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1273B -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1273B
CN115381273B CN202210976419.5A CN202210976419A CN115381273B CN 115381273 B CN115381273 B CN 115381273B CN 202210976419 A CN202210976419 A CN 202210976419A CN 115381273 B CN115381273 B CN 115381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stirring paddle
heating
stage
p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764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1273A (zh
Inventor
赵添玉
张继尧
孔进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9764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1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1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1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1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1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16Inserts
    • A47J36/165Stirring devices operatively connected to cooking vessels when being removably inserted in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绕搅拌轴公转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桨通过支撑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第二搅拌桨绕搅拌轴公转的同时绕所述支撑轴自转,本发明利用烹饪器具使物料在杀青阶段、揉捻阶段和干燥阶段维持相应温度和持续时长的同时,在揉捻阶段和杀青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达到翻拌物料的目的。本发明使用户在家利用烹饪器具便能制备出芳香四溢的绿茶,增加用户在制茶过程中的乐趣,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具有数千年历史,其中绿茶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品种。绿茶具有预防和抗癌功效,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有助于延缓衰老,常喝绿茶有助于消化和降低脂肪;从中医角度而言,绿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阴虚有热者极为适合饮绿茶。总之,绿茶对人的好处非常丰富,且茶文化深受世人追捧和喜爱。
如今,人们普遍是通过购买成品绿茶的方式获取绿茶,没有办法体验茶叶由新鲜的嫩叶变成芳香四溢的绿茶的过程,也没有办法体验出中国传统在制茶炒茶过程中的悠久文化底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烹饪器具无法制备绿茶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绕搅拌轴公转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桨通过支撑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第二搅拌桨绕搅拌轴公转的同时绕所述支撑轴自转,所述方法包括:
杀青阶段,控制烹饪器具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以钝化物料中酶的活性,当杀青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退出杀青阶段,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170℃,220℃];
揉捻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对物料进行揉捻操作,当揉捻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退出揉捻阶段,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30℃,36℃];
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当干燥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退出干燥阶段,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85℃,145℃]。
进一步地,在执行所述杀青阶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快速升温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全功率加热,以使所述物料温度快速升高至预设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的取值范围为120℃~150℃。
进一步地,在所述杀青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一加热功率P1、第一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其中,0≤P1≤P,所述第一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
进一步地,所述揉捻阶段具体包括第一揉捻阶段和第二揉捻阶段:
在所述第一揉捻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二加热功率P2、第二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其中,1/4P≤P2≤3/4P,所述第二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4~3:4;
在所述第二揉捻阶段,控制所述加热机构以第三加热功率P3、第三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其中,1/4P≤P3≤P,所述第三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8~1:2。
进一步地,在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对物料进行揉捻操作包括:
在所述第一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1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2、第一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4/5V≤v1≤V,4/5v1≤v2<v1,所述第一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5~2:1;
在所述第二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3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4、第二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4/5V≤v3≤V,4/5v3≤v4<v3,所述第二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5~2:1。
进一步地,在所述干燥阶段包括第一干燥阶段、搅拌阶段和第二干燥阶段;
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四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干燥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四预设时长t4;所述搅拌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五预设时长t5;在所述第二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五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干燥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六预设时长t6;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区间为[125℃,145℃],所述第五预设温度区间为[85℃,105℃],所述第三预设时长=t4+t5+t6。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包括:
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四加热功率P4、第四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0≤P4≤P,所述第四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
