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3281B - 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3281B
CN115353281B CN202211138220.1A CN202211138220A CN115353281B CN 115353281 B CN115353281 B CN 115353281B CN 202211138220 A CN202211138220 A CN 202211138220A CN 115353281 B CN115353281 B CN 115353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workpiece
raw materials
laser
convey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82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53281A (zh
Inventor
潘身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hai Tianlei Kitchen&toil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hai Tianlei Kitchen&toil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hai Tianlei Kitchen&toil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hai Tianlei Kitchen&toil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382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3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3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3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53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3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2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 C03B33/023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the sheet or ribbon being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 C03B33/03Glass cutting tables;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or handling sheet glass during the cutting or breaking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8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 B23K26/382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by bo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03B23/0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between opposing full-face shaping 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2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 C03B33/023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the sheet or ribbon being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 C03B33/033Apparatus for opening score lines in glas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2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 C03B33/04Cutting or splitting in curves, especially for making spectacle len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包括: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切割机构、测量机构和取料机构,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辊组以及沿传送辊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机构、冲压机构和打孔机构,其中,打孔机构包括激光器组和位于传送辊组下方的废料槽,激光器组根据原料的厚度调整激光强度,打孔后的废料通过传送辊组的间隙落入废料槽内。本申请使玻璃锅盖通过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生产品质;改善了玻璃锅盖上通气孔的设置方式,优化了锅盖的出气效果,并解决了打孔的废料排放问题,同时使生产线能根据产品参数的改变而适配,提高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锅盖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锅盖一般为圆形,中间有提钮,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
现有的常用玻璃锅盖通常包括圆形钢化玻璃本体和开设在本体上的出气孔,本体中部安装有手提部。圆形钢化玻璃本体通常是由整片的钢化玻璃经过切割、打孔等工序加工后制成,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传送带在不同的加工工位之间传送。
