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84C - 移位寄存器、显示装置、图象传感器驱动设备和图象传感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位寄存器、显示装置、图象传感器驱动设备和图象传感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384C CN1152384C CNB991073517A CN99107351A CN1152384C CN 1152384 C CN1152384 C CN 1152384C CN B991073517 A CNB991073517 A CN B991073517A CN 99107351 A CN99107351 A CN 99107351A CN 1152384 C CN1152384 C CN 115238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ge
- signal
- over circuit
- level
- control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2100040862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49294 Homo sapiens 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kinase CLK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6 eff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34 oscil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G11C19/28—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3—Arrangement of drivers for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Abstract
在具有各由三至六个NMOS晶体管形成的若干级的一移位寄存器中,当一ON电压被施加给栅极时输出一输出信号的一晶体管以源极输出一输出信号。同时,该栅极电压通过栅极和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而被增高。因此,该输出信号的电压上升,且自各级输出的输出信号不衰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具有包括该移位寄存器的一驱动器的显示装置、图象传感器驱动设备和图象传感设备。
近年来,用于记录静像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得到广泛使用。这样一数字静像照相机具有一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用作为显示由一图象传感器传感的图象的寻像器并用作为显示记录在一图象存储器上的图象的显示器。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通常使用源矩阵型装置,因为它们宽的视场角和好的响应特性。为驱动一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需要一栅极驱动器和一漏极驱动器,该栅极驱动器用于选择形成在一液晶面板上配置成一矩阵的象素行的单元的任一栅极线,该漏极驱动器用于接收若干单元栅极线中的一象素信号并将接收的象素信号通过漏极线提供给对应于所选择的栅极线的象素。名栅极和漏极驱动器通常由多个TFT形成。根据一栅极信号各TFT将提供给其漏极的信号输出给源极。输出电压值根据栅极信号的电压值而改变。
各栅极和漏极驱动器通常由一多级移位寄位器构成,其中信号被从前一级顺序地发射到下一级。然而,在这样一移位寄存器中,紧在一信号被输出给下一级的一部分之前的电路必须具有一所谓的EE结构。这样难以获得一理想的OFF(断)电阻,以使来自各级的输出电压逐渐衰减。
一些数字静像照相机可任意地改变一图象传感透镜相对于机体的方向。例如,有可相对于机体转动带有一图象传感透镜的透镜单元以摄影在摄影者一侧上的图象。在此情况下,例如,摄影者的脸部可被显示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上作为一镜像(垂直反转的图象或水平反转的图象)。然而,通常为显示一镜像,必须通过一控制者执行复杂的控制用于将一图象提供给该液晶显示装置以改变图象数据的读取次序。
而且,为显示根据在一数字静像照相机的液晶显示装置上的摄影位置被以垂直或水平方向自由反转的图象,必须通过一控制者执行复杂的控制用于提供一图象以改变图象数据的读取次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移位寄存器,其可将一输入给各级的一信号发送给下一级而不衰减信号电平并还将一具有高S/N比的输出信号输出,且适用作为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可通过简单的控制而随意地改变待被显示的图象的方向的显示装置,和一具有该显示装置的图象传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有一种具有多级的移位寄存器。
各级包括:
第一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端子并根据该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输出一驱动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第二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第二控制端子的输入而释放一电源电压,该电源电压是通过一负载输入的;
第三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第三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第三控制端子的输入而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以及
第四转换电路,用于根据通过一预定级的负载输入的电源电压,通过预定级的下一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而释放输入给该预定级的下一级的驱动信号;
其中,自一预定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被输出给该预定级的下一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作为驱动信号。或
第一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该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而输出一驱动信号到一线;
第二转换电路,具有连接至该线的一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控制端子的输入而将通过一负载输入的一电源电压设在一低电位;及
第三转换电路,具有连接至该线的一控制端子并向输出端子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该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是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控制端子的输入而输出的;以及
第四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五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中该第五控制信号的输入,将自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放出;
其中,该预定级的第三和第四转换电路与下一级的第一转换电路被连接到该预定级的输出端子。
根据第一方面,作为晶体管特性(当一晶体管被用作为第三转换电路时),根据输入给第三转换电路的第三控制端子的驱动信号的电压的幅值确定自该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幅值。当通过第三控制端子将驱动信号输入给第三转换电路时,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电压被存储在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用于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端子之间的累积电容中。因此,控制端子的电位升高。这样,从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电位升高,且在移至下一级中无任何衰减地连续地保持一恒定的电压。
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电平在一预定周期被反转。当在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电平反转周期的每半个周期的部分中,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电平被反转时,该移位寄存器中的第四转换电路可被关断,即使作为来自各级的输出信号的第三和第四控制信号之一变为高,高电平的第三或第四信号可几乎被直接输出作为各级的输出信号。因此,可使输出信号的S/N比较高。
该移位寄存器还包括一选择控制电路,用于选择地将一外部提供的起动信号提供给第一级和最后级之一,第一驱动电路,用于将来自第k-1级的第三转换电路的第k驱动信号输入给第k级的第一转换电路并将来自第k级的第三转换电路的第k+1驱动信号输出给第1k+1级,第二驱动电路,用于将来自第k+1级的第三转换电路的第k+2驱动信号输出给第k级并将来自第k级的第三转换电路的第k+1驱动信号输出给第k-1级,和一移位方向控制电路,用于选择地驱动第一和第二驱动电路。具有此配置,可选择一正向或一反向作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在该移位寄存器中被输出的方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有一种具有多个象素的显示装置,
(1)根据一外部提供的启始信号而被驱动的一选择驱动电路,该电路具有多个级,每个级包括:
第一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输出一驱动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控制端子的输入而放出一电源电压,该电源电压是通过一负载输入的;和
第三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控制端子的输入,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以及
第四转换电路,用于根据通过一预定级的负载输入的电源电压,通过下一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而释放输入给该预定级的下一级的驱动信号;
其中,自一预定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被输出给该预定级的下一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作为驱动信号;
(2)具有多个象素的一显示元件,该显示元件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选择驱动电路中的多个级的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而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有一种图象传感设备,包括:
(A)一图象传感器,用于生成对应于入射光的一图象信号;
(B)一控制电路,具有一移位寄存器,根据一外部提供的起动信号而被驱动,该移位寄存器具有
第一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而输出一驱动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控制端子的输入,将通过一负载输入的一电源电压输出,和
第三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控制端子的输入,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和
(C)具有多个象素并根据来自该移位寄存器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被选择以根据来自该图象传感器的一图象执行显示的一显示元件。
具有该配置,可没有任何衰减地顺序地输出待从该移位寄存器输出到该显示元件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特别地,具有大量扫描线(多个象素)的一显示元件可执行令人满意的显示。
该选择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选择控制装置,用于选择地将该起动信号提供给第一级和最后级之一,和第二选择控制装置,用于选择由各级接收的一选择信号是被移位至一输入侧还是移位至一输出侧。具有此配置,可根据从该图象传感器等输入给该显示元件的一图象信号,不反转一显示信号的输出而可显示相对于正向图象被反转的一图象。
作为显示元件,可选择具有被配置成一矩阵的象素的一任意的显示面板,例如一液晶显示面板、一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一等离子显示面板或一场致发射面板。
将在以下的描述中给出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且部分地是显而易见的,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被理解。通过以下具体指出的手段及其组合而可实现和得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被结合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并连同上面给出的概述和下面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外观透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电路配置的方框图;
图3为图1和2中所示的显示器部分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一漏极驱动器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5为图3中所示的一栅极驱动器的电路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工作的时间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工作的时间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栅极驱动器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正向工作的时间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反向工作的时间图;
图11A和11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正向工作的例子的视图,其中图11A示出了摄影状态,而图11B示出了根据一摄影模式中的扫描程序和一显示模式中的扫描程序的一显示部分的显示状态;
图12A和12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反向工作的例子的视图,其中图12A示出了摄影状态,而图12B示出了根据摄影模式中的扫描程序和显示模式中的扫描程序的该显示部分的显示状态;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漏极驱动器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漏极驱动器的移位寄存器的正向工作的时间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漏极驱动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反向工作的时间图;