在所述第二干燥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五加热功率P5、第五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0≤P5≤P,所述第五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5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6、第三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1/2V≤v5≤V,4/5v5≤v6<v5,第三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75~1:12;
在所述搅拌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7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8、第四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1/2V≤v7≤V,1/2v7≤v8<v7,所述第四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60~1:15。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加热机构、搅拌机构及与加热机构、搅拌机构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的控制器;
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锅体的内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绕所述搅拌轴公转;
所述第二搅拌桨通过支撑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绕搅拌轴公转的同时绕所述支撑轴自转。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搅拌桨绕所述支撑轴自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桨的扇叶和第二搅拌桨的扇叶由柔软的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桨的扇叶为长条形弯曲扇叶,所述长条形弯曲扇叶由内腔底端延伸至内腔侧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绕搅拌轴公转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桨通过支撑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第二搅拌桨绕搅拌轴公转的同时绕所述支撑轴自转,本发明利用烹饪器具使物料在杀青阶段、揉捻阶段和干燥阶段维持相应温度和持续时长的同时,在揉捻阶段和杀青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达到翻拌物料的目的。本发明使用户在家利用烹饪器具便能制备出芳香四溢的绿茶,增加用户在制茶过程中的乐趣,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搅拌轴;2、第一搅拌桨;3、第二搅拌桨;4、支撑轴;5、第一驱动机构;6、第二驱动机构;
301、杀青阶段控制模块;302、揉捻阶段控制模块;303、干燥阶段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烹饪器具包括设置于锅体内腔中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1和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所述第一搅拌桨2为贴近内腔壁设置的扇叶,所述搅拌轴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绕所述搅拌轴1公转;所述第二搅拌桨3通过支撑轴4与所述搅拌轴1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3与所述支撑轴4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搅拌桨3绕所述搅拌轴1公转,所述第二搅拌桨3同时绕所述支撑轴4自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还包括附图中未示出的锅体、加热机构和与加热机构、搅拌机构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的控制器;其中控制器控制转动结构的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维持相应的转速,控制加热机构对锅体进行加热,使锅体内的物料维持的预设的温度区间。
进一步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与所述搅拌轴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1转动。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与所述第二搅拌桨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搅拌桨3绕所述支撑轴4自转。可以理解的,当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搅拌轴1转动时,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同时绕搅拌轴1公转,当第二驱动机构2驱动第二搅拌桨3自转时,第二搅拌桨3绕自身支撑轴实现自转。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二搅拌桨3在锅体内的物料过多时,同时搅拌到锅体表层和底层的物料,第二驱动机构6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搅拌桨3沿所述支撑轴4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鉴于制备绿茶的原料柔软脆弱,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搅拌桨2的扇叶和第二搅拌桨3的扇叶由柔软的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柔软的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搅拌桨2的扇叶为长条形弯曲扇叶,所述长条形弯曲扇叶由内腔底端延伸至内腔侧壁。为了便于第一搅拌桨2能够兼顾到分布于侧壁边缘的物料,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长条形弯曲扇叶的尾端延伸至所述锅体内腔侧壁高度的一半以上。此外,第一搅拌桨2的扇叶距离锅体内腔的距离设置在0.3cm-0.8cm之间,以方便第一搅拌桨2对锅体内的物料提供充分的揉捻操作。可以理解的,为了便于翻拌,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搅拌桨4为多扇叶结构,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物料为制备绿茶的原料。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体顶部设有盖体,搅拌机构连接于所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或连接于所述锅体的内腔底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利用绕搅拌轴1公转的第一搅拌桨2实现对内腔中物料的揉捻操作和翻拌操作,利用既能绕搅拌轴1公转又能绕支撑轴4自转的第二搅拌桨实现在第一搅拌桨3对物料揉捻的同时,对物料进行翻拌。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相结合的方式模仿了制茶工人在制备绿茶过程中对茶叶原料的操作,能够对茶叶原料进行充分的揉捻操作和翻拌,时用户在家利用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便能制备出绿茶。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各个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S11~S13。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各烹饪器具的自动控制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的杀青阶段控制模块301、揉捻阶段控制模块302和干燥阶段控制模块303。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烹饪器具的自动控制装置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杀青阶段控制模块301、揉捻阶段控制模块302和干燥阶段控制模块303,。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执行以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烹饪器具制备绿茶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所述烹饪器具锅体的内腔中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1、绕搅拌轴1公转的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第二搅拌桨3通过支撑轴4与所述搅拌轴1连接,第二搅拌桨3绕搅拌轴1公转的同时绕支撑轴4自转,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可以是如图1实施例所示烹饪器具。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杀青阶段,控制烹饪器具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以钝化物料中酶的活性,当杀青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退出杀青阶段,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170℃,22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所述杀青阶段之前还包括快速升温阶段,在快速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全功率加热,以使所述物料温度快速升高至预设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的取值范围为120℃~150℃。其中,全功率加热即为以加热机构的额定功率P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杀青阶段,控制加热机构以第一加热功率P1、第一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0≤P1≤P,其中,第一加热占空比表示为X:Y,X为杀青阶段一个加热周期的加热机构的工作持续时长,Y为杀青阶段一个加热周期的加热机构停止工作的持续时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此外,杀青阶段的第一预设时长的取值范围为4min~8min。杀青阶段的目的主要是利用高温钝化酶的活性,以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风味,通过占空比间歇加热自动化控制温度,能更好地统括控制酶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风味。
