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0254A -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0254A
CN115380254A CN202180025656.7A CN202180025656A CN115380254A CN 115380254 A CN115380254 A CN 115380254A CN 202180025656 A CN202180025656 A CN 202180025656A CN 115380254 A CN115380254 A CN 115380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layer
photore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56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80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02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03G5/047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 transport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4Cover layer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 G03G15/02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by bringing a charging member into contact with the member to be charged, e.g. roller, brush char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03G5/0614Amines
    • G03G5/06142Amines arylami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4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14773Polycondensates comprising silic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9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e.g. block polymers, reticulated polymers, or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by molecular weight or acid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是接触带电方式也能够不产生带电容易性、耐漏电性、耐气体性和耐磨损性的问题地进行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或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在接触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具备如下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固化后的保护层作为最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通过伴随放电现象的接触带电器使该感光体表面带正电而使用的所谓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技术由于能够以高速得到高品质的图像等,因此在复印机、打印机、复合机、数字印刷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对于作为电子照相技术的核心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简称为“感光体”),主要使用如下的感光体,该感光体使用无公害且具有成膜容易、制造容易等优点的有机系的光导电物质。
在有机系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从层构成的观点出发,已知有在同一层中具有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的单层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称为单层型感光体),以及将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分离于各自的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中并层叠的层叠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称为层叠型感光体)。
其中,层叠型感光体从感光体设计方面考虑,容易对每个层实现功能的优化,特性的控制也容易,因此现行感光体的大部分为该类型。层叠型感光体的大部分是在基体上依次具有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在电荷传输层中,适合的电子传输材料非常少,与此相对,空穴传输材料已知有多种特性良好的材料。由此,层叠型感光体通常在基体上依次层叠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以带负电的方式使用。在带负电方式中,与使感光体表面带正电荷的带正电方式相比,从带电器产生的臭氧的产生量多,因此存在使感光体劣化成为课题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单层型感光体中,在原理上能够利用带负电方式和带正电方式中的任一种,但在带正电方式中,能够抑制在上述的层叠型感光体中成为问题的臭氧产生,并且与带负电体系相比一般容易成为高灵敏度,因此是有利的。另外,带正电单层型感光体具有涂布工序少、在分辨率方面有利的优点,虽然在电特性方面具有比带负电层叠型感光体差的点,但部分已被实用化,直到目前进行了各种改良研究(专利文献1~5)。通常,在使感光体带电时,在开始向带电辊施加电压后,环绕感光体旋转多圈,从而使其带电为期望的表面电位,但是,例如在带正电单层型感光体中,容易发生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向感光体表面渗出、即所谓的渗出(bleed out),因此存在无法容易地进行带电的问题。即,由于处于感光体表面的电荷的一部分因渗出的成分的影响而从表面消失,从而为了使感光体表面成为所希望的带电电位所需的转数增加。已知有这样的带电容易性受到损害的问题,为了抑制该问题,进行了加入特定的添加材料的研究(专利文献6)。
另外,近年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感光体的带电机构,从抑制对环境的影响的观点出发,与电晕管(corotron)、电晕充电装置(scorotron)等带电方式相比,优选臭氧等氧化性气体的产生少的辊带电方式。已知辊带电方式中,特别是接触辊带电方式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气体的产生(专利文献7)。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929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228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399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33196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231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7/170615号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2-14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在接触辊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应用带正电单层型感光体,从能够尽可能减少臭氧产生、抑制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出发是期望的,但出于如下理由,在实用化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上所述,在带正电单层型感光体中,由于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容易渗出到感光体表面,因此带电容易性受损,因此需要加入特定的添加材料。但是,在加入添加材料的情况下,在成本方面的负担的基础上,还由于通常加入作为低分子量成分的添加剂,从而有可能损害耐磨损性。
另外,在感光层为单层型或与最表层相接触的感光层中含有电荷产生材料(例如,按照电荷传输层-电荷产生层的顺序层叠的反向层叠型感光层)的情况下,由于电荷产生材料成为凝聚体而露出于感光体表面,因此,特别是在接触辊带电的情况下,电场局部地集中于电荷产生材料的凝聚体的大的突起部分,在该部分流过过电流,结果容易发生感光层的绝缘破坏。即,容易在感光体表面产生针孔状的漏电缺陷,因此对于耐漏电性显著不利。若在感光体表面产生针孔状的漏电缺陷,则过电流流过所述缺陷而产生电源的电压降,遍及带电器接触宽度的整个区域产生带状的带电不良。进而,在臭氧等气体从感光体表面侵入的情况下,由于是单层,因此有存在于表面附近的电荷产生材料容易受到影响的缺点。
对于如上所述的由渗出引起的带电容易性的恶化,在使表面带负电而使用的感光体中不会成为问题,另外,由于电荷产生材料存在于表面附近而露出所导致的漏电的问题以及耐气体性低的情况,在使用按照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的顺序层叠的一般的正向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没有成为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产生上述问题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或电子照相感光体盒。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接触带电方式、特别是接触辊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该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单层型感光层、以及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即,本发明的主旨如下。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为接触带电方式,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的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
<2>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化合物为光固化性化合物。
<3>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为接触辊带电方式。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为接触辊带电方式,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的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表层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
<6>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相对于所述固化性化合物的含有比(质量比)为0.5以上。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相对于所述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所述单层型感光层含有30质量份以上的所述电子传输材料。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相对于所述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所述单层型感光层含有70质量份以上的所述空穴传输材料。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相对于所述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所述单层型感光层含有1.0质量份以上的所述电荷产生材料。
<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最表层的厚度为0.2μm以上且6μm以下。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单层型感光层含有三苄基胺。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是仅施加直流电压的接触带电方式。
<13>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是使用至少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接触型带电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正电并利用显影剂进行显影。
<14>如<13>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化合物为光固化性化合物。
<15>如<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接触式的辊。
<16>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仅施加直流电压而使其带电。
<17>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带电电位为+600V以上的方式带电。
<18>一种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用于接触带电方式,所述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
<19>如<18>所述的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化合物为光固化性化合物。
<20>如<18>或<19>所述的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接触带电方式为接触辊带电方式。
<21>一种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用于接触辊带电方式,所述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
