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63A - 细纱机的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细纱机的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63A
CN1157863A CN 96122840 CN96122840A CN1157863A CN 1157863 A CN1157863 A CN 1157863A CN 96122840 CN96122840 CN 96122840 CN 96122840 A CN96122840 A CN 96122840A CN 1157863 A CN1157863 A CN 1157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fine spining
spining machine
gear mechanism
rol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1228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沃尔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57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2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rollers of drafting machines; Roller speed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用至少具有一个设有几根牵伸罗拉的牵伸装置的细纱机来构成一个位于两个相邻牵伸罗拉之间的牵伸区,其中至少两根牵伸罗拉设有单独的驱动电动机,最好是转速控制的驱动电动机,并在各驱动电动机和有关的传动罗拉之间的传动路线中至少设置一齿轮机构,便能价廉地生产多种不同的纱线。为此,驱动电动机中至少有一台同其配属的齿轮机构及罗拉一起构成一单元(30,30′),可相对于至少另一根从动牵伸罗拉沿牵伸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细纱机的传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纱机。
在细纱机中为了通过牵伸装置来生产一定的纱线,必需保持预定的牵伸。为此,牵伸所需的各个牵伸罗拉的转数必须互相保持一定的比例。这在老的细纱机中是这样来达到的:它只设有一台驱动电动机通过一变速齿轮箱来同时传动牵伸装置的所有罗拉。
然而最近细纱机已有所发展,其中至少有两根牵伸罗拉是单独传动的,但最好是每根牵伸罗拉由各自的电动机在两端进行传动。于是所需的牵伸比便能通过供给驱动电动机的交流电的频率以简单的电子控制方法来调节。对此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方法在同时提交的题为“电子传动装置”(DE 195 37 915.2)的专利申请中作了描述,其公开的内容将作为参考在本专利申请的内容中予以说明。
通过各罗拉旋转速度的独立的电子调节,在这种细纱机中可取消在老式机器中所需的齿轮更换。为了生产不同的纱线,不仅需改变各牵伸罗拉的转速,而且还必须调节它们之间的距离。由于此原因,甚至在设有单独传动牵伸罗拉的细纱机中也必需设置昂贵的机械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细纱机,能以较经济的方法来生产多种不同的纱线品种。
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这种细纱机具有至少一个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具有几根、最好三根从动牵伸罗拉和在其上所压的自由旋转的压辊,用来构成至少一个在两根相应的牵伸罗拉连同所设置的压辊之间的牵伸区,其中至少两根牵伸罗拉设有单独的驱动电动机,最好是速度控制的驱动电动机,并在各驱动电动机与所驱动的罗拉之间的传动路线中至少设有一个齿轮机构,其中,至少有一个在一根牵伸罗拉的一端上所设置的驱动电动机同其所属的齿轮机构和牵伸罗拉作为一个单元被安装成能相对于至少另一根从动牵伸罗拉垂直于罗拉轴的方向移动。
至少一根牵伸罗拉的驱动电动机连同与其有关的传动装置及牵伸罗拉作为一个单元能相对于至少另一根被驱动的牵伸罗拉沿着牵伸方向移动,从而只需在牵伸罗拉的两端设置一单独的机械调节装置来改变相邻牵伸罗拉之间的距离。因此细纱机的机械改装仅需最低的安装费用。
在优先的实施方式中,细纱机至少设有三根被驱动的牵伸罗拉,而且其中至少两根罗拉可相对于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根牵伸罗拉移动或自动地移动,从而提高了生产不同纱线品种的灵活性。在罗拉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两根罗拉能够沿着牵伸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由于两根罗拉连同其传动装置和电动机一起能在一滑块上沿着共同的导轨移动,使得结构简化。
纱线从前罗拉或输出罗拉输送至锭子。按照本发明,该前罗拉或输出罗拉是不移动的,因此纱线从牵伸装置到锭子的运行途径保持不变。
另外最好在每台电动机与牵伸罗拉之间设置一由两个齿形皮带轮和一根在它们之间运行的用以传递转矩的齿形带所构成的前置传动装置。这样比较有利,因为齿形带,特别是驱动电动机低速运行时能吸收所发生的冲击,从而防止后随的通常由齿轮所构成的减速齿轮级的损伤,同时还能为电动机转速提供一减速作用。通过至少在罗拉两端设置的一对电动机与其所属的罗拉之间的传动路线中所安置的偏移齿轮机构,各个牵伸罗拉能相互设置得特别靠近。这样它们之间的距离能保持在30毫米以下,最好两根外边的罗拉,也就是前罗拉和后罗拉都设置偏移齿轮机构,而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罗拉则不设置偏移齿轮机构。