现有的成型设备在钢化玻璃的切割、取料程序上往往通过人工实现,生产效率差,且品质不一,同时流水线通常只适配单一尺寸的玻璃锅盖,若玻璃锅盖的厚度或直径改变后则无法适用,因此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使玻璃锅盖通过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生产品质;改善了玻璃锅盖上通气孔的设置方式,优化了锅盖的出气效果,并解决了打孔的废料排放问题,同时使生产线能根据产品参数的改变而适配,提高了实用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包括: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切割机构、测量机构和取料机构,所述传送带上适于输送原料,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在所述原料上切割出工件,所述测量机构用于测量所述原料的厚度,所述取料机构使所述工件与所述原料分离;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辊组以及沿所述传送辊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机构、冲压机构和打孔机构,所述传送辊组适于传输所述工件,所述加热机构将所述工件加热至软化状态,所述冲压机构将软化状态的所述工件冲压成型,所述打孔机构在所述工件上打孔,并使孔的内径由所述工件的上表面至下表面逐渐增大;其中,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激光器组和位于所述传送辊组下方的废料槽,所述激光器组根据所述原料的厚度调整激光强度,打孔后的废料通过所述传送辊组的间隙落入所述废料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玻璃的切割、取料、运输、冲压、打孔工艺通过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产品的品质;打孔机构通过激光打孔,解决了打孔存在的毛边等问题,并使孔的内径由工件的上表面至下表面逐渐增大,一方面使打工产生的废料能够顺利脱落并通过传送辊组的间隙掉落至废料槽,进行自动回收,玻璃锅盖内侧的孔径大,外侧的孔径小,更有利于环内国内气压,并能将热量更均匀的向外排出,起到更好的解压作用;测量机构能够事实感受原料的厚度变化,并调整激光强度,使得激光打孔的精度更高,品质更好,避免毛边等打孔问题的产生。
作为改进,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控制台和升降支架,所述控制台控制所述升降支架和所述激光器组,所述升降支架位于所述激光器组的下方,且所述升降支架与所述传送辊组的传送辊错位设置,所述升降支架适于将所述工件抬升至待打孔位置,所述激光器组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用于成型所述工件的手柄孔,所述第二激光器用于成型所述工件的通气孔,通过上述改进,升降支架能够抬升工件的位置,使得激光器组能精确控制打孔高度,且传送辊与升降支架错位设置,因此升降支架在抬升工件时不会与传送辊发生干涉,另一方面打孔的废料可通过两个传送辊之间的间隙进入废料槽进行回收,从而达到自动排放打孔废料的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激光器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激光器对应所述工件的中心,三个所述第二激光器环绕工件的中心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切割方向与所述手柄孔的轴向一致,并通过平移完成对所述手柄孔的切割,所述第二激光器的切割方向相对所述通气孔的轴向倾斜,通过三维方向的移动完成对所述通气孔的切割,并使所述通气孔呈锥形,通过上述改进,第一激光器用于成型工件的一个手柄孔,三个第二激光器用于成型工件的三个通气孔,且三个通气孔以工件的中心均匀间隔分布,使三个通气孔能均匀有效的缓解玻璃锅盖内高气压的问题,避免单孔出蒸汽过多烫伤用户的问题;其中,第一激光器的切割方向竖直设置,手柄孔仅为安装手柄,第二激光器由于通气孔成锥形,因此需要在三维空间内转动并且平移从而完成通气孔的打孔,设置三个第二激光器能够极大的提高打孔效率,从而配合整个流水线达到快速生产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控制器和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第一滑槽和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滑槽内活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配合连接,并通过所述丝杆转动实现上下运动,所述滑块上固连有压杆,所述压杆上设有转轮和测距器,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压杆的自由端并适于与所述原料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测距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测距器用于测量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原料的上表面的距离,所述测距器将检测到的距离数值通过所述控制器传输至所述打孔机构,通过上述改进,压杆上的转轮可与原料的上表面相抵避免原料高度起伏,并能通过测距器测量原料的厚度,并将测得的数据通过控制器传输至打孔机构处,从而调整激光器的强度,实现精确打孔的目的;通过手动转动丝杆,能实现压杆的灵活调节,且结构简单牢靠,不易损坏。
作为改进,还包括工作台,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加工装置均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传送辊组的动力源均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下,所述废料槽成型于所述工作台内,通过上述改进,整个设备均在工作台上实现,没有高低差,工作台固定完成后能精确保持各机构之间的正常作业关系,从而保障精确生产;传送带与传送辊组的动力源位于工作台的台面下,作为重要的传输机构,其间隙大,容易藏灰并且被外物干扰而损坏或停工,因此设置于台面下能避免上述外力干扰,并能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作为改进,所述切割机构包括驱动部、支座、配合连接于所述支座上的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底端的两个切割部,所述驱动部适于驱使所述第一转轴相对所述支座转动和上下运动,两个所述切割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切割部适于与所述原料相抵,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的正反转形成圆形的切割线,通过上述改进,设置两个相对第一转轴对称设置的切割部,并通过正反转切割出圆形的切割线,从而避免单个切割部切割不均匀的问题,并通过正反切割能使两个切割部的始终位置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分离工件与原料工序时,能更为省力并精准的将原料以该直线分为两半。
