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9133A -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9133A
CN115789133A CN202211403724.1A CN202211403724A CN115789133A CN 115789133 A CN115789133 A CN 115789133A CN 202211403724 A CN202211403724 A CN 202211403724A CN 115789133 A CN115789133 A CN 115789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friction plate
groove
disc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37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9133B (zh
Inventor
周立刚
周立成
何栓
陈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engjiu Brak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madian Hengji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madian Hengji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madian Hengji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37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9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9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9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9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9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涉及到制动盘技术领域,包括摩擦片组件、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原料冷加工,模具装配,铸造和制动片装配。本发明通过设置摩擦片组件、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摩擦片组件和安装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拼接,其组成模块化结构的制动片,且摩擦片本体设置有两个,两者之间能形成扇热间隙,且在摩擦片本体上设置的通风孔和散热槽,能大大提高摩擦片本体的散热效果,在保证了制动片结构强度和摩擦性能的同时,方便了对摩擦片组件进行更换,从而方便了制动片的维护,并节省了制动片其余组件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已成为现代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汽车而言,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之一,关系着行车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制动盘作为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件,其质量高低、性能好坏,决定着汽车制动系统的优劣,也决定了汽车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保障。
目前市场汽车采用有鼓式刹车系统,鼓式刹车的制动鼓材料一般采用灰铸铁,盘式刹车制动盘材料一般也采用灰铸铁,因为灰铸铁除具备良好的制造性能外,其摩擦系数非常适合用于制造制动盘。但是,灰铸铁是一种脆性金属材料,比重较大,容易破裂,在长期使用时磨损严重,需要进行定期更换,而传统的灰铸铁制动盘在铸造完成后需要进行焊接等一系列加工,才能满足汽车的安装需求,其生产难度大、污染大、成本高。而且,灰铸铁材料的制动盘在摩擦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过高时容易出现材料热衰竭的情况,影响其刹车性能,而现有技术的制动盘因为结构的限制,散热路径较为单一,散热效果一般。
因此,发明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包括摩擦片组件、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两个摩擦片本体,所述摩擦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为中空结构,多个所述连接柱呈环形阵列分布,且两个摩擦片本体上的连接柱相一一对应,使得在安装两个摩擦片本体时,两个摩擦片本体之间能形成散热间隙;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摩擦片本体的一侧中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螺栓位于摩擦盘组件和安装组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本体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摩擦片本体的外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连通槽的槽口处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延伸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多个所述定位槽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每个摩擦片本体上的连接柱与连接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连接柱上的散热风轮,所述散热风轮包括轴套和风叶,所述轴套与连接柱间隙配合,所述轴套采用永磁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本体的外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设置为扇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槽设置为对称结构,多组所述散热槽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散热槽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的内壁,所述摩擦片本体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一端延伸至散热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所述卡块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多个所述卡块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卡块的数量设置为定位槽数量的一半,所述摩擦片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卡槽与卡块相适配,多个所述卡槽与多个卡块呈错位分布。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安装座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安装孔的槽口处开设有六方槽,所述安装座的外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座,所述延伸座设置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延伸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设置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安装盘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安装座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加强筋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安装盘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多个螺孔,多个所述螺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安装盘的外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圆形槽。
