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7937A - 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 Google Patents

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7937A
CN115257937A CN202211035679.9A CN202211035679A CN115257937A CN 115257937 A CN115257937 A CN 115257937A CN 202211035679 A CN202211035679 A CN 202211035679A CN 115257937 A CN115257937 A CN 115257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connecting portion
column
side rail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56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7937B (zh
Inventor
聂晓旭
闯超
崔保成
白鹭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56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7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7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7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上边梁包括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第一边梁相对第二边梁位于车身的外侧,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连接并形成收容腔,门锁组装于收容腔内。无B柱车身,包括车身本体、A柱、C柱、上述上边梁、下边梁及门锁。A柱和C柱设于车身本体,且均纵向延伸设置。上边梁连接于A柱的顶部和C柱的顶部之间。下边梁连接于A柱的底部和C柱的底部之间。门锁设于上边梁内,且位于上边梁的中部区域。利用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连接形成的收容腔,加强车身侧面的撞击力度,且将门锁组装于收容腔内,保护门锁不被撞击,且利用收容腔的内部空间,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背景技术
汽车不仅有着为驾驶者提供交通工具的作用,还要保障驾驶者的行车安全。所以,汽车的安全性能就显得更重要了。作为汽车的重要受力部件,汽车的A柱、B柱、C柱起到关键作用。其中,A柱是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柱子,主要用于承受和分解撞击力。B柱是连接汽车的前后门的立柱,主要对来自侧面的撞击力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C柱在车尾和车顶的衔接处,主要是承受来自后方的撞击力。在相关技术中,无B柱乘用车越来越受到各大汽车企业的关注,但无B柱车身在应对侧面碰撞时,车门与车身的连接强度较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升强度的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所述车身包括A柱、C柱和门锁,所述A柱和所述C柱纵向延伸,所述上边梁连接于所述A柱的顶部和所述C柱的顶部之间;其中,所述上边梁包括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相对所述第二边梁位于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连接并形成收容腔,所述门锁组装于所述收容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车身的内侧向外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车身外侧的一侧,且自上向下延伸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边梁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车身内侧的一侧,且自上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底部,且自所述车身的内侧向外侧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边梁还包括加强梁,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的内壁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加强梁呈中空的管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加强梁采用热气胀成型工艺;或液压成型工艺;或辊弯工艺形成。
可选的,所述上边梁还包括侧围外板,凸设于所述第一边梁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梁设有锁孔;所述门锁包括锁芯和与所述锁芯连接的锁头,所述锁芯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锁头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朝向所述锁孔的一侧设置。
可选的,所述上边梁还包括安装支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边梁连接,所述锁芯吊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边梁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二边梁设有安装孔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安装孔的封堵板,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且位于所述锁芯的下方,所述封堵板用于封堵所述安装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B柱车身,包括:
车身本体;
A柱,设于所述车身本体,且纵向延伸设置;
C柱,设于所述车身本体,且纵向延伸设置;
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边梁,所述上边梁连接于所述A柱的顶部和所述C柱的顶部之间;
下边梁,所述下边梁连接于所述A柱的底部和所述C柱的底部之间;及
门锁,所述门锁设于所述上边梁内,且位于所述上边梁的中部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利用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连接形成的收容腔,加强车身侧面的撞击力度,且将门锁组装于收容腔内,保护门锁不被撞击,且利用收容腔的内部空间,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无B柱车身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的A处的布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至少两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车身包括A柱、C柱和门锁,A柱和C柱纵向延伸,上边梁连接于A柱的顶部和C柱的顶部之间;其中,上边梁包括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第一边梁相对第二边梁位于车身的外侧,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连接并形成收容腔,门锁组装于收容腔内。