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7830A - 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7830A
CN115157830A CN202210814775.7A CN202210814775A CN115157830A CN 115157830 A CN115157830 A CN 115157830A CN 202210814775 A CN202210814775 A CN 202210814775A CN 115157830 A CN115157830 A CN 115157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foam
double
sided adhesiv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47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泽文
陈元林
李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r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r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r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r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147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7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7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7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25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evices for tensioning, stretching or registration
    • B32B38/1833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 B32B38/1841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during laying up
    • B32B38/185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during laying up combined with the cutting of one or more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包括:S1、分别制备导电基材、泡棉料带、保护膜带;S2、将导电基材对贴在泡棉料带的一面,形成复合基材;S4、对复合基材进行冲切;S5、冷包裹处理,形成冷包裹泡棉料带;S6、将保护膜带对贴在冷包裹泡棉料带的一面上;S7、冲切,使冷包裹泡棉料带形成若干间隔排布的冷包裹泡棉单体,保护膜带形成若干间隔排布的保护层;每一保护层贴覆在每一冷包裹泡棉单体上并与其形成冷包裹泡棉成品;S8、冲切出扫描孔,扫描孔分别位于冷包裹泡棉成品的相对两侧外;S9、收卷,获得冷包裹泡棉卷料。本发明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实现冷包裹泡棉卷料的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包裹泡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导电泡棉卷料中,导电泡棉大部分都是热包裹,即外表面上的胶层采用热熔胶形成,因此制造过程中需要加热工序。并且,采用手工排版模切成型的方式,所需时间长,效率低且成本高。
另外,现有导电泡棉卷料中的料带不具有扫描孔,在将导电泡棉排布置于料带上容易带来较大的位置公差,例如,导电泡棉之间的位置公差达到±0.5mm左右,造成产品精度差,只能用CCD自动机贴设备组装,对设备要求高,适配设备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制备带有第一双面胶的导电基材、相对两面分别带有第二双面胶和第三双面胶的泡棉料带、带有第四双面胶的保护膜带;所述保护膜带以第四双面胶背向并贴覆在第一底膜上;
S2、将所述导电基材对贴在所述泡棉料带具有第二双面胶的一面,形成复合基材;所述第一双面胶位于所述导电基材背向所述泡棉料带的一面;
S3、对所述复合基材进行冲切,使所述导电基材形成导电料带;所述导电料带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凸出在所述泡棉料带的相对两侧外;所述第一双面胶分别位于所述导电料带的相对两侧部上;
S4、对所述复合基材进行冷包裹处理,使所述导电料带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弯折包裹至所述泡棉料带具有第二双面胶的一面,形成冷包裹泡棉料带;
S5、将所述保护膜带通过所述第四双面胶对贴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双面胶位于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的相对另一面上;