另外还最好在罗拉的两端上设置一个在牵伸罗拉与所属电动机之间的传动路线上的中间齿轮机构来降低电动机的转速,使电动机能在较有利的高速下运行以防止冲击性的传动运动。同齿形带传动装置相结合,它能特别可靠地防止传动齿轮机构的损伤。
如果各传动电动机同所属的罗拉在细纱机的各种工作状态中均能持久地传扭相连,则传动装置便能设计得十分简单,因为这样便能避免采用像DE 40 00 226中所述的昂贵的和难以控制的离合器。通过特别优先采用磁阻电动机作为转速控制的驱动电动机,即使在不用离合器的情况下,当细纱机起动和减速运行时也不会发生牵伸的偏差。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其中:
图1表示按本发明的细纱机牵伸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2表示通过图1中截面线II-II的示意图,部分为剖面图;
图3表示按本发明的细纱机牵伸装置从图1的相反方向观看时的示意侧视图。
按照图1,一个牵伸装置10包括一根与用交叉阴影线表示的自由转动的上压辊16′共同工作的后罗拉也即输入罗拉16、一根与用交叉阴影线表示的自由转动的上压辊14′共同工作的中间罗拉14以及一根与用交叉阴影线表示的自由转动的上压辊12′共同工作的前罗拉(或输出罗拉)12,它们是平行和在同一平面内设置的。在后罗拉16与压辊16′之间的输入间隙内由一图中未表示的粗纱筒管喂入一待牵伸的粗纱,通过中间罗拉14与压辊14′之间的钳口线以及前罗拉12与压辊12′之间的钳口线引到锭子上(未表示)。
压辊12′,14′,16′装在一围绕着轴60能向上摆动的导臂58上,而且前罗拉压辊12′是固定的而中间罗拉压辊14′和后罗拉压辊16′则能沿双箭头方向移动。
每根牵伸罗拉12,14,16至少在一端通过一多级传动装置24,26,和28依次同一单独传动电动机18,20,22相连接。单独传动电动机18,20,22的优先控制系统在同时提出的题为“电子传动装置”的专利申请(我们的卷号为R3355)中已有说明,其公开的内容作为参考在本专利申请中予以说明。在相反的一端上,根据图3牵伸罗拉12,14,16是装在轴承30″,30,30″″内,其中30″″是固定在机器上,而另外两个30″,30能按下方所示的双箭头方向也就是平行于牵伸方向(II-II)移动,并在各自选定的位置上予以固定。压辊12′,14′,16′在这一侧也是支承在导臂58上,或者安装成可沿上方所示的双箭头移动。
后罗拉16的一端和在这一端所设置的从牵伸装置向上延伸的所属减速机构28以及电动机22是通过装在可在轨道上导行的滑块而互相构成一牢固的单元30,它能与一通过牵伸罗拉轴的直线II-II相平行地移动,它还包括每个纺纱部位上所设置的压辊16′并同轴承30″相连接。
同样,中间罗拉14的一端和其上所设置的从牵伸装置向上倾斜地让开后罗拉16的减速机构28而延伸的减速机构26以及电动机20是通过装在一滑块上而互相构成一牢固的单元30′,它能以与单元30相同的方向并最好在单元30的同一轨道上移动,它还包括在每个纺纱部位所设置的压辊14′并同轴承30相连接。
前罗拉12的一端和其上所设置的从牵伸装置向下延伸的减速机构24以及装在牵伸装置下方的电动机18是支承在机架46上,不能移动,如同设在前罗拉另一端上的轴承30″″一样。
现参照图2对齿轮装置具体说明如下:
根据图2,前罗拉12在两个传动侧都同偏移齿轮机构38a的第一输出轴40a相连接,偏移齿轮机构的输入轴42a距与前罗拉12相邻的中间罗拉14的距离大于前罗拉12本身与中间罗拉之间的距离。偏移齿轮机构的输入轴42a与中间齿轮机构44a的输出轴传扭连接,中间齿轮机构的减速比最好在1∶5至1∶10的范围内,特别是以1∶7尤为优先。
一级减速的中间齿轮机构44a的输入轴同一齿形皮带轮34a相连,其上有一齿形带48(图1)引导到与电动机18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个齿形皮带轮50(图1)上。齿形带传动的减速比最好是在1∶2左右。
与前罗拉12相邻的中间罗拉14在其两端沿轴向从机架向外延伸到超过其相邻前罗拉的齿形皮带轮34a,并在其两端直接同一中间齿轮机构44b的输出轴传扭连接。该中间齿轮机构最好采用两级减速,减速比可在1∶20到1∶80之间,特别推荐1∶40左右,结构最好采用正齿轮。
在中间齿轮机构44b的输入轴上装有一齿形皮带轮34b,它通过齿形带52同所属电动机20的输出轴上传扭安装的齿形皮带轮54(图1)相连接。
后罗拉16在其两端同偏移齿轮机构38b的输出轴40b传扭相连,其输入轴42b约以与前罗拉的偏移齿轮机构38a离机架相同的距离同一中间齿轮机构44c传扭相连,该中间齿轮机构最好采用两级减速,速比可在1∶20到1∶80的范围内,最好采用1∶40,并建议采用正齿轮结构。
中间齿轮机构44c的输入轴同样是同一齿形皮带轮34c传扭相连,它离机架的距离约与齿形皮带轮34a的情况相同,并通过一齿形带36同后罗拉16的传动电动机22输出轴上传扭安装的齿形皮带轮56相连接。像另一由两个齿形皮带轮和一根齿形带所构成的初级减速一样,此初级减速的速比最好也是1∶2左右。
驱动电动机18,20和22最好采用速度控制的驱动电动机,特别是同步电动机或磁阻电动机,它与传统的同步电动机相比具有能自动牵入同步的优点。它能如同在我们上述的申请中所述的方法那样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细纱机的工作如下:
为了调节新的牵伸罗拉的距离,按照图1首先把后罗拉16及所属的传动机构移到离前罗拉12最大的距离。于是把前罗拉12和中间罗拉14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待生产纱线所需的距离,例如所述罗拉中心之间的距离约在29~42.5毫米之间。其中,前罗拉12连同其传动机构24和所属的电动机18以及其轴承(图3)一起牢固安装在机架46上,而中间罗拉14的一端连同其所属的传动机构26和驱动电动机20一起(用虚线表示)在一滑块上所构成的单元30′和另一端上的轴承30(图3)能一起移动。在设有滑块的情况下,该滑块连同传动机构26及其所属的电动机20可在为它所设的轨道上滑行。中间罗拉14的两端以同样的程度移动。当移动到设定位置时中间罗拉14便固定在此位置上。
然后按待生产纱线的需要把后罗拉16从其离前罗拉12最远的位置连同其所属的传动机构28和驱动电动机22作为单元30以及轴承30″(图3)向中间罗拉14移到所需的距离,例如在牵伸罗拉14和16的中心距调到41.5~55mm并予以固定。