<22>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具备:<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部、使带电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对形成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和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中的至少一个。
<2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部、使带电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和对形成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
<2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为接触带电方式,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具有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且在与所述最表层接触的感光层中含有电荷产生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提供即使是接触带电方式、特别是接触辊带电方式,也能够不产生带电容易性和耐漏电性的问题地进行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电子照相感光体盒。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说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而实施。
《电子照相感光体》
以下,对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可以带正电使用,也可以带负电使用,但从能够进一步享受本发明的效果的方面出发,优选带正电使用。进而,优选为在带正电使用的单层型感光层上具有最表层的构成。
<导电性支撑体>
导电性支撑体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主要使用铝、铝合金、不锈钢、铜、镍等金属材料;添加金属、碳、氧化锡等导电性粉体而赋予了导电性的树脂材料;将铝、镍、ITO(氧化铟锡)等导电性材料蒸镀或涂布于其表面而成的树脂、玻璃、纸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和任意的比率并用2种以上。作为导电性支撑体的形态,使用鼓状、片状、带状等形态。进而,在金属材料的导电性支撑体上,为了导电性、表面性等的控制、缺陷被覆,也可以使用涂布了具有适当的电阻值的导电性材料的导电性支撑体。另外,在使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为导电性支撑体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实施阳极氧化覆膜后使用。在实施了阳极氧化覆膜的情况下,优选通过公知的方法实施封孔处理。
导电性支撑体表面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通过使用特别的切削方法或实施研磨处理来进行粗糙化。另外,也可以通过在构成导电性支撑体的材料中混合适当粒径的粒子来进行粗糙化。另外,为了降低成本,也可以不实施切削处理而直接使用拉拔管。
<底涂层>
出于粘接性、粘连性等的改善、支撑体的表面缺陷的遮蔽等目的,也可以在导电性支撑体与感光层之间设置底涂层。作为底涂层,可以使用树脂或在树脂中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等粒子的材料等。另外,底涂层可以由单层构成,也可以由多层构成。
作为用于底涂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例子,可举出氧化钛、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铁等包含1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钛酸钙、钛酸锶、钛酸钡等包含多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粒子,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粒子。这些金属氧化物粒子中,优选氧化钛和氧化铝,特别优选氧化钛。氧化钛粒子可以在其表面实施用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锑、氧化锆、氧化硅等无机物、或者硬脂酸、多元醇、有机硅等有机物进行的处理。作为氧化钛粒子的晶型,可以使用金红石、锐钛矿、板钛、非晶质中的任一种。另外,也可以包含多个晶体状态的物质。
另外,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可以利用各种粒径,其中,从特性和液体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其平均一次粒径优选为10nm以上1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0nm以上50nm以下。该平均一次粒径可以由TEM照片等得到。
底涂层优选以将金属氧化物粒子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形式形成。作为用于底涂层的粘合剂树脂,可举出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酚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偏二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树脂、聚乙烯基吡啶树脂、水溶性聚酯树脂、硝基纤维素等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树脂、酪蛋白、明胶、聚谷氨酸、淀粉、淀粉乙酸酯、氨基淀粉、锆螯合物、锆醇盐化合物等有机锆化合物、氧钛螯合物、钛醇盐化合物等有机氧钛化合物、硅烷偶联剂等公知的粘合剂树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和比率并用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以与固化剂一起固化的形式使用。其中,醇可溶性的共聚聚酰胺、改性聚酰胺等显示出良好的分散性、涂布性,因此优选。
在本发明的单层型感光体中,通常也可以将构成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作为底涂层的代用品。这种情况下,将酞菁颜料、偶氮颜料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进行涂布而得到的感光体等有时电特性优异,因此优选使用。其中,从电特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使用酞菁颜料(酞菁化合物)。作为粘合剂树脂,优选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类,特别优选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该情况下,优选混合在使用了CuKα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中,在衍射角2θ±0.2°为27.2°处显示清晰的峰的氧钛酞菁。
相对于用于底涂层的粘合剂树脂,粒子的使用比率可以任意选择,从分散液的稳定性、涂布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粘合剂树脂,通常优选在10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使用。
底涂层的膜厚是任意的,只要不显著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从提高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特性、强曝光特性、图像特性、重复特性及制造时的涂布性的观点出发,通常为0.01μm以上,优选为0.1μm以上,另外,通常为3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下。也可以在底涂层中混合公知的抗氧化剂等。为了防止图像缺陷等,还可以含有颜料粒子、树脂粒子等。
<感光层>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感光层。另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与最表层接触的感光层中含有电荷产生材料。
该感光层可以是电荷产生材料(CGM)和空穴传输材料(HTM)存在于同一层内的单层型感光层,另外,也可以是分离为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层叠型感光层,但由于能够进一步享受本发明的效果,优选为单层型感光层。
<单层型感光层>
单层型感光层除了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以外,为了确保膜强度还使用粘合剂树脂来形成。具体而言,可以将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各种粘合剂树脂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来制作涂布液,在导电性支撑体上(设置底涂层的情况下为底涂层上)涂布、干燥而得到。根据在感光层中形成的电场,分别将通过对电荷产生材料进行曝光而产生的负电荷传输至感光层表面侧,将正电荷传输至导电性支撑体侧。
<电荷产生材料>
作为电荷产生材料,可以举出硒及其合金、硫化镉等无机系光导电材料和有机颜料等有机系光导电材料,优选有机系光导电材料,特别优选有机颜料。作为有机颜料,例如可列举酞菁颜料、偶氮颜料、二硫酮吡咯并吡咯颜料、角鲨烯(方酸菁)颜料、喹吖啶酮颜料、靛蓝颜料、苝颜料、多环醌颜料、蒽嵌蒽醌颜料和苯并咪唑颜料等。其中,特别优选酞菁颜料或偶氮颜料。在使用有机颜料作为电荷产生材料的情况下,通常以将这些有机颜料的微粒用各种粘合剂树脂粘结而成的分散层的形式使用。
在使用酞菁颜料作为电荷产生材料的情况下,具体而言,使用无金属酞菁、由铜、铟、镓、锡、钛、锌、钒、硅、锗、铝等金属或其氧化物、卤化物、氢氧化物、醇盐等进行了配位的酞菁类的具有各晶型的物质、使用氧原子等作为交联原子的酞菁二聚体类等。特别适合作为灵敏度高的晶型的X型、τ型无金属酞菁、A型(别称β型)、B型(别称α型)、D型(别称Y型)等钛氧基酞菁(别称:氧钛酞菁)、氧钒酞菁、氯铟酞菁、羟基铟酞菁、II型等氯镓酞菁、V型等羟基镓酞菁、G型、I型等μ-氧代-镓酞菁二聚体、II型等μ-氧代-铝酞菁二聚体。
另外,在这些酞菁中,特别优选X型无金属酞菁、A型(别称β型)、B型(别称α型)、以及特征在于粉末X射线衍射的衍射角2θ(±0.2°)在27.1°或27.3°处显示清晰的峰的D型(Y型)钛氧基酞菁、II型氯镓酞菁、V型和特征在于在28.1°具有最强的峰、另外在26.2°不具有峰而在28.1°处具有清晰的峰、且25.9°的半值宽度W为0.1°≤W≤0.4°的羟基镓酞菁、G型μ-氧代-镓酞菁二聚体。
酞菁化合物可以使用单一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几种混合或混晶状态的酞菁化合物。作为这里的酞菁化合物或可置于晶体状态的混合状态,可以使用将各自的构成要素在之后进行混合的状态,也可以在合成、颜料化、结晶化等酞菁化合物的制造、处理工序中产生混合状态。作为这样的处理,已知有酸浆处理、磨碎处理、溶剂处理等。为了产生混晶状态,可以举出如日本特开平10-48859号公报记载那样,将2种晶体混合后进行机械磨碎、不定形化后,通过溶剂处理变换为特定的晶体状态的方法。
电荷产生材料的粒径通常为1μm以下,优选为0.5μm以下。分散于感光层内的电荷产生材料通常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为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从灵敏度的观点出发,通常为2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
<粘合剂树脂>
作为粘合剂树脂,可列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乙烯基聚合物、及其共聚物、聚碳酸酯、聚芳酯、聚酯、聚酯聚碳酸酯、聚砜、苯氧基、环氧、有机硅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各种热固性树脂等。这些树脂中,从作为感光体的光衰减特性、机械强度方面考虑,优选聚碳酸酯树脂或聚芳酯树脂。
以下示出适合于上述粘合剂树脂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例。这些具体例是为了例示而示出的,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也可以混合使用任何公知的粘合剂树脂。
[化1]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01
从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通常为20,000以上,优选为3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00以上,另外,从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涂布液制作的观点出发,通常为150,000以下,优选为120,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0以下。
<电荷传输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
感光层中优选含有下述式(1e)表示的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
[化2]
式(1e)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11
(式(1e)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20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20的烯基,R1与R2彼此、或R3与R4彼此可相互连接而形成环状结构。X表示分子量120以上250以下的有机残基。)
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20的烷基、或碳数1~20的烯基。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的例子,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及己基等直链烷基;异丙基、叔丁基及叔戊基等支链烷基;以及环己基及环戊基等环状烷基。其中,从原料的通用性方面考虑,优选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从制造时的操作性出发,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另外,从电子传输能力方面出发,优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其中,更优选甲基、叔丁基或叔戊基,从在涂布液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方面出发,进一步优选叔丁基或叔戊基。
