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83617B - 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83617B
CN116283617B CN202310549569.2A CN202310549569A CN116283617B CN 116283617 B CN116283617 B CN 116283617B CN 202310549569 A CN202310549569 A CN 202310549569A CN 116283617 B CN116283617 B CN 116283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reaction kettle
temperature
stage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495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83617A (zh
Inventor
钟万有
卜魁勇
张文辉
徐晓红
鲁雪梅
刘冬梅
成马佳
李琴琴
王君
张贞贞
郑永利
张璇
魏静
杨寒剑
朱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KELI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KELI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KELI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KELI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495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83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83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3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83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3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品合成技术领域,是一种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将甲胺溶液与第一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在反应釜中第一次进料,得到第一混合物;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一次梯度控温,使第一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一阶段充分反应,对得到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体;向中间体中加入第二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二次进料,得到第二混合物;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二次梯度控温,使第二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二阶段充分反应,得到N‑甲基二乙醇胺。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得到的产物过程中无需复杂精馏过程,通过引入两种催化剂,进行两步法反应,即可得到高纯度的N‑甲基二乙醇胺。

Description

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品合成技术领域,是一种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石油加工业的原料气(如催化干气、焦化干气、裂化气、液化气等)均含有一定量的H2S及有机硫(如CS2、COS、RSH、R-S-R’等),在输送及加工之前必须清除干净。
甲基二乙醇胺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脱硫脱碳工艺的溶剂,可用于处理不同H2S浓度的酸性气体,可同时脱除硫化物和CO2,也可高选择性地脱除H2S及有机硫等,具有能耗低,循环量低,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生产N-甲基二乙醇胺的技术路线有四种:(1)甲醛与氰乙醇催化加氢;(2)甲醛与二乙醇胺反应;(3)甲醛与二乙醇胺催化加氢;(4)甲胺与环氧乙烷反应。
在上述四种合成方法中,甲胺与环氧乙烷反应法最常用,按照反应过程可分为釜式间歇合成和管式连续合成。有常温反应,如公开号为CN10366465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常温下制备N-甲基二乙醇胺的方法,所公开的合成方法中,温度控制在40℃至60℃;也有高温反应,如公告号为CN10126519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所公开的合成方法中,温度控制在133℃至137℃。但是无论哪种情况,均是使得甲胺与环氧乙烷一步反应,得到杂质较高的N-甲基二乙醇胺混合物,然后对产品精馏,才能得到高纯的N-甲基二乙醇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N-甲基二乙醇胺制备中现有技术存在杂质较高、副产物较多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所需量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至40%的甲胺溶液投入密闭、耐压的反应釜中,通过制冷剂循环液控制釜内温度为0℃,加入所需量的第一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一次进料,得到第一混合物;第二步,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一次梯度控温,使第一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一阶段充分反应,得到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第三步,对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体;第四步,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向中间体中加入所需量的第二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二次进料,得到第二混合物;第五步,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二次梯度控温,使第二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二阶段充分反应,得到N-甲基二乙醇胺。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一步中,加入的环氧乙烷与甲胺溶液中的甲胺的摩尔比为0.9至1:1,第一催化剂的加入重量为第一混合物总重量的0.1%至0.5%,且根据环氧乙烷的滴加速度,控制反应釜温度在0℃至10℃之间。
上述第一步中,制冷剂循环液为低于零下10℃的乙醇溶液,第一催化剂为分子筛催化剂。
上述第二步中,第一次梯度控温的过程为:首先,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条件下进行反应3h至6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5℃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完成第一次梯度控温。
上述第三步中,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过程为:首先,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一次抽真空0.5h至2h,回收未完全反应的甲胺;然后,将一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60℃至80℃条件下二次抽真空0.5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5℃条件下通入氮气,将二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深度脱水2h,然后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泵入其他釜,经过过滤器,过滤除去第一催化剂,完成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
上述第四步中,加入的环氧乙烷与中间体中N-甲基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第二催化剂的加入重量为第二混合物总重量的0.1%至0.5%。
上述中间体中N-甲基乙醇胺的含量通过GB/T31589-2015或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得到。
上述第四步中,第二催化剂为氟硼酸铜和氟硼酸锌中的一种。
