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4502U -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4502U
CN219034502U CN202222619556.1U CN202222619556U CN219034502U CN 219034502 U CN219034502 U CN 219034502U CN 202222619556 U CN202222619556 U CN 202222619556U CN 219034502 U CN219034502 U CN 219034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eaf
sliding
chain
do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195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区应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agnetist Youd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agnetist Youd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agnetist Youd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agnetist Youd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195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4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4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4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属于门窗设备领域,包括动力框架和若干门扇或窗扇,所述的门扇或窗扇可转动和滑动的安装到动力框架,相邻的门扇或窗扇之间通过复位合页相互连接,复位合页包括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合页片,每一个合页片分别固定连接一扇门扇或窗扇,两个合页片之间安装有抵抗弹簧,抵抗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个合页片并抵抗两个合页片的打开,抵抗弹簧在自然延伸状态时两个合页片处于相互靠近的贴合状态,复位合页能向门扇或窗扇提供一个折叠打开的力,使门扇或窗扇能自动轻微折叠,避免相互之间形成支撑导致电机无法打开门扇或窗扇,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还涉及一种电动折叠窗。
背景技术
折叠门或窗是一种以多扇折叠作为开启状态的门窗类型,其具有活动占用空间小的优点。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智能家居的概念也逐渐兴起,电动折叠门窗作为智能家居产品之一而广受欢迎。但是电动折叠门窗在关闭状态时,由于门窗扇都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对电机的开启驱动的抵抗力,使电动折叠门窗在缺乏横向外力的情况下无法自动打开。另外,在面积较大的折叠门窗中,门窗扇在关闭状态下中部的门窗扇会出现轻微的自动折叠的情况,导致大型的折叠门窗无法完全关闭,降低了隔音、隔热和防水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包括动力框架和若干门扇,所述的门扇可转动和滑动的安装到动力框架,相邻的门扇之间通过复位合页相互连接,所述的复位合页包括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合页片,每一个合页片分别固定连接一扇门扇,两个合页片之间安装有抵抗弹簧,所述的抵抗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个合页片并抵抗两个合页片的打开,抵抗弹簧在自然延伸状态时两个合页片处于相互靠近的贴合状态。
其中,所述的门扇上设置有动力轴,门扇通过动力轴能转动和滑动的安装到动力框架上;所述的动力框架的外侧滑动的连接有翻转结构,所述的翻转结构往门扇关闭的移动方向滑动时逐渐靠近动力轴的滑动轨迹,至少一只门扇上设置有翻转轴,所述的翻转轴可转动和滑动的连接到翻转结构,门扇之间通过复位合页连接。
其中,所有的门扇上都设置有翻转轴或者门扇相隔的设置有翻转轴;所有门扇分成若干组,每组中相邻的门扇之间通过复位合页连接或者所有的门扇之间都通过复位合页连接。
