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2391A - 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2391A
CN116262391A CN202310437539.2A CN202310437539A CN116262391A CN 116262391 A CN116262391 A CN 116262391A CN 202310437539 A CN202310437539 A CN 202310437539A CN 116262391 A CN116262391 A CN 116262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k quantity
storage unit
printing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75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xing Hu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xing Hu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xing Hu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xing Hu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375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23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2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2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41J2029/3937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inter and the cartridge, carriage or printhe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其中,墨量更新方法包括读取墨量存储单元存储的墨量信息,在当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切换信号,驱动控制切换电路,以响应切换信号将当前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墨量存储单元切换为另一墨量存储单元,通过利用打印头芯片的寄存器进行复用,以设置多个墨量存储单元,完成墨量信息的更新或复位,打印机读取芯片中的墨量信息后认为墨盒中的耗材余量充足,实现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打印机的使用成本。并且还能够当某个存储单元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其他正常工作的存储单元,继续完成墨量信息的记录与更新,这减少了单点故障带来的风险,确保了系统的持续稳定工作。

Description

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印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打印成像的设备装置已经多样化。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打印成像设备主要包括: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和热敏打印机等。在打印过程中,打印成像设备会消耗墨水、碳粉等着色材料,这些着色材料往往放置在耗材盒中以方便进行补充或更换。
打印机工作时,安装在打印机上的墨盒与打印机之间进行通信联系。墨盒上设有存储功能的芯片,芯片内部设有信息区,信息保存在信息区内。信息区包括有墨水余量信息区,其中墨水余量信息区存储有墨盒中墨水余量信息。每次打印机工作前,从芯片中读取墨水余量信息,判断墨盒中墨水是否充足,若墨水不足,则发出更换墨盒的警告信息,若墨水充足则可正常进行打印工作,并在打印工作完成后,将已经更新的墨水余量等信息写入到芯片中,待下次打印前读出。一旦耗材量尽即墨水或者碳粉耗尽,墨量信息区就记录为“零”,由于芯片没有被复位,即使重新灌装耗材再利用,信息区中存储的余量信息仍为“零”,打印机读取芯片中的墨量信息后仍认为墨盒中的耗材余量不足,不能满足打印工作的要求,打印机无法正常进行打印工作。从而,只能将打印头和耗材一起更换,无法实现重复利用,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本公开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一种墨量更新方法,所述墨量更新方法基于墨量更新电路实现;所述墨量更新电路包括切换电路和至少两个墨量存储单元,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
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打印头的墨量信息,并被配置为在墨量消耗过程中对存储的所述墨量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在所述墨量消耗过程所述打印头芯片只与一个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所述墨量更新方法包括:
读取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墨量信息;
在当所述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切换信号;
驱动控制所述切换电路,以响应所述切换信号将当前与所述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切换为另一所述墨量存储单元。
较佳地,所述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中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数量信息,以对所述墨量存储单元进行编码处理,得到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编码信息;
在响应所述切换信号切换时,还通过所述编码信息和预设切换规则确定下一个与所述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
较佳地,所述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保存每次切换所述墨量存储单元时的切换记录;所述切换记录包括切换时间以及切换前/切换后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所述编码信息;
