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2325A - 调光单元 - Google Patents
调光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52325A CN115552325A CN202180033052.7A CN202180033052A CN115552325A CN 115552325 A CN115552325 A CN 115552325A CN 202180033052 A CN202180033052 A CN 202180033052A CN 115552325 A CN115552325 A CN 1155523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parent electrode
- bending line
- bending
- wiring
- ext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ctrical, opt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materials therefor; method of mak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66—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04—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H05K2201/0108—Transparen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5—Folded back on itself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63—Holes or slots in insulating substrate not used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调光单元具备调光片与布线部。调光层由第一透明电极与第二透明电极夹持。第一透明电极具有第一布线区域,第一布线区域包括第一透明电极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调光层露出。第二透明电极具有第二布线区域,第二布线区域包括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调光层露出。布线部包括安装部和延伸部。安装部在沿着第一透明电极的边缘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被安装于第一布线区域。延伸部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从安装部朝向第一透明电极外延伸。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安装部的尺寸即第一宽度小于与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延伸部的尺寸即第二宽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光单元。
背景技术
调光片具备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夹在第一透明电极与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调光层。各透明电极具有从调光层露出的布线区域。在各透明电极的布线区域中安装有用于将该透明电极与驱动部连接的布线。通过安装于第一透明电极的布线以及安装于第二透明电极的布线对两个透明电极间施加电压,由此相对于电压施加前使调光片的透射率变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003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随着调光片的普及,调光片的应用对象越来越多样。然后,从进一步扩展调光片的应用对象的观点出发,要求相对于调光片的铺设面积进一步扩展调光片的透射率可变更的调光区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扩展调光片中的调光区域的调光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调光单元具备调光片以及布线部,该调光片具备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调光层。上述调光层由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夹持,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具有第一布线区域,上述第一布线区域包括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上述调光层露出,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具有第二布线区域,上述第二布线区域包括上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上述调光层露出。上述布线部包括安装部和延伸部。上述安装部在沿着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上述边缘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被安装于上述第一布线区域,上述延伸部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外延伸。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安装部的尺寸即第一宽度小于与上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延伸部的尺寸即上述第二宽度。
