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7887A - 车门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7887A
CN115107887A CN202210855325.2A CN202210855325A CN115107887A CN 115107887 A CN115107887 A CN 115107887A CN 202210855325 A CN202210855325 A CN 202210855325A CN 115107887 A CN115107887 A CN 115107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reinforcement
door assembly
main body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53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维龙
余曲波
张海民
刘天甲
张璐
张伟
冉红彬
姜岸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53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78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7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车门总成和车辆。所述车门总成包括第一车门和第二车门。第一车门包括第一安装架和主体件;所述主体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一体成型。第二车门包括第二安装架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具有与所述主体件对应的中空区域。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中空区域,且与所述主体件相抵以支撑所述主体件。本技术方案通过于第二车门设置加强结构来支撑第一车门上的主体件,进而避免主体件受到外力时产生形变,从而增强主体件的抗凹性能。

Description

车门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门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潜力也非常之大,客户对造型外观造型也越来越严格,目前市场常规乘用车后背门上部区域外覆盖件为玻璃,缺少神秘感和科技感;因此无后风挡的后背门创意产生,无风挡后背门的钣金也有了创新的结构。
但目前用于代替玻璃的钣金部分由于面积大、厚度小,导致该部分抗凹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门总成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至少部分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车门总成,所述车门总成包括:
第一车门,包括第一安装架和主体件;所述主体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一体成型;
第二车门,包括第二安装架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具有与所述主体件对应的中空区域;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中空区域,且与所述主体件相抵以支撑所述主体件。
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中空区域的多个支撑件;所述多个支撑件分别与所述主体件的多个区域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内侧壁;所述内侧壁围成所述中空区域;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均与所述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加强梁。
可选的,所述加强梁包括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梁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加强梁包括两列第一安装槽;所述两列第一安装槽分别位于所述加强梁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加强梁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梁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加强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车门的方向凹陷。
可选的,沿所述加强梁的宽度方向,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加强梁的中间区域,且所述加强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强梁的宽度的50%。
可选的,所述加强部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连的两个侧板;沿所述第一车门指向第二车门的方向,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加强部的凹陷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强梁厚度的300%。
可选的,所述加强梁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
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所述内侧壁;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涂胶。
可选的,所述车门总成还包括第三车门;所述第三车门与第一安装架以及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以将第二车门外露部分遮盖。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如上所述的车门总成;所述车门总成装配于所述车辆主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当车门总成安装于车辆主体上时,第一安装架会被车辆主体所覆盖,而主体件作为外露件,在碰撞或者其他外力下容易损坏。特别地,考虑到成本以及重量等因素,主体件面积大且厚度小,导致抗凹性能差。而通过于第二车门设置加强结构来支撑第一车门上的主体件,进而避免主体件受到外力时产生形变,从而增强主体件的抗凹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件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车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第二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强结构和主体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车门;10、第一安装架;11、主体件;2、第二车门;20、第二安装架;21、加强结构;22、中空区域;210、支撑件;201、内侧壁;211、加强梁;212、第一安装槽;213、加强部;214、底板;215、侧板;216、第二安装槽;3、第三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设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件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件”、“后件”、“下件”和/或“上件”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门总成,包括第一车门1、第二车门2和第三车门3。其中,当车门总成安装于车辆主体上时,第二车门2位于第一车门1和第三车门3的内侧,以作为支撑结构。第一车门1和第三车门3位于第二车门2的外侧,以将第二车门2至少部分覆盖。
