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6544A - 拟饵 - Google Patents

拟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6544A
CN115956544A CN202310047215.8A CN202310047215A CN115956544A CN 115956544 A CN115956544 A CN 115956544A CN 202310047215 A CN202310047215 A CN 202310047215A CN 115956544 A CN115956544 A CN 115956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re
vibrating portion
cavity
vibrat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72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崎辰朗
山田晋
中道理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956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6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01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 A01K85/015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with light e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01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light emission, sound emission, scent dispersal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6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with other than flat, or substantially flat, undulating bodies, e.g. plu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动作停止之后,仍能够引诱食鱼性鱼的拟饵。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2)具有:拟饵体(4),其在内部具有空腔(18);和振动部(10),其在该空腔(18)内,可动地安装于该拟饵体(4),接受来自外部的光,并放出光。拟饵体(4)以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振动部(10)的光的方式构成。振动部(10)在该拟饵(2)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振动。优选该拟饵(2)还具有弹簧(12),振动部(10)经由该弹簧(12)安装于所述拟饵体(4)。

Description

拟饵
本申请是于2018年9月2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1139285.1、发明名称为“拟饵”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钓鱼的拟饵。
背景技术
加州鲈、琥珀鱼及其幼鱼、鲈鱼等大型的鱼捕食小鱼。这些大型的鱼被称为食鱼性鱼(fish eater)。作为捕获食鱼性鱼的方式,普及有拟饵钓鱼法。在拟饵钓鱼法中,使用疑似小鱼等鱼饵的拟饵。拟饵通过抛出(cast)而在空中飞行,不久落入水中。通过卷绕渔线,而使拟饵在水中游动。将该拟饵误认为是鱼饵的食鱼性鱼咬住拟饵。安装于拟饵的鱼钩刺入食鱼性鱼,从而将食鱼性鱼钓上来。食鱼性鱼咬住拟饵的频率被称为上钩率。
为了提升上钩率,而对拟饵做了各种改进。例如,在拟饵上进行有光泽的涂装。在该拟饵中,当拟饵动作时,光的反射状态发生变化,来引诱食鱼性鱼。另一种拟饵在拟饵体内的空间中具有拨浪鼓球(Rattle ball)。当拟饵动作时,该球滚动而发出声音,引诱食鱼性鱼。还已知一种拟饵,当拉动该拟饵时,该拟饵边振动边游动。这些种类的拟饵已被株式会社岛野发行的“2017岛野渔具目录”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岛野发行的“2017岛野渔具目录”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拟饵钓鱼法中,钓鱼者在抛出拟饵之后,反复进行拉动渔线的动作和停止该拉动的动作。当停止拉动拟饵时,在静水区域、海流和海浪少的海域等水基本上不流动的场所,拟饵的动作基本上停止。为了提高上钩率,而希望有一种在该拟饵的动作停止之后,仍能够引诱食鱼性鱼的拟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拟饵的动作停止之后,仍能够引诱食鱼性鱼的拟饵。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具有:拟饵体,其在内部具有空腔;和振动部,其在该空腔内,可动地安装于该拟饵体,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所述拟饵体构成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所述振动部的光。所述振动部在该拟饵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振动。
优选所述振动部为反射体。所述振动部也可以为荧光体。
优选所述振动部呈板状,该振动部在该拟饵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优选该拟饵还具有弹簧,所述振动部经由该弹簧安装于所述拟饵体。此时,优选所述弹簧吊在所述拟饵体上,所述振动部吊在该弹簧的下侧的端部。可以构成为所述弹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该弹簧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拟饵体,所述振动部吊在该弹簧上。
可以构成为该拟饵还具有在所述空腔内延伸的吊杆,通过将所述振动部吊在所述吊杆上,所述振动部安装于所述拟饵体。
优选所述吊杆的与所述振动部接触的接触部分为刀刃状。
可以构成为所述吊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所述振动部上设置有在其延伸方向上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上表面具有向下突出的顶部,通过将所述吊杆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振动部安装于所述拟饵体。
可以构成为该拟饵还具有吊件,所述吊件安装于所述拟饵体,能够相对于该拟饵体振动,所述振动部吊在该吊件上。
可以构成为该拟饵还具有磁铁,所述振动部经由该磁铁安装于所述拟饵体。
优选所述空腔内与大气压相比而减压。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具有振动部,该振动部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的空腔内,接受来自外部的光,并放出光。来自该振动部的光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该振动部在该拟饵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动作一会儿。来自振动部的光的视觉状况在该拟饵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也发生变化。在该拟饵中,在拟饵的动作停止之后,也能够引诱食鱼性鱼。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了在将图1的拟饵分割为左右部分时的右侧部分的分解图。
图3是图2的局部被放大后的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在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分割为左右部分时的右侧部分的分解图。
图6是示出了在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分割为左右部分时的右侧部分的分解图。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剖面立体图。