根据上述调光单元,与安装部的第一宽度为延伸部的第二宽度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第一透明电极中的安装部的铺设宽度,因此能够使调光片中的调光区域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普通型的调光片的调光单元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具备反向型的调光片的调光单元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布线基板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4是简化表示第一布线基板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沿着图3的V-V线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沿着图3的VI-VI线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7是将调光片的一部分切缺表示的平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布线基板的弯折方法的平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布线基板的弯折方法的平面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布线基板的弯折方法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布线基板的第一变更例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布线基板的第二变更例的构造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对调光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依次对调光单元、线基板以及布线基板的弯折方法进行说明。
[调光单元]
参照图1以及图2对调光单元进行说明。本公开的调光单元具备调光片和布线部。调光片可以是普通型、也可以是反向型。以下,参照图1对具备普通型的调光片的调光单元进行说明,参照图2对具备反向型的调光片的调光单元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调光单元10能够具备普通型的调光片11N。调光片11N具备第一透明电极21、第二透明电极22、以及调光层23。调光层23以作为第一透明电极21的一部分的、包括第一透明电极21的边缘的布线区域21A、以及作为第二透明电极22的一部分的、包括第二透明电极22的边缘的布线区域22A从调光层23露出的方式,由第一透明电极21与第二透明电极22夹持。
换言之,第一透明电极21具有布线区域21A。布线区域21A是第一布线区域的一个例子。布线区域21A包括第一透明电极21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调光层23露出。第二透明电极22具有布线区域22A。布线区域22A是第二布线区域的一个例子。布线区域22A包括第二透明电极22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调光层23露出。
调光片11N还具备支承第一透明电极21的第一透明基材24、以及支承第二透明电极22的第二透明基材25。调光单元10具备安装于第一透明电极21的布线区域21A的第一布线基板12A、以及安装于第二透明电极22的布线区域22A的第二布线基板12B。第一布线基板12A以及第二布线基板12B是布线部的一个例子。
第一透明电极21以及第二透明电极22具有使可见光透射的透光性。第一透明电极21的透光性为,能够透过调光片11N对物体进行视觉识别。第二透明电极22的透光性与第一透明电极21的透光性相同,能够透过调光片11N对物体进行视觉识别。
用于形成各透明电极21、22的材料例如是从由氧化铟锡、氟掺杂氧化锡、氧化锡、氧化锌、碳纳米管以及聚(3,4-乙烯二氧噻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一种。
调光层23具备透明高分子层与液晶组合物。透明高分子层具有被液晶组合物填充的空隙。液晶组合物填充于透明高分子层所具有的空隙。液晶组合物含有液晶分子。液液晶分子的一个例子是从由席夫碱类、偶氮类、氧化偶氮类、联苯类、三联苯类、苯甲酸酯类、二苯乙炔类、嘧啶类、环己烷羧酸酯类、苯基环己烷类和二噁烷类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一种。
液晶组合物的保持形式是从由高分子网络型、高分子分散型以及胶囊型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一种。高分子网络型具备具有三维网眼状的透明的高分子网络,在相互连通的网眼状的空隙中保持液晶组合物。高分子网络是透明高分子层的一个例子。高分子分散型在透明高分子层中具备独立的多个空隙,并在分散于高分子层的空隙中保持液晶组合物。胶囊型在透明高分子层中保持具有胶囊状的液晶组合物。另外,液晶组合物除了上述液晶分子以外,也可以还包含用于形成透明高分子层的单体以及二色性色素等。
形成各透明基材24、25的材料可以是合成树脂或者无机化合物。合成树脂例如为聚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以及聚烯烃等。聚酯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丙烯酸酯例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无机化合物例如为二氧化硅、氮氧化硅以及氮化硅等。
各布线基板12A、12B例如是挠性印刷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FPC具备支承层、导体部、以及保护层。导体部由支承层与保护层夹持。支承层以及保护层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支承层以及保护层例如由聚酰亚胺形成。导体部例如由金属薄膜形成。形成金属薄膜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铜。
另外,各布线基板12A、12B通过未图示的导电性粘合层而安装于各透明电极21、22。在各布线基板12A、12B中的与导电性粘合层连接的部分,导体部从保护层或者支承层露出。
导电性粘合层例如可以由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各向异性导电糊剂(ACP: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各向同性导电膜(ICF: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以及各向同性导电糊剂(ICP:Isotropic ConductivePaste)等形成。从调光单元10的制造工序中的操作性的观点出发,导电性粘合层优选为各向异性导电膜。
调光层23接受在两个透明电极21、22之间产生的电压的变化,而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化使进入调光层23的可见光的散射程度、吸收程度、以及透射程度改变。普通型的调光片11N在调光片11N通电时具有相对高的透光率。普通型的调光片11N在调光片11N不通电时具有相对低的透光率。例如,普通型的调光片11N在调光片11N通电时具有透明状态,在调光片11N不通电时具有不透明状态。在调光片11N中,根据是否通电而透光率改变的区域为调光区域。