第一车门1、第二车门2和第三车门3彼此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第一车门1包括第一安装架10和主体件11。所述主体件11与所述第一安装架10一体成型。如此设置,主体件11与第一安装架10之间能够不再通过点焊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车门总成的焊点减少,提升线体节拍。
当车门总成安装于车辆主体上时,第一安装架10会被车辆主体所覆盖,而主体件11作为外露件,在碰撞或者其他外力下容易损坏。具体地,所述第一车门1沿其指向第二车门2的方向在竖直面上的投影面积为A。所述主体件11沿其指向第二车门2的方向在竖直面上的投影面积为B。其中,B大于或等于A的50%,以使得车辆整体造型具有溜背感、神秘感和科技感。所述主体件1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同时减少第一车门1的重量。但这样会导致主体件11的面积大且厚度小,抗凹性能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二车门2包括第二安装架20和加强结构21。所述第二安装架20与所述第一安装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20具有与所述主体件11对应的中空区域22。所述加强结构21设置于所述中空区域22,且与所述主体件11相抵以支撑所述主体件11。主体件11作为第一车门1的抗凹薄弱区域,通过于第二车门2设置加强结构21来支撑第一车门1上的主体件11,进而避免主体件11受到外力时产生形变,从而增强主体件11的抗凹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车门总成可以由金属、纤维复合物或陶瓷材料制成。它可以通过挤出、冲压、深冲、辊压成型或其它成型工艺生产成型。车门总成优选由金属材料生产。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车门总成是由片状金属制成的简单的增强用型材,该金属优选为钢、铁、钛、铝或镁或这些金属的合金。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车门总成为轧钢条或铝挤压型材。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车门总成也可以由陶瓷、热固性材料或塑料复合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加强结构21包括位于所述中空区域22的多个支撑件210。所述多个支撑件210分别与所述主体件11的多个区域抵接。对于主体件11来说,抗凹性能差主要是由于其面积大且厚度小导致的,而增加厚度会导致第一车门1重量增加以及成本增加,同时效果也并不明显。而通过布置多个支撑件210,从而将主体件11分成多个小面积区域,每个小面积区域至少有三个支撑件210对其进行支撑,从而使得小面积区域的抗凹性能增强,进而使得整个主体件11的抗凹性能增强。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安装架20包括内侧壁201。所述内侧壁201围成所述中空区域22。所述加强结构21包括加强梁211。所述加强梁211的两端均与所述内侧壁201连接。所述支撑件21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加强梁211。通过设置加强梁211,一是可以增强第二车门2的结构强度,二是节约第二车门2的材料,三是作为支撑件210、线束以及内饰板的安装载体,方便支撑件210和内饰板的分布,以及方便线束的走势,可创造空间大。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结构21包括至少两加强梁211。所述至少两加强梁211之间对称分布、平行分布或交叉分布。如此设置,主要是因为单根加强梁211能够覆盖的中空区域22较小,而且单根加强梁211与内侧壁201之间也只有两个连接点,会导致加强结构21的强度不够。而通过设置至少两加强梁211,那么加强梁211与内侧壁201之间至少有四个连接点,进而保证加强结构21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梁211包括第一安装槽212。所述第一安装槽21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梁21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支撑件21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2。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梁211包括两列第一安装槽212,以能够安装更多的支撑件210以提升支撑件210的密度,从而能够对主体件11形成更好的支撑。所述两列第一安装槽212分别位于所述加强梁211相对的两侧,以使得支撑件210分布更为均匀,避免出现三个支撑件210支撑主体件11上较大区域的面积。进而导致主体件11的局部抗凹性能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210可以对主体件11提供弹性支撑,也可以对主体件11提供刚性支撑。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210包括涂胶。如此设置是因为,主体件11为弧面板,而涂胶喷涂于第一安装槽212的最初状态为软性材质,能够很好的贴合主体件11以及获得更大的支撑面积,并且不会对主体件11形成挤压以及导致主体件11产生局部变形。而随着涂胶温度逐渐冷却,涂胶材质逐渐硬化,进而对主体件11能够形成更好的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加强梁211包括加强部213。所述加强部2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梁21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加强部213沿远离所述第一车门1的方向凹陷。如此设置是因为从成本以及重量的方向考虑,第二车门2的厚度不会太大,进而使得加强梁211的厚度也不会太大。若加强梁211自身结构为平板型,那么加强梁211自身便会有抗凹性能差的缺点。进而支撑件210也无法对主体件11形成支撑。因此,通过设置加强部213来使得加强梁211自身结构增强,从而能够对支撑件210形成良好的支撑。
继续参考图5,沿所述加强梁211的宽度方向,所述加强部213位于所述加强梁211的中间区域,且所述加强部21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强梁211的宽度的50%。如此设置是因为,加强梁211包括两列第一安装槽212,且两列第一安装槽212分别位于加强梁211的相对两侧,即加强梁211的主要受力点位于加强梁211的两侧,且受力方向为第一车门1指向第二车门2的方向,此时,由于加强部213的宽度大,加强部213能够对加强梁211的两侧形成很好的支撑,进而增强主体件11的抗凹性能。
继续参考图5,所述加强部213包括底板214和与所述底板214相连的两个侧板215。沿所述第一车门1指向第二车门2的方向,所述两个侧板215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加强梁211的两侧受到第一车门1指向第二车门2的方向的作用力时,倾斜的两个侧板215能减小加强梁211的两侧的型变量,从而增强加强梁211的两侧的结构强度。
继续参考图5,所述加强部213的凹陷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强梁211厚度的300%。如此设置,既可以增加加强梁211的结构强度,又使得加强部213能够作为安装载体,用于安装线束或者内饰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梁21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第二车门2的成本,同时也使得加强梁211的厚度能够和第二车门2的厚度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加强结构21还包括第二安装槽216。所述第二安装槽216设置于所述内侧壁201。所述支撑件21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16。如此设置是因为,主体件11的面积会大于中空区域22的面积,导致主体件11的边缘部分位于中空区域22的四周,而加强梁211上的支撑件210由于位置限定,不能与主体件11的边缘部分抵接,进而会使得主体件11的边缘部分抗凹性能差。因此,通过设置在第二安装槽216上的支撑件210来对主体件11的边缘部分进行支撑,从而保证主体件11的边缘部分的抗凹性能。
