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7351A - 一种电池箱底托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箱底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47351A CN116247351A CN202310517532.1A CN202310517532A CN116247351A CN 116247351 A CN116247351 A CN 116247351A CN 202310517532 A CN202310517532 A CN 202310517532A CN 116247351 A CN116247351 A CN 1162473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energy absorption
- main beam
- energy absorbing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箱底托。电池箱底托包括主梁、第二吸能部、第一吸能部;主梁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对立设置;其中,第一安装面靠近电池箱;第二吸能部的一端与主梁的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二吸能部的另一端朝远离主梁的方向延伸;至少两个第二吸能部沿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吸能部的一端与一个第二吸能部固定连接,第一吸能部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吸能部固定连接;第一吸能部与主梁之间设置吸能间隙。这样就解决了电池箱底托的主梁发生变形或产生裂纹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箱底托。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动力电池能够储存电力,用于提供车辆行驶的能量。为了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换电模式也逐步应用和推广。针对新能源卡车的换电模式也逐步替代原有的燃油车辆。随着对单个电池箱续航能力要求的提升,动力电池箱的蓄能密度增大,从而导致动力电池箱的总重量也在增加。为了快速地更换电池箱,往往会在车辆上设置电池箱底托。电池箱底托与车辆的承重梁固定连接并将电池箱快速定位和固定。由于电池箱的重量较重,大多超过1吨以上,而且卡车行驶的路况有时会比较糟糕(比如运输矿物、土方等时的路况),这样会导致车辆的承重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变形,这种变形会传导至电池箱的底托,从而造成底托中的主梁发生变形,严重的产生裂纹。这样严重影响到电池箱的定位和固定,从而增加电池箱发生偏移或脱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电池箱底托的主梁发生变形或产生裂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底托及装置,包括:
主梁,所述主梁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对立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面靠近电池箱;
第二吸能部,所述第二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的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能部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梁的方向延伸;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吸能部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吸能部,所述第一吸能部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吸能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能部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吸能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能部与所述主梁之间设置吸能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能部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主梁的弹性模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能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梁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H1<H2,其中,所述第一吸能部两端的所述吸能间隙为H2,所述第一吸能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所述吸能间隙为H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间隙从所述第一吸能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吸能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逐渐缩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能部包括第一吸能状态和第二吸能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吸能状态包括所述第一吸能部为自由状态或受到外力时H1>0;所述第二吸能状态包括所述第一吸能部受到外力发生弹性形变时H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能部包括吸能支撑件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的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吸能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腿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吸能支撑件与所述支撑腿的对立两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吸能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吸能部与所述支撑腿连接处的对应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支撑件设置成板状、U型、管状中的任一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三吸能部;所述第三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主梁一端的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吸能部的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主梁一端的所述第二吸能部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四吸能部;所述第四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能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吸能部的另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一吸能部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五吸能部;所述第五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能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吸能部的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主梁一侧固定连接。
