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7900A - 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7900A
CN115777900A CN202211670835.9A CN202211670835A CN115777900A CN 115777900 A CN115777900 A CN 115777900A CN 202211670835 A CN202211670835 A CN 202211670835A CN 115777900 A CN115777900 A CN 115777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ater
fish
powde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08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7900B (zh
Inventor
王迪
杨壹芳
杨珍颖
张峰轶
�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eway Foo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eway Foo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eway Foo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eway Foo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08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7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7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7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第一腌料包包括以下组分:料酒、水溶性香辛料粉、酸度调节剂、食盐、鱼骨酶解粉和纯净水;第二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大豆分离蛋白、蛋清蛋白、鹰嘴豆多糖和淀粉‑脂质复合物。本发明公开的腌鱼调料包可以改善鱼肉的口感,降低煮制过程中的水分流失,提高煮制后的嫩度;还可以提升鱼肉的风味,丰富鱼肉的滋味。配合本发明公开的使用方法,可以缩短鱼肉的腌制时间,充分发挥各部分原料的作用,提升原料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腌料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酸菜鱼是道经典的川菜,常用做法是将鱼肉片成片后,加入植物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等)、食盐、料酒、白胡椒粉及木瓜蛋白酶等混合后进行腌制,再与泡制品、调味品共同烹饪,但该法存在几个缺点。
一是煮制后鱼肉容易变柴,口感欠佳。鱼肉的口感与其蛋白质结构和水分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常用腌制方法中,使用木瓜蛋白酶软化其蛋白质结构,但酶类反应条件要求较高,且反应过程不好控制;此外,使用普通淀粉来增加持水性并改变口感,但淀粉煮制过程时会发生糊化,糊化时会增加其吸水性,不仅吸收掉鱼肉中的部分水分,且会增加鱼肉内外水分的交换速度,致使鱼肉内部的水分及滋味物质流出,从而导致鱼肉口感欠佳。现有技术提出在腌鱼时加入蛋清蛋白粉可增强持水性,但在酸菜鱼调料中的pH较低,接近蛋白质等电点,导致形成的凝胶稳定性差,对鱼肉口感难有较大提升。
二是鱼肉风味不足。传统腌制方法主要为鱼肉提供咸味,其余的酸味、鲜味、辣味及酸菜风味均依靠炒制及熬煮过程中风味扩散,这种扩散方法效率极低且会浪费大量风味物质。
三是配料间相互制约,导致腌制时间久且作用甚微。在腌制过程中,料酒为鱼肉去腥,但植物淀粉会吸收料酒和鱼肉中的水分;食盐则是增味并促使肌原蛋白流出,但浓度过高会影响木瓜蛋白酶的活性;白胡椒粉是去腥增香,但几乎不溶于水导致其极易被淀粉包裹,难以发挥作用;以上原因导致现有腌鱼方法的腌制时间较长,且腌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腌鱼调料包,包括质量比为80~150:20~30的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第一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料酒400~650份、水溶性香辛料粉30~50份、酸度调节剂4~8份、食盐150~250份、鱼骨酶解粉50~100份和纯净水2700~3200份;
第二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大豆分离蛋白110~160份、蛋清蛋白50~70份、鹰嘴豆多糖0.1~0.5份和淀粉-脂质复合物100~300份。
进一步地,包括质量比为5:1的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第一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料酒400份、水溶性香辛料粉30份、酸度调节剂4份、食盐150份、鱼骨酶解粉60份和纯净水3000份;
第二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大豆分离蛋白110份、蛋清蛋白50份、鹰嘴豆多糖0.4份和淀粉-脂质复合物100份。
进一步地,水溶性香辛料粉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水溶性白胡椒精粉15~20份、水溶性八角精粉2~3份、水溶性生姜精粉5~10份、水溶性辣椒精粉2~5份、水溶性花椒精粉2~5份、水溶性小茴香精粉1~3份以及水溶性桂皮精粉1~5份。
