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5684A - 引擎盖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引擎盖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5684A
CN115075684A CN202210577131.0A CN202210577131A CN115075684A CN 115075684 A CN115075684 A CN 115075684A CN 202210577131 A CN202210577131 A CN 202210577131A CN 115075684 A CN115075684 A CN 115075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rod
hood
main body
moving
mov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71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阳
徐丹丹
汪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71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5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5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6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7/0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 E05C17/0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 E05C17/04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 E05C17/3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of extensible, e.g. telescopic,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擎盖及车辆,引擎盖包括:驱动组件;移动件,移动件与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移动件沿其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引擎盖主体,引擎盖主体上沿移动件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三铰接部及第四铰接部,第三铰接部与第一铰接部铰接连接;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部及第四铰接部铰接连接;驱动组件驱动移动件直线往复移动时,伸缩杆切换其伸缩状态,引擎盖主体切换其闭启状态。本发明公开一种引擎盖及车辆,来解决现有的引擎盖使用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引擎盖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引擎盖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引擎盖的控制开关通常位于中控台上,按压控制开关后,引擎盖便会轻微向上弹起,露出3-5厘米左右的缝隙。这时,引擎盖还没有完全开启,引擎盖中间下方还有一个安全扣。想要完全打开引擎盖,必须伸手进去然后拉动安全扣,才能抬起引擎盖。打开发动机舱盖后,取出发动机舱盖支撑杆,将发动机支撑杆的一端放入支撑槽口中,以支撑发动机舱盖。目前,传统汽车的引擎盖都是向上翻转的掀开启方式,即引擎盖开启时盖体向上掀开。随着业内使用前行李箱的车型越来越多,顾客对于前行李箱的操作体验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引擎盖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引擎盖及车辆,来解决现有的引擎盖使用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引擎盖,包括:
驱动组件;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移动件沿其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
引擎盖主体,所述引擎盖主体上沿所述移动件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三铰接部及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连接;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部及所述第四铰接部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件直线往复移动时,所述伸缩杆切换其伸缩状态,所述引擎盖主体切换其闭启状态。
可选地,随着所述移动件移动远离起始点,所述伸缩杆逐渐伸长,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移动件之间的夹角的角度逐渐变小;随着所述移动件移动靠近起始点,所述伸缩杆逐渐缩短,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移动件之间的夹角的角度逐渐增加。
可选地,所述引擎盖主体上设置有旋转臂,所述引擎盖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臂分别与所述移动件及所述伸缩杆铰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旋转臂包括连接板及至少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弯折耳;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引擎盖主体连接,且通过不同的所述弯折耳分别与所述移动件及所述伸缩杆铰接连接。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弯折耳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