图17A至17D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的例子的视图,其中图17A示出了当栅极和漏极驱动器都以正向工作时该显示部分的显示状态,图17B示出了当栅极驱动器以正向工作且漏极驱动器反向工作时该显示部分根据一摄影模式中的扫描程序和一显示模式中的扫描程序的显示状态,图17C示出了当栅极和漏极驱动器都以反向工作时该显示部分的显示状态,及图17D示出了当栅极驱动器以反向工作且漏极驱动器以正向工作时该显示部分根据该摄影模式中的扫描程序和该显示模式中的扫描程序的显示状态;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电路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电路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时间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电路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电路图;
图23为本发明的一改型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另一改型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
图25为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的一改型的图象传感器及其驱动系统的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以下描述的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一数字静像照相机。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如图1中所示,该数字静像照相机包括一机体1和透镜单元2。
机体1在其正侧上有一显示部分10和一模式设定键12a。该模式设定键12a被用于在用于摄影一图象并将其记录在一图象存储器(在后描述)上的一摄影模式和用于再现该被记录的图象的一再现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该显示部分10由一液晶显示装置形成。在摄影模式(监视模式)中,显示部分10起到用于在摄影之前显示由一透镜形成的图象的寻像器的作用。在再现模式中,显示部分10起到用于显示被记录的图象的显示器的作用。在后将详细描述该显示部分10的配置。
机体1在其上表面上具有一电源键11、一快门键12b、一“+”键12c、一“-”键12d和一串行输入/输出端子29。电源键11可滑动地操作以通/断数字静像照相机的电源。
快门键12b被用于指示在摄影模式中的图象记录和在再现模式中的所选择内容的确定。“+”和“-”键12c和12d被用于在再现模式中从记录在一图象存储器中的图象数据中选择待在显示部分10上被显示的图象数据或设定记录/再现条件。串行输入/输出端子29接收一用于发送/接收数据到/自一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或打印机)的电缆。
透镜单元2在其背侧上具有一用于形成待被摄影的图象的透镜。透镜单元2被安装在机体1上以绕其水平轴沿垂直方向枢绕过360°。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电路配置的方框图。
如图2中所示,数字静像照相机包括显示部分10、一键输入部分12、一CCD(电荷耦合器件)21、一抽样保持电路22、-A/D(模拟/数字)转换器23、一垂直驱动器24、一定时发生器25、一颜色处理电路26、-DMA(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27、-DRA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28、串行输入/输出端子29、一记录存储器30、-CPU(中央处理单元)31、一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一VRAM控制器33、-VRAM(视频随机访问存储器)34、一数字视频编码器35、和-ROM(只读存储器)36。
在这些元件中,DMA控制器27、记录存储器30、CPU31、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VRAM控制器33、和ROM36通过一数据总线40被连接。
键输入部分12具有上述的模式设定键12a、快门键12b、“+”键12c和“-”键12d,并根据这些键的操作将一命令输入给CPU31。
CCD21在配置成一矩阵的多个象素的各个处接收由该透镜形成的一光的图象并存储对应于所接收的光的强度的电荷。CPU31执行ROM36中存储的程序并控制该电路的各个部分。串行输入/输出端子29被用于在CPU31和一外部装置之间进行串行数据传送。
下面将简明地描述上述电路的工作。首先描述在摄影模式中的工作。摄影模式具有两模式:一监视模式,用于在显示部分10上显示一被摄影的图象,和一图象记录模式,用于在记录存储器30上记录一被摄影的图象作为图象数据。
在监视模式中,CPU31在每个预定图象传感周期控制定时发生器25和颜色处理电路26以驱动CCD21并在每个象素中存储对应于接收的光量的电荷。CCD21根据自垂直驱动器24提供的驱动信号Sp将对应各象素中存储的电荷的一电信号Se顺序地输出给抽样保持电路22。
抽样保持电路22将电信号Se的有效分量Se’输出给A/D转换器23。A/D转换器23将该有效分量Se’转换成数字数据Sd并将数字数据Sd输出给颜色处理电路26。颜色处理电路26根据该数字数据Sd生成YUV数据作为亮度/色差数字数据并将该YUV数据输出给DMA控制器27。DMA控制器27顺序地将该YUV数据写在DRAM28中。
每当一帧的YUV数据被写在DRAM28中,CPU31控制DMA控制器27以将来自DRAM28的一帧的YUV数据传送给VRAM控制器33以将该YUV数据写在VRAM34中。数字视频编码器35在每个预定周期通过VRAM控制器33行顺序地从VRAM34读出一帧的YUV数据,根据读出的YUV数据生成一模拟视频信号Sa作为一图象信号,并将该模拟视频信号Sa输出给显示部分10。
在图象记录模式中,如上所述,当操作者压下快门键2b,同时CCD21顺序地将电信号Se输出给抽样保持电路22,CPU31根据来自快门键12b的一命令控制定时发生器25和颜色处理电路26以在完成一帧的YUV数据的传送时停止从颜色处理电路26传送YUV数据。
直至YUV数据的传送被停止,一帧的电信号Se通过抽样保持电路22、A/D转换器23和颜色处理电路26被转换成YUV数据并被写在DRAM28中,如在监视模式中。CPU31控制DMA控制器27将DRAM28中所写的YUV数据输入给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根据例如JPEG(联合摄影专家组)压缩YUV数据并将其存储在记录存储器30中。
在压缩数据被存储在记录存储器30中后,CPU31再起动定时发生器25和颜色处理电路26。通过此操作,数字静像照相机的模式自动地从图象记录模式返回到监视模式。
在再现模式中,根据键输入部分12的键12a至12d的操作,CPU31使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扩张在记录存储器30中存储的压缩图象数据。CPU31还控制DMA控制器27从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将由电路32扩张的一帧的YUV数据传送给VRAM控制器33并将该YUV数据写在VRAM34中。
数字视频编码器35根据读出的YUV数据行顺序地读出VRAM34中所写的一帧的YUV数据并生成模拟视频信号Sa。数字视频编码器35将生成的模拟视频信号Sa提供给显示部分10。当在图象记录模式中摄影一图象时,压缩的数据被记录在记录存储器30上,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模式从图象记录模式转换到监视模式,所摄影的图象可被显示在显示部分10上。
下面将参照图3的方框图详细地描述图1和2中所示的显示部分10的配置。
显示部分10由一液晶显示装置构成并包括一色度信号电路111、一相位比较器112、一电平移位器113、一液晶控制器101、一液晶面板102、一栅极驱动器103和一漏极驱动器104、如图3中所示。
在监视模式和图象记录模式两者中,色度信号电路111根据自数字视频编码器35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Sa而生成模拟RGB信号SR1、SG1和SB1。模拟RGB信号SR1、SG1和SB1根据液晶面板102的视觉特性而进行伽马修正。色度信号电路111还生成一共用电压Vcom(在后将予描述)。色度信号电路111还执行同步分离处理以从该模拟视频信号Sa中分离出一垂直同步信号VD和一水平同步信号HD并将这些信号分别提供给相位比较器112和液晶控制器101。
为AC驱动液晶面板102的液晶并调整待被显示的图象的亮度,电平移位器113在若干单元的行或帧中,反转由色度信号电路111生成的模拟RGB信号SR1、SG1和SB1的极性,并还控制这些幅值且输出被电平移位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
液晶控制器101结合有一振荡电路并根据自色度信号电路111提供的垂直同步信号VD建立垂直同步。液晶控制器101根据一相位比较信号CKH使用来自相位比较器112的输出而形成一PLL(锁相环)并根据所形成的PLL和水平同步信号HD建立水平同步。液晶控制器101输出一极性反转控制信号CKF给电平移位器113,输出一控制信号群DCNT给漏极驱动器104,及输出一控制信号群GCNT给栅极驱动器103。
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控制信号群GCNT包含有信号φ1、φ2、CK1和CK1(表示一逻辑非)和一起动信号IN。
液晶面板102是一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其具有(m×n)个象素并在一对基板之间封装液晶而形成。在一基板上形成一共用电极,由色度信号电路111生成并经过AC电平放大和DC电平放大的共用电压Vcom(该共用电压Vcom的值可随时间而被改变)提供给该共用电极。
在液晶面板102的另一基板上,对应于这些象素的象素电极和各具有一由非晶硅形成的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TFT)102a被形成一矩阵。在液晶面板102的另一基板上,各自形成在象素电极之间延伸的n条栅极线GL1至GLn、垂直于栅极线GL1至GLn的m条漏极线DL1至DLm,和平行于栅极线GL1至GLn的电容线CL1至CLn。而且,在液晶面板102的另一基板上按一预定次序配置分别对应于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的红(R)、绿(G)和蓝(B)色滤波器。
图3示出了液晶面板102的一等效电路图。TFT102a的栅极,漏极和源极被分别连接至栅极线GL、漏极线DL、和象素电极。通过一象素电极。一共用电极和封装在两电极之间的液晶形成一象素电容102b。来自漏极线DL的显示信号通过对应于所选择的栅极线GL的TFT102a而被写在象素电容102b中。根据写在象素电容102b中的显示信号控制形成该象素电容102b的液晶分子的准直状态。通过液晶发射的光量根据该准直状态而改变,且液晶面板102显示一图象。
电容102C由电容线CL1至CLn,和顺序地叠放在这些电容线CL1至CLn上的象素电极和一栅极绝缘膜形成。电容电压VCS一直被施加于CL1至CLn。在若干单元的线中可改变的共用电压Vcom一直被施加于全部的共用电极。
栅极驱动器103由具有对应于沿晶面板的垂直方向的象素数的n个级的一移位寄存器形成。栅极驱动器103根据自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的控制信号群GCNT中包含的信号φ1、φ2、CK1和CK1及起动信号IN顺序地选择栅极线GL1至GLn之一并将选择的栅极线设定在一有效状态(高电平)。下面将详细描述栅极驱动器103的配置。
如图4中所示,漏极驱动器包括一移位寄存器104a一电平移位器104b、一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和一多工器104d。
移位寄存器104a具有对应于水平方向的液晶面板102的象素数的m级。移们寄存器104a接收在控制信号群DCNT中包含的一时钟信号CLK、一反转的时钟信号CLK1和一起动信号IND并生成一用于抽样这些模拟RGB信号的抽样信号。电平移位器104b将该抽样信号转换成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的工作电平。
多工器104d根据控制信号群DCNT中包含的一校准信号AR,按对应于各行的象素的RGB校准的次序校准来自电平移位器104b的模拟视频信号SR2、SG2和SB2并输出这些模拟视频信号SR2、SG2和SB2。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根据来自电平移位器104b的抽样信号抽样/保持模拟视频信号SR2、SG2和SB2,用该缓冲器放大过些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输出给漏极线DL1至DLm。
下面将能照附图5详细描出图3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103。
栅极驱动器103的各级RS1(i=1、2……、n;n一正整数)具有五个n沟道MOS场效应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为晶体管)201、202、203、205和206。各晶体管201、202、203、205和206具有一栅极、一栅极强缘膜,一半导体层,一源极和一漏极。该半导体层由非晶硅或多晶硅形成并在连接至源极和漏极的部分具有n型杂质区。晶体管201、202、203、205和206可同时由显示部分10的TFT102a形成。
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奇数级RS1(i)(i=1、3…)中的晶体管205的漏极和晶体管201的栅极的信号不同于偶数级RS(i)(i=2、4…)中的信号。更具体地,在偶数级中,信号φ1被提供给晶体管201的栅极,信号CK1被提供晶体管205的漏极。在奇数级中,信号φ2被提供给晶体管201的栅极,而信号CK1被提供给晶体管205的漏极。
当信号CK1位于低电平时,信号φ1上升。当信号CK1位于高电平(即信号CK1位于低电平)时,信号φ2上升。信号φ1和φ2交替地上升并被分别提供给各奇数级的晶体管201的栅极和各偶数级的晶体管201的栅极。
下面将使用第一级RS1(1)作为一例子描述奇数级RS1(i)的配置和功能。
在移位寄存器的第一级RS1(1)中,信号φ1被提供给晶体管201的栅极,而起动信号IN被提供给漏极。当该栅极为ON(通)时,在晶体管20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流动的电流对在晶体管201的源极和晶体管202和205的栅极之间的线上分别形成的线电容C2和C5充电。在晶体管201被关断后,线电容C2和C5被保持在高电平且直至信号φ1被提供以再启通晶体管201。
一参考电压Vdd被施加给晶体管203的栅极和漏极,这样晶体管203总是ON。当线电容C2未被充电,且晶体管202为OFF(断),电压Vdd对在晶体管202和203的源极与晶体管206的栅极之间的一线上形成的线电容C6进行充电。当线电容C2被充电时,晶体管202被启通,且一直通电流在晶体管20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流动。由于晶体管202和203具有一EE结构,在晶体管203上没有理想的OFF电阻形成。结果,线电容C6可能未被完全放电但具有显著低于晶体管206的一阈值电压Vth的一电压。
信号CK1被提供给晶体管205的漏极。当信号CK1位于高电平时,在第二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和晶体管205的源极之间的一线上形成的线电容C1被充电。因此,从第一级RS1(1)的输出端子OT1输出一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1。
由于信号φ1仅次于低电平,晶体管201为OFF,线电容C5通过起动信号IN被保持充电。当晶体管205将信号OUT1输出给输出端子OT1时,晶体管20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累积电容中的电荷根据信号OUT1的电压而增加。随此增加,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升高直至在漏极和源极之间流动的电流被饱和。在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升高时,输出信号OUT1的电位升高,且晶体管205获得一理想的0N电阻。因此,直接输出信号CK1的电平作为输出信号OUT1的电平,几乎没有衰减。在输出信号OUT1正被输出时,信号φ2被提供给下一级的晶体管201的栅极以对下一级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当信号CK1从高电平变至低电平时,从第一级的输出端子0T1输出的输出信号OUT1也变低。
