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6994A -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6994A
CN116236994A CN202310164544.0A CN202310164544A CN116236994A CN 116236994 A CN116236994 A CN 116236994A CN 202310164544 A CN202310164544 A CN 202310164544A CN 116236994 A CN116236994 A CN 116236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ate
chloride
gas
sulfate
hydrogen sulf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645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璐
李民
房克功
孙高攀
余康
周鹏
穆晓亮
谭金浪
张立功
王斌
冯文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Baotou Coal Chemical Co ltd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Baotou Coal Chemical Co ltd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Baotou Coal Chemical Co ltd,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oneng Baotou Co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645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6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6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6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8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19/087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employ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nergy
    • B01J19/088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employ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nergy giving rise to electric dischar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02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stationary particles, e.g. in fixed be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52Generating plasma using exploding wires or spark ga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0Catalysts for performing the hydrogen forming reactions
    • C01B2203/1005Arrangement or shape of catalyst
    • C01B2203/1011Packed bed of catalytic structures, e.g. particles, pack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0Catalysts for performing the hydrogen forming reactions
    • C01B2203/1041Composition of the cataly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0Catalysts for performing the hydrogen forming reactions
    • C01B2203/1041Composition of the catalyst
    • C01B2203/1082Composition of support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酸气资源化利用领域,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包括密封的半导体材料管,所述密封的半导体材料管一端有进气口另一端有出气口,所述半导体材料管内部的中轴线上安装有连接高压电正极的线性电极,所述半导体材料管的外壁缠绕有连接高压电负极的导电线圈,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从进气口进入半导体材料管中,在电场的作用下,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转换成等离子体,进而形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的合成气。

Description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气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恶臭、毒性、强腐蚀性的酸性废气,其易燃易爆且极易腐蚀金属而造成工业管道堵塞,因而排放受到严格限制。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对环境已造成严重危害。将CO2转化为化学品和燃料是资源化利用CO2的重要手段。在石油、天然气、煤化工中,上述H2S和CO2两种酸性气体往往共存并腐蚀管线,被公认是有害废气,因此必须对H2S和CO2混合酸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将H2S和CO2混合气一步转化制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气),既实现了两者的无害化处理,又生产出合成气,是一条理想的废气资源化利用新路线,也是实现酸性废气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领域。但由于H2S和CO2分子结构稳定,活化需要很高能量,受热力学平衡限制,在常规条件下二者反应转化率极低。而在低温等离子体中,大量高能电子可与H2S和CO2气体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并将其能量传递给气体分子,从而产生活泼的激发态分子、原子和离子。高能电子能量在1到10电子伏特(eV)之间,而H2S和CO2的离解能分别为4.0和5.6eV,故二者可被激发为高活性物种来参与反应。
本发明是以H2S和CO2混合酸气为反应物,采用一种新型转化H2S和CO2混合酸气的一体式催化反应器和方法,即将催化剂直接制备为中心高压电极,规避了传统催化剂填充带来的填充不均、催化剂颗粒尺寸不匀所导致的等离子体放电不连续,电流不稳的缺点,提高了H2S和CO2转化率和产物合成气的选择性,高效完成了对H2S和CO2变废为宝的绿色清洁过程,同时开拓出了一种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结合的新方法,经检索未发现有现有同类技术。本发明将在我国酸性废气资源化利用领域及合成气生产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该反应器能够提高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同时合成气选择性好、等离子体放电稳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包括密封的半导体材料管(1),所述密封的半导体材料管(1)一端有进气口(2)另一端有出气口(3),所述半导体材料管(1)内部的中轴线上安装有连接高压电正极的线性电极(4),所述半导体材料管(1)的外壁缠绕有连接高压电负极的导电线圈(5),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从进气口(2)进入半导体材料管(1)中,在电场的作用下,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转换成等离子体,进而形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的合成气,未完成转换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与合成气一起从出气口(3)排出,硫化氢、二氧化碳、合成气的混合气经过分离后,合成气被存储,硫化氢、二氧化碳再次返回进气口(2)进入下一步合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线性电极(4)为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中金属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90%。