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烯基,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等直链烯基;2-甲基-1-丙烯基等支链烯基和环己烯基等环状烯基等。其中,从感光体的光衰减特性方面考虑,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烯基。
关于上述取代基R1~R4,可以是R1与R2彼此、或R3与R4彼此相互连接而形成环状结构。从电子迁移率的观点出发,R1与R2均为烯基的情况下,优选相互连接而形成芳香环,更优选R1与R2均为乙烯基、相互连接而具有苯环结构。
上述式(1e)中,X表示分子量120以上且250以下的有机残基,从感光体的光衰减特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式(1e)表示的化合物优选为下述式(2e)~(5e)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化3]
式(2e)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21
(式(2e)中,R5~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化4]
式(3e)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22
(式(3e)中,R8~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化5]
式(4e)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23
(式(4e)中,R12表示氢原子、碳数1~6的烷基、或卤素原子。
[化6]
式(5e)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31
(式(5e)中,R13及R1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数1~6的烷基、或碳数6~12的芳基。)
作为R5~R14中的碳数1~6的烷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及己基等直链烷基;异丙基、叔丁基及叔戊基等支链烷基;以及环己基等环状烷基。从电子传输能力方面出发,更优选甲基、叔丁基或叔戊基。作为卤素原子,例如可举出氟、氯、溴及碘,从电子传输能力方面考虑,优选氯。作为碳原子6~12的芳基,例如可举出苯基和萘基等,从感光层的膜物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苯基或萘基,更优选苯基。上述式(1e)表示的化合物在上述式(2e)~(5e)中,从重复图像形成时的画质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式(2e)或式(3e)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式(3e)表示的化合物。另外,可以单独使用式(1e)表示的化合物,也可以并用结构不同的式(1e)表示的化合物,还可以与其他电子传输材料并用。以下,例示电子传输材料的结构。
[化7]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32
作为其他电子传输材料,也可以与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颜料并用。
作为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颜料,可举出公知的环状酮化合物、苝颜料(苝衍生物)、偶氮颜料。以下示出其一例。
[化8]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41
[化9]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42
对于感光层中的粘合剂树脂与所述电子传输材料的比例,从电特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电子输送材料通常为10质量份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与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出发,电子传输材料通常为3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2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50质量份以下。
<空穴传输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的结构没有限制,可以举出芳基胺衍生物、茋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腙衍生物、咔唑衍生物、苯胺衍生物、烯胺衍生物、以及多种这些化合物结合而成的物质、或者在主链或侧链具有由这些化合物构成的基团的聚合物等供电子性材料等。其中,优选芳基胺衍生物、茋衍生物、腙衍生物、烯胺衍生物、以及多种这些化合物结合而成的物质,其中,更优选多个烯胺衍生物和芳基胺结合而成的物质,进一步优选烯胺衍生物。另外,也可以与多种空穴传输材料并用。
对于感光层中的粘合剂树脂与空穴传输材料的比例,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优选空穴传输材料为5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3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0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50质量份以下。
[化10]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161
<其他添加物>
出于提高成膜性、可挠性、涂布性、耐污染性、耐气体性、耐光性等目的,感光层中也可以含有公知的抗氧化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流平剂、可见光遮光剂、空间填充剂等添加物。
作为添加物,例如可以含有三苄基胺作为抗氧化剂。对于感光层中的粘合剂树脂与添加物的比例,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添加物为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上限为1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
<层叠型感光层>
作为层叠型感光层,优选为从导电性支撑体侧依次层叠电荷传输层-电荷产生层的反向层叠型感光层,但即使是按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的顺序层叠的正向层叠型感光层,只要与最表层相接触的感光层即电荷传输层含有电荷产生材料,就能够享受本发明的效果。
作为层叠型感光层可以含有的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粘合剂树脂及其他添加物,可以举出与上述单层型感光层可以含有的化合物相同的物质。另外,层叠型感光层中的它们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以任意的量含有。
<最表层(Over Coat Layer,OCL)>
接着,对本发明的感光体的最表层进行说明。以下,有时将最表层称为Over CoatLayer(外覆层)或将其简称为OCL。
在本发明中,通过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能够解决由印刷循环中的臭氧导致的不良影响、带电容易性的恶化、发生漏电等问题。在此,固化性化合物是指利用光、热等形成交联结构的化合物。
若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则固化性化合物致密地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因此能够防止臭氧气体向单层型感光层的侵入。
另外,由于难以在致密地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光固化性聚合物的层内进行分子移动,因此不会发生存在于感光层中的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向最表层内的侵入,能够抑制作为使带电容易性恶化的原因的、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渗出到感光体表面即所谓的渗出的发生本身。以往,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从单层型感光层渗出的对策,进行了添加剂的添加,但在该情况下,即使能够减少渗出量也不能抑制渗出的发生本身。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不加入添加剂的情况下形成根本的对策,因此在感光层内能够相对地增加其他功能材料的量这一点上也是有利的。
进而,通过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从而可成为漏电的起点的电荷产生材料的凝聚体被最表层遮蔽,能够防止电场向凝聚体的集中,因此能够抑制漏电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人的研究的结果可知,为了抑制漏电发生,抑制水分子向最表层的侵入是有效的。本发明的最表层所含有的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具有致密地交联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水分子的侵入。另一方面,例如在使用聚酰胺等热塑性树脂的最表层的情况下,即使能够防止电荷产生材料向凝聚体的电场集中,也由于具有吸水性,因此无法期待抑制水分子的侵入。另外,即使是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由于不具有致密地交联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认为不能完全防止水分子的侵入。
此外,通过固化性化合物固化,最表层的机械强度提高,因此也能够兼顾耐磨损性。
以下,对最表层所使用的材料(固化性化合物、电荷传输物质、金属氧化物粒子、聚合引发剂)进行详细说明。
(固化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最表层的特征在于,含有固化性化合物,使其固化而成。作为固化性化合物,可举出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例如光固化性化合物。
从反应性的观点出发,最表层所使用的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2个以上、优选3个以上、更优选4个以上的链聚合性官能团,另一方面,通常具有20个以下、优选10个以下、更优选6个以下的链聚合性官能团。
作为最表层所使用的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的链聚合性官能团,可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环氧基。作为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只要是公知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从固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低聚物、聚合物。
以下例示优选的化合物。作为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可以列举: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HPA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P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HPA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甘油三丙烯酸酯、ECH改性甘油三丙烯酸酯、EO改性甘油三丙烯酸酯、PO改性甘油三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己内酯改性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EO改性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PO改性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羟基五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丙烯酸酯、EO改性磷酸三丙烯酸酯、2,2,5,5,-四羟基甲基环戊酮四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四亚甲基二醇二丙烯酸酯、EO改性双酚A二丙烯酸酯、PO改性双酚A二丙烯酸酯、9,9-双[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芴、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癸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低聚物、聚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酯丙烯酸酯、丙烯酰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可列举出“EBECRYL8301”、“EBECRYL1290”、“EBECRYL1830”、“KRM8200”(Daicel Allnex株式会社)、“UV1700B”、“UV7640B”、“UV7605B”、“UV6300B”、“UV7550B”(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等。作为酯丙烯酸酯,可列举出“M-7100”、“M-7300K”、“M-8030”、“M-8060”、“M-8100”、“M-8530”、“M-8560”、“M-9050”(东亚合成株式会社)等。作为丙烯酰基丙烯酸酯,可列举出“8BR-600”、“8BR-930MB”、“8KX-078”、“8KX-089”、“8KX-168”(大成精细化工株式会社)等。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
本发明的最表层除了含有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以外,出于赋予电荷传输能力的目的,也可以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电荷传输物质。另外,在使最表层固化时,为了促进聚合反应,可以使用聚合引发剂。
