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3991B -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3991B
CN115243991B CN202080098222.5A CN202080098222A CN115243991B CN 115243991 B CN115243991 B CN 115243991B CN 202080098222 A CN202080098222 A CN 202080098222A CN 115243991 B CN115243991 B CN 115243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contact
tension measuring
measuring device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82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3991A (zh
Inventor
佐藤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43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3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3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3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4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nsion in flexible members, e.g. ropes, cables, wires, threads, belts or bands
    • G01L5/06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nsion in flexible members, e.g. ropes, cables, wires, threads, belts or band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得到一种能够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具备:第一接触部(102),其与第一绳索部(201)接触;第二接触部(103),通过由第一接触部(102)按压第一绳索部(201)而使第一绳索部(201)中的与第一接触部(102)接触的部分移动,第二接触部(103)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以及力测定部(104),其测定第二接触部(103)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的情况下的第一接触部(102)按压第一绳索部(201)的力。

Description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绳索张力测定方法:将弹簧秤按压于支承有轿厢和对重的绳索中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部分即绳索部,来测定绳索的张力。作业者将弹簧秤按压于绳索部,作业者借助弹簧秤按压绳索部,由此弹簧秤测定绳索的张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13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与作业者按压绳索的距离对应地,弹簧秤测定的绳索的张力发生变化。然而,难以准确地测定绳索移动的距离。因此,存在难以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对具有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第一绳索部和第二绳索部中的第一绳索部的第一绳索的张力进行测定,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具备:第一接触部,其与第一绳索部接触;第二接触部,通过由第一接触部按压第一绳索部而使第一绳索部中的与第一接触部接触的部分移动,该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绳索部接触;以及力测定部,其测定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绳索部接触的情况下的第一接触部按压第一绳索部的力。
本发明的绳索张力测定方法使用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绳索张力测定方法包括:第一接触工序,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绳索部接触;以及第二接触工序,在第一接触工序之后,借助第一接触部按压第一绳索部,使第一绳索部中的与第一接触部接触的部分移动,由此使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绳索部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使用图1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测定绳索的张力的步骤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绳索张力测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2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绳索部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俯视图。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具备支承部件101、设置于支承部件101的第一接触部102、设置于支承部件101的第二接触部103、以及设置于支承部件101的力测定部104。
支承部件101形成为平板形状,具备支承第一接触部102的第一支承部105和支承第二接触部103的第二支承部106。
第一接触部102设置于第一支承部105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第一接触部102以及第一支承部105由L字角钢构成。第一接触部102以及第一支承部105通过将一张铁板弯折而构成。此外,第一支承部105也可以由L字角钢构成。即,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第一支承部105具有基部和凸缘部,第一接触部102固定于凸缘部。
第二支承部106具有:基部107,其形成为平板形状,一部分与第一支承部105重叠;以及凸缘部108,其形成为平板形状,设置于基部107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基部107以及凸缘部108通过将一张铁板弯折而构成。第二支承部106由L字角钢构成。第二接触部103固定于凸缘部108。
第二接触部103具有相互分离地配置的一对触点。一对触点在与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与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是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在绳索与第二接触部103接触的情况下,第二接触部103中的一对触点经由绳索而相互导通。第二接触部103中的一对触点构成检测第二接触部103是否与绳索接触的接触检测部。