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金属元素为Li、Na、K、Cs、Be、Mg、Ca、Ba、Co、Ni、Nb、Rh、Pd、Pt、Cd、Ga、La、Zr、Ce、Zn、Mn、Cu、Fe、Cr、W、Mo、Ag或Al中一种或几种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的制备过程为,将未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浸渍金属元素盐水溶液,然后经过干燥、焙烧后形成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金属元素盐为氯化锂、硝酸锂、硫酸锂、氯化钠、硝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铯、硝酸铯、硫酸铯、氯化铍、硝酸铍、硫酸铍、氯化镁、硝酸镁、硫酸镁、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硝酸钡、氯化钴、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镍、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铌、硝酸铌、硫酸铌、氯化铑、硝酸铑、硫酸铑、氯化钯、硝酸钯、硫酸钯、氯化铂、硝酸铂、硫酸铂、氯化镉、硝酸镉、硫酸镉、氯化镓、硝酸镓、硫酸镓、氯化镧、硝酸镧、硫酸镧、氯化锆、硝酸锆、硫酸锆、氯化铈、硝酸铈、硫酸铈、氯化锌、硝酸锌、硫酸锌、氯化锰、硝酸锰、硫酸锰、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铁、硝酸铁、硫酸铁、氯化铬、硝酸铬、硫酸铬、钨酸铵、钼酸铵、羰基钼、硝酸银、氯化铝、硝酸铝或硫酸铝中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浸渍时间为0.5-24小时,在60-180摄氏度度下干燥3-18小时,在保护气中300-600摄氏度焙烧1-10小时;保护气为氮气、氩气或氦气中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电线圈(5)材料为Cu、Al、Fe、Zn、Sn或W中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陶瓷管、刚玉管中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碳棒的碳材料为活性炭、碳分子筛、碳纤维、碳纳米管、富勒烯或石墨烯中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线性电极(4)到半导体材料管(1)内壁的距离为0.1-15厘米,半导体材料管(1)壁厚0.1-3厘米。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高压电为为直流电或者交流电。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流量,其中混合气中硫化氢体积百分含量为0.1-99.9%,混合气流量为1-10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20-200℃,反应压力为0.1-5.0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2-100千伏、放电频率1-50千赫兹,反应0.1-24小时,得到产物合成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等离子体催化协同体系相比,免去了催化剂的填充,避免了常规催化剂填充带来的填充不均、催化剂颗粒尺寸不匀所导致的等离子体放电不连续,保持了等离子体产生的稳定性,同时操作更加简单。放电等离子体直接由催化剂作为中心高压电极产生,所产生的等离子体把H2S和CO2混合酸气激发进而得到激发态活性物种,与作为中心高压电极的催化剂直接作用下得到目标产物合成气,实现了H2S和CO2混合酸气在一体式催化反应器中直接制取合成气。所制作为催化剂的线性电极活性相粒度均匀,分散度高,其粒径为纳米级,对合成气具有极高选择性,部分线性电极催化剂的H2S和CO2转化率、合成气选择性能达到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3反应器的50小时反应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进出口气中H2S、CO2、合成气含量用色谱在线分析。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Cu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0.5厘米、长度0.6米的活性炭碳棒作为未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称得质量7.3克,按锂元素负载量为35%(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锂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活性炭碳棒上,浸渍5小时,然后在150度下干燥10.5小时,在氮气中465度焙烧1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2.5厘米,长度与上述活性炭碳棒相同,为0.6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4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4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60%,混合气流量为5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95度,反应压力为0.8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8千伏、放电频率30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31
实施例2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Al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7厘米、长度1.5米的碳分子筛碳棒,称得质量3573克,按钠元素负载量为60%(质量百分比)称取硫酸钠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分子筛碳棒上,浸渍18小时,然后在70度下干燥6小时,在氩气中520度焙烧9.2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2.2厘米,长度与上述碳分子筛碳棒相同,为1.5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2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80%,混合气流量为5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25度,反应压力为0.1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90千伏、放电频率35千赫兹,反应7小时,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32
/>
实施例3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Fe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5厘米、长度2米的碳纤维碳棒,称得质量194克,按钾元素负载量为9%(质量百分比)称取氯化钾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纤维碳棒上,浸渍0.5小时,然后在140度下干燥9.5小时,在氦气中530度焙烧1.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1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纤维碳棒相同,为2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7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5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50%,混合气流量为1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70度,反应压力为4.9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95千伏、放电频率1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41
实施例4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Zn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2厘米、长度1.4米的碳纳米管碳棒,称得质量252克,按铯元素负载量为4%(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铯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纳米管碳棒上,浸渍10小时,然后在50度下干燥10小时,在氮气中300度焙烧8.8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2.6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纳米管碳棒相同,为1.4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4.5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3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70%,混合气流量为6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65度,反应压力为0.2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10千伏、放电频率4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42