上述第五步中,第二次梯度控温的过程为:首先,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进行反应4h至6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4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6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完成第二次梯度控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根据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N-甲基二乙醇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
(2)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引入两种催化剂,进行两步法反应,且通过梯度控温,使得反应充分进行,可最大限度减少副产物,能耗低;
(3)本发明得到的产物过程中无需复杂精馏过程,具有能耗低,循环量低,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4)最终可得到纯度在95%以上的高纯度N-甲基二乙醇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本发明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数;本发明中的溶液若没有特殊说明,均为溶剂为水的水溶液,例如,盐酸溶液即为盐酸水溶液;本发明中的常温、室温一般指15℃到25℃的温度,一般定义为2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所需量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至40%的甲胺溶液投入密闭、耐压的反应釜中,通过制冷剂循环液控制釜内温度为0℃,加入所需量的第一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一次进料,得到第一混合物;第二步,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一次梯度控温,使第一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一阶段充分反应,得到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第三步,对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体;第四步,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向中间体中加入所需量的第二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二次进料,得到第二混合物;第五步,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二次梯度控温,使第二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二阶段充分反应,得到N-甲基二乙醇胺。
本发明中,N-甲基二乙醇胺反应原理如下:
CH2CH2O+H3CNH2→H3CNHC2H4OH
CH2CH2O+H3CNHC2H4OH→H3CN(C2H4OH)2
实施例2:该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所需量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或40%的甲胺溶液投入密闭、耐压的反应釜中,通过制冷剂循环液控制釜内温度为0℃,加入所需量的第一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一次进料,得到第一混合物;第二步,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一次梯度控温,使第一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一阶段充分反应,得到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第三步,对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体;第四步,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向中间体中加入所需量的第二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二次进料,得到第二混合物;第五步,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二次梯度控温,使第二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二阶段充分反应,得到N-甲基二乙醇胺。
实施例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一步中,加入的环氧乙烷与甲胺溶液中的甲胺的摩尔比为0.9至1:1,第一催化剂的加入重量为第一混合物总重量的0.1%至0.5%,且根据环氧乙烷的滴加速度,控制反应釜温度在0℃至10℃之间。
本发明中,根据需要,通过操作人员操控滴加罐中环氧乙烷的滴加速度,将反应釜温度控制为0℃至10℃。其中,环氧乙烷的滴加速度跟反应放热状况有关,如果反应釜的制冷效果好,环氧乙烷的滴加速度可以快一点,如果反应釜的制冷效果差,环氧乙烷的滴加速度就要慢一些。根据生产需要,一般滴加时间为3小时至10小时,要求釜内温度在0℃至10℃之间。
加入的环氧乙烷与甲胺溶液中的甲胺的摩尔比为0.9至1:1,在该过程中,控制甲胺溶液轻微过量,减少副产物;但也不可过量过多,降低生产效率。
实施例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一步中,制冷剂循环液为低于零下10℃的乙醇溶液,第一催化剂为分子筛催化剂。
分子筛催化剂为固体小颗粒,呈现弱酸性,具有较强的催化选择性,主要是将甲胺吸附在其表面精细催化转化。
实施例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二步中,第一次梯度控温的过程为:首先,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条件下进行反应3h至6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5℃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完成第一次梯度控温。
采用第一次梯度控温控制反应,一方面是因为低温下,反应时间需要很长,并且难以反应充分,但是在残余浓度比较高时,温度过高,又会导致副产物大量增加。因此采用梯度控温,在浓度逐步减少的情况下,逐步升温,加速反应。其目的是在尽量不增加副产物的前提下,加速反应并且使得反应充分。
实施例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三步中,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过程为:首先,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一次抽真空0.5h至2h,回收未完全反应的甲胺;然后,将一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60℃至80℃条件下二次抽真空0.5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5℃条件下通入氮气,将二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深度脱水2h,然后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泵入其他釜,经过过滤器,过滤除去第一催化剂,完成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
在20℃条件下一次抽真空,主要是分离出过量的甲胺,并回收再次利用;60℃至80℃条件下二次抽真空,主要是蒸馏出大部分水;在105℃条件下氮气吹扫,主要是进行深度脱水,控制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含水量低于0.1%。
实施例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四步中,加入的环氧乙烷与中间体中N-甲基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第二催化剂的加入重量为第二混合物总重量的0.1%至0.5%。
实施例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中间体中N-甲基乙醇胺的含量通过GB/T31589-2015或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得到。
分析检测主要是计量第一阶段反应产物中N-甲基乙醇胺和最终产物中N-甲基二乙醇胺的含量,用于计算下一步反应中环氧乙烷的精确加量。本发明中,在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分析检测中,杂质小于3%,N-甲基乙醇胺含量大于90%。
实施例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四步中,第二催化剂为氟硼酸铜和氟硼酸锌中的一种。
第二催化剂采用氟硼酸铜或氟硼酸锌等路易斯酸,易于促进N-甲基乙醇胺与环氧乙烷反应生产N-甲基二乙醇胺。
实施例1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五步中,第二次梯度控温的过程为:首先,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进行反应4h至6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4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6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完成第二次梯度控温。