偶数级RS1(i)的配置与奇数级RS1(1)的配置基本相同,除了分别以信号φ2和CK1替换了信号φ1和CK1外。在以第二级起的级RS1(i)(奇数级和偶数级两者)中,来自先前级的输出信号OUT1至OUT(n-1)被提供给晶体管201。如上所述,由于各级的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通过在晶体管201和205之间保持的线电容C5和信号CK1或CK1而被饱和,输出信号OUT1至OUTn不衰减。
当信号φ1(在一奇数级中)或φ2(在一偶数级中)再变高时,线电容C2和C5通过同一级的晶体管201和先前级的晶体管206而被放电。各级RS(i)的被放电的线电容C2和C5不再被充电除非信号φ1或φ2在下一垂直周期中的同一水平周期内变高。由于在该级中的晶体管201通过带有第二高电平的信号φ1或φ2再被启通期间,先前级中的晶体管206被保持ON,在该级和先前级之间的线电容C1被保持低电平状态,既使信号CK1或CK1变高,而分别从输出端子OT1、OT2…,输出的输出信号OUT1、OUT2、…、在一垂直周期1V中的变高一次。
接着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
当通过模式设定键12a将数字静像照相机设在摄影模式(监视模式或图象记录模式)中时,根据通过透镜形成的一图象将电荷存储在CCD21的各象素中。CCD21根据自垂直驱动器21提供的一驱动信号,生成对应于各象素中存储的电荷的电信号Se并顺序地将电信号Se提供给抽样保持电路22。
作为电信号Se的有效分量的模拟电信号Se’被从抽样保持电路22输入给A/D转换器23。该信号通过A/D转换器23被转换成数字数据Sd并被提供给颜色处理电路26。颜色处理电路26自该数字数据Sd生成YUV数据作为亮度/色差数字数据并将该YUV数据提供给DMA控制器27。DMA控制器27顺序地将YUV数据写在DRAM28中。
当一帧的YUV数据被写时,DMA控制器27在CPU31的控制下通过VRAM控制器33将一帧的YUV数据从DRAM28传送给VRAM34。数字视频编码器35通过VRAM控制器33在多个预定的周期从VRAM34行顺序地读出一帧的YUV数据,生成模拟视频信号Sa并将其输出给显示部分10。在此时,显示部分10工作以显示由透镜形成的图象。
当使用者操作快门键12b时,响应于一对应的命令,在CPU31的控制下停止定时发生器25和颜色处理电路26的传送工作。最后一帧的电信号Se通过抽样保持电路22、A/D转换器23和颜色处理电路26被转换成YUV数据并被写在DRAM28中。该帧的YUV数据通过DMA控制器27被输入给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并被压缩。该压缩的数据被存储在记录存储器30中。
当通过模式设定键12a将数字静像照相机设在再现模式中时,CPU31控制DMA控制器27以将通过操作“+”键12c或“-”键12d指定的压缩数据从记录存储器30传送给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该压缩的数据通过图象压缩/扩张电路32被扩张并在VRAM控制器33的控制下被写在VRAM34中。根据VRAM34中所写的YUV数据,由数字视频编码器35生成模拟视频信号Sa并输出给显示部分10。在此时,显示部分10工作以显示通过操作“+”键12c或“-”键12d选择的记录的图象。
在摄影和再现模式两者中,在显示部分10中,模拟视频信号Sa被输入给色度信号电路111并通过色度信号电路111被分离成经伽马修正的模拟RGB信号SRT、SG1和SB1,垂直同步信号VD和水平同步信号HD。相位比较器112根据来自色度信号电路111的水平同步信号HD和来自液晶控制器101的相位比较信号CKH测量水平方向的-定时并将一预定的定时信号输出给液晶控制器101。
根据该定时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VD,液晶控制器101将控制信号群DCNT输出给漏极驱动器104,将控制信号群GCNT输出给栅极驱动器103,及将极性反转控制信号CKF输出给电平移位器113。自色度信号电路111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SR1、SG1和SB1的极性根据极性反转控制信号CKF在若干单元的行或帧中通过电平移位器113被反转。被适当地进行极性反转的模拟视频信号SR2、SG2和SB2根据控制信号群DCNT被输入给漏极驱动器104。
由液晶控制器101生成的控制信号群GCNT包含有起动信号IN和信号φ1、φ2、CK1和CK1。这些信号在一时间图中所示的定时被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当由液晶控制器101生成的控制信号群GCNT中的起动信号IN被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2时,栅极驱动器103开始工作。
图6为示出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的时间图。
从时间T0至T1,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高电平的起动信号IN给第一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接着,对于时间T0和T1之间的一预定的周期,信号φ1上升以启通奇数级的晶体管201。第一级的线电容C2和C5被充电,且信号变高。
在此时,第一级的晶体管202的栅极的电位变高以启通第一级的晶体管202。当第一级的晶体管202为OFF时,在线电容C6的信号通过经由第一级的晶体管203提供的参考电压Vdd而被设在高电平。当第一级的晶体管202被启通时。通过第一级的晶体管203提供的参考电压Vdd被接地。更具体地,第一级的线电容C6被放电且在线电容C6的信号变低以关断第一级的晶体管206。
同时,在第一级的晶体管205的栅极的电位变高以启通第一级的晶体管205。在第一级的线电容C2和C5的信号位于高电平及在线电容C6的信号位于低电平的这一状态继续直到地信号φ1在时间T2和T3之间上升以通过第一级的晶体管201放电线电容C2和C5为止。
在时间T1,信号CK1变高,且同时地,信号CK1变低。由于第一级的晶体管205为ON,且第一级的晶体管206为OFF,从第一级的输出端子OT1输出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1并还提供给第二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假定高电平的信号CK1具有一电压VH。当输出信号OUT1被加强时,第一级的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被升高。且流至第一级的晶体管205的漏极电流可被饱和。因此,输出信号OUT1几乎不衰减并具有电压VH。当信号CK1在时间T2变低时,输出信号OUT1变低。
即使当信号φ1在时间T0和T1之间上升时,从第三级起的奇数级的线电容C2和C5未被充电,因为没有提供高电平的信号给从第三级起的奇数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因此,在从第三级起的奇数级中,输出信号OUT3、OUT5、…被保持在低电平。
接着,对于时间T1和T2之间的一预定时间周期,信号φ2上升以启通偶数级晶体管201。输出信号OUT1对第二级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并变高。
在此时,在第二级的晶体管202的栅极的电位变高以启通第二级的晶体管202。当第二级的晶体管202为OFF时,在线电容C6的信号通过经由第二级的晶体管203提供的参考电压Vdd被设在高电平。当第二级的晶体管202被启通时,通过第二级的晶体管203提供的参考电压Vdd被接地。更具体地,第二级的线电容C6被放电并且在线电容C6的信号变低以关断第二级的晶体管206。
同时,在第二级的晶体管205的栅极的电位变高以启通第二级的晶体管205。在第二级的电容C2和C5的信号位于高电平,且在线电容C6的信号位于低电平的这一状态继续直至信号φ2在时间T3和T4之间上升以通过第二级的晶体管201和第一级的晶体管206对第二级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放电为止。
在时间T2,信号CK1变低,且同时地,信号CK1变高。由于第二级的晶体管205为ON,且第二级的晶体管206为OFF,从第二级的输出端子OT2输出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2并提供给第三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假定高电平的信号CK1具有电压VH。当输出信号OUT2被加强时,由第二级的线电容C5保持的,第二级的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被升高,且流至第二级的晶体管205的漏极电流可被饱和。因此,输出信号OUT2几乎不衰减且具有电压VH。当信号CK1在时间T3变低时,输出信号OUT2变低。
即使信号φ2在时间T1和T2之间上升时,从第四级起的偶数级的线电容C2和C5未被充电,因为没有提供高电平的信号给从第四级起的偶数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因此,在从第四级起的偶数级中,输出信号OUT4、OUT6、…被保持在抵电平。
以相似的方式,来自第一级的输出端子OT1的输出信号OUT1至来自第n级的输出端子OTn的输出信号OUTn的这些信号中的任一个顺序地变高并被输出直至时间T(n+1)。与从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1至OUTn的这些信号的高电平的信号相一致地选择栅极线GL1至GLn中的任一个。在下一垂直周期的时间T0,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起动信号IN,并重复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在一垂直周期1V中,在其输出信号OUTi已被设在高电平的级RS1(i)中,即使信号φ1或φ2上升,也没有高电平的信号提供给晶体管201的栅极。更具体地,在一垂直周期中,栅极线GL1至GLn被逐一顺序地选择。
在当通过栅极驱动器103选择栅极线GL1至GLn中的一个时的一周期(一水平周期1H)期间,漏极驱动器104根据由液晶控制器101生成的控制信号群DCNT以下述方式工作。
从液晶控制器101顺序地提供时钟信号CLK。在此时,根据每条栅极线GL输出的起动信号IND,一抽样信号被传送给各级。这些被传送的抽样信号通过电平移位器104b被转换成一工作电平的信号并顺序地输出。这些模拟视频信号SR2、SG2和SB2被并行地输入给多工器104d,按对应于在控制信号群DCNT中的校准信号AR的基础上的各行的象素的RGB校准的次序被校准,并被输出。从多工器104d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SR2、SG2和SB2根据来自电平移位器104b的抽样信号在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中被顺序地抽样并被通过内部缓冲器并行地输出给漏极线DL1至DLm。
提供给漏极线DL1至DLm的显示信号通过根据栅极驱动器103的选择被启通的TFT102a被写在象素电容102b中并被保持一个水平周期1H。
通过重复上述操作,显示部分10将显示信号写在液晶面板102的这些象素的象素电容102b中。校准的状态根据液晶原子的准直的状态而改变,这样在液晶面板102上显示由“黑暗”和“明亮”象素表示的一图象。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显示部分10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各级RS(i)不具有紧在下一级之前的一部分处的EE结构。因此,可将高电平的信号CK1或CK1直接输出作为输出信号OUT1至OUTn。由于输出到栅极线GL1至GLn的栅极电压可被输出给TFT102a而没有任何衰减,可防止基于由于这些TFT102a的栅极电压的变化而导致的TFT102a的漏极电流的变化的显示误差。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配置和外观。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输出一信号CK2替代第一实施例中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给一栅极驱动器的一控制信号群GCNT中的信号CK1,在信号CK1从高电平变至低电平后,信号CK2从低电平变至高电平一预定的周期,且在信号CK2从高电平变至低电平后,CK1从低电平变至高电平一预定的周期。信号CK2被提供给一栅极驱动器103的偶数级RS1(i)(i=2、4、6、…、n-1或n)的晶体管205的漏极。
下面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液晶控制器101生成信号CK2作为控制信号群GCNT中包含的一信号,且因为控制信号群GCNT中包含的信号的差异,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发生改变。
图7为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的工作的时间图。
该工作与参照图6的时间图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几乎相同。在时间T’1和T’2之间,信号CK1位于高电平的周期比一水平周期1H短。仅在信号CK1位于高电平时,来自第一级的输出信号也变高。这也适用于从第二级起的奇数级。
在第二级中,信号CK2被提供给晶体管205的漏极。在第二级中,仅在信号CK2在时间T’2和T’3之间基本上位于高电平时,输出信号OUT2变高。这也适用于从第四级起的偶数级RS1(i)。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中,通过使用信号CK2替代信号CK1,信号被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奇数和偶数级的晶体管205的漏极的周期被使得短于一水平周期1H。可根据信号CK1或CK2的高电平周期随意地设定通过栅极驱动器103的栅极线GL1至GLn的选择周期。
第三实施例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配置和外观,除了栅极驱动器103的配置外。因此,信号φ3和φ4被加至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控制信号群GCNT。
图8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栅极驱动器103的电路图。
栅极驱动器103的各级具有与加有一晶体管207的第一实施例(图5)中的相同的配置。栅极驱动器103还具有与这些级无关地形成的一晶体管208。
当φ3位于高电平时,晶体管208被启通以将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的一起动信号IN提供给最后级RS2(n)的线电容C2和C5。当信号CK1变高时,在与信号CK1基本相同电平的信号OUTn被从最后级RS2(n)的一输出端子OTn输出给一栅极线GLn。当信号OUTn被输出时,信号φ4被输出以启通一级RS2(n-1)的晶体管207,这样信号OUTn对先前级RS2(n-1)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从液晶控制器101输出的信号φ3启通偶数级RS2(2K)(K为1或更大的整数)的晶体管207,这样来自后继的奇数级RS2(2k+1)的信号OUT(2k+1)对偶数级RS2(2k)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自液晶控制器101输出的信号φ4启通奇数级RS2(2k-1)(k为1或更大的整数)的晶体管207,这样来自后继的偶数级RS2(2k)的信号OUT(2k)对奇数RS2(2k-1)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
当最后级RS2(n)是一偶数级时,液晶控制器101被设定以相对于起动信号IN在正向工作中反转或相移一信号CK1及在反向工作(待后予以描述)中反转或相移该信号CK1并在正向工作中反转或相移信号CK1及在反向工作中反转或相移信号CK1。当最后级RS2(n)是一奇数级时,液晶控制器101被设定以使正向工作的信号CK1和反向工作中的信号CK1相对于起动信号IN是同相的,及正向工作中的信号CK1和反向工作中的信号CK1是同相的。
当选择地操作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键输入部分12的键12a至12d时,可设定通过栅极驱动器103的栅极线GL1至GLn的选择方向。替代配备这些键,可根据透镜单元2相对于机体1的角度设定栅极线GL1至GLn的选择方向。
下面将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在该实施例中,当最后级RS2(n)是一偶数级时,其是一驱动工作。
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图8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103和液晶控制器101的工作。栅极驱动器103顺序地选择栅极线GL1至GLn以根据设定在正向(GL1、GL2、…、GLn)和反向(GLn、GL(n-1)、…、GL)两者上进行扫描。