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螺栓依次贯穿安装孔和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与六方槽相适配,所述连接螺栓的外侧套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连接块与定位槽相适配,所述连接块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螺栓与通槽贯穿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与散热槽的一端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本体通过灰铸铁铸造而成,所述安装组件通过碳素结构钢冲压而成,所述连接组件通过碳素结构钢冷镦而成。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准备,选取灰铸铁和碳素结构钢作为制动盘的生产原料,并准备摩擦片组件的铸造模具;
步骤二、原料冷加工,通过对碳素结构钢进行冲压和冷镦加工,实现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的制备;
步骤三、模具装配,将铸造模具中的楔形块插接在下模的外侧,并将铸造模具中的上模压紧在下模上方,使得上模、下模和楔形块组成完整的模具,楔形块的设置使得摩擦片组件在成型后其外侧可以产生多个散热槽;
步骤四、铸造,将融化后的灰铸铁通过铸造口灌注至铸造模具内,灰铸铁在铸造模具内冷却成型为摩擦片组件,上模和下模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散热孔的凸块;
步骤五、制动片装配,将两个摩擦片组件、一个安装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相互拼接,即可完成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的制作,在装配过程中,保证两个摩擦片组件呈对称放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摩擦片组件、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摩擦片组件由灰铸铁铸造而成,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分别由碳素结构钢冲压和冷镦成型,摩擦片组件和安装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拼接,其组成模块化结构的制动片,且摩擦片组件设置有两个,在保证了制动片结构强度和摩擦性能的同时,方便了对摩擦片组件进行更换,从而方便了制动片的维护,并节省了制动片其余组件的成本。
2、本发明通过设置摩擦片组件,摩擦片组件包括摩擦片本体,摩擦片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定位槽,定位槽的设置使得摩擦片组件与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提升,从而使得制动盘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摩擦片本体的外侧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散热槽的内壁开设有散热孔,散热槽和散热孔的设置使得摩擦片组件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快速排出,从而避免了制动盘因热量堆积产生热衰竭影响刹车性能。
3、本发明通过两个摩擦片本体和连接柱的设置,一方面能使两个摩擦片本体组装时,在两个连接柱的支撑下两个摩擦片本体之间形成散热间隙,以提高对摩擦片本体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两个摩擦片本体和连接柱形成的散热间隙为设置散热风轮创造了条件,散热风轮通过利用刹车时摩擦片本体产生和传递的热量,当散热风轮上的轴套的温度达到居里温度时,轴套的磁性消失,散热风轮能产生转动,并通过带动散热间隙的空气流动以及通过散热孔、散热槽等多路径带动空气流动,对摩擦片本体进行散热,以提高两个摩擦片本体的散热效果,避免长时间剧烈刹车时摩擦片本体因过热出现热衰竭现象。
4、本发明通过采用分别加工的方式生产摩擦片组件、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摩擦片组件在铸造模具中可以一次成型,而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多个组件在生产完成后可以直接进行装配,从而节省了制动盘的生产成本,提升了制动盘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摩擦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摩擦片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散热槽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安装组件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轴套和风叶与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铸造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铸造模具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浇铸模具与摩擦片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摩擦片组件;2、安装组件;3、连接组件;4、铸造模具;101、摩擦片本体;102、连通槽;103、延伸槽;104、定位槽;105、连接孔;106、连接柱;107、散热槽;108、散热孔;109、卡块;110、卡槽;111、轴套;112、风叶;201、安装座;202、安装孔;203、六方槽;204、延伸座;205、安装盘;206、加强筋;207、螺孔;208、圆形槽;301、连接螺栓;302、连接块;303、通槽;304、方形槽;401、上模;402、下模;403、楔形块;404、铸造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包括摩擦片组件1、安装组件2和连接组件3,摩摩擦片组件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安装组件2,摩擦片组件1和安装组件2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组件3。
具体的,摩擦片组件1包括两个摩擦片本体101,摩擦片本体101设置为圆形结构,摩擦片本体101通过灰铸铁铸造而成;摩擦片本体101的外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连通槽102,连通槽102设置为圆形结构,连通槽102的槽口处开设有延伸槽103,延伸槽103设置为环形结构,延伸槽103的设置方便了定位槽104的开设,同时方便了定位块302和定位螺栓301的安装。
延伸槽103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04,定位槽104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多个定位槽104呈环形阵列分布,定位槽104的槽底贯穿开设有连接孔105,摩擦片本体1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106,连接柱106设置为中空结构,多个连接柱106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摩擦片本体101上的连接柱106与连接孔105一一对应,连接柱106与连接孔105的开口处固定连接;且两个摩擦片本体101上的连接柱106相一一对应,当两个摩擦片本体101相互拼接组装时,相对应的两个连接柱106相互贴合,然后连接螺栓301贯穿两个连接柱106对两个摩擦片本体101固定,使得在安装两个摩擦片本体101时,在连接柱106的支撑下,两个摩擦片本体101之间能形成散热间隙,散热间隙能提高摩擦片本体101在刹车过程中的散热效果。
