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65667U -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5667U
CN214565667U CN202120259947.XU CN202120259947U CN214565667U CN 214565667 U CN214565667 U CN 214565667U CN 202120259947 U CN202120259947 U CN 202120259947U CN 214565667 U CN214565667 U CN 214565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column
connecting rod
pillar
region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99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仲奎
李豫
陈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2599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5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5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5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涉及汽车领域。本C、D柱区域加强结构的C柱的一端用于与地板边纵梁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相连,D柱的一端用于与后地板边纵梁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相连,第一连接单元设于所述C柱和D柱之间,并用于连接C柱和D柱,第二连接单元设于C柱和D柱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单元的上方,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杆用于连接C柱和D柱,第二连接组件设于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相连,一端与D柱相连,剩余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相连。本申请提供的C、D柱区域加强结构,较好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铝型材件的车身后部骨架整体强度和刚度较弱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性是人们购买车辆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车身刚度对于车辆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其中,C柱和D柱结构对于车身后部刚度影响重大,为保证提供所需的刚度,现有的C柱和D柱结构通常采用钣金冲压件,零件沉重,不符合低油耗发展理念。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车身的轻量化,铝合金车身成为车企提升轻量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是小型车,还有微型客车,甚至是大客车,也都有采用铝合金车身的。为降低成本,铝合金车身主要骨架结构多采用铝型材件,但是相比钢制车身骨架,采用铝型材件的车身骨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都较弱,尤其是接头连接处比较薄弱,影响了载荷传递的连续性,也同时影响了对外覆盖件的支撑效果和指压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铝型材件的车身后部骨架整体强度和刚度较弱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包括:
C柱,其一端用于与地板边纵梁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相连;
D柱,其一端用于与后地板边纵梁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顶盖边纵梁相连;
第一连接单元,其设于所述C柱和D柱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C柱和D柱;
第二连接单元,其设于所述C柱和D柱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C柱和D柱,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一端与所述D柱相连,剩余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纵梁,所述辅助纵梁用于架设于所述C柱和B柱上,且靠近所述C柱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靠近所述C柱的一端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辅助立柱,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纵梁靠近所述C柱的一端相连;
第二连接梁,其一端与所述辅助立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D柱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杆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D柱的方向逐渐变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
第一连接杆,其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C柱和D柱相连;
两根第一连接梁,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梁对称倾斜设置,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C柱相连,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D柱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柱的一侧上设有第三连接梁,所述第三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D柱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后地板边纵梁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纵梁靠近所述C柱的一端上设有第四连接梁,所述第四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辅助纵梁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靠近所述C柱的一端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顶盖边纵梁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柱沿其长度方向还间隔设有第五连接梁和第六连接梁,所述第五连接梁和第六连接梁的一端均与所述D柱相连,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固定后挡风玻璃的矩形框架的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对应端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连接梁与D柱的连接处同所述第二连接梁与D柱的连接处的位置对应,所述第六连接梁与D柱的连接处同所述第一连接杆与D柱的连接处的位置对应。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