将首先参考图9的时间图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正向扫描工作。
如图9中所示,信号φ3和φ4总是在低电平。因此,晶体管207和208总是OFF。在此情况下,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与图6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基本相同。
接着将参考图10的时间图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反向工作。
如图10中所示,信号φ1和φ2总是低电平。信号φ3和φ4交替地变高,象在正向工作中的信号φ1和φ2。
当信号φ3在时间T0和T1之间变高时,起动信号IN对最后级(第n级)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在此时,第n级中的晶体管202、203、205和206如同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级内的晶体管202、203、205和206地工作。当信号CK1从时间T1至T2变高时,来自最后级的输出信号OUTn变高。
当信号φ4在时间T1和T2之间变高时,第(n-1)级的晶体管207被启通。输出信号OUTn对先前的第(n-1)级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在此时,第(n-1)级中的晶体管202、203、205和206如同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级内的晶体管202、203、205和206地工作。当信号CK1从时间T2至T3变高时,从第(n-1)级输出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n-1)。
通过重复一相似的操作,这些信号在每个水平周期以OUTn、OUT(n-1)、…OUT3、OUT2、OUT1的次序变高,且以GLn、GL(n-1)…GL3、GL2、GL1的次序选择栅极线。
下面将使用一特定实施例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在此情况下,模式设定键12a被设定在摄影模式中。
将描述如图11A中所示的,当摄影者的前方的一目标的图象将被摄影时的数字静像机的工作。在此情况下,摄影者摄影该图象,现时在机体1的显示部分10的相同侧上设定透镜单元2的一透镜2a,即枢转该透镜单元以与机体1成几乎0°的角度。键输入部分12的键12a、12b、12c和12d在此状态中被操作以通过栅极驱动器103将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方向设至正向。在此时,液晶面板102的象素P(1,1)至P(n,m)沿液晶面板102的初始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被配置,如图11A所示。
在此状态下,透镜单元2的垂直方向与图象的垂直方向相匹配。因此,通过一垂直驱动器24驱动一CCD21以使由CCD21的象素接收对应于通过透镜单元2的透镜2a形成的图象的电荷同时从左到右水平扫描该图象及从上侧到下侧垂直扫描该图象(图11A)。以与扫描的相同次序从一抽样保持电路22输出作为各自象素的有效分量的电信号Se’。
在显示部分10中,根据自数字视频编码器35提供的模拟视频信号Sa生成的,并通过电平移位器113被电平移位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被顺序地提供给多工器104d。自多工器104d输出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沿图11B中所示的显示部分10的水平方向的箭头中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顺序地接收,且显示信号在每个水平周期1H被顺序地提供给漏极线DL1至DLm。
另一方面,根据来自液晶控制器101的控制信号群GCNT,如图118中所示,栅极驱动器103以从上侧到下侧的次序顺序地选择栅极线GL1、GL2、…GLn。通过此操作,如图11B中所示,液晶面板102被驱动以与被摄影的图象的相同方向显示该图象。
接着将描述,如图12A中所示的,当将摄影例如在显示部分10侧上的摄影者自己的一目标的图象时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在此情况下,摄影者摄影该图象同时在与机体1的显示部分10相同侧上设定透镜单元2的透镜2a,即垂直地枢转透镜单元2或机体1,正向转过约180°。因此,液晶面板102的象素P(1,1)至P(n,m)沿图11A中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被反转。而且,键输入部分12的键12a、12b、12c和12d被操作以通过栅极驱动器103反转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方向。
在此状态下,CCD21被驱动,同时从右到左水平地扫描该图象并从下侧到上侧垂直地扫描该图象(图12A)。因此,根据通过透镜单元2的透镜2a形成的图象而待由CCD21的象素接收的电荷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被反转。在显示部分10中,当以与正向驱动中相同的工作从数字视频编码器提供模拟视频信号Sa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被反转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被从电平移位器113提供给多工器104d。在此时,多工器104d按由图12B的水平箭头指示的次序将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输出给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更具体地,待被提供给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被以与图11B中的相同方向输出并随后沿水平方向被反转至图11B。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将在水平方向上反转的显示信号提供给漏极线DL1至DLm。
另一方面,根据来自液晶控制器101的控制信号群GCNT,栅极驱动器103以如图12B所示的次序顺序地选择栅极线GLn、…GL2、GL1。通过此操作,如图12B所示,液晶面板102被驱动以显示被摄影图象的一镜象。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中,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次序通过控制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信号φ1至φ4而被反转。仅用此装置,可在液晶面板102上显示沿垂直和水平方向被反转的一镜象。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即使显示部分10被引导至透镜12a的相对侧,可在显示部分10上显示如同从摄影者侧看到的相同的目标图象。例如,当显示部分10被引导至与透镜2a相同侧以显示摄影者自己时,可显示一镜像而不沿垂直方向反转该图象。在此时,不需要执行复杂的控制以读出图象数据,且用于显示沿垂直方向被反转的一镜象的多工器104d的配置可被简化。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电路配置与第一或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漏极驱动器104的配置。在图13中示出漏极驱动器104’。因此,信号φ1、φ2、φ3和φ4被加至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给漏极驱动器104’的一控制信号群DCNT。
第四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104a’具有m个级,如图14中所示。各级rs1(i)(i=1、2、…、m)具有与图8中栅极驱动器103基本相同的配置。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在一键输入部分12中具有用于通过栅极驱动器103转换栅极线GL1至GLn的选择方向的一键和用于通过漏极驱动器104’设定漏极线DL1至DLm的选择方向。
下面将描述第四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
第四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移位寄存器104a的工作。根据设定,自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的一时钟信号CLK和一被反转的时钟信号CLK沿正向(从OUT1至OUTm)或反向(从OUTm到OUT1)被顺序地接收。
首先将参考图15的时间图描述第四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104a’的正向工作。
如图15所示,信号φ3和φ4总在低电平。因此,晶体管307和308总是OFF。在此情况下,当与第三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相关联描述的信号φ1、φ2、CK1和CK1及起动信号IN被分别以漏极驱动器104’的信号φ1、φ2、CLK1和CLK1及起动信号IND所替换,且图6中的一垂直周期1V被一水平周期1H替换时,移位寄存器104a’的工作与第三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正向工作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一垂直周期1V中图6中栅极驱动器103进行的驱动对应于在一水平周期1H中移位寄存器104a’进行的驱动。由于移位寄存器104a’中的晶体管301至308在比栅极驱动器103中的更高的频率被驱动,它们最好具有由多晶硅形成的半导体层。
接着将参考图16的时间图对第四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104a’的反向工作。
如图16所示,信号φ1和φ2总是在低电平。因此,晶体管307和308总是OFF。在此情况下,当在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信号φ3、φ4、CK1和CK1及起动信号IN分别被信号φ3、φ4、CK1和CK1及起动信号IND替换且一垂直周期被在一正向工作中的一帧周期所替换时,移位寄存器104a’的工作与第三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反向工作基本相同。
将使用一特定实施例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数学静像照相机的工作。在此情况下,一模式设定锂12a被设在摄影模式,且在第三实施例的图12A中所示的状态下执行摄影。在此时,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图12B的显示信号被提供给显示部分10。
将描述使用者操作键输入部分12的键12a、12b、12c和12d以通过栅极驱动器在正向上设定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方向,并通过漏极驱动器104’在正向上设定漏极线DL1至DLm的扫描方向。
在此情况下,栅极驱动器103和漏极驱动器104’的工作与第三实施例的图12B中所示的基本相同,并在液晶面板102上显示图17A中所示的一图象。
当透镜单元12的透镜12a被设在机体1的显示部分10的相对侧上,且使用者操作键输入部分12的键12a、12b、12c和12d以通过栅极驱动器103在反向上设定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方向,并通过漏极驱动器104’在正向上设定漏极线DL1至DLm的扫描方向时,显示与第三实施例的图12B中所示的基本相同的图象,如图17D所示。当透镜单元2的透镜2a被枢转至与机体1的显示部分的相同侧时,显示沿图12B的垂直方向被反转的一图象。
接着将描述透镜单元2的透镜2a被设在机体1的显示部分10的相对侧上,且使用者操作键输入部分12的键12a、12b、12c和12d以通过栅极驱动器103在正向上设定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方向,并通过漏极驱动器104’在反向上设定漏极线DL1至DLm的扫描方向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自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被从右到左地接收,如图17B中的箭头所示。多工器104d’沿正向输出接收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如图17A所示。由于移位寄存器104a’顺序地以从DLm到DL1的次序输出一抽样信号给漏极线,抽样保持缓冲器104c’以从DLm到DL1的次序接收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并在每个水平周期将这些信号提供给漏极线DL1至DLm。另一方面,栅极驱动器103根据来自液晶控制器101的一控制信号群GCNT以所说的次序顺序地选择栅极线GL1、GL2…,如图17B所示。通过此工作,液晶面板102被驱动以相对于被摄影的图象水平对称地显示一图象,如图17B所示。也就是说,摄影者可看到与从目标侧观察到的镜象相同的图象。
接下来将描述透镜单元2的透镜2a被设在机体1的显示部分10的相同侧上,且使用者操作键输入部分12的键12a、12b、12c和12d以通过栅极驱动器在反向上设定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方向,并通过漏极驱动器104’在反向上设定漏极线DL1至DLm的扫描方向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接收自水平移位器113提供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同时沿17C中的实线对这些信号进行扫描。漏极驱动器104’在每个水平周期1H将接收的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提供给漏极线DLm至DL1。另一方面,栅极驱动器103根据来自液晶控制器101的控制信号群GCNT,以所说的次序顺序地选择栅极线GLn、…GL2、GL1,如图17C所示。通过此操作,液晶面板102被驱动以显示一被摄影的图象,如图17C中所示。也就是说,可以目标侧看到与自摄影者侧观察到的相同图象。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中,通过控制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信号φ1至φ4,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次序可被沿正向或反向设定。而且,通过控制提供给漏极驱动器104’的信号φ1至φ4,漏极驱动器104’的移位寄存器104a’接收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的方向可被设定沿正向或反向。仅采用此配置,可随意地设定待在液晶面板102上显示的图象的方向。因此,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不需要执行复杂的控制以从一帧存储器中读出图象数据,并且用于沿任意方向显示一图象的液晶控制器101的配置可被简化。
第五实施例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基本相同的外观和电路配置,除了栅极驱动器103的配置以外。
图18为第五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电路图。
栅极驱动器103的各级RS3(i)(i=1、2、…、n;n为一正整数)具有六个晶体管201至206。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奇数级RS3(i)(i=1、2、…)中的晶体管201的栅极、晶体管204的栅极和晶体管205的漏极的信号不同于偶数级RS3(i)(i=2、4…)中的信号。更具体地,在奇数级中,信号φ1被提供给晶体管201的栅极,信号CK1被提供给晶体管204的栅极,且信号CK1被提供给晶体管205的漏极。在偶数级中,信号φ2被提供给晶体管201的栅极,信号CK1被提供给晶体管204的栅极,CK1被提供给晶体管205的漏极。
当信号CK1位于低电平时,信号φ1上升。当信号CK1位于高电平时,信号φ2上升。信号φ1和φ2交替地上升并被分别提供给各参数级的晶体管201的栅极和各偶数级的晶体管201的栅极。
下面使用第一级RS3(1)作为一例子对奇数级RS3(i)的配置和功能进行描述。