实施例5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Sn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9.5厘米、长度2.4米的富勒烯碳棒,称得质量9552克,按铍元素负载量为0.1-90%(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铍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富勒烯碳棒上,浸渍17小时,然后在70度下干燥8.5小时,在氩气中540度焙烧2.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1.5厘米,长度与上述富勒烯碳棒相同,为2.4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1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1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90%,混合气流量为3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60度,反应压力为2.0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100千伏、放电频率50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51
实施例6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Cu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6厘米、长度0.1米的石墨烯碳棒,称得质量165克,按镁元素负载量为0.1%(质量百分比)称取氯化镁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石墨烯碳棒上,浸渍4小时,然后在80度下干燥12小时,在氮气中580度焙烧2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0.8厘米,长度与上述石墨烯碳棒相同,为0.1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2.5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55%,CO2体积百分含量为45%,混合气流量为2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85度,反应压力为0.7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85千伏、放电频率3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52
实施例7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Al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0.5厘米、长度1.3米的活性炭碳棒作为未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称得质量6378克,按钙元素负载量为0.6%(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钙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活性炭碳棒上,浸渍9小时,然后在75度下干燥16小时,在氩气中560度焙烧7.3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1.7厘米,长度与上述活性炭碳棒相同,为1.3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77%,CO2体积百分含量为23%,混合气流量为10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45度,反应压力为1.5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50千伏、放电频率20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61
实施例8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Fe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8.5厘米、长度2.3米的碳分子筛碳棒,称得质量7275克,按钡元素负载量为5%(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钡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分子筛碳棒上,浸渍16小时,然后在170度下干燥9小时,在氦气中445度焙烧3.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0.1厘米,长度与上述碳分子筛碳棒相同,为2.3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1.5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6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40%,混合气流量为9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20度,反应压力为0.6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55千伏、放电频率40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62
实施例9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Zn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4厘米、长度1米的碳纤维碳棒,称得质量696克,按钴元素负载量为0.9%(质量百分比)称取氯化钴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纤维碳棒上,浸渍24小时,然后在60度下干燥17小时,在氮气中550度焙烧6.6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2.7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纤维碳棒相同,为1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8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32%,CO2体积百分含量为68%,混合气流量为4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28度,反应压力为3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3千伏、放电频率42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71
实施例10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Cu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2.5厘米、长度2.4米的碳纳米管碳棒,称得质量648克,按镍元素负载量为70%(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镍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纳米管碳棒上,浸渍20小时,然后在90度下干燥18小时,在氮气中580度焙烧5.1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2.2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纳米管碳棒相同,为2.4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9.5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9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10%,混合气流量为4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35度,反应压力为4.8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20千伏、放电频率30.5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72
实施例11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Al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9厘米、长度0.7米的富勒烯碳棒,称得质量2448克,按铌元素负载量为0.2%(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铌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富勒烯碳棒上,浸渍8小时,然后在155度下干燥7小时,在氩气中335度焙烧4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1.2厘米,长度与上述富勒烯碳棒相同,为0.7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6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8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20%,混合气流量为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38度,反应压力为4.4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65千伏、放电频率10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73