调光片11N例如安装于车辆以及飞机等移动体所具备的窗。另外,调光片11N例如安装于住宅、车站、机场等各种建筑物所具备的窗、设置于办公室的隔断、设置于店铺的橱窗以及投影映像的屏幕等。调光片11N的形状可以为平面状、也可以为曲面状。
调光片11N也可以具有挠性。在调光片11N具有挠性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以下那样的方法来使用调光片11N。即,在将调光片11N向窗安装之前,以调光片11N具有平面状的状态保管调光片11N,以不使负载集中于调光片11N的一部分。另外,在将调光片11N安装于窗之后,调光片11N在具有对窗的表面所具有的二维或者三维形状进行追随那样的曲面状的状态下使用。
如图2所示,调光单元10能够具备反向型的调光片11R。调光片11R具备第一透明电极21、第二透明电极22、第一取向膜26、第二取向膜27、以及调光层23。调光层23位于第一取向膜26与第二取向膜27之间。第一取向膜26位于调光层23与第一透明电极21之间,且与调光层23相接。第二取向膜27位于调光层23与第二透明电极22之间,且与调光层23相接。
用于形成第一取向膜26以及第二取向膜27的材料为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有机化合物例如为聚酰亚胺、聚酰胺、聚乙烯醇以及氰化物等。无机化合物为氧化硅、氧化锆等。另外,用于形成取向膜26、27的材料也可以是有机硅。有机硅是具有无机性的部分与有机性的部分的化合物。
第一取向膜26以及第二取向膜27例如是垂直取向膜或者水平取向膜。垂直取向膜使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取向为,相对于与和第一透明电极21相接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以及与和第二透明电极22相接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垂直。水平取向膜使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取向为,相对于与和第一透明电极21相接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以及与和第二透明电极22相接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大致平行。如此,无论取向膜26、27是哪种取向膜,取向膜26、27都对调光层23所含有的多个液晶分子的取向进行限制。
反向型的调光片11R在调光片11R通电时具有相对低的透光率。反向型的调光片11R在调光片11R不通电时具有相对高的透光率。例如,反向型的调光片11R在调光片11R通电时具有不透明状态,在调光片11R不通电时具有透明状态。
[布线基板]
参照图3至图6对布线基板12A、12B的形状进行说明。另外,第一布线基板12A与第二布线基板12B为,在调光片11N、11R中的安装位置相互不同,而各布线基板12A、12B具有的形状相互共通。因此,以下,对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而对于第二布线基板12B的形状省略说明。
图3表示从与第一布线基板12A所具备的保护层对置的视点观察到的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形状。
如图3所示,第一布线基板12A具备安装部12A1与延伸部12A2。安装部12A1在被安装于第一透明电极21的状态下,具有沿着第一透明电极21的边缘延伸的形状,并被安装于第一透明电极21的布线区域21A。延伸部12A2具有沿着与安装部12A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从安装部12A1向第一透明电极21的外侧延伸。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安装部12A1的延伸方向与延伸部12A2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安装部12A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D1。延伸部12A2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D2。
换言之,安装部12A1在沿着第一透明电极21的边缘的第一方向D1上延伸。延伸部12A2沿着与第一方向D1交叉的第二方向D2延伸,并从安装部12A1朝向第一透明电极21外侧延伸。
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第二方向D2上的安装部12A1的尺寸为安装部12A1的宽度即第一宽度W1。与第二方向D2正交的第一方向D1上的延伸部12A2的尺寸为延伸部12A2的宽度即第二宽度W2。安装部12A1的第一宽度W1小于延伸部12A2的第二宽度W2。因此,与安装部12A1的第一宽度W1为延伸部12A2的第二宽度W2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安装部12A1在第一透明电极21中的铺设宽度,因此能够使调光片11N、11R中的调光区域扩展。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安装部12A1具有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大致矩形状。延伸部12A2具有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矩形状。在第一布线基板12A中,由安装部12A1的外形与延伸部12A2的外形形成的形状为大致T字状。在由安装部12A1以及延伸部12A2形成的部分中,导体部31具有大致T字状,并且保护层32具有能够覆盖导体部31的大致T字状。另外,导体部31中的被包含于安装部12A1的部分具有梳齿状。在导体部31中,具有该梳齿状的部分是与上述导电性粘合层连接的部分。因此,具有梳齿状的部分向外部露出。
第一布线基板12A在第一方向D1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具备相对于安装部12A1向延伸部12A2侧突出的突出部12A3。换言之,突出部12A3从安装部12A1朝向第一透明电极21外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布线基板12A在第一方向D1的两端部分别具备突出部12A3。在将第一布线基板12A安装于第一透明电极21时,能够与安装部12A1的端部一起把持突出部12A3,或者将突出部12A3用于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定位。因此,即使安装部12A1的铺设宽度缩小,也能够抑制第一布线基板12A相对于第一透明电极21的安装精度降低。