在移位寄存器的第一级RS3(1)中,信号φ1被提供给晶体管201的栅极,起动信号IN被提供给漏极。当栅极为ON时,在晶体管20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流动的电流对在晶体管201的源极和晶体管202及205的栅极之间的线上分别形成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在晶体管201被关断后,线电容C2和C5被保持在高电平且直至信号φ1被提供以再次启通晶体管201为止。
一参考电压Vdd被提供给晶体管203的栅极和漏极,这样晶体管203决是ON。当线电容C2未被充电,且晶体管202为OFF时,在一到晶体管206的线上形成的线电容C6被充电。当线电容C2被充电时,晶体管202被启通,且一直通电流在晶体管20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流动。因为晶体管202和203具有一EE结构,在晶体管203上无理想的OFF电阻形成。因此,线电容C6未被完全地放电但具有显著小于晶体管206的阈值栅极电压Vth的一电压。
信号CK1被提供给晶体管205的漏极。当信号CK1位于高电平时,信号CLK位于低电平,且晶体管204为OFF。因此,在到第二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的一线上形成的线电容C1被充电。因此,从第一级RS3(1)的输出端子OT1输出一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1。
由于信号φ1位于低电平,且晶体管201为OFF,线电容C5通过起动信号IN被保持充电。当晶体管205输出信号给输出端子OT1,晶体管20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累积电容最大。随此增大,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上升直至在漏极和源极之间流动的电流被饱和为止。当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上升时,输出信号OUT1的电位增加,且晶体管205获得一理想的ON电阻。因此,信号CK1的电平被直接输出作为输出信号OUT1的电平,几乎没有衰减。当输出信号OUT1正被输出,信号φ2被提供给下一级的晶体管201的栅极以对F一级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
当信号CK1从高电平变至低电平时,信号CK1变高以启通晶体管204的栅极。通过此操作,该级和下一级之间的线电容C1被充分地放电,且来自第一级的输出信号OUT1被接地。更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信号CK1变低以将输出信号OUT1设在低电平。在第五实施例中,另外,输出给晶体管204的栅极的信号CK1变高以强制地将输出信号OUT1设在低电平。
晶体管204和205不具有一EE结构。当输出信号OUT1位于高电平时,晶体管205可获得一理想的0N电阻,且晶体管204可具有一几乎理想的OFF电阻。因此,可将高电平的信号CK1直接输出作为输出信号OUT1。
除了信号φ1、CK1和CK1分别被信号φ2、CK1、和CK1替换外,偶数级RS3(i)的配置与奇数级rS(1)的配置基本相同。在从第二级起的级rS(i)(偶数级和奇数级两者)中,来自先前级的输出信号OUT1至OUT(n-1)替代起动信号IN被提供给晶体管201。
当信号φ1(在奇数级中)或φ2(在偶数级中)再变高时,线电容C2和C5通过先前级的晶体管206和该级的晶体管201被放电。各级RS(i)的被放电的线电容C2和C5不再被充电除非信号φ1或φ2在下一重直周期内的同一水平周期中变高。由于在该级中的晶体管201通过带有高电平的信号φ1或φ2再被启通期间先前级中的晶体管206保持ON,该级和先前级之间的线电容C1被保持低电平状态,即使信号CK1或CK1变高,且自输出端子OT1、OT2、……分别输出的输出信号OUT1、OUT2、……在垂直周期1V中变高一次。
下面将描述第五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
第五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因此,输入/输出信号到/自栅极驱动器103的时间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图6中所示的时间图相同。
从时间T0至T1,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高电平的起动信号IN给第一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接着,对于时间TO和T1之间的一预定周期,信号φ1上升以启通奇数级的晶体管201。第一级的线电容C2和C5被充电,且信号变高。
在此时,在第一级的晶体管202的栅极的电位变高以启通第一级的晶体管202。当第一级的晶体管为OFF时,在线电容C6的信号通过经由第一级的晶体管203提供的参考电压Vdd而被设至高电平。当第一级的晶体管202被启通时,通过第一级的晶体管203提供的参考电压Vdd被接地。第一级的线电容C6被放电且在线电容C6的信号变低以关断第一级的晶体管206。
而且,在第一级的晶体管205的栅极的电位变高以启通第一级的晶体管205。在第一级的线电容C2和C5的信号位于高电平,且在线电容C6的信号位于低电平的这一状态继续直至信号φ1在时间T2和T3之间再上升以通过第一级的晶体管208对线电容C2和C5进行放电。
在时间T1,信号CK1变高,且同时地,信号CK1变低。通过此工作,第一级的晶体管204被关断,且高电平的信号CK1被提供给第一级的晶体管205的漏极。由于第一级的晶体管205为ON,第一级的晶体管204为OFF,且第一级的晶体管206为OFF,从第一级的输出端子OT1输出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1被保持在高电平直至信号CK1在时间T2变高以启通第一级的晶体管204。假定高电平的CK1具有一电压VH。当输出信号OUT被增强时,第一级的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被升高,且流至第一级的晶体管205的漏极电流可被饱和。因此,输出信号OUT1几乎不衰减并具有电压VH。
即使信号φ1在时间T0和T1之间上升,因为没有高电平的信号被提供给从第三级起的奇数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从第三级起的奇数级的线电容C2和C5不被充电。因此,在从第三级起的奇数级中,输出信号OUT3、OUT5…被保持在低电平。
接着,对于时间T1和T2之间的一预定周期,信号φ2上升以启通偶数级的晶体管201。通过此工作,第二级的线电容C2和C5被充电,且信号变高。
在此时,第二级的晶体管202的栅极的电位变高以启通第二级的晶体管202。当第二级的晶体管202为OFF时,在线电容C6的信号通过经由第二级的晶体管203提供的参考电压而被设在高电平。当第二级的晶体管202被启通时,通过第二级的晶体管203提供的参考电压Vdd被接地。第二级的线电容C6被放电且在线电容C6的信号变低以关断第二级的晶体管206。
同时,在第二级的晶体管的栅极的电位变高以启通第二级的晶体管205。在第二级的线电容C2和C5的信号位于高电平,及在线电容C6的信号位于低电平的这一状态继续直至信号φ2在时间T3和T4之间上升以通过第二级的晶体管201和第一级的晶体管206对第二级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放电。
在时间T2,信号CK1变低,且同时地,信号CK1变高。通过此操作,第二级的晶体管204被关断,且高电平的信号CK1被提供给第二级的晶体管205的漏极。由于第二级的晶体管205为ON,且第二级的晶体管206为OFF,从第二级的输出端子OT2输出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2并提供给第三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输出信号OUT2被保持在高电平直至信号CK1变高以在时间T3启通第二级的晶体管204。假定高电平的信号CK1具有电压VH。当输出信号OUT2被加强时,第二级的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被升高,且流至第二级的晶体管205的漏极电流可被饱和。因此,输出信号OUT2几乎不衰减且具有电压VH。
即使信号φ2在时间T1和T2之间上升,因为没有高电平的信号被提供给从第四级起的偶数级的晶体管201的漏极。因此,在从第四级起的偶数级中,输出信号OUT4、OUT6、…被保持在低电平。
以类似的方式,从第一级的输出端子OT1的输出信号OUT1到第n级的输出端子OTn的输出信号OUTn中的一个顺序地变高并被输出直至时间T(n+1)。与高电平的输出信号OUT1至OUTn相一致地选择栅极线GL1至GLn。在下一垂直周期的时间T0,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起动信号IN,且重复如上所述的相同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在紧在下一级之前一位置的显示部分10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各级RS3(i)中的晶体管204和205不具有EE结构。因此,可几乎完全获得晶体管205的OFF电阻和晶体管204的ON电阻。
而且,由于线电容C5被保持,当信号被输出到输出端子T0时,晶体管20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累积电容增加。根据该增加,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被增大直至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的电流被饱和。当晶体管205的栅极电压增大时,输出信号OUT的电位升高,且晶体管205获得理想的ON电阻。因此,高电平的信号CK2可被直接输出作为输出信号OUT。由于输出给栅极线GL1至GLn的栅极电压可被输出给TFT102a而没有任何衰减,可防止基于由于TFT102a的栅极电压的变化所导致的TFT102a的漏极电流的变化的显示误差。
在第五实施例中,可输出信号CK2替换图18中所示的信号CK1以用图7中所示的波形驱动该栅极驱动器,如在第二实施例中。
第六实施例
除了栅极驱动器103的配置外,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外观和电路配置。因此,信号CK2和CK2被加至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控制信号群GCNT。
图19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栅极驱动器的电路图。栅极驱动器103的各级RS4(i)(i=1、2、…、n;n为一正整数)具有六个晶体管201至206。
在该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103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偶数级RS4(i)(i=2、4、…、n-1或n)。信号CK2被提供给晶体管204的栅极以替换信号CK1,且信号CK2被提供给晶体管205的漏极以替换信号CK1。
下面将描述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
该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图19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将参考图20的时间图描述第六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
该工作几乎与参考图6的时间图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相同。在时间T’1和T’2之间,信号CK1位于高电平的周期短于一水平周期H。仅在信号CK1位于高电平时来自第一级的输出信号也变高。这也适用于从第三级起的奇数级。
在第二级中,信号CK2被提供给晶体管205的漏极,且信号CK2被提供给晶体管204的栅极。信号CK1位于高电平的周期短于一水平周期1H。在第二级中,在信号CK2在时间T’2和T’3之间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OUT2变高。这也适用于从第四级起的偶数级RS4(i)。
如上所述,在第六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中,通过使用信号CK1和CK2(和它们的反转信号),使信号被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奇数和偶数级晶体管205的漏极和晶体管204的栅极的周期短于一水平周期1H。当信号CK1或CK2被设在高电平的周期被改变时,可随意地选择通过栅极驱动器103的栅极线GL1至GLn的选择周期。
第七实施例
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具有与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外观和电路配置,除了栅极驱动器103的配置外。
图21为第七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栅极驱动器103的电路图。
栅极驱动器103的各级与加有一晶体管207的第五实施例(图18)中的栅极驱动器的各级具有相同的配置。栅极驱动器103还具有与这些级无关形成的晶体管208。
当信号φ3位于高电平时,晶体管208被启通以将自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的起动信号IN提供给最后级RS5(n)的线电容C2和C5。当信号CK1变高时,从最后级RS5(n)输出在与信号CK1的基本相同电平上的一信号OUTn。当输出信号OUTn时,信号φ4被输出以启通级RS5(n-1)的晶体管207,这样信号OUTn对先前级RS5(n-1)的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自液晶控制器101输出的信号φ3启通偶数级RS5(2k)(k为1或更大的整数)的晶体管207,这样来自后继的奇数级RS5(2k+1)的信号OUT(2k+1)对偶数级RS5(2k)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自液晶控制器101输出的信号φ4启通奇数级RS5(2K-1)(k为1或更大的整数)的晶体管207,这样来自在后继的偶数级RS5(2k)的信号OUT(2K)对奇数级RS5(2k-1)的线电容C2和C5进行充电。
当最后级RS5(n)是一偶数级时,液晶控制器101被设定以相对于起始信号IN在正向工作中反转或相移一信号CK1及在反向工作中反转或相移CK2(在后予以描述),并在正向工作中反转或相移信号CK1及在反向工作中反转或相移信号CK1。当最后级RS5(n)是奇数级时,液晶控制器101被设定以使在正向工作中的信号CK1和在反向工作中的信号CK1相对于起动信号IN是同相的,且在正向工作中的信号CK1在反向工作中的信号CK1是同相的。
下面将描述第七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当“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被用“如在第五实施例中”替换时,第七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与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基本相同。除此外,所作的描述与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
如上所述,在第七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中,通过控制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信号φ1至φ4,可将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次序设定为以正向或反向。仅具有该配置,可在液晶面板102上显示以垂直和水平方向被反转的一镜象。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即使显示部分10被引导至透镜2a的相对侧,可在显示部分10上显示如从摄影者侧看到的相同目标图象。例如,当显示部分10被引导到与透镜2a的相同侧以显示摄影者自己时,可不必沿垂直方向反转该图象而能显示一镜象。在此时,不需要执行复杂的控制以读出图象数据。且用于显示沿垂直方向被反转的一镜象的一多工器104d的配置可被简化。
第八实施例
除了栅极驱动器103的配置和漏极驱动器104’中的移位寄存器104a’的配置外,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具有与第四实施例中基本相同的外观和电路配置。