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局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30、50、70、90、120、140:拟饵;4、32、52:拟饵体;6:突出部;8、54、74、94、144:吊杆;10、36、56、72、92、122、142:振动部;12、34:弹簧;14:头部;16:尾部;18、38、58:空腔;20:缺口;22、40、60、80、102、128:安装孔;76:上端部;78:下端部;82:顶部;84、106、134、154:收纳孔;96、126、148:配重体;98、150:主体;100:环;104:吊杆的上边缘;108:安装孔的内周面;110:环的内周面;124:吊件;130:弯曲部;132:直线部;146:磁铁;152:安装金属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适当地参照附图,边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2的侧视图。在图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2的前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2的后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2的上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2的下方。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该拟饵2的左右方向。图2是示出了在将图1的拟饵2分割为左右部分时的右侧部分的分解图。该图是将拟饵2的左半部分取下后的图。在该图中,能够看到拟饵2的内部结构。图3是图2的前方部分被放大后的图。在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对在安装上拟饵2的左半部分时与该左半部分接触的部分涂上阴影。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如图1~图4所示,该拟饵2具有拟饵体4、突出部6、吊杆8、振动部10和弹簧12。
拟饵体4具有类似鱼饵、即小鱼的外形。拟饵体4由硬质材料形成。典型的是,拟饵体4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拟饵体4也可以由弹性体这样的软质材料形成。拟饵体4具有头部14和尾部16。如图2~图4所示,拟饵体4在内部具有空腔18。该拟饵体4具有可使光透到该空腔18的程度的透明性。在该拟饵体4中,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该内部的光。
在该实施方式中,空腔18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同等。空腔18内的气压也可以与通常的大气压相比而减小。此时,空腔18内的气压低于大气压。该空腔18内为真空。在该拟饵2中,为了保持该减压状态,拟饵体4的右半侧部分和左半侧部分被焊接在一起或被粘结在一起。拟饵体4的右半侧部分和左半侧部分的接触部分也可以通过橡胶来密封。
突出部6由硬质材料形成。典型的是,突出部6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如图1~图3所示,突出部6安装于拟饵体4的下侧。突出部6位于头部14的下方。突出部6有助于拟饵2在游动时的适当的水中姿势。
吊杆8位于拟饵体4的空腔18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吊杆8沿该空腔18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吊杆8为棒状。吊杆8的前端和后端固定于拟饵体4。吊杆8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
如图2~图4所示,振动部10位于空腔18的内部。如图2所示,多个振动部10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在该实施方式中,四个振动部10位于空腔18内。如图3和图4所示,振动部10为板状。振动部1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振动部10以其延伸方向(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方式安装。
振动部10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在该实施方式中,振动部10为反射体。即,振动部10的表面反射光。振动部10的表面具有光泽。可以在振动部10的表面着色或者施加图案。振动部10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振动部10也可以由金属形成。作为典型的振动部10,例示有全息板(holo plate)。振动部10也可以为荧光体。
如图3所示,各振动部10在上边缘具有缺口20。缺口20位于振动部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振动部10在该缺口20的下方还具有安装孔22。
弹簧12位于振动部10的缺口20的内部。弹簧12的上端挂在吊杆8上。弹簧12经由吊杆8吊在拟饵体4上。弹簧12的下端挂在振动部10的安装孔22。振动部10吊在弹簧12的下端。振动部10通过弹簧12吊在吊杆8上。振动部10通过该弹簧12能够相对于拟饵体4振动。振动部10能够通过该弹簧12前后上下左右振动。振动部10通过该弹簧12相对于拟饵体4可动。振动部10经由吊杆8和弹簧12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4。
该拟饵2也可以不具有吊杆8。弹簧12的上端也可以直接地连接于拟饵体4的空腔18的上表面。振动部10经由弹簧12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4即可。
在该拟饵2中,弹簧12的数量不限于一个。振动部10也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弹簧安装于拟饵体4。
虽未图示,但是,该拟饵2还具有线环、连钩环(hook eye)和钩。线环形成使线通过的孔。线环通过使金属线弯曲而形成。线环牢固地固定于拟饵体4。连钩环形成有用于安装钩的孔。连钩环通过使金属线弯曲而形成。连钩环牢固地固定于拟饵体4。钩挂在连钩环上。钩可动地安装于连钩环。
虽未图示,但是,该拟饵2还具有配重体。配重体位于空腔18内。配重体在空腔18内固定于拟饵体4。配重体在使拟饵2游动时调整拟饵2的姿势。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2在拟饵体4的空腔18内具有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的振动部10。该振动部10为反射体。振动部10的表面反射光。拟饵体4具有可使光透到空腔18内的程度的透明性。振动部10所反射的光能够从外部被视觉确认。振动部10所反射的光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2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该拟饵2的振动部10通过弹簧12挂在吊杆8上。在当钓鱼者拉动拟饵2时、当水、潮的流动较快时等的拟饵2的动作状态下,振动部10通过该弹簧12前后上下左右振动。通过该振动部10的动作,光的反射状态发生变化。振动部10所放出的光的视觉状况发生变化。振动部10看起来闪烁着。这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2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该拟饵2的振动部10通过弹簧12挂在吊杆8上。当拟饵2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该弹簧12仍能够动作一会儿,其中,“当拟饵2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包括当钓鱼者停止拉动拟饵2时、当水、潮的流动停止时等。该振动部10在拟饵2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仍能够前后上下左右振动一会儿。此时,振动部10看起来仍闪烁着。该振动部10在拟饵2转为停止状态之后,还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一会儿。这样的拟饵2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弹簧12的强度根据吊在该弹簧12上的振动部10的重量来调节。若弹簧12的强度较强的话,即使吊着振动部10,弹簧12也基本上不会伸展。若弹簧12的强度较弱的话,在吊着振动部10时,弹簧12成为伸展达到极限的状态。两种情况均难以引起上下振动,另外,振动持续的时间也变短。适当地调节弹簧12的强度,以使振动幅度变大且振动较长时间地持续。据此,这样的拟饵2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空腔18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同等。该拟饵2能够容易且便宜地制造。如前面所述,也可以是空腔18内的气压与通常的大气压相比而减小。此时,该空腔18内为真空。在该拟饵2中,振动部10难以受到空气阻力。与空腔18内没有被减压的情况相比,该振动部10容易振动。与空腔18内没有被减压的情况相比,该振动部10在拟饵2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更长时间地振动。该振动部10在拟饵2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2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如上所述,振动部10在拟饵2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前后上下左右振动一会儿。优选该拟饵2振动的时间为3秒以上,更优选为5秒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秒以上。