其中,所述的动力框架包括与门扇的动力轴滑动连接的滑动区,滑动区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区,安装区靠向门扇的外侧上设置有若干螺母槽,螺母槽内卡接有若干用于安装翻转结构的螺母;安装区靠向门扇的外侧上固定安装有往门扇关闭的移动方向逐渐靠近滑动区的导向斜轨,导向斜轨上滑动的安装有翻转结构,所有翻转轴的同一侧可转动和滑动的连接到同一个翻转结构,且翻转结构在垂直于动力框架延伸方向上限制所有翻转轴同步移动,翻转结构沿导向斜轨的滑动带动门扇绕动力轴翻转;至少一条翻转轴被翻转结构限制其相对于翻转结构的最大行程,且该最大行程为门扇从完全打开到关闭的过程中该翻转轴在翻转结构上的最短必须行程。
其中,所述的翻转结构是与动力框架平行设置的滑杆或者U形轨,所述的翻转轴转动的连接到杆套,再通过杆套滑动的连接到滑杆;或者翻转轴转动的连接到平行轮,再通过平行轮滑动的连接到U形轨内;所述的滑杆或者U形轨再通过导向滑车滑动的连接到导向斜轨;所述的导向滑车包括转动的安装到滑杆两端或者U形轨背面的安装基板,安装基板上转动的安装有至少三个抬升滑轮且所有抬升滑轮分为两组,两组抬升滑轮在滑动方向上相互错位安装;所述的导向斜轨包括U形轨,所述的轨道座的一侧开设有轨槽,轨槽的两侧侧壁上各固定安装有一条钢轨,所述的抬升滑轮的直径小于轨槽的宽度,两组抬升滑轮分别与两条钢轨滑动连接,且两组抬升滑轮中至少有一个抬升滑轮是两组交替设置。
其中,所述的动力框架的滑动区内滑动的安装有若干扇滑车,门扇的动力轴再转动的连接到扇滑车,扇滑车再传动连接到动力组件;以最先移动的门扇为第一只门扇,则最后一只门扇的翻转轴不可滑动的连接到翻转结构;或者翻转轴在翻转结构上的最大行程等于门扇完全闭合时第一只门扇和最后一只门扇的翻转轴之间的距离;或者最后一只门扇的翻转轴不可滑动的连接到翻转结构,同时翻转轴在翻转结构上的最大行程等于门扇完全闭合时第一只门扇和最后一只门扇的翻转轴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门扇两侧都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防水胶条。
其中,所述的动力框架的滑动区内设置有四条凸轨,四条凸轨中的两条安装在滑动区的内底面,另外两条凸轨分别安装到两侧内壁,所述的扇滑车包括车身,车身的两侧转动的设置有若干竖滑轮,所述的竖滑轮分别与滑动区底部的凸轨滑动配合;车身的顶部转动的设置有若干横滑轮,横滑轮的转轴周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横滑轮通过复位弹簧上下弹性滑动的安装到车身的顶部;所述的动力轴转动的安装到车身上。
其中,其包括两条动力框架,其中一条动力框架位于门扇的上方并作为上横框架,另一条动力框架位于门扇的下方并作为下横框架;或者其包括一条位于门扇上方的动力框架并作为上横框架,门扇的下方安装有与门扇的动力轴滑动配合的“U”形的限位槽并作为下横框架;或者其包括一条位于门扇上方的动力框架并作为上横框架,门扇的下方安装有与门扇的动力轴传动连接的辅助动力框,所述的辅助动力框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动力轴的下端插入到滑槽内且动力轴的下端转动的设置有与滑槽配合滑动的水平轮,滑槽的底部安装有一个链条胶套,辅助动力框在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个链条胶套,两个链条胶套上都设置有链条槽,链条槽内设置有闭环链条的一部分,所述的闭环链条从辅助动力框的一端出发,经过其中一个链条胶套的链条槽后从该链条槽的另一端伸出并绕到另一个链条胶套的链条槽,继而再穿过链条槽后再次回到起点形成闭环;辅助动力框的两端都设置有与闭环链条相啮合的换向齿轮,且使闭环链条的转动平面为水平面,其中一个换向齿轮传动连接到驱动电机,闭环链条再传动的连接到第一只门扇的动力轴,所有动力轴的下端都通过钢缆相互连接。
其中,作为上横框架的动力框架在滑动区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区,所述的传动区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链条胶套,链条胶套上设置有链条槽,链条槽内设置有闭环链条的一部分,所述的闭环链条从动力框架的一端出发,经过其中一个链条胶套的链条槽后从该链条槽的另一端伸出并绕到另一个链条胶套的链条槽,继而再穿过链条槽后再次回到起点形成闭环;动力框架的两端都设置有与闭环链条相啮合的换向齿轮,且使闭环链条的转动平面为水平面,其中一个换向齿轮传动连接到驱动电机;第一只门扇对应的扇滑车固定连接到闭环链条的其中一节并作为主动滑车,其余扇滑车为被动滑车;每只扇滑车上都固定安装有联动架,同一侧的所有联动架同时固定连接有同一条钢缆,所述的钢缆远离主动滑车的一端固定连接到动力框架上;作为上横框架的动力框架的滑动区底部设置有开口,门扇的动力轴从该开口处伸入并竖直连接到对应的扇滑车的底部。