(最表层中使用的电荷传输物质)
最表层中含有的电荷传输物质可以使用与上述感光层中使用的电荷传输物质同样的物质。此外,从提高最表层的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也可以使用带有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部分结构的聚合物。作为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传输物质的链聚合性官能团,可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及环氧基。其中,从固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作为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传输物质的电荷传输物质部分的结构,可以举出咔唑衍生物、吲哚衍生物、咪唑衍生物、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202
唑衍生物、吡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苯并呋喃衍生物等杂环化合物;苯胺衍生物、腙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茋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和烯胺衍生物以及多种这些化合物结合而成的物质、以及在主链或侧链具有由这些化合物构成的基团的聚合物等供电子性物质。其中,从电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咔唑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茋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和烯胺衍生物以及多种这些化合物结合而成的物质。
作为具有上述电荷传输能力的部分结构,优选由下式(3)表示的结构。
[化11]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201
式(3)中,Ar41~Ar43为芳香族基团。R41~R4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卤代烷基、卤素基、苄基或下述式(4)。n41~n43为1以上的整数。其中,在n41为1的情况下,R41为式(4),在n41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1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至少1个是式(4)。在n42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2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n43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3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化12]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211
式(4)中,R5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52、R5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烷氧基,R54表示单键或氧原子,n51表示0以上且10以下的整数。*表示Ar41~Ar43的连接键,**表示与任意原子的连接键。
式(3)中,Ar41~Ar43为芳香族基团,作为1价的芳香族基团,可举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联苯基及芴基。其中,从溶解性、光固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苯基。作为2价的芳香族基团,可举出亚苯基、亚萘基、亚蒽基、亚菲基、亚芘基和亚联苯基。其中,从溶解性、光固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亚苯基。
R41~R4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卤代烷基、卤素基、苄基或上述式(4)。其中,烷基、烷氧基、芳基、卤代烷基的碳原子数通常为1以上,另一方面通常为10以下,优选为8以下,更优选为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以下。作为烷基的具体例,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异丁基、环己基等。作为烷氧基的具体例,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环己氧基等。作为芳基,可举出苯基或萘基等。作为卤代烷基,可举出氯代烷基、氟代烷基等。作为卤素基,可举出氟基、氯基、溴基等。更优选为甲基、乙基、苯基。
n41~n43为1以上的整数,通常为1以上、通常为5以下、优选为3以下,最优选为1。其中,在n41为1的情况下,R41为式(4),在n41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1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至少1个是式(4)。n42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2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43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3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固化膜的强度的观点出发,n41~n43为1、R41为式(4)且R42和R43中的任一方为式(4)的情况、或n41~n43为1、R41~R43为式(4)的情况是优选的,从溶解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n41~n43为1、R41为式(4)且R42和R43中的任一方为式(4)的情况。R52、R53可举出与上述R22、R23同等的基团。
n51为0以上且10以下的整数,通常为0以上,通常为10以下,优选为6以下,更优选为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
对具有上述式(3)所表示的结构的聚合物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将具有下述式(3’)所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聚合而得到。
[化13]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221
式(3′)中,Ar41~Ar43为芳香族基。R41~R4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卤代烷基、卤素基、苄基或下述式(4’)。n41~n43为1以上的整数。其中,在n41为1的情况下,R41为式(4’),在n41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1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至少1个为式(4’)。在n42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2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n43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R43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化14]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222
式(4′)中,R5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52、R5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烷氧基,R54表示单键或氧原子,n51表示0以上且10以下的整数。*表示Ar41~Ar43的连接键。以下示出上述式(3′)的结构的具体例。
[化15]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231
上述化合物中,从电特性方面考虑,优选式(3-1)、式(3-2)、式(3-3)、式(3-4)、式(3-6)、式(3-7),更优选式(3-1)、式(3-2)、式(3-3)。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表层中的电荷传输物质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优选在10~300质量份的范围内使用。更优选为30~20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50~150质量份。如果电荷传输物质的含量小于该范围,则电荷传输性能不充分,电特性恶化。如果电荷传输物质的含量大于该范围,则最表面的表面电阻降低,产生图像缺失等图像缺陷。
(金属氧化物粒子)
从赋予电荷传输能力的观点和提高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最表层可以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
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通常也可以使用可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任何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更具体而言,可举出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铁等包含1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钛酸钙、钛酸锶、钛酸钡等包含多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其中,优选带隙为2~4eV的金属氧化物粒子。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仅使用一种粒子,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粒子。这些金属氧化物粒子中,优选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锌,更优选氧化钛和氧化锡。特别优选氧化钛。
作为氧化钛粒子的晶型,可以使用金红石、锐钛矿、板钛、非晶质中的任一种。另外,从这些晶体状态不同的物质中,也可以包含多个晶体状态的物质。
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在其表面进行各种表面处理。例如,可以实施用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锑、氧化锆、氧化硅等无机物、或者硬脂酸、多元醇、有机硅化合物等有机物进行的处理。特别是在使用氧化钛粒子的情况下,优选利用有机硅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作为有机硅化合物,可以举出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氢聚硅氧烷等硅油、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等有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等硅氮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硅烷偶联剂等。特别是从提高最表层的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粒子的最表面用这样的处理剂进行处理,但也可以在该处理之前用氧化铝、氧化硅或氧化锆等处理剂等进行处理。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仅使用一种粒子,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粒子。
所使用的金属氧化物粒子通常优选使用平均一次粒径为500nm以下的金属氧化物粒子,更优选使用1~100nm的金属氧化物粒子,进一步优选使用5~50nm的金属氧化物粒子。该平均一次粒径可以通过由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以下,也称为TEM)直接观察到的粒子的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来求出。
作为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中的氧化钛粒子的具体的商品名,可举出未实施表面处理的超微粒氧化钛“TTO-55(N)”、“TTO-51(N)”、实施了Al2O3包覆的超微粒氧化钛“TTO-55(A)”、“TTO-55(B)”、用硬脂酸实施了表面处理的超微粒氧化钛“TTO-55(C)”、用Al2O3和有机硅氧烷实施了表面处理的超微粒氧化钛“TTO55(S)”、高纯度氧化钛“C-EL”、硫酸法氧化钛“R-550”、“R-580”、“R-630”、“R-670”、“R-680”、“R-780”、“A-100”、“A-220”、“W-10”、氯法氧化钛“CR-50”、“CR-58”、“CR-60”、“CR-60-2”、“CR-67”、导电性氧化钛“ET-300W”(以上,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以“R-60”、“A-110”、“A-150”等氧化钛为首,实施了Al2O3包覆的“SR-1”、“RGL”、“R-5N”、“R-5N-2”、“R-52N”、“RK-1”、“A-SP”、实施了SiO2、Al2O3包覆的“R-GX”、“R-7E”、实施了ZnO、SiO2、Al2O3包覆的“R-650”、实施了ZrO2、Al2O3包覆的“R-61N”(以上为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另外,用SiO2、Al2O3进行了表面处理的“TR-700”、用ZnO、SiO2、Al2O3进行了表面处理的“TR-840”、“TA-500”,除此以外,还可以举出“TA-100”、“TA-200”、“TA-300”等表面未处理的氧化钛、用Al2O3实施了表面处理的“TA-400”(以上为富士钛工业株式会社制)、未实施表面处理的“MT-150W”、“MT-500B”、用SiO2、Al2O3进行了表面处理的“MT-100SA”、“MT-500SA”、用SiO2、Al2O3和有机硅氧烷进行了表面处理的“MT-100SAS”、“MT-500SAS”(Tayca株式会社制)等。另外,作为氧化铝粒子的具体的商品名,可举出“AluminiumOxide C”(日本Aerosil公司制)等。另外,作为氧化硅粒子的具体的商品名,可举出“200CF”、“R972”(日本Aerosil公司制)、“KEP-30”(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等。