基于所述切换记录确定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数量,以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不同的预设阈值时发出对应提醒。
较佳地,所述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记录并分析每次打印任务时对应的打印需求以及墨量消耗信息,以生成打印耗量表;
在下一次所述打印任务开始时,根据所述打印耗量表判断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中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剩余的墨量信息是否满足此次打印任务,若不满足,则发出提示。
较佳地,所述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所述切换记录确定所述打印头的再生次数;
根据所述再生次数确定所述打印头对应的驱动波形,以根据所述驱动波形驱动所述打印头进行打印。
较佳地,在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所述剩余数量满足不同的预设阈值时发出对应提醒,包括:
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第一预设阈值时,发出一级提醒;
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第二预设阈值时,发出二级提醒;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一级提醒的强度小于所述二级提醒的强度。
较佳地,所述一级提醒包括文字信息,所述二级提醒包括语音信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墨量更新系统,所述墨量更新系统基于墨量更新电路实现;所述墨量更新电路包括切换电路和至少两个墨量存储单元,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
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打印头的墨量信息,并被配置为在墨量消耗过程中对存储的所述墨量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在所述墨量消耗过程所述打印头芯片只与一个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所述墨量更新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读取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墨量信息;
生成模块,在当所述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切换信号;
切换模块,驱动控制所述切换电路,以响应所述切换信号将当前与所述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切换为另一所述墨量存储单元。
较佳地,所述墨量更新系统还包括:
编码模块,获取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中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数量信息,以对所述墨量存储单元进行编码处理,得到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编码信息;
所述切换模块,在响应所述切换信号切换时,还通过所述编码信息和预设切换规则确定下一个与所述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
较佳地,所述墨量更新系统还包括:
存储模块,保存每次切换所述墨量存储单元时的切换记录;所述切换记录包括切换时间以及切换前/切换后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所述编码信息;
提醒模块,基于所述切换记录确定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数量,以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不同的预设阈值时发出对应提醒。
较佳地,所述墨量更新系统还包括:
切换模块,记录并分析每次打印任务时对应的打印需求以及墨量消耗信息,以生成打印耗量表;
判断模块,在下一次所述打印任务开始时,根据所述打印耗量表判断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中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剩余的墨量信息是否满足此次打印任务,若不满足,则发出提示。
较佳地,所述墨量更新系统还包括:
再生次数确定模块,基于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所述切换记录确定所述打印头的再生次数;
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再生次数确定所述打印头对应的驱动波形,以根据所述驱动波形驱动所述打印头进行打印。
较佳地,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第一预设阈值时,发出一级提醒;
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第二预设阈值时,发出二级提醒;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一级提醒的强度小于所述二级提醒的强度。
较佳地,所述一级提醒包括文字信息,所述二级提醒包括语音信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打印头,所述打印头包括打印头芯片、墨量更新电路、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印刷装置本体和如上所述的打印头。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公开各较佳实例。
本公开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利用打印头芯片的寄存器进行复用,以设置多个墨量存储单元,完成墨量信息的更新或复位,打印机读取芯片中的墨量信息后认为墨盒中的耗材余量充足,实现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打印机的使用成本。