如图3所示为加强结构21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加强结构21包括一横放的加强梁211和三竖放的加强梁211,且横放的加强梁211与三竖放的加强梁211之间均形成交叉。如此设置,横放的加强梁211与内侧壁201之间具有左右分布的两个连接点,三竖放的加强梁211与内侧壁201之间具有上下分布的六个连接点,总共八个连接点能够保证加强结构2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同时,一横放的加强梁211和三竖放的加强梁211能够覆盖中空区域22的大部分区域,方便支撑件210的分布。横放的加强梁211与三竖放的加强梁211之间均形成交叉能够进一步增强加强结构21的坚固度。
继续参考图3,由于在横向方向仅有一根加强梁211,会使得第二车门2在三根竖放的加强梁211的两侧存在较大的空余面积,进而会使得主体件11上对应该空余面积的部分抗凹性能差。因此,内侧壁20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6,以用于装配支撑件210,从而增强主体件11该部分的抗凹性能。
如图6所示为加强结构21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加强结构21包括三竖放的加强梁211,其中,两侧的加强梁211为曲线型并对称分布,以提升加强结构21的美观性,同时,曲线型的加强梁211可以覆盖更多的中空区域22,方便支撑件210的分布。中间的加强梁211为直线型并位于中空区域22的中间部分,进而使得三根加强梁211均匀分布,避免出现主体件11的局部抗凹性能差。
继续参考图6,由于两侧的加强梁211为曲线型并对称分布,会导致两侧的加强梁211与中间的加强梁211之间存在较大的空余面积,进而会使得主体件11上对应该空余面积的部分抗凹性能差。因此,内侧壁20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6,以用于装配支撑件210,从而增强主体件11该部分的抗凹性能。
在加强结构21的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结构21还可以包括两横放的加强梁211。该加强梁211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型。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公开还包括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如上所述的车门总成。所述车门总成装配于所述车辆主体。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车门总成应用于车辆的后门,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主体上。其中,转动的方式可以将车门总成的上边沿作为转动轴心线进行转动,进而实现车门总成的开启和关闭。也可以将车门总成的左边沿或右边沿作为转动轴心线进行转动,进而实现车门总成的开启和关闭。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车门总成还可应用于车辆的侧门,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上”、“下”、“左”和“右”均是以车门总成已经装配于车辆主体上时为基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总成包括:
第一车门,包括第一安装架和主体件;所述主体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一体成型;
第二车门,包括第二安装架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具有与所述主体件对应的中空区域;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中空区域,且与所述主体件相抵以支撑所述主体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中空区域的多个支撑件;所述多个支撑件分别与所述主体件的多个区域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内侧壁;所述内侧壁围成所述中空区域;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均与所述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加强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包括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梁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包括两列第一安装槽;所述两列第一安装槽分别位于所述加强梁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梁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加强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车门的方向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加强梁的宽度方向,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加强梁的中间区域,且所述加强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强梁的宽度的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连的两个侧板;沿所述第一车门指向第二车门的方向,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的凹陷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强梁厚度的30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所述内侧壁;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涂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总成还包括第三车门;所述第三车门与第一安装架以及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以将第二车门外露部分遮盖。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总成;所述车门总成装配于所述车辆主体。
CN202210855325.2A 2022-07-19 2022-07-19 车门总成和车辆 Pending CN115107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325.2A CN115107887A (zh) 2022-07-19 2022-07-19 车门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325.2A CN115107887A (zh) 2022-07-19 2022-07-19 车门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887A true CN115107887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3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5325.2A Pending CN115107887A (zh) 2022-07-19 2022-07-19 车门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7887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48040U (zh) * 2011-09-02 2012-07-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内板结构
CN202673035U (zh) * 2012-07-26 2013-01-16 宁波思德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汽车门体