其中,作为下横框架的动力框架在滑动区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的传动区,且传动区内同样设置有两个链条胶套和闭环链条;作为下横框架的动力框架的滑动区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对应扇滑车的联动架从该开口伸出并固定连接到对应门扇的动力轴。
一种折叠窗,其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相同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且将门扇替换成窗扇而形成折叠窗,窗扇上同样设置有相同规格和结构关系的翻转轴和动力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门或窗扇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在门或窗扇上增加了翻转轴,翻转轴配合翻转结构、导向斜轨以及其他传动结构,实现一个电机能带动门或窗扇进行开启和关闭,并且能形成一个横向的推力将门或窗扇推紧,实现更好的隔音、隔热和防水性能。
2、复位合页能向门或窗扇提供一个折叠打开的力,使门或窗扇具有一个折叠打开的趋势,当抵抗弹簧失去相对的反作用力后,门或窗扇能自动折叠,避免门或窗扇之间的相互支撑导致电机无法将门或窗扇推开,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复位合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折叠门的顶部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了动力框架。
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折叠门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了动力框架。
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的侧面剖视结构图,影藏了门扇。
图6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门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的仰面剖视结构图。
图9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的翻转结构及相关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B处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的正视平面图。
图14是实施例二的翻转结构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三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五中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的侧面剖视结构图,影藏了门扇。
图17是实施例六中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的侧面剖视结构图,影藏了门扇。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13所示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包括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动力框架1,两条动力框架1分别设置在门扇2的上方作为上横框架和设置在门扇2的下方作为下横框架,两条动力框架1的两端都安装有框料型材而组成一个竖直的矩形的框架,矩形框架内有四只可转动和滑动的安装到两条动力框架1之间的门扇2,每条动力框架1内都设置有滑动区,滑动区内设置有四条凸轨16,四条凸轨16中的两条安装在滑动区的内底面,另外两条凸轨16分别安装到两侧内壁,滑动区内依次安装有四只与门扇2一一对应的扇滑车4,所述的扇滑车4包括车身41,车身41的两侧各转动的设置有两个竖滑轮42,即共设置有四个竖滑轮,车身41两侧的竖滑轮42分别与滑动区底部的两条凸轨16滑动配合,车身41的顶部转动的设置有两个横滑轮43,横滑轮43的转轴滑动的安装到车身41上且周侧套设有复位弹簧44,横滑轮43通过复位弹簧44上下弹性滑动的安装到车身41的顶部,车身41上的两个横滑轮43与安装到滑动区两侧内壁的凸轨16滑动配合,且横滑轮43与其中一侧的凸轨16间隙配合,横滑轮43的弹性连接能提高扇滑车4对变形的轨道的适应性,提高容错率。
