卡槽(422)背离所述夹板(41)的侧壁为楔形,以便所述弹性杆(61)卡入所述卡槽(422)后,所述锁止板(42)相对所述夹板(41)移动时能够通过其楔形的侧壁顶出所述弹性杆(61)。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4)还包括第一架体(43)和第二架体(44),所述第一架体(43)和所述三轴移动机构(3)相连,所述第一架体(43)设有沿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孔,所述第二架体(44)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转动配合于所述轴孔内,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设于所述第二架体(44),所述夹板(41)和所述第二架体(44)沿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所述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43)并和所述转轴传动连接;和
挡杆(62),所述挡杆(62)有两个并分置于所述夹板(41)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挡杆(62)和所述支架(6)连接并位于同侧的所述弹性杆(61)邻近所述第二架体(44)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与所述挡杆(62)一一对应的两个弹簧(63),所述挡杆(62)通过相应所述弹簧(63)和所述支架(6)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61)和所述支架(6)转动连接,所述袋装物料装箱机还包括与所述挡杆(62)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的连杆(64),所述挡杆(62)通过相应所述连杆(64)和同侧的所述弹性杆(61)相连,所述弹性杆(61)设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并适于粘附食品包装袋的粘结条(612);所述弹性杆(61)具有邻近所述第二架体(44)的第一移动位置和远离所述第二架体(44)的第二移动位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第二架体(44)夹设于两个所述挡杆(62)之间,所述挡杆(62)和同侧所述弹性杆(61)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并位于同侧所述弹性杆(61)背离所述夹板(41)的一侧,两个所述粘结条(612)朝向彼此,在所述第二移动位置,所述挡杆(62)与所述第二架体(44)分离并位于所述第二架体(44)邻近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一侧,且所述挡杆(62)和同侧所述弹性杆(61)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两个所述粘结条(612)均沿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正对于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食品包装袋;所述第二架体(44)邻近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部分设有与两个所述挡杆(62)一一对应的过渡圆角(441),所述过渡圆角(441)用于导引相应所述挡杆(62)在所述第二架体(44)上的进出。
5. 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44)内具有容置空间(442),所述第二架体(44)设有两个第三滑槽(443),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43)分别位于所述容置空间(442)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滑槽(443)沿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容置空间(442)和所述第二架体(44)的外侧,所述支架(6)位于所述容置空间(442)内且所述支架(6)的至少部分配合于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43)内,所述支架(6)的至少部分设有两个第四滑槽(671),两个所述第四滑槽(671)对置于所述第二架体(44)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四滑槽(671)沿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架体(44)的外侧延伸;
所述连杆(64)包括第一连杆(641)和第二连杆(643),所述第一连杆(641)和所述第二连杆(64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连杆(641)和所述第二连杆(64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41)背离所述第二连杆(643)的一端设有第一过孔(642),所述第一连杆(641)通过所述第一过孔(642)套固于所述弹性杆(61)邻近所述第三滑槽(443)的部分,所述第二连杆(643)背离所述第一连杆(641)的一端设有第二过孔(644),所述第二连杆(643)通过所述第二过孔(644)套固于所述挡杆(62)邻近所述第三滑槽(443)的部分,所述挡杆(62)邻近所述第三滑槽(443)的部分设有滑动配合于所述第四滑槽(671)内的滑块(621),两个所述弹簧(6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四滑槽(671)内,且所述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滑块(621)和所述支架(6)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包括:
第一杆(65),所述第一杆(65)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
第二杆(66),所述第二杆(66)有两个并分置于所述第一杆(65)的两端,所述第二杆(66)和所述第一杆(65)沿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和
第三杆(67),所述第三杆(67)有两个并与两个所述第二杆(66)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三杆(67)均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分别滑动配合于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43)内,所述第三杆(67)和相应所述第二杆(66)沿在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铰接,两个所述第四滑槽(671)分设于两个所述第三杆(67)上,所述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滑块(621)和所述第三杆(67)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移动机构(3)包括:
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设于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旁侧;
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设于所述支撑座(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的输出端安装有底座(31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适于驱动所述底座(311)沿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设于所述底座(311),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台(321),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台(321)沿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移动;和
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台(321),所述第一架体(43)和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架体(43)沿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宽度方向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移动机构(3)还包括:
第二支撑台(331),所述第二支撑台(331)安装于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和
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台(331),所述第一架体(43)安装于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架体(43)沿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高度方向移动。
9. 根据权利要求8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5)、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1)、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32)、所述第四直线驱动装置(33)及所述第五直线驱动装置(34)均为电动推杆、液压缸和气缸中的任意一者。
10. 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袋装物料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条(612)的表面涂覆有由胶粘剂制成的胶粘层。
CN202310863856.0A 2023-07-14 2023-07-14 袋装物料装箱机 Active CN116573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3856.0A CN116573221B (zh) 2023-07-14 2023-07-14 袋装物料装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3856.0A CN116573221B (zh) 2023-07-14 2023-07-14 袋装物料装箱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3221A CN116573221A (zh) 2023-08-11
CN116573221B true CN116573221B (zh) 2023-10-03

Family

ID=8753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3856.0A Active CN116573221B (zh) 2023-07-14 2023-07-14 袋装物料装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322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19631A1 (de) * 1992-06-16 1993-12-23 Pactec Dresden Gmbh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Übernehmen von Bonbons
FR2937308A1 (fr) * 2008-10-16 2010-04-23 Maubrac Soc D Expl Des Ets Dispositif de prehension et de manutention d'objets.