第一支承部105以及基部107使用未图示的紧固件而相互固定。作为紧固件,例如可举出螺栓及螺母。此外,第一支承部105以及基部107不限于通过紧固件而相互固定,例如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而相互固定。
第一支承部105的长度方向以及基部107的长度方向相互一致。第一支承部105的长度方向以及基部107的长度方向与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一致。
第一接触部102从第一支承部105延伸的方向相对于凸缘部108从基部107延伸的方向为相反方向。因此,在沿第一支承部105的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支承部105以及基部107配置在第一接触部102与第二接触部103之间。第一接触部102从第一支承部105延伸的方向以及凸缘部108从基部107延伸的方向沿着支承部件101的宽度方向。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还具备设置于支承部件101的通知部109。通知部109通知第二接触部103与绳索相接触。通知部109由蜂鸣器构成。此外,通知部109不限于蜂鸣器,例如也可以由显示装置构成。在该例子中,通知部109设置于第一支承部105。此外,通知部109不限于设置于支承部件101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由作业者持有的结构。
通知部109在第二接触部103中的一对触点相互导通的情况下,产生蜂鸣音。因此,通知部109在绳索与第二接触部103接触的情况下,产生蜂鸣音。
在第一支承部105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110。力测定部104具有:键部111,其插入贯通孔110中;测定主体部112,其设置于键部111;以及把持部113,其设置于测定主体部112,供作业者把持。测定主体部112测定作用于力测定部104的力。另外,测定主体部112具有显示测定主体部112的测定结果的未图示的显示部。力测定部104由弹簧秤构成。另外,力测定部104不限于弹簧秤,也可以由其他的秤构成。
作用于测定主体部112的力的方向与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一致。
接着,对使用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的绳索张力测定方法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使用图1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测定绳索的张力的步骤的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绳索张力测定方法的流程图。多个绳索部相互平行地配置。多个绳索部分别构成支承轿厢和对重的多个绳索。
在图2中,4根绳索部相互平行地配置。将4根绳索部分别设为第一绳索部201、第二绳索部202、第三绳索部203以及第四绳索部204。第一绳索部201、第二绳索部202、第三绳索部203以及第四绳索部204分别在绳索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
首先,对测定构成第一绳索部201的绳索的张力的步骤进行说明。在步骤S101中,进行第一接触工序。在第一接触工序中,首先,将支承部件101插入第一绳索部201与第二绳索部202之间的区域。在第一接触工序中,在沿着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绳索部201与第一接触部102相互重叠,第二绳索部202与第二接触部103相互重叠。另外,在第一接触工序中,使第一接触部102与第一绳索部201接触。
将第二接触部103从基部107突出的方向上的第二接触部103的尺寸设为L1。将第二接触部103突出的方向上的第一支承部105的尺寸和基部107的尺寸之和设为L2。将绳索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L3。将彼此相邻的绳索部之间的间隙的尺寸设为L4。尺寸L2小于尺寸L4。尺寸L1与尺寸L2之和大于尺寸L3的1/2的值与尺寸L4之和。在该例子中,尺寸L1和尺寸L2之和与尺寸L3和尺寸L4之和一致。
之后,在步骤S102中,进行第二接触工序。图4是表示图2的第二接触部103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的状态的图。在第二接触工序中,借助力测定部104使支承部件101移动。由此,借助第一接触部102按压第一绳索部201,第一绳索部201中的与第一接触部102接触的部分移动,由此第二接触部103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
通过第二绳索部202与第二接触部103接触,第二接触部103中的一对触点相互导通。由此,通知部109产生蜂鸣音。作业者在产生蜂鸣音时读取力测定部104的测定结果。由此,测定构成第一绳索部201的绳索的张力。
在测定构成第二绳索部202的绳索的张力的情况下,将支承部件101插入到第一绳索部201与第二绳索部202之间的区域、或者第二绳索部202与第三绳索部203之间的区域。在测定构成第三绳索部203的绳索的张力的情况下,将支承部件101插入到第二绳索部202与第三绳索部203之间的区域、或者第三绳索部203与第四绳索部204之间的区域。在测定构成第四绳索部204的绳索的张力的情况下,将支承部件101插入到第三绳索部203与第四绳索部204之间的区域。由此,使用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对绳索的张力进行测定的步骤结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1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中,具备第一接触部102、第二接触部103以及力测定部104。第一接触部102与第一绳索部201接触。通过第一绳索部201中的与第一接触部102接触的部分移动,第二接触部103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力测定部104测定第二接触部103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的情况下的第一接触部102按压第一绳索部201的力。根据该结构,在测定绳索的张力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绳索部201移动的距离恒定。因此,能够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中,具备接触检测部和通知部109。接触检测部检测第二接触部103是否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通知部109基于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通知第二接触部103与第二绳索部202相接触。根据该结构,作业者能够更准确地知晓第二接触部103是否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由此,能够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中,具备对第一接触部102以及第二接触部103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101。在支承部件101沿着第一绳索部201的径向配置的状态下,使支承部件101沿着第一绳索部201的径向移动。由此,第一接触部102沿着第一绳索部201的径向按压第一绳索部201,第一绳索部201中的与第一接触部102接触的部分沿着第一绳索部201的径向移动。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测定第一绳索的张力。