作为上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在滑动区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区,所述的传动区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链条胶套17,链条胶套17由光滑的硬质尼龙制成且其体积可以根据安装空间进行调整,只要可以形成包裹闭环链条18的链条槽即可,避免闭环链条18与型材碰撞形成噪音,链条胶套17上设置有链条槽,链条槽内设置有闭环链条18的一部分,所述的闭环链条18从动力框架1的一端出发,经过其中一个链条胶套17的链条槽后从该链条槽的另一端伸出并绕到另一个链条胶套17的链条槽,继而再穿过链条槽后再次回到起点形成闭环;动力框架1的两端都设置有与闭环链条18相啮合的换向齿轮19,且使闭环链条18的转动平面为水平面,其中一个换向齿轮19传动连接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为双头电机并放置在其中一侧的框料型材内,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延伸到两条动力框架1的其中一个换向齿轮19上,实现向两条动力框架1同步提供驱动力,同步驱动两条链条转动;第一只门扇2对应的扇滑车4固定连接到闭环链条18的其中一节并作为主动滑车,其余扇滑车4为被动滑车;每只扇滑车4上都固定安装有联动架45,同一条动力框架1上的所有联动架45同时固定连接有同一条钢缆5,所述的钢缆5远离主动滑车的一端固定连接到动力框架1上,通过钢缆5限制所有门扇2的滑动行程,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如图3和图4所示的将钢缆5分成多段,每段连接两辆扇滑车4,(附图中的钢缆5为示意结构,仅为展示连接方式和连接位置,在实际中,图中状态时钢缆5处于弯曲状态,每段钢缆5的长度和门扇2完全关闭时钢缆5两端连接的两辆扇滑车的距离相等,即门扇2完全关闭时,所有钢缆5都处于拉直状态,其余时候部分钢缆5会处于弯曲状态);作为上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的滑动区底部设置有开口,门扇2的动力轴21从该开口处伸入并竖直连接到对应的扇滑车4的底部。
作为下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在滑动区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的传动区,且传动区内同样设置有两个链条胶套17和闭环链条18,同时设置与闭环链条18固定连接的主动滑车;作为下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的滑动区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对应扇滑车4的联动架45从该开口伸出并固定连接到对应门扇2的动力轴21,且相邻的联动架45之间同时连接一段钢缆5,钢缆5远离主动滑车的一端固定连接到动力框架1上。
所述的动力框架1在滑动区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区,安装区靠向门扇2的外侧上设置有两条向内凹的螺母槽64,螺母槽64内卡接有若干用于安装翻转结构12的螺母,安装区靠向门扇2的外侧上固定安装有四条往门扇2关闭的移动方向逐渐靠近滑动区的导向斜轨11,使翻转结构12往门扇2关闭的移动方向滑动时逐渐靠近动力轴21的滑动轨迹,每条导向斜轨11都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到动力框架1上的轨道座111,轨道座111远离动力框架1的一侧开设有轨槽112,轨槽112的两侧侧壁上各固定安装有一条钢轨113,如图5上部所示,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图中的T形结构)将导向斜轨11固定安装到动力框架1上,四条导向斜轨11上滑动的安装有同一个翻转结构12,该翻转结构12是与动力框架1平行设置的U形轨15,每条导向斜轨11上都滑动的安装有导向滑车3,所述的导向滑车3包括转动的铆接到U形轨15背面的安装基板31,如图12所示,在U形轨15的背面焊接一个固定夹33,再将安装基板31铆接到固定夹33上可以避免铆钉影响到平行轮23在U形轨15内滑动,安装基板31上转动的安装有四个抬升滑轮32,且所有抬升滑轮32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抬升滑轮32,两组抬升滑轮32在滑动方向上相互错位安装,即其中一组抬升滑轮32的连线相对偏右并与其中一条钢轨113滑动配合,另一组抬升滑轮32的连线相对偏左并与另一条钢轨113滑动配合;所述的抬升滑轮32的直径小于轨槽112的宽度,两组抬升滑轮32中的四个抬升滑轮32是两组交替设置,即第一和三个抬升滑轮32属于一组,第二和四个抬升滑轮32属于另一组,两组抬升滑轮32分别对左右两侧进行支撑可以避免导向滑车3的晃动,使整个导向滑车3的滑行更加稳定和顺畅。