为解决电池箱底托的主梁发生变形或产生裂纹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主梁的第二安装面一侧设置第一吸能部和第二吸能部,并且第一吸能部与主梁之间设置吸能间隙。在车辆的承重梁发生变形时,承重梁传递至底托的外力使得第一吸能部和第二吸能部发生形变,设置的吸能间隙便于容纳第一吸能部发生的形变,从而减小了主梁受到的外力,进一步降低了底托的主梁发生变形或产生裂纹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电池箱底托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电池箱底托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电池箱底托的第一吸能部示意图;
图4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池箱底托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电池箱底托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电池箱底托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池箱底托的第一吸能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主梁;
20 第一吸能部;
30 第二吸能部;
31 吸能支撑件;
32 支撑腿;
40 第三吸能部;
50 第四吸能部;
60 第五吸能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公开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了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公开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种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底托,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包括:
主梁10,主梁10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对立设置;其中,第一安装面靠近电池箱;
第二吸能部30,第二吸能部30的一端与主梁10的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二吸能部30的另一端朝远离主梁10的方向延伸;至少两个第二吸能部30沿主梁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吸能部20,第一吸能部20的一端与一个第二吸能部30固定连接,第一吸能部2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吸能部30固定连接;第一吸能部20与主梁10之间设置吸能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新能源卡车采用换电模式来维持续航里程时,可以采用顶部换电的方式。由于新能源卡车的行驶过程中需要的电能较多,这样导致提供电能的电池箱体积和重量都会较大,单个电池箱的重量往往会大于1吨。采用从新能源卡车的顶部更换电池的方式,这样便于电池箱的快速更换以及换电自动化的实现。同时,为了提供电池箱更换的速度和电池箱在车辆上固定的牢靠性,在车辆上还需要安装一个电池箱底托,电池箱底托可以与电池箱快速卡合,实现高效牢靠的更换电池箱。由于电池箱的重量比较大,底托可以设置主梁10来承受电池箱的重量,主梁10最终需要将电池箱的重量传导至车辆的多个承重梁上。由于新能源卡车在重载、轻载以及高低不平的路面行驶时,会导致多个承重梁相对其在空载且静止状态时发生变形,而这个变形也会传导至底托的主梁10。
为了降低底托的成本和提高底托的抗变形能力,底托可以主要采用常规的管材制造而成。如图1和图2所示,底托可以包括主梁10、第一吸能部20和第二吸能部30。主梁10可以是有截面为方形的管材制作而成。主梁10可以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对立设置,其中第一安装面朝上,第二安装面朝下。电池箱与底托卡合之后,第一安装面可以与电池箱贴合。底托的第一安装面上还可以设置导向装置和锁紧装置,这样在更换电池箱的过程中,导向装置可以引导电池箱移动至设定位置与第一安装面贴合;在电池箱与第一安装面贴合后,锁紧装置可以与电池箱卡合,使得电池箱与底托连接为一个整体,减少电池箱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晃动。第二吸能部30也可以由管材制作而成。第二吸能部30的一端可以与主梁10的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二吸能部30的另一端朝远离主梁10的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向下)延伸。至少两个第二吸能部30沿主梁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相邻第二吸能部30的间距可以与车辆的承重梁的间距相同,这样使得第二吸能部30的另一端(如图1中所示向下的一端)可以与车辆的承重梁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电池箱和底托的重量由车辆的承重梁来承担。这样使得电池箱与车辆的连接牢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的底托可以包括多个主梁10,每一个主梁10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吸能部30。当车辆上的承重梁的数量大于两根时,每一个主梁10上设置的第二吸能部30数量可以和车辆承重梁的数量相同,并且第二吸能部30的另一端与车辆的一根承重梁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电池箱与车辆的连接更为牢固。第一吸能部20也可以由管材制作而成。第一吸能部20的一端可以与一个第二吸能部30固定连接,第一吸能部20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个第二吸能部30固定连接;第一吸能部20与主梁10之间设置吸能间隙。这样在车辆承重梁发生变形时,传导的外力首先由第一吸能部20吸收并导致第一吸能部20发生形变,这里第一吸能部20的形变可以是弹性形变。吸能间隙可以容纳第一吸能部20的形变,这样使得第一吸能部20尽可能大的吸收外力,而减少外力对主梁10造成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能部20的弹性模量小于主梁10的弹性模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能部20的弹性模量可以小于主梁10的弹性模量。由于将第一吸能部20的弹性模量设置的小于主梁10的弹性模量,使得第一吸能部20相对于主梁10来说,受到相同的外力作用时,第一吸能部20相对于主梁10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这样可以减少外力对主梁10的作用,减少主梁10的形变。同时,当第一吸能部20发生至一定量的弹性形变时,主梁10这时也可以同时承受部分的外力作用,通过第一吸能部20和主梁10共同的分担外力作用,使得底托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减少其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能部20的横截面积小于主梁10的横截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吸能部20相对于主梁10来说,受到相同的外力作用时,第一吸能部20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可以将第一吸能部20的横截面积小于主梁10的横截面接。