可选地,所述移动件包括固定板及至少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铰接耳;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且通过不同的所述铰接耳分别与所述引擎盖主体及所述伸缩杆铰接连接。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铰接耳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板。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及与所述驱动器驱动连接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传动件动作,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移动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传送带、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滚轮间隔设置;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滚轮及所述第二滚轮上,并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上的如上述中所述的引擎盖。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引擎盖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基于相互铰接连接的移动件、引擎盖主体及伸缩杆,实现引擎盖自动开启和关闭,暴露或隐藏引擎舱,使得引擎盖开启及关闭更加智能化,且具有良好的感官体验与视觉冲击,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另外,相较于传统的引擎盖的掀开式开启,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方式,本发明的中引擎盖的开启方式更加安全,对于用户、维修人员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引擎盖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过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过渡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驱动组件;11:驱动器;12:传动件;121:传送带;122:第一滚轮;123:第二滚轮;20:移动件;201:第一铰接部;202:第二铰接部;21固定板;22:铰接耳;23:第二加强板;30:引擎盖主体;301:第三铰接部;302:第四铰接部;31:旋转臂;311:连接板:312:弯折耳;313:第一加强板;40:伸缩杆;50: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引擎盖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过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过渡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引擎盖的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引擎盖,包括:驱动组件10、移动件20、引擎盖主体30及伸缩杆40。
引擎盖包括:驱动组件10、移动件20、引擎盖主体30及伸缩杆40;移动件20与驱动组件10驱动连接,移动件20沿其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有第一铰接部201及第二铰接部202;引擎盖主体30与移动件20铰接连接,引擎盖主体30上沿移动件20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三铰接部301及第四铰接部302,第三铰接部301与第一铰接部201铰接连接;伸缩杆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部202及第四铰接部302铰接连接;其中,驱动组件10驱动移动件20直线往复移动时,伸缩杆40切换其伸缩状态,引擎盖主体30切换其闭启状态。
引擎盖可应用于车辆上,可设置于车辆的前部,也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部。驱动组件10、移动件20及伸缩杆40可均设置于引擎舱内,引擎盖主体30位于引擎舱外部并可开合地盖合在引擎舱上。引擎盖中的驱动组件10可连接于车辆的车体上,驱动组件10及伸缩杆40与车辆的控制系统连接,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控制驱动组件10与伸缩杆40的运行。
引擎盖包括开启状态、开启和关闭之间的过渡状态和关闭状态。引擎盖主体30的开启过程可如图1至图6所示,引擎盖主体30的关闭过程为引擎盖主体30开启的逆过程,可如图6至图1所示。
如图1及图2所示,引擎盖主体30大致呈水平状态,移动件20位于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图中的相对左侧位置),伸缩杆40处于收缩状态,此种状态,即为引擎盖处于关闭状态,引擎盖将引擎舱盖合。
如图3及图4所示,当需要将引擎盖开启时,驱动组件10启动,驱动移动件20从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向挡风玻璃50所在方向移动,即移动件20向车辆的后方移动,随着移动件20的移动的同时,引擎盖主体30及伸缩杆40也向车后方移动。伸缩杆40随着移动件20向车后方移动的同时,伸缩杆40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逐渐伸长,以支撑起引擎盖主体30,引擎盖主体30以第三铰接部301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同时,第一铰接部201与第三铰接部301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伸缩杆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部202及第四铰接部30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经上述的一系列同步的动作,使得引擎盖主体30逐渐被撑起,从关闭状态逐渐向开启状态切换。
如图5及图6所示,移动件20继续向车后方移动,伸缩杆40继续逐渐伸长,直到移动件20移动至预设的最大距离,伸缩杆40伸长至预设的最长距离,此时,驱动组件10停止输出驱动力,伸缩杆40、移动件20及引擎盖主体30围合成一个近似三角结构,伸缩杆40给予引擎盖主体30稳定的支撑。在伸缩杆40的支撑下,引擎盖主体30翻转至预设角度,即引擎盖主体30完成全部开启,露出引擎舱。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对移动件20移动的预设的最大距离、伸缩杆40伸长的预设的最长距离及引擎盖主体30翻转的预设角度做具体限定,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
引擎盖主体30的翻转角度配合挡风玻璃50的设置角度进行设置,如,翻转后的引擎盖主体30与挡风玻璃50平行状态,或两者之间的夹角较小状态。
