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3717A -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3717A
CN115073717A CN202110885576.0A CN202110885576A CN115073717A CN 115073717 A CN115073717 A CN 115073717A CN 202110885576 A CN202110885576 A CN 202110885576A CN 115073717 A CN115073717 A CN 115073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iodegradable copolyester
polyoxyethylene ether
acid
tita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55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雷
叶秀丝
杨世美
马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an Applie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an Applie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an Applie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an Applie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55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37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3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6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 C08G63/668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72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5Germanium, tin, lead,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or compound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多元醇3‑5份、聚氧乙烯醚0.01‑0.1份、芳香族二元酸2‑4份、脂肪族二元酸2‑4份、钛酸酯0.001‑0.012份;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得到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得到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具有长支链的结构,可以改善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同时也改善了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加入到制备膜材的原料时,可以改善膜材的疏水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可生物降解共聚酯材料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进行分解,产生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及其他新的生物质。
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9114006.0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通过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共聚酯,采用了复合催化剂,并采用了磷化合物,但没有公开制备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多元醇3-5份、聚氧乙烯醚0.01-0.1份、芳香族二元酸2-4份、脂肪族二元酸2-4份、钛酸酯0.001-0.012份。
优选地,所述聚氧乙烯醚选自十二胺聚氧乙烯醚、十八胺聚氧乙烯醚、油胺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聚氧乙烯醚为十二胺聚氧乙烯醚,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30-220mgKOH/g。
优选地,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60-200mgKOH/g。
优选地,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68-178mgKOH/g。
所述总胺值通过酸碱滴定法测试得到。
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购买厂家为金华市仁达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AC-1203。
本申请人发明人在实验中意外发现,采用十二胺聚氧乙烯醚加入反应体系中,可以改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在使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特别是使用总胺值为130-220mgKOH/g的十二胺聚氧乙烯醚,尤其是使用总胺值为168-178mgKOH/g的十二胺聚氧乙烯醚,可以改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粘度及在使用加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和加工性。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选自乙二醇、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戊二醇、1,6-己二醇、二缩二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为1,4-丁二醇。
优选地,所述脂肪族二元酸选自乙二酸、十二烷基二酸、丁二酸、十三烷基二酸、己二酸、1,4-环己烷二甲酸、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脂肪族二元酸为丁二酸。
优选地,所述芳香族二元酸选自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本申请人发明人在实验中意外发现,采用芳香族二元酸与脂肪族二元酸及多元醇共同使用,特别是使用对苯二甲酸与丁二酸及1,4-丁二醇与十二胺聚氧乙烯进行反应时,可以增加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粘度,改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韧性和强度。
优选地,所述钛酸酯选自钛酸四异丙酯、钛酸正丁酯、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钛酸酯为钛酸正丁酯。
本申请人发明人在实验中意外发现,采用体系中采用钛酸正丁酯与其他组分进行配合使用,可以增加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反应的速率,减少反应时间,可以降低能耗。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元醇3-5份、聚氧乙烯醚0.01-0.1份、芳香族二元酸2-4份、脂肪族二元酸2-4份、钛酸酯2-6份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得到化合物a,加热温度为200-260℃,加热时间为0.5-8h;
S2.将钛酸酯2-6份加入化合物a中进行加热,降温后温取出物料,得到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特性黏度:定义为当高分子溶液浓度趋于零时的比浓粘度,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反映高分子特性的粘度,其值不随浓度而变,常以[η]表示,常用的单位是分升/克(dL/g)。
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得到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得到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具有长支链的结构,可以改善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同时也改善了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加入到制备膜材的原料时,可以改善膜材的疏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多元醇4.2份、聚氧乙烯醚0.03份、芳香族二元酸2.5份、脂肪族二元酸2.5份、钛酸酯0.008份。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元醇4.2份、聚氧乙烯醚0.03份、芳香族二元酸2.5份、脂肪族二元酸2.5份、钛酸酯0.004份加入通入氮气的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得到化合物a,反应釜加热温度为230℃,加热时间为3h;然后停止通氮气后抽真空至8.2kPa后继续反应1.9h,再升温到242.5℃;
S2.将钛酸酯0.004份加入化合物a中,抽真空至100Pa,继续反应2.5h,降温取出物料,得到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所述聚氧乙烯醚为十二胺聚氧乙烯醚。
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68-178mgKOH/g。
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购买厂家为金华市仁达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AC-1203。
所述多元醇为1,4-丁二醇。
所述脂肪族二元酸为丁二酸。
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所述钛酸酯为钛酸正丁酯。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多元醇5份、聚氧乙烯醚0.045份、芳香族二元酸3份、脂肪族二元酸3份、钛酸酯0.0012份。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元醇5份、聚氧乙烯醚0.045份、芳香族二元酸3份、脂肪族二元酸3份、钛酸酯0.006份加入通入氮气的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得到化合物a,反应釜加热温度为230℃,加热时间为3h;然后停止通氮气后抽真空至8.2kPa后继续反应1.9h,再升温到242.5℃;
S2.将钛酸酯0.006份加入化合物a中,抽真空至100Pa,继续反应2.5h,降温取出物料,得到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所述聚氧乙烯醚为十二胺聚氧乙烯醚。
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68-178mgKOH/g。
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购买厂家为金华市仁达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AC-1203。
所述多元醇为1,4-丁二醇。
所述脂肪族二元酸为丁二酸。