并且还能够当某个存储单元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其他正常工作的存储单元,继续完成墨量信息的记录与更新,这减少了单点故障带来的风险,确保了系统的持续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墨量更新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量更新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墨量更新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墨量更新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墨量更新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墨量更新方法的第四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墨量更新方法的第五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墨量更新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公开,但并不因此将本公开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在本公开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组”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如本说明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现有技术中的印刷装置一旦耗材量尽即墨水或者碳粉耗尽,墨量信息区就记录为“零”,由于芯片没有被复位,即使重新灌装耗材再利用,信息区中存储的余量信息仍为“零”,打印机读取芯片中的墨量信息后仍认为墨盒中的耗材余量不足,不能满足打印工作的要求,打印机无法正常进行打印工作,从而只能将打印头和耗材一起更换,无法实现重复利用,使用成本高,基于上述原因,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量更新方法,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方法基于墨量更新电路实现,下面介绍一下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电路,如图2所示,墨量更新电路1与打印头芯片2电连接,墨量更新电路1包括切换电路101和至少两个墨量存储单元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电路可以应用在印刷装置上,而本实施例中的印刷装置可以是能够执行图像形成作业的诸如喷墨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多功能打印机(MFP)或显示装置的任何类型的装置。“图像形成作业”可以是打印、扫描和传真中的至少一种作业。
切换电路101分别与至少两个墨量存储单元102电连接。
墨量存储单元102,存储打印头的墨量信息,并被配置为在墨量消耗过程中对存储的墨量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在墨量消耗过程打印头芯片2只与一个墨量存储单元102电连接。
打印头芯片2,读取墨量存储单元102的墨量信息,并在当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生成切换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打印头芯片2能够根据喷头的喷墨参数和喷墨时间计算墨水的消耗量,需要强调的是,本公开的墨量更新电路的各个功能为相应模块或装置自带的功能,且本公开是对电路结构做进一步改进。
切换电路101,获取切换信号,并根据切换信号将当前与打印头芯片2电连接的墨量存储单元102切换为另一墨量存储单元102。
本实施例的打印头芯片2能够将本次墨量消耗过程所产生的消耗量写入墨量存储单元102。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预设条件可以为当墨量存储单元102中存储的墨量信息小于一定阈值或者为0时,则可以生成切换信号并发送至切换电路101。
从而,切换电路101在接收到切换信号后,将当前墨量信息小于一定阈值或者为0的墨量存储单元102与打印头芯片2断开连接,将墨量信息大于阈值或者满量的另一墨量存储单元102与打印头芯片2连接,完成墨量信息的更新或复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更新电路1的切换电路101设置在柔性电路板或驱动板上,墨量更新电路1的墨量存储单元102设置在打印头芯片2上。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存储单元102包括寄存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的墨量存储单元可以利用打印头芯片上的寄存器实现,进而可以不用额外设置存储单元,进一步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电路结构,利用打印头芯片的寄存器进行复用,以设置多个墨量存储单元,完成墨量信息的更新或复位,进而在重新灌装耗材后,信息区中存储的墨量信息由另一墨量存储单元提供,打印机读取芯片中的墨量信息后认为墨盒中的耗材余量充足,进而能够满足打印工作的要求,打印机正常进行打印工作,实现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打印机的使用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切换电路101包括译码器和至少一个切换电阻1011。
切换电阻1011的一端与打印头芯片2电连接,切换电阻1011的另一端与译码器的输入端点连接,译码器的输出端与墨量存储单元102电连接。
切换电阻1011的数量为n,墨量存储单元102的数量为2^n,n为正整数。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所示,墨量更新电路1包括2个切换电阻和4个墨量存储单元,即第一切换电阻10111、第二切换电阻10112、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第二墨量存储单元1022、第三墨量存储单元1023和第四墨量存储单元1024。
第一切换电阻10111的一端与打印头芯片2电连接,第一切换电阻10111的另一端与译码器电连接,第二切换电阻10112的一端与打印头芯片2电连接,第二切换电阻10112的另一端与译码器电连接,译码器分别与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第二墨量存储单元1022、第三墨量存储单元1023和第四墨量存储单元1024电连接。
第一切换电阻10111、第二切换电阻10112能够根据切换信号产生不同的电平变化,如(0,0)、(0,1)、(1,0)、(1,1),不同的电平变化可以选择不同的墨量存储单元,例如,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对应(0,0),第二墨量存储单元1022对应(0,1),当打印头芯片2读取到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的墨量信息为0时,生成切换信号,此时,第一切换电阻10111、第二切换电阻10112在获取到切换信号后产生(0,1)的电平变化,进而断开原先的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与打印头芯片2连接,选择并切换至第二墨量存储单元1022与打印头芯片2连接,完成墨量信息的更新或复位。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更新电路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阻R1。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切换电阻1011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阻R1的数量与切换电阻1011的数量相同。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切换电路101包括译码器和至少一个切换开关1012。