由于在底托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主梁10和第一吸能部20可能采用相同的材质,这样可以便于对底托原材料的管理。可以通过将第一吸能部20的横截面积设置成小于主梁10的横截面积,从而达到受到相同的外力作用时,第一吸能部20相比于主梁10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进而起到保护主梁10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H1<H2,其中,第一吸能部20两端的吸能间隙为H2,第一吸能部20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吸能间隙为H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吸能间隙的大小在第一吸能部20长度方向的可以是不相同的。其中,第一吸能部20两端的吸能间隙大小可以为H2,第一吸能部20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吸能间隙大小可以为H1,H1可以小于H2,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吸能部20呈向上拱起的形状(如图3和图7所示)。由于将第一吸能部20设置成向上拱起的形状,这样使得第一吸能部20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相对于主梁10更容易发生变形;当受到挤压外力时,第一吸能部20进一步向上拱起,这样向对于第一吸能部20设置成平直状更容易变形,而且可以发生更大的弹性形变;但受到拉伸外力时,第一吸能部20朝平直状形变,这样也可以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这样更有利于保护主梁10受到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吸能间隙从第一吸能部20的一端向第一吸能部20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逐渐缩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吸能间隙可以从第一吸能部20的一端向第一吸能部20的中间位置逐渐缩小,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吸能部20呈弧形的拱状,使得第一吸能部20在受到外力发生形变时较为均匀,不会形成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提高第一吸能部20吸收外力的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能部20包括第一吸能状态和第二吸能状态;其中,第一吸能状态包括第一吸能部20为自由状态或受到外力时H1>0;第二吸能状态包括第一吸能部20受到外力发生弹性形变时H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能部20可以包括第一吸能状态和第二吸能状态这两种位置状态。当第一吸能部20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即第一吸能部20为自由状态,H1可以大于零;当第一吸能部20受到较小外力作用时,即第一吸能部20为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H1可以大于零,这是较小的外力基本上全部作用在第一吸能部20上,吸能间隙也可以容纳第一吸能部20的形变;当第一吸能部20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即第一吸能部20为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H1可以等于零,即第一吸能部20的部分位置与主梁10抵接。通过设置吸能间隙H1为合适值,使得第一吸能部20在其受外力发生弹性形变的行程中间的某一位置与主梁10的一侧面抵接,然后主梁10和第一吸能部20同时发生形变,这样使得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第一吸能部20和主梁10来共同吸收,且第一吸能部20吸收较大的外力,主梁10吸收较小的外力作用,从而起到保护主梁10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二吸能部30包括吸能支撑件31和支撑腿32;支撑腿32的一端与主梁10的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支撑腿32的另一端朝远离主梁10的方向延伸;第一吸能部20的一端与支撑腿32固定连接;吸能支撑件31设置在支撑腿32的内部空腔中,吸能支撑件31与支撑腿32的对立两内壁面固定连接;吸能支撑件31设置在第一吸能部20与支撑腿32连接处的对应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二吸能部30可以包括吸能支撑件31和支撑腿32。支撑腿32可以由方形管材制造而成。支撑腿32的上端面可以与主梁10的第二安装面(即下端面)固定连接。支撑腿32的另一端朝远离主梁10的方向延伸,支撑腿32的另一端可以和车辆的承重梁固定连接;第一吸能部20的一端可以与支撑腿32固定连接。吸能支撑件31可以设置在支撑腿32的内部空腔中,吸能支撑件31可以与支撑腿32的对立的两内壁面固定连接;吸能支撑件31可以设置在第一吸能部20与支撑腿32连接处的对应位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将车辆承重梁的形变外力传递至第一吸能部20,从而减少主梁10的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支撑件31设置成板状、U型、管状中的任一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吸能支撑件31可以设置成板状、U型、管状中的任一形状。吸能支撑件31设置成平板状,可以降低底托的制造成本;吸能支撑件31设置成U型或管状,可以提高第二吸能部30的强度,更好的传递外力至第一吸能部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三吸能部40;第三吸能部40的一端与主梁10一端的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三吸能部40的另一端与靠近主梁10一端的第二吸能部3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池箱底托还可以包括第三吸能部40。第三吸能部40可以由方形管材制造而成。第三吸能部40的一端可以与主梁10一端的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第三吸能部40的另一端可以与靠近主梁10一端的第二吸能部30固定连接。第三吸能部40可以与主梁10之间形成一定夹角,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将底托两端受到电池箱的作用力传递第一吸能部20,从而分摊作用在主梁10的外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四吸能部50;第四吸能部50的一端与第二吸能部30一侧固定连接,第四吸能部50的另一端与靠近第一吸能部20一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池箱底托还可以包括第四吸能部50。第四吸能部50可以由方形管材制造而成。第四吸能部50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吸能部30一侧固定连接,第四吸能部50的另一端可以与靠近第一吸能部20一侧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将第二吸能部30受到的作用力传递第一吸能部20,从而分摊作用在主梁10的外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五吸能部60;第五吸能部60的一端与第二吸能部30一端固定连接,第五吸能部60的另一端与靠近主梁10一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五吸能部60。第五吸能部60可以由方形管材制造而成。第五吸能部60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吸能部30一端固定连接,第五吸能部60的另一端可以与靠近主梁10一侧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将第二吸能部30与主梁10在多个点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增加整个底托的强度。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公开的具体案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底托包括:
主梁,所述主梁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对立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面靠近电池箱;
第二吸能部,所述第二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的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能部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梁的方向延伸;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吸能部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吸能部,所述第一吸能部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吸能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能部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吸能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能部与所述主梁之间设置吸能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能部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主梁的弹性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能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梁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H1<H2,其中,所述第一吸能部两端的所述吸能间隙为H2,所述第一吸能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所述吸能间隙为H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间隙从所述第一吸能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吸能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能部包括第一吸能状态和第二吸能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吸能状态包括所述第一吸能部为自由状态或受到外力时H1>0;所述第二吸能状态包括所述第一吸能部受到外力发生弹性形变时H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吸能部包括吸能支撑件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的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吸能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腿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吸能支撑件与所述支撑腿的对立两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吸能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吸能部与所述支撑腿连接处的对应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支撑件设置成板状、U型、管状中的任一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三吸能部;所述第三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主梁一端的所述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吸能部的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主梁一端的所述第二吸能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四吸能部;所述第四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能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吸能部的另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一吸能部一侧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箱底托还包括第五吸能部;所述第五吸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吸能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吸能部的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主梁一侧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17532.1A CN116247351B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一种电池箱底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17532.1A CN116247351B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一种电池箱底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47351A true CN116247351A (zh) | 2023-06-09 |
CN116247351B CN116247351B (zh) | 2024-02-09 |
Family
ID=86631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17532.1A Active CN116247351B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一种电池箱底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47351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893650U (zh) * | 2017-04-21 | 2018-01-16 | 安捷励电控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减震托板 |
CN108172733A (zh) * | 2018-03-01 | 2018-06-15 | 河南九萬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
CN108281585A (zh) * | 2018-03-05 | 2018-07-13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