如前面所述,振动部10呈板状,优选该振动部10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安装。如此一来,容易从拟饵2的侧面视觉确认振动部10。振动部10所反射的光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2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30的图。该图是示出了在将拟饵30分割为左右部分时的右侧部分的分解图。在图5中,为了易于理解,对在安装上拟饵30的左半部分时与该左半部分接触的部分涂上阴影。在图5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30的前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30的后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30的上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30的下方。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该拟饵30的左右方向。该拟饵30具有拟饵体32、弹簧34和振动部36。
拟饵体32由硬质材料形成。典型的是,拟饵体32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拟饵体32也可以由弹性体这样的软质材料形成。拟饵体32在内部具有空腔38。该拟饵体32具有可使光透到该空腔38的程度的透明性。在该拟饵体32中,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该内部的光。空腔38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同等。空腔38内的气压也可以与通常的大气压相比而减小。
弹簧34位于空腔38的内部。弹簧3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弹簧34的两端固定于拟饵体32。
振动部36位于空腔38的内部。振动部36呈板状。虽未图示,但是,多个振动部36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振动部36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振动部36以其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方式安装。
振动部36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在该实施方式中,振动部36为荧光体。对该振动部36的表面涂装了荧光涂料。可以在振动部36的表面着色或者施加图案。振动部36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振动部36也可以由金属形成。振动部36也可以为反射体。
振动部36的上端部鼓出。在振动部36上,于该鼓出的部分设置有在其延伸方向上贯通的安装孔40。弹簧34穿过安装孔40。据此,振动部36吊在弹簧34上。通过弹簧34振动,振动部36能够相对于拟饵体32振动。振动部36能够通过该弹簧34前后上下左右振动。振动部36通过该弹簧34相对于拟饵体32可动。振动部36经由弹簧34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32。
设置有安装孔40的位置也可以为振动部36的中央部。弹簧34穿过位于振动部36的中央的安装孔40。设置有安装孔40的位置也可以在振动部36的上端与中央部之间。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30在拟饵体32的空腔38内具有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的振动部36。该振动部36为荧光体。拟饵体32具有可使光透到空腔38内的程度的透明性。由振动部36所放出的光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振动部36的光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3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该拟饵30的振动部36吊在弹簧34上,其中,弹簧3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其两端固定于拟饵体32。该振动部36能够相对于拟饵体32上下前后左右振动。在当钓鱼者拉动拟饵30时、当水、潮的流动较快时等的拟饵30的动作状态下,振动部36上下前后左右振动。通过该振动部36的动作,振动部36所放出的光的视觉状况发生变化。振动部36看起来闪烁着。这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3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当拟饵3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该拟饵30的振动部36通过弹簧34仍能够动作一会儿,其中,“当拟饵3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包括当钓鱼者停止拉动拟饵30时、当水、潮的流动停止时等。该振动部36在拟饵3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还能够前后上下左右振动一会儿。此时,振动部36看起来仍闪烁着。该振动部36在拟饵30转为停止状态之后,还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一会儿。这样的拟饵3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第三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50的立体图。在图6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50的前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50的后方。箭头Y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50的左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50的右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50的上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50的下方。
图6是示出了在将拟饵50分割为左右部分时的右侧部分的分解图。该图是将拟饵50的左半部分取下后的图。在该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对在安装上拟饵50的左半部分时与该左半部分接触的部分涂上阴影。在该图中,示出了拟饵50的前侧部分。该拟饵50具有拟饵体52、吊杆54和振动部56。
拟饵体52由硬质材料形成。典型的是,拟饵体52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拟饵体52也可以由弹性体这样的软质材料形成。拟饵体52在内部具有空腔58。该拟饵体52具有可使光透到该空腔58的程度的透明性。在该拟饵体52中,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该内部的光。空腔58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同等。空腔58内的气压也可以与通常的大气压相比而减小。
吊杆54位于拟饵体52的空腔58中。如图6中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吊杆54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各吊杆54为棒状。吊杆54的右端固定于拟饵体52。在图6中,吊杆54只画到了中途,但是,吊杆54的左端也固定于拟饵体52。吊杆54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
振动部56位于空腔58的内部。如图6所示,振动部56为板状。多个振动部56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振动部56在前后方上延伸。振动部56以其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方式安装。