另外,实施方式1的绳索张力测定方法是使用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的绳索张力测定方法,具备第一接触工序和第二接触工序。在第一接触工序中,使第一接触部102与第一绳索部201接触。第二接触工序在第一接触工序之后进行。在第二接触工序中,借助第一接触部102按压第一绳索部201,使第一绳索部201中的与第一接触部102接触的部分移动,由此使第二接触部103与第二绳索部202接触。根据该方法,在测定绳索的张力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绳索部201移动的距离恒定。因此,能够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
实施方式2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图。在图5中,示出了对排列成2列的多个绳索部的张力进行测定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将2列绳索部中的一方作为第一列300,将另一方作为第二列400。第二列400配置于比第一列300靠作业者侧的位置。第一列300和第二列400分别由3根绳索部构成。
将第一列300的3根绳索部分别设为第一绳索部301、第二绳索部302以及第三绳索部303。第一绳索部301、第二绳索部302以及第三绳索部303分别在绳索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
将第二列400的3根绳索部分别设为第一绳索部401、第二绳索部402以及第三绳索部403。第一绳索部401、第二绳索部402以及第三绳索部403分别在绳索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
在绳索的进深方向上观察第一列300和第二列400的情况下,在第一列300中的第一绳索部301与第二绳索部302之间配置有第二列400的第一绳索部401。同样地,在绳索的进深方向上观察第一列300和第二列400的情况下,在第一列300中的第二绳索部302与第三绳索部303之间配置有第二列400的第二绳索部402。绳索的进深方向是指与绳索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与第一列300和第二列400中的绳索部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绳索的进深方向上观察第一列300和第二列400的情况下,将第一列300的绳索部与第二列400的绳索部之间的间隙的尺寸设为L5。尺寸L2小于尺寸L5。尺寸L1与尺寸L2之和大于尺寸L3的2分之3的值与尺寸L5的2倍的值之和。在该例子中,尺寸L1和尺寸L2之和与尺寸L3的2倍的值和尺寸L5的2倍的值之和一致。换言之,在第一列300中,彼此相邻的绳索部之间的间隙的尺寸与尺寸L3的2分之1的值之和小于尺寸L1与尺寸L2之和。在该例子中,在第一列300中,在第一列300中彼此相邻的绳索部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和尺寸L3的值之和与尺寸L1和尺寸L2之和一致。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中,在第一列300中,彼此相邻的绳索部之间的间隙的尺寸与尺寸L3的2分之1的值之和小于尺寸L1与尺寸L2之和。根据该结构,在第一接触部102与第一绳索部301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二接触部103更可靠地与第二绳索部302接触。其结果是,能够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
实施方式3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图。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具备一对第一接触部102和一对第二接触部103。
一对第一接触部102分别在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将一对第一接触部102中的一方作为第一接触部102A,将另一方作为第一接触部102B。第一接触部102B配置于比第一接触部102A靠作业者侧的位置。
一对第二接触部103分别在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将一对第二接触部103中的一方作为第二接触部103A,将另一方作为第二接触部103B。第二接触部103B配置于比第二接触部103A靠作业者侧的位置。
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接触部102A和第二接触部103A之间的尺寸与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接触部102B和第二接触部103B之间的尺寸一致。
在作业者把持着力测定部104而将支承部件101向接近作业者侧的方向拉拽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接触部102A以及第二接触部103A。另一方面,在作业者把持着力测定部104而将支承部件101向远离作业者的方向按压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接触部102B以及第二接触部103B。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相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3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中,具备一对第一接触部102和一对第二接触部103。在作业者把持着力测定部104而将支承部件101向接近作业者侧的方向拉拽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接触部102A以及第二接触部103A。另一方面,在作业者把持着力测定部104而将支承部件101向远离作业者的方向按压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接触部102B以及第二接触部103B。根据该结构,能够增加测定绳索的张力的方法。
实施方式4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的图。在第一接触部102形成有供绳索部插入的槽114。槽114在与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通过将绳索部插入槽114中,从而确定绳索部在支承部件10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接触部102的位置。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相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4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中,在第一接触部102形成有供绳索部插入的槽114。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绳索部插入到槽114中,从而确定绳索部在支承部件10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接触部102的位置。由此,能够准确地测定绳索的张力。
另外,在实施方式1~4中,对测定绳索的张力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绳索,例如也可以是测定带的张力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0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1~4中,对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接触部102与第二接触部103之间的尺寸恒定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是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接触部102与第二接触部103之间的尺寸能够调节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与绳索的张力对应地调节支承部件101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接触部102与第二接触部103之间的尺寸。