S6、冲切,使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形成若干间隔排布的冷包裹泡棉单体,所述保护膜带形成若干间隔排布的保护层;每一保护层贴覆在每一冷包裹泡棉单体上并与其形成冷包裹泡棉成品;
S7、将第二底膜贴覆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成品上,在所述第二底膜的相对两侧部上分别冲切出扫描孔,两侧部上的所述扫描孔分别位于所述冷包裹泡棉成品的相对两侧外;
S8、排去所述第一底膜,使所述冷包裹泡棉成品排布在所述第二底膜上并进行收卷,获得冷包裹泡棉卷料。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导电基材的制备包括:
S1.1.1、将第一基膜传送至第一刀模,通过所述第一刀模在所述第一基膜上冲切出至少一条沿所述第一基膜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膜带;
S1.1.2、将第一离型膜贴覆在所述第一基膜上,将第一双面胶带贴覆在所述第一离型膜上,行进至第二刀模;
S1.1.3、所述第二刀模在所述第一双面胶带上冲切出至少两条相间隔平行的第一双面胶;两条所述第一双面胶分别位于所述膜带的相对两外侧;
S1.1.4、排去冲切后形成的外围废料,在所述第一双面胶上方覆上导电基材,制得带有第一双面胶的导电基材。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泡棉料带的制备包括:
S1.2.1、在第二基膜上依次层叠覆上第二双面胶带、泡棉主材和第三双面胶带,传送至第三刀模;
S1.2.2、所述第三刀模将所述泡棉主材冲切形成至少一条沿泡棉主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泡棉料带,所述第二双面胶带和第三双面胶带也被冲切形成分别贴覆在所述泡棉料带相对两侧的第二双面胶和第三双面胶;
S1.2.3、排去冲切后形成的外围废料,制得带有第二双面胶和第三双面胶的泡棉料带。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保护膜带的制备包括:
S1.3.1、在第一底膜上依次层叠覆上保护基材和第四双面胶带,传送至第四刀模;
S1.3.2、所述第四刀模在所述第四双面胶带上冲切出至少两条相平行相隔的第四双面胶;
S1.3.2、排去冲切后形成的第四双面胶带外围废料,通过第五刀模在所述保护基材上冲切出至少一条沿保护基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保护膜带;每一所述保护膜带对应在相邻间隔的两条第四双面胶上方;
S1.3.3、排去冲切后形成的保护膜带外围废料,在所述第四双面胶上方覆上第二离型膜,制得带有第四双面胶的保护膜带。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保护膜带的一侧设有若干沿保护膜带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凸出部;
步骤S6中,每一所述保护层的一侧上均具有一所述凸出部。
优选地,步骤S2中,将所述泡棉料带传送通过对贴治具,在所述对贴治具的进口端,将所述导电基材对齐叠置在所述泡棉料带上,随所述泡棉料带通过所述对贴治具后,贴固在所述泡棉料带上形成复合基材;
其中,将所述泡棉料带以第三双面胶朝上传送至所述对贴治具,在所述泡棉料带进入所述对贴治具前,排去所述第三双面胶表面的离型层。
优选地,所述对贴治具包括对贴底座、配合在所述对贴底座上的对贴盖板;
所述对贴盖板和对贴底座之间形成有一对贴通道;所述对贴通道贯通所述对贴治具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对贴盖板对应在所述进口端的端面设有导向弧面。
优选地,步骤S4中,通过冷包裹治具对所述复合基材进行冷包裹处理;
步骤S5中,通过排版治具将保护膜带对贴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的一面上;其中,将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传送通过所述排版治具,在所述排版治具的进口端,将所述保护膜带对齐叠置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上,随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通过所述排版治具。
优选地,所述排版治具包括排版底板、依次排布安装在所述排版底板上的第一排版盖板、第二排版盖板、第三排版盖板以及第四排版盖板;
所述排版底板上设有供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通过的排版定位槽,所述第一排版盖板、第二排版盖板、第三排版盖板以及第四排版盖板分别位于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上方,将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限位在所述排版定位槽内;
所述第二排版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排版盖板的端面设有导向弧面,引导所述保护膜带进入所述排版定位槽并对齐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上;
所述排版底板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表面的放料槽;所述放料槽位于所述第三排版盖板和第四排版盖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膜包括透明离型膜和单面胶色带;