各突出部12A3具有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大致矩形状。在第二方向D2上,突出部12A3的长度短于延伸部12A2的长度。另一方面,安装部12A1的第一宽度W1与突出部12A3的长度之和大于延伸部12A2的第二宽度W2。由此,在将第一布线基板12A安装于第一透明电极21时,即使安装部12A1的第一宽度W1小于延伸部12A2的第二宽度W2,也容易对第一方向D1上的第一布线基板12A的端部进行把持。
突出部12A3中包含导体部31的一部分。但是,导体部31中被包含于突出部12A3的部分,不与导体部31中被包含于安装部12A1的部分连接。即,导体部31中被包含于突出部12A3的部分相对于导体部31中被包含于安装部12A1的部分,通过保护层32以及支承层而被绝缘。因此,在从安装部12A1切除了突出部12A3时,由于突出部12A3而引起的不需要的导体不会残留于安装部12A1。
在图4中,为了方便说明而仅表示第一布线基板12A中的安装部12A1的外形、以及延伸部12A2的外形。图4表示从安装部12A1去除了突出部12A3的状态下的第一布线基板12A。
如图4所示,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形成的角为基准角θR。延伸部12A2具有对延伸部12A2的弯折进行引导的第一弯折线A21。第一弯折线A21沿着与将基准角θR平分的直线SL平行的方向延伸。与将基准角θR平分的直线SL平行的方向是第三方向的一个例子。由此,通过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将延伸部12A2弯折,由此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形成的角度无关地,能够将延伸部12A2以沿着第一方向D1的方式拉出。
通过以沿着第一方向D1的方式将延伸部12A2拉出,由此能够减小沿着第二方向D2的延伸部12A2的宽度。因此,在调光片11N、11R被安装于安装对象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用于遮挡第一布线基板12A的部件沿着第二方向D2具有的宽度。作为结果,能够使调光片11N、11R的安装对象扩展。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互正交,因此基准角θR为90°。直线SL是将基准角θR平分的直线,因此第一方向D1与直线SL形成的角度为45°,并且第二方向D2与直线SL形成的角度为45°。
延伸部12A2还具备对延伸部12A2的弯折进行引导的第二弯折线A22。第二弯折线A22是与第一弯折线A21不同的弯折线。第二弯折线A22位于比第一弯折线A21靠安装部12A1与延伸部12A2的边界的位置。换言之,第二弯折线A22与安装部12A1和延伸部12A2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弯折线A21与边界之间的距离。第二弯折线A22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弯折线A22位于安装部12A1与延伸部12A2的边界。
在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之后再沿着第二弯折线A22弯折,由此使第一布线基板12A沿着第二方向D2的尺寸减小与延伸部12A2沿着第二弯折线A22弯折相应的量。由此,在调光片11N、11R被安装于安装对象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用于遮挡第一布线基板12A的部件沿着第二方向D2具有的宽度。作为结果,能够使调光片11N、11R的安装对象扩展。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直线SL与第一方向D1形成的角度为45°,因此第一弯折线A21与第二弯折线A22形成的角度也为45°。
第一弯折线A21以及第二弯折线A22是与延伸部12A2中的弯折线A21、A22以外的部分相比机械强度低的部分。换言之,弯折线A21、A22是与延伸部12A2中的弯折线A21、A22以外的部分相比刚性低的部分。因此,在对延伸部12A2作用了使延伸部12A2弯折那样的外力的情况下,延伸部12A2容易沿着第一弯折线A21或者第二弯折线A22折弯。由此,第一弯折线A21以及第二弯折线A22能够对延伸部12A2的弯折进行引导。
第二方向D2上第一弯折线A21与第二弯折线A22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Lmax,大于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方向D1的第二宽度W2。由此,在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的情况下,延伸部12A2的一部分不覆盖第二弯折线A22。因此,沿着第一弯折线A21以及第二弯折线A22的延伸部12A2的弯折较容易。
图5表示沿着图3所示的V-V线的截面构造。另一方面,图6表示沿着图3所示的VI-VI线的截面构造。
如图5所示,第一布线基板12A具备导体部31、保护层32、以及支承层33。导体部31在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厚度方向上由保护层32与支承层33夹持。在第一布线基板12A中的与第一弯折线A21相当的部分,导体部31具有多个贯通孔31H。多个贯通孔31H沿着与直线SL平行的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
另一方面,支承导体部31的支承层33以及覆盖导体部31的保护层32均不具有贯通孔。因此,在延伸部12A2被沿着第一弯折线A21进行了弯折的情况下,即使导体部31中位于相互相邻的贯通孔31H之间的部分断裂了,也能够抑制保护层32以及支承层33断裂。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延伸部12A2被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而引起的延伸部12A2的断裂。
另外,在延伸部12A2中的与第二弯折线A22相当的部分也是,导体部31具有多个贯通孔。另一方面,支承层33以及保护层32均不具有贯通孔。因此,在延伸部12A2被沿着第二弯折线A22进行了弯折的情况下,即使导体部31中的位于相互相邻的贯通孔之间的部分断裂了,也能够抑制保护层32以及支承层33断裂。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延伸部12A2被沿着第二弯折线A22弯折而引起的延伸部12A2的断裂。
保护层32以及支承层33具有透光性。因此,进行延伸部12A2的弯折的作业者,能够经由保护层32或者支承层33对导体部31所具有的多个贯通孔31H进行目视确认。因此,作业者能够通过视觉来识别第一弯折线A21以及第二弯折线A22是用于对延伸部12A2进行弯折的弯折线这一情况。另外,即使在通过机器人等装置进行延伸部12A2的弯折作业的情况下,也能够由装置所具备的拍摄部检测第一弯折线A21以及第二弯折线A22。因此,第一弯折线A21以及第二弯折线A22能够对延伸部12A2的弯折进行引导。