进一步地,水溶性香辛料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溶性白胡椒精粉15份、水溶性八角精粉2份、水溶性生姜精粉5份、水溶性辣椒精粉2份、水溶性花椒精粉3份、水溶性小茴香精粉2份以及水溶性桂皮精粉2份。
进一步地,酸度调节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柠檬酸3~8份、柠檬酸钠30~40份以及柠檬酸钾5~15份。
进一步地,鱼骨酶解粉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鱼头及鱼骨100份、蒸馏水80~120份、风味蛋白酶0.4~1份、木瓜蛋白酶0.2~0.4份、中性蛋白酶0.1~0.2份、麦芽糊精5~10份、β-环状糊精5~10份以及黄原胶3~6份。
进一步地,鱼骨酶解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鱼头及鱼骨粉制成鱼骨泥,并加入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以及1/3质量的蒸馏水后,搅拌均匀并在50℃下反应10~20min,将反应后的酶解液进行灭活处理;
于灭活处理后的酶解液中加入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黄原胶以及剩余的蒸馏水后混合均匀,进行均质处理后喷雾干燥即可制得。
进一步地,灭活处理包括:酶解结束后,将酶解液放在95℃下煮沸15-30min,将酶灭活并过滤出酶解液备用。
进一步地,淀粉-脂质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淀粉190~200份、硬脂酸5~10份、食用级无水乙醇180~190份以及蒸馏水400~700份。
进一步地,淀粉-脂质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玉米淀粉放置在可蒸汽加热的干燥滚筒中,在150-170℃下加热15-30min进行预糊化,结束后将粉末通过高速旋转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后制得粉末,并将粉末与水混合后加热至70℃,并搅拌1h,制得淀粉溶液;
(2)于步骤(1)得到的淀粉溶液中加入硬脂酸与食用级无水乙醇,混合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依次进行喷雾干燥、纯化以及冷冻干燥,待水分降至10%左右,粉碎后,过100目筛后即得淀粉-脂质复合物淀粉。
其中,喷雾干燥的参数包括:220-240℃的入口温度,100-110℃的出口温度。
其中,纯化包括:使用50%的乙醇水溶液混合10-15min,再离心以去除未反应的脂肪酸,重复三次后收集沉淀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腌鱼调料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
分别将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的组分混合均匀备用;
(2)腌制
步骤1:取鱼片与第一腌料包混合后进行抽真空处理(放置在水下冲击波设备的圆柱形硅胶管中,将硅胶管固定在压力容器内部,压力容器内和硅胶管外部之间充满水),将处理后的材料于7.0~8.0kV的高压电源作用下循环电击30~60s,电击后静置1~2min后取出鱼肉;
每次循环包括3s的充电时间及2s的放电时间,鱼片与第一腌料包的质量比为1000~1500:80~150。
步骤2:于步骤1处理后的鱼肉中加入第二腌料包,混合1~2min即可。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中配合压力容器和高压电源电击,通过水下放电产生冲击波,冲击波会改变鱼肉中的肌动蛋白构成,且增强相关蛋白的水解,从而嫩化鱼肉的口感。该设备作用时间短,不产生热量,也不改变鱼肉的外观。柠檬酸盐将鱼肉中的pH值由酸性提升至中性,使鱼肉中蛋白值的pH值远离等电点,增加其持水性;同时,柠檬酸盐类物质具有酸、甜及咸味,可以丰富鱼肉的滋味。料酒、水溶性香辛料精粉则是为了去腥并提升风味。食盐、鱼骨酶解粉则可给鱼肉增加咸鲜味,并且食盐有利于鱼肉中的肌原蛋白流出,提升持水性。纯净水不仅可使上述水溶性物质均匀分布,并给鱼肉提供水分,可使鱼肉口感更加嫩滑。冲击结束后的静置处理,利用腔内压力提升鱼肉的吸水速率,使其快速到达水分饱和的状态。
本发明中的第二腌料包,该料包中的蛋清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利用蛋白质的亲水亲油性,不仅可以锁住第一腌料包腌制阶段吸收进的水分,还可与鹰嘴豆多糖联合将淀粉-脂质复合物粘连成一层薄膜阻止鱼肉内外水分的交换。该包中的淀粉-脂质复合物表面疏水且内部的脂肪酸会抑制淀粉糊化,不会在后续煮制鱼肉的过程中发生糊化吸收鱼肉内部的水分,同时表面的疏水层将鱼肉包裹住,避免其内部物质流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腌鱼调料包可以改善鱼肉的口感,降低煮制过程中的水分流失,提高煮制后的嫩度。还可以提升鱼肉的风味,丰富鱼肉的滋味。
2、本发明提供的腌鱼调料包与其使用方法相配合,可以缩短鱼肉的腌制时间,充分发挥各部分原料的作用,提升原料利用率。
3、经过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腌制过的鱼肉,在后续烹饪加热的过程中,鱼肉中的蛋白、大豆蛋白和蛋清蛋白逐渐凝胶化,外部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形成疏水层锁住内部的水分及滋味物质;随着一系列反应的进行,多糖、蛋白及淀粉-脂质复合物会逐渐稳定的凝胶结构,保持住腌制时加入的滋味物质,并提升了鱼肉的口感。
4、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使用水下冲击波设备嫩化鱼肉,促进水溶性物质的吸收,缩短腌制时间并提升腌制效果。该方法方便快速,效果好且不会改变鱼肉的外观,易于控制及商业化;同时,使用了一系列的水溶性香辛料精粉,不仅可以去腥并增加风味,还可以利用水的扩散使精粉更容易渗透至鱼肉中,从而提升原料的利用率。