当需要将引擎盖关闭时,如图6及图5所示,驱动组件10启动,驱动移动件20从靠近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图中的相对右侧位置)向远离挡风玻璃50所在方向移动,即移动件20向车辆的前方移动,随着移动件20的移动的同时,引擎盖主体30及伸缩杆40也向车前方移动。伸缩杆40随着移动件20向车前方移动的同时,伸缩杆40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逐渐缩短,引擎盖主体30以第三铰接部301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同时,第一铰接部201与第三铰接部301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伸缩杆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部202及第四铰接部30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经上述的一系列同步的动作,使得引擎盖主体30逐渐从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
如图4及图3所示,移动件20继续向车前方移动,伸缩杆40继续逐渐缩短,直到移动件20移动至预设的最大距离,即移动件20回移到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图中的相对左侧位置),伸缩杆40缩短至预设的最长距离,即恢复至收缩状态,此时,驱动组件10停止输出驱动力,引擎盖主体30翻转至完全关闭状态,引擎盖主体30盖合引擎舱。
如图2及图1所示,引擎盖主体30大致呈水平状态,移动件20位于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伸缩杆40处于收缩状态,此种状态,即为引擎盖处于关闭状态,引擎盖将引擎舱盖合。
采用上述引擎盖,在驱动组件10的驱动下,基于相互铰接连接的移动件20、引擎盖主体30及伸缩杆40,实现引擎盖自动开启和关闭,暴露或隐藏引擎舱,使得引擎盖开启及关闭更加智能化,且具有良好的感官体验与视觉冲击,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另外,相较于传统的引擎盖的掀开式开启,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方式,本发明的中引擎盖的开启方式更加安全,对于用户、维修人员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根据不同的需求,移动件20及伸缩杆40可为一组、两组或者多组,驱动组件10相应地也可设置为一组、两组或者多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件20及伸缩杆40为两组为例,移动件20及伸缩杆40可分别设置在引擎盖主体30的两侧,在引擎盖主体30进行开启及关闭时,使得整个动作更加稳定,避免引擎盖主体30发生倾斜等不利于引擎盖主体30动作的情况。
为进一步确保伸缩杆40的支撑稳定性,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杆40包括但不限于为液压杆、电撑杆。
为更好地实现伸缩杆40将引擎盖主体30撑起,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引擎盖主体30与移动件20及支撑杆的铰接连接区域为引擎盖主体30的前部,即引擎盖主体30远离挡风玻璃50的区域,采用上述结构,可使得移动件20能够移动的距离更大,伸缩杆40的伸缩范围更大,引擎盖主体开合角度范围更大,更加便于将引擎盖主体30撑起,从而更有效地将引擎盖主体30翻开,露出引擎舱。
为更好地实现伸缩杆40伸长,可选地,随着移动件20移动远离起始点,所述伸缩杆逐渐伸长,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逐渐变小;随着移动件移动靠近起始点,伸缩杆逐渐缩短,伸缩杆与移动件之间的夹角的角度逐渐增加。引擎盖主体30的关闭过程和引擎盖主体30开启过程互为逆过程。引擎盖主体30呈关闭状态时,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角度最大,使得引擎盖主体30能够更大程度地呈水平状态,便于引擎盖主体30更好地将引擎舱盖合。当引擎盖逐渐开启时,随着移动件20向车后方的移动,引擎盖主体30及伸缩杆40也向车后方移动,伸缩杆40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逐渐伸长,同时,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使得伸缩杆40为引擎盖主体30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力。当移动件20移动至预设的最大距离,伸缩杆40伸长至预设的最长距离,此时,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最小,如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大致为90°,使得伸缩杆40能够稳定地支撑引擎盖主体30。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并不对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做具体限定,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可为90°,即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呈垂直状态,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为也可稍大于或者稍小于90°。
为减少在开启及关闭过程中,铰接部的转动对引擎盖主体30造成损伤,可选地,引擎盖主体30上设置有旋转臂31,引擎盖主体30通过旋转臂31分别与移动件20及伸缩杆40铰接连接。旋转臂31为增设在引擎盖主体30上的部件,第三铰接部301及第四铰接部302分别设置于旋转臂31的相对两端。通过旋转臂31与移动件20及伸缩杆40铰接连接,在进行相对转动时,旋转臂31相对移动件20及伸缩杆40转动,从而避免引擎盖主体30发生损伤,同时也能够减少维修、维护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臂31可与引擎盖主体30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为连接在引擎盖主体30上的部件。
