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1923A -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1923A
CN115041923A CN202210727438.4A CN202210727438A CN115041923A CN 115041923 A CN115041923 A CN 115041923A CN 202210727438 A CN202210727438 A CN 202210727438A CN 115041923 A CN115041923 A CN 115041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rolling
cylinder
fixedly connected
b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74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1923B (zh
Inventor
林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ush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ush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ush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ush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74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1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1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1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1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涉及衬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开缝衬套的规格要求选取原料;S2、通过辊压机进行滚压整平调整至所需厚度;S3、将滚压后的原料根据衬套的长度规格要求,通过冲床冲裁成条状的带材;S4、将带材通过送料装置进行送料;S5、通过卷圆装置将带材卷圆成不同的直径规格要求,使衬套逐渐成形;S6、通过冲切装置将带材切断,得到开缝衬套。本申请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衬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衬套是指起衬垫作用的环套,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的滑动部位。在运动部件中,长期磨擦会造成零件磨损,当轴和孔的间隙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更换零件,衬套安装在轴和孔之间,从而减少轴和轴座的磨损。目前在衬套的加工工艺中,对衬套进行卷圆处理是尤为重要的工艺环节之一。
公告号为CN21613791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凸缘衬套骨架卷圆一体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芯轴固定座,所述芯轴固定座的前视面固定连接有卷圆芯轴,所述卷圆芯轴的下方设置有下圆模,所述下圆模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卷圆芯轴的上方设置有上圆模,所述上圆模固定安装在上模板的底面上,所述上模板与油压机相连。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虽然通过上圆模和下圆模的相互配合,使得衬套毛坯件卷圆,但是由于衬套使用范围不同,所要求的直径尺寸也不同,从而当需要卷圆成不同的直径尺寸时,需要更换上下圆模以及芯轴,比较麻烦,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开缝衬套的规格要求选取原料;
S2、通过辊压机进行滚压整平调整至所需厚度;
S3、将滚压后的原料根据衬套的长度规格要求,通过冲床冲裁成条状的带材;
S4、将带材通过送料装置进行送料;
S5、通过卷圆装置将带材卷圆成不同的直径规格要求,使衬套逐渐成形;
S6、通过冲切装置将带材切断,得到开缝衬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开缝衬套的规格要求选取对应的原料,之后通过辊压机将原料进行滚压整平调整至所需的厚度,并将滚压后的原料根据衬套的长度规格要求,通过冲床冲裁成满足规格要求的呈条状的带材,之后将条状的带材通过送料装置进行送料,并通过卷圆装置将带材卷圆成所需的直径规格要求,使衬套逐渐成形,之后通过冲切装置将带材切断,从而得到开缝衬套,进而卷圆装置能够根据所需的衬套直径要求,将带材卷圆成符合直径要求的衬套,无需更换模具,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将步骤S6中得到的开缝衬套送入自动去毛刺机中进行去毛刺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开缝衬套送入自动去毛刺机中进行去毛刺处理,从而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使开缝衬套表面光滑整洁,提高产品的性能与稳定性。
可选的,将去毛刺后的衬套经过倒角机进行倒角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衬套通过倒角机的倒角处理,便于后期零件装配。
可选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传送带材的传送轮,所述支架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送料电机,所述第一送料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于传送轮,所述支架位于传送轮上方沿纵向滑移连接有升降块,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块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块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接触带材上表面的压紧轮,所述升降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送料电机,所述第二送料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压紧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带材送入传送轮上,之后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块下降,使升降块带动压紧轮向下移动,使压紧轮抵接于带材的上表面,之后同时开启第一送料电机与第二送料电机,使传送轮与压紧轮同步转动,进而将带材进行输送。
