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1867A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1867A
CN114981867A CN202180009721.7A CN202180009721A CN114981867A CN 114981867 A CN114981867 A CN 114981867A CN 202180009721 A CN202180009721 A CN 202180009721A CN 114981867 A CN114981867 A CN 114981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power supply
light
conne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97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雅也
西出雅彦
有泽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81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1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54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LED ar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63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EL-b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发光装置是如下结构,具有:将第1电源布线与第2电源布线连接的第1连接布线以及第2连接布线;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2引出布线;和设置在相对于第1连接布线而与第2引出布线相反的一侧的第1引出布线,第1引出布线被并行地配置多个,并且分别在连接于第1信号布线的前端具有作为第1连接部的第1连接焊盘部,第2引出布线在连接于第2信号布线的前端具有作为第2连接部的第2连接焊盘部,第2连接焊盘部和与其相邻的第1连接焊盘部间的距离比多个第1连接焊盘部的相邻间距离大。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备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以及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OEL)元件等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发光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61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发光装置是如下结构,具备:
基板;
第1信号布线以及第2信号布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1区域,在规定方向延伸;
第1开关元件和连接于其输出部的第1发光部,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2区域;
第2开关元件以及连接于其输出部的第2发光部,位于所述第2区域,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第1开关元件以及第1发光部相邻;
多个第1引出布线,连接于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输入部,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第2引出布线,连接于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输入部,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1引出布线的第1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1信号布线;和
所述第2引出布线的第2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2信号布线,
所述第2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1连接部间的距离比多个所述第1连接部的相邻间距离大。
本公开的发光装置是如下结构,包含:
长条板状的基板;
第1电源布线,在所述基板上,与该基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而设置;
第2电源布线,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第1电源布线平行地设置;
第1信号布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1电源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之间的第1区域,与所述第1电源布线平行地配置;
第1开关元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1发光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相对于所述第2电源布线而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第2区域;
第2开关元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2发光部,在所述第2区域,在所述长边方向上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1发光部相邻地设置;
第2信号布线,设置在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1信号布线与所述第1电源布线之间;
第1连接布线,将所述第1电源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连接;
第1引出布线,在所述基板上,在所述长边方向上与所述第1连接布线相邻地设置,将所述第1信号布线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连接;
第2引出布线,所述基板上,设置于在所述长边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1连接布线而与所述第1引出布线相反的一侧,将所述第2信号布线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连接;
所述第1引出布线被并行地配置多个,并且分别在连接于所述第1信号布线的前端具有第1连接部,
所述第2引出布线在连接于所述第2信号布线的前端具有第2连接部,
所述第2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1连接部间的距离比多个所述第1连接部的相邻间距离大。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变得更为明确。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发光装置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部以及驱动元件的电路图。