作为改进,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限制所述原料的宽度并防止所述原料的前进方向偏移,所述限位板可通过更换多个型号以适配多个宽度的原料;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还设有调节支架,两个所述切割部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架的两端,所述调节支架上设有刻度表,所述切割部适于通过滑动调节切割大小,通过上述改进,限位板能限制原料的宽度,并能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切割机构的切割,限位板与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待加工的原料往往尺寸并不一致,因此限位板可根据需要加工的原料宽度及时更换并调整,且切割部可在调节支架上滑动实现切割大小的调节,并通过刻度表提高精度,通过限位板与切割部的调节达到一致,从而灵活适用工件的尺寸变化,无需更换整个设备,提高了实用性。
作为改进,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组件、第一驱动源、由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的切割板、多个与所述切割板配合连接的转板,所述切割板适于切割原料以分隔两个相邻的所述工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下料槽和设于所述下料槽内的支撑座,所述传送带通向所述下料槽,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工件的大小一致;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源和由所述第二驱动源驱动的电吸盘,所述第二驱动源适于驱使所述电吸盘上下运动以及水平运动;所述传送带将所述原料传输至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电吸盘下移将待分离的所述工件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源驱使所述切割板切割所述原料,并带动所述转板下压所述原料,使所述原料沿切割线与所述工件分离,所述电吸盘吸住分离后的所述工件后,将所述工件运至所述传送辊组上,通过上述改进,通过上述改进,切割板切割原料形成切割线,以预分离两个相邻的工件,在电吸盘固定工件在支撑座上后,切割板下移切割原料形成预切割线,并带动转板下压原料,使原料沿着工件的切割线以及切割板形成的预切割线完成工件与原料的分离,并使废料能自动的脱落到下料槽,完成废料的自动收集。
作为改进,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传动组件、固定支架和架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所述切割板,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下料槽的两侧,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切割板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切割板的两端还固设有齿条,所述第一驱动源驱使所述切割板上下运动;所述转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转板分别位于待分离所述工件外缘的四角处,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下料槽的两侧,每组所述传动组件对应相应一侧的两个转板,一个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调节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两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同轴,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调节齿轮同轴,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切割板带动所述齿条下移,当所述切割板切割所述原料时,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切割板切割所述原料,并带动四个所述转板往远离所述工件的方向翻转,以使所述工件与所述原料分离,通过上述改进,切割板的两端可在固定支架的第二滑槽上滑动,使第一驱动源驱动切割板上下运动时能更加平稳,避免两端有高低差;四个转板分别位于工件外缘的四角处,因此四个工件可沿切割板的两端划分为对称的两组,两组传动组件分别与对应两组转板,并能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连接使两个第二转轴同步转动,并通过调节齿轮使得第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当切割板切入原料时,四个转板分别往远离工件的防线翻转,迫使原料沿切割板的切割线崩落,并掉落下料槽内,此过程中,由于原料与工件的分离方向为远离工件的一侧,且工件被支撑座和电吸盘固定,因此并不会对工件产生损伤,能保障工件的完整性,而切割板上移后,在扭簧作用下,转板能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不影响原料的传输。