实施例12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Fe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1厘米、长度2.2米的石墨烯碳棒,称得质量11493克,按铑元素负载量为10%(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铑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石墨烯碳棒上,浸渍15小时,然后在65度下干燥5小时,在氦气中570度焙烧4.9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1.9厘米,长度与上述石墨烯碳棒相同,为2.2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5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47%,CO2体积百分含量为53%,混合气流量为3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92度,反应压力为2.5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70千伏、放电频率3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81
实施例13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Zn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3.5厘米、长度0.5米的碳纳米管碳棒,称得质量264克,按钯元素负载量为50%(质量百分比)称取氯化钯并于溶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纳米管碳棒上,浸渍19小时,然后在180度下干燥6.5小时,在氩气中400度焙烧4.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0.8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纳米管碳棒相同,为0.5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3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85%,CO2体积百分含量为15%,混合气流量为1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50度,反应压力为0.9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4千伏、放电频率36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82
实施例14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Cu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1.5厘米、长度1.2米的富勒烯碳棒,称得质量6852克,按铂元素负载量为5%(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铂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富勒烯碳棒上,浸渍10小时,然后在103度下干燥13.5小时,在氦气中380度焙烧3.8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0.5厘米,长度与上述富勒烯碳棒相同,为1.2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33%,CO2体积百分含量为67%,混合气流量为3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98度,反应压力为1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7千伏、放电频率22.5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91
实施例15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Au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厘米、长度1.9米的石墨烯碳棒,称得质量82克,按镉元素负载量为0.8%(质量百分比)称取硫酸镉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石墨烯碳棒上,浸渍14小时,然后在110度下干燥15.5小时,在氮气中520度焙烧3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1.6厘米,长度与上述石墨烯碳棒相同,为1.9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9%,CO2体积百分含量为91%,混合气流量为2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83度,反应压力为1.2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75千伏、放电频率45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092
实施例16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Fe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2厘米、长度0.3米的活性炭碳棒作为未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称得质量1865克,按镓元素负载量为90%(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镓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活性炭碳棒上,浸渍7小时,然后在125度下干燥3小时,在氩气中325度焙烧10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0.3厘米,长度与上述活性炭碳棒相同,为0.3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1%,CO2体积百分含量为99%,混合气流量为5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200度,反应压力为3.5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80千伏、放电频率15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01
实施例17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Zn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4.5厘米、长度1.1米的碳分子筛碳棒,称得质量962克,按镧元素负载量为0.3%(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镧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分子筛碳棒上,浸渍3小时,然后在97度下干燥5.5小时,在氦气中600度焙烧2.3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3厘米,长度与上述碳分子筛碳棒相同,为1.1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4.5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69%,CO2体积百分含量为31%,混合气流量为9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78度,反应压力为3.8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45千伏、放电频率5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02
实施例18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Sn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8厘米、长度1.8米的碳纤维碳棒,称得质量5078克,按锆元素负载量为3%(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锆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纤维碳棒上,浸渍21小时,然后在60度下干燥15小时,在氮气中410度焙烧6.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2.8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纤维碳棒相同,为1.8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8%,CO2体积百分含量为92%,混合气流量为6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63度,反应压力为5.0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25千伏、放电频率11.5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11