S12、揉捻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自转以对物料进行揉捻操作,当揉捻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退出揉捻阶段,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30℃,3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揉捻阶段具体包括第一揉捻阶段和第二揉捻阶段:在所述第一揉捻阶段,控制加热机构以第二加热功率P2、第二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使物料进行加热,1/4P≤P2≤3/4P,第二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4~3:4;在所述第二揉捻阶段,控制加热机构以第三加热功率P3、第三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使物料进行加热,其中1/4P≤P3≤P,第三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8~1:2。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在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自转以对物料进行揉捻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以转速v1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以转速v2、第一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4/5V≤v1≤V,4/5v1≤v2<v1,所述第一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5~2:1;在所述第二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以转速v3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以转速v4、第二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4/5V≤v3≤V,4/5v3≤v4<v3,所述第二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5~2:1,V为搅拌轴的额定转速。
其中第二搅拌桨3以预设的搅拌占空比自转具体为,其搅拌占空比为W:Z时,W为一个自转周期的自转的持续时长,Z为一个自转周期的停止自转的持续时长。具体的,第一揉捻阶段第二搅拌桨3的第一预设搅拌占空比为1:5~2:1,其具体为其一个自转周期的自转持续时长为2s~10s,停止自转的持续时长为5s~10s。第二揉捻阶段第二搅拌桨的第二预设搅拌占空比为1:5~2:1,其具体为其一个自转周期的自转持续时长为2s~10s,停止自转的持续时长为5s~10s。
此外,揉捻阶段的第二预设时长的取值范围为60min~90min之间,具体的第一揉捻阶段的持续时长为30min~45min之间,第二揉捻阶段的持续时长为30min~45min之间,揉捻阶段的目的一是使茶叶成条形,二是使茶叶中的细胞破碎,茶汁溢出附在茶叶表面,有利于增加茶汤浓度,这也是洗茶快速出汤的原因。此外茶叶揉捻的越重,茶叶越不耐泡,因此我们通过控制占空比和搅拌桨的转速提高揉捻效果。
S13、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当干燥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退出干燥阶段,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85℃,14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干燥阶段包括第一干燥阶段、搅拌阶段和第二干燥阶段;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四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干燥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四预设时长t4;所述搅拌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五预设时长t5;在所述第二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五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干燥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六预设时长t6;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区间为[125℃,145℃],所述第五预设温度区间为[85℃,105℃],所述第三预设时长=t4+t5+t6。具体的第四预设时长t4的取值范围为5min~10min,第五预设时长t5的取值范围为30min~45min,第六预设时长t6的取值范围为12min~15min.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包括: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四加热功率P4、第四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0≤P4≤P,所述第四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在所述第二干燥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五加热功率P5、第五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0≤P5≤P,所述第五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以转速v5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以转速v6、第三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1/2V≤v5≤V,4/5v5≤v6<v5,第三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75~1:12。在所述搅拌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以转速v7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以转速v8、第四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1/2V≤v7≤V,1/2v7≤v8<v7,所述第四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60~1:15。具体的,第二搅拌桨3以第三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为其一个自转周期的自转持续时长为2s~10s,停止自转的持续时长为120s~150s。第二搅拌桨3以第四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为其一个自转周期的自转持续时长为2s~10s,停止自转的持续时长为120s~150s。
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阶段通过第一干燥阶段、搅拌阶段和第二干燥阶段的设置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来达到钝化酶的活性,使发酵停止,同时蒸发水分,固定茶形,防止霉变,通过控制占空比加热控制内部温度,同时结合搅拌桨控制转速,加速烘干,又防止茶叶破碎变形。
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的控制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的烹饪器具在所述烹饪器具锅体的内腔中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1、绕搅拌轴1公转的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第二搅拌桨3通过支撑轴4与所述搅拌轴1连接,第二搅拌桨3绕搅拌轴1公转的同时绕支撑轴4自转,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可以是如图1实施例所示烹饪器具。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装置具体包括杀青阶段控制模块301、揉捻阶段控制模块302和干燥阶段控制模块303,其中,