可选的,所述升降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支架侧壁沿纵向开设有供燕尾块滑移的燕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块上下移动,使燕尾块滑移连接于燕尾槽内,从而使升降块能够带动压紧轮稳定移动。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架的转盘,所述转盘位于升降块上方,所述转盘位于轴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转动连接于升降块,所述支架外壁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与转盘同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带材放置在传送轮上后,升降电机驱动转盘转动,使支杆随着转盘的转动而移动,进而支杆驱动连杆上下移动,使连杆带动升降块实现上下移动,进而升降块带动压紧轮压紧于带材上表面或与带材分离,使带材能够顺利进行传送。
可选的,所述卷圆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出料端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有呈圆柱状的卷圆块,且所述卷圆块的轴向与带材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卷圆块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卷圆槽,若干所述卷圆槽沿卷圆块径向排列分布设置,所述卷圆块沿带材移动方向开设有供带材进出卷圆槽的料口,所述安装架位于卷圆块靠近传送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带材进入对应卷圆槽的调整机构,所述冲切装置设置于安装架且位于卷圆块的料口上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材在传送轮与压紧轮的传送下,带材端部逐渐从传送轮与压紧轮之间移出,并通过调整机构的调整,使带材朝向对应的卷圆槽开口方向移动,带材从料口处进入卷圆槽内进行卷圆,并使带材端部从卷圆槽出口处移出,进而使带材卷圆成衬套,之后冲切装置将带材切断,进而人员可将衬套从卷圆槽中取出,由此带材进入至不同半径的卷圆槽内进行卷圆,能够得到不同半径规格的衬套,方便操作,提高效率。
可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位于带材的上下方,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朝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位于卷圆块与传送轮之间,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分别接触于带材的上下表面,调整带材从压紧轮与传送轮移出后的弯曲度,使带材从料口进入至不同的卷圆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材在传送轮与压紧轮的传送下,带材端部逐渐从传送轮与压紧轮之间移出,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可以预先调整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的位置,使带材端部移出后,能够经过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的接触导向,使带材端部弯曲并能够朝向不同的卷圆槽开口。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位于料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用于使带材从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中移出后稳定伸入至对应卷圆槽内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中空且两端呈开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带材在经过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的导向弯曲之后,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对应的卷圆槽内,从而通过设置第三气缸与导向板,预先通过第三气缸调整导向板的位置,使导向板的一端与出料的带材端部对齐,导向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卷圆槽进口对齐,使带材能够进入导向板内,在导向板的导向下,能够顺利进入卷圆槽内进行卷圆。
可选的,所述冲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且位于卷圆块上方的冲切气缸,所述冲切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冲切刀,所述冲切刀的一侧侧壁贴合于卷圆槽入口侧壁,且所述冲切刀的另一侧侧壁与导向板端部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材进入卷圆槽内,在压紧轮与传送轮的驱动下,带材在卷圆槽内移动,使带材卷圆,并且带材端部从卷圆槽出口处移出,之后冲切气缸驱动冲切刀向下移动,使冲切刀将带材切断,从而得到衬套。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根据开缝衬套的规格要求选取对应的原料,之后通过辊压机将原料进行滚压整平调整至所需的厚度,并将滚压后的原料根据衬套的长度规格要求,通过冲床冲裁成满足规格要求的呈条状的带材,之后将条状的带材通过送料装置进行送料,并通过卷圆装置将带材卷圆成所需的直径规格要求,使衬套逐渐成形,之后通过冲切装置将带材切断,从而得到开缝衬套,进而卷圆装置能够根据所需的衬套直径要求,将带材卷圆成符合直径要求的衬套,无需更换模具,提高工作效率。
2.带材在传送轮与压紧轮的传送下,带材端部逐渐从传送轮与压紧轮之间移出,并通过调整机构的调整,使带材朝向对应的卷圆槽开口方向移动,带材从料口处进入卷圆槽内进行卷圆,并使带材端部从卷圆槽出口处移出,进而使带材卷圆成衬套,之后冲切装置将带材切断,进而人员可将衬套从卷圆槽中取出,由此带材进入至不同半径的卷圆槽内进行卷圆,能够得到不同半径规格的衬套,方便操作,提高效率。