作为改进,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适于上下运动,所述传送辊组上开设有供所述下模通过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工件的直径;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多个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底端设有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的出口端至所述工件上表面的距离一致,通过上述改进,工件的大小大于避让孔的大小,因此工件不会落入避让孔中,因此上模和下模对工件进行冲压后,下模能顺利退入传送辊下,而工件则会通过传送辊组进入下一工序;通风管通过多个支管能均匀的通风,对工件进行快速降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流水线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整体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取料机构隐藏原料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取料组件的单独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3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打孔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激光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冷却机构的单独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传送带;12、传送辊组;121、避让孔;13、下料槽;131、第一开口;14、废料槽;141、第二开口;15、支撑座;2、切割机构;21、驱动部;22、支座;23、第一转轴;24、调节支架;25、切割部;26、支座;27、限位板;3、测量机构;31、控制器;32、定位座;33、丝杆;34、滑块;35、压杆;36、转轮;37、测距器;38、电线;321、第一滑槽;4、取料机构;41、取料组件;411、第二转轴;412、扭簧;413、第一传动齿轮;414、第二传动齿轮;415、调节齿轮;416、第一皮带轮;417、第二皮带轮;418、皮带;42、第一驱动源;43、切割板;44、转板;45、第二驱动源;451、链块组;46、电吸盘;47、固定支架;471、第二滑槽;48、齿条;5、加热机构;6、冲压机构;61、上模;62、下模;7、打孔机构;71、升降支架;72、激光器组;721、第一激光器;722、第二激光器;73、控制台;8、冷却机构;81、通气管;82、支管;9、工件;91、手柄孔;92、通气孔;93、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如图1-12所示,包括: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11、切割机构2、测量机构3和取料机构4,传送带11上适于输送原料93,切割机构2用于在原料93上切割出工件9,测量机构3用于测量原料93的厚度,取料机构4使工件9与原料93分离;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辊组12以及沿传送辊组12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机构5、冲压机构6和打孔机构7,传送辊组12适于传输工件9,加热机构5将工件9加热至软化状态,冲压机构6将软化状态的工件9冲压成型,打孔机构7在工件9上打孔,并使孔的内径由工件9的上表面至下表面逐渐增大;其中,打孔机构7包括激光器组72和位于传送辊组12下方的废料槽14,激光器组72根据原料93的厚度调整激光强度,打孔后的废料通过传送辊组12的间隙落入废料槽14内。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打孔机构7包括控制台73和升降支架71,控制台73控制升降支架71和激光器组72,升降支架71位于激光器组72的下方,且升降支架71与传送辊组12的传送辊错位设置,升降支架71适于将工件9抬升至待打孔位置,激光器组72包括第一激光器721和第二激光器722,第一激光器721用于成型工件9的手柄孔91,第二激光器722用于成型工件9的通气孔92。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支架71可由常用的驱动件如气缸驱动,并通过控制台73统一控制。其中,升降支架71与传送辊组12错位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位于打孔机构7处的相邻两个传送辊之间的间距可供升降支架71穿插,且升降支架71的面积足以托起工件9上移。
具体的,如图11所示,第二激光器722的数量为三个,第一激光器721对应工件9的中心,三个第二激光器722环绕工件9的中心均匀间隔分布;第一激光器721的切割方向与手柄孔91的轴向一致,并通过平移完成对手柄孔91的切割,第二激光器722的切割方向相对通气孔92的轴向倾斜,通过三维方向的移动完成对通气孔92的切割,并使通气孔92呈锥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激光器721用于成型手柄孔91,手柄孔91用于安装手柄,因此只需要激光器平移即可完成打孔,而通气孔92为了保证各处孔的深度一致,因此需要第二激光器722围绕通气孔92的轴线方向转动并平移。由于激光器的构成以及运用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因此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说明。
具体的,如图5所示,测量机构3包括控制器31和定位座32,定位座32上设有第一滑槽321和转动连接有丝杆33,第一滑槽321内活动设置有滑块34,滑块34与丝杆33配合连接,并通过丝杆33转动实现上下运动,滑块34上固连有压杆35,压杆35上设有转轮36和测距器37,转轮36设置于压杆35的自由端并适于与原料93的上表面相抵,测距器37与控制器31电连接,测距器37用于测量传送带11与原料93的上表面的距离,测距器37将检测到的距离数值通过控制器31传输至打孔机构7。
需要说明的是,测距器37通过电线38与控制器31连接,控制器31与控制台73电连接。
优选的,测距器37为红外测距仪,其能实时精确的检测原料93上表面至传送带11的距离,从而得出原料93的厚度。
具体的,如图3-4所示,还包括工作台1,进料装置和加工装置均设于工作台1上,且传送带11与传送辊组12的动力源均位于工作台1的台面下,废料槽14成型于工作台1内。
具体的,如图5所示,切割机构2包括驱动部21、支座2622、配合连接于支座2622上的第一转轴23、设于第一转轴23底端的两个切割部25,驱动部21适于驱使第一转轴23相对支座2622转动和上下运动,两个切割部25对称设置于第一转轴23的两端,切割部25适于与原料93相抵,并通过第一转轴23的正反转形成圆形的切割线。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21包括气缸以及驱动电机,气缸驱动第一转轴23上下运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23转动。
优选的,限位板27与安装座通过卡接的方式配合。切割部25的材料为金刚石。
具体的,如图5所示,切割机构2还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的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座上的限位板27,限位板2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板27限制原料93的宽度并防止原料93的前进方向偏移,限位板27可通过更换多个型号以适配多个宽度的原料93;第一转轴23的底端还设有调节支架24,两个切割部25分别滑动设置于调节支架24的两端,调节支架24上设有刻度表,切割部25适于通过滑动调节切割大小。