切换开关1012的一端与打印头芯片2电连接,切换开关1012的另一端与译码器的输入端点连接,译码器的输出端与墨量存储单元102电连接。
切换开关1012的数量为m,墨量存储单元102的数量为m,m为正整数。
在一个例子中,墨量更新电路1包括2个切换开关(未示出)和2个墨量存储单元,即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第二墨量存储单元1022。
需要说明的是,切换开关可以是单独的开关,也可以是多位的拨码开关,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切换开关的一端与打印头芯片2电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与译码器电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一端与打印头芯片2电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与译码器电连接,译码器分别与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第二墨量存储单元1022电连接。
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能够根据切换信号产生对应闭合或断开操作,例如,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对应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墨量存储单元1022对应第二切换开关,当打印头芯片2读取到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的墨量信息为0时,生成切换信号,此时,第一切换开关由原先的闭合变为断开,第二切换由原先的断开变为闭合,从而由原先的第一墨量存储单元1021与打印头芯片2连接,切换为第二墨量存储单元1022与打印头芯片2连接,完成墨量信息的更新或复位。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更新电路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阻R2。
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切换开关1012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阻R2的数量与切换开关1012的数量相同。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方法包括:
S101、读取墨量存储单元存储的墨量信息。
S102、在当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切换信号。
S103、驱动控制切换电路,以响应切换信号将当前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墨量存储单元切换为另一墨量存储单元。
本实施例通过对打印头芯片的寄存器进行复用,以设置多个墨量存储单元,完成墨量信息的更新或复位,进而在重新灌装耗材后,信息区中存储的墨量信息由另一墨量存储单元提供,打印机读取芯片中的墨量信息后认为墨盒中的耗材余量充足,进而能够满足打印工作的要求,打印机正常进行打印工作,实现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打印机的使用成本。并且还能够当某个存储单元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其他正常工作的存储单元,继续完成墨量信息的记录与更新,这减少了单点故障带来的风险,确保了系统的持续稳定工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S201、获取墨量更新电路中墨量存储单元的数量信息,以对墨量存储单元进行编码处理,得到墨量存储单元的编码信息。
S202、在响应切换信号切换时,还通过编码信息和预设切换规则确定下一个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墨量存储单元。
对不同的墨量存储单元进行编码,按照设定切换次序或随机切换方式确定下一个切换的墨量存储单元,保证合理有序控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S301、保存每次切换墨量存储单元时的切换记录。切换记录包括切换时间以及切换前/切换后的墨量存储单元的编码信息。
S302、基于切换记录确定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数量,以在剩余数量满足不同的预设阈值时发出对应提醒。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数量满足不同的预设阈值时发出对应提醒,包括:
在剩余数量满足第一预设阈值时,发出一级提醒。
在剩余数量满足第二预设阈值时,发出二级提醒。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一级提醒的强度小于二级提醒的强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一级提醒包括文字信息,二级提醒包括语音信息。
通过设置多级提醒,进而不同级别提醒对应不同的提醒方式,例如,在剩余3个墨量存储单元时发出一级提醒,在剩余1个墨量存储单元时发出二级提醒,并且一级提醒强度小于二级提醒,一级提醒可以只在显示屏上提示,二级提醒在此之上引入警报声,可以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同时做出提示,加强提醒的效果,及时的多级提醒可以使用户准确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情况,确保系统的持续正常工作,这提高了用户体验和系统稳定性,及时的多级提醒可以使用户准确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情况。从而根据提醒及时更换打印头或其他相关部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S401、记录并分析每次打印任务时对应的打印需求以及墨量消耗信息,以生成打印耗量表。
打印耗量表可以列出不同打印任务场景下的墨量消耗信息,为后续判断任务需要的墨量是否充足提供数据支持。
S402、在下一次打印任务开始时,根据打印耗量表判断墨量更新电路中墨量存储单元剩余的墨量信息是否满足此次打印任务,若不满足,则发出提示。
在新打印任务开始前,可以根据该任务对应的场景查阅打印耗量表,判断系统中剩余的墨量信息是否可以满足即将开始的打印任务,如果剩余墨量不足,可以及时发出提示,提示用户更换打印头或墨盒等。