振动部56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在该实施方式中,振动部56为反射体。即,振动部56的表面反射光。振动部56的表面具有光泽。可以在振动部56的表面着色或者施加图案。振动部56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振动部56也可以由金属形成。作为典型的振动部56,例示有全息板(holo plate)。
如图6所示,各振动部56具有安装孔60。安装孔60在该振动部56的厚度方向上贯通该振动部56。吊杆54穿过安装孔60。据此,振动部56挂在吊杆54上。如图中所示,安装孔60的内径大于吊杆54的外径。该振动部56能够相对于吊杆54振动。该振动部56能够相对于吊杆54左右振动。振动部56经由吊杆54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52。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50在拟饵体52的空腔58内具有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的振动部56。该振动部56为反射体。振动部56的表面反射光。拟饵体52具有可使光透到空腔58内的程度的透明性。振动部56所反射的光能够从外部被视觉确认。振动部56所反射的光引诱食鱼性鱼。在该拟饵50中,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该拟饵50的振动部56挂在吊杆54上。该振动部56能够相对于吊杆54左右振动。在当钓鱼者拉动拟饵50时、当水、潮的流动较快时等的拟饵50的动作状态下,振动部56左右振动。通过该振动部56的动作,光的反射状态发生变化。振动部56所放出的光的视觉状况发生变化。振动部56看起来闪烁着。这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5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当拟饵5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该拟饵50的振动部56仍能够振动一会儿,其中,“当拟饵5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包括当钓鱼者停止拉动拟饵50时、当水、潮的流动停止时等。此时,振动部56看起来仍闪烁着。该振动部56在拟饵50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一会儿。这样的拟饵5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第四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70的振动部72和吊杆74的立体图。在图7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70的前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70的后方。箭头Y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70的左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70的右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70的上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70的下方。虽未图示,但是,该拟饵70还具有拟饵体。
拟饵体由硬质材料形成。典型的是,拟饵体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拟饵体也可以由弹性体这样的软质材料形成。拟饵体在内部具有空腔。该拟饵体具有可使光透到该空腔的程度的透明性。在该拟饵体中,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该内部的光。空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同等。空腔内的气压也可以与通常的大气压相比而减小。
吊杆74位于拟饵体的空腔中。吊杆74沿该空腔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吊杆74为棒状。吊杆74的前端和后端固定于拟饵体。
振动部72位于空腔的内部。虽未图示,但是,多个振动部7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如图7所示,振动部72呈上端部76和下端部78鼓出的板状。振动部7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振动部72以其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方式安装。
振动部72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在该实施方式中,振动部72为反射体。振动部72的表面反射光。振动部72的表面具有光泽。可以在振动部72的表面着色或者施加图案。振动部72的材质选择与吊杆74的摩擦较小的材质。振动部72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振动部72也可以由金属形成。作为典型的振动部72,例示有全息板(holo plate)。
图8是沿着VIII-VIII线对图7的振动部72切割后的剖面立体图。这是在振动部72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央,沿其延伸方向对振动部72切割后的剖面。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上端部76设置有在上端部76的延伸方向上贯通的安装孔80。在振动部72上设置有在振动部72的延伸方向上贯通的安装孔80。如图8所示,在该剖面上,安装孔80的上表面朝下侧突出成锥状。安装孔80的上表面具有向下突出的顶部82。
吊杆74穿过安装孔80。据此,振动部72挂在吊杆74上。如图7和图8所示,安装孔80的内径大于吊杆74的外径。在该振动部72中,吊杆74与安装孔80的顶部82抵接。振动部72能够以该顶点82为基点振动。振动部72能够以该顶部82为基点在相对于上下方向轴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左右方向轴的旋转方向和相对于前后方向轴的旋转方向上振动。振动部72经由吊杆74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振动部72的下端部78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收纳孔84。虽未图示,但是,能够将用于保持拟饵体的平衡的配重体收纳于该收纳孔84。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70在拟饵体的空腔内具有接受来自外部的光,并放出光的振动部72。该振动部72为反射体。振动部72的表面反射光。拟饵体具有可使光透到空腔内的程度的透明性。振动部72所反射的光能够从外部被视觉确认。振动部72所反射的光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7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该拟饵70的振动部72吊在吊杆74上。在当钓鱼者拉动拟饵70时、当水、潮的流动较快时等的拟饵70的动作状态下,振动部72振动。该振动部72以安装孔80的顶部82为基点在相对于上下方向轴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左右方向轴的旋转方向和相对于前后方向轴的旋转方向上振动。通过该振动部72的动作,光的反射状态有效地发生变化。振动部72看起来闪烁着。这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7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当拟饵7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该拟饵70的振动部72仍能够在相对于上下方向轴的旋转方向、相对于左右方向轴的旋转方向和相对于前后方向轴的旋转方向上振动一会儿,其中,“当拟饵7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包括当钓鱼者停止拉动拟饵70时、当水、潮的流动停止时等。此时,振动部72看起来仍闪烁着。该振动部72在拟饵70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一会儿。这样的拟饵7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如前面所述,该振动部72呈上端部76鼓出的板状。该振动部72的该鼓出部分也反射光。在该拟饵70中,也容易从上表面侧视觉确认该振动部72。振动部72从上表面侧反射的光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7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如前面所述,在该振动部72中,在下端的鼓出部分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收纳孔84。能够使在调整姿势中所使用的配重体位于该收纳孔84内。在该拟饵70中,从外部观察不到配重体。该拟饵70具有优异的外观。