压辊14′和16′在其导臂58上调节到与罗拉14和16相一致。
然后,电动机的转速可根据所需的牵伸比对传动装置的减速要求通过一图中未表示的牵伸机构调节系统来调节,如同在我们所提交的专利申请P(我们的卷号是R3355)中所述。
当电动机18,20,22通电时,传动机构24,26和28立即把驱动转矩传递到其上所装的牵伸罗拉12,14和16,而无需在加速之前先把传动电动机起动到一定的低速,也不需要藉离合器在达到一预定转速后再进行切换。
在起动过程中,电动机在低速运行时所产生的冲击由齿形带48,52和36所吸收,因此齿轮减速装置44和偏移齿轮38不会由于冲击而受到损伤。
由于在传动路线中电动机速度的减速不仅由齿轮机构而且还通过中间传动装置来实现,因此每台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能很快地达到规定的速度而不会出现冲击。而且在较高的转速下电动机的速度能更好地保持在所需的设定值,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较少的牵伸误差。
在长的牵伸罗拉的情况下,最好在牵伸罗拉的两端均设置所述的传动装置,也就是说在图3中的轴承30″,30,30″″便由这一端牵伸罗拉的驱动电动机18,20和22及其传动机构24,26,和28来取代,在必要时也可设置偏移齿轮38,其中如果需要的话也可采取措施来防止牵伸罗拉的两端不均匀的移位。结构单元30′能沿着导轨自动移动,其中装在机架46上的电动机62传动一螺杆64,它同安装在结构单元30′上的一个螺丝套筒66共同起作用。
结构单元30,30′的移动不一定须同牵伸方向相平行,而可以围绕一转动点以回转运动方式来移动。但是转动点必须设在离牵伸罗拉12,14,16很远之处以便使它至少与牵伸方向基本上平行地移动。

Claims (35)

1.细纱机特别是环锭细纱机,具有至少一个牵伸装置(10),该牵伸装置具有几根、最好三根从动的牵伸罗拉(12,14,16)和在其上所压的自由旋转的压辊,用来构成至少一个在两根相应的牵伸罗拉(12,14,16)连同所设置的压辊之间的牵伸区,其中至少两根牵伸罗拉(12,14,16)设有单独的驱动电动机(18,20,22),最好是速度控制的驱动电动机,并在各驱动电动机与所驱动的罗拉之间的传动路线中至少设有一个齿轮机构(24,26,28),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在一根牵伸罗拉(16)的一端上所设置的驱动电动机(22)同其所属的齿轮机构(28)和牵伸罗拉(16)作为一个单元(30),能相对于至少另一根从动牵伸罗拉(12)垂直于罗拉轴的方向(II-II)移动。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单元(30)可相对于至少另外一根从动的牵伸罗拉(12)平行于牵伸方向(II-II)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移动例如可通过一具有螺杆的滑动传动机构来自动进行,从而能自动调节罗拉之间的准确位置(距离)。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单元(30)另外还包括配属于可移动牵伸罗拉的压辊。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罗拉(12,14,16)由单独电动机(18,20,22)各通过齿轮机构(24,26,28)来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罗拉(12,14,16)在其两端均由单独电动机(18,20,22)各通过齿轮机构(24,26,28)来驱动。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两根罗拉(14,16)连同其所属的齿轮机构被安装成可相对于第三牵伸罗拉(12)一起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移位平行于牵伸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两根可移动的牵伸罗拉(14,16)互相独立地连同其上所设的齿轮机构构成结构单元(30),并能同齿轮机构一起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三根罗拉的轴是平行的而且在同一平面内,其中两根可移动的罗拉(14,16)能在由这三根罗拉所构成的平面内沿牵伸方向平行地移动。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一根罗拉(12)是固定地装在机架(46)上而不能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此不能移动的罗拉(12)是前罗拉。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齿轮机构(18,20,22)是制成多级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多级减速齿轮包括一由一传扭地装在电动机轴上的第一齿形皮带轮(32),一个传扭地装在中间齿轮轴上的第二齿形皮带轮(34)以及在它们之间用以传递转矩而设置的齿形带(36)所组成的前置传动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前置传动机构(32,34,36)具有一减速比。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减速比在1∶1.3与1∶10之间,最好位于1∶2。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设有超过一台的多级减速齿轮机构(18,20,22)。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多级减速机构(18,20,22)具有一根据权利要求9~12之一所述的前置减速装置。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根罗拉轴(12,16)上设有一其输出轴(40)同该罗拉轴传扭连接的偏移齿轮机构(38),其输入轴(42)离相邻牵伸罗拉(14)的距离大于其输出轴(40)离该牵伸罗拉的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偏移齿轮机构(38)具有接近1的减速比,最好大于1,特别是1.08∶1。