无B柱车身,包括车身本体、A柱、C柱、上述上边梁、下边梁及门锁。A柱和C柱设于车身本体,且均纵向延伸设置。上边梁连接于A柱的顶部和C柱的顶部之间。下边梁连接于A柱的底部和C柱的底部之间。门锁设于上边梁内,且位于上边梁的中部区域。本申请实施例的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利用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连接形成的收容腔,加强车身侧面的撞击力度,且将门锁组装于收容腔内,保护门锁不被撞击,且利用收容腔的内部空间,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无B柱车身1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B柱车身10包括车身本体(未图示)、A柱101、C柱102、上边梁103、下边梁104及门锁105。A柱101设于车身本体,且纵向延伸设置。C柱102设于车身本体,且纵向延伸设置。上边梁103连接于A柱101的顶部和C柱102的顶部之间。下边梁104连接于A柱101的底部和C柱102的底部之间。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A柱101和C柱102相对于车身本体纵向延伸设置。该纵向延伸指的是从上至下延伸设置。A柱101、C柱102的延伸方向如L所指示的方向。A柱101、上边梁103、C柱102、下边梁104首尾相连,连接形成框体结构。该框体结构用于组装前后车门。门锁105设于上边梁103内,且位于上边梁103的中部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车身10减少B柱的设置,可提升乘员上下车方便性,兼具家庭通勤、户外露营、移动创业平台等多个用途,适用场景更多。将门锁105设于上边梁103内,防止被撞击,安全性好,结构紧凑。
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无B柱车身10的上边梁103的A处的布局部截面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边梁103包括第一边梁106和第二边梁107,第一边梁106相对第二边梁107位于车身10的外侧,第二边梁107相对第一边梁106位于车身10的内侧。第二边梁107用于隔绝车身10的内部与外部。第一边梁106与第二边梁107连接并形成收容腔108,门锁105组装于收容腔108内。如此设置,无B柱车身10的上边梁103利用第一边梁106与第二边梁107连接形成的收容腔108,加强车身10侧面的撞击力度,可提升车身10与车门的连接强度。且将门锁105组装于收容腔108内,一方面利用上边梁103的收容腔108的内部空间,使上边梁103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防止门锁105不被撞击,另一方面在车门关闭时,能够更好的提升车身10与车门的连接强度。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边梁106包括第一连接部109和第二连接部110,第一连接部109自车身10的内侧向外侧延伸设置,第二连接部110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09位于车身10外侧的一侧,且自上向下延伸设置。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车身10的内侧位于图2所示的右侧,车身10的外侧位于图2所示的左侧,但不仅限于此。第一连接部109与第二连接部110弯折形成第一边梁106。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边梁107包括第三连接部111和第四连接部112,第三连接部111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09位于车身10内侧的一侧,且自上向下延伸设置,第四连接部112连接于第三连接部111的底部,且自车身10的内侧向外侧延伸设置,并与第二连接部110的底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11和第四连接部112弯折形成第二边梁107。如此设置,第一连接部109、第二连接部110、第三连接部111和第四连接部112连接形成收容腔108并沿上边梁103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如此设置,加强车身10侧面的撞击力度,可提升车身10与车门的上部连接结构的强度。且第一边梁106和第二边梁107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边梁103还包括加强梁113,设于收容腔108内,且与第一连接部109和第二连接部110的连接处的内壁相抵接。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9和第二连接部110的连接处弯折设置,容易受到外部的撞击。因此,在收容腔108内部,第一连接部109和第二连接部110的连接处通过增加加强梁113,可提升上边梁103的侧围结构强度,以加强车身10侧面的撞击力度,可提升车身10与车门的上部连接结构的强度。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加强梁113呈中空的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加强梁113与第一连接部109和第二连接部110的连接处的接触面积较大,其增加的强度更大,抗撞击性更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梁113采用热气胀成型工艺。热气胀成型工艺通过快速加热使材料在高温下成形,并迅速同步完成模内淬火强化,改善成形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成形质量和效率。加强梁113通过热气胀成型工艺形成密封腔体,屈服和抗拉强度高,与相关技术相比,结构能够显著提升结构强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梁113采用液压成型工艺。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梁113采用辊弯工艺形成。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定。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边梁103还包括侧围外板114,凸设于第一边梁106的外侧,且位于第一连接部109和第二连接部110的连接处。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9和第二连接部110的连接处弯折设置,容易受到外部的撞击。侧围外板114呈“几”字型。“几”字型的侧围外板114覆盖于第一连接部109和第二连接部110的连接处,一方面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外观作用。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边梁106设有锁孔115。门锁105包括锁芯116和与锁芯116连接的锁头117,锁芯116位于收容腔108内,锁头117位于收容腔108内,且朝向锁孔115的一侧设置。锁芯116用于连接车门和车身10,锁头用于解锁和锁定车门和车身10。将锁芯116设于收容腔108内,一方面利用上边梁103的收容腔108的内部空间,使上边梁103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防止门锁105不被撞击。将锁头117设于朝向锁孔115的一侧,便于开锁或解锁。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边梁103还包括安装支架118,位于收容腔108内,且与第一边梁106连接,锁芯116吊装于安装支架118的下方。如此设置,通过安装支架118安装门锁105,一方面起到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门锁105的固定,防止被撞击。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18与第一边梁106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简单,且降低安装难度。