3.为了带材在经过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的导向弯曲之后,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对应的卷圆槽内,从而通过设置第三气缸与导向板,预先通过第三气缸调整导向板的位置,使导向板的一端与出料的带材端部对齐,导向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卷圆槽进口对齐,使带材能够进入导向板内,在导向板的导向下,能够顺利进入卷圆槽内进行卷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支架与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卷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送料装置;2、卷圆装置;3、冲切装置;11、支架;12、传送轮;13、第一送料电机;14、升降块;15、燕尾块;16、燕尾槽;17、压紧轮;18、第二送料电机;4、升降机构;41、转盘;42、支杆;43、连杆;44、升降电机;21、安装架;22、卷圆块;23、卷圆槽;24、料口;25、进口;26、出口;5、调整机构;51、第一气缸;52、第二气缸;53、第一导向轮;54、第二导向轮;55、第三气缸;56、导向板;31、冲切气缸;32、冲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参照图1,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开缝衬套的规格要求选取原料;S2、通过辊压机将原料进行滚压整平调整至所需的厚度;S3、将滚压后的原料根据衬套的长度规格要求,通过冲床冲裁成条状的带材;S4、将带材通过送料装置1进行送料;S5、通过位于送料装置1出料端处的卷圆装置2将带材卷圆成所需的直径规格要求,使衬套逐渐成形;S6、通过冲切装置3将带材切断,得到开缝衬套,再将开缝衬套送入自动去毛刺机中进行去毛刺处理,之后再对开缝衬套经过倒角机进行倒角,从而便于装配使用。
参照图2,其中送料装置1包括呈竖直的支架11,支架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传送带材的传送轮12,若干传送轮12沿水平方向等距排列设置,支架11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若干第一送料电机13,第一送料电机13输出轴与传送轮12同轴固定,使传送轮12接触于带材下表面。支架11位于传送轮12的上方沿纵向滑移连接有呈竖直的升降块14,升降块14的一侧侧壁焊接有燕尾块15,支架11侧壁沿纵向开设有供燕尾块15滑移的燕尾槽16。
参照图3,升降块14呈中空且下端呈开口设置,升降块14内腔转动穿设有若干压紧轮17,压紧轮17的轴向与传送轮12的轴向平行,压紧轮17下端伸出升降块14下端并接触于带材的上表面, 若干压紧轮17沿带材移动方向等距排列设置,且压紧轮17与传送轮12一一对齐设置。升降块14背离燕尾块15的一侧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送料电机18,第二送料电机18输出轴与压紧轮17同轴固定。
参照图2与图3,支架11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块14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架11的转盘41,转盘41位于升降块14上方,且转盘41的轴向与压紧轮17的轴向平行。转盘41位于轴心的一侧焊接有呈水平的支杆42,支杆42通过轴承转动套设有连杆43,连杆43下端转动连接于升降块14上端。支架11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升降电机44,升降电机44输出轴与转盘41同轴固定,从而升降电机44转动时,驱动转盘41转动,进而使支杆42带动连杆43上下移动,使连杆43带动升降块14上下移动,使压紧轮17能够压紧带材,之后第一送料电机13与第二送料电机18同步开启,使带材能够移动送料。
参照图3与图4,卷圆装置2包括设置于支架11出料端的安装架21,安装架21呈竖直设置,且安装架21侧边与支架11出料端抵接,安装架21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呈圆柱状的卷圆块22,卷圆块22的轴向与传送轮12的轴向平行。卷圆块22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呈环状的卷圆槽23,卷圆槽23一侧呈开口,若干卷圆槽23与卷圆块22共心,若干卷圆槽23沿卷圆块22的径向等距排列分布,从而使若干卷圆槽23的半径不同。卷圆块22沿带材移动方向开设有供带材进出卷圆槽23的料口24,且料口24朝向传送轮12开设,同时料口24截面由两条直角侧边构成,且其中一条直角侧边呈水平且沿着带材移动方向设置,另一条直角侧边呈竖直且面向带材,同时两条直角侧边使卷圆槽23构成缺口,由此位于呈竖直直角侧边处的卷圆槽23端口为带材进口25,位于呈水平直角侧边处的卷圆槽23端口为带材出口26。
参照图4,安装架21位于卷圆块22靠近传送轮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带材进入对应的卷圆槽23内的调整机构5,冲切装置3设置于安装架21且位于卷圆块22的料口24上方设置。调整机构5包括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架21的第一气缸51与第二气缸52,第一气缸51与第二气缸52位于卷圆块22与传送轮12之间,第一气缸51位于带材上方且输出轴朝下并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53,第二气缸52位于带材下方且输出轴朝上并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54,第一气缸51与第二气缸52均呈竖直且相互对齐设置,使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对齐。
第一导向轮53接触于带材的上表面,第二导向轮54接触于带材的下表面,从而第一气缸51与第二气缸52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的位置,使带材从传送轮12与压紧轮17之间移出后,由于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的导向作用,带材弯曲,使带材经过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之后,带材端部能够与对应的卷圆槽23进口25对齐,朝向对应的卷圆槽23进口25方向移动,由于各个卷圆槽23的直径不同,从而带材经过卷圆槽23卷圆之后,从卷圆槽23出口26移出,形成不同直径的衬套。
参照图4,为了使带材从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之间移出后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卷圆槽23进口25,安装架21位于料口24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气缸55,第三气缸55输出轴朝下且焊接有呈水平的导向板56,导向板56呈中空且两端呈开口设置。