5、本发明使用淀粉-脂质复合物代替传统的普通淀粉,不仅抑制了淀粉糊化引起的鱼肉口感下降,还在鱼肉的外表面形成疏水层,阻止了鱼肉内外部的水分交换,从而保持住鱼肉内部的水分及滋味物质,提升鱼肉的嫩滑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方法腌制后的鱼片剪切力的对比图;
图2为不同方法腌制后的鱼片水分含量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腌鱼调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料酒400份,水溶性香辛料精粉30份,酸度调节剂4份,食盐150份,鱼骨酶解粉60份,纯净水3000份,大豆分离蛋白110份,蛋清粉50份,鹰嘴豆多糖0.4份和淀粉-脂质复合物100份。
上述腌鱼调料包中含有的某些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其中,水溶性香辛料粉由以下原料混合得到:
水溶性白胡椒精粉15份、水溶性八角精粉2份、水溶性生姜精粉5份、水溶性辣椒精粉2份、水溶性花椒精粉3份、水溶性小茴香精粉2份和水溶性桂皮精粉2份。
其中,酸度调节剂(复合柠檬酸盐)由以下原料混合得到:
柠檬酸4份、柠檬酸钠30份和柠檬酸钾15份。
其中,鱼骨酶解粉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100份冲洗干净的鱼头及鱼骨,先用斩拌机初步粉碎后再用骨泥机细粉碎制成鱼骨泥,离心过滤出水分即可。
2)在鱼骨泥中加入30份蒸馏水、0.5份风味蛋白酶、0.2份木瓜蛋白酶及0.1份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后在50℃下反应15分钟;
3)酶解结束后,将酶解液放在95℃下煮沸20min,将酶灭活并过滤出酶解液备用;
在酶解液中加入5份麦芽糊精、5份β-环状糊精、3份黄原胶、50份纯净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均质后,再喷雾干燥后即为鱼骨酶解粉。
其中,淀粉-脂质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原料:玉米淀粉190份,硬脂酸7份,食用级无水乙醇180份和蒸馏水500份。
1)将玉米淀粉放置在可蒸汽加热的干燥滚筒中,在150℃下加热20min进行预糊化,结束后将粉末通过高速旋转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后备用;
2)将预糊化后的粉末取100份,与500份蒸馏水混合,在70℃连续加热搅拌1h。将硬脂酸与180份食用级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再与淀粉溶液混合,搅拌20min后备用;
3)待样品冷却后,将混合溶液放置在干燥喷雾容器的腔体内,在220℃的入口温度,110℃的出口温度下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后的粉末,并使用50%的乙醇水溶液混合10min,再离心以去除未反应的脂肪酸,重复三次后收集沉淀物。
4)将沉淀物进行冷冻干燥,待水分降至10%左右,粉碎后,过100目筛后即得淀粉-脂质复合物淀粉。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的制备方法如下:
(1)第一腌料包
将称好的料酒、水溶性香辛料粉、复合柠檬酸盐、食盐、鱼骨酶解粉、纯净水充分搅拌至溶解后,混合均匀,制备成第一腌料包备用。
(2)第二腌料包
将称好的大豆分离蛋白、蛋清蛋白、鹰嘴豆多糖和淀粉-脂质复合物充分混合均匀,制备成第二腌料包备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腌鱼调料包的使用方法,即一种腌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取1000份清洗干净的鱼片,加入80份第一腌料包,略微混合后,在真空袋中进行真空包装,放置在水下冲击波设备的圆柱形硅胶管中,将硅胶管固定在压力容器内部。压力容器内和硅胶管外部之间充满水;高压电源在7.5kV的高压下对压力容器进行循环电击40s,每次循环包括3s的充电时间及2s的放电时间,待处理时间结束,静置2min后取出鱼肉即可。
b:待上阶段腌制结束后,加入20份第二腌料包,将料包和鱼肉翻拌混合2分钟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腌鱼调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料酒500份,水溶性香辛料精粉40份,酸度调节剂5份,食盐200份,鱼骨酶解粉75份,纯净水3000份,大豆分离蛋白120份,蛋清粉60份,鹰嘴豆多糖0.2份和淀粉-脂质复合物150份。
上述腌鱼调料包中含有的某些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其中,水溶性香辛料粉由以下原料混合得到:
水溶性白胡椒精粉15份、水溶性八角精粉3份、水溶性生姜精粉10份、水溶性辣椒精粉3份、水溶性花椒精粉3份、水溶性小茴香精粉1份和水溶性桂皮精粉5份。
其中,酸度调节剂(复合柠檬酸盐)由以下原料混合得到:
柠檬酸3份、柠檬酸钠40份和柠檬酸钾12份。
其中,鱼骨酶解粉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100份冲洗干净的鱼头及鱼骨,先用斩拌机初步粉碎后再用骨泥机细粉碎制成鱼骨泥,离心过滤出水分即可。
2)在鱼骨泥中加入30份蒸馏水、0.8份风味蛋白酶、0.2份木瓜蛋白酶及0.1份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后在50℃下反应15分钟;
3)酶解结束后,将酶解液放在95℃下煮沸20min,将酶灭活并过滤出酶解液备用;
在酶解液中加入5份麦芽糊精、5份β-环状糊精、5份黄原胶、60份纯净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均质后,再喷雾干燥后即为鱼骨酶解粉。