摩擦片本体101的外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槽107,散热槽107设置为扇形结构,多组散热槽107呈环形阵列分布,散热槽107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104的内壁,摩擦片本体101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08,散热孔108的一端延伸至散热槽107的内壁,散热孔108和散热槽107配合,可以实现空气的循环,空气在经过散热孔108和散热槽107的过程中可以将摩擦片本体101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对摩擦片本体101散热,以避免摩擦片本体101因过热出现热衰竭现象。
摩擦片本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109,卡块109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多个卡块109呈环形阵列分布,摩擦片本体10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卡槽110,卡槽110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卡槽110与卡块109相适配,多个卡槽110与多个卡块109呈错位分布。卡块109和卡槽110配合,在组装两个摩擦片本体101时,其中一个摩擦片本体101的卡块109能卡到另一个摩擦片本体101的卡槽110内,使得两个摩擦片本体101可以发生同步转动,且卡块109和卡槽110可以分担连接螺栓301承受的作用力,以达到提升制动盘结构强度的效果。
摩擦片组件1还包括套设于连接柱106上的散热风轮,其中散热风轮包括轴套111和风叶112。在拼装两个摩擦片本体101时,可先把散热风轮的轴套111套接在其中一个摩擦片本体101的连接柱106上,然后在对接两个摩擦片本体101的连接柱106时,另一个摩擦片本体101的连接柱106插入到散热风轮的轴套111内,完成散热风轮的安装。轴套111采用永磁性材质,轴套111与连接柱106间隙配合。车辆正常行驶时,摩擦片本体101温度不会升高,轴套111磁吸附在连接柱106上。刹车时,摩擦片本体101升温并把热量传导到106和轴套111上,当轴套111的温度升高并达到居里温度时,轴套111的磁性消失,轴套111不再吸附在连接柱106上,此时行驶的车辆产生的风压能吹动风叶112带动轴套111绕连接柱106转动,风叶112转动时,一方面能促进两个摩擦片本体101之间散热间隙内空气的流动,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散热间隙内空气流动后,外部空气也能通过散热槽107及与散热槽107连通的内侧的散热孔108被风叶112带动,同时摩擦片本体101外侧的空气穿过外侧的散热孔108、散热槽107、内侧的散热孔108被风叶112带动,从而使得空气通过上述多路径对摩擦片本体101进行散热,有效的提高两个摩擦片本体101的散热效果。
综上述所,两个摩擦片本体101和连接柱106的设置,一方面能使两个摩擦片本体101组装时,在两个连接柱106的支撑下两个摩擦片本体101之间形成散热间隙,以提高对摩擦片本体101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两个摩擦片本体101和连接柱106形成的散热间隙为设置散热风轮创造了条件,散热风轮通过利用刹车时摩擦片本体101产生和传递的热量,当散热风轮上的轴套111的温度达到居里温度时,轴套111的磁性消失,散热风轮能产生转动,并通过带动散热间隙的空气流动以及通过散热孔108、散热槽107等多路径带动空气流动,对摩擦片本体101进行散热,以提高两个摩擦片本体101的散热效果,避免长时间剧烈刹车时摩擦片本体101因过热出现热衰竭现象。
安装组件2包括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位于其中一个摩擦片本体101的一侧中部,安装座201设置为环形结构,安装座201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02,多个安装孔202呈环形阵列分布,安装孔202的槽口处开设有六方槽203,六方槽203可以对连接螺栓301的一端起到限位作用,以方便连接螺栓301上螺母的锁紧。
安装座201的外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座204,延伸座204设置为环形结构,延伸座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205,安装盘205设置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安装盘20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206,加强筋206的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结构。加强筋206的设置使得延伸座204、安装盘205和安装座201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提升,从而使得安装座201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且直角梯形结构的设置使得加强筋206可以承受更大的扭转作用力,以保证安装组件2在刹车过程中不会因受力过大发生形变。
加强筋206的一端与安装座201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加强筋206呈环形阵列分布,安装盘205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多个螺孔207,多个螺孔207呈环形阵列分布,螺孔207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轮毂上,从而可以实现制动盘的安装。安装盘205的外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圆形槽208,圆形槽208的设置方便了汽车轮毂中轴螺丝的插入,从而方便了制动盘的安装,安装组件2通过碳素结构钢冲压而成。
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螺栓301,连接螺栓301设置有多个,连接螺栓301位于摩擦盘组件1和安装组件2之间,多个连接螺栓301呈环形阵列分布,连接螺栓301依次贯穿安装孔202和连接孔105,连接螺栓301可以将摩擦盘组件1和安装组件2锁紧,从而可以实现制动盘的拼装。
连接螺栓301的一端与六方槽203相适配,连接螺栓301的外侧套接有两个连接块302,连接块302设置为半圆形结构,连接块302与定位槽104相适配,连接块302和定位槽104配合,使得连接螺栓301与摩擦片本体101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提升,从而使得连接螺栓301的受力限度得到提升,进而使得制动盘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连接块302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303,连接螺栓301与通槽303贯穿连接,连接块302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方形槽304,方形槽304与散热槽107的一端相对应,方形槽304的设置避免连接块302将散热槽107的一端阻挡,从而保证了散热槽107的散热效果,连接组件3通过碳素结构钢冷镦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图13至图15所示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准备,选取灰铸铁和碳素结构钢作为制动盘的生产原料,并准备摩擦片组件1的铸造模具4;
步骤二、原料冷加工,通过对碳素结构钢进行冲压和冷镦加工,实现安装组件2和连接组件3的制备;
步骤三、模具装配,将铸造模具4中的楔形块403插接在下模402的外侧,并将铸造模具4中的上模401压紧在下模402上方,使得上模401、下模402和楔形块403组成完整的模具。其中楔形块403的设置使得摩擦片组件1在成型后其外侧可以产生多个散热槽107,楔形块403可以插接在下模402外侧对应的槽内,而上模401在与下模402完成拼接后,上模401边缘的凸起可以对楔形块403进行限位,以保证铸造过程中楔形块403位置的固定。