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边梁107设有安装孔119和可拆卸地组装于安装孔119的封堵板120,安装孔119与收容腔108连通,且位于锁芯116的下方,封堵板120用于封堵安装孔119。安装孔119和封堵板120设于第二边梁107的第四连接部112上。在本实施例中,封堵板120通过固定件(例如,螺栓)可拆卸地组装于安装孔119。在组装门锁105时,将封堵板120拆下,将门锁105从安装孔119伸入收容腔108内,与安装支架118连接,再将封堵板120安装至安装孔119,以封堵安装孔119。如此设置,便于组装门锁105。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边梁106、第二边梁107、加强梁113和安装支架118均为钢板。上边梁103还设置保护套121,设于安装孔119,是为了遮蔽钢板尖锐的部分,安全性更好,且外部美观。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通过安装支架118与车身连接,并将碰撞能量传递到具有第一边梁106和加强梁113的车身,防止车门侵入乘员舱的侵入量过大,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A柱、C柱和门锁,所述A柱和所述C柱纵向延伸,所述上边梁连接于所述A柱的顶部和所述C柱的顶部之间;其中,所述上边梁包括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相对所述第二边梁位于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连接并形成收容腔,所述门锁组装于所述收容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车身的内侧向外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车身外侧的一侧,且自上向下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梁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车身内侧的一侧,且自上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底部,且自所述车身的内侧向外侧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还包括加强梁,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的内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和/或
所述加强梁采用热气胀成型工艺;或液压成型工艺;或辊弯工艺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还包括侧围外板,凸设于所述第一边梁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设有锁孔;所述门锁包括锁芯和与所述锁芯连接的锁头,所述锁芯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锁头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朝向所述锁孔的一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还包括安装支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边梁连接,所述锁芯吊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边梁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第二边梁设有安装孔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安装孔的封堵板,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且位于所述锁芯的下方,所述封堵板用于封堵所述安装孔。
10.一种无B柱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本体;
A柱,设于所述车身本体,且纵向延伸设置;
C柱,设于所述车身本体,且纵向延伸设置;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边梁,所述上边梁连接于所述A柱的顶部和所述C柱的顶部之间;
下边梁,所述下边梁连接于所述A柱的底部和所述C柱的底部之间;及
门锁,所述门锁设于所述上边梁内,且位于所述上边梁的中部区域。
CN202211035679.9A 2022-08-26 2022-08-26 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Active CN115257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5679.9A CN115257937B (zh) 2022-08-26 2022-08-26 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5679.9A CN115257937B (zh) 2022-08-26 2022-08-26 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937A true CN115257937A (zh) 2022-11-01
CN115257937B CN115257937B (zh) 2023-05-16

Family

ID=8375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5679.9A Active CN115257937B (zh) 2022-08-26 2022-08-26 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7937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8425A (ja) * 1992-02-26 1993-09-17 Honda Motor Co Ltd リッドの昇降装置
JPH06286650A (ja) * 1993-03-31 1994-10-1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H0747896A (ja) * 1993-08-06 1995-02-2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上部構造
JP2006182193A (ja) * 2004-12-27 2006-07-13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上部車体構造
CN101905715A (zh) * 2010-06-04 2010-12-08 刘文起 箔片叠压式鸟笼型汽车车身构造及其应用的汽车构造
EP2562065A1 (en) * 2010-04-19 2013-02-27 Wenguang Bao Integral body of ultra-micro pure electric vehicle at low speed
CN104691628A (zh) * 2015-01-19 2015-06-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弹出式汽车b柱、控制系统及汽车
JP2015199425A (ja) * 2014-04-08 2015-11-12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センタピラーレス車両のドアロック構造
JP2016008027A (ja) * 2014-06-26 2016-01-1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N106114635A (zh) * 2016-08-10 2016-11-16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CN107207050A (zh) * 2015-01-20 2017-09-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7950243A (zh) * 2017-12-14 2018-04-24 阜阳市颍东区兴牧禽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藤类植物攀爬架