其中,淀粉-脂质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原料:玉米淀粉200份,硬脂酸5份,食用级无水乙醇180份和蒸馏水500份。
1)将玉米淀粉放置在可蒸汽加热的干燥滚筒中,在150℃下加热20min进行预糊化,结束后将粉末通过高速旋转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后备用;
2)将预糊化后的粉末取100份,与500份蒸馏水混合,在70℃连续加热搅拌1h。将硬脂酸与180份食用级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再与淀粉溶液混合,搅拌20min后备用;
3)待样品冷却后,将混合溶液放置在干燥喷雾容器的腔体内,在220℃的入口温度,110℃的出口温度下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后的粉末,并使用50%的乙醇水溶液混合10min,再离心以去除未反应的脂肪酸,重复三次后收集沉淀物。
4)将沉淀物进行冷冻干燥,待水分降至10%左右,粉碎后,过100目筛后即得淀粉-脂质复合物淀粉。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的制备方法如下:
(1)第一腌料包
将称好的料酒、水溶性香辛料粉、复合柠檬酸盐、食盐、鱼骨酶解粉、纯净水充分搅拌至溶解后,混合均匀,制备成第一腌料包备用。
(2)第二腌料包
将称好的大豆分离蛋白、蛋清蛋白、鹰嘴豆多糖和淀粉-脂质复合物充分混合均匀,制备成第二腌料包备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腌鱼调料包的使用方法,即一种腌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取1500份清洗干净的鱼片,加入150份第一腌料包,略微混合后,在真空袋中进行真空包装,放置在水下冲击波设备的圆柱形硅胶管中,将硅胶管固定在压力容器内部。压力容器内和硅胶管外部之间充满水;高压电源在7.5kV的高压下对压力容器进行循环电击40s,每次循环包括3s的充电时间及2s的放电时间,待处理时间结束,静置2min后取出鱼肉即可。
b:待上阶段腌制结束后,加入30份第二腌料包,将料包和鱼肉翻拌混合2分钟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腌鱼调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料酒600份,水溶性香辛料精粉530份,酸度调节剂8份,食盐250份,鱼骨酶解粉100份,纯净水3000份,大豆分离蛋白160份,蛋清粉70份,鹰嘴豆多糖0.4份和淀粉-脂质复合物300份。
上述腌鱼调料包中含有的某些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其中,水溶性香辛料粉由以下原料混合得到:
水溶性白胡椒精粉15份、水溶性八角精粉3份、水溶性生姜精粉10份、水溶性辣椒精粉5份、水溶性花椒精粉5份、水溶性小茴香精粉3份和水溶性桂皮精粉5份。
其中,酸度调节剂(复合柠檬酸盐)由以下原料混合得到:
柠檬酸8份、柠檬酸钠30份和柠檬酸钾10份。
其中,鱼骨酶解粉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100份冲洗干净的鱼头及鱼骨,先用斩拌机初步粉碎后再用骨泥机细粉碎制成鱼骨泥,离心过滤出水分即可。
2)在鱼骨泥中加入30份蒸馏水、1份风味蛋白酶、0.2份木瓜蛋白酶及0.1份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后在50℃下反应15分钟;
3)酶解结束后,将酶解液放在95℃下煮沸20min,将酶灭活并过滤出酶解液备用;
在酶解液中加入5份麦芽糊精、5份β-环状糊精、6份黄原胶、80份纯净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均质后,再喷雾干燥后即为鱼骨酶解粉。
其中,淀粉-脂质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原料:玉米淀粉190份,硬脂酸10份,食用级无水乙醇180份和蒸馏500份。
1)将玉米淀粉放置在可蒸汽加热的干燥滚筒中,在150℃下加热20min进行预糊化,结束后将粉末通过高速旋转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后备用;
2)将预糊化后的粉末取100份,与500份蒸馏水混合,在70℃连续加热搅拌1h。将硬脂酸与180份食用级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再与淀粉溶液混合,搅拌20min后备用;
3)待样品冷却后,将混合溶液放置在干燥喷雾容器的腔体内,在220℃的入口温度,110℃的出口温度下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后的粉末,并使用50%的乙醇水溶液混合10min,再离心以去除未反应的脂肪酸,重复三次后收集沉淀物。
4)将沉淀物进行冷冻干燥,待水分降至10%左右,粉碎后,过100目筛后即得淀粉-脂质复合物淀粉。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的制备方法如下:
(1)第一腌料包
将称好的料酒、水溶性香辛料粉、复合柠檬酸盐、食盐、鱼骨酶解粉、纯净水充分搅拌至溶解后,混合均匀,制备成第一腌料包备用。
(2)第二腌料包
将称好的大豆分离蛋白、蛋清蛋白、鹰嘴豆多糖和淀粉-脂质复合物充分混合均匀,制备成第二腌料包备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腌鱼调料包的使用方法,即一种腌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取1200份清洗干净的鱼片,加入100份第一腌料包,略微混合后,在真空袋中进行真空包装,放置在水下冲击波设备的圆柱形硅胶管中,将硅胶管固定在压力容器内部。压力容器内和硅胶管外部之间充满水;高压电源在8.0kV的高压下对压力容器进行循环电击60s,每次循环包括3s的充电时间及2s的放电时间,待处理时间结束,静置2min后取出鱼肉即可。