另外,作为氧化锡粒子的具体商品名,可举出“SN-100P”、“SN-100D”(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SnO2”(CIK纳米科技株式会社制)、“S-2000”、磷掺杂氧化锡“SP-2”、锑掺杂氧化锡“T-1”、铟掺杂氧化锡“E-ITO”(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等。
作为氧化锌粒子的具体商品名,可举出“MZ-305S”(Tayca株式会社制),但本发明中可使用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并不限定于这些。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表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从电特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另外,从良好地保持表面电阻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表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的含有比(质量比)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上,特别优选为1.5以上。另外,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特别优选为3以下。
(聚合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中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等。
光聚合引发剂可根据自由基产生机理的不同而分为直接裂解型和夺氢型。直接裂解型的光聚合引发剂若吸收光能,则分子内的共价键的一部分开裂,由此产生自由基。另一方面,夺氢型的光聚合引发剂中,通过吸收光能而成为激发状态的分子通过从氢供体中夺取氢而产生自由基。
作为直接裂解型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举出苯乙酮、2-苯甲酰基-2-丙醇、1-苯甲酰基环己醇、2,2-二乙氧基苯乙酮、苄基二甲基缩酮、2-甲基-4’-(甲硫基)-2-吗啉基苯丙酮等苯乙酮系或缩酮系化合物;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丁醚、苯偶姻异丙基醚、O-甲苯基苯偶姻等苯偶姻醚系化合物;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锂等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
作为夺氢型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举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苯甲酸、2-苯甲酰基苯甲酸、2-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酰基甲酸甲酯、苯偶酰、茴香偶酰、2-苯甲酰基萘、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1,4-二苯甲酰苯等二苯甲酮系化合物、2-乙基蒽醌、2-异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等蒽醌系或噻吨酮系化合物等。作为其他光聚合引发剂,可举出樟脑醌、1-苯基-1,2-丙二酮-2-(O-乙氧基羰基)肟、吖啶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咪唑系化合物。
光聚合引发剂为了有效地吸收光能而产生自由基,优选在光照射中使用的光源的波长区域具有吸收波长。另一方面,最表层所含的化合物中,除光聚合引发剂以外的成分在该波长区域具有吸收的情况下,有时光聚合引发剂无法吸收充分的光能,自由基产生效率降低。通常的粘合剂树脂、电荷传输物质、金属氧化物粒子在紫外区域(UV)具有吸收波长,因此在光照射中使用的光源为紫外光(UV)的情况下,该效果特别显著。从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光聚合引发剂中含有在较长波长侧具有吸收波长的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另外,由于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具有因自开裂而吸收波长区域向低波长侧变化的光漂白效果,因此能够使光透过到最表层内部,从内部固化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也优选。此时,从补充最表层表面的固化性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并用夺氢型引发剂。夺氢型引发剂相对于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从补充表面固化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1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从维持内部固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
另外,也可以单独使用具有光聚合促进效果的物质或与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并用使用。例如可以举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苯甲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4,4’-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等。
这些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1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相对于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总含有物100质量份,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5~40质量份,优选为1~20质量份。
(最表层的形成方法)
接着,对最表层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上述最表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将粘合剂树脂、电荷传输物质、金属氧化物粒子、以及其他物质溶解(或分散)于溶剂(或分散介质)而得到涂布液,涂布该涂布液作为最表层而形成。
以下,对最表层的形成中所使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及涂布方法进行说明。
[最表层形成用涂布液中使用的溶剂]
作为本发明的最表层形成用涂布液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只要是能够溶解本发明的物质的有机溶剂,则可以使用任意的有机溶剂。具体而言,可举出甲醇、乙醇、丙醇、2-甲氧基乙醇等醇类;四氢呋喃、1,4-二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271
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甲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苯、甲苯、二甲苯、苯甲醚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等氯化烃类;正丁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三乙二胺等含氮化合物类;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等。也可以从它们中使用任意的组合和任意比例的混合溶剂。另外,即使是单独时不溶解本发明的保护层用的物质的有机溶剂,只要通过例如制成与上述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而能够溶解,就可以使用。通常,使用混合溶剂时能够减少涂布不均。在后述的涂布方法中使用浸渍涂布法时,优选选择不溶解下层的溶剂。从该观点出发,优选含有在适合用于感光层的聚碳酸酯、聚芳酯中的溶解性低的醇类。
本发明的最表层形成用涂布液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与固体成分的量比根据最表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而不同,只要以在所适用的涂布方法中形成均匀的涂膜的方式适当变更使用即可。
[涂布方法]
用于形成最表层的涂布液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喷涂法、螺旋涂布法、环式涂布法、浸渍涂布法等。
通过上述涂布法形成涂布膜后,使涂膜干燥,但只要可获得必要且充分的干燥即可,温度、时间不限。但是,在感光层涂布后仅通过风干即进行最表层的涂布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前述的感光层的[涂布方法]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充分的干燥。
最表层的厚度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等而适当选择最佳的厚度,但从寿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0.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5μm以上。从电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6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μm以下。
[最表层的固化方法]
该最表层是在涂布该涂布液后,从外部给予能量使其固化,形成交联表面层的表层。作为此时使用的外部能量,有热、光、放射线,优选光能。作为光能,主要能够利用在紫外光(UV)处具有发光波长的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无电极灯泡、发光二极管等UV照射光源,但也可以与链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吸收波长相匹配地选择可见光源。光量优选为100mJ/cm2以上且20000mJ/c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mJ/cm2以上且10000mJ/cm2以下,特别优选为1000mJ/cm2以上且4000mJ/cm2以下。小于100mJ/cm2时,固化反应不会充分进行,机械强度不足。另外,超过20000mJ/cm2时,感光层因过量的光能而劣化,电特性恶化。
在将该最表层固化后,从残余应力的缓和、残留自由基的缓和、电特性改良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加入加热工序。作为加热温度,优选为60℃以上且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且150℃以下。低于60℃时,缺乏上述改良效果,若超过200℃,则由于感光层的劣化,从而电特性恶化。
<各层的形成方法>
构成上述感光体的各层通过将所含有的物质溶解或分散于溶剂而得到的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喷涂、喷嘴涂布、棒涂、辊涂、刮刀涂布等公知的方法,在导电性支撑体上逐层依次重复进行涂布、干燥工序来形成。
涂布液的制作中使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举出甲醇、乙醇、丙醇、2-甲氧基乙醇等醇类;四氢呋喃、1,4-二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291
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甲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4-甲氧基-4-甲基-2-戊酮等酮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等氯化烃类;正丁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三乙二胺等含氮化合物类;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等。另外,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的组合使用。
溶剂或分散介质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考虑各层的目的、所选择的溶剂、分散介质的性质,以使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粘度等物性成为所期望的范围的方式适当调整。
例如,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通常为5质量%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通常为40质量%以下,优选为35质量%以下的范围。另外,涂布液的粘度在使用时的温度下通常为10mPa·s以上,优选为50mPa·s以上,另外,通常为2000Pa·s以下,优选为1000mPa·s以下,接着优选为700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mPa·s以下的范围。
涂布液的干燥优选在室温下的指触干燥后,通常在30℃以上、20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在1分钟~2小时之间、静止或送风下进行加热干燥。另外,加热温度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在干燥时一边变更温度一边进行加热。
<盒、图像形成装置>
接着,使用表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1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能够任意地变形来实施。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及显影装置4而构成,进而,根据需要设置有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及定影装置7。
电子照相感光体1只要是上述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就没有特别限制,在图1中,作为其一例,示出了在圆筒状的导电性支撑体的表面形成有上述感光层而成的鼓状的感光体。沿着该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外周面分别配置有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和清洁装置6。