参照图4,冲切装置3包括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架21的冲切气缸31,冲切气缸31位于卷圆槽23进口25上方设置,冲切气缸31输出轴朝下且焊接有呈竖直的冲切刀32,冲切刀32的一侧侧壁贴合于卷圆槽23进口25处直角侧边,冲切刀32的另一侧侧壁与导向板56端部留有间隙,从而当带材从卷圆槽23出口26移出后,带材接触于导向板56下表面时,冲切气缸31驱动冲切刀32向下移动,冲切刀32将带材切断,从而得到衬套,之后将衬套沿着卷圆槽23轴向移动,从卷圆块22中取出。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带材放置在传送轮12上,之后升降电机44驱动转盘41转动,转盘41带动支杆42转动,使连杆43带动升降块14向下移动,进而使压紧轮17抵接于带材上表面,之后第一送料电机13与第二送料电机18同步开启,传送轮12与压紧轮17同步转动,将带材进行输送,使带材在经过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时,可预先通过调整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以及导向板56的位置高度,使带材在进入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之间时,能够弯曲并朝向相对应的卷圆槽23进口25方向移动,且带材端部进入导向板56,导向板56防止带材移动方向偏离,从而使带材端部能够顺利进入对应的卷圆槽23进口25,并沿着卷圆槽23开设方向移动,使带材能够卷圆,之后带材端部从卷圆槽23出口26移出,且接触于导向板56时,冲切气缸31驱动冲切刀32向下移动,使冲切刀32将带材切断,得到衬套,从而人员可将衬套从卷圆槽23中抽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开缝衬套的规格要求选取原料;
S2、通过辊压机进行滚压整平调整至所需厚度;
S3、将滚压后的原料根据衬套的长度规格要求,通过冲床冲裁成条状的带材;
S4、将带材通过送料装置(1)进行送料;
S5、通过卷圆装置(2)将带材卷圆成不同的直径规格要求,使衬套逐渐成形;
S6、通过冲切装置(3)将带材切断,得到开缝衬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S6中得到的开缝衬套送入自动去毛刺机中进行去毛刺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去毛刺后的衬套经过倒角机进行倒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1)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传送带材的传送轮(12),所述支架(1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送料电机(13),所述第一送料电机(13)输出轴固定连接于传送轮(12),所述支架(11)位于传送轮(12)上方沿纵向滑移连接有升降块(14),所述支架(11)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块(14)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块(14)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接触带材上表面的压紧轮(17),所述升降块(14)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送料电机(18),所述第二送料电机(18)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压紧轮(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4)侧壁固定连接有燕尾块(15),所述支架(11)侧壁沿纵向开设有供燕尾块(15)滑移的燕尾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架(11)的转盘(41),所述转盘(41)位于升降块(14)上方,所述转盘(41)位于轴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42),所述支杆(42)转动连接有连杆(43),所述连杆(43)转动连接于升降块(14),所述支架(11)外壁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44),所述升降电机(44)输出轴与转盘(41)同轴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圆装置(2)包括设置于支架(11)出料端的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固定连接有呈圆柱状的卷圆块(22),且所述卷圆块(22)的轴向与带材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卷圆块(22)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卷圆槽(23),若干所述卷圆槽(23)沿卷圆块(22)径向排列分布设置,所述卷圆块(22)沿带材移动方向开设有供带材进出卷圆槽(23)的料口(24),所述安装架(21)位于卷圆块(22)靠近传送轮(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带材进入对应卷圆槽(23)的调整机构(5),所述冲切装置(3)设置于安装架(21)且位于卷圆块(22)的料口(24)上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21)的第一气缸(51)与第二气缸(52),所述第一气缸(51)与第二气缸(52)分别位于带材的上下方,所述第一气缸(51)输出轴与第二气缸(52)的输出轴朝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气缸(51)与第二气缸(52)位于卷圆块(22)与传送轮(12)之间,所述第一气缸(51)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53),所述第二气缸(52)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54),所述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分别接触于带材的上下表面,调整带材从压紧轮(17)与传送轮(12)移出后的弯曲度,使带材从料口(24)进入至不同的卷圆槽(2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1)位于料口(24)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55),所述第三气缸(55)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用于使带材从第一导向轮(53)与第二导向轮(54)中移出后稳定伸入至对应卷圆槽(23)内的导向板(56),所述导向板(56)呈中空且两端呈开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21)且位于卷圆块(22)上方的冲切气缸(31),所述冲切气缸(3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冲切刀(32),所述冲切刀(32)的一侧侧壁贴合于卷圆槽(23)入口侧壁,且所述冲切刀(32)的另一侧侧壁与导向板(56)端部留有间隙。