如图6所示,第一布线基板12A在安装部12A1与各突出部12A3之间具有贯通孔12AH。贯通孔12AH具有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形状。各贯通孔12AH贯通第一布线基板12A。即,各贯通孔12AH由保护层32、导体部31、以及支承层33分别具有的贯通孔形成。因此,在安装部12A1与各突出部12A3的边界处,与仅导体部31具有贯通孔的情况相比,容易将突出部12A3从安装部12A1切断。
[布线基板的弯折方法]
参照图7至图10对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弯折方法进行说明。另外,第二布线基板12B的弯折方法与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弯折方法相同,因此对于第二布线基板12B的弯折方法省略说明。
图7将安装有第一布线基板12A的第一透明电极21的平面构造与调光层23的平面构造以及调光片11N的安装对象一起表示。
如图7所示,调光片11N被安装于安装对象T。在调光片11N中,第一透明电极21以及调光层23例如具有矩形状。另外,包括第一透明电极21以及调光层23的调光片11N并不限于矩形状,而能够具有任意形状。第一透明电极21具有包括第一透明电极21的边缘的布线区域21A。布线区域21A从调光层23露出。在布线区域21A中安装有第一布线基板12A。另外,在第一布线基板12A安装于布线区域21A之后,从第一布线基板12A所具有的安装部12A1将突出部12A3切断。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延伸部12A2连接有用于将第一透明电极21与驱动部连接的导线13。
图8至图10将第一布线基板12A与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周边构造一起放大表示。
如图8所示,第一布线基板12A中的安装部12A1被安装于第一透明电极21的布线区域21A。此时,导体部31中被包含于安装部12A1的梳齿状的部分,经由导电性粘合层而被安装于布线区域21A。由此,第一布线基板12A与第一透明电极21电连接。第一布线基板12A以使安装部12A1的延伸方向沿着第一透明电极21的边缘的方式被安装于布线区域21A。
如图9所示,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延伸部12A2所具备的两个端部中的与安装部12A1连接的端部为基端,与基端相反侧的端部为前端。在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时,将延伸部12A2弯折为,延伸部12A2中的比第一弯折线A21靠前端的部分覆盖比第一弯折线A21靠基端的部分。换言之,将延伸部12A2弯折为,延伸部12A2中的与第一弯折线A21相比离前端的距离较小的部分覆盖与第一弯折线A21相比离基端的距离较小的部分。
由此,延伸部12A2中的比第一弯折线A21靠前端的部分沿着与安装部12A1平行的方向延伸。换言之,与第一弯折线A21相比离前端的距离较小的部分沿着与安装部12A1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与延伸部12A2连接的导线13被沿着与安装部12A1平行的方向拉出。
如图10所示,在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之后进一步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二弯折线A22弯折。此时,将延伸部12A2弯折为,沿着第二弯折线A22进行了弯折的延伸部12A2覆盖安装于布线区域21A的安装部12A1。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布线基板12A从第一透明电极21的边缘伸出为安装部12A1以上。
另外,延伸部12A2也可以被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而不被沿着第二弯折线A22弯折。根据调光单元10所要求的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弯折方式、或者调光单元10所要求的导线13的拉出方式而适当地设定延伸部12A2的弯折方式。另外,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弯折方式与第二布线基板12B的弯折方式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调光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记载的效果。
(1)与安装部12A1的第一宽度W1为延伸部12A2的第二宽度W2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安装部12A1在第一透明电极21中的铺设宽度,因此能够使调光片11N、11R中的调光区域扩展。
(2)在将第一布线基板12A向第一透明电极21安装时,能够将突出部12A3与安装部12A1的端部一起进行把持,或者将突出部12A3用于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定位。因此,即使安装部12A1的铺设宽度缩小,也能够抑制第一布线基板12A相对于第一透明电极21的安装精度降低。
(3)通过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延伸部12A2,由此能够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形成的角度无关地将延伸部12A2以沿着第一方向D1的方式拉出。
(4)在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之后再沿着第二弯折线A22弯折,由此能够使第一布线基板12A沿着第二方向D2的尺寸减小与沿着第二弯折线A22弯折延伸部12A2相应的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而实施。以下记载的第一布线基板12A的变更例也能够应用于第二布线基板12B。
[第一弯折线]
·如图11所示,第一布线基板42A的延伸部12A2能够具备第三弯折线A23。在该情况下,第一弯折线A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弯折线A23的延伸方向正交。
换言之,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形成的一个角为第一基准角θR1,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形成的角中的第一基准角θR1的补角为第二基准角θR2。将第一基准角θR1平分的直线为第一直线SL1,将第二基准角θR2平分的直线为第二直线SL2。第一弯折线A21是与将第一基准角θR1平分的第一直线SL1平行的弯折线。第三弯折线A23是与将第二基准角θR2平分的第二直线SL2平行的弯折线。