具体的,如图6、7所示,取料机构4包括取料组件41、第一驱动源42、由第一驱动源42驱动的切割板43、多个与切割板43配合连接的转板44,切割板43适于切割原料93以分隔两个相邻的工件9;工作台1上设有下料槽13和设于下料槽13内的支撑座15,传送带11通向下料槽13,支撑座15与工件9的大小一致;取料组件41还包括第二驱动源45和由第二驱动源45驱动的电吸盘46,第二驱动源45适于驱使电吸盘46上下运动以及水平运动;传送带11将原料93传输至支撑座15上,电吸盘46下移将待分离的工件9固定在支撑座15上,第一驱动源42驱使切割板43切割原料93,并带动转板44下压原料93,使原料93沿切割线与工件9分离,电吸盘46吸住分离后的工件9后,将工件9运至传送辊组12上。
优选的,第一驱动源42为气缸,切割板43的底部为锥形的切割面。第二驱动源45采用气缸与电机的结合方式,如电机驱动滑板滑动并带动电吸盘46平移,气缸带动电吸盘46上下运动,从而完成电吸盘46上下左右的运动。滑板通过链块组451来控制行程,并能使电吸盘46平稳的平移,此控制方式不仅运行平稳而且结构牢固,不易损坏,由于此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因此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说明。
具体的,如图7-8所示,取料机构4还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的传动组件、固定支架47和架设于固定支架47上的切割板43,固定支架47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下料槽13的两侧,固定支架47上开设有第二滑槽471,切割板43的两端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471内,切割板43的两端还固设有齿条48,第一驱动源42驱使切割板43上下运动;转板44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转板44分别位于待分离工件9外缘的四角处,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下料槽13的两侧,每组传动组件对应相应一侧的两个转板44,一个传动组件包括调节齿轮415、第一传动齿轮413、第二传动齿轮414、第一皮带418轮416、第二皮带418轮417和两个第二转轴411,第一传动齿轮413和第二传动齿轮414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转轴411与转板44连接,第二转轴411上设有扭簧412,调节齿轮415与第二传动齿轮414啮合连接,第一皮带418轮416与第一传动齿轮413同轴,第二皮带418轮417与调节齿轮415同轴,第一皮带418轮416与第二皮带418轮417通过皮带418连接;第一驱动源42驱动切割板43带动齿条48下移,当切割板43切割原料93时,齿条48与第一传动齿轮413啮合连接,切割板43切割原料93,并带动四个转板44往远离工件9的方向翻转,以使工件9与原料93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驱动源42驱使切割板43与原料93相抵并切割部25分原料93时,齿条48与第一传动齿轮413啮合,此后在切割板43切入原料93的过程中,第一传动齿轮413和第二传动齿轮414带动第二转轴411转动,使得转板44同步压迫原料93翻转,此举可避免切割板43切到原料93的底部从而避免玻璃残渣飞溅,并能使原料93与工件9的分离更为彻底。四个转板44往远离工件9的方向翻转,从而迫使原料93往下与工件9分离,一方面能保护工件9不受损坏,另一方面能使废料能顺利落入下料槽13,避免飞溅。
优选的,工作台1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41,第一开口131与第二开口141呈斜坡状,其中,第一开口131与下料槽13连通,第二开口141与废料槽14连通。
具体的,如图9所示,冲压机构6包括上模61和下模62,上模61和下模62适于上下运动,未工作状态下,上模61位于传动辊组的下方,传送辊组12上开设有供下模62通过的避让孔121,避让孔121的直径小于工件9的直径。
具体的,如图12所示,还包括冷却机构8,冷却机构8包括多个通风管,通风管的底端设有多个支管82,多个支管82的出口端至工件9上表面的距离一致。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一个实施例中,原料93为呈长方形的玻璃,原料93通过传送带11输送原料93。首先通过转动丝杆33调节压杆35的位置,从而使转轮36抵在原料93的上表面上,从而通过测距器37检测到原料93的厚度,并传输给控制台73。
原料93先经过切割机构2,驱动部21驱动第一转轴23带动两个切割部25下压,使切割部25与原料93抵紧并持续提供压力,两个切割部25呈一条直线,随即第一转轴23带动两个切割部25顺时针旋转半圈后再逆时针旋转半圈,此举可使切割部25划过的切割线深浅一致,同时能使工件9在两个切割部25的始末位置对半划分,便于工件9与原料93的分离。
随后,原料93通往下料槽13并被支撑座15支撑,电吸盘46下移固定住工件9,切割板43下移分隔两个工件9并形成切割线,在切割板43切入原料93的同时,传动组件与切割板43联动,并使四个转板44同步转动,从而使工件9从原料93中分离出来,随后电吸盘46吸住工件9并将其运往传动辊组上,通过加热机构5加热至软化状态,随后通过冲压机构6冲压后进入打孔机构7,最后进入冷却机构8进行快速冷却。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切割机构、测量机构和取料机构,所述传送带上适于输送原料,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在所述原料上切割出工件,所述测量机构用于测量所述原料的厚度,所述取料机构使所述工件与所述原料分离;
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辊组以及沿所述传送辊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机构、冲压机构和打孔机构,所述传送辊组适于传输所述工件,所述加热机构将所述工件加热至软化状态,所述冲压机构将软化状态的所述工件冲压成型,所述打孔机构在所述工件上打孔,并使孔的内径由所述工件的上表面至下表面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激光器组和位于所述传送辊组下方的废料槽,所述激光器组根据所述原料的厚度调整激光强度,打孔后的废料通过所述传送辊组的间隙落入所述废料槽内;