带电装置2为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的部件,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均匀带电为预定电位。作为一般的带电装置,可以举出电晕管(corotron)、电晕充电装置(scorotron)等非接触的电晕带电装置、或者使施加了电压的带电部件与感光体表面接触而带电的接触型带电装置(直接型带电装置),但在本发明中使用接触式的带电辊。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作为带电装置2的一个例子,示出了辊型的带电装置(带电辊)。通常,带电辊是将树脂和增塑剂等添加剂与金属轴一体成型而制造,根据需要也有时采取层叠结构。
带电辊通常具有直径为5~20mm的圆筒状的外形。在带电辊的直径比上述范围小的情况下,存在旋转时的精度差的倾向,在比上述范围大的情况下,有时在小型轻量化中产生不良情况。另外,带电辊的直径优选为7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另外,优选为18mm以下,更优选为16mm以下。
作为带电辊的构成,通常使用在导电性的芯材上设置半导电性的弹性层的结构。以下,弹性层是指带电辊的导电性芯材以外的部分。
作为导电性的芯材,通常使用金属。另外,作为设置在芯材上的弹性层的材质,只要是半导电性就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使用对高分子聚合物组合物、例如硫化系/交联系的橡胶、热固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赋予导电性而成的材料。特别是,从加工性、柔软性等方面出发,优选硫化系/交联系橡胶和热塑性树脂。
作为硫化系/交联系橡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有EPDM、聚丁二烯、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SBR、CR、NBR、硅橡胶、聚氨酯橡胶、表氯醇橡胶等,作为热塑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有聚烯烃系、聚苯乙烯系、聚酯系、聚酰胺系、聚氨酯系、聚碳酸酯、氟系、硅系等。
特别是从用于减少废弃物的再循环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热塑性树脂。另外,对于硬度低的材质,即使弹性层的表面粗糙,也能够切实地确保与感光体的接触而难以产生带电不均,因此更优选。因此,在上述热塑性树脂中,优选热塑性弹性体那样的柔软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弹性体,从硬度低的观点出发,优选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从调色剂的脱模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另外,作为带电时施加的电压,一般可以在仅施加直流电压的情况下使用,以及也可以在直流上叠加交流来使用。一般认为,如果不仅对接触式带电辊施加直流电压,而且还叠加交流电压的话,则对感光体的损伤变大,磨损恶化,因此导入最表层的效果是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的重叠体系更大。但是,仅直流电压的体系在环境负荷方面是优选的。认为通过导入最表层而提高带电容易性的效果的好处也是仅直流电压的体系较大。
另外,带电的感光体的表面电位通常为+400V以上,优选为+500V以上,接着优选为+600V以上,更优选为+650V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0V以上,特别优选为+750V以上,最优选为+800V以上。感光体的表面电位越高,与显影偏压电位之差越大,在对比度方面优选。
曝光装置3只要能够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进行曝光而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形成静电潜像,则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卤素灯、荧光灯、半导体激光器或He-Ne激光器等激光器、LED等。另外,也可以通过感光体内部曝光方式进行曝光。进行曝光时的光是任意的,例如,只要利用波长为780nm的单色光、波长600nm~700nm的稍微靠近短波长的单色光、波长380nm~500nm的短波长的单色光等进行曝光即可。
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T的种类是任意的,除了粉状调色剂以外,还可以采用使用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的聚合调色剂等。特别是,在使用聚合调色剂的情况下,优选直径为4~8μm左右的小粒径的调色剂,另外,调色剂的粒子的形状也可以从接近球形的形状到棒状等偏离球形的形状各种各样地进行使用。聚合调色剂的带电均匀性、转印性优异,适合用于高画质化。
转印装置5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采用电晕转印、辊转印、带转印等静电转印法、压力转印法、粘合转印法等任意方式的装置。在此,转印装置5由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相对配置的转印充墨器、转印辊、转印带等构成。该转印装置5以与调色剂T的带电电位相反的极性施加预定电压值(转印电压),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纸张、介质)P上。
对于清洁装置6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刷清洁器、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刀清洁器等任意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6用清洁部件刮落附着在感光体1上的残留调色剂,并回收残留调色剂。但是,在残留于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少或几乎没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清洁装置6。
在如上构成的电子照相装置中,如下进行图像的记录。即,首先,通过带电装置2使感光体1的表面(感光面)带电为预定的电位(例如600V)。此时,可以通过直流电压进行带电,也可以使交流电压与直流电压重叠而使其带电。
接着,按照要记录的图像,利用曝光装置3对带电的感光体1的感光面进行曝光,在感光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显影装置4进行形成于该感光体1的感光面的静电潜像的显影。
显影装置4利用限制部件(显影刮刀)45对由供给辊43供给的调色剂T进行薄层化,并且使其摩擦带电为预定的极性(在此为与感光体1的带电电位相同的极性,正极性),一边担载于显影辊44一边进行输送,使其与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当担载于显影辊44的带电调色剂T与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时,与静电潜像对应的调色剂像形成于感光体1的感光面。然后,该调色剂像被转印装置5转印到记录纸P上。之后,未被转印而残留在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的调色剂被清洁装置6除去。
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P上后,使其通过定影装置7,将调色剂像热定影在记录纸P上,由此得到最终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采用例如能够进行除电工序的结构。除电工序是通过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除电的工序,作为除电装置,使用荧光灯、LED等。另外,关于在除电工序中使用的光,作为强度,大多为具有曝光的光的3倍以上的曝光能量的光。从小型化、节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不具有除电工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进一步变形而构成,例如,可以采用能够进行预曝光工序、辅助带电工序等工序的结构,或者采用进行胶版印刷的结构,或者还可以采用使用了多种调色剂的全色串联方式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与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和定影装置7中的1个或2个以上组合而构成为一体型的盒(以下适当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将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盒设为可拆卸地安装于复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主体的结构。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例是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而示出的,只要不脱离其主旨,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能够任意地变形来实施。另外,只要没有特别指定,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份”的记载表示“质量份”。
<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作>
[实施例1]
将10质量份的Y型氧钛酞菁加入至150质量份的1,2-二甲氧基乙烷,用砂磨机进行粉碎分散处理,制备颜料分散液。将这样得到的160质量份的颜料分散液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电气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6000C)的5质量%1,2-二甲氧基乙烷溶液100质量份和适量的4-甲氧基-4-甲基-2-戊酮中,最终制作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的底涂层用涂布液。将表面进行了粗切削的外径30mm、长度340mm、壁厚0.75mm的由铝合金构成的圆筒在该底涂层用涂布液中进行浸渍涂布,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0.3μm的方式形成底涂层。
接着,将2.2质量份的Y型氧钛酞菁和1.1质量份由下述结构式(PIG-1)表示的苝颜料与81质量份的甲苯一起通过砂磨机进行混合分散。将溶解有丁醛树脂(制品名:MowitalB14S,株式会社可乐丽制)0.5质量份的10%四氢呋喃溶液混合在该分散液中,搅拌,调制颜料分散液。另一方面,将70质量份由下述结构式(H-1)表示的空穴传输材料、50质量份由下述结构式(E-1)表示的电子传输材料和100质量份由下述结构式(B-1)表示的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Mv=60,000]溶解于565质量份四氢呋喃与61质量份甲苯的混合溶剂中,加入0.05份作为流平剂的硅油,向其中添加上述颜料分散液,利用均质器混合均匀,调制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将如此调制的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34μm的方式涂布于上述底涂层上,在100℃下进行24分钟送风干燥,制作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
[化16]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341
<最表层的形成>
将氧化钛(制品名:TTO55N、石原产业制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相对于该氧化钛为7质量%(5质量%+2质量%)的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公司制“KBM-503”)在亨舍尔混合机中混合而得到表面处理氧化钛,将该表面处理氧化钛在甲醇溶剂中用UAM-015((株)广岛金属机械公司制珠磨机装置)进行分散,由此得到表面处理二氧化钛的固体成分浓度为25质量%的分散浆料(溶剂:甲醇)。将该分散浆料、甲醇/1-丙醇的混合溶剂、以及丙烯酸单体UV6300B(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100质量份、二苯甲酮1质量份和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质量份搅拌、混合,使固体成分溶解后,进行超声波分散处理,由此制作甲醇/1-丙醇的质量比为7/3、以质量比1/0.6含有丙烯酸单体/表面处理氧化钛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5.0%的最表层用涂布液。在上述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上,使用该涂布液进行浸渍涂布,在100℃干燥10分钟。使用搭载有无电极灯泡(D灯泡)的UV光照射装置,以成为光量8000mJ/cm2的方式从该保护层的表面侧照射UV光而使其固化,形成厚度1μm的最表层(O-1),得到单层型感光体(X-1)。
[实施例2~4]
除了最表层的膜厚按照表-1所记载的方式形成以外,通过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分别制作感光体(X-2)、(X-3)及(X-4)。
[实施例5]
除了将丙烯酸单体/表面处理氧化钛的含有比变更为质量比1/1而形成最表层(O-2)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5)。
[实施例6]
除了将丙烯酸单体/表面处理氧化钛的含有比变更为质量比1/2而形成最表层(O-3)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6)。
[实施例7]
除了将丙烯酸单体/表面处理氧化钛的含有比变更为质量比1/0.2而形成最表层(O-4)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7)。
[实施例8]
将结构式(H-1)表示的空穴传输材料变更为100质量份、将结构式(E-1)表示的电子传输材料变更为60质量份,制作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除此以外,通过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作感光体(X-8)。
[实施例9]
将结构式(H-1)表示的空穴传输材料变更为90质量份、将结构式(E-1)表示的电子传输材料变更为70质量份,进一步添加40质量份下述结构式(E-2)表示的电子传输材料,制作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9)。