CN202210727438.4A 2022-06-25 2022-06-25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Active CN115041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7438.4A CN115041923B (zh) 2022-06-25 2022-06-25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7438.4A CN115041923B (zh) 2022-06-25 2022-06-25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1923A true CN115041923A (zh) 2022-09-13
CN115041923B CN115041923B (zh) 2023-03-24

Family

ID=8316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7438.4A Active CN115041923B (zh) 2022-06-25 2022-06-25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192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0325A (ko) * 2008-05-19 2009-11-24 문경식 트랙링크용 부시의 제조방법
CN206122422U (zh) * 2016-09-22 2017-04-26 上海新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电机用汇流环铜排卷圆工装
CN109420875A (zh) * 2017-08-19 2019-03-05 嘉善安必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衬套的加工方法
CN113385945A (zh) * 2021-06-17 2021-09-14 宝鸡比优特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开口衬套一次性成型机
CN216575258U (zh) * 2021-12-03 2022-05-24 嘉兴阿特善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卷材冲切进料导向固定装置
CN114535411A (zh) * 2022-02-21 2022-05-27 成都浩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缝衬套制备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0325A (ko) * 2008-05-19 2009-11-24 문경식 트랙링크용 부시의 제조방법
CN206122422U (zh) * 2016-09-22 2017-04-26 上海新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电机用汇流环铜排卷圆工装
CN109420875A (zh) * 2017-08-19 2019-03-05 嘉善安必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衬套的加工方法
CN113385945A (zh) * 2021-06-17 2021-09-14 宝鸡比优特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开口衬套一次性成型机
CN216575258U (zh) * 2021-12-03 2022-05-24 嘉兴阿特善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卷材冲切进料导向固定装置
CN114535411A (zh) * 2022-02-21 2022-05-27 成都浩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缝衬套制备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1923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0743A (zh) 一种全自动同轴线剥线机
CN109534076B (zh) 一种卷材的打孔分切机
EP0006321A1 (en)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on hollow workpieces
CN109366185B (zh) 自动旋转滚切冲压机床
CN115041923B (zh) 一种开缝衬套的加工方法
CN111152038A (zh) 轮圈成型焊接产线
US4831716A (en) Inserting insulating material into electric motor stators
CN112962175A (zh) 一种玻璃纤维短丝生产切丝加工机械及切丝加工方法
CN114890214B (zh) 一种钢纸生产用分切卷绕设备及其方法
CN112719406B (zh) 圆管切割装置及具有该圆管切割装置的圆管旋切机
CN213381709U (zh) 烘培纸平切机
CN210648776U (zh) 一种分条机的导向装置
CN114536029A (zh) 一种自动进给金属板材冲压成型系统及加工方法
CN107900697B (zh) 一种双辊轧的灯具生产线
CN112411167A (zh) 一种抗紫外线服装面料生产工艺
CN101214525A (zh) 无切屑快速压制环形零件的装置及方法
CN113752735B (zh) 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
CN116571660B (zh) 一种金属线材调直切割机
CN213731981U (zh) 一种纸管加工的端面磨和开槽装置
CN216466447U (zh) 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的割槽装置
CN115673106B (zh) 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金属板材冲压剪切设备
CN211613815U (zh) 一种换向器的嵌件铜排的挤压轧制装置
CN213731966U (zh) 一种平口切断机
CN219683821U (zh) 单环成型设备
CN212666191U (zh) 一种纸管开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