在第八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103的电路配置与第七实施例(图21)中的相同。移位寄存器104a’具有m级,如图22中所示。各级rs2(i)(i=1、2、…、m)具有与图21中的栅极驱动器基本相同的配置。
下面将描述第八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的工作。在此实施例中,当信号φ1、φ2、CK1、CK1和起动信号IN被分别以φ1、φ2、CK1、CK1和起动信号IND替代,一垂直周期被以一水平周期替代、及一水平周期被以一垂直周期替代时,沿正向和反向两者的该工作与第七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器103的工作基本相同。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中,通过控制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03的信号φ1至φ4,栅极线GL1至GLn的扫描次序可被以正向或反向设定。而且,通过控制提供给漏极驱动器104’的信号φ1至φ4,漏极驱动器104’的移位寄存器104a’接收模拟RGB信号SR2、SG2和SB2的方向可被以正向或反向设定。仅具有此配置,可随意地设定在液晶面板102上待被显示的一图象的方向。因此,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数字静像照相机,不需要执行复杂的控制以从一帧存储器中读出图象数据,且用于沿任一方向显示一图象的液晶控制器101的配置可被简化。
这些实施例的改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第一至第八实施例,可作出各种不同的改变和改型。下面将描述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改型。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在栅极驱动器103或漏极驱动器104或104’的移位寄存器104a或104a’的各级中,通过将一电压从电压源施加至晶体管203或303的栅极和漏极而生成一负载。替代地,可使用一电阻。
在第二或第六实施例中,仅是栅极驱动器103具有与第一或第三实施例不同的配置,且从液晶控制器101提供信号CK2和CK2。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的漏极驱动器104的移位寄存器104a可具有图14中的配置。在此情况下,移位寄存器104a在一水平周期1H中输出这些输出信号OUT1至OUTm。即使在如第三、第四、第七或第八实施例中所述的沿正向和反向两者工作的漏极驱动器104的移位寄存器或栅极驱动器103中,可在奇数和偶数级之间的不同的定时提供信号,如在第二和第五实施例中。在本发明中,可随意选择栅极驱动器103和漏极驱动器104的移位寄存器104a的上述几种组合之一。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作为构成栅极驱动器103或漏极驱动器104或104’的移位寄存器104a或104a’的元件,可使用n通道MOSFET。然而,可通过反转这些控制信号而使用P沟道MOSFET。可替换地,可使用除MOSFET以外的场效应晶体管。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103(包括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的反向)顺序地选择这些而不执行栅极线GL1至GLn的隔行扫描。当一帧由偶数栅极线扫描和奇数栅极线扫描的两场形成,且将在一场中执行隔行扫描时,与两场中的各场相一致地形成图5、8、18或19中所示的电路,且起动信号被提供给用于各场的该电路以执行隔行扫描。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作为用于显示由CCD21接收的一图象或记录存储器30中记录的一图象的显示部分10,使用一液晶显示装置。然而,作为显示部分10,也可使用另一种平板显示装置,例如有机/无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或场致发射显示装置。在任何情况下,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和漏极驱动器可被用作为驱动电路。图5、8、18或19中所示的电路可被用作为除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以外的其它应用目的的移位寄存器。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一数字静像照相机。然而,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寻像器的视频照相机。还在此情况下,当使用第三或第七实施例中所述的栅极驱动器时,可显示一镜象。当使用第四或第八实施例中所述的栅极驱动器和漏极驱动器104时,可通过随意地设定一图象的垂直和水平方向来显示该图象。本发明可应用于另一种设备(例如例携式终端)的显示装置。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晶体管203或303被配置在各级中,然而,如图23所示,替代各级的晶体管203、303,可将一电阻元件403串联至所有这些级。可替换地,如图24所示,可替代用于各级的晶体管203或303而应用除薄膜晶体管以外的一电阻元件503。
在所有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显示部分10的栅极驱动器103或漏极驱动器104的移位寄存器104a或104a’。然而,本发明也可被应用以从通过将若干光敏器件配置成一矩阵而形成的一图象传感元件读取图象数据。
图25为示出这样一图象传感元件及其驱动系统的电路图。一光敏器件阵列500通过将作为光接收元件的光电二极管501和连接至这些光电二极管501的晶体管配置成一矩阵而被形成。晶体管502的栅极通过以若干单元行形成的栅极线GL被连接至一栅极驱动器。晶体管502的漏极通过以若干单元列形成的漏极线DL被连接至部分520。注水(priming)传送部分520从一选择行的光电二极管501通过晶体管502和漏极线提供的电荷注入一水平扫描CCD530。该水平扫描CCD530水平扫描自漏极线DL注入的电荷并从一输出端子OT输出一图象传感信号。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描述的图5、8、18或19中示出的栅极驱动器可被应用于栅极驱动器510。特别地,当图8或21中所示的栅极驱动器被用作为栅极驱动器510时,仅通过改变待被提供给栅极驱动器510的控制信号可反转栅极线GL的选择次序。因此,作为基于从输出端子OT输出的图象传感信号的一图象,可易于获得以垂直方向被反转的一镜象并被应用于例如将被摄影的图象与在一存储器中事先存储的一图象进行比较的图形匹配。
对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易于发现其它的优点和改型。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广的方面并不限于在这里所描述和图示的特定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因此,不脱离由后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总的发明概念的前提下可作各种不同的改型。
Claims (29)
1.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级。
这些级包括:
第一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端子并根据该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输出一驱动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第二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第二控制端子的输入而释放一电源电压,该电源电压是通过一负载输入的;
第三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第三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第三控制端子的输入而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以及
第四转换电路,用于根据通过一预定级的负载输入的电源电压,通过预定级的下一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而释放输入给该预定级的下一级的驱动信号;
其中,自一预定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被输出给该预定级的下一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作为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其中
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一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具有一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漏极和一用于输出该驱动信号的源极,且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包括另一薄膜晶体管,该另一薄膜晶体管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漏极和用于输出该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源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其中
在一奇数级中,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被输入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被输入第三控制信号,及
在一偶数级中,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被输入第二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被输入第四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其中
第三和第四控制信号的电平在一预定周期被相互反转,且
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电平仅在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一电平反转周期的每半个周期的部分中被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还包括:
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中的第五转换电路,其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五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第五控制信号的输入而放出自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其中
该负载具有一负载转换电路,该负载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漏极被施加有电源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还包括:
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的一奇数级中的第一反转移位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六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第六控制信号的输入而将从下一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给该奇数级的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该奇数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及
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的一偶数级中的第二反转移位转换电路,其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七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第七控制信号的输入而将从下一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给该偶数级的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该偶数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寄存器,其中
在第六或第七控制信号的基础上从所述第一反转移位转换电路或所述第二反转移位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被输入给该级的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该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以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被关断后继续驱动该级的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和该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且直至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被再启通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其中
第四控制信号对应于通过反转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平而获得的一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还包括:
一选择控制电路,用于将一外部提供的启始信号有选择地提供给这些级的第一级和最后级之一。
第一驱动电路,用于将来自第(K一1)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第K驱动信号输出给第K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并将来自第K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第(K+1)驱动信号输出给第(K+1)级。
第二驱动电路,用于将来自第(K+1)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第(K+2)驱动信号输出给第K级并将来自第K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第(K+1)驱动信号输出给第(K-1)级,及
一移位方向控制电路,用于选择地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寄存器,其中
所述第一至第三转换电路由相同类型的沟道场效应晶体管形成。
12.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级
这些级的各级包括:
第一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该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而输出一驱动信号到一线;
第二转换电路,具有连接至该线的一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控制端子的输入而将通过一负载输入的一电源电压设在一低电位;及
第三转换电路,具有连接至该线的一控制端子并向输出端子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该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是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控制端子的输入而输出的;以及