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C、D柱区域加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在C柱和D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其中,第一连接单元主要用于连接C柱和D柱,第二连接单元则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杆用于连接C柱和D柱,第二连接组件设于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相连,一端与D柱相连,剩余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相连。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共同用于在C柱和D柱之间形成稳定的骨架梁结构,相比于采用钢质材料,本结构整体重量轻很多,能有效的车身的重量,同时,通过在C柱和D柱之间设置合理的结构,弥补了相关技术中采用铝型材件的车身后部骨架整体强度和刚度较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D柱区域加强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D柱区域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车身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C柱,2-D柱,20-第三连接梁,21-第五连接梁,22-第六连接梁,23-第七连接梁,3-地板边纵梁,4-顶盖边纵梁,5-后地板边纵梁,6-第一连接单元,60-第一连接杆,61-第一连接梁,7-第二连接单元,70-第二连接杆,71-第二连接组件,710-辅助立柱,711-第二连接梁,8-辅助纵梁,80-第四连接梁,90-上横梁,91-下横梁,92-顶盖,93-左侧围,94-右侧围,95-后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铝型材件的车身后部骨架整体强度和刚度较弱的问题。
参见图3所示,本C、D柱区域加强结构适用的微型客车座位总共为两排,两排座位相对设置,乘客面对面落座,且车身均为铝合金材质,左右侧围外板、顶盖外板等外覆盖件可采用碳纤维材料,尽可能实现车身的轻质化。车身侧围从前至后由A、B、C、D柱构成,且A、B、C、D柱都为型材件,微型客车的车身前部、后部沿着车身中心横断面呈对称状,即A柱和D柱2对称,B柱和C柱1对称。
参见图1所示,本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具体包括C柱1、D柱2、第一连接单元6和第二连接单元7,其中,C柱1的一端用于与地板边纵梁3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4相连,D柱2的一端用于与后地板边纵梁5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4相连,第一连接单元6设于C柱1和D柱2之间,并用于连接C柱1和D柱2,第二连接单元7设于C柱1和D柱2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单元6的上方,第二连接单元7包括第二连接杆70和第二连接组件71,第二连接杆70用于连接C柱1和D柱2,第二连接组件71设于第二连接杆70的上方且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0相连,一端与D柱2相连,剩余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4相连。
具体的,C柱1形状总体上呈弧形,为断面尺寸120mm*80mm的型材的一维压弯件,D柱2位于后侧围的最后端,为断面尺寸80mm*56mm的型材的三维压弯件。第一连接单元6和第二连接单元7共同用于在C柱1和D柱2之间形成稳定的骨架梁结构,相比于采用钢质材料,本结构整体重量轻很多,能有效的车身的重量,同时,通过在C柱1和D柱2之间设置合理的结构,弥补了相关技术中采用铝型材件的车身后部骨架整体强度和刚度较弱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C、D柱区域加强结构还包括辅助纵梁8,辅助纵梁8用于纵向架设于C柱1和B柱上,且靠近C柱1的一端用于与第二连接组件71靠近C柱1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组件71具体包括辅助立柱710和第二连接梁711,其中,辅助立柱710呈弯曲状,其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0的杆身相连,另一端与辅助纵梁8靠近C柱1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接梁711的一端与辅助立柱710相连,另一端与D柱2相连。其中,第二连接杆70倾斜设置,且与第一连接单元6之间的距离沿靠近D柱2的方向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单元6包括第一连接杆60和两根第一连接梁61,其中,第一连接杆60水平设置,第一连接杆60的两端分别与C柱1和D柱2相连,两根第一连接梁61对称倾斜设置,其中一第一连接梁6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60相连,另一端与C柱1相连,另一第一连接梁6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60相连,另一端与D柱2相连。
具体的,第一连接杆60与其中一第一连接梁61和C柱1的下半部分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0与另一第一连接梁61和D柱2的下半部分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0、第二连接杆70和D柱2三者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另外,辅助立柱710、辅助纵梁8和第二连接杆70三者之间形成的结构对侧围外覆盖件具有支撑作用,能较明显地提升外覆盖件的指压刚度性能,C柱1和D柱2通过二者之间连接的纵梁、倾斜梁构成的三角形,形成较为稳定的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示,D柱2的一侧上设有第三连接梁20,第三连接梁20的一端与D柱2相连,另一端用于与后地板边纵梁5相连,且与D柱2相连的位置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梁61的位置对应;辅助纵梁8靠近C柱1的一端上设有第四连接梁80,第四连接梁80的一端与辅助纵梁8和第二连接组件71靠近C柱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4相连,即第四连接梁80用于将辅助纵梁8和第二连接组件71的对应端与顶盖边纵梁4相连;D柱2沿其长度方向还间隔设有第五连接梁21和第六连接梁22,第五连接梁21和第六连接梁22的一端均与D柱2相连,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固定后挡风玻璃95的矩形框架的上横梁90和下横梁91的对应端相连。其中,第五连接梁21与D柱2的连接处同第二连接梁711与D柱2的连接处的位置对应,第六连接梁22与D柱2的连接处同第一连接杆60与D柱2的连接处的位置对应。
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本C、D柱区域加强结构对应的微型客车的车身后部无开闭件,车身后端为后挡风玻璃95构成的后围,遍布在顶盖92、左侧围93和右侧围94之间,下方是后保险杠。在后挡风玻璃95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由上横梁90和下横梁91及连接上横梁90和下横梁91的连接纵梁构成。其中,位于上方的上横梁90与D柱2之间的第五连接梁21与第二连接梁711位置对应,形成连续的载荷传递路径,位于下方的下横梁91与D柱2之间的第六连接梁22与第一连接杆60对应,同样地,形成连续的载荷传递路径,以此保证载荷传递路径的连续性。此外,上横梁90的梁身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七连接梁23连接到顶盖92的后横梁上。
本C、D柱区域加强结构采用铝合金材质,相比钢材料明显减小了车身的重量,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C柱1和D柱2之间设置第一连接单元6和第二连接单元7,其中,第一连接单元6和第二连接单元7分别在C柱1和D柱2之间形成的多个三角稳定结构,且第五连接梁21和第六连接梁22的设置,使得D柱2与后挡风玻璃95构成的后围结构之间形成连续的载荷传递路径,保证了载荷传递路径的连续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整个C、D柱区域加强结构的高强度、高刚度效果,此外,辅助纵梁8与第二连接单元7之间的连接能较好地支撑外覆盖件,提升外覆盖件的指压刚度,保证整个车身的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述的C、D柱区域加强结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C柱(1),其一端用于与地板边纵梁(3)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4)相连;