ITMI20091512A1 (it) * 2009-08-28 2011-02-28 Al Ma C Packaging S R L Procedimento per il confezionamento di gruppi di contenitori per prodotti liquidi alimentari, in particolare bottiglie di acqua e/o bevande, e fardello ottenibile per mezzo di tale procedimento
CN102975881A (zh) * 2012-12-13 2013-03-20 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液体软包装袋装箱机
CN107914910A (zh) * 2017-10-30 2018-04-17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饮料装箱机构
CN209396407U (zh) * 2018-12-25 2019-09-17 天津澔克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食品循环式包装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CN113184302A (zh) * 2021-05-27 2021-07-30 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包装袋自动装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19631A1 (de) * 1992-06-16 1993-12-23 Pactec Dresden Gmbh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Übernehmen von Bonbons
FR2937308A1 (fr) * 2008-10-16 2010-04-23 Maubrac Soc D Expl Des Ets Dispositif de prehension et de manutention d'objets.
ITMI20091512A1 (it) * 2009-08-28 2011-02-28 Al Ma C Packaging S R L Procedimento per il confezionamento di gruppi di contenitori per prodotti liquidi alimentari, in particolare bottiglie di acqua e/o bevande, e fardello ottenibile per mezzo di tale procedimento
CN102975881A (zh) * 2012-12-13 2013-03-20 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液体软包装袋装箱机
CN107914910A (zh) * 2017-10-30 2018-04-17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饮料装箱机构
CN209396407U (zh) * 2018-12-25 2019-09-17 天津澔克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食品循环式包装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CN113184302A (zh) * 2021-05-27 2021-07-30 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包装袋自动装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3221A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6965B (zh) 一种全自动粮食装袋打包设备
CN111942670A (zh) 包装盒装箱装置及包装盒装箱方法
CN116573221B (zh) 袋装物料装箱机
JP5409140B2 (ja) Ptpシート群の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製品供給システム
JP2011225251A (ja) 段ボール箱詰めシステム
CN103648911B (zh) 用于包装例如口香糖的条状产品的设备以及相应的包装方法
CN218839942U (zh) 袋装食品包装机
US8863936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packagings that are not freely stackable, in particular stickpacks, to a transport container
CN114604461B (zh) 一种机器人上下料生产线工艺
CN116101569A (zh) 袋装食品包装机
JP4472983B2 (ja) 箱詰装置
CN213057741U (zh) 打包装置及分拣设备
JP2592514Y2 (ja) 長尺物箱詰め装置
JP7184363B2 (ja) 物品集積移載装置
CN113911441A (zh) 一种食品装袋设备
JP3597549B2 (ja) 長尺物載置装置
CN220391580U (zh) 一种基于重力变化自动挡料的软糖装袋装置
CN115504043B (zh) 一种高贴合度的石墨制品的pe膜包装生产线及方法
CN115367208B (zh) 一种自动循环上袋机构
CN209921701U (zh) 装箱装置和包装设备
CN113955171B (zh) 包装工位
JP7180882B2 (ja) 液体バッグの箱詰め装置
CN218806984U (zh) 一种乳胶手套自动化装盒装置
CN219668655U (zh) 一种软包装产品自动装箱放隔板设备
JP5908378B2 (ja) 被集積体の集積方法および集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