CN207631359U (zh) * 2017-12-28 2018-07-2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门槛安装总成和车辆
JP2019043512A (ja) * 2017-09-07 2019-03-22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開口部構造
JP2019111946A (ja) * 2017-12-25 2019-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ドアアッパ構造
CN111361642A (zh) * 2020-03-17 2020-07-0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侧围加强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492920A (zh) * 2020-03-20 2021-10-1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卡汽车及其车身
CN216301235U (zh) * 2021-12-07 2022-04-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侧围内板、侧围总成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8425A (ja) * 1992-02-26 1993-09-17 Honda Motor Co Ltd リッドの昇降装置
JPH06286650A (ja) * 1993-03-31 1994-10-1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H0747896A (ja) * 1993-08-06 1995-02-2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上部構造
JP2006182193A (ja) * 2004-12-27 2006-07-13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上部車体構造
EP2562065A1 (en) * 2010-04-19 2013-02-27 Wenguang Bao Integral body of ultra-micro pure electric vehicle at low speed
CN101905715A (zh) * 2010-06-04 2010-12-08 刘文起 箔片叠压式鸟笼型汽车车身构造及其应用的汽车构造
JP2015199425A (ja) * 2014-04-08 2015-11-12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センタピラーレス車両のドアロック構造
JP2016008027A (ja) * 2014-06-26 2016-01-1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N104691628A (zh) * 2015-01-19 2015-06-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弹出式汽车b柱、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07207050A (zh) * 2015-01-20 2017-09-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6114635A (zh) * 2016-08-10 2016-11-16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JP2019043512A (ja) * 2017-09-07 2019-03-22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開口部構造
CN107950243A (zh) * 2017-12-14 2018-04-24 阜阳市颍东区兴牧禽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藤类植物攀爬架
JP2019111946A (ja) * 2017-12-25 2019-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ドアアッパ構造
CN207631359U (zh) * 2017-12-28 2018-07-2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门槛安装总成和车辆
CN111361642A (zh) * 2020-03-17 2020-07-0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侧围加强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492920A (zh) * 2020-03-20 2021-10-1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卡汽车及其车身
CN216301235U (zh) * 2021-12-07 2022-04-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侧围内板、侧围总成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937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59217B2 (en) Modified upper rear door hinge patch
US6493920B1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vehicle from preassembled modular components
US8002339B2 (en) Side sill of a vehicle body
KR100412906B1 (ko) 자동차의 프런트필러패널어셈블리 구조
CN212401362U (zh) 车身结构和汽车
JP2003081134A (ja) 車両端範囲に配置された収容室を備えた自動車
HU225710B1 (en) Front part for vehicle body
US4646863A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CN112441130A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车身及汽车
CN115257937B (zh) 无b柱车身的上边梁及无b柱车身
CN211032749U (zh) 汽车侧围骨架、车身及汽车
US6890019B2 (en) Vehicle door impact beam arrangement
CN213534857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
CN113771603A (zh) 车辆的侧门结构
CN219487134U (zh) 一种后车门及对开门式车辆
CN219382169U (zh) 一种后车门及对开门式车辆
CN212766054U (zh) 一种乘用车b柱装饰板
CN218400157U (zh) 一种汽车前门窗框
CN115214790B (zh) 汽车前机舱及汽车
CN211943515U (zh) 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
CN209535216U (zh) 半承载式车身的车身结构
CN219651278U (zh) 侧围骨架及车辆
CN213735191U (zh) 前围侧装饰板总成
CN107972738B (zh) 车身结构
KR0162153B1 (ko) 차량의 센터 필러 보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