第四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五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中该第五控制信号的输入,将自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放出;
其中,该预定级的第三和第四转换电路与下一级的第一转换电路被连接到该预定级的输出端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寄存器,还包括
第五转换电路,用于根据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中通过负载输入的电源电压而将自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设至一低电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寄存器,其中
从一预定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被输入给在该预定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所述第二及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之间的该线以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被关断之后继续驱动所述第二和第三转换电路且直至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被再启通为止。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寄存器,其中
所述第一至第三转换由一单个类型的沟道场效应晶体管形成。
1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1)根据一外部提供的启始信号而被驱动的一选择驱动电路,该电路具有多个级,每个级包括:
第一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端子并根据该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输出一驱动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第二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第二控制端子的输入而放出一电源电压,该电源电压是通过一负载输入的,
第三转换电路,具有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第三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到该第三控制端子的输入而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以及
第四转换电路,用于根据通过一预定级的负载输入的电源电压,通过下一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而释放输入给该预定级的下一级的驱动信号;
其中,自一预定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被输出给该预定级的下一级的所述第一转换电路作为驱动信号;
(2)具有多个象素的一显示元件,该显示元件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选择驱动电路中的多个级的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而进行显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还包括:
第四转换电路,用于根据在所述选择驱动电路的各级中通过负载输入的电源电压,放出自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还包括:
第五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五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在所述选择驱动电路的各级中第五控制信号的输入而放出自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还包括:
一信号驱动电路,用于将一对应于一外部提供的图象信号的显示信号提供给由所选择驱动电路选择的一象素,及
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选择驱动电路和所述信号驱动电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中:
所述选择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选择控制器,用于有选择地将启始信号提供给这些级的第一级和最后级中的一个,和第二选择控制器,用于选择由各级接收的一选择信号是被移送至前一级还是后一级。
21.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选择驱动电路的这些级的一奇数级中的第一反转移位转换电路,其根据第六控制信号的输入而将自下一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给该奇数级的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该奇数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及
在所述选择驱动电路的这些级的一偶数级中的第二反转移位转换电路,其根据第七控制信号的输入而将自下一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给该偶数级的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该偶数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
22.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中:
当自所述选择驱动电路的各级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被以与正向相反的方向移送时,所述显示元件显示相对于所述选择驱动电路的这些级对着以正向得到的一图象的一对准方向而被反转的一图象。
23.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元件包括一液晶显示元件。
24.一种图象传感设备,包括:
(A)一图象传感元件,用于生成一对应于入射光的图象信号;
(B)一控制电路,具有根据一外部提供的起动信号被驱动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级,这些级的各级具有:
第一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第一或第二控制信号输出一驱动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输入给控制端子而放出通过一负载输入的一电源电压,及
第三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该驱动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该驱动信号输入给控制端子而输出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及
(C)一显示元件,具有多个象素并在来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的基础上被选择以根据来自所述图象传感元件的一图象信号执行显示。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设备,还包括
第四转换电路,用于根据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中通过负载输入的电源电压而将自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设至一低电位。。
26.根据权利要求24的设备,还包括:
第五转换电路,具有一用于接收第五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根据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中的第五控制信号的输出,放出自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4的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选择地将外部提供的起动信号提供给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的第一级和最后级中的一个的第一选择控制器,和用于选择由各级接收的一选择信号是被移送给前一级还是被移送给下一级的第二选择控制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设备,其
还包括垂直方向设定装置,用于设定待在所述显示元件上显示的一图象的垂直方向。
所述第一选择控制器根据由所述垂直方向设定装置设定的该图象的垂直方向,有选择地将一外部提供的选择信号提供给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的第一级和最后级中的一个,及
所述第二选择控制器根据由所述垂直方向设定装置设定的该图象的垂直方向,选择由各级接收的选择信号是被移送给前一级还是被移送给下一级。
29.根据权利要求24的设备,还包括:
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的奇数级中的第五转换电路,其根据第五控制信号的输入将从这些级的下一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给这些奇数级的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这些奇数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
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的奇数级中的第六转换电路,其根据第六控制信号的输入将从这些级的下一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三或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给这些偶数级的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和这些偶数级的所述第三转换电路的控制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8306/98 | 1998-05-14 | ||
JP148306/1998 | 1998-05-14 | ||
JP14830698 | 1998-05-14 | ||
JP361967/98 | 1998-12-07 | ||
JP36196798A JP3680601B2 (ja) | 1998-05-14 | 1998-12-07 | シフトレジスタ、表示装置、撮像素子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JP361967/1998 | 1998-12-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6173A CN1236173A (zh) | 1999-11-24 |
CN1152384C true CN1152384C (zh) | 2004-06-02 |
Family
ID=26478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10735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2384C (zh) | 1998-05-14 | 1999-05-14 | 移位寄存器、显示装置、图象传感器驱动设备和图象传感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621481B1 (zh) |
EP (1) | EP0957491B1 (zh) |
JP (1) | JP3680601B2 (zh) |
KR (1) | KR100328476B1 (zh) |
CN (1) | CN1152384C (zh) |
DE (1) | DE69926098T2 (zh) |
TW (1) | TW53338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360650B (en) * | 1998-10-21 | 2002-03-13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Shift register |
KR100281336B1 (ko) | 1998-10-21 | 2001-03-02 | 구본준 | 쉬프트 레지스터 회로 |
WO2001048587A1 (fr) * | 1999-12-28 | 2001-07-05 | Aiwa Co., Ltd. |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a fonction d'affichage |
US6937280B2 (en) * | 2000-02-15 | 2005-08-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ivotal display and stereo speakers |
JP2001320610A (ja) * | 2000-05-02 | 2001-11-16 | Nikon Corp |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
US6611248B2 (en) * | 2000-05-31 | 2003-08-26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Shift regist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JP3866070B2 (ja) * | 2000-10-20 | 2007-01-10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表示装置 |
JP4439761B2 (ja) | 2001-05-11 | 2010-03-24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
KR100506005B1 (ko) * | 2002-12-31 | 2005-08-04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평판표시장치 |
KR100487439B1 (ko) * | 2002-12-31 | 2005-05-03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평판표시장치의 양방향 구동 회로 및 구동 방법 |
JP3767559B2 (ja) * | 2003-01-31 | 2006-04-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ドライバ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
JP3726905B2 (ja) * | 2003-01-31 | 2005-12-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ドライバ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
CN100358052C (zh) * | 2003-04-04 | 2007-12-26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 |
CN100377258C (zh) * | 2003-06-04 | 2008-03-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电路 |
TWI244060B (en) * | 2003-06-12 | 2005-11-21 | Ind Tech Res Inst | A scan driving circuit with single-type transistors |
CN1324554C (zh) * | 2003-07-04 | 2007-07-04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单一型态晶体管扫描驱动电路 |