杀青阶段控制模块301,用于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以钝化物料中酶的活性,当杀青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退出杀青阶段,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170℃,220℃];
揉捻阶段控制模块302,用于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自转以对物料进行揉捻操作,当揉捻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退出揉捻阶段,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30℃,36℃];
干燥阶段控制模块303,用于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当干燥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退出干燥阶段,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85℃,145℃]。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装置还包括附图中未示出的快速升温阶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全功率加热,以使所述物料温度快速升高至预设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的取值范围为120℃~150℃。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计时模块,用于对制备绿茶的各个阶段的持续时长进行计时。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烹饪器具内腔中的温度。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1、绕搅拌轴公转的第一搅拌桨2和第二搅拌桨3,第二搅拌桨3通过支撑轴4与所述搅拌轴1连接,第二搅拌桨3绕搅拌轴1公转的同时绕所述支撑轴4自转,本发明利用烹饪器具使物料在杀青阶段、揉捻阶段和干燥阶段维持相应温度和持续时长的同时,在揉捻阶段和杀青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2和所述第二搅拌桨3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3自转以达到翻拌物料的目的。本发明使用户在家利用烹饪器具便能制备出芳香四溢的绿茶,增加用户在制茶过程中的乐趣,提升用户体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加热机构、搅拌机构及与加热机构、搅拌机构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的控制器;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锅体的内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绕所述搅拌轴公转;所述第二搅拌桨通过支撑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绕搅拌轴公转的同时绕所述支撑轴自转;第一搅拌桨的扇叶和第二搅拌桨的扇叶由柔软的弹性材料制成,第一搅拌桨的扇叶为长条形弯曲扇叶,所述长条形弯曲扇叶由内腔底端延伸至内腔侧壁,长条形弯曲扇叶的尾端延伸至所述锅体内腔侧壁高度的一半以上,距离锅体内腔的距离设置在0.3cm-0.8cm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杀青阶段,控制烹饪器具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以钝化物料中酶的活性,当杀青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退出杀青阶段,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170℃,220℃];
揉捻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对物料进行揉捻操作,当揉捻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退出揉捻阶段,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30℃,36℃];
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当干燥阶段维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退出干燥阶段,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85℃,145℃];
所述揉捻阶段具体包括第一揉捻阶段和第二揉捻阶段:
在所述第一揉捻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二加热功率P2、第二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其中,1/4P≤P2≤3/4P,所述第二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4~3:4;
在所述第二揉捻阶段,控制所述加热机构以第三加热功率P3、第三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其中,1/4P≤P3≤P,所述第三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8~1:2,其中P为加热机构的额定功率;
在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对物料进行揉捻操作包括:
在所述第一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1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2、第一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4/5V≤v1≤V,4/5v1≤v2<v1,所述第一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5~2:1;
在所述第二揉捻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3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4、第二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4/5V≤v3≤V,4/5v3≤v4<v3,所述第二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5~2:1,其中V为搅拌轴的额定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杀青阶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快速升温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全功率加热,以使所述物料温度快速升高至预设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的取值范围为12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杀青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一加热功率P1、第一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其中,0≤P1≤P,所述第一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阶段包括第一干燥阶段、搅拌阶段和第二干燥阶段;
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四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第一干燥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四预设时长t4;所述搅拌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五预设时长t5;在所述第二干燥阶段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五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第二干燥阶段的维持时长为第六预设时长t6;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区间为[125℃,145℃],所述第五预设温度区间为[85℃,105℃],所述第三预设时长=t4+t5+t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包括:
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四加热功率P4、第四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0≤P4≤P,所述第四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
在所述第二干燥阶段,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机构以第五加热功率P5、第五加热占空比进行加热,0≤P5≤P,所述第五加热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2~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内腔中物料的温度维持在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和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公转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自转以加速物料干燥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干燥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5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6、第三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1/2V≤v5≤V,4/5v5≤v6<v5,第三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75~1:12;