CN210258034U (zh) * | 2019-08-06 | 2020-04-07 | 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
CN110978982A (zh) * | 2019-12-25 | 2020-04-10 | 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重卡换电电池箱的固定结构 |
CN211182302U (zh) * | 2019-12-18 | 2020-08-04 | 沈阳信远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防撞的新能源电池箱 |
CN112563643A (zh) * | 2020-12-09 | 2021-03-26 | 杨广超 |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箱用智能防护底托及使用方法 |
CN214898676U (zh) * | 2021-06-24 | 2021-11-26 | 河南诺信腾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池箱专用底托 |
CN216070966U (zh) * | 2021-11-15 | 2022-03-18 | 盐城万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汽车电池箱托板 |
CN114447503A (zh) * | 2022-01-26 | 2022-05-06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箱体侧边梁、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637173U (zh) * | 2019-02-20 | 2019-11-15 | 南京宝钻弹簧有限公司 | 一种木地板缓冲结构 |
CN110756690B (zh) * | 2019-10-17 | 2021-02-19 | 芜湖常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冲压机 |
CN210733815U (zh) * | 2019-11-03 | 2020-06-12 | 烟台仲昕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支架减震装置 |
CN214061285U (zh) * | 2020-11-13 | 2021-08-27 |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一种中小跨径桥梁的托举式减震结构 |
CN218367687U (zh) * | 2022-10-25 | 2023-01-24 | 江苏及时保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工程车辆用新型防撞探测装置 |
-
2023
- 2023-05-10 CN CN202310517532.1A patent/CN1162473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893650U (zh) * | 2017-04-21 | 2018-01-16 | 安捷励电控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减震托板 |
CN108172733A (zh) * | 2018-03-01 | 2018-06-15 | 河南九萬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
CN108281585A (zh) * | 2018-03-05 | 2018-07-13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
CN210258034U (zh) * | 2019-08-06 | 2020-04-07 | 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
CN211182302U (zh) * | 2019-12-18 | 2020-08-04 | 沈阳信远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防撞的新能源电池箱 |
CN110978982A (zh) * | 2019-12-25 | 2020-04-10 | 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重卡换电电池箱的固定结构 |
CN112563643A (zh) * | 2020-12-09 | 2021-03-26 | 杨广超 |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箱用智能防护底托及使用方法 |
CN214898676U (zh) * | 2021-06-24 | 2021-11-26 | 河南诺信腾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池箱专用底托 |
CN216070966U (zh) * | 2021-11-15 | 2022-03-18 | 盐城万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汽车电池箱托板 |
CN114447503A (zh) * | 2022-01-26 | 2022-05-06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箱体侧边梁、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47351B (zh) | 2024-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10786B2 (en) | Electric truck and battery pack | |
CN102196947B (zh) | 保险杠系统、保险杠装置以及梁装置 | |
CN101291829B (zh) | 具有后端安装的电池箱的机动车辆 | |
CN111002934B (zh) | 一种可伸缩式逐级分层缓冲汽车保险杠 | |
CN108352477B (zh) | 作为电动车辆受应力构件的电气部件承载件 | |
CN101152855A (zh) | 车辆保险杠结构 | |
CN110733523A (zh) |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浮车端梁及下部铰接安装座结构 | |
CN116247351B (zh) | 一种电池箱底托 | |
CN209571978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安装支架 | |
CN113120085B (zh) | 具有固定式后梁的车身支架、车身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 |
CN104908568A (zh) | 后悬置总成 | |
CN212676404U (zh) | 电池包 | |
CN210911987U (zh) | 电池包整体式纵梁以及汽车 | |
CN209804750U (zh) | 新能源汽车全焊接抗冲击轻质蜂窝电池盒 | |
CN204998331U (zh) | 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 |
CN111572327B (zh) | 支座 | |
CN209492598U (zh) | 前副车架前横梁与汽车 | |
CN206749921U (zh) | 前轮罩总成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8969754U (zh) | 一种大承重高铁桥梁用盆式支座 | |
CN220947509U (zh) | 一种纯电自卸车电池箱支撑平衡梁连接结构 | |
CN216915441U (zh) | 一种滑柱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后悬架系统 | |
CN217259550U (zh) | 自动化码头的动力电池安装装置及码头智能导引车 | |
CN212827859U (zh) | 加宽皮卡发动机安装梁 | |
CN217864348U (zh) | 副车架和车辆 | |
CN210555128U (zh) | 一种汽车底盘制动器用加强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