基于历史打印任务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某一具体打印任务的墨量消耗量。这避免了简单地基于剩余墨量存储单元数量进行判断可能造成的误差,实现了更加精确的判断,及时向用户发出墨量不足提示,可以避免打印任务开始后因墨量消耗完毕而中断,影响打印效果和用户体验。特别是在较大打印任务开始前,事先判断墨量是否充足显得尤为重要。
记录并分析历史打印任务对应的场景以及该次打印的墨量消耗,从而可以在后续打印任务开始之前,能够根据该次任务对应的场景(如打印标书)判断所有寄存器剩余的墨量信息能不能够支撑该次任务所消耗的墨量,以保证每次打印时寄存器来记录墨量信息都能够满足打印要求。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S501、基于墨量存储单元的切换记录确定打印头的再生次数。
当墨箱中的墨水耗尽后,需要进行墨箱更换或墨水补充,即再生次数,以继续打印,当墨箱中的墨水耗尽后,需要进行墨箱更换或墨水补充以继续打印,利用喷头的灌墨次数信息,可以为不同次灌墨的喷头选择不同的驱动波形,以优化打印效果。因为喷头的性能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而逐渐衰减
S502、根据再生次数确定打印头对应的驱动波形,以根据驱动波形驱动打印头进行打印。
由于存在多个墨量存储单元,可以根据已经使用过的墨量存储单元,判断喷头的灌墨或再生次数,从而帮助打印机优化驱动波形,来改善打印质量。例如,对于有N个墨量存储单元的喷头,如果该喷头已经消耗完1次墨盒内的墨水,则可以通过读取依次几个墨量存储单元的墨量信息,发现其中有1组墨量存储单元的寄存器数据已经清零。进一步的,可以用次方法判断喷头是第二次、第三次、还是第N次灌墨。进一步的,可以对第1、2、3~N次灌墨的喷头,施加不同的驱动波形,来改善打印效果。
通过喷头内部的墨量存储单元判断喷头的使用情况,然后采取针对性的驱动波形以补偿喷头性能的损耗,最终实现打印质量的优化。
与上面介绍的墨量更新方法对应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墨量更新系统。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系统基于墨量更新电路实现。墨量更新电路包括切换电路和至少两个墨量存储单元,墨量更新电路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
切换电路分别与至少两个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墨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打印头的墨量信息,并被配置为在墨量消耗过程中对存储的墨量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在墨量消耗过程打印头芯片只与一个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电路,墨量更新电路的切换电路可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或驱动板上,墨量更新电路的墨量存储单元可以设置在打印头芯片上。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存储单元包括寄存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的墨量存储单元可以利用打印头芯片上的寄存器实现,进而可以不用额外设置存储单元,进一步节省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方法可以应用在印刷装置上,而本实施例中的印刷装置可以是能够执行图像形成作业的诸如喷墨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多功能打印机(MFP)或显示装置的任何类型的装置。“图像形成作业”可以是打印、扫描和传真中的至少一种作业。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墨量更新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1,读取墨量存储单元存储的墨量信息。
生成模块2,在当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切换信号。
切换模块3,驱动控制切换电路,以响应切换信号将当前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墨量存储单元切换为另一墨量存储单元。
本实施例通过对打印头芯片的寄存器进行复用,以设置多个墨量存储单元,完成墨量信息的更新或复位,进而在重新灌装耗材后,信息区中存储的墨量信息由另一墨量存储单元提供,打印机读取芯片中的墨量信息后认为墨盒中的耗材余量充足,进而能够满足打印工作的要求,打印机正常进行打印工作,实现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打印机的使用成本。并且还能够当某个存储单元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其他正常工作的存储单元,继续完成墨量信息的记录与更新,这减少了单点故障带来的风险,确保了系统的持续稳定工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更新系统还包括:
编码模块4,获取墨量更新电路中墨量存储单元的数量信息,以对墨量存储单元进行编码处理,得到墨量存储单元的编码信息。
切换模块3,在响应切换信号切换时,还通过编码信息和预设切换规则确定下一个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墨量存储单元。
对不同的墨量存储单元进行编码,按照设定切换次序或随机切换方式确定下一个切换的墨量存储单元,保证合理有序控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更新系统还包括:
存储模块5,保存每次切换墨量存储单元时的切换记录。切换记录包括切换时间以及切换前/切换后的墨量存储单元的编码信息。
提醒模块6,基于切换记录确定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数量,以在剩余数量满足不同的预设阈值时发出对应提醒。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在剩余数量满足第一预设阈值时,发出一级提醒。
在剩余数量满足第二预设阈值时,发出二级提醒。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一级提醒的强度小于二级提醒的强度。
通过设置多级提醒,进而不同级别提醒对应不同的提醒方式,例如,在剩余3个墨量存储单元时发出一级提醒,在剩余1个墨量存储单元时发出二级提醒,并且一级提醒强度小于二级提醒,一级提醒可以只在显示屏上提示,二级提醒在此之上引入警报声,可以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同时做出提示,加强提醒的效果,及时的多级提醒可以使用户准确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情况,确保系统的持续正常工作,这提高了用户体验和系统稳定性,及时的多级提醒可以使用户准确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情况。从而根据提醒及时更换打印头或其他相关部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更新系统还包括:
切换模块3,记录并分析每次打印任务时对应的打印需求以及墨量消耗信息,以生成打印耗量表。
打印耗量表可以列出不同打印任务场景下的墨量消耗信息,为后续判断任务需要的墨量是否充足提供数据支持。
判断模块7,在下一次打印任务开始时,根据打印耗量表判断墨量更新电路中墨量存储单元剩余的墨量信息是否满足此次打印任务,若不满足,则发出提示。
在新打印任务开始前,可以根据该任务对应的场景查阅打印耗量表,判断系统中剩余的墨量信息是否可以满足即将开始的打印任务,如果剩余墨量不足,可以及时发出提示,提示用户更换打印头或墨盒等。
基于历史打印任务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某一具体打印任务的墨量消耗量。这避免了简单地基于剩余墨量存储单元数量进行判断可能造成的误差,实现了更加精确的判断,及时向用户发出墨量不足提示,可以避免打印任务开始后因墨量消耗完毕而中断,影响打印效果和用户体验。特别是在较大打印任务开始前,事先判断墨量是否充足显得尤为重要。
记录并分析历史打印任务对应的场景以及该次打印的墨量消耗,从而可以在后续打印任务开始之前,能够根据该次任务对应的场景(如打印标书)判断所有寄存器剩余的墨量信息能不能够支撑该次任务所消耗的墨量,以保证每次打印时寄存器来记录墨量信息都能够满足打印要求。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墨量更新系统还包括:
再生次数确定模块8,基于墨量存储单元的切换记录确定打印头的再生次数。
当墨箱中的墨水耗尽后,需要进行墨箱更换或墨水补充,即再生次数,以继续打印,当墨箱中的墨水耗尽后,需要进行墨箱更换或墨水补充以继续打印,利用喷头的灌墨次数信息,可以为不同次灌墨的喷头选择不同的驱动波形,以优化打印效果。因为喷头的性能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而逐渐衰减。
驱动模块9,根据再生次数确定打印头对应的驱动波形,以根据驱动波形驱动打印头进行打印。
由于存在多个墨量存储单元,可以根据已经使用过的墨量存储单元,判断喷头的灌墨或再生次数,从而帮助打印机优化驱动波形,来改善打印质量。例如,对于有N个墨量存储单元的喷头,如果该喷头已经消耗完1次墨盒内的墨水,则可以通过读取依次几个墨量存储单元的墨量信息,发现其中有1组墨量存储单元的寄存器数据已经清零。进一步的,可以用次方法判断喷头是第二次、第三次、还是第N次灌墨。进一步的,可以对第1、2、3~N次灌墨的喷头,施加不同的驱动波形,来改善打印效果。
通过喷头内部的墨量存储单元判断喷头的使用情况,然后采取针对性的驱动波形以补偿喷头性能的损耗,最终实现打印质量的优化。
与上述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印头,所述打印头包括打印头芯片、墨量更新电路、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
与上述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包括印刷装置本体和如上的打印头。
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本体包括字车和墨盒,墨盒和打印头(喷头)均安装在字车上,墨盒和喷头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固定在字车上,如此在字车的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带动墨盒和喷头沿字车的移动方向同步运动。墨盒和喷头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通常一个喷头对应设置一个墨盒,则每组墨盒和喷头设置在一个固定架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公开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墨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量更新方法基于墨量更新电路实现;所述墨量更新电路包括切换电路和至少两个墨量存储单元,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
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打印头的墨量信息,并被配置为在墨量消耗过程中对存储的所述墨量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在所述墨量消耗过程所述打印头芯片只与一个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所述墨量更新方法包括:
读取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墨量信息;
在当所述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切换信号;
驱动控制所述切换电路,以响应所述切换信号将当前与所述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切换为另一所述墨量存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中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数量信息,以对所述墨量存储单元进行编码处理,得到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编码信息;
在响应所述切换信号切换时,还通过所述编码信息和预设切换规则确定下一个与所述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保存每次切换所述墨量存储单元时的切换记录;所述切换记录包括切换时间以及切换前/切换后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所述编码信息;
基于所述切换记录确定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剩余数量,以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不同的预设阈值时发出对应提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记录并分析每次打印任务时对应的打印需求以及墨量消耗信息,以生成打印耗量表;
在下一次所述打印任务开始时,根据所述打印耗量表判断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中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剩余的墨量信息是否满足此次打印任务,若不满足,则发出提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量更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所述切换记录确定所述打印头的再生次数;