标号说明
100:绳索张力测定装置、101:支承部件、102、102A、102B:第一接触部、103、103A、103B:第二接触部、104:力测定部、105:第一支承部、106:第二支承部、107:基部、108:凸缘部、109:通知部、110:贯通孔、111:键部、112:测定主体部、113:把持部、114:槽、201:第一绳索部、202:第二绳索部、203:第三绳索部、204:第四绳索部、300:第一列、301:第一绳索部、302:第二绳索部、303:第三绳索部、400:第二列、401:第一绳索部、402:第二绳索部、403:第三绳索部。

Claims (6)

1.一种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其对具有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第一绳索部和第二绳索部中的所述第一绳索部的第一绳索的张力进行测定,所述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具备:
第一接触部,其与所述第一绳索部接触;
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第一接触部;
第二接触部,通过由所述第一接触部按压所述第一绳索部而使所述第一绳索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的部分移动,该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绳索部接触;
第二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第二接触部;以及
力测定部,其测定通过由所述第一接触部按压所述第一绳索部而使所述第一绳索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的部分移动而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绳索部接触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按压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力,
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绳索张力测定装置还具备:
接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第二接触部是否与所述第二绳索部接触;以及
通知部,其基于所述接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通知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绳索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绳索张力测定装置还具备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
通过在所述支承部件沿着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径向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支承部件沿着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一接触部沿着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径向按压所述第一绳索部,所述第一绳索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的部分沿着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径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绳索张力测定装置还具备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
通过在所述支承部件沿着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径向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支承部件沿着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径向移动,所述第一接触部沿着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径向按压所述第一绳索部,所述第一绳索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的部分沿着所述第一绳索部的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形成有供所述第一绳索部插入的槽。
6.一种绳索张力测定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绳索张力测定装置,所述绳索张力测定方法包括:
第一接触工序,使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绳索部接触;以及
第二接触工序,在所述第一接触工序之后,借助所述第一接触部按压所述第一绳索部,使所述第一绳索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的部分移动,由此使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绳索部接触。
CN202080098222.5A 2020-03-09 2020-03-09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 Active CN115243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0027 WO2021181466A1 (ja) 2020-03-09 2020-03-09 ロープ張力測定装置およびロープ張力測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3991A CN115243991A (zh) 2022-10-25
CN115243991B true CN115243991B (zh) 2023-07-04

Family

ID=77269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8222.5A Active CN115243991B (zh) 2020-03-09 2020-03-09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21362B1 (zh)
CN (1) CN115243991B (zh)
WO (1) WO2021181466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2440U (ja) * 1984-08-23 1986-03-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携帯用張力検出器
CN101476955A (zh) * 2008-01-04 2009-07-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
JP2010066237A (ja) * 2008-09-12 2010-03-2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ロープ張力測定治具