b:待上阶段腌制结束后,加入25份第二腌料包,将料包和鱼肉翻拌混合2分钟即可。
对比例1
采用传统腌制鱼肉的方法:取清洗干净的鱼片1000份,加入30份玉米淀粉、8份食盐、15份料酒、5份白胡椒粉及2份木瓜蛋白酶混合均匀后腌制20分钟。
对比例2
采用传统腌制鱼肉的方法,但腌制时间与实施例1时长相同。取清洗干净的鱼片1000份,加入30份玉米淀粉、8份食盐、15份料酒、5份白胡椒粉及2份木瓜蛋白酶混合均匀后腌制5分钟。
对比例3
将第一腌料包改为8份食盐、15份料酒、5份白胡椒粉,第二腌料包配方与腌制过程和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4
第一腌料包与腌制过程和实施例1保持一致,将20份第二腌鱼包更换为玉米淀粉。
试验例
将实施例1与四个对比例腌后的鱼肉在相同条件下煮熟,使用16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感官品评,以平均值为最终结果,评价方法见表1。
表1感官评价分数表
Figure BDA0004016138680000131
Figure BDA0004016138680000141
感官评价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的腌鱼方法可显著提升鱼肉的风味及口感。
表2感官评价结果
Figure BDA0004016138680000142
将经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4处理后的鱼肉煮熟后进行质构分析,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剪切力明显低于四个对比例,同时,实施例1的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四个对比例,表示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制作出的鱼肉可明显提升鱼肉的嫩度及持水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使用方法:使用水下冲击波设备改变鱼肉中蛋白质的结构,以达到嫩化鱼肉的作用,且缩短了腌制时间;此外,将腌鱼的过程将传统腌制的香辛料改为水溶性香辛料,利用压力促进了鱼肉的吸水及风味物质的扩散,提升了各个原料的利用率,并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中的使用方法,使用蛋白质和多糖将淀粉-脂质复合物粘连在鱼肉外表层,阻止了后续加热过程中引起的鱼肉内外部水分交换,从而保持了鱼肉内部的水分和滋味物质,提升了鱼肉口感和滋味。
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比为80~150:20~30的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所述第一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料酒400~650份、水溶性香辛料粉30~50份、酸度调节剂4~8份、食盐150~250份、鱼骨酶解粉50~100份和纯净水2700~3200份;
所述第二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大豆分离蛋白110~160份、蛋清蛋白50~70份、鹰嘴豆多糖0.1~0.5份和淀粉-脂质复合物100~3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比为5:1的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所述第一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料酒400份、水溶性香辛料粉30份、酸度调节剂4份、食盐150份、鱼骨酶解粉60份和纯净水3000份;
所述第二腌料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大豆分离蛋白110份、蛋清蛋白50份、鹰嘴豆多糖0.4份和淀粉-脂质复合物10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香辛料粉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水溶性白胡椒精粉15~20份、水溶性八角精粉2~3份、水溶性生姜精粉5~10份、水溶性辣椒精粉2~5份、水溶性花椒精粉2~5份、水溶性小茴香精粉1~3份以及水溶性桂皮精粉1~5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香辛料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溶性白胡椒精粉15份、水溶性八角精粉2份、水溶性生姜精粉5份、水溶性辣椒精粉2份、水溶性花椒精粉3份、水溶性小茴香精粉2份以及水溶性桂皮精粉2份。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度调节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柠檬酸3~8份、柠檬酸钠30~40份以及柠檬酸钾5~15份。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酶解粉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鱼头及鱼骨100份、蒸馏水80~120份、风味蛋白酶0.4~1份、木瓜蛋白酶0.2~0.4份、中性蛋白酶0.1~0.2份、麦芽糊精5~10份、β-环状糊精5~10份以及黄原胶3~6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酶解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鱼头及鱼骨粉制成鱼骨泥,并加入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以及1/3的蒸馏水后,搅拌均匀并反应10~20min,将反应后的酶解液进行灭活处理;