步骤S7中,将所述透明离型膜对齐贴覆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成品上,将两条单面胶色带分别贴覆在所述透明离型膜的相对两侧部上;
从所述单面胶色带上冲切扫描孔,所述扫描孔贯穿所述单面胶色带、透明离型膜及第一底膜。
本发明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实现冷包裹泡棉卷料的自动化生产,相较于普通热包裹工艺片材手工排版模切成型的方式,时间短、工艺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中的导电基材的制备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流程中对第一基膜冲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流程中在第一双面胶带冲切形成第一双面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中泡棉料带制备及与导电基材对贴的流程图;
图5是图4所示流程中在泡棉主材上冲切形成泡棉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流程制得的泡棉料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中保护膜带的制备流程图;
图8是图7所示流程中在第四双面胶带上冲切形成第四双面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流程中在保护基材上冲切形成保护膜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中的对贴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中导电基材和泡棉料带对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中冷包裹及后续的冲切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中冷包裹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中排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流程中冲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制得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制备带有第一双面胶11的导电基材10、相对两面分别带有第二双面胶21和第三双面胶22的泡棉料带20、带有第四双面胶31的保护膜带30;保护膜带30以第四双面胶31背向并贴覆在第一底膜301上。
如图1-3所示,导电基材10的制备可包括:
S1.1.1、将第一基膜101传送至第一刀模102,通过第一刀模102在第一基膜101上冲切出至少一条沿第一基膜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膜带1011。
具体地,将第一基膜101从其卷料上放出并叠置在一载体膜103上,在辊轮的传动驱动下传送至第一刀模102。在将第一基膜101放至载体膜103上前,去除载体膜103上的自带膜,第一基膜101可吸固在去除自带膜后的载体膜103表面上。
在第一刀模102处,第一刀模102的刀具向下运动对第一基膜101进行冲切,冲切至载体膜103的上方。刀具可包括至少两个相平行间隔排布的线形刀锋,从而在第一基膜101上冲切出至少一条沿第一基膜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膜带1011,如图2所示;图2中两个膜带1011之间的第一基膜部分形成废料。
S1.1.2、将第一离型膜104贴覆在第一基膜101上,将第一双面胶带105贴覆在第一离型膜104上,行进至第二刀模106。
其中,在进入第二刀模106前,首先,通过透明胶带107从第一基膜101上方通过将冲切后的第一基膜101上的自带膜粘贴去除;去除废料后膜带1011与第一离型膜104形成整体。然后,先后将第一离型膜104贴覆在去除自带膜后的第一基膜101上、将第一双面胶带105贴覆在第一离型膜104上。最后,将第一双面胶带105上自带的离型纸剥离,再附上有色离型膜108(如白膜)。有色离型膜108用于替代第一双面胶带105上原有的离型纸,将第一双面胶带105的胶面覆盖保护,同时也方便后续工序的剥离,以再露出胶面。
S1.1.3、第二刀模106在第一双面胶带105上冲切出至少两条相间隔平行的第一双面胶11;两条第一双面胶11分别位于膜带1011的相对两外侧。
在第二刀模106处,第二刀模106的刀具向下运动对第一双面胶带105进行冲切,冲切至载体膜103的上方。第二刀模106的刀具可包括至少两组相平行间隔的刀锋,每一组刀锋包括两个相平行间隔排布的线形刀锋,从而该第二刀模106的刀具在第一双面胶带105上冲切出至少两条相间隔平行的第一双面胶11,如图3所示;每一第一双面胶11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双面胶带105的长度方向一致,两条第一双面胶11分别位于膜带1011的相对两外侧。
第一双面胶带105的第一双面胶11以外的部分形成废料(即图3中阴影部分)。
S1.1.4、排去冲切后形成的外围废料,在第一双面胶11上方覆上导电基材10,即制得带有第一双面胶11的导电基材10,该带有第一双面胶11的导电基材10可收卷备用。
其中,外围废料包括第一双面胶带废料(即第一双面胶带105的第一双面胶11以外的部分)。导电基材10可为但不限于导电布、金属箔或者镀金属导电膜。在覆上导电基材10之前,通过透明胶带从第一双面胶11上方通过将第一双面胶11上的有色离型膜108粘贴去除,再将导电基材10粘覆在第一双面胶11的胶面上。
如图4-6所示,泡棉料带20的制备包括:
S1.2.1、在第二基膜201上依次层叠覆上第二双面胶带202、泡棉主材203和第三双面胶带204,传送至第三刀模205。
具体地,将第二基膜201从其卷料上放出,将第二双面胶带202叠置在第二基膜201上后,去除第二双面胶带202上表面自带的离型纸,露出其胶面。再将泡棉主材203和第三双面胶带204依次覆在第二双面胶带202的上方。第二基膜201可采用有色离型膜实现,如蓝色离型膜等。
在进入第三刀模205之前,将第三双面胶带204上自带的离型纸剥离,再附上有色离型膜206(如白膜)。有色离型膜206用于替代第三双面胶带204上原有的离型纸,将第三双面胶带204的胶面覆盖保护,同时也方便后续工序的剥离,以再露出胶面。
S1.2.2、第三刀模205将泡棉主材203冲切形成至少一条沿泡棉主材20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泡棉料带20,第二双面胶带202和第三双面胶带204也被冲切形成分别贴覆在泡棉料带20相对两侧的第二双面胶21和第三双面胶22。
其中,在第三刀模205处,第三刀模205的刀具向下运动对泡棉主材203进行冲切,刀具依次切过第三双面胶带204、泡棉主材203和第二双面胶带202至第二基膜201上方。
第三刀模205的刀具可包括至少两个相平行间隔排布的线形刀锋,相邻两个线形刀锋的距离根据泡棉料带20所需宽度而设置。
S1.2.3、排去冲切后形成的外围废料,制得带有第二双面胶21和第三双面胶22的泡棉料带20。
其中,外围废料包括泡棉主材203上泡棉料带20外的其他部分、第二双面胶带202上第二双面胶21外的其他部分、第三双面胶带204上第三双面胶22外的其他部分。
如图7-9所示,保护膜带30的制备包括:
S1.3.1、在第一底膜301上依次层叠覆上保护基材302和第四双面胶带303,传送至第四刀模304。
具体地,可将第一底膜301从其卷料上放出并叠置在一载体膜305上,在辊轮的传动驱动下向第四刀模304方向传送。先后将保护基材302和第四双面胶带303叠置在第一底膜301的上方。
在进入第四刀模304之前,将第四双面胶带303表面上自带的离型纸去除,露出胶面,再将有色离型膜306(如红膜等)将第四双面胶带303的胶面覆盖保护,同时也方便后续工序的剥离,以再露出胶面。
S1.3.2、第四刀模304在第四双面胶带303上冲切出至少两条相平行相隔的第四双面胶31。
在第四刀模304处,第四刀模304的刀具向下运动对第四双面胶带303进行冲切,冲切至保护基材302的上方。第四刀模304的刀具可包括至少两组相平行间隔的刀锋,每一组刀锋包括两个相平行间隔排布的线形刀锋,从而该第四刀模304的刀具在第四双面胶带303上冲切出至少两条相间隔平行的第四双面胶31。每一第四双面胶31的长度方向均与第四双面胶带303的长度方向一致。
S1.3.2、排去冲切后形成的第四双面胶带废料,通过第五刀模307在保护基材302上冲切出至少一条沿保护基材30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保护膜带30;每一保护膜带30对应在相邻间隔的两条第四双面胶31上方。
其中,第四双面胶带废料包括第四双面胶带303上第四双面胶带303以外的部分。废料排去后传送至第五刀模307以进行冲切工作,在进入第五刀模307之前,将第一底膜301下方的载体膜305排去。
第五刀模307的刀具可包括至少两组相平行间隔的刀锋,每一组刀锋包括两个相平行间隔排布的线形刀锋,其中一线形刀锋呈直线状,另一线形刀锋为具有凸起的弯折线状。第五刀模307的刀具在保护基材302上冲切出至少一条保护膜带30,保护膜带30的一侧为直线状,相对另一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起部32。每一保护膜带30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对应有第四双面胶31。
S1.3.3、排去冲切后形成的保护膜带外围废料,在第四双面胶31上方覆上第二离型膜308,制得带有第四双面胶31的保护膜带30,可收卷备用。
其中,保护膜带外围废料为保护基材302上保护膜带30以外的部分,如图7中阴影部分。
排去冲切后形成的保护膜带外围废料具体可操作如下:通过透明胶带309从保护膜带30上方通过,同时将保护基材302上保护膜带30以外的部分、第四双面胶31上自带的离型纸去除,露出第四双面胶31的胶面。第二离型膜308覆在保护膜带30和第四双面胶31上。
上述制得的保护膜带30,其一侧形成有若干沿保护膜带3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凸出部32。
S2、将导电基材10对贴在泡棉料带20具有第三双面胶22的一面,形成复合基材;第一双面胶11位于导电基材10背向泡棉料带20的一面。
结合图4、图6及图10,该步骤S3具体操作如下:将泡棉料带20传送通过对贴治具40,在对贴治具40的进口端,将导电基材10以其上第一双面胶1背向泡棉料带20对齐叠置在泡棉料带20上,随泡棉料带20通过对贴治具40后,贴固在泡棉料带20上形成复合基材。其中,导电基材10的第一离型膜104上带有膜带1011,对于泡棉料带20的叠置起到定位导向作用。
其中,将泡棉料带20以第三双面胶22朝上传送至对贴治具40,在泡棉料带20进入对贴治具40前,通过透明胶带将第三双面胶22上的有色离型膜206(也为离型层)粘附去除,露出第三双面胶22的胶面。当导电基材10对齐叠置在泡棉料带20上,粘附在第三双面胶22上,从而与泡棉料带20相对固定形成复合基材。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对贴治具40可包括对贴底座41、可拆卸配合在对贴底座41上的对贴盖板42。对贴盖板42和对贴底座41之间形成有一对贴通道;对贴通道贯通对贴治具40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进口端和出口端;对贴盖板42对应在进口端的端面设有导向弧面43。导电基材10从对贴治具40上方,沿着导向弧面43进入对贴通道,叠置在泡棉料带20上。