采用第二次梯度控温控制反应,一方面是因为低温下,反应时间需要很长,并且难以反应充分;但是在残余浓度比较高时,温度过高,又会导致副产物大量增加。因此采用梯度控温,在浓度逐步降低的情况下,逐步升温,加速反应。总之在尽量不增加副产物的前提下,加速反应并且使得反应充分。
实施例11:该根据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N-甲基二乙醇胺。
实施例12:该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5000kg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甲胺溶液投入密闭、耐压的反应釜中,通过制冷剂循环液控制釜内温度为0℃,加入10kg分子筛ZSM-5,并滴加2838kg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温度在0℃至10℃之间,累计进料时间10h,完成反应釜中第一次进料,得到第一混合物;第二步,首先,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条件下进行反应6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5℃条件下进行反应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进行反应2h,完成第一次梯度控温,使第一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一阶段充分反应,得到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第三步,首先,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一次抽真空0.5h,回收未完全反应的甲胺;然后,将一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60℃条件下二次抽真空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5℃条件下通入氮气,将二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深度脱水2h,然后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泵入其他釜,经过过滤器,过滤除去第一催化剂,完成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体;第四步,依据GB/T31589-2015分析检测N-甲基乙醇胺等组分的含量,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向中间体中加入10kg氟硼酸铜和2536kg环氧乙烷,累计进料时间5h,完成反应釜中第二次进料,得到第二混合物;第五步,首先,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进行反应4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40℃条件下进行反应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60℃条件下进行反应1h,完成第二次梯度控温,使第二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二阶段充分反应,得到N-甲基二乙醇胺。
在实施例12中,根据得到的N-甲基二乙醇胺进行物料计算,数据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物料损耗,同时也有一些甲胺残留;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中第四步,依据GB/T31589-2015分析检测N-甲基乙醇胺等组分的含量,数据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反应产物中,其他主要副产物含量小于3%,N-甲基乙醇胺含量大于90%;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中最后得到的N-甲基二乙醇胺进行检测,数据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最终的第二阶段充分反应产物中,N-甲基二乙醇胺含量在95%以上,N-甲基乙醇胺含量低于3%,杂质含量低于3%。
实施例13:该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5000kg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甲胺溶液投入密闭、耐压的反应釜中,通过制冷剂循环液控制釜内温度为0℃,加入20kg分子筛ZSM-5,并滴加2838kg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温度在0℃至10℃之间,累计进料时间9h,完成反应釜中第一次进料,得到第一混合物;第二步,首先,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条件下进行反应6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5℃条件下进行反应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进行反应2h,完成第一次梯度控温,使第一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一阶段充分反应,得到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第三步,首先,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一次抽真空0.5h,回收未完全反应的甲胺;然后,将一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60℃条件下二次抽真空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5℃条件下通入氮气,将二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深度脱水2h,然后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泵入其他釜,经过过滤器,过滤除去第一催化剂,完成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体;第四步,依据GB/T31589-2015分析检测N-甲基乙醇胺等组分的含量,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向中间体中加入10kg氟硼酸铜和2536kg环氧乙烷,累计进料时间5h,完成反应釜中第二次进料,得到第二混合物;第五步,首先,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进行反应4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40℃条件下进行反应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60℃条件下进行反应1h,完成第二次梯度控温,使第二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二阶段充分反应,得到N-甲基二乙醇胺。
在实施例13中,得到的N-甲基二乙醇胺物料计算,数据如表4所示,第四步中,依据GB/T31589-2015分析检测N-甲基乙醇胺等组分的含量,数据如表5所示;得到的N-甲基二乙醇胺进行检测,数据如表6所示。
由表4可知,回收物料主要是甲胺,回收过程中有一定的损耗。
由表5可知,第一阶段反应中间体中含有较多的N-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只有9%,需要进一步反应。
由表6可知,第二阶段反应充分,得到的N-甲基二乙醇胺含量在95%以上,最大限度减少了副产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得到的产物过程中无需复杂精馏过程,通过引入两种催化剂,进行两步法反应,即可得到高纯度的N-甲基二乙醇胺。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4)