上模401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与连通槽102、延伸槽103、定位槽104和连接孔105相对应的凸起,下模40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卡块109对应的凹槽,与卡槽110对应的凸起,灰铸铁可以在上模401与下模402之间冷却成型直接完成摩擦片组件1的铸造。
步骤四、铸造,将融化后的灰铸铁通过铸造口404灌注至铸造模具4内,灰铸铁在铸造模具4内冷却成型为摩擦片组件1,上模401和下模402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散热孔108的凸块。
步骤五、制动片装配,在装配过程中,保证两个摩擦片组件1呈对称放置,将两个摩擦片组件1、一个安装组件2和多个连接组件3相互拼接,即可完成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的制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片组件(1)、安装组件(2)和连接组件(3);
所述摩擦片组件(1)包括两个摩擦片本体(101),所述摩擦片本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106),所述连接柱(106)设置为中空结构,多个所述连接柱(106)呈环形阵列分布,且两个摩擦片本体(101)上的连接柱(106)相一一对应,使得在安装两个摩擦片本体(101)时,两个摩擦片本体(101)之间能形成散热间隙;
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安装座(201),所述安装座(201)位于摩擦片本体(101)的一侧中部;
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螺栓(301),所述连接螺栓(301)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螺栓(301)位于摩擦盘组件(1)和安装组件(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本体(101)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摩擦片本体(101)的外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连通槽(102),所述连通槽(102)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连通槽(102)的槽口处开设有延伸槽(103),所述延伸槽(103)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延伸槽(103)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04),所述定位槽(104)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多个所述定位槽(104)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定位槽(104)的槽底贯穿开设有连接孔(105),每个摩擦片本体(101)上的连接柱(106)与连接孔(105)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件(1)还包括套设于连接柱(106)上的散热风轮,所述散热风轮包括轴套(111)和风叶(112),所述轴套(111)与连接柱(106)间隙配合,所述轴套(111)采用永磁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本体(101)的外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槽(107),所述散热槽(107)设置为扇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槽(107)设置为对称结构,多组所述散热槽(107)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散热槽(107)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104)的内壁,所述摩擦片本体(101)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08),所述散热孔(108)的一端延伸至散热槽(107)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本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109),所述卡块(109)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多个所述卡块(109)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摩擦片本体(10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卡槽(110),所述卡槽(110)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卡槽(110)与卡块(109)相适配,多个所述卡槽(110)与多个卡块(109)呈错位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1)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安装座(201)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02),多个所述安装孔(202)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安装孔(202)的槽口处开设有六方槽(203),所述安装座(201)的外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座(204),所述延伸座(204)设置为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座(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205),所述安装盘(205)设置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安装盘(20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206),所述加强筋(206)的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加强筋(206)的一端与安装座(201)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加强筋(206)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安装盘(205)的外侧面贯穿开设有多个螺孔(207),多个所述螺孔(207)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安装盘(205)的外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圆形槽(2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螺栓(301)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螺栓(301)依次贯穿安装孔(202)和连接孔(105),所述连接螺栓(301)的一端与六方槽(203)相适配,所述连接螺栓(301)的外侧套接有两个连接块(302),所述连接块(302)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连接块(302)与定位槽(104)相适配,所述连接块(302)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303),所述连接螺栓(301)与通槽(303)贯穿连接,所述连接块(302)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方形槽(304),所述方形槽(304)与散热槽(107)的一端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本体(101)通过灰铸铁铸造而成,所述安装组件(2)通过碳素结构钢冲压而成,所述连接组件(3)通过碳素结构钢冷镦而成。