[化17]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351
[实施例10]
将结构式(H-1)表示的空穴传输材料变更为90质量份、将结构式(E-1)表示的电子传输材料变更为70质量份,进一步添加40质量份结构式(E-2)表示的电子传输材料和30质量份作为添加剂的三苄基胺(A-1),制作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10)。
[实施例11]
除了将表面处理氧化钛变更为磷掺杂氧化锡(产品名:SP-2,三菱材料电子化成株式会社制磷掺杂氧化锡纳米粉末)而形成最表层(O-5)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11)。
[实施例12]
除了将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的粘合剂树脂变更为结构式(B-2)表示的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Mv=50,000]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12)。
[化18]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361
[实施例13]
除了将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的粘合剂树脂变更为结构式(B-3)表示的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Mv=60,000]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13)。
[化19]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362
[实施例14]
除了将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的粘合剂树脂变更为结构式(B-4)表示的聚芳酯树脂[粘均分子量:Mv=43,000]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X-14)。
[化20]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363
[比较例1]
除了不形成最表层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作实施例1的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作为感光体(Y-1)。
[比较例2]
除了不形成最表层以外,进行与实施例8同样的操作,制作实施例8的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作为感光体(Y-2)。
[比较例3]
除了不形成最表层以外,进行与实施例9同样的操作,制作实施例9的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作为感光体(Y-3)。
[比较例4]
除了不形成最表层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同样的操作,制作实施例10的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作为感光体(Y-4)。
[比较例5]
·最表层形成用分散液1
最表层形成用分散液如下制造。即,将平均一次粒径为4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石原产业公司制“TTO55N”)和相对于该氧化钛为3重量%的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东芝有机硅公司制“TSL8117”)投入到高速流动式混合混炼机((株)Kawata公司制“SMG300”)中。以旋转圆周速度34.5m/秒进行高速混合而得到表面处理氧化钛,使该表面处理氧化钛在甲醇/1-丙醇的重量比为7/3的混合溶剂中通过球磨机进行分散,由此制成疏水化处理氧化钛的分散浆料。将该分散浆料、甲醇/1-丙醇/甲苯的混合溶剂、以及由ε-己内酰胺/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六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羧酸/十八亚甲基二羧酸的组成摩尔比率为60%/15%/5%/15%/5%构成的共聚聚酰胺的颗粒,边加热边搅拌、混合,使聚酰胺颗粒溶解。然后,通过进行超声波分散处理,制作以甲醇/1-丙醇/甲苯的重量比为7/1/2、以重量比3/1含有疏水化处理氧化钛/共聚聚酰胺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8.0%的最表层形成用分散液1。
在这样制成的最表层形成用分散液中,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的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进行浸渍涂布,在100℃进行24分钟的干燥,设置膜厚1μm的最表层(O-6),制作感光体(Y-5)。
[比较例6]
除了将疏水化处理氧化钛/共聚聚酰胺的重量比变更为1/1而形成最表层(O-7)以外,进行与比较例5同样的操作,由此制作感光体(Y-6)。
将以上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感光体的组成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381
[实施例1~14、比较例1~6的感光体的评价]
<带电容易性评价>
对于感光体(X-1)~(X-14)和(Y-1)~(Y-6),在32℃、85%RH环境下,通过以下的带电机构一边将感光体以200rpm旋转一边使其带电,将此时的向带电机构开始施加电压后的感光体旋转第1圈的表面电位设为Vcyc1,将旋转第10圈的表面电位设为Vcyc10。此时,将从带电到电位测定为止的时间设为90毫秒。在以使Vcyc10为+850V的方式施加电压时,通过下式来评价带电容易性。
带电容易性(%)=(Vcyc1/Vcyc10)×100(%)
在上述式中,百分比的值越大,表示在带电开始后越快到达目标带电电位,越容易进行带电。将结果示于表-2。
-带电机构-
作为使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周面均匀带电的机构,使用直径8mm的带电辊(辊带电器)。该带电辊通过轴承部件分别旋转自如地保持芯棒的两端部,通过按压弹簧向电子照相感光体方向施力,从而对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以预定的按压力进行压接,从动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旋转而旋转。通过对带电辊的芯棒施加预定条件的带电偏置电压,从而旋转的感光鼓的周面被接触带电处理成预定的极性、电位。
<电特性评价>
使用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造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续电子照相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电子照相学会编、Corona公司、404~405页),一边使上述感光体以200rpm旋转,一边使用接触式带电辊以使初始表面电位为+850V的方式使其带电,使用干涉滤波器使卤素灯的光成为780nm的单色光,对于该单色光,使用透射率不同的ND滤波器使光量变化,测定表面电位的衰减行为。此时,在以各光量进行曝光后,暂时将660nm的LED光作为除电光进行曝光,消除大部分残留电荷。作为测定值,求出将780nm的单色光进行0.7μJ/cm2曝光时的表面电位(明电位;称为VL1)。在VL测定时,将从曝光开始至电位测定所需的时间设为30ms。测定环境在温度10℃、相对湿度15%进行。将测定结果示于表-2。
<漏电特性评价>
对于感光体(X-1)~(X-14)和(Y-1)~(Y-6),在温湿度32℃、80%的环境下,通过以下的带电、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工序进行漏电特性评价。即,将感光体安装在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作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续电子照相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电子照相学会编、Corona公司、404~405页记载)中,以使感光体的初始表面电位为+850V的方式带电,测定其表面电位。此时,在试验初期以感光体的初始表面电位为约+850V的方式固定带电(接触式辊带电)条件来实施。此时,将从曝光至电位测定为止的时间设为30毫秒的高速。
使感光体以恒定转速200rpm旋转,反复进行100,000次的带电、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后,进行感光体表面的观察,判断有无漏电痕。将评价结果作为以下的表述示于表-2。
○…无漏电痕,良好
△···稍有漏电痕
×…多个漏电痕
<耐气体性评价>
对于感光体(X-1)~(X-14)和(Y-1)~(Y-6),在32℃、85%RH环境下,通过以下的带电、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工序进行耐气体性评价。即,将感光体安装在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作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续电子照相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电子照相学会编、Corona公司、404~405页记载)中,以使感光体的初始表面电位为+850V的方式使其带电,测定其表面电位。此时,将从曝光至电位测定为止的时间设为30毫秒的高速。使感光体以200rpm旋转,反复进行70000次带电、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测定所观测的表面电位(V0)。此时,在试验初期以使感光体的初始表面电位为约+850V的方式固定带电(电晕充电装置带电器)条件来实施。以V0-ini作为试验初期的表面电位,以V0-70k作为70000次重复后的表面电位时,将从电晕充电装置带电器产生的气体和离子性物质所引起的、感光体的表面电位降低的程度表示为表面电位保持率(%)=〔(V0-70k)/(V0ini)〕×100(%),作为耐气体性的评价。即,如果值较大,则表示在反复试验前后表面电位未发生变化而被保持。将结果示于表-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评价中,通过以气体产生量比接触辊带电方式多的电晕充电装置带电方式进行,从而进行更严格的条件下的耐气体性评价。
[表2]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411
由表-2可知以下内容。
从带电容易性和电特性的评价结果可知,本发明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容易性和电特性良好。
另外,根据电特性的评价结果(VL1)可知,在最表层中的氧化钛的含有比例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O-2)的感光体与含有聚酰胺的最表层(O-7)相比,电特性更优异。
另外,根据漏电特性的评价结果可知,在导入了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的感光体中,即使是接触带电方式,也不会产生漏电痕,耐漏电性大幅提高。认为漏电痕成为以与包含漏电部的感光体长度方向对应的形式产生条纹状的图像噪声的图像缺陷的原因,因此,如果是使用了在感光体上不产生漏电痕那样的、耐漏电性高的感光体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则能够在感光体寿命期间持续得到没有由漏电引起的图像缺陷的图像。
另外,根据耐气体性的评价结果(表面电位保持率)可知,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即使是气体产生量比接触辊带电方式多的电晕充电装置带电方式,耐气体性也充分提高。
<耐电压评价>
对于感光体(X-1)和(Y-1),在温湿度25℃、50%环境下,通过以下的带电、电位测定的循环工序进行耐电压评价。即,将感光体安装于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作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续电子照相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电子照相学会编、Corona公司、404~405页记载)中,一边使感光体以恒定转速200rpm旋转,一边将施加于接触辊带电器的施加电压变为1.1kV、1.35kV、1.6kV而使其带电,测定感光体表面电位和流过感光体的电流值(流入电流)。此时,将从曝光至电位测定为止的时间设为30毫秒的高速。流入电流的值越小,表示耐电压特性越优异。将评价结果示于表-3。
[表3]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421
根据表-3的结果,施加电压越高、即感光体的表面电位越高,则由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的有无引起的流入电流之差越大。即,可知由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的导入所带来的耐电压特性的提高在感光体的表面电位越高时,越显著地观察到,特别是在带电为+600V以上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在此,为了提高印刷图像的对比度,提高施加电压来提高感光体的表面电位是有效的。据此,认为即使提高施加电压,耐电压特性也良好的本发明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印刷对比度良好的图像时是有利的。
<感光体片的制作>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1中制作的底涂层用涂布液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0.4μm的方式涂布在表面蒸镀了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上,干燥而设置底涂层。
接着,使用敷料器将实施例1中制作的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30μm的方式涂布于上述底涂层上,在100℃干燥24分钟,制作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片。
接着,在该感光层上,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1μm的方式用绕线棒涂布实施例1中制作的最表层用涂布液。将该感光体片在100℃干燥10分钟后,使用搭载了无电极灯泡(D灯泡)的UV光照射装置,以成为光量8000mJ/cm2的方式从最表层的表面侧照射UV光而使其固化,制作在30μm的感光层上具有1μm的最表层的感光体片。将该感光体片作为(SX1)。
[比较例7]