图4是将图2的一部分的发光部、与发光部连接的开关元件、与开关元件连接的布线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5是图4的切断面线V1-V2处的剖视图。
图6是从图1的切断面线V3-V4观察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布线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布线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布线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布线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公开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作为基础的结构进行阐述。
例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光装置形成有:玻璃基板等的长条板状的基板、在基板的一个面沿着基板的长边方向而排列配置的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驱动多个发光元件的多个驱动电路模块、以及将驱动电路模块与发光元件连接的多个布线。多个布线是将驱动元件与驱动电路模块连接的数据布线等。各驱动电路模块沿着多个发光元件的列排列而配置,例如一个驱动电路模块驱动400个发光元件,这种的驱动电路模块被设置20个,发光元件合计为8000个,这些的发光元件通过上述的布线而与各驱动电路模块连接。
此外,在基板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驱动各驱动电路模块以及各发光元件、并控制各发光元件的发光的驱动装置例如通过玻璃上芯片(Chip On Glass:COG)方式等的安装方法而被安装。在基板的一个面的各驱动元件的设置部的附近的缘部,设置用于在与各驱动元件之间输入输出驱动信号、控制信号等的柔性电路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
各驱动电路具有:移位寄存器、逻辑或非(NOR)电路、倒变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传输门元件、以及驱动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在驱动用TFT的漏极电极连接有包含有机LED元件等的发光元件。若对各驱动用TFT的栅极电极按每个布线提供栅极电位来作为数据信号,则各发光元件构成为基于与数据信号相应的电源电压的电源电流被提供至各发光元件,以不同的亮度进行发光。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示装置中,在基板上形成有在多个绝缘层的层间配置有各种布线的多层层叠型布线构造体,在该多层层叠型布线构造体中,与各驱动用TFT的栅极电极电连接的下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与基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到配置有各发光元件的发光点,从此处通过接触孔等的层间连接导体而提升至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各个的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在与基板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与驱动用TFT的栅极电极连接。此外,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在与基板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跨越在与基板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其他的下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与各驱动用TFT的栅极电极连接。在这种的布线路径中,在一条的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与多个其他的下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各自之间产生寄生电容,通过该寄生电容在施加于各驱动用TFT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位产生电位差。
此外,作为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与层间连接导体的连接部的连接部被配置为:从接近于处于基板的长边方向的端部的电源的近位置的发光点向远离电源的远位置的发光点,从发光点观察而依次分离(或者依次接近)。其结果,随着从连接部最接近于发光点的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到连接部最远离发光点的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寄生电容也依次增加,在各发光点的寄生电容中产生倾斜分布。其结果,在多个发光点的发光亮度中产生在长边方向倾斜的偏差。因此,从以往谋求能够消除这种寄生电容的倾斜分布、抑制发光亮度的偏差的发光装置。
此外,与驱动用TFT的源极电极连接的电源布线(也称为阳极布线、VDD布线)在俯视下与多个下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平行,被配置于多个下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的外侧(远离的发光点的一侧)以及内侧(接近发光点的一侧)的至少外侧。并且,从电源布线分支的电源支线穿过相邻的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的连接部间的间隙(设为间隙Ss)以及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间的间隙(设为间隙Sh)而配置,与源极电极连接。该情况下,由于为了间隙Ss以及间隙Sh较小、特别是相邻的连接部彼此接近而间隙Ss较小,因此存在电源支线与相邻的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接触而容易短路的这种问题。此外,若想要避免短路而使得电源支线较细,则存在难以将充分的电源电压(源极电压)提供给驱动用TFT的这种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发光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局部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发光装置被应用于在装备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的表面作为静电潜像形成图像信息的有机LED打印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Printer:OLEDP)头的情况进行说明。