1.一种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所需量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至40%的甲胺溶液投入密闭、耐压的反应釜中,通过制冷剂循环液控制釜内温度为0℃,加入所需量的第一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一次进料,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制冷剂循环液为低于零下10℃的乙醇溶液,第一催化剂为分子筛催化剂;第二步,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一次梯度控温,使第一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一阶段充分反应,得到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其中,第一次梯度控温的过程为:首先,第一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条件下进行反应3h至6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5℃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完成第一次梯度控温;第三步,对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体,其中,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过程为:首先,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20℃条件下一次抽真空0.5h至2h,回收未完全反应的甲胺,然后,将一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1MPa至0.09MPa、反应釜温度为60℃至80℃条件下二次抽真空0.5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105℃条件下通入氮气,将二次抽真空后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进行深度脱水2h,然后将第一阶段反应产物泵入其他釜,经过过滤器,过滤除去第一催化剂,完成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第四步,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向中间体中加入所需量的第二催化剂和环氧乙烷,反应釜中进行第二次进料,得到第二混合物,其中,第二催化剂为氟硼酸铜和氟硼酸锌中的一种;第五步,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第二次梯度控温,使第二混合物在反应釜内进行第二阶段充分反应,得到N-甲基二乙醇胺,其中,第二次梯度控温的过程为:首先,第二次进料结束后,在反应釜温度为30℃条件下进行反应4h至6h,然后,在反应釜温度为4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最后,在反应釜温度为60℃条件下进行反应1h至2h,完成第二次梯度控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加入的环氧乙烷与甲胺溶液中的甲胺的摩尔比为0.9至1:1,第一催化剂的加入重量为第一混合物总重量的0.1%至0.5%,且根据环氧乙烷的滴加速度,控制反应釜温度在0℃至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加入的环氧乙烷与中间体中N-甲基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第二催化剂的加入重量为第二混合物总重量的0.1%至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体中N-甲基乙醇胺的含量通过GB/T31589-2015或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得到。
CN202310549569.2A 2023-05-16 2023-05-16 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283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49569.2A CN116283617B (zh) 2023-05-16 2023-05-16 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49569.2A CN116283617B (zh) 2023-05-16 2023-05-16 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3617A CN116283617A (zh) 2023-06-23
CN116283617B true CN116283617B (zh) 2023-08-11

Family

ID=8679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49569.2A Active CN116283617B (zh) 2023-05-16 2023-05-16 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8361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4065A (ja) * 1999-01-13 2000-07-25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N―メチルエタノ―ル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CN101265195A (zh) * 2008-04-23 2008-09-17 顾泽元 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CN101781219A (zh) * 2009-12-31 2010-07-21 茂名云龙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n-甲基二乙醇胺的方法
CN103073437A (zh) * 2012-12-31 2013-05-01 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CN103664650A (zh) * 2012-09-10 201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下制备n-甲基二乙醇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4065A (ja) * 1999-01-13 2000-07-25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N―メチルエタノ―ル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CN101265195A (zh) * 2008-04-23 2008-09-17 顾泽元 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CN101781219A (zh) * 2009-12-31 2010-07-21 茂名云龙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n-甲基二乙醇胺的方法
CN103664650A (zh) * 2012-09-10 201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下制备n-甲基二乙醇胺的方法
CN103073437A (zh) * 2012-12-31 2013-05-01 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甲基二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3617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5516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beta-methylthiopropionaldehyde
CN106631684B (zh) 一种用乙酸仲丁酯水解制备仲丁醇的方法
CN1227839A (zh) 一氧化碳低压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过程
CN111606776A (zh) 一种液相无催化剂合成一氯甲烷清洁生产工艺
CN116283617B (zh) N-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79808B (zh) 一种环己烯直接水合制备环己醇的方法
CN108530254A (zh) 一种混合碳四制备正丁烷的方法
CN111606822A (zh) 一种三氯蔗糖生产中酸性dmf的回收方法
CN104649862A (zh) 以醋酸乙酯为原料生产乙醇产品的方法及装备
CN109761819B (zh) 一种n,n—二甲基丙胺的连续式制备方法
CN114751816B (zh) 一种钛硅分子筛负载催化制取异辛酸的方法
CN113896614B (zh) 一种非水体系中连续合成氯丁烷的方法
CN108383309B (zh) 一种煤化工变换酸性冷凝液提氨系统及提氨工艺
CN114105777A (zh) 一种低残余醇单烷基脂肪叔胺的制备方法
CN110655446A (zh) 氯代异丁烷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11377798B (zh) 一种3-甲基-3-丁烯-1-醇的提纯设备及其工艺
CN107778151B (zh) 一种仲丁醇脱氢制备甲乙酮的方法
CN115724819B (zh) 一种制备碳酸乙烯酯的装置及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
CN205035294U (zh) 一种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中循环叔丁醇脱杂的装置
CN114874069B (zh) 一种制备电子级乙二醇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98303B (zh) 一种脂肪叔胺的生产方法
CN114685362B (zh) 一种2-甲基吡啶的分离方法
CN112919416B (zh) 一种催化有机胺盐酸盐热解制氯化氢的方法
CN113072461B (zh) 丁酮肟的制备方法
CN115850047B (zh) 一种控制假性紫罗兰酮工艺稳定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