所述的门扇2上设置有动力轴21并通过动力轴21转动的连接到扇滑车4,动力轴2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侧的动力框架1中对应的扇滑车4上,所有的门扇2在动力轴21的一侧还转动的设置有翻转轴22(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只是门扇2相隔的设置有翻转轴22,即第一和三只门扇2设置翻转轴22,另外两只不设置翻转轴22),翻转轴22的两端都设置有与U形轨15相适配的平行轮23,所有门扇2同一侧的平行轮23插入到同一条U形轨15内,且平行轮23可在U形轨15内滑动,使U形轨15在垂直于动力框架1延伸方向上限制所有翻转轴23同步移动,翻转结构12沿导向斜轨11的滑动会带动门扇2绕动力轴21翻转;以最先移动的门扇2为第一只门扇2,则最后一只门扇2的平行轮23不可滑动的连接到U形轨15,即将最后一只门扇2的平行轮23由转动轴承替代,该翻转轴22通过转动轴承转动的连接到U形轨15,或者在该平行轮23的前进方向上设置固定到U形轨15上的螺栓,通过螺栓阻止该平行轮23的前进;同时,平行轮23在U形轨15内的最大行程等于门扇完全闭合时第一只门扇和最后一只门扇的平行轮23之间的距离;门扇2可以采用常规的折叠门扇并添加动力轴21和翻转轴22,门扇2的两侧都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防水胶条24,相邻的两扇门扇2闭合时能相互压迫防水胶条24从而形成挡水结构,所有的门扇2之间都通过复位合页7连接,所述的复位合页7包括两个通过转轴相互转动连接的合页片61,每一个合页片61分别固定连接一扇门扇2,两个合页片61之间的转轴上套设有作为抵抗弹簧62的扭转弹簧,所述的抵抗弹簧6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个合页片61并抵抗两个合页片61的打开,抵抗弹簧62在自然延伸状态时两个合页片61处于相互靠近的贴合状态。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作为翻转结构12的U形轨15改变为滑杆14,通过滑杆14在垂直于动力框架1延伸方向上限制所有翻转轴22同步移动,如图14所示,所述的翻转结构12是与动力框架1平行设置的滑杆14,所述的翻转轴22通过杆套13滑动的连接到滑杆14,所述的滑杆14再通过导向滑车3滑动的连接到导向斜轨11,为了避免影响杆套13在滑杆14上的滑动,只在滑杆14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固定套,继而通过固定套铆接所述的安装基板31,杆套13在滑杆14上的最大行程等于门扇2完全闭合时第一只门扇2和最后一只门扇2的杆套13之间的距离,最后一只门扇2对应的杆套13同样固定安装到滑杆14上。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门扇7之间的相互连接方式不一样,如附图15所示,四只门扇7共分为两组,每组两只门扇7,每组中相邻的门扇2之间通过复位合页7连接。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的下横框架采用辅助动力框,如附图16所示,门扇2的下方安装有与门扇2的动力轴21传动连接的辅助动力框,所述的辅助动力框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81,动力轴21的下端插入到滑槽81内且动力轴21的下端转动的设置有与滑槽81配合滑动的水平轮82,滑槽81的底部安装有一个链条胶套17,辅助动力框在滑槽8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个链条胶套17,两个链条胶套17上都设置有链条槽,链条槽内设置有闭环链条18的一部分,所述的闭环链条18从辅助动力框的一端出发,经过其中一个链条胶套17的链条槽后从该链条槽的另一端伸出并绕到另一个链条胶套17的链条槽,继而再穿过链条槽后再次回到起点形成闭环;辅助动力框的两端都设置有与闭环链条18相啮合的换向齿轮19,且使闭环链条18的转动平面为水平面,其中一个换向齿轮19传动连接到驱动电机,闭环链条18再传动的连接到第一只门扇2的动力轴21,所有动力轴21的下端都通过钢缆5相互连接,门扇2的下方不设置翻转轴22。
实施例
如附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门扇2的下方安装有与门扇2的动力轴21滑动配合的“U”形的限位槽并作为下横框架,所有动力轴21的下端都通过钢缆5相互连接,门扇2的下方不设置翻转轴22。主要由作为上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承担门扇2的重量并提供移动的动力“U”形的限位槽仅仅是提供限位作用,避免门扇2的下部摆动。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下横框架的体积更小,占用的空间更小,更加美观和能降低将人绊倒的可能性。
实施例