还包括工作台,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加工装置均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传送辊组的动力源均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下,所述废料槽成型于所述工作台内;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驱动部、支座、配合连接于所述支座上的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底端的两个切割部,所述驱动部适于驱使所述第一转轴相对所述支座转动和上下运动,两个所述切割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切割部适于与所述原料相抵,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的正反转形成圆形的切割线;
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组件、第一驱动源、由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的切割板、多个与所述切割板配合连接的转板,所述切割板适于切割原料以分隔两个相邻的所述工件;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下料槽和设于所述下料槽内的支撑座,所述传送带通向所述下料槽,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工件的大小一致;
所述取料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源和由所述第二驱动源驱动的电吸盘,所述第二驱动源适于驱使所述电吸盘上下运动以及水平运动;
所述传送带将所述原料传输至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电吸盘下移将待分离的所述工件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源驱使所述切割板切割所述原料,并带动所述转板下压所述原料,使所述原料沿切割线与所述工件分离,所述电吸盘吸住分离后的所述工件后,将所述工件运至所述传送辊组上;
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传动组件、固定支架和架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所述切割板,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下料槽的两侧,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切割板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切割板的两端还固设有齿条,所述第一驱动源驱使所述切割板上下运动;
所述转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转板分别位于待分离所述工件外缘的四角处,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下料槽的两侧,每组所述传动组件对应相应一侧的两个转板,一个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调节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两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同轴,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调节齿轮同轴,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切割板带动所述齿条下移,当所述切割板切割所述原料时,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切割板切割所述原料,并带动四个所述转板往远离所述工件的方向翻转,以使所述工件与所述原料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控制台和升降支架,所述控制台控制所述升降支架和所述激光器组,所述升降支架位于所述激光器组的下方,且所述升降支架与所述传送辊组的传送辊错位设置,所述升降支架适于将所述工件抬升至待打孔位置,所述激光器组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用于成型所述工件的手柄孔,所述第二激光器用于成型所述工件的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器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激光器对应所述工件的中心,三个所述第二激光器环绕工件的中心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第一激光器的切割方向与所述手柄孔的轴向一致,并通过平移完成对所述手柄孔的切割,所述第二激光器的切割方向相对所述通气孔的轴向倾斜,通过三维方向的移动完成对所述通气孔的切割,并使所述通气孔呈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控制器和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第一滑槽和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滑槽内活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配合连接,并通过所述丝杆转动实现上下运动,所述滑块上固连有压杆,所述压杆上设有转轮和测距器,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压杆的自由端并适于与所述原料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测距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测距器用于测量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原料的上表面的距离,所述测距器将检测到的距离数值通过所述控制器传输至所述打孔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限制所述原料的宽度并防止所述原料的前进方向偏移,所述限位板可通过更换多个型号以适配多个宽度的原料;
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还设有调节支架,两个所述切割部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架的两端,所述调节支架上设有刻度表,所述切割部适于通过滑动调节切割大小。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适于上下运动,所述传送辊组上开设有供所述下模通过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工件的直径;