实施例19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W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2.5厘米、长度0.8米的碳纳米管碳棒,称得质量5489克,按铈元素负载量为6%(质量百分比)称取硫酸铈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纳米管碳棒上,浸渍11小时,然后在165度下干燥14.5小时,在氩气中480度焙烧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0.7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纳米管碳棒相同,为0.8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2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70%,CO2体积百分含量为30%,混合气流量为8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80度,反应压力为3.3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6千伏、放电频率23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12
实施例20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Zn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5.5厘米、长度2.5米的富勒烯碳棒,称得质量3378克,按锌元素负载量为1%(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锌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富勒烯碳棒上,浸渍22小时,然后在145度下干燥8小时,在氦气中450度焙烧9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1.3厘米,长度与上述富勒烯碳棒相同,为2.5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5.5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15%,CO2体积百分含量为85%,混合气流量为3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57度,反应压力为0.5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60千伏、放电频率5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13
实施例21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Sn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5厘米、长度1.7米的石墨烯碳棒,称得质量1946克,按锰元素负载量为80%(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锰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石墨烯碳棒上,浸渍13小时,然后在175度下干燥14小时,在氮气中420度焙烧8.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1.7厘米,长度与上述石墨烯碳棒相同,为1.7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75%,CO2体积百分含量为25%,混合气流量为7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40度,反应压力为2.7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35千伏、放电频率10.2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21
实施例22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W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3.5厘米、长度0.2米的富勒烯碳棒,称得质量1676克,按铜元素负载量为0.5%(质量百分比)称取硫酸铜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富勒烯碳棒上,浸渍2小时,然后在95度下干燥11.5小时,在氩气中460度焙烧6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2.1厘米,长度与上述富勒烯碳棒相同,为0.2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1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25%,CO2体积百分含量为75%,混合气流量为8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75度,反应压力为4.5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2千伏、放电频率2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22
实施例23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Cu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6.5厘米、长度0.4米的石墨烯碳棒,称得质量730克,按铁元素负载量为40%(质量百分比)称取硫酸铁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石墨烯碳棒上,浸渍23小时,然后在85度下干燥4.5小时,在氦气中500度焙烧5.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1.8厘米,长度与上述石墨烯碳棒相同,为0.4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8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99.9%,CO2体积百分含量为0.1%,混合气流量为2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42度,反应压力为2.1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15千伏、放电频率9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31
实施例24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Al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4.5厘米、长度1.6米的活性炭碳棒作为未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称得质量14545克,按铬元素负载量为2%(质量百分比)称取氯化铬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活性炭碳棒上,浸渍1小时,然后在160度下干燥13小时,在氮气中370度焙烧1.7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0.9厘米,长度与上述活性炭碳棒相同,为1.6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9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65%,CO2体积百分含量为35%,混合气流量为15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90度,反应压力为4.0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5千伏、放电频率17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32
实施例25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Fe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3厘米、长度0.9米的碳分子筛碳棒,称得质量367克,按钨元素负载量为7%(质量百分比)称取钨酸铵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分子筛碳棒上,浸渍0.8小时,然后在130度下干燥4小时,在氩气中315度焙烧7.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2厘米,长度与上述碳分子筛碳棒相同,为0.9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5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45%,CO2体积百分含量为55%,混合气流量为7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36度,反应压力为1.6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40千伏、放电频率9.5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41
实施例26
半导体材料管为陶瓷管,导电线圈材料为Zn且环绕安装在陶瓷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5厘米、长度2.3米的碳纤维碳棒,称得质量22334克,按钼元素负载量为30%(质量百分比)称取钼酸铵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纤维碳棒上,浸渍12小时,然后在110度下干燥12.5小时,在氦气中320度焙烧7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陶瓷管中轴线。其中,上述陶瓷管的厚度为2.1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纤维碳棒相同,为2.3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35%,CO2体积百分含量为65%,混合气流量为10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55度,反应压力为0.4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7千伏、放电频率6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42