[第五实施方式]
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90的振动部92、吊杆94和配重体96的立体图。在图9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90的前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90的后方。箭头Y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90的左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90的右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90的上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90的下方。虽未图示,但是,该拟饵90还具有拟饵体。
拟饵体由硬质材料形成。典型的是,拟饵体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拟饵体也可以由弹性体这样的软质材料形成。拟饵体在内部具有空腔。该拟饵体具有可使光透到该空腔的程度的透明性。在该拟饵体中,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该内部的光。空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同等。空腔内的气压也可以与通常的大气压相比而减小。
振动部92位于空腔的内部。虽未图示,但是,多个振动部9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如图9所示,振动部92具有板状的主体98和环100。在该实施方式中,振动部92具有两个环100。主体98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主体98具有两个安装孔102。各安装孔102在该主体98的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主体98。各环100穿过主体98所对应的安装孔102。环100和安装孔102的数量分别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主体98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在该实施方式中,主体98为反射体。主体98的表面反射光。主体98的表面具有光泽。可以在主体98的表面着色或者施加图案。主体98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主体98也可以由金属形成。作为典型的主体98,例示有全息板(holo plate)。
吊杆94位于拟饵体的空腔中。虽未图示,但是,吊杆94沿该空腔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吊杆94的前端和后端固定于拟饵体。吊杆94的上边缘104较尖。在该吊杆94中,上边缘104为刀刃状。
吊杆94穿过环100。据此,振动部92挂在吊杆94上。吊杆94的刀刃状的部分与环100接触。振动部92以与吊杆94的刀刃状的部分接触的方式挂在吊杆94上。该振动部92的环100能够相对于吊杆94左右振动。该振动部92的环100能够相对于吊杆94前后振动。该振动部92能够相对于吊杆94前后左右振动。振动部92经由吊杆94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
如图9所示,在振动部92的下端部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收纳孔106。配重体96被收纳于该收纳孔106内。配重体96保持拟饵体的平衡,以使拟饵90处于适当的姿势。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90在拟饵体的空腔内具有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的振动部92。该振动部92为反射体。振动部92的主体98的表面反射光。拟饵体具有可使光透到空腔内的程度的透明性。振动部92所反射的光能够从外部被视觉确认。振动部92所反射的光引诱食鱼性鱼。在该拟饵90中,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该拟饵90的振动部92以与吊杆94的刀刃状的上边缘104接触的方式挂在吊杆94上。刀刃状的上边缘104宽度较窄,因此,振动部92的环100相对于吊杆94容易地左右振动。再者,振动部92的环100相对于吊杆94也能够前后振动。在当钓鱼者拉动拟饵90时、当水、潮的流动较快时等的拟饵90的动作状态下,振动部92振动。通过该振动部92的动作,光的反射状态有效地发生变化。振动部92看起来闪烁着。这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
当拟饵9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该拟饵90的振动部92仍能够向前后左右方向振动一会儿,其中,“当拟饵9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包括当钓鱼者停止拉动拟饵90时、当水、潮的流动停止时等。此时,振动部92看起来仍闪烁着。该振动部92在拟饵90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一会儿。这样的拟饵9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主体98的安装孔102的内周面108可以为刀刃状。该主体98相对于环100容易地左右振动。环100的内周面110可以为刀刃状。该环100相对于吊杆94容易地前后振动,主体98相对于该环100容易地前后振动。该振动部92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9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第六实施方式]
图1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20的振动部122、吊件124和配重体126的立体图。在图10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120的前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120的后方。箭头Y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120的左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120的右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120的上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120的下方。虽未图示,但是,该拟饵120还具有拟饵体。
拟饵体由硬质材料形成。典型的是,拟饵体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拟饵体也可以由弹性体这样的软质材料形成。拟饵体在内部具有空腔。该拟饵体具有可使光透到该空腔的程度的透明性。在该拟饵体中,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该内部的光。空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同等。空腔内的气压也可以与通常的大气压相比而减小。
振动部122位于空腔的内部。虽未图示,但是,多个振动部12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振动部122为板状。振动部12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10所示,振动部122具有安装孔128。在该实施方式中,振动部122具有两个安装孔128。各安装孔128在该振动部122的厚度方向上贯通该振动部122。
振动部122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在该实施方式中,振动部122为反射体。振动部122的表面反射光。振动部122的表面具有光泽。可以在振动部122的表面着色或者施加图案。振动部122的材质选择与吊件124的摩擦较小的材质。振动部122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振动部122也可以由金属形成。作为典型的振动部122,例示有全息板(holoplate)。