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所述钛酸酯为钛酸正丁酯。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多元醇3份、聚氧乙烯醚0.01份、芳香族二元酸2份、脂肪族二元酸2份、钛酸酯0.003份。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元醇3份、聚氧乙烯醚0.01份、芳香族二元酸2份、脂肪族二元酸2份、钛酸酯0.0015份加入通入氮气的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得到化合物a,反应釜加热温度为230℃,加热时间为3h;然后停止通氮气后抽真空至8.2kPa后继续反应1.9h,再升温到242.5℃;
S2.将钛酸酯0.0015份加入化合物a中,抽真空至100Pa,继续反应2.5h,降温取出物料,得到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所述聚氧乙烯醚为十二胺聚氧乙烯醚。
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68-178mgKOH/g。
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购买厂家为金华市仁达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AC-1203。
所述多元醇为1,4-丁二醇。
所述脂肪族二元酸为丁二酸。
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所述钛酸酯为钛酸正丁酯。
实施例4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多元醇4.2份、芳香族二元酸2.5份、脂肪族二元酸2.5份、钛酸酯0.008份。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元醇4.2份、芳香族二元酸2.5份、脂肪族二元酸2.5份、钛酸酯0.004份加入通入氮气的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得到化合物a,反应釜加热温度为230℃,加热时间为3h;然后停止通氮气后抽真空至8.2kPa后继续反应1.9h,再升温到242.5℃;
S2.将钛酸酯0.004份加入化合物a中,抽真空至100Pa,继续反应2.5h,降温取出物料,得到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所述多元醇为1,4-丁二醇。
所述脂肪族二元酸为丁二酸。
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所述钛酸酯为钛酸正丁酯。
性能测试
选取实施例1-4制备得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个10组,去除测试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以下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特性粘度测试:在25℃下采用乌氏粘度测量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特性粘度。
表1
Figure BDA0003194014490000051
Figure BDA0003194014490000061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多元醇3-5份、聚氧乙烯醚0.01-0.1份、芳香族二元酸2-4份、脂肪族二元酸2-4份、钛酸酯0.001-0.0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醚选自十二胺聚氧乙烯醚、十八胺聚氧乙烯醚、油胺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醚为十二胺聚氧乙烯醚,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30-220mgKOH/g。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60-200mgKOH/g。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的总胺值为168-178mgKOH/g。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乙二醇、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戊二醇、1,6-己二醇、二缩二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二元酸选自乙二酸、十二烷基二酸、丁二酸、十三烷基二酸、己二酸、1,4-环己烷二甲酸、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元酸选自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选自钛酸四异丙酯、钛酸正丁酯、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元醇3-5份、聚氧乙烯醚0.01-0.1份、芳香族二元酸2-4份、脂肪族二元酸2-4份、钛酸酯2-6份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得到化合物a,加热温度为200-260℃,加热时间为0.5-8h;
S2.将钛酸酯2-6份加入化合物a中进行加热,降温后温取出物料,得到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CN202110885576.0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073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576.0A CN115073717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576.0A CN115073717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3717A true CN115073717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5576.0A Pending CN115073717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371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8935A (zh) * 2020-08-11 2020-10-30 广州德恒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酰胺基团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8550A (zh) * 2021-01-27 2021-06-04 唐山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20388A (zh) * 2021-01-27 2021-06-08 唐山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8935A (zh) * 2020-08-11 2020-10-30 广州德恒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酰胺基团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8550A (zh) * 2021-01-27 2021-06-04 唐山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20388A (zh) * 2021-01-27 2021-06-08 唐山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0063B1 (en) Poly(butylene-co-adipate terephthalate),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uses thereof
KR102218228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KR101801703B1 (ko) 폴리유산 수지 및 공중합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블렌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제품
JP2012512278A (ja) 引裂き強さを向上させたコポリエステル
CN110606941B (zh) 一种低端羧基耐水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898550B (zh) 一种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110477A (ko) 젖산과 아이소소바이드가 공중합된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920388A (zh) 一种生物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775B (zh) 耐水解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JP2012512314A (ja) 引裂き強さを向上させたコポリエステル
CN107915833A (zh) 一种纤维级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113260A (ko) 동일계내 티탄 함유 촉매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변형된 말단캡핑된 폴리(알킬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 및 이로부터 유래된 조성물
JP2019011453A (ja) 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中のジ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の生成を減少する方法
CN108467479B (zh) 一种增韧2,5-呋喃二甲酸共聚酯
CN115073717A (zh) 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02720A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碳酸-丁二醇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3872B (zh) 一种超延时机械性能的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514786B1 (ko) 바이오 매스 유래 성분을 포함한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3185682B (zh) 一种改性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166874A (ja)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樹脂、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塗料、コーティング剤、及び接着剤
KR101308662B1 (ko) 선상 생분해성 폴리에스테르계 공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08641094B (zh) 一种改性木质素基双酚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4524923B (zh) 一种基于十二烷二酸和乙二醇的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313778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法
CN115322346B (zh) 生物基可降解聚酯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