除了不形成最表层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5同样的操作,制作实施例15的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片,作为感光体片(SY-1)。
[比较例8]
在与实施例15同样地操作制作的最表层涂布前的单层型感光体片上,以干燥后的膜厚为1μm的方式用绕线棒涂布比较例6中使用的最表层形成用分散液。对该感光体片,在100℃进行10分钟的干燥,设置膜厚1μm的最表层,制作感光体片(SY-2)。
<耐磨损性评价>
将感光体片(SX-1)、(SY-1)、(SY-2)切断成直径10cm的圆状,通过泰伯磨耗试验机(东洋精机公司制)进行磨损评价。试验条件为在25℃、50%RH的气氛下使用磨耗轮CS-10F,通过比较试验前后的质量,从而测定以载荷1000g旋转700次后的磨损量。值越小,耐磨损性越优异。将结果示于表-4。需要说明的是,本评价是对在接触辊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时的感光体的耐磨损性进行模拟评价。
[表4]
Figure BDA0003868108170000441
由表-4的SX-1和SY-1的结果可知,含有本发明的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O-1)大幅提高感光体的耐磨损性。另外可知,该耐磨损性提高效果比由含有聚酰胺的最表层(O-7)带来的效果大。
符号说明
1电子照相感光体
2带电装置
3曝光装置
4显影装置
5转印装置
6清洁装置
7定影装置。

Claims (2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为接触带电方式,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的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化合物为光固化性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是接触辊带电方式。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为接触辊带电方式,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的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表层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相对于所述固化性化合物的含有比以质量比计为0.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相对于所述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所述单层型感光层含有30质量份以上的所述电子传输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相对于所述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所述单层型感光层含有70质量份以上的所述空穴传输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相对于所述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所述单层型感光层含有1.0质量份以上的所述电荷产生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表层的厚度为0.2μm以上且6μ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单层型感光层含有三苄基胺。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是仅施加直流电压的接触带电方式。
13.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是使用至少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接触型带电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正电并利用显影剂进行显影。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化合物为光固化性化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接触式的带电辊。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仅施加直流电压而使其带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带电电位为+600V以上的方式带电。
18.一种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用于接触带电方式,所述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化合物为光固化性化合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接触带电方式为接触辊带电方式。
21.一种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用于接触辊带电方式,所述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单层型感光层和最表层,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最表层含有由光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
22.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部、使带电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对形成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和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中的至少一个。
2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部、使带电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和对形成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
2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方式为接触带电方式,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具有含有由固化性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固化物的最表层、且在与所述最表层接触的感光层中含有电荷产生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CN202180025656.7A 2020-03-30 2021-03-22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53802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0641 2020-03-30
JP2020-060641 2020-03-30
PCT/JP2021/011723 WO2021200339A1 (ja) 2020-03-30 2021-03-22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0254A true CN115380254A (zh) 2022-11-22

Family

ID=77927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5656.7A Pending CN115380254A (zh) 2020-03-30 2021-03-22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8399A1 (zh)
EP (1) EP4130883A4 (zh)
JP (1) JPWO2021200339A1 (zh)
CN (1) CN115380254A (zh)
WO (1) WO202120033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23765T2 (de) 1996-05-17 2004-04-15 Eastman Kodak Co. Elektrofotografische Elemente mit bevorzugter Pigmentpartikelgrößenverteilung gewählte Titel weicht ab
JP2001166518A (ja) * 1999-12-13 2001-06-22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021921A (ja) * 2001-07-06 2003-01-24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345049A (ja) * 2002-05-28 2003-12-03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118258B2 (ja) * 2004-06-25 2008-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663545B2 (ja) * 2012-09-28 2015-02-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39392B2 (ja) * 2012-12-10 2016-1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感光体の製造方法、感光体及び感光体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455255B2 (ja) * 2015-03-18 2019-01-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372461B2 (ja) * 2015-09-30 2018-08-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81487B2 (ja) * 2015-12-08 2019-09-25 エイチピー プリンティング コリア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HP Printing Korea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8112704A (ja) * 2017-01-13 2018-07-19 エスプリンティン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30883A4 (en) 2023-09-06
EP4130883A1 (en) 2023-02-08
US20230108399A1 (en) 2023-04-06
WO2021200339A1 (ja) 2021-10-07
JPWO2021200339A1 (zh)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4170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 cartridge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containing the same
JP544510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512971B2 (ja) 電子写真用部材、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3034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39892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540898B2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子写真装置
JP201106990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12322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方法、電子写真装置及び電子写真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869942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of forming image with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having protective layer containing particulate P-type semiconductor
CN111708261A (zh)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CN11538025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14037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170205718A1 (en) Photorecepto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JP201414257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21299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15335776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05619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5494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2210315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6148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WO2022085382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1201007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2260157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46974B2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子写真装置
WO2022085728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これを用い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