CN203331796U (zh) * 2013-06-05 2013-12-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及汽车
CN204109747U (zh) * 2014-08-21 2015-01-21 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外板的加强结构与一种汽车
CN204472907U (zh) * 2015-03-09 2015-07-15 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背门框架结构
CN205439910U (zh) * 2015-12-30 2016-08-10 上海卡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无骨架非金属车门
CN105905173A (zh) * 2015-09-17 2016-08-3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覆盖件及汽车
CN107263880A (zh) * 2017-07-28 2017-10-20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车门及其制造方法、加强结构体和应用车门的车辆
CN209581630U (zh) * 2019-02-27 2019-11-05 上海燧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车身结构
KR20200093117A (ko) * 2019-01-25 2020-08-05 덕양산업 주식회사 경량화된 보강구조를 갖는 차량내장용 하이브리드패널
KR20200104263A (ko) * 2020-08-19 2020-09-03 덕양산업 주식회사 경량화된 보강구조를 갖는 차량내장용 하이브리드패널
CN111959612A (zh) * 2020-07-23 2020-11-20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贯穿式尾灯的行李箱盖总成
CN112277593A (zh) * 2020-11-05 2021-01-29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汽车车门
CN212921091U (zh) * 2020-09-09 2021-04-0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门防撞杆、车门总成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48040U (zh) * 2011-09-02 2012-07-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内板结构
CN202673035U (zh) * 2012-07-26 2013-01-16 宁波思德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汽车门体
CN203331796U (zh) * 2013-06-05 2013-12-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及汽车
CN204109747U (zh) * 2014-08-21 2015-01-21 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外板的加强结构与一种汽车
CN204472907U (zh) * 2015-03-09 2015-07-15 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背门框架结构
CN105905173A (zh) * 2015-09-17 2016-08-3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覆盖件及汽车
CN205439910U (zh) * 2015-12-30 2016-08-10 上海卡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无骨架非金属车门
CN107263880A (zh) * 2017-07-28 2017-10-20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车门及其制造方法、加强结构体和应用车门的车辆
KR20200093117A (ko) * 2019-01-25 2020-08-05 덕양산업 주식회사 경량화된 보강구조를 갖는 차량내장용 하이브리드패널
CN209581630U (zh) * 2019-02-27 2019-11-05 上海燧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车身结构
CN111959612A (zh) * 2020-07-23 2020-11-20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贯穿式尾灯的行李箱盖总成
KR20200104263A (ko) * 2020-08-19 2020-09-03 덕양산업 주식회사 경량화된 보강구조를 갖는 차량내장용 하이브리드패널
CN212921091U (zh) * 2020-09-09 2021-04-0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门防撞杆、车门总成及车辆
CN112277593A (zh) * 2020-11-05 2021-01-29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汽车车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35081A (en) Side door for automobile
US1037712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ar wall of a seat backrest
CN108136479B (zh) 用于制造机动车构件的方法
US9592721B1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US20040178659A1 (en) Vehicle door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JPH04151328A (ja) 自動車ドア用フレーム及びそのフレームを含む自動車ドア
JPH0277366A (ja) 車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728077B2 (ja) 構造部材
US6073993A (en) Body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12332068U (zh) 一种汽车备胎盖板用的基材
HU225710B1 (en) Front part for vehicle body
US8752887B2 (en) Hybrid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roof frame
CN115107887A (zh) 车门总成和车辆
CN112319619B (zh) 一种侧围总成及其制备方法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JP3002508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インパクトビーム
JPH06506418A (ja) 乗用車の車体の支持構造
US20050166538A1 (en) Construction component with a longitudinally changing cross-section shape
US3112952A (en) Passenger car with substantially flat top
JPH0820297A (ja) バンパー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
JPH09216536A (ja) 自動車用ルーフレ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2708883U (zh) 一种汽车用门框加强件结构
KR200160968Y1 (ko) 철도차량용 선반(a baggage rack for a train)
EP4279364A1 (en) Automobile panel
CN214565667U (zh)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