JP2005189488A (ja) * | 2003-12-25 | 2005-07-1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表示装置 |
KR20050068608A (ko) * | 2003-12-30 | 2005-07-05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회로 |
JP2005284661A (ja) * | 2004-03-29 | 2005-10-13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インプットセンサ内蔵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TWI247313B (en) * | 2004-08-05 | 2006-01-11 | Au Optronics Corp | Shift register and display panel utilizing the same |
JP2006127630A (ja) | 2004-10-28 | 2006-05-18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シフトレジスタ及び液晶ドライバ |
JP4794158B2 (ja) * | 2004-11-25 | 2011-10-1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DE602006009401D1 (de) * | 2005-07-26 | 2009-11-05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ulti-input-kreis |
US7663592B2 (en) * | 2005-10-19 | 2010-02-16 | Tpo Displays Corp. | Systems involving signal driving circuits for driving displays |
JP4654923B2 (ja) * | 2006-01-26 | 2011-03-23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及び表示駆動装置 |
US7738622B2 (en) * | 2006-06-23 | 2010-06-15 | Lg Display Co., Ltd. | Shift register |
JP2007048439A (ja) * | 2006-08-25 | 2007-02-22 | Casio Comput Co Ltd | シフトレジスタ及び電子装置 |
JP4956091B2 (ja) * | 2006-08-25 | 2012-06-20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シフトレジスタ及び電子装置 |
JP4923858B2 (ja) * | 2006-08-25 | 2012-04-25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シフトレジスタ及び電子装置 |
US20090046044A1 (en) * | 2007-08-14 | 2009-02-19 |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
US7831010B2 (en) * | 2007-11-12 | 2010-11-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Shift register circuit |
WO2009125644A1 (ja) * | 2008-04-10 | 2009-10-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光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
TWI398845B (zh) * | 2008-09-26 | 2013-06-11 | Au Optronics Corp | 移位暫存器 |
KR101795603B1 (ko) * | 2011-11-17 | 2017-12-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RU2527188C1 (ru) * | 2013-05-06 | 2014-08-27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Институт физики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 им. А.В. Ржанова Сибирск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ИФП СО РАН) | Сдвиговый регистр |
JP6691185B2 (ja) * | 2018-09-21 | 2020-04-28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半導体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61288A (en) * | 1978-06-12 | 1979-12-20 | Hitachi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
EP0237809B1 (en) * | 1986-02-17 | 1993-10-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iving apparatus |
US4890308A (en) * | 1987-09-19 | 1989-12-26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Scanning pulse generating circuit |
US5282234A (en) * | 1990-05-18 | 1994-01-25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Bi-directional shift register useful as scanning registers for active matrix displays and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s |
US5222082A (en) * | 1991-02-28 | 1993-06-22 |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S.A. | Shift register useful as a select line scanne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2833289B2 (ja) * | 1991-10-01 | 1998-12-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アナログスイッチ |
US5712653A (en) * | 1993-12-27 | 1998-01-2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display scanning circuit with outputs from sequentially switched pulse signals |
US5510805A (en) * | 1994-08-08 | 1996-04-23 |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 Scanning circuit |
US5434899A (en) * | 1994-08-12 | 1995-07-18 |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S.A. | Phase clocked shift register with cross connecting between stages |
US5701136A (en) * | 1995-03-06 | 1997-12-23 |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S.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river with threshold voltage drift compensation |
JP2708006B2 (ja) * | 1995-03-31 | 1998-02-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薄膜集積回路 |
FR2743662B1 (fr) * | 1996-01-11 | 1998-02-13 | Thomson Lcd | Perfectionnement aux registres a decalage utilisant des transistors mis de meme polarite |
US5949398A (en) * | 1996-04-12 | 1999-09-07 | Thomson Multimedia S.A. | Select line driver for a display matrix with toggling backplane |
US5923648A (en) * | 1996-09-30 | 1999-07-13 | Amsc Subsidiary Corporation | Methods of dynamically switching return channel transmissions of tim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T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between signalling burst transmissions and message transmissions |
US5859630A (en) * | 1996-12-09 | 1999-01-12 | Thomson Multimedia S.A. | Bi-directional shift register |
KR100235590B1 (ko) * | 1997-01-08 | 1999-12-15 | 구본준 | 박막트랜지스터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
KR100235589B1 (ko) * | 1997-01-08 | 1999-12-15 | 구본준 | 박막트랜지스터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
KR100242244B1 (ko) * | 1997-08-09 | 2000-02-01 | 구본준 | 스캐닝 회로 |
JPH1186586A (ja) * | 1997-09-03 | 1999-03-30 | Furontetsuku:Kk | シフトレジスタ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1998
- 1998-12-07 JP JP36196798A patent/JP368060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05-10 US US09/307,440 patent/US662148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5-12 EP EP99109526A patent/EP095749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5-12 DE DE69926098T patent/DE6992609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5-13 KR KR1019990017154A patent/KR10032847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5-13 TW TW088107748A patent/TW53338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5-14 CN CNB991073517A patent/CN11523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33387B (en) | 2003-05-21 |
DE69926098D1 (de) | 2005-08-18 |
KR100328476B1 (ko) | 2002-03-16 |
CN1236173A (zh) | 1999-11-24 |
KR19990088257A (ko) | 1999-12-27 |
EP0957491B1 (en) | 2005-07-13 |
DE69926098T2 (de) | 2005-12-29 |
EP0957491A1 (en) | 1999-11-17 |
US6621481B1 (en) | 2003-09-16 |
JP2000035772A (ja) | 2000-02-02 |
JP3680601B2 (ja) | 2005-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2384C (zh) | 移位寄存器、显示装置、图象传感器驱动设备和图象传感设备 | |
CN1232938C (zh) |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及发生方法、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213394C (zh) | 移位寄存器和电子设备 | |
CN1285961C (zh) | 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254780C (zh) |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和方法、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
CN1254783C (zh) |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和方法、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
CN1194331C (zh) | 扫描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电光装置及扫描驱动方法 | |
CN100342419C (zh) | 显示装置用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CN1183504C (zh) |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驱动电路 | |
CN1230795C (zh) | 单位电路的控制中使用的数据线的驱动 | |
CN1266665C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97050C (zh) | 信号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电光装置及信号驱动方法 | |
CN1137463C (zh) | 图象显示装置和电子机器 | |
CN100338645C (zh) | 液晶驱动装置和液晶显示模块 | |
CN1273949C (zh) | 显示装置的驱动器电路和移位寄存器以及显示装置 | |
CN1940651A (zh) | 显示装置 | |
CN1276401C (zh) | 信号输出装置和显示装置 | |
CN1404028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820298A (zh) | 具有往复转换工作电流驱动电路和同步行扫描的oled显示器 | |
CN1684119A (zh) | 驱动电路及光电装置 | |
CN1388503A (zh) | 显示装置 | |
CN1437083A (zh) |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和方法、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
CN101079243A (zh) | 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具有该移位寄存器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 | |
CN1577475A (zh) | 显示驱动器、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422420A (zh) | 显示装置定时信号产生电路和包括该定时信号产生电路的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