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多个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底端设有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的出口端至所述工件上表面的距离一致。
CN202211138220.1A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Active CN115353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8220.1A CN115353281B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8220.1A CN115353281B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3281A CN115353281A (zh) 2022-11-18
CN115353281B true CN115353281B (zh) 2024-01-19

Family

ID=84006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8220.1A Active CN115353281B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328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4975A (ja) * 1994-04-13 1995-10-31 Seikosha Co Ltd テーパー形状の孔明け方法
CN105772562A (zh) * 2016-05-17 2016-07-20 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冲孔机
CN206436390U (zh) * 2017-01-19 2017-08-25 高州市宏鑫玻璃制品厂 一种玻璃锅盖开料打孔一体化生产线
CN211141892U (zh) * 2019-06-11 2020-07-31 郑州市益民钟表厂 一种生产钟表用裁切装置
CN211896675U (zh) * 2019-12-21 2020-11-10 武汉市汉泓福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分离工作台
CN112279500A (zh) * 2020-10-30 2021-01-29 重庆重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原材玻璃切割生产线
CN112441730A (zh) * 2020-12-07 2021-03-05 湖南永盛玻璃工艺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加工用裁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4975A (ja) * 1994-04-13 1995-10-31 Seikosha Co Ltd テーパー形状の孔明け方法
CN105772562A (zh) * 2016-05-17 2016-07-20 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冲孔机
CN206436390U (zh) * 2017-01-19 2017-08-25 高州市宏鑫玻璃制品厂 一种玻璃锅盖开料打孔一体化生产线
CN211141892U (zh) * 2019-06-11 2020-07-31 郑州市益民钟表厂 一种生产钟表用裁切装置
CN211896675U (zh) * 2019-12-21 2020-11-10 武汉市汉泓福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分离工作台
CN112279500A (zh) * 2020-10-30 2021-01-29 重庆重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原材玻璃切割生产线
CN112441730A (zh) * 2020-12-07 2021-03-05 湖南永盛玻璃工艺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加工用裁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3281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5085B (zh) 一种可加热铝箔包装餐盒制备工艺
CN205519765U (zh) 轴工件自动打孔机
CN210333881U (zh) 一种冲压机
CN113290121B (zh) 一种废气净化器箱壳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5211A (zh) 一种真空式过滤器全自动组装机及其组装方法
CN210525811U (zh) 一种防静电吸塑托盘成型装置
CN115353281B (zh) 一种多孔玻璃锅盖的成型设备
CN108637335B (zh) 一种多功能刀片自动加工机
CN109397429B (zh) 一种竹伞骨打孔开槽设备
CN208246491U (zh) 一种板材开槽机
CN109500605B (zh) 一种内六角法兰螺栓加工装置
CN112719917A (zh) 一种不锈钢刀具的智能化生产设备
CN112045049A (zh) 一种机器人配件冲切及折弯装置
CN108672776B (zh) 一种多功能刀片自动加工机的斜槽加工装置
CN113427220B (zh) 一种用于弧形金属片材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214735384U (zh) 一种玻璃移液管高效加工成型设备
CN211542836U (zh) 可提供多种烫印图文的立体烫金装置
CN112478696B (zh) 一种螺栓六角头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CN110696396B (zh) 一种隐形眼镜脱模一体化生产设备
CN210795205U (zh) 一种基站天线绝缘片生产线
US3860408A (en) Glass rod slug molding machine
CN220681002U (zh) 可调节式平台珍珠棉冲压机
CN219113404U (zh) 纹理蚀刻模具加热装置
CN220497977U (zh) 一种攻丝机
CN215898746U (zh) 一种蛋挞皮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