本实施例采用如实施例一至六任一所述的结构,并将门扇2替换成窗扇而形成折叠窗,窗扇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折叠窗扇的结构,并在窗扇中安装相对应的动力轴21和翻转轴22。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折叠门的运行过程如下,门扇2(窗扇)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时,即所有门扇2(窗扇)都打开并挨近堆叠在墙洞一侧,墙洞的另一侧完全打开,可以进出通过。当需要关闭时,启动驱动电机,当驱动电机提供的力大于抵抗弹簧(62)的弹性形变力时,驱动电机带动闭环链条18转动,主动滑车跟随移动并带动第一只门扇2(窗扇)移动,由于扇滑车4上固定连接有钢缆5,在钢缆5和门扇2(窗扇)之间的复位合页7的配合下,主动滑车的移动会陆续带动后续的被动滑车移动,门扇2(窗扇)逐渐被拉开并翻转闭合。同时,最后一只门扇2(窗扇)的翻转轴23相对于翻转结构12被限位而无法相对翻转结构12移动,门扇2(窗扇)的翻转闭合会带动翻转结构12沿导向斜轨11移动并进一步促使所有门扇2(窗扇)同步翻转闭合。同理,当第一只门扇2(窗扇)的翻转轴23移动到翻转结构12的最边端时,该翻转轴23也相当于无法相对翻转结构12移动,第一只门扇2(窗扇)和最后一只门扇2(窗扇)从前后两端配合对翻转结构12进行拉动压迫,从而使所有门扇2(窗扇)完全拉平的闭合在门框(窗框)上,使门扇2(窗扇)关闭得更紧,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保温和防水性能。此时,抵抗弹簧6的两端会被门扇2(窗扇)拉开成180°,此时由于钢缆5的一端固定连接到框料型材或者动力框架1上,使门扇2(窗扇)不会随着惯性而过度移动,影响使用效果。
当需要打开的时候,驱动主动滑车反向移动,主动滑车带动第一只门扇2(窗扇)反向移动,第一只门扇2(窗扇)不再拉紧翻转结构12甚至会推动翻转结构12反向移动,翻转结构12在第一只门扇2(窗扇)的推力的作用下会沿导向斜轨11反向移动,配合复位合页7的形变恢复力能实现门扇2(窗扇)的翻转打开,避免门扇2(窗扇)相互之间的支撑形成对主动滑车的支撑抵抗力。主动滑车继续移动会逐渐将门扇2(窗扇)折叠到墙洞的一侧,实现完全打开。实际应用中,在折叠门完全关闭时,可以通过使用带锁的电机实现自动锁止,或者另外设置门窗锁对门扇2(窗扇)进行锁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包括动力框架(1)和若干门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扇(2)可转动和滑动的安装到动力框架(1),相邻的门扇(2)之间通过复位合页(7)相互连接,所述的复位合页(7)包括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合页片(61),每一个合页片(61)分别固定连接一扇门扇(2),两个合页片(61)之间安装有抵抗弹簧(62),所述的抵抗弹簧(6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个合页片(61)并抵抗两个合页片(61)的打开,抵抗弹簧(62)在自然延伸状态时两个合页片(61)处于相互靠近的贴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扇(2)上设置有动力轴(21),门扇(2)通过动力轴(21)能转动和滑动的安装到动力框架(1)上;所述的动力框架(1)的外侧滑动的连接有翻转结构(12),所述的翻转结构(12)往门扇(2)关闭的移动方向滑动时逐渐靠近动力轴(21)的滑动轨迹,至少一只门扇(2)上设置有翻转轴(22),所述的翻转轴(22)可转动和滑动的连接到翻转结构(12),门扇(2)之间通过复位合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有的门扇(2)上都设置有翻转轴(22)或者门扇(2)相隔的设置有翻转轴(22);所有门扇(2)分成若干组,每组中相邻的门扇(2)之间通过复位合页(7)连接或者所有的门扇(2)之间都通过复位合页(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框架(1)包括与门扇(2)的动力轴(21)滑动连接的滑动区,滑动区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区,安装区靠向门扇(2)的外侧上设置有若干螺母槽(64),螺母槽(64)内卡接有若干用于安装翻转结构(12)的螺母;安装区靠向门扇(2)的外侧上固定安装有往门扇(2)关闭的移动方向逐渐靠近滑动区的导向斜轨(11),导向斜轨(11)上滑动的安装有翻转结构(12),所有翻转轴(22)的同一侧可转动和滑动的连接到同一个翻转结构(12),且翻转结构(12)在垂直于动力框架(1)延伸方向上限制所有翻转轴(22)同步移动,翻转结构(12)沿导向斜轨(11)的滑动带动门扇(2)绕动力轴(21)翻转;至少一条翻转轴(22)被翻转结构(12)限制其相对于翻转结构(12)的最大行程,且该最大行程为门扇(2)从完全打开到关闭的过程中该翻转轴(22)在翻转结构(12)上的最短必须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结构(