可选地,旋转臂31包括连接板311及至少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于连接板311上的弯折耳312;连接板311与引擎盖主体30连接,且通过不同的弯折耳分别与移动件及伸缩杆铰接连接。通过弯折耳312作为第三铰接部301及第四连接部,使得与其连接的第一铰接部201及伸缩杆40均会较引擎盖主体30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在铰接部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一铰接部201及伸缩杆40都不会触碰到引擎盖主体30,避免对引擎盖主体30造成损伤,同时也能确保铰接部的转动更加顺畅,不会受到阻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31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引擎盖主体30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311可贴合着引擎盖主体30的面设置,即连接板311与引擎盖主体30为面连接,以确保连接板311与引擎盖主体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311还可仅通过两端与引擎盖主体30连接,连接板311的中部区域与引擎盖主体30之间具有间隙,确保连接板311稳定性的基础上,减少连接板311与引擎盖主体30的连接点,减少引擎盖主体30加工的区域,确保引擎盖主体30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为便于与移动件20连接,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弯折耳312朝向移动件20方向弯折。弯折耳312可通过弯折工艺在连接板311上弯折形成,弯折耳312上设有通孔,可通过铆钉、转轴等结构实现与第一铰接部201及伸缩杆40铰接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弯折耳312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为至少两个,旋转臂31通过不同的弯折耳312分别与移动件20及伸缩杆40铰接连接。根据引擎盖主体30的不同开启角度,或者伸缩杆40不同的伸长长度等因素,可通过不同位置处的弯折耳312与第一铰接部201及伸缩杆40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相应的设置。
根据不同的需求,旋转臂31可以一个整体结构,也可为通过多个子臂组成的组件,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臂31包括至少两个子臂,每个子臂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弯折耳312,通过不同的子臂分别与第一铰接部201及伸缩杆40连接,也可以通过子臂上的不同的弯折耳312与第一铰接部201及伸缩杆40连接。
为提高弯折耳312的结构强度,可选地,相邻的弯折耳312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313。采用上述结构,可增强旋转臂31的抗弯性能,同时还能够吸收弯折耳312上的来自于第一铰接部201及伸缩杆40的拉力,增强弯折耳312的结构强度,延长弯折耳312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313可与弯折耳312同步弯折形成,位于相邻的弯折耳312之间。
可选地,移动件20包括固定板21及至少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于固定板21上的铰接耳22;固定板21与驱动组件10连接,且通过不同的铰接耳分别与引擎盖主体及伸缩杆铰接连接。固定板21可通过粘接、紧固件连接、卡接等方式与驱动组件10连接。通过铰接耳22作为第一铰接部201及第二连接部,使得与其连接的第三铰接部301及伸缩杆40均会较驱动组件10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在铰接部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三铰接部301及伸缩杆40都不会触碰到驱动组件10,避免对驱动组件10造成损伤,同时也能确保铰接部的转动更加顺畅,不会受到阻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21整体与驱动组件10连接,即固定板21与驱动组件10为面连接,以确保固定板21与驱动组件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21可仅通过两端区域与驱动组件10连接,固定板21的中部区域与驱动组件10之间具有间隙或者仅接触连接,确保固定板21稳定性的基础上,减少固定板21与驱动组件10的连接点,减少驱动组件10加工的区域,确保驱动组件10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为便于与引擎盖主体30连接,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铰接耳22朝向引擎盖主体30方向弯折,铰接耳22可通过弯折工艺在固定板21上弯折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铰接耳22上设有通孔,可通过铆钉、转轴等结构实现与第三铰接部301及伸缩杆40铰接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铰接耳22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为至少两个,移动件20通过不同的铰接耳22分别与引擎盖主体30(旋转臂31)及伸缩杆40铰接连接。根据引擎盖主体30的不同开启角度,或者伸缩杆40不同的伸长长度等因素,可通过不同位置处的铰接耳22与第三铰接部301及伸缩杆40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相应的设置。
根据不同的需求,移动件20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也可为通过多个子件组成的组件,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件20包括至少两个子件,每个子件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铰接耳22,通过不同的子件分别与第三铰接部301及伸缩杆40连接,也可以通过子件上的不同的铰接耳22与第三铰接部301及伸缩杆40连接。
为提高铰接耳22的结构强度,可选地,相邻的铰接耳22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板23。采用上述结构,可增强移动件20的抗弯性能,同时还能够吸收铰接耳22上的来自于第一铰接部201及伸缩杆40的拉力,增强铰接耳22的结构强度,延长铰接耳22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板23可与铰接耳22同步弯折形成,位于相邻的铰接耳22之间。
可选地,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器11及与驱动器11驱动连接的传动件12,传动件12与移动件20连接,驱动器11驱动传动件12动作,传动件12驱动移动件20移动。驱动器11包括但不限于为步进式电机,可通过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转动圈数等,而控制该主体的开启及关闭,开启及关闭的角度,使用非常方便。传动件12能够将驱动器11的转动动力转换为直线动力,从而驱动移动件20进行直线往复移动。例如,驱动器11正转时,如顺时针转动时,通过传动件12可将移动件20从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带动到靠近挡风玻璃50的位置,从而完成引擎盖主体30的开启。当驱动器11反转时,如逆时针转动时,通过传动件12可将移动件20从靠近挡风玻璃50的位置带动到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从而完成引擎盖主体30的关闭。当引擎盖主体30进行开启或者关闭的过程中,也可以控制驱动器11停止,从而控制引擎盖主体30开合的角度。