21.根据权利要求5和权利要求19或20之一的细纱机,其中,在至少两根罗拉(12,16)上装有偏移齿轮机构(38a,38b)。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细纱机,其中,在前罗拉(12)和后罗拉(16)上设有偏移齿轮机构(38a,38b)。
2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细纱机,其中,在传动路线中至少有一根罗拉轴(12,14,16)装有一个用以减低电动机转速的中间齿轮机构(44)。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偏移齿轮机构(38a,38b)依次与中间齿轮机构(44a,44c)组合成一整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中间罗拉(14)的中间齿轮机构(44b)与前罗拉或后罗拉(12,16)的中间齿轮机构(44a,44c)轴向错开。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机构(44b,44c)的减速比为1∶7~1∶80,特别是接近于1∶40。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这些罗拉是后罗拉(16)和/或中间罗拉(14)。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机构(44b,44c)是制成两级减速。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细纱机,其中,减速比为1∶3~1∶15,特别是1∶7左右。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机构(44a)装在前罗拉(12)上。
3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电动机中至少有一台在细纱机的各种运行状态中与其所属的罗拉永久性地传扭相连。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细纱机,其中,每台驱动电动机在细纱机的各种工作状态下与其所属的罗拉永久性地传扭相连。
3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电动机中至少有一台是同步电动机,特别是磁阻电动机。
3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牵伸罗拉(12,14,16)仅在其一端通过驱动电动机(18,20,22)来传动,而且牵伸罗拉(18,20,22)中的两根,最好是中间罗拉(14)和后罗拉(16)各设置在可移动的轴承(30″,30)内,安装成可垂直于罗拉轴并最好平行于牵伸方向(II-II)移动。
3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配属于固定安装的罗拉(12)的压辊(12′)被安装成固定的,而配属于可移动罗拉(14,16)的压辊(14′,16′)被安装成在导臂(58)上可作相应调节,该导臂(58)围绕着一根在细纱机纵向延伸的轴(60)可在机架上向上转动。
CN 96122840 1995-10-11 1996-10-10 细纱机的传动装置 Pending CN11578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5137916 DE19537916B4 (de) 1995-10-11 1995-10-11 Spinnmaschine mit Streckwerk
DE19537916.0 1995-10-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63A true CN1157863A (zh) 1997-08-27

Family

ID=777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122840 Pending CN1157863A (zh) 1995-10-11 1996-10-10 细纱机的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095688B2 (zh)
CN (1) CN1157863A (zh)
BR (1) BR9605048A (zh)
DE (1) DE19537916B4 (zh)
IT (1) IT1284127B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6694B (zh) * 2004-04-02 2012-01-04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多个牵伸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纺纱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7757B4 (de) * 1995-10-11 2005-06-09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DE19717135A1 (de) * 1997-04-23 1998-10-29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mit Streckwerk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Justierung
CH696666A8 (de) * 2002-09-13 2007-11-15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Dublieren und Verziehen von Faserbaendern.