12)是与动力框架(1)平行设置的滑杆(14)或者U形轨(15),所述的翻转轴(22)转动的连接到杆套(13),再通过杆套(13)滑动的连接到滑杆(14);或者翻转轴(22)转动的连接到平行轮(23),再通过平行轮(23)滑动的连接到U形轨(15)内;所述的滑杆(14)或者U形轨(15)再通过导向滑车(3)滑动的连接到导向斜轨(11);所述的导向滑车(3)包括转动的安装到滑杆(14)两端或者U形轨(15)背面的安装基板(31),安装基板(31)上转动的安装有至少三个抬升滑轮(32)且所有抬升滑轮(32)分为两组,两组抬升滑轮(32)在滑动方向上相互错位安装;所述的导向斜轨(11)包括轨道座(111),所述的轨道座(111)的一侧开设有轨槽(112),轨槽(112)的两侧侧壁上各固定安装有一条钢轨(113),所述的抬升滑轮(32)的直径小于轨槽(112)的宽度,两组抬升滑轮(32)分别与两条钢轨(113)滑动连接,且两组抬升滑轮(32)中至少有一个抬升滑轮(32)是两组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框架(1)的滑动区内滑动的安装有若干扇滑车(4),门扇(2)的动力轴(21)再转动的连接到扇滑车(4),扇滑车(4)再传动连接到动力组件;以最先移动的门扇(2)为第一只门扇(2),则最后一只门扇(2)的翻转轴(22)不可滑动的连接到翻转结构(12);或者翻转轴(22)在翻转结构(12)上的最大行程等于门扇(2)完全闭合时第一只门扇(2)和最后一只门扇(2)的翻转轴(22)之间的距离;或者最后一只门扇(2)的翻转轴(22)不可滑动的连接到翻转结构(12),同时翻转轴(22)在翻转结构(12)上的最大行程等于门扇(2)完全闭合时第一只门扇(2)和最后一只门扇(2)的翻转轴(22)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门扇(2)两侧都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防水胶条(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框架(1)的滑动区内设置有四条凸轨(16),四条凸轨(16)中的两条安装在滑动区的内底面,另外两条凸轨(16)分别安装到两侧内壁,所述的扇滑车(4)包括车身(41),车身(41)的两侧转动的设置有若干竖滑轮(42),所述的竖滑轮(42)分别与滑动区底部的凸轨(16)滑动配合;车身(41)的顶部转动的设置有若干横滑轮(43),横滑轮(43)的转轴周侧套设有复位弹簧(44),横滑轮(43)通过复位弹簧(44)上下弹性滑动的安装到车身(41)的顶部;所述的动力轴(21)转动的安装到车身(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条动力框架(1),其中一条动力框架(1)位于门扇(2)的上方并作为上横框架,另一条动力框架(1)位于门扇(2)的下方并作为下横框架;或者其包括一条位于门扇(2)上方的动力框架(1)并作为上横框架,门扇(2)的下方安装有与门扇(2)的动力轴(21)滑动配合的“U”形的限位槽并作为下横框架;或者其包括一条位于门扇(2)上方的动力框架(1)并作为上横框架,门扇(2)的下方安装有与门扇(2)的动力轴(21)传动连接的辅助动力框,所述的辅助动力框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81),动力轴(21)的下端插入到滑槽(81)内且动力轴(21)的下端转动的设置有与滑槽(81)配合滑动的水平轮(82),滑槽(81)的底部安装有一个链条胶套(17),辅助动力框在滑槽(8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个链条胶套(17),两个链条胶套(17)上都设置有链条槽,链条槽内设置有闭环链条(18)的一部分,所述的闭环链条(18)从辅助动力框的一端出发,经过其中一个链条胶套(17)的链条槽后从该链条槽的另一端伸出并绕到另一个链条胶套(17)的链条槽,继而再穿过链条槽后再次回到起点形成闭环;辅助动力框的两端都设置有与闭环链条(18)相啮合的换向齿轮(19),且使闭环链条(18)的转动平面为水平面,其中一个换向齿轮(19)传动连接到驱动电机,闭环链条(18)再传动的连接到第一只门扇(2)的动力轴(21),所有动力轴(21)的下端都通过钢缆(5)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其特征在于,作为上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在滑动区的上方设置有传动区,所述的传动区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链条胶套(17),链条胶套(17)上设置有链条槽,链条槽内设置有闭环链条(18)的一部分,所述的闭环链条(18)从动力框架(1)的一端出发,经过其中一个链条胶套(17)的链条槽后从该链条槽的另一端伸出并绕到另一个链条胶套(17)的链条槽,继而再穿过链条槽后再次回到起点形成闭环;动力框架(1)的两端都设置有与