实施例27
半导体材料管为刚玉管,导电线圈材料为Cu且环绕安装在刚玉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7.5厘米、长度2米的碳纳米管碳棒,称得质量5010克,按银元素负载量为8%(质量百分比)称取硝酸银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碳纳米管碳棒上,浸渍6小时,然后在120度下干燥3.5小时,在氮气中350度焙烧9.5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刚玉管中轴线。其中,上述刚玉管的厚度为2.9厘米,长度与上述碳纳米管碳棒相同,为2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6.5厘米。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0.1%,CO2体积百分含量为99.9%,混合气流量为40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23度,反应压力为1.8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30千伏、放电频率12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43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51
实施例28
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导电线圈材料为Al且环绕安装在玻璃管的外壁上。采用直径10厘米、长度2.1米的富勒烯碳棒,称得质量9176克,按铝元素负载量为20%(质量百分比)称取硫酸铝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到上述富勒烯碳棒上,浸渍0.7小时,然后在100度下干燥11小时,在氩气中600度焙烧8小时,制得具有催化作用的线性电极。上述线性电极为高压电极并安置在玻璃管中轴线。其中,上述玻璃管的厚度为0.5厘米,长度与上述富勒烯碳棒相同,为2.1米,上述线性电极的外侧壁和接地电极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1厘米。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的应用:首先通入氮气以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以质量流量计控制通入H2S和CO2混合气体流量,其中混合气中H2S体积百分含量为32%,CO2体积百分含量为68%,混合气流量为55毫升/分钟,反应温度130度,反应压力为0.3 MPa,接通高压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电源在电极两端提供的高压使气体放电,调节电压至9千伏、放电频率8千赫兹,得到产物合成气。
评价结果见下表。
Figure BDA0004095520500000152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式催化反应器进行H2S和CO2催化转化反应,放电等离子体直接由催化剂作为中心高压电极产生,所产生的等离子体把H2S和CO2混合酸气激发进而得到激发态活性物种,与作为中心高压电极的催化剂直接作用下得到目标产物合成气,显著提高H2S和CO2转化率和合成气选择性,对合成气具有极高选择性,部分线性电极催化剂的H2S和CO2转化率、合成气选择性能达到99%以上。与传统报道的等离子体催化协同体系相比,免去了催化剂的填充,避免了常规催化剂填充带来的填充不均、催化剂颗粒尺寸不匀所导致的等离子体放电不连续,保持了等离子体产生的稳定性,同时操作更加简单。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半导体材料管(1),所述密封的半导体材料管(1)一端有进气口(2)另一端有出气口(3),所述半导体材料管(1)内部的中轴线上安装有连接高压电正极的线性电极(4),所述半导体材料管(1)的外壁缠绕有连接高压电负极的导电线圈(5),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从进气口(2)进入半导体材料管(1)中,在电场的作用下,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转换成等离子体,进而形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的合成气,未完成转换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与合成气一起从出气口(3)排出,硫化氢、二氧化碳、合成气的混合气经过分离后,合成气被存储,硫化氢、二氧化碳再次返回进气口(2)进入下一步合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电极(4)为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中金属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元素为Li、Na、K、Cs、Be、Mg、Ca、Ba、Co、Ni、Nb、Rh、Pd、Pt、Cd、Ga、La、Zr、Ce、Zn、Mn、Cu、Fe、Cr、W、Mo、Ag或Al中一种或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的制备过程为,将未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浸渍金属元素盐水溶液,然后经过干燥、焙烧后形成负载有金属元素的碳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元素盐为氯化锂、硝酸锂、硫酸锂、氯化钠、硝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铯、硝酸铯、硫酸铯、氯化铍、硝酸铍、硫酸铍、氯化镁、硝酸镁、硫酸镁、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硝酸钡、氯化钴、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镍、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铌、硝酸铌、硫酸铌、氯化铑、硝酸铑、硫酸铑、氯化钯、硝酸钯、硫酸钯、氯化铂、硝酸铂、硫酸铂、氯化镉、硝酸镉、硫酸镉、氯化镓、硝酸镓、硫酸镓、氯化镧、硝酸镧、硫酸镧、氯化锆、硝酸锆、硫酸锆、氯化铈、硝酸铈、硫酸铈、氯化锌、硝酸锌、硫酸锌、氯化锰、硝酸锰、硫酸锰、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铁、硝酸铁、硫酸铁、氯化铬、硝酸铬、硫酸铬、钨酸铵、钼酸铵、羰基钼、硝酸银、氯化铝、硝酸铝或硫酸铝中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浸渍时间为0.5-24小时,在60-180摄氏度度下干燥3-18小时,在保护气中300-600摄氏度焙烧1-10小时;保护气为氮气、氩气或氦气中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圈(5)材料为Cu、Al、Fe、Zn、Sn或W中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材料管为玻璃管、陶瓷管、刚玉管中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棒的碳材料为活性炭、碳分子筛、碳纤维、碳纳米管、富勒烯或石墨烯中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电极(4)到半导体材料管(1)内壁的距离为0.1-15厘米,半导体材料管(1)壁厚0.1-3厘米。
CN202310164544.0A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Pending CN116236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4544.0A CN116236994A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4544.0A CN116236994A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6994A true CN116236994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64544.0A Pending CN116236994A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6994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7345A (ja) * 2003-05-15 2004-12-02 Ngk Insulators Ltd 脱臭装置及び脱臭方法
CN1861519A (zh) * 2006-06-14 2006-11-1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氨分解制氢的等离子体催化方法
US20070098614A1 (en) * 2003-06-17 2007-05-03 Akemitsu Iida Gas processing method and gas processing apparatus utilizing oxidation catalyst and low-temperature plasma
CN101289162A (zh) * 2008-05-24 2008-10-22 孔庆然 一种由硫化氢生产氢气和二硫化碳的方法
CN102196863A (zh) * 2008-10-30 2011-09-21 索尼公司 含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和电化学装置
CN104415659A (zh) * 2013-08-19 2015-03-18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 用于气体的消毒和净化的等离子体驱动的催化剂系统