在该情况下,能够得到以下记载的效果。
(5)能够根据第一布线基板12A相对于调光片11N、11R的位置,选择沿着两个弯折线A21、A23中的哪个来弯折延伸部12A2。
另外,第二布线基板12B所具备对延伸部也能够与第一布线基板12A同样地具备第一弯折线A21及第三弯折线A23。
·延伸部12A2也可以不具有第一弯折线A21。在该情况下也是,由于安装部12A1的第一宽度W1小于延伸部12A2的第二宽度W2,因此能够得到符合上述(1)的效果。另外,在延伸部12A2不具有第一弯折线A21的情况下,延伸部12A2也可以具有第二弯折线A22。
[第二弯折线]
·延伸部12A2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弯折线A22。在该情况下,只要延伸部12A2具有第一弯折线A21,则能够得到符合上述(3)的效果。另外,由于安装部12A1的第一宽度W1小于延伸部12A2的第二宽度W2,因此也能够得到符合上述(1)的效果。另外,在延伸部12A2不具有第二弯折线A22的情况下,延伸部12A2也可以具有第一弯折线A21。
·延伸部12A2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弯折线A22。在该情况下,根据沿着多个第二弯折线A22的哪个来弯折延伸部12A2,能够改变延伸部12A2相对于安装部12A1的位置。
[延伸部]
·如图12所示,第一布线基板52A也可以具备多个延伸部52A2。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布线基板52A具备两个延伸部52A2。多个延伸部52A2在第一方向D1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各延伸部52A2具备一个第一弯折线A21。一方的延伸部52A2所具备的第一弯折线A21沿着与另一方的延伸部52A2所具备的第一弯折线A21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各第一弯折线A21中,离安装部12A1距离较小的端部为基端,离安装部12A1距离较大的端部为前端。第一弯折线A21的前端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弯折线A21的基端间的距离。
在该情况下,能够得到以下记载的效果。
(6)第一布线基板52A具备多个延伸部52A2,因此即使一个延伸部52A2被切断,也能够使用其他延伸部52A2将调光片11N、11R与驱动部连接。
另外,在两个第一弯折线A21中,前端间的距离大于基端间的距离。因此,在各延伸部52A2被沿着第一弯折线A21进行了弯折的情况下,一方的延伸部52A2被朝向从另一方的延伸部52A2远离的方向拉出。由此,能够抑制沿着第一弯折线A21进行了弯折的延伸部52A2与其他延伸部52A2重叠。
另外,第二布线基板12B也能够与第一布线基板52A相同地具备多个延伸部。另外,在第一布线基板52A具备多个延伸部52A2的情况下,各延伸部52A2也能够具有第一弯折线以及第三弯折线。
[突出部]
·延伸部12A2也可以仅在第二方向D2的两端部中的一方具有突出部12A3。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布线基板12A中的突出部12A3所位于的部分,能够得到符合上述(2)的效果。或者,第一布线基板12A也可以不具有突出部12A3。在该情况下,由于安装部12A1的第一宽度W1小于延伸部12A2的第二宽度W2,因此能够得到符合上述(1)的效果。
[布线基板的弯折方法]
·在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时,可以将延伸部12A2弯折为,延伸部12A2中的比第一弯折线A21靠基端的部分覆盖比第一弯折线A21靠前端的部分。换言之,可以将延伸部12A2弯折为,延伸部12A2中的与第一弯折线A21相比离基端的距离较小的部分覆盖与第一弯折线A21相比离前端的距离较小的部分。在该情况下,由于延伸部12A2具备第一弯折线A21,因此也能够得到符合上述(3)的效果。
·在将延伸部12A2沿着第一弯折线A21弯折之后再沿着第二弯折线A22弯折时,可以将延伸部12A2弯折为,安装于布线区域21A的安装部12A1覆盖延伸部12A2。在该情况下,延伸部12A2相对于第一透明电极21能够位于与安装部12A1相反一侧。在该情况下,由于延伸部12A2具备第二弯折线A22,因此能够得到符合上述(4)的效果。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能够导出附记所述的技术思想。
[附记1]
一种调光单元,具备调光片以及布线部,该调光片具备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调光层,其中,
上述调光层由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夹持,
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具有第一布线区域,上述第一布线区域包括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上述调光层露出,
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具有第二布线区域,上述第二布线区域包括上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上述调光层露出,
上述布线部包括安装部和延伸部,
上述安装部在沿着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上述边缘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被安装于上述第一布线区域,
上述延伸部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外延伸,
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为基准角,
上述延伸部具有使上述延伸部弯折时的弯折线,上述第一弯折线沿着与将上述基准角平分的直线平行的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附记1所述的调光单元,通过沿着弯折线使延伸部弯折,由此能够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成的角度无关地将延伸部以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式拉出。
[附记2]
如附记1所示的调光单元,其中,
上述弯折线为第一弯折线,
上述延伸部具有第二弯折线,
上述第二弯折线与上述安装部和上述延伸部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第一弯折线与上述边界之间的距离,