D柱(2),其一端用于与后地板边纵梁(5)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顶盖边纵梁(4)相连;
第一连接单元(6),其设于所述C柱(1)和D柱(2)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C柱(1)和D柱(2);
第二连接单元(7),其设于所述C柱(1)和D柱(2)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6)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单元(7)包括第二连接杆(70)和第二连接组件(71),所述第二连接杆(70)用于连接所述C柱(1)和D柱(2),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70)的上方且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0)相连,一端与所述D柱(2)相连,剩余一端用于与顶盖边纵梁(4)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纵梁(8),所述辅助纵梁(8)用于架设于所述C柱(1)和B柱上,且靠近所述C柱(1)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1)靠近所述C柱(1)的一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1)包括:
辅助立柱(710),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纵梁(8)靠近所述C柱(1)的一端相连;
第二连接梁(711),其一端与所述辅助立柱(71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D柱(2)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70)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6)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D柱(2)的方向逐渐变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6)包括:
第一连接杆(60),其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C柱(1)和D柱(2)相连;
两根第一连接梁(61),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梁(61)对称倾斜设置,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梁(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C柱(1)相连,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梁(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D柱(2)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2)的一侧上设有第三连接梁(20),所述第三连接梁(20)的一端与所述D柱(2)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后地板边纵梁(5)相连。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纵梁(8)靠近所述C柱(1)的一端上设有第四连接梁(80),所述第四连接梁(80)的一端与所述辅助纵梁(8)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1)靠近所述C柱(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顶盖边纵梁(4)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2)沿其长度方向还间隔设有第五连接梁(21)和第六连接梁(22),所述第五连接梁(21)和第六连接梁(22)的一端均与所述D柱(2)相连,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固定后挡风玻璃(95)的矩形框架的上横梁(90)和下横梁(91)的对应端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梁(21)与D柱(2)的连接处同所述第二连接梁(711)与D柱(2)的连接处的位置对应,所述第六连接梁(22)与D柱(2)的连接处同所述第一连接杆(60)与D柱(2)的连接处的位置对应。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C、D柱区域加强结构。
CN202120259947.X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Active CN214565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9947.XU CN214565667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9947.XU CN214565667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5667U true CN214565667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4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9947.XU Active CN214565667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5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129883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6143646A (zh) 电动汽车车身下部结构
CN111391926A (zh) 一种汽车前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1347133Y (zh) 车身后地板骨架
CN106005013A (zh) 电动汽车前挡板下横梁
CN111017034B (zh) 一种车架结构
WO2017202229A1 (zh) 高刚性车身框架
CN113665683B (zh) 一种提升非承载式车身侧面柱形碰撞性能的车身结构
CN113276961B (zh)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地板布置结构
CN109941350B (zh) 车身前部框架结构及汽车
CN111661153B (zh) 一种整体框式h型轻载货汽车车架总成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CN211731598U (zh) 一种纵梁后段连接结构
CN214565667U (zh) 一种c、d柱区域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CN111483526B (zh) 车身结构
US5645312A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 body of a passenger car
CN111137363A (zh) 驾驶室地板钣金总成及重型卡车
CN207078210U (zh) 汽车前座椅后横梁及汽车前座椅后横梁安装结构
CN21279708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地板总成及驾驶室白车身
CN212605448U (zh) B柱、加强组件及汽车
CN210391322U (zh) 下车身焊接总成
CN209776366U (zh) 一种汽车防护结构
CN106114640A (zh) 电动汽车后顶横梁总成
CN212220389U (zh) 汽车的前车身骨架及汽车
CN211893424U (zh) 一种轻型客车侧围骨架与顶盖骨架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