10.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权利要去1-9任一所述的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准备,选取灰铸铁和碳素结构钢作为制动盘的生产原料,并准备摩擦片组件(1)的铸造模具(4);
步骤二、原料冷加工,通过对碳素结构钢进行冲压和冷镦加工,实现安装组件(2)和连接组件(3)的制备;
步骤三、模具装配,将铸造模具(4)中的楔形块(403)插接在下模(402)的外侧,并将铸造模具(4)中的上模(401)压紧在下模(402)上方,使得上模(401)、下模(402)和楔形块(403)组成完整的模具,楔形块(403)的设置使得摩擦片组件(1)在成型后其外侧可以产生多个散热槽(107);
步骤四、铸造,将融化后的灰铸铁通过铸造口(404)灌注至铸造模具(4)内,灰铸铁在铸造模具(4)内冷却成型为摩擦片组件(1),上模(401)和下模(402)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散热孔(108)的凸块;
步骤五、制动片装配,将两个摩擦片组件(1)、一个安装组件(2)和多个连接组件(3)相互拼接,即可完成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的制作。
CN202211403724.1A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5789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3724.1A CN115789133B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3724.1A CN115789133B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9133A true CN115789133A (zh) 2023-03-14
CN115789133B CN115789133B (zh) 2023-11-10

Family

ID=8543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3724.1A Active CN115789133B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913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8648A2 (de) * 2001-04-19 2002-11-20 Buderus Guss GmbH Bremsscheibe
CN110081103A (zh) * 2019-05-24 2019-08-02 驻马店恒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通用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CN211778667U (zh) * 2020-02-14 2020-10-27 龙口市隆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散热耐磨损刹车盘
CN211924786U (zh) * 2020-04-24 2020-11-13 烟台鲁航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汽车用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
CN212131133U (zh) * 2020-03-31 2020-12-11 莱州伟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组合式刹车盘
CN214465723U (zh) * 2021-04-01 2021-10-22 蓬莱市金鑫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碳制动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8648A2 (de) * 2001-04-19 2002-11-20 Buderus Guss GmbH Bremsscheibe
CN110081103A (zh) * 2019-05-24 2019-08-02 驻马店恒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通用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CN211778667U (zh) * 2020-02-14 2020-10-27 龙口市隆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散热耐磨损刹车盘
CN212131133U (zh) * 2020-03-31 2020-12-11 莱州伟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组合式刹车盘
CN211924786U (zh) * 2020-04-24 2020-11-13 烟台鲁航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汽车用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
CN214465723U (zh) * 2021-04-01 2021-10-22 蓬莱市金鑫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碳制动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9133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19827A (en) Brake roto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1396476B (zh) 一种组合式高碳纤维刹车盘
CN110617285A (zh) 高速列车复合材料轴装制动盘
CN115789133B (zh) 一种双摩擦片复合制动盘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01684B (zh) 一种高强度自散热制动盘
KR20010082476A (ko) 분리형 브레이크 디스크
CN216642898U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碳陶刹车盘
CN215751702U (zh) 一种轮毂主体以及电机轮毂
CN215097516U (zh) 一种前桥制动鼓和轮毂组件结构
CN217951066U (zh) 一种组合式碳陶刹车盘
CN210510045U (zh) 一种径向分体式碳陶制动盘
CN211820486U (zh) 一种多层复合散热制动盘
CN211778665U (zh) 一种改善制动盘散热性能的结构
CN216519306U (zh) 一种风道防开裂的制动盘
CN210026897U (zh) 塑料轮毂和铝轮毂双拼车轮
CN214138108U (zh) 一种车轮组件和汽车
CN108528609B (zh) 一种用于盘式制动器的碟盘转接结构
CN213088563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上的散热压盘
CN213206387U (zh) 一种具有合理散热特性的汽车刹车片
CN21707390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轮毂防脱圈
CN218894901U (zh) 一种组合式刹车盘
CN115681375A (zh) 一种动车组用轴装锻钢制动盘
CN218325913U (zh) 一种耐磨卡车刹车盘
CN209638094U (zh) 冷却塔扇叶固定轮毂
CN220060329U (zh) 铝铁复合制动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54 Jincheng Avenue, Langling Street, Queshan County,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463200

Patentee after: Henan Hengjiu Brake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Jincheng Avenue, industrial cluster district, Queshan County,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MADIAN HENGJI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