于灭活处理后的酶解液中加入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黄原胶以及剩余的蒸馏水后混合均匀,进行均质处理后喷雾干燥即可制得。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脂质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淀粉190~200份、硬脂酸5~10份、食用级无水乙醇180~190份以及蒸馏水400~700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腌鱼调料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脂质复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玉米淀粉预糊化后粉碎,得到粉末,并将粉末与水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制得淀粉溶液;
(2)于步骤(1)得到的淀粉溶液中加入硬脂酸与食用级无水乙醇,混合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依次进行喷雾干燥、纯化以及冷冻干燥,粉碎后制得。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腌鱼调料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
分别将第一腌料包和第二腌料包的组分混合均匀备用;
(2)腌制
步骤1:取鱼片与第一腌料包混合后进行抽真空处理,将处理后的材料于7.0~8.0kV的高压电源作用下循环电击30~60s,电击后静置1~2min后取出鱼肉;
每次循环包括3s的充电时间及2s的放电时间,鱼片与第一腌料包的质量比为1000~1500:80~150。
步骤2:于步骤1处理后的鱼肉中加入第二腌料包,混合1~2min即可。
CN202211670835.9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777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835.9A CN115777900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835.9A CN115777900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900A true CN115777900A (zh) 2023-03-14
CN115777900B CN115777900B (zh) 2024-04-19

Family

ID=85426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0835.9A Active CN115777900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790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9057A (zh) * 2013-04-16 2013-06-26 四川金宫川派味业有限公司 一种麻辣嫩鱼调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74436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酶解鱼骨素的制备方法
CN107041539A (zh) * 2017-04-14 2017-08-15 四川神州奥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味料包、鱼调料包和鱼的烹饪方法
CN107668639A (zh) * 2017-10-30 2018-02-09 高素芳 一种酸菜鱼调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2723A (zh) * 2017-10-31 2018-04-17 遵义礼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腌鱼的制作方法
CN107981253A (zh) * 2017-12-12 2018-05-04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腌鱼盐及其制备工艺
KR20190013262A (ko) * 2017-08-01 2019-02-11 주식회사 현대그린푸드 노인식 및 환자식을 위한, 연화된 생선의 제조 방법
CN110101036A (zh) * 2019-06-11 2019-08-09 漳州巴正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脆香鱼块的制造方法
CN110584067A (zh) * 2019-10-23 2019-12-20 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剁椒蒸鱼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8274A (zh) * 2021-03-31 2021-06-22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高直链玉米淀粉-c18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4698797A (zh) * 2022-04-29 2022-07-05 北京宝贝优鲜科技有限公司 脱腥鱼肉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9057A (zh) * 2013-04-16 2013-06-26 四川金宫川派味业有限公司 一种麻辣嫩鱼调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74436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酶解鱼骨素的制备方法