上述第二弯折线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附记2所述的调光单元,在将延伸部沿着第一弯折线弯折之后再沿着第二弯折线进行弯折,由此能够使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布线部的尺寸减小与沿着第二弯折线将延伸部弯折的量。
Claims (6)
1.一种调光单元,具备调光片以及布线部,该调光片具备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调光层,其中,
上述调光层由上述第一透明电极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夹持,
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具有第一布线区域,上述第一布线区域包括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上述调光层露出,
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具有第二布线区域,上述第二布线区域包括上述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从上述调光层露出,
上述布线部包括安装部和延伸部,
上述安装部在沿着上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上述边缘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被安装于上述第一布线区域,
上述延伸部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外延伸,
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安装部的尺寸即第一宽度小于与上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延伸部的尺寸即第二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单元,其中,
上述布线部在上述第一方向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具备突出部,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安装部朝向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外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单元,其中,
上述延伸部具有对上述延伸部的弯折进行引导的第一弯折线,
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所成的角为基准角,
上述第一弯折线沿着与将上述基准角平分的直线平行的第三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单元,其中,
上述延伸部还具备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对上述延伸部的弯折进行引导的第二弯折线,
上述第二弯折线与上述安装部和上述延伸部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第一弯折线与上述边界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单元,其中,
上述延伸部还具备沿着与上述第三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对上述延伸部的弯折进行引导的第三弯折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单元,其中,
上述延伸部是多个延伸部中的第一延伸部,
上述多个延伸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83595A JP7484399B2 (ja) | 2020-05-12 | 2020-05-12 | 調光ユニット |
JP2020-083595 | 2020-05-12 | ||
PCT/JP2021/018108 WO2021230299A1 (ja) | 2020-05-12 | 2021-05-12 | 調光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52325A true CN115552325A (zh) | 2022-12-30 |
Family
ID=78511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33052.7A Pending CN115552325A (zh) | 2020-05-12 | 2021-05-12 | 调光单元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66126B2 (zh) |
EP (1) | EP4152087A4 (zh) |
JP (1) | JP7484399B2 (zh) |
CN (1) | CN115552325A (zh) |
WO (1) | WO202123029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50465A (ja) * | 1974-10-28 | 1976-05-04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 Furekishiburupurintokairo |
JPS6282607A (ja) * | 1985-10-07 | 1987-04-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配線部材 |
JP2543925Y2 (ja) * | 1991-09-10 | 1997-08-1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の多段配線構造 |
JPH09127537A (ja) * | 1995-10-31 | 1997-05-1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048596B2 (ja) * | 1997-11-07 | 2008-02-2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2001044575A (ja) | 1999-07-29 | 2001-02-16 | Seiko Epson Corp |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