JP2016193428A (ja) * 2015-03-31 2016-11-17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触媒担持電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ス処理装置
CN107161947A (zh) * 2017-06-20 2017-09-1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混合气转化制取合成气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13799A (zh) * 2020-05-25 2021-1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33477A (zh) * 2022-02-08 2022-07-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热等离子体耦合催化天然气和co2干气重整制合成气的方法
CN115216805A (zh) * 2022-08-03 2022-10-21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co2电解制合成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05835A (zh) * 2023-05-04 2023-08-18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合成气的转化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7345A (ja) * 2003-05-15 2004-12-02 Ngk Insulators Ltd 脱臭装置及び脱臭方法
US20070098614A1 (en) * 2003-06-17 2007-05-03 Akemitsu Iida Gas processing method and gas processing apparatus utilizing oxidation catalyst and low-temperature plasma
CN1861519A (zh) * 2006-06-14 2006-11-1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氨分解制氢的等离子体催化方法
CN101289162A (zh) * 2008-05-24 2008-10-22 孔庆然 一种由硫化氢生产氢气和二硫化碳的方法
CN102196863A (zh) * 2008-10-30 2011-09-21 索尼公司 含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和电化学装置
CN104415659A (zh) * 2013-08-19 2015-03-18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 用于气体的消毒和净化的等离子体驱动的催化剂系统
JP2016193428A (ja) * 2015-03-31 2016-11-17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触媒担持電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ス処理装置
CN107161947A (zh) * 2017-06-20 2017-09-1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混合气转化制取合成气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13799A (zh) * 2020-05-25 2021-1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33477A (zh) * 2022-02-08 2022-07-1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热等离子体耦合催化天然气和co2干气重整制合成气的方法
CN115216805A (zh) * 2022-08-03 2022-10-21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co2电解制合成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05835A (zh) * 2023-05-04 2023-08-18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合成气的转化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长明;黄娅妮;巩向杰;: "等离子体净化苯系物", 中国环境科学, no. 03, 20 March 2018 (2018-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ou et al. V2O5-decorated Mn-Fe/attapulgite catalyst with high SO2 tolerance for SCR of NOx with NH3 at low temperature
CN103495427B (zh)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制备负载型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方法
Feng et al. Non-thermal plasma coupled with MOF-74 derived Mn-Co-Ni-O porous composite oxide for toluene efficient degradation
CN104959158B (zh) 一种Mo2C/CdS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Pi et al. All-inorganic SrSnO3 perovskite nanowires for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
CN110560032A (zh) 一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等离子体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的应用
CN108855065B (zh) 一种将Pd/ZnAl2O4催化剂用于甲醇蒸汽重整制氢的方法
Cui et al. Theory-guided design of nanoporous CuMn alloy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nitrogen reduction to ammonia
US20230348268A1 (en) Reaction system, method for collecting solid carbon, method for producing gas containing hydrogen, catalyst set, and catalyst for solid carbon collection
CN113957479B (zh) 金属-有机配合物修饰的过渡金属基纳米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20130043119A1 (en) Electronegative-ion-aid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thesis of ethanol and organic compounds
CN110841684B (zh) 一种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用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JP5842080B2 (ja) 気体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CN116236994A (zh) 一种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器
Nguyen et al. Development of Nb–NiMoO4/g-C3N4 direct Z scheme heterojunctions for effective phot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valuable products
CN116507411A (zh) 冷等离子体-催化混合工艺中转化co2和/或co的混合催化系统
CN116605835B (zh) 一种提高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合成气的转化率的方法
CN109847779B (zh) 一种g-C3N4-MP-MoS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86137A (zh) 一种含有Mn0.5Cd0.5S和Au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471624B (zh) 一种NiSe2/Mn0.3Cd0.7S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原位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6272952B (zh) 一种转换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酸气为合成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482544A (zh) 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83630A (zh) 一种光热催化分解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制备合成气的方法
CN113559836A (zh) 一种高效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31993A (zh) 一种金属防腐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