S3、结合图3、图4及图11,对复合基材50进行冲切,使导电基材10形成导电料带12;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凸出在泡棉料带20的相对两侧外;第一双面胶11分别位于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上。
具体地,将复合基材50向第六刀模401传送。第六刀模401的刀具包括至少两个相平行间隔的线形刀锋,线形刀锋向下对导电基材10进行冲切,使其形成至少一条导电料带12,导电料带12的长度方向与导电基材10的长度方向一致。
每一导电料带12的宽度大于泡棉料带20的宽度,从而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凸出在泡棉料带20的相对两侧外。每一导电料带12上具有两条第一双面胶11,两条第一双面胶11位于导电料带背向泡棉料带20的一表面上并位于该表面的相对两侧部上。
冲切完成后,将导电基材10的导电料带12以外的部分排去。完成冲切的复合基材50可收卷备用。
S4、参考图11-13,对复合基材50进行冷包裹处理,使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弯折包裹至泡棉料带20具有第二双面胶22的一面,形成冷包裹泡棉料带70。
在本发明中,通过专门的冷包裹治具60对复合基材50进行冷包裹处理。
冷包裹治具60进一步可包括底板61、自底板61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依序安装在底板61上的第一压料盖板62、第二压料盖板63、翻转盖板64以及成型盖板65。
底板61上设有第一安装位611、第二安装位612、第三安装位613以及第四安装位614,该第一安装位611至第四安装位614在底板61上自进料端到出料端依次间隔排布。第一压料盖板62、第二压料盖板63、翻转盖板64以及成型盖板65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位611、第二安装位612、第三安装位613以及第四安装位614上。
底板61上设有至少一个料槽600,用于复合基材50通过。料槽600沿着垫板61的长度方向延伸,一端朝向底板61的进料端,另一端延伸至底板61的出料端,复合基材50通过料槽600后从出料端排出底板61。
第一压料盖板62安装在底板61的出料端上,在出料端上界定出一个供复合基材50通过的限位通道,限位通道与料槽600相对连通,并且料槽600的宽度小于限位通道的宽度,驱使复合基材50中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沿着料槽600的侧壁弯折并包裹至泡棉料带20的侧面。
第二压料盖板63安装在出料端上且位于第一压料盖板62和料槽600之间,将复合基材50压合定位在限位通道内。翻转盖板64安装在底板61上并位于料槽600的上方,驱使导电料带12的侧部折弯至泡棉料带20的表面上;成型盖板65安装在出料端上并位于料槽600的上方,将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压紧包裹在泡棉料带20具有第二双面胶22的一面,对所形成冷包裹泡棉料带70起到厚度定型和压紧包裹成型作用。
进行冷包裹的具体操作如下:复合基材50进入冷包裹治具60前,去除泡棉料带20表面的第二基膜201,泡棉料带20上的第二双面胶21的胶面(如图6所示)。
复合基材50进入底61上的限位通道,在第二压料盖板62的压合定位下进入料槽600。进入料槽600后,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翻转呈直立状包裹在泡棉料带20的两侧面。继续行进到达翻转盖板64时,通过翻转盖板64的翻转导向,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分别翻转弯折至泡棉料带20的表面上。到达成型盖板65,受成型盖板65的压合以及限位,导电料带12的相对两侧部被压紧粘附在泡棉料带20的表面上,整体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冷包裹泡棉料带70;冷包裹泡棉料带70从底板61的出料端排出。
结合导电料带12以其上的第一双面胶11背向泡棉料带20,形成的冷包裹泡棉料带70中,第一双面胶11位于冷包裹泡棉料带70的一表面上。
S5、结合图3、8、9、12,将保护膜带30通过第四双面胶31对贴在冷包裹泡棉料带70的一面上,从而保护膜带30与第一双面胶11分别位于冷包裹泡棉料带70的相对两表面上。
优选地,通过排版治具80将保护膜带30对贴在冷包裹泡棉料带70的一面上。其中,将冷包裹泡棉料带70传送通过排版治具80,在排版治具80的进口端,将保护膜带30对齐叠置在冷包裹泡棉料带70上,随冷包裹泡棉料带70通过排版治具80。
如图14所示,排版治具80可包括排版底板81、依次排布安装在排版底板81上的第一排版盖板82、第二排版盖板83、第三排版盖板84以及第四排版盖板85。
排版底板81上设有供冷包裹泡棉料带70通过的排版定位槽800,第一排版盖板82、第二排版盖板83、第三排版盖板84以及第四排版盖板85分别位于冷包裹泡棉料带70上方,将冷包裹泡棉料带70限位在排版定位槽800内。第二排版盖板83朝向第一排版盖板82的端面设有导向弧面831,引导保护膜带30进入排版定位槽800并对齐在冷包裹泡棉料带70上。
排版底板81上设有凸出在排版定位槽800相对两侧的两个凸台811,用于在宽度方向对冷包裹泡棉料带70进行限定,使其进入并通过排版定位槽800时不会发生偏移。凸台811位于第一排版盖板82、第二排版盖板83之间。对应凸台811的设置,排版底板81上还设有设置在两个凸台811之间的压盖86,压盖86同时也位于排版定位槽800的上方,也对冷包裹泡棉料带70起到限位在排版定位槽800内的作用。