CH696766A5 (de) 2002-09-13 2007-11-30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Dublieren und Verziehen von Faserbändern.
DE10329835B4 (de) * 2002-09-13 2012-05-31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an einer Strecke mit einem Streckwerk zum Doublieren und Verziehen von Faserbändern mit einer Verstelleinrichtung
IT1404332B1 (it) * 2011-02-24 2013-11-22 Marzoli Spa Sistema di motorizzazione della cilindrata di un filatoio.
CN102560754B (zh) * 2012-01-22 2014-07-30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中后罗拉同步传动装置
JP2017071870A (ja) * 2015-10-06 2017-04-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ドラフト装置、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52692A1 (de) * 1978-12-06 1980-06-19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des klemmlinienabstandes an streckwerkswalzenkombinationen
DE3542355A1 (de) * 1985-11-29 1987-06-04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einer spinnereimaschine
US5022123A (en) * 1988-09-29 1991-06-1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Draft mechanism having roller pairs connected to draft ratio controlled motors by timing belts
DE4000226A1 (de) * 1990-01-05 1991-07-11 Rieter Ag Maschf Textilmaschine, insbesondere ringspinnmaschine oder fly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6694B (zh) * 2004-04-02 2012-01-04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多个牵伸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纺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9605048A (pt) 1998-06-30
ITMI961811A1 (it) 1998-03-02
JPH09111547A (ja) 1997-04-28
JP4095688B2 (ja) 2008-06-04
DE19537916A1 (de) 1997-04-17
DE19537916B4 (de) 2007-02-15
IT1284127B1 (it) 199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863A (zh) 细纱机的传动装置
CN1081690C (zh) 尤其用于棉纱牵伸自调匀整机的牵伸机构
CN2608525Y (zh) 花式捻纱装置
CN1304659C (zh) 纺纱机的一种牵伸组件
CN1121515C (zh) 一种圆梳机的驱动装置
WO2007134555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yarn traversing upon winding the yarn on a bobbin
CN1320182C (zh) 在两侧有牵伸装置的双侧环锭纺纱机
US5452626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rotational speed ratios between operating elements of a draw frame
CN1048766C (zh) 精梳机
GB2448822A (en) Drafting system drive arrangement
DE10004604A1 (de)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von Faserbändern an einer Spinnereimaschine, insbesondere Strecke, z.B. Regulierstrecke
CN1226941A (zh) 用于喂入和压平絮条的装置
CN1266022C (zh) 用于扶梯或移动走道的驱动装置
CN85104353A (zh) 用于花式纱线的条子的制法和装置
CN1197761C (zh) 对连续输送机的链轮区域内的链条进行导引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541A (zh) 用于由纤维条生产填絮棉卷的机器
CN100351162C (zh) 乘客传送装置
CN220555732U (zh) 一种粗纱机的自动进料装置
CN208379079U (zh) 数控细纱机车头传动装置
CN2453021Y (zh) 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
PT94617A (pt) Dispositivo de tiragem com grupos de accionamento com realimentacao e processo para o seu funcionamento para aplicacao na industria textil
CN1361316A (zh) 转杯纺纱机的引纱、给棉传动装置
CN1027823C (zh) 转杯纺纱机引纱及给棉传动装置
CN219435617U (zh) 一种内带牵引组件、双驱动包带牵引组件及包带牵引机
KR102538473B1 (ko) 소음저감형 롤포밍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