根据所述再生次数确定所述打印头对应的驱动波形,以根据所述驱动波形驱动所述打印头进行打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的所述剩余数量满足不同的预设阈值时发出对应提醒,包括:
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第一预设阈值时,发出一级提醒;
在所述剩余数量满足第二预设阈值时,发出二级提醒;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一级提醒的强度小于所述二级提醒的强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提醒包括文字信息,所述二级提醒包括语音信息。
8.一种墨量更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量更新系统基于墨量更新电路实现;所述墨量更新电路包括切换电路和至少两个墨量存储单元,所述墨量更新电路与打印头芯片电连接;
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打印头的墨量信息,并被配置为在墨量消耗过程中对存储的所述墨量信息进行更新;其中,在所述墨量消耗过程所述打印头芯片只与一个所述墨量存储单元电连接;
所述墨量更新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读取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墨量信息;
生成模块,在当所述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切换信号;
切换模块,驱动控制所述切换电路,以响应所述切换信号将当前与所述打印头芯片电连接的所述墨量存储单元切换为另一所述墨量存储单元。
9.一种打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头包括打印头芯片、墨量更新电路、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量更新方法。
10.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印刷装置本体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头。
CN202310437539.2A 2023-04-23 2023-04-23 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Pending CN1162623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7539.2A CN116262391A (zh) 2023-04-23 2023-04-23 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7539.2A CN116262391A (zh) 2023-04-23 2023-04-23 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2391A true CN116262391A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3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7539.2A Pending CN116262391A (zh) 2023-04-23 2023-04-23 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23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1314375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残量検出装置
EP1814022B1 (en) Inkjet printer, ink billing system, and inkjet printer control method
KR100693341B1 (ko) 리필토너 판별기능을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212992B1 (ko) 잉크 젯트 프린터의 잉크 카트리지 상태 검출방법
KR100635272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그의 제어방법 및 화상형성장치에 장착된기록제 저장매체
JP2008204132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6262391A (zh) 墨量更新方法、系统、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JPH11342623A (ja) 液体タンク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01149A (ja) インク残量表示方法
JP200823861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326287A (ja) 液体消費装置および液体量判定方法
JP2001341322A (ja) プリンター装置
JP2005028636A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
CN219650849U (zh) 墨量更新电路、打印头及印刷装置
JP200911341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1328257A (ja) プリン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H11115223A (ja) 印刷装置
JP2006187991A (ja) 印刷装置
JP2006289834A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000008624A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헤드 카트리지 교체시기 알림방법 및 그 알림장치
JPH115300A (ja) 記録材消尽予測方式および記録材消尽警告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KR100612018B1 (ko) 인쇄 장치에서의 인쇄 정렬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KR101123702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인쇄방법
JP2009119629A (ja) バーコード補正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ーコード補正方法
JP200525470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