可选地,传动件12包括传送带121、第一滚轮122及第二滚轮123,第一滚轮122与驱动器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滚轮123与第一滚轮122相对且间隔设置,传送带121绕设于第一滚轮122及第二滚轮123上,并与移动件20连接。驱动器1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一滚轮122转动,第一滚轮122配合第二滚轮123驱动传送带121转动,传送带121驱动移动件20移动。
引擎盖应用于车辆上时,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器11可固定设置在车体上,第二滚轮123可转动设置在车体上,传送带121绕设在第一滚轮122及第二滚轮123上,第一滚轮122及第二滚轮123为传送带121提供支撑力,从而通过传送带121为移动件20、伸缩杆40及引擎盖主体30提供支撑。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件12包括齿条、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驱动器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对且间隔设置。齿条的一面设有啮合齿,与啮合齿相背的一面与移动件20固定连接。齿条通过具有啮合齿的一面分别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驱动器1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配合第二齿轮驱动齿条直线移动,从而使得齿条驱动移动件20移动。齿条的相对硬度较大,配合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可以为移动件20、伸缩杆40及引擎盖主体30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避免产生竖向的位移,从而确保引擎盖主体30开启及关闭的稳定性。
下面以将引擎盖设置在车辆前方为例,进一步介绍引擎盖的使用过程。
引擎盖主体30大致呈水平状态,移动件20位于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图中的相对左侧位置,位于第二滚轮123的位置),伸缩杆40处于收缩状态,此种状态,即为引擎盖处于关闭状态,引擎盖将引擎舱盖合。
当需要将引擎盖开启时,驱动组件10启动,驱动移动件20从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向挡风玻璃50所在方向移动,即移动件20向车辆的后方移动,即移动件20从第二滚轮123的位置处向第一滚轮122位置处移动。随着移动件20的移动的同时,引擎盖主体30及伸缩杆40也向车后方移动。伸缩杆40随着移动件20向车后方移动的同时,伸缩杆40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逐渐伸长,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角度逐渐变小,伸缩杆40逐渐将引擎盖主体30支撑起,引擎盖主体30以第三铰接部301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同时,第一铰接部201与第三铰接部301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伸缩杆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部202及第四铰接部30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经上述的一系列同步的动作,使得引擎盖主体30逐渐被撑起,从关闭状态逐渐向开启状态切换。
移动件20继续向车后方移动,伸缩杆40继续逐渐伸长,直到移动件20移动至预设的最大距离,即移动至第一滚轮122位置处,伸缩杆40伸长至预设的最长距离,此时,驱动组件10停止输出驱动力,伸缩杆40、移动件20及引擎盖主体30围合成一个三角结构,伸缩杆40给予引擎盖主体30稳定的支撑。在伸缩杆40的支撑下,引擎盖主体30翻转至预设角度,即引擎盖主体30完成全部开启,露出引擎舱。
当需要将引擎盖关闭时,驱动组件10启动,驱动移动件20从靠近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图中的相对右侧位置,位于第一滚轮122的位置)向远离挡风玻璃50所在方向移动,即移动件20向车辆的前方移动,即向第二滚轮123位置移动,随着移动件20的移动的同时,引擎盖主体30及伸缩杆40也向车前方移动。伸缩杆40随着移动件20向车前方移动的同时,伸缩杆40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逐渐缩短,伸缩杆40与移动件20之间的夹角角度逐渐变大,引擎盖主体30以第三铰接部301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同时,第一铰接部201与第三铰接部301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伸缩杆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部202及第四铰接部30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经上述的一系列同步的动作,使得引擎盖主体30逐渐从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
移动件20继续向车前方移动,伸缩杆40继续逐渐缩短,直到移动件20移动至预设的最大距离,即移动件20回移到远离挡风玻璃50的位置处(图中的相对左侧位置,即第二滚轮123位置处),伸缩杆40缩短至预设的最长距离,即恢复至收缩状态,此时,驱动组件10停止输出驱动力,引擎盖主体30翻转至完全关闭状态,引擎盖主体30盖合引擎舱。引擎盖主体30呈盖合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设置在车辆主体上的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擎盖。引擎盖的实现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引擎盖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引擎盖与车体之间的一种可实现的连接方式是,驱动组件10与车体连接,举例来说,驱动组件10的实现方式为,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器11、传送带121、第一滚轮122及第二滚轮123,其中,驱动器11可固定设置在车体上,第一滚轮122与驱动器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滚轮123可转动设置在车体上,传送带121绕设在第一滚轮122及第二滚轮123上,第一滚轮122及第二滚轮123为传送带121提供支撑力,从而通过传送带121为移动件20、伸缩杆40及引擎盖主体30提供支撑。