吊件124位于拟饵体的空腔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存在有两个吊件124。各吊件12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吊件124的中央部分向下方弯曲。换言之,吊件124具有位于中央的弯曲部130和位于弯曲部130的两侧的一对直线部132。吊件124的两端安装于拟饵体。吊件124能够绕直线部132的轴旋转。即,吊件124的弯曲部13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振动。吊件124能够相对于拟饵体振动。
各吊件124穿过所对应的安装孔128。据此,振动部122吊在吊件124上。振动部122吊在弯曲部130的底部。振动部122能够与弯曲部130一起前后振动。再者,振动部122能够相对于吊件124在左右方向上振动。该振动部122能够相对于拟饵体前后左右振动。振动部122经由吊件124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
吊件124的数量和安装孔128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一个。吊件124的数量和安装孔128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三个以上。
虽未图示,但是,使吊件能够相对于拟饵体在左右方向上振动,振动部也可以吊在该吊件上。
如图10所示,在振动部122的下端部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收纳孔134。配重体126被收纳于该收纳孔134。配重体126保持拟饵体的平衡,以使拟饵120处于适当的姿势。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120在拟饵体的空腔内具有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的振动部122。该振动部122为反射体。振动部122的表面反射光。拟饵体具有可使光透到空腔内的程度的透明性。振动部122所反射的光能够从外部被视觉确认。振动部122所反射的光引诱食鱼性鱼。在该拟饵120中,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该拟饵120的振动部122挂在吊件124的弯曲部130的底部。该吊件124的弯曲部13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振动。该振动部122能够与弯曲部130一起相对于拟饵体前后振动。再者,振动部122能够相对于吊件124左右振动。在当钓鱼者拉动拟饵120时、当水、潮的流动较快时等的拟饵120的动作状态下,振动部122振动。通过该振动部122的动作,光的反射状态有效地发生变化。振动部122看起来闪烁着。这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
当拟饵12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该拟饵120的振动部122仍能够向前后左右方向振动一会儿,其中,“当拟饵12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包括当钓鱼者停止拉动拟饵120时、当水、潮的流动停止时等。此时,振动部122看起来仍闪烁着。该振动部122在拟饵120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一会儿。这样的拟饵12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第七实施方式]
图1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40的振动部142、吊杆144、磁铁146和配重体148的立体图。在图1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140的前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140的后方。箭头Z所示的方向为该拟饵140的上方,其相反方向为拟饵140的下方。虽未图示,但是,该拟饵140还具有拟饵体。
拟饵体由硬质材料形成。典型的是,拟饵体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拟饵体也可以由弹性体这样的软质材料形成。拟饵体在内部具有空腔。该拟饵体具有可使光透到该空腔的程度的透明性。在该拟饵体中,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该内部的光。空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同等。空腔内的气压也可以与通常的大气压相比而减小。
振动部142位于空腔的内部。虽未图示,但是,多个振动部14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如图11所示,振动部142具有板状的主体150和安装金属件152。主体15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安装金属件152固定于主体150的上部。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安装金属件152固定于主体150的上部。安装金属件152由金属构成。安装金属件152的典型的材质为钢材和铝合金。
主体150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在该实施方式中,主体150为反射体。主体150的表面反射光。主体150的表面具有光泽。可以在主体150的表面着色或者施加图案。主体150典型的是由合成树脂组合物形成。作为典型的主体150,例示有全息板(holo plate)。
吊杆144位于拟饵体的空腔中。虽未图示,但是,吊杆144在该空腔中沿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吊杆144的前端和后端固定于拟饵体。在该实施方式中,吊杆144为棱柱体。吊杆144的剖面为四边形。
磁铁146固定于吊杆144。磁铁146固定于吊杆144的底面。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磁铁146固定于吊杆144。这些磁铁146之间的距离与振动部142的安装金属件152之间的距离相等。各磁铁146的下表面为向下侧凸的半球状。
振动部142的各安装金属件152被吸在所对应的磁铁146上。据此,振动部142吊在吊杆144上。该振动部142能够相对于磁铁146前后左右振动。该振动部142能够相对于拟饵体前后左右振动。振动部142经由吊杆144和磁铁146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
该拟饵140也可以不具有吊杆144。磁铁146可以直接地固定于拟饵体的空腔的上表面。振动部142经由磁铁146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即可。
在该拟饵140中,磁铁146的数量和安装金属件152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一个。此时,安装金属件152位于主体15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振动部142通过一个磁铁146安装于拟饵体。该振动部142能够相对于磁铁146前后左右振动。振动部142经由磁铁146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磁铁146的数量和安装金属件152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三个以上。
如图11所示,在振动部142的下端部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收纳孔154。配重体148被收纳于该收纳孔154。配重体148保持拟饵体的平衡,以使拟饵140处于适当的姿势。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140在拟饵体的空腔内具有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的振动部142。该振动部142的主体150为反射体。振动部142的主体150的表面反射光。拟饵体具有可使光透到空腔内的程度的透明性。振动部142所反射的光能够从外部被视觉确认。振动部142所反射的光引诱食鱼性鱼。这样的拟饵14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在该拟饵140的振动部142中,其安装金属件152被吸在磁铁146的下表面。磁铁146的下表面为半球状。该振动部142能够相对于磁铁146前后左右振动。在当钓鱼者拉动拟饵140时、当水、潮的流动较快时等的拟饵140的动作状态下,振动部142振动。通过该振动部142的动作,光的反射状态有效地发生变化。振动部142看起来闪烁着。这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
当拟饵14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该拟饵140的振动部142仍能够向前后左右方向振动一会儿,其中,“当拟饵140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时”包括当钓鱼者停止拉动拟饵140时、当水、潮的流动停止时等。此时,振动部142看起来仍闪烁着。该振动部142在拟饵140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一会儿。这样的拟饵140,能够期待较高的上钩率。