JP4349009B2 (ja) * | 2003-06-24 | 2009-10-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
JP4601441B2 (ja) * | 2005-02-03 | 2010-12-22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光送信器または光受信器および光トランシーバ |
JP4857717B2 (ja) | 2005-11-09 | 2012-01-18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モジュール |
JP5213110B2 (ja) * | 2008-05-16 | 2013-06-1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120293470A1 (en) | 2010-02-23 | 2012-11-22 | Hideki Nakata | Image display device |
CN206470508U (zh) | 2017-02-14 | 2017-09-05 | 奇纬光电新材料(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调光膜的接线结构 |
US11294199B2 (en) | 2017-09-19 | 2022-04-05 | Mitsui Chemicals, Inc. | Eyewear |
JP7206633B2 (ja) | 2018-05-16 | 2023-01-18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調光ユニット |
JP6635156B1 (ja) | 2018-09-03 | 2020-01-22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調光ユニット、および、調光板 |
-
2020
- 2020-05-12 JP JP2020083595A patent/JP7484399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5-12 CN CN202180033052.7A patent/CN115552325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5-12 WO PCT/JP2021/018108 patent/WO2021230299A1/ja unknown
- 2021-05-12 EP EP21804038.4A patent/EP4152087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1-14 US US17/986,377 patent/US1196612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79251A1 (en) | 2023-03-16 |
JP2021179481A (ja) | 2021-11-18 |
WO2021230299A1 (ja) | 2021-11-18 |
EP4152087A4 (en) | 2023-11-01 |
EP4152087A1 (en) | 2023-03-22 |
JP7484399B2 (ja) | 2024-05-16 |
US11966126B2 (en) | 2024-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52883B (zh) | 柔性阵列基板、显示面板、键盘组件和电子设备 | |
EP2555049A2 (en) | Suspended particle device, light control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US20190204660A1 (en) | Display device | |
KR20180009406A (ko) | 인쇄 기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CN104364702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TWI295743B (en) | Connecting device of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9992872B2 (en) | Touch sensor,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EP3779583A1 (en) | Light control unit | |
CN115552325A (zh) | 调光单元 | |
CN207008573U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10847908B2 (en) | Connected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190040245A (ko) | 배선체 어셈블리, 배선 기판, 및 터치 센서 | |
CN108389513B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40111745A (ko) | 연성 케이블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2008009553A (ja) | 電極基板 | |
JP2021089380A (ja) | 調光装置 | |
CN109669569A (zh) | 触摸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 |
WO2018193953A1 (ja) | 表示装置 | |
CN112612375B (zh) |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器及触控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 |
KR20190082266A (ko) | 배선체 및 배선체 어셈블리 | |
US10451933B2 (en) |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curved display panel | |
KR102628645B1 (ko) | 액정 소자의 전극취부방법 | |
CN205029710U (zh) | 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 |
CN221175678U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8941396U (zh) | 一种液晶显示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