进一步地,车体上还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驱动组件10及伸缩杆40连接,从而可控制驱动组件10及伸缩杆40的运行,以便完成引擎盖的开启及关闭。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前舱盖铰链装置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基于相互铰接连接的移动件、引擎盖主体及伸缩杆,实现引擎盖自动开启和关闭,暴露或隐藏引擎舱,使得引擎盖开启及关闭更加智能化,且具有良好的感官体验与视觉冲击,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另外,相较于传统的引擎盖的掀开式开启,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方式,本发明的中引擎盖的开启方式更加安全,对于用户、维修人员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移动件沿其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
引擎盖主体,所述引擎盖主体上沿所述移动件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三铰接部及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连接;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部及所述第四铰接部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件直线往复移动时,所述伸缩杆切换其伸缩状态,所述引擎盖主体切换其闭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移动件移动远离起始点,所述伸缩杆逐渐伸长,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移动件之间的夹角的角度逐渐变小;随着所述移动件移动靠近起始点,所述伸缩杆逐渐缩短,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移动件之间的夹角的角度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盖主体上设置有旋转臂,所述引擎盖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臂分别与所述移动件及所述伸缩杆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包括连接板及至少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弯折耳;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引擎盖主体连接,且通过不同的所述弯折耳分别与所述移动件及所述伸缩杆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弯折耳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固定板及至少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铰接耳;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且通过不同的所述铰接耳分别与所述引擎盖主体及所述伸缩杆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铰接耳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及与所述驱动器驱动连接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传动件动作,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移动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传送带、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滚轮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滚轮及所述第二滚轮上,并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引擎盖。
CN202210577131.0A 2022-05-25 2022-05-25 引擎盖及车辆 Pending CN1150756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7131.0A CN115075684A (zh) 2022-05-25 2022-05-25 引擎盖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7131.0A CN115075684A (zh) 2022-05-25 2022-05-25 引擎盖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684A true CN115075684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9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7131.0A Pending CN115075684A (zh) 2022-05-25 2022-05-25 引擎盖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5684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6010A1 (fr) * 2006-01-12 2007-07-13 Heuliez Sa Dispositif de manoeuvre d'un ouvrant de vehicule
CN200942806Y (zh) * 2006-01-11 2007-09-0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前倾翻装置
CN204476079U (zh) * 2015-02-12 2015-07-15 上海舜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旋转式开门机构
CN204959397U (zh) * 2015-07-31 2016-01-13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106400413A (zh) * 2015-07-31 2017-02-15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207496786U (zh) * 2017-09-01 2018-06-1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滑动式盖板