[其他实施方式]
将振动部可动地安装于拟饵体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振动部可以经由橡胶安装于拟饵体。振动部也可以经由铰链安装于拟饵体。振动部还可以经由万向节安装于拟饵体。当拟饵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为了使振动部仍能够相对于拟饵体动作一会儿,而将振动部安装于拟饵体即可。
以上,例举了鱼用的拟饵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虽然在此并未例举出,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饵木等、鱼以外的水生动物用的拟饵。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能够有效地引诱食鱼性鱼。该拟饵在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引诱食鱼性鱼。基于这一点,本发明的优越性明显。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适用于在湖沼、池塘、水库、河川、海洋等各种场所的垂钓。

Claims (13)

1.一种拟饵,其特征在于,
具有:
拟饵体,其在内部具有空腔;和
振动部,其在该空腔内,可动地安装于该拟饵体,接受来自外部的光而放出光,
所述拟饵体构成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所述振动部的光,
所述振动部在该拟饵从动作状态转为停止状态之后,仍能够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部为反射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部为荧光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部呈板状,
所述振动部在该拟饵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弹簧,
所述振动部经由该弹簧安装于所述拟饵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吊在所述拟饵体上,所述振动部吊在该弹簧的下侧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该弹簧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拟饵体,所述振动部吊在该弹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所述空腔内延伸的吊杆,
通过将所述振动部吊在所述吊杆上,所述振动部安装于所述拟饵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杆的与所述振动部接触的接触部分为刀刃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在所述振动部设置有在其延伸方向上贯通的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的上表面具有向下突出的顶部,
通过将所述吊杆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振动部安装于所述拟饵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吊件,所述吊件安装于所述拟饵体,能够相对于该拟饵体振动,
所述振动部吊在该吊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磁铁,所述振动部经由该磁铁安装于所述拟饵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拟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内与大气压相比而被减压。
CN202310047215.8A 2018-04-19 2018-09-28 拟饵 Pending CN1159565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0504 2018-04-19
JP2018080504A JP6998825B2 (ja) 2018-04-19 2018-04-19 ルアー
CN201811139285.1A CN110384078B (zh) 2018-04-19 2018-09-28 拟饵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9285.1A Division CN110384078B (zh) 2018-04-19 2018-09-28 拟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6544A true CN115956544A (zh) 2023-04-14

Family

ID=6810556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9285.1A Active CN110384078B (zh) 2018-04-19 2018-09-28 拟饵
CN202310047215.8A Pending CN115956544A (zh) 2018-04-19 2018-09-28 拟饵
CN202211389337.7A Pending CN115669621A (zh) 2018-04-19 2018-09-28 拟饵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9285.1A Active CN110384078B (zh) 2018-04-19 2018-09-28 拟饵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9337.7A Pending CN115669621A (zh) 2018-04-19 2018-09-28 拟饵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90320634A1 (zh)
JP (2) JP6998825B2 (zh)
KR (1) KR102429473B1 (zh)
CN (3) CN110384078B (zh)
DE (3) DE10201920573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7568B2 (en) * 2018-05-17 2024-01-23 Duel Co., Inc. Lure
DE102018117801B3 (de) * 2018-07-24 2019-08-29 Edmund Pötsch Selbstbewegbarer künstlicher Köderfisch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selbstbewegbaren künstlichen Köderfisches
JP2020174559A (ja) * 2019-04-17 2020-10-29 Ls株式会社 釣り用ルアー
JP7240999B2 (ja) * 2019-10-16 2023-03-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JP7288873B2 (ja) * 2020-03-06 2023-06-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用のルアー
KR20210113034A (ko) * 2020-03-06 2021-09-15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시용 루어
JP7349391B2 (ja) * 2020-03-06 2023-09-22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用のルアー
JP7288874B2 (ja) * 2020-03-06 2023-06-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用のルアー
US11589565B1 (en) * 2020-04-20 2023-02-28 River2Sea, Llc Clacking swimbait joint device
JP2022037984A (ja) 2020-08-26 2022-03-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JP2022184423A (ja) * 2021-06-01 2022-12-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JP2023016548A (ja) 2021-07-21 2023-02-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KR20230019789A (ko) * 2021-08-02 2023-02-09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시용 루어