此外,排版底板81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表面的放料槽810;放料槽810位于第三排版盖板84和第四排版盖板85之间。当冷包裹泡棉料带70沿着排版底板81行进至放料槽810时,将白色离型膜901从下方进入通过放料槽810,从而对齐贴覆在冷包裹泡棉料带70下方,同时也与保护膜带30对贴。
S6、冲切,使冷包裹泡棉料带70形成若干间隔排布的冷包裹泡棉单体,保护膜带30形成若干间隔排布的保护层;每一保护层贴覆在每一冷包裹泡棉单体上并与其形成冷包裹泡棉成品90。
结合保护膜带30的一侧形成有若干沿保护膜带3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凸出部32,在冲切后形成的若干保护层中,每一保护层的一侧上均具有一凸出部32,该凸出部32可作为手柄部使用,便于冷包裹泡棉成品90应用时通过该凸出部32将保护层从冷包裹泡棉成品90上揭起。
具体地,参考图9、12,将保护膜带30与冷包裹泡棉料带70对贴形成的整体传送至第七刀模701。第七刀模701的刀具包括若干间隔排布的矩形的环状刀锋,该若干环状刀锋的排布方向平行冷包裹泡棉料带70的长度方向,每一环状刀锋的长度平行冷包裹泡棉料带70的宽度方向,并且环状刀锋的长度大于冷包裹泡棉料带70的宽度,从而能够在冷包裹泡棉料带70的宽度方向上将其切断。
通过第七刀模701时,第七刀模701的刀具向下冲切,依次切断白色离型膜901、冷包裹泡棉料带70及保护膜带30,至第一底膜301(参考图7所示)的上方。冲切后位于环状刀锋内圈的部分为废料。
S7、将第二底膜贴覆在冷包裹泡棉成品90上,在第二底膜的相对两侧部上分别冲切出扫描孔800,两侧部上的扫描孔800分别位于冷包裹泡棉成品90的相对两侧外。
再参考图9、12及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底膜包括透明离型膜801和单面胶色带802。
在步骤S7中,首先,将透明离型膜801对齐贴覆在冷包裹泡棉成品90上,沿着冷包裹泡棉成品90的排布方向延伸,同时与第一底膜301对齐贴覆,使得冷包裹泡棉成品90位于第一底膜301和透明离型膜801之间。然后,将两条单面胶色带802分别贴覆在透明离型膜801的相对两侧部上方,同时两条单面胶色带802也分别位于冷包裹泡棉成品90的相对两侧外。单面胶色带802的贴覆,界定出后续所要冲切的扫描孔800位置。
从单面胶色带802上冲切扫描孔800,扫描孔800贯穿单面胶色带802、透明离型膜801及第一底膜301。
S8、排去第一底膜301,使冷包裹泡棉成品90排布在第二底膜上并进行收卷,获得冷包裹泡棉卷料100。
可以理解地,收卷前还包括对上述冲切操作形成的废料的排废。
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各步骤的传送等均通过设备及辊轮转动实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得的冷包裹泡棉卷料100,可包括卷轴110、卷材120以及若干冷包裹泡棉成品90。卷材120作为载体,用于冷包裹泡棉成品90排布设置其上。卷材120依次层叠卷绕在卷轴110上,形成卷料结构。在卷材120上,若干冷包裹泡棉成品90排布在卷材120朝向卷轴110的表面上,在卷材120卷绕至卷轴110上后,冷包裹泡棉成品90也被覆盖在卷绕的卷材层之间,不会外露。
结合上述的制造方法,卷材120由第二底膜形成。卷材120上可排布两行冷包裹泡棉成品90,所有冷包裹泡棉成品90上的凸出部32可朝向同一侧。
本发明制得的冷包裹泡棉卷料100中,卷材1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间隔排布的扫描孔800。扫描孔800用于作为感应定位结构,自动机贴设备能够通过扫描感应扫描孔800,实现冷包裹泡棉成品90的应用贴装,减小公差,将公差减小至±0.2mm。
本发明制得的冷包裹泡棉卷料100适配自动化设备范围广,不仅适用于CCD自动机贴设备,也适用于机械手自动机贴设备(CCD自动机贴设备可以直接拍产品校正对贴组装,机械手自动机贴设备可以扫描感应孔定位对贴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制备带有第一双面胶的导电基材、相对两面分别带有第二双面胶和第三双面胶的泡棉料带、带有第四双面胶的保护膜带;所述保护膜带以第四双面胶背向并贴覆在第一底膜上;
S2、将所述导电基材对贴在所述泡棉料带具有第二双面胶的一面,形成复合基材;所述第一双面胶位于所述导电基材背向所述泡棉料带的一面;
S3、对所述复合基材进行冲切,使所述导电基材形成导电料带;所述导电料带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凸出在所述泡棉料带的相对两侧外;所述第一双面胶分别位于所述导电料带的相对两侧部上;
S4、对所述复合基材进行冷包裹处理,使所述导电料带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弯折包裹至所述泡棉料带具有第二双面胶的一面,形成冷包裹泡棉料带;
S5、将所述保护膜带通过所述第四双面胶对贴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双面胶位于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的相对另一面上;
S6、冲切,使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形成若干间隔排布的冷包裹泡棉单体,所述保护膜带形成若干间隔排布的保护层;每一保护层贴覆在每一冷包裹泡棉单体上并与其形成冷包裹泡棉成品;
S7、将第二底膜贴覆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成品上,在所述第二底膜的相对两侧部上分别冲切出扫描孔,两侧部上的所述扫描孔分别位于所述冷包裹泡棉成品的相对两侧外;