CN107041539A (zh) * 2017-04-14 2017-08-15 四川神州奥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味料包、鱼调料包和鱼的烹饪方法
KR20190013262A (ko) * 2017-08-01 2019-02-11 주식회사 현대그린푸드 노인식 및 환자식을 위한, 연화된 생선의 제조 방법
CN107668639A (zh) * 2017-10-30 2018-02-09 高素芳 一种酸菜鱼调料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2723A (zh) * 2017-10-31 2018-04-17 遵义礼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腌鱼的制作方法
CN107981253A (zh) * 2017-12-12 2018-05-04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腌鱼盐及其制备工艺
CN110101036A (zh) * 2019-06-11 2019-08-09 漳州巴正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脆香鱼块的制造方法
CN110584067A (zh) * 2019-10-23 2019-12-20 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剁椒蒸鱼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8274A (zh) * 2021-03-31 2021-06-22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高直链玉米淀粉-c18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4698797A (zh) * 2022-04-29 2022-07-05 北京宝贝优鲜科技有限公司 脱腥鱼肉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浪VR: "开⽕开伙:你和⼤厨的距离,就差⼀袋它!", pages 6 - 7,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029532364382592&wfr=spider&for=pc> *
邵仁东 等: "大豆分离蛋白在鱼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肉类研究, no. 5, pages 51 - 5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900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5531B (zh) 一种基于美拉德反应的南极磷虾鲜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2274B (zh) 一种鸡蛋干食品及其制作工艺
CN104381994A (zh) 一种即食木耳的制备方法
CN104757618A (zh) 一种香辣鱼籽酱及其生产方法
CN108420014A (zh) 一种辣鸭风味烤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8150A (zh) 一种即食型烟熏风味鸭腿的制作方法
CN111296822A (zh)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高钙猪骨酱及其制作方法
CN115777900B (zh) 一种腌鱼调料包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32439A (zh) 一种低温熟化牛排及其加工方法
CN104605407A (zh) 一种可抗衰老的鱼腐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6698A (zh) 一种海藻原浆营养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7105A (zh) 一种蔬菜谷物与鱼糜复合的鱼糜食品加工方法
CN113907277A (zh) 一种定量卤制麻辣鸭脖的生产方法
JP2007174916A (ja) 畜肉加工食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235060B1 (ko) 대게 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264966B1 (ko) 돈피 콜라겐을 이용한 기능성 식품의 제조방법
KR101119527B1 (ko) 고추장굴비의 제조방법
CN111493308A (zh) 一种禽类肝脏风味酱及其加工方法
CN104905318A (zh) 一种预防感冒的鱼腐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9546A (zh) 一种番茄风味鱼肉脯的制作方法
CN113826841B (zh) 一种高品质调理带鱼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3324A (zh) 一种道菜猪肉脯的加工方法
CN113854508B (zh) 一种红油兔丁及其制备方法
RU2095998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лапши быстрого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JPH02142453A (ja) イワシ加工食品の製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