EP4147571A1 (en) * 2021-08-25 2023-03-15 Globeride, Inc. Lure for fishing
RU208938U1 (ru) * 2021-10-06 2022-01-24 Андрей Сергеевич Шелестов Рыболовная приманка
KR20230055943A (ko) * 2021-10-19 2023-04-26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시용 루어
JP2023079082A (ja) 2021-11-26 2023-06-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6617A (en) * 1988-04-15 1991-08-06 Waldrip Ralph L Fishing lure
JPH02138560U (zh) * 1989-04-20 1990-11-19
JPH078072B2 (ja) * 1991-08-02 1995-01-30 株式会社ユピテック 振動ユニットの磁気回路部材支持構造
US5319875A (en) * 1993-03-17 1994-06-14 Giuseppe Brandolino Cage lure
JP2779375B2 (ja) * 1993-06-04 1998-07-23 セイコークロック株式会社 電磁駆動式振り子時計
JP3738105B2 (ja) * 1997-01-13 2006-01-25 株式会社ラッキークラフト 釣り用ルアー
JPH10215730A (ja) * 1997-02-04 1998-08-18 Akiba Kogyo Kk ルアー
JP3040539U (ja) * 1997-02-14 1997-08-26 株式会社ラッキークラフト フィッシング用ルアー
JPH1175628A (ja) * 1997-09-09 1999-03-23 Jinun Japan:Kk 魚誘引具
JPH11266744A (ja) * 1998-03-23 1999-10-05 Shiko Tokeshi イカ釣り用の疑似餌
JP2002142613A (ja) * 2000-11-10 2002-05-21 Marukiyuu Kk ジグヘッド
US6804909B1 (en) 2000-12-19 2004-10-19 Daron K. West Vibrating fishing lure with water dynamics
JP2002330670A (ja) * 2001-05-09 2002-11-19 Nichimo Co Ltd 漁業用人工餌
JP2002330668A (ja) * 2001-05-10 2002-11-19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ルアー
JP2003204735A (ja) * 2002-01-11 2003-07-22 Omron Corp 釣具用発光装置および発光釣具
JP3723778B2 (ja) * 2002-01-31 2005-12-07 株式会社ズイール ルアー
JP4017433B2 (ja) * 2002-04-08 2007-12-05 株式会社タックルハウス ルアー
JP3649216B2 (ja) * 2002-08-09 2005-05-18 株式会社ブイオーシーダイレクト 発電式発光ルアーと発光ユニット
JP2005176709A (ja) * 2003-12-19 2005-07-07 Takashi Kitayama 釣具
WO2006025115A1 (ja) * 2004-09-01 2006-03-09 Tatsuya Masuko 発光ルアー
JP2006345851A (ja) * 2005-06-18 2006-12-28 Takashi Kitayama 釣具
JP3124480U (ja) * 2006-06-08 2006-08-17 秀敏 佐古 吊り下げ型表示具
JP5319122B2 (ja) * 2008-01-21 2013-10-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慣性センサ
JP2011050374A (ja) * 2009-08-06 2011-03-17 Shimano Inc ルアー
CA2792373C (en) 2010-03-26 2017-06-06 Larry D. Goosey Fishing lure with mechanically-actuated lower frequency tone generation device
JP2012222718A (ja) * 2011-04-13 2012-11-12 Seiko Epson Corp 発振器
KR101472038B1 (ko) * 2013-01-14 2014-12-24 이명수 낚시용 루어
JP5424435B1 (ja) * 2013-09-13 2014-02-26 株式会社クロスフォー 身飾品
US20160000057A1 (en) * 2014-07-02 2016-01-07 Steve Mistilis Steve's spinners
JP6559457B2 (ja) * 2015-04-21 2019-08-14 メガバス株式会社 釣り用ルアー
JP6521808B2 (ja) * 2015-09-09 2019-05-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ルア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9621A (zh) 2023-02-03
CN110384078B (zh) 2023-02-28
JP2019187246A (ja) 2019-10-31
DE102019205734A1 (de) 2019-10-24
US20190320634A1 (en) 2019-10-24
KR20190122124A (ko) 2019-10-29
JP6998825B2 (ja) 2022-01-18
US20220039363A1 (en) 2022-02-10
JP2022001073A (ja) 2022-01-06
DE102019205734B4 (de) 2023-08-17
DE202019005661U1 (de) 2021-05-07
JP7308898B2 (ja) 2023-07-14
CN110384078A (zh) 2019-10-29
KR102429473B1 (ko) 2022-08-04
DE202019005840U1 (de) 202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4078B (zh) 拟饵
US6141900A (en) Flexible oscillating fishing lure system
US8978289B2 (en) Chain skirt fishing lures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s
CN112655673B (zh) 拟饵
CN112655674A (zh) 拟饵
CN112655672B (zh) 拟饵
US10856533B2 (en) Electroreceptor six senses fishing attractor
US20140250763A1 (en) Articulated Fishing Lure
US8028465B1 (en) Fishing l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7059080B2 (en) Fishing lure system
CN115669622A (zh) 拟饵
WO2003051110A2 (en) Fish catching system
US6453599B2 (en) Fishing lure with sound attraction
US20220400660A1 (en) Crankbait Fishing Lure
KR102425566B1 (ko) 낚시용 인조미끼
US6237276B1 (en) Levitating bait weedless fishing lure
WO2013167791A1 (en) Lure for fishing
US20090223108A1 (en) Swimming softbait lure
CA2309569A1 (en) Cadence-adjustable popping fishing lure
KR200494458Y1 (ko) 부력부재가 마련된 루어낚시용 인공미끼
US20040049969A1 (en) Permanent and interchangeable rigid and flexible blades affixed to two hook tandem hooks and hookmasters for side to side and vertical oscillating lures, pin weights pin floats optional weed guard
JP2020191816A (ja) ルアー
JP3159066U (ja) 疑似餌
AU2012101689A4 (en) Fishing lure
AU750963B2 (en) Fishing l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