闭环链条(18)相啮合的换向齿轮(19),且使闭环链条(18)的转动平面为水平面,其中一个换向齿轮(19)传动连接到驱动电机;第一只门扇(2)对应的扇滑车(4)固定连接到闭环链条(18)的其中一节并作为主动滑车,其余扇滑车(4)为被动滑车;每只扇滑车(4)上都固定安装有联动架(45),同一侧的所有联动架(45)同时固定连接有同一条钢缆(5),所述的钢缆(5)远离主动滑车的一端固定连接到动力框架(1)上;作为上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的滑动区底部设置有开口,门扇(2)的动力轴(21)从该开口处伸入并竖直连接到对应的扇滑车(4)的底部;作为下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在滑动区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的传动区,且传动区内同样设置有两个链条胶套(17)和闭环链条(18);作为下横框架的动力框架(1)的滑动区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对应扇滑车(4)的联动架(45)从该开口伸出并固定连接到对应门扇(2)的动力轴(21)。
10.一种折叠窗,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相同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且将门扇(2)替换成窗扇而形成折叠窗。
CN202222619556.1U 2022-10-07 2022-10-07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Active CN219034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9556.1U CN219034502U (zh) 2022-10-07 2022-10-07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9556.1U CN219034502U (zh) 2022-10-07 2022-10-07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4502U true CN219034502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6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19556.1U Active CN219034502U (zh) 2022-10-07 2022-10-07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4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9285B2 (en) Folding shutter arrangement
CN201106381Y (zh) 上滑式安全遥控车库门
CN219034502U (zh) 一种基于弹性合页开启的折叠门和折叠窗
CN219034503U (zh) 一种电动折叠门和折叠窗
JPH0341364B2 (zh)
US2023664A (en) Sliding door construction
EP0756062B1 (en) Foldaway security shutter which can be folded and packed
US20160177622A1 (en) Folding Shutter Arrangement
CN211397216U (zh) 一种能内外开门的双开门
CN219034574U (zh) 一种竖式可堆叠的翻转百叶结构及折叠门
CN209959075U (zh) 一种生产及安装方便的翻板车库门
CN201486185U (zh) 伸缩式车库
CN212716270U (zh) 后背门铰链机构及汽车
CN219887858U (zh) 一种电动尾门装置
CN214740834U (zh) 一种门窗平移结构及漂移隐形门/窗
FI91986B (fi) Kääntölaite nostolamelliovien yhteydessä
CN218541992U (zh) 一种新型上下折叠门
CN216634402U (zh) 一种机器人平移开仓门装置
CN113137159B (zh) 一种绳缆传动的飘移门/窗
CN115680430B (zh) 一种单电机控制滑门系统及车辆
KR102086753B1 (ko) 반자동 연동 개폐형 도어 시스템
CN212428537U (zh) 一种钢制电动抗风卷帘门
CN213683868U (zh) 一种智能车库卷闸门
CN220133851U (zh) 一种摆动式百叶翻转联动结构及可堆叠翻板百叶
CN114046120A (zh) 折叠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