S8、排去所述第一底膜,使所述冷包裹泡棉成品排布在所述第二底膜上并进行收卷,获得冷包裹泡棉卷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导电基材的制备包括:
S1.1.1、将第一基膜传送至第一刀模,通过所述第一刀模在所述第一基膜上冲切出至少一条沿所述第一基膜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膜带;
S1.1.2、将第一离型膜贴覆在所述第一基膜上,将第一双面胶带贴覆在所述第一离型膜上,行进至第二刀模;
S1.1.3、所述第二刀模在所述第一双面胶带上冲切出至少两条相间隔平行的第一双面胶;两条所述第一双面胶分别位于所述膜带的相对两外侧;
S1.1.4、排去冲切后形成的外围废料,在所述第一双面胶上方覆上导电基材,制得带有第一双面胶的导电基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泡棉料带的制备包括:
S1.2.1、在第二基膜上依次层叠覆上第二双面胶带、泡棉主材和第三双面胶带,传送至第三刀模;
S1.2.2、所述第三刀模将所述泡棉主材冲切形成至少一条沿泡棉主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泡棉料带,所述第二双面胶带和第三双面胶带也被冲切形成分别贴覆在所述泡棉料带相对两侧的第二双面胶和第三双面胶;
S1.2.3、排去冲切后形成的外围废料,制得带有第二双面胶和第三双面胶的泡棉料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保护膜带的制备包括:
S1.3.1、在第一底膜上依次层叠覆上保护基材和第四双面胶带,传送至第四刀模;
S1.3.2、所述第四刀模在所述第四双面胶带上冲切出至少两条相平行相隔的第四双面胶;
S1.3.2、排去冲切后形成的第四双面胶带外围废料,通过第五刀模在所述保护基材上冲切出至少一条沿保护基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保护膜带;每一所述保护膜带对应在相邻间隔的两条第四双面胶上方;
S1.3.3、排去冲切后形成的保护膜带外围废料,在所述第四双面胶上方覆上第二离型膜,制得带有第四双面胶的保护膜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保护膜带的一侧设有若干沿保护膜带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凸出部;
步骤S6中,每一所述保护层的一侧上均具有一所述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述泡棉料带传送通过对贴治具,在所述对贴治具的进口端,将所述导电基材对齐叠置在所述泡棉料带上,随所述泡棉料带通过所述对贴治具后,贴固在所述泡棉料带上形成复合基材;
其中,将所述泡棉料带以第三双面胶朝上传送至所述对贴治具,在所述泡棉料带进入所述对贴治具前,排去所述第三双面胶表面的离型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贴治具包括对贴底座、配合在所述对贴底座上的对贴盖板;
所述对贴盖板和对贴底座之间形成有一对贴通道;所述对贴通道贯通所述对贴治具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对贴盖板对应在所述进口端的端面设有导向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通过冷包裹治具对所述复合基材进行冷包裹处理;
步骤S5中,通过排版治具将保护膜带对贴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的一面上;其中,将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传送通过所述排版治具,在所述排版治具的进口端,将所述保护膜带对齐叠置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上,随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通过所述排版治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版治具包括排版底板、依次排布安装在所述排版底板上的第一排版盖板、第二排版盖板、第三排版盖板以及第四排版盖板;
所述排版底板上设有供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通过的排版定位槽,所述第一排版盖板、第二排版盖板、第三排版盖板以及第四排版盖板分别位于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上方,将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限位在所述排版定位槽内;
所述第二排版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排版盖板的端面设有导向弧面,引导所述保护膜带进入所述排版定位槽并对齐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料带上;
所述排版底板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表面的放料槽;所述放料槽位于所述第三排版盖板和第四排版盖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膜包括透明离型膜和单面胶色带;
步骤S7中,将所述透明离型膜对齐贴覆在所述冷包裹泡棉成品上,将两条单面胶色带分别贴覆在所述透明离型膜的相对两侧部上;