JP2010120771A (ja) * 2008-11-21 2010-06-0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テンション調整治具
JP2011116511A (ja) * 2009-12-04 2011-06-1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メインロープの張力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CN105984777A (zh) * 2014-09-17 2016-10-05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及主绳索张力调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22951C (de) * 1932-11-22 1935-12-12 Leo W Schick Spannungsmesser fuer Schachtfoerderseile
US3839908A (en) * 1972-12-08 1974-10-08 W Casper Belt tension gage
JPS5163778U (zh) * 1974-11-13 1976-05-19
JPS5317775A (en) * 1976-08-02 1978-02-18 Hitachi Ltd Tension adjusting method of wrapping transmission device
JPS57122545U (zh) * 1981-01-27 1982-07-30
US4756199A (en) * 1987-06-04 1988-07-12 Renfro Corporation Hosiery siz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345164A (ja) * 2004-06-01 2005-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主ロープの張力測定装置
WO2006038299A1 (ja) * 2004-10-07 2006-04-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張力調整装置
JP2012020801A (ja) * 2010-07-12 2012-02-0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張力測定方法
JP5886724B2 (ja) * 2012-10-25 2016-03-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ロープ張力検査装置及びロープ張力検査方法
CN105984773B (zh) * 2015-02-28 2020-06-12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检测多个电梯绳索的总载荷的绳索载荷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2440U (ja) * 1984-08-23 1986-03-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携帯用張力検出器
CN101476955A (zh) * 2008-01-04 2009-07-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
JP2010066237A (ja) * 2008-09-12 2010-03-2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ロープ張力測定治具
JP2010120771A (ja) * 2008-11-21 2010-06-0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テンション調整治具
JP2011116511A (ja) * 2009-12-04 2011-06-1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メインロープの張力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CN105984777A (zh) * 2014-09-17 2016-10-05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主绳索张力测定装置及主绳索张力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1466A1 (ja) 2021-09-16
JPWO2021181466A1 (zh) 2021-09-16
CN115243991A (zh) 2022-10-25
JP6921362B1 (ja) 2021-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205826A (ja) ワイヤロープの探傷装置
CN115243991B (zh) 绳索张力测定装置以及绳索张力测定方法
JP2019219235A (ja) 二軸圧縮引張試験用治具及び二軸圧縮引張試験方法
KR101337954B1 (ko) 금속 재료의 이축 인장 변형량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2730536B (zh) 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检查方法
JP4583767B2 (ja) 金型及び同金型に使用する歪みセンサユニット
US11174897B2 (en) Sensor attachment member and sensor attachment method for rolling guide device
CN112672971B (zh) 移动扶手损伤检测装置
KR100516335B1 (ko) 비접촉식 좌굴모드 측정장치
JPH10185552A (ja) 真直度検査装置
JP3942157B2 (ja) 被加工材の曲げ加工方法
JP6095079B1 (ja) タイヤ試験装置
JP5938799B2 (ja) スポット溶接品質監視方法及び監視装置
CN2485648Y (zh) 光盘片强度测试装置
JP2002035841A (ja) 板材折曲げ加工機における折曲げ角度検出方法および同方法に用いる折曲げ角度検出装置
JP2007071705A (ja) 細径長尺丸棒の曲り量計測装置
JP7464835B2 (ja) プレス機の変形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プレス機の変形測定方法
JPH067008U (ja) 板材の平面度検出装置
JP4748028B2 (ja) プレス金型のクリアランス測定方法、それを用いたクリアランス管理方法、及びプレス金型
JP3749082B2 (ja) 無段変速機用ベルトのエレメントの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240123553A1 (en) Hammer Device,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Fault of Welded Part,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3928869B2 (ja) 無段変速機用ベルトのエレメントの板厚測定装置
JP6929961B2 (ja) 圧着プレスの第1のツールのクリンパを、圧着プレスの第2のツールのアンビルに対して整列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圧着プレス装置
JP2022126063A (ja) 荷重センサ及び金型用荷重分布測定装置
JP2024016580A (ja) 車両の走行試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