在所述搅拌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7公转,控制所述第二搅拌桨以转速v8、第四预设搅拌占空比自转,其中,1/2V≤v7≤V,1/2v7≤v8<v7,所述第四预设搅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60~1:15。
7.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加热机构、搅拌机构及与加热机构、搅拌机构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的控制器;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锅体的内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二搅拌桨绕所述搅拌轴公转;所述第二搅拌桨通过支撑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绕搅拌轴公转的同时绕所述支撑轴自转;
第一搅拌桨的扇叶和第二搅拌桨的扇叶由柔软的弹性材料制成,第一搅拌桨的扇叶为长条形弯曲扇叶,所述长条形弯曲扇叶由内腔底端延伸至内腔侧壁,长条形弯曲扇叶的尾端延伸至所述锅体内腔侧壁高度的一半以上,距离锅体内腔的距离设置在0.3cm-0.8cm之间;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搅拌桨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搅拌桨绕所述支撑轴自转。
CN202210976419.5A 2022-08-15 2022-08-15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Active CN115381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6419.5A CN115381273B (zh) 2022-08-15 2022-08-15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6419.5A CN115381273B (zh) 2022-08-15 2022-08-15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1273A CN115381273A (zh) 2022-11-25
CN115381273B true CN115381273B (zh) 2024-01-26

Family

ID=8411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6419.5A Active CN115381273B (zh) 2022-08-15 2022-08-15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127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8382B1 (ko) * 2005-10-13 2007-02-02 순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차덖음장치
CN102246864A (zh) * 2011-06-30 2011-11-23 黄开平 碧螺春茶的制作工艺及其专用设备
CN106509187A (zh) * 2016-12-26 2017-03-22 梧州市雅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堡茶炒青方法
CN107811060A (zh) * 2017-11-29 2018-03-20 张伟军 一种茶叶翻炒装置
JP2019213628A (ja) * 2018-06-12 2019-12-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110604191A (zh) * 2019-10-30 2019-12-24 石门县茶祖印象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制作新工艺
CN112006120A (zh) * 2020-08-27 2020-12-01 江南大学 基于气味及3d结构光的茶叶锅式杀青系统
CN213719738U (zh) * 2020-11-17 2021-07-20 镇巴县明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113729483A (zh) * 2021-06-03 2021-12-03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及其底座和导流支架
CN113875833A (zh) * 2021-10-18 2022-01-04 雷山县福尧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216675435U (zh) * 2021-02-07 2022-06-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8382B1 (ko) * 2005-10-13 2007-02-02 순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차덖음장치
CN102246864A (zh) * 2011-06-30 2011-11-23 黄开平 碧螺春茶的制作工艺及其专用设备
CN106509187A (zh) * 2016-12-26 2017-03-22 梧州市雅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堡茶炒青方法
CN107811060A (zh) * 2017-11-29 2018-03-20 张伟军 一种茶叶翻炒装置
JP2019213628A (ja) * 2018-06-12 2019-12-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110604191A (zh) * 2019-10-30 2019-12-24 石门县茶祖印象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制作新工艺
CN112006120A (zh) * 2020-08-27 2020-12-01 江南大学 基于气味及3d结构光的茶叶锅式杀青系统
CN213719738U (zh) * 2020-11-17 2021-07-20 镇巴县明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16675435U (zh) * 2021-02-07 2022-06-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3729483A (zh) * 2021-06-03 2021-12-03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及其底座和导流支架
CN113875833A (zh) * 2021-10-18 2022-01-04 雷山县福尧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茶叶炒制机的结构设计研究;魏淋;杨朝君;胡灿;;农业与技术(第08期);第9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1273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6881B (zh) 一种果脯制备方法
CN104017705B (zh) 一种天然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6259B (zh) 带有后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及发酵原浆制作方法
CN105341230A (zh) 果味红茶
CN210094531U (zh) 一种自动揭皮的腐竹成型装置
CN115381273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CN112239720B (zh) 一种郫县豆瓣封闭式后熟发酵工艺
CN101933530A (zh) 一种面包制作的工艺方法
CN105733915A (zh) 一种杨梅米醋的发酵方法
CN205024198U (zh) 一种家用式葡萄酒发酵罐
CN108432904A (zh) 一种多层式茶叶发酵机
CN208087595U (zh) 一种机械搅拌法生产玫瑰醋的设备
JP4418459B2 (ja) 梅菓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403156U (zh) 一种平菇清洗用甩干装置
CN113563994A (zh) 一种改良型啤酒生产工艺
CN104726251A (zh) 一种葡萄红曲酒及其酿造方法
CN207907628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烘焙机
CN109169999A (zh) 一种自动炒茶机
TWM649777U (zh) 用以增添茶葉巧克力風味之乾燥系統
KR20150001927A (ko) 생콩 속성발효 생약성분 된장 고추장 제조기술
CN105614246A (zh) 一种奶黄栗子馅粘豆包及其生产方法
CN211380812U (zh) 一种牛肉加工用蒸煮装置
CN113583783B (zh) 一种高花青素含量和风味增强型全发酵型黑米酒酿造方法
KR102585301B1 (ko) 오미자 추출 발효액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오미자 추출 발효액 제조방법
CN107363950A (zh) 一种竹席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