从所述单面胶色带上冲切扫描孔,所述扫描孔贯穿所述单面胶色带、透明离型膜及第一底膜。
CN202210814775.7A 2022-07-12 2022-07-12 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157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4775.7A CN115157830A (zh) 2022-07-12 2022-07-12 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4775.7A CN115157830A (zh) 2022-07-12 2022-07-12 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7830A true CN115157830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2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4775.7A Pending CN115157830A (zh) 2022-07-12 2022-07-12 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783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585A (zh) * 2013-05-24 2013-09-18 深圳市鸿富诚屏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泡棉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45679A (zh) * 2014-03-14 2014-07-23 隆扬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泡棉
CN110139545A (zh) * 2019-05-21 2019-08-16 江苏雷兹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覆型导电泡棉异步冲切工艺
CN211812564U (zh) * 2020-01-20 2020-10-30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裹泡棉卷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585A (zh) * 2013-05-24 2013-09-18 深圳市鸿富诚屏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泡棉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45679A (zh) * 2014-03-14 2014-07-23 隆扬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泡棉
CN110139545A (zh) * 2019-05-21 2019-08-16 江苏雷兹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覆型导电泡棉异步冲切工艺
CN211812564U (zh) * 2020-01-20 2020-10-30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裹泡棉卷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2144B (zh) 小孔套位异步模切方法及小孔套位异步模切成品
CN108656703B (zh) 一种带有超薄单面胶层的导电布的模切方法及装置
CN113793961B (zh) 五合一成型设备
CN113809374B (zh) 五合一成型设备
CN211763596U (zh) 一种出货料带精确贴合的模切件加工系统
CN113580262B (zh) 含有多块双面胶元件的双面胶产品的模切方法及模切系统
CN209987060U (zh) 自动排废料切膜机
CN215551031U (zh) 料带加工一体成型设备
CN115157830A (zh) 冷包裹泡棉卷料的制造方法
CN113025217A (zh) 双面胶带成型方法以及双面胶带
CN113023455A (zh) 一种泡棉胶异步模切工艺
CN117183559A (zh) 一种多层贴合产品模切装置及其模切方法
CN218707612U (zh) 五合一成型设备
CN115000476B (zh) 五合一成型设备
CN215360360U (zh) 一种精密转贴复合机
KR101650943B1 (ko) 핸드폰 윈도우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211710070U (zh) 模切装置
CN210176781U (zh) 一种多层次双面胶
CN113809373A (zh) 七合一成型设备
US5778507A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king dome arrays mounted on a backup strip
CN217418594U (zh) 一种新型易拉胶
CN117690723B (zh) 一种多层次纳米晶磁片的叠加模切工艺
CN112238492A (zh) 一种用于带圆孔双面胶产品的排废方法
CN218996765U (zh) 膜电极成型设备
CN218996766U (zh) 七合一制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