CN208236218U (zh) * 2018-04-19 2018-12-14 长春市英东装潢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组合窗户
US20200148045A1 (en) * 2018-11-09 2020-05-14 Mclaren Automotive Limited Retractable Roof
CN211173779U (zh) * 2019-09-10 2020-08-04 珠海平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
US20200315323A1 (en) * 2018-07-09 2020-10-08 Ki Kyung Kim Makeup table
CN111779743A (zh) * 2020-07-10 2020-10-16 田应国 仪表加工定位用高精度电动伸缩装置
CN215212890U (zh) * 2021-07-12 2021-12-17 缙云县永武缙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汽车引擎盖液压支架
CN114075903A (zh) * 2020-08-11 2022-02-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一种滑动尾门、一种车辆和一种尾门
CN216197412U (zh) * 2021-08-25 2022-04-05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前盖的开启机构及车辆
CN216269548U (zh) * 2021-12-14 2022-04-1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前舱盖总成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2806Y (zh) * 2006-01-11 2007-09-0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前倾翻装置
FR2896010A1 (fr) * 2006-01-12 2007-07-13 Heuliez Sa Dispositif de manoeuvre d'un ouvrant de vehicule
CN204476079U (zh) * 2015-02-12 2015-07-15 上海舜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旋转式开门机构
CN204959397U (zh) * 2015-07-31 2016-01-13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106400413A (zh) * 2015-07-31 2017-02-15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207496786U (zh) * 2017-09-01 2018-06-1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滑动式盖板
CN208236218U (zh) * 2018-04-19 2018-12-14 长春市英东装潢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组合窗户
US20200315323A1 (en) * 2018-07-09 2020-10-08 Ki Kyung Kim Makeup table
US20200148045A1 (en) * 2018-11-09 2020-05-14 Mclaren Automotive Limited Retractable Roof
CN211173779U (zh) * 2019-09-10 2020-08-04 珠海平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
CN111779743A (zh) * 2020-07-10 2020-10-16 田应国 仪表加工定位用高精度电动伸缩装置
CN114075903A (zh) * 2020-08-11 2022-02-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一种滑动尾门、一种车辆和一种尾门
CN215212890U (zh) * 2021-07-12 2021-12-17 缙云县永武缙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汽车引擎盖液压支架
CN216197412U (zh) * 2021-08-25 2022-04-05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前盖的开启机构及车辆
CN216269548U (zh) * 2021-12-14 2022-04-1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前舱盖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0403B (zh) 剪刀门铰链机构及车辆
CN115075684A (zh) 引擎盖及车辆
CN211493821U (zh) 一种带有可自动闭合环保盖的自卸车厢
US11214997B1 (en) Multi-linkage vehicle door hinge
US6658795B2 (en) Vehicular power window regulator
US5228743A (en) Cam track mount for sunroof
JPH0558163A (ja) 煽り屋根の開閉装置
CN115822401A (zh) 一种铰链结构及冰箱
JPH0456628A (ja) 自動車用ルーフ装置
CN211337302U (zh) 自动开启的集装箱
JPH0671852U (ja) 車両用ドアの開閉装置
JP3375388B2 (ja) サンルーフのチルトアップ装置
CN210798682U (zh) 一种电动翻板门
JP3301653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昇降装置
CN212002792U (zh) 一种厢式货车尾门开闭机构
KR100494727B1 (ko) 자동차용 테일게이트의 자동개폐장치
CN217106623U (zh) 车辆尾门的开闭机构
CN219034502U (zh)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JP3302454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昇降装置
CN114961483B (zh) 一种剪刀门铰链总成以及汽车
CN217994235U (zh) 车辆扶手箱
JP3739974B2 (ja) ウインドレギュレータ
CN219034503U (zh) 一种电动折叠门和折叠窗
KR102606641B1 (ko) 전동 개폐식 루프 박스 장치
CN219571295U (zh) 一种同步联动伸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