有机LED打印机头是在长条板状的基板8000~16000个的发光元件以大致一定的电路图案排列为一直线的结构,因此参照图1对本公开的发光装置的基本的电路图案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为如下结构,具备:基板31;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位于基板31上的第1区域S1,在规定方向(例如基板31的长边方向X)延伸;位于基板31上的第2区域S2,作为第1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44a和连接于其输出部的第1发光部33L1;位于第2区域S2,在规定方向上与TFT44a以及第1发光部33L1相邻的作为第2开关元件的TFT44b以及连接于其输出部的第2发光部33L2;与TFT44a输入部(栅极电极)连接,在与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基板31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引出布线21;与TFT44b的输入部连接,在与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2引出布线22;与第1信号布线37d1连接的作为第1引出布线21的第1连接部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与第2信号布线37d2连接的作为第2引出布线22的第2连接部的第2连接焊盘部23b,第2连接焊盘部23b与相邻于其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间的距离比多个第1连接焊盘部23a的相邻间距离大。
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通过上述的结构实现以下的效果。第2连接焊盘部23b和相邻于其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间的间隙(间隙Ss12)比多个第1连接焊盘部23a的相邻间的间隙(间隙Ss11)大。另外,该情况下的间隙Ss11以及间隙Ss12相当于连接焊盘部间的分离的距离(最短距离),与长边方向X上分离的距离不同。由于Ss12>Ss11,因此容易穿过间隙Ss12而配置电源支线等的其他的布线。其结果,能够在受限的面积的区域构成复杂的布线构造。此外,由于能够使穿过间隙Ss12的电源支线等的其他的布线的线宽较粗,因此能够使其他的布线低电阻化。
基板31上的规定方向在长条状的基板31的情况下可以是基板31的长边方向X。在基板31是正方形状等的没有明确的长边方向的形状的情况下,可以是与基板31的一边平行的方向。此外,与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在长条状的基板31的情况下可以是基板31的短边方向。在基板31是正方形状等的没有明确的长边方向的形状的情况下,与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可以是与规定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规定方向和与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交叉角度可以是45°~90°左右,也可以是80°~90°左右。另外,“~”表示“至”,以下同样。
第2信号布线37d2可以是如下结构,位于比第1信号布线37d1更远离第2区域S2的位置,从而第2引出布线22的长度比多个第1引出布线21的任一者的长度长。该情况下,容易设为Ss12>Ss11。Ss12可以超过Ss11的1倍而是5倍以下左右。例如,Ss11可以是5μm~50μm左右。
如图1所示,可以是如下结构,第1信号布线37d1存在多根,他们并行地配置,某个第1连接焊盘部23a与某个第1信号布线37d1连接,与上述某个第1连接焊盘部23a相邻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连接于与上述某个第1信号布线37d1相邻的第1信号布线37d1。该情况下,Ss11较小,容易设为Ss12>Ss11。
可以是如下结构,具备位于基板31上并在规定方向延伸的第1电源布线8以及第2电源布线9,第1电源布线8以及第2电源布线9配置为夹着第1区域S1,并且第2电源布线9位于比第1电源布线8更接近于第2区域S2的位置。该情况下,由于电源布线存在2个,因此电源电流被分流,能够抑制布线方向上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第1电源布线8以及第2电源布线9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可以分别集中为一个。该情况下,可实现通过对第1电源布线8以及第2电源布线9的一个输入端输入规定的电源电流从而自动地被分流的这种效果。此外,也可实现将第1电源布线8以及第2电源布线9与电源装置连接的布线构造简化的这种效果。由于第2电源布线9位于比第1电源布线8更接近于第2区域S2的位置,因此将TFT44a的源极电极与第2电源布线9连接的布线变短,将TFT44b的源极电极与第2电源布线9连接的布线变短。
也可以是具备位于基板31上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将第1电源布线8与第2电源布线9连接的连接布线的结构。该情况下,由于电源布线包含第1电源布线8、第2电源布线9、连接布线,因此电源布线的截面积增大,电源布线的电阻变小。其结果,能够使得电源布线的电压降较小。此外,能够抑制在电源布线的线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部中输入相同的驱动电流时产生亮度的倾斜。
连接布线可以是包含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的结构。该情况下,电源布线的截面积进一步增大,电源布线的电阻进一步变小。其结果,能够使得电源布线的电压降更小。此外,能够更加抑制在电源布线的线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部中输入相同的驱动电流时产生亮度的倾斜。连接布线也可以包含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以外的连接布线。即,连接布线可以是三根以上。
可以是如下结构,第1电源布线8的线宽比第1连接布线11的线宽以及第2连接布线12的线宽的任一者大,第2电源布线9的线宽比第1连接布线11的线宽以及第2连接布线12的线宽的任一者大。该情况下,作为主电源布线的第1电源布线8以及第2电源布线9中的电压降较小。其结果,能够更加抑制在电源布线的线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部中输入相同的驱动电流时产生亮度的倾斜。
第1电源布线8的线宽可以比第2电源布线9的线宽大。该情况下,能够减小距离包含TFT44a、第1发光部33L1、TFT44b以及第2发光部33L2的发光区域(第2区域S2)比第2电源布线9远的第1电源布线8所引起的电压降。即,第1电源布线8与第2电源布线9间的信号路径(设为第1信号路径)比第2电源布线9与发光区域间的信号路径(设为第2信号路径)长。因此,在第1电源布线8的线宽与第2电源布线9的线宽相同的情况下,第1信号路径中的电压降比第2信号路径中的电压降大。通过将第1电源布线8的线宽设为大于第2电源布线9的线宽,由此能够减小第1信号路径中的电压降,其结果能够使第1信号路径中的电压降与第2信号路径中的电压降接近或者相同。其结果,能够减小第1电源布线8以及第2电源布线9的整体的电源布线中的电压降。
此外,第1电源布线8可以是从电源电压的输入端例如图1所示的第1电源布线8的一端向电源电压的输出端例如图1所示的第1电源布线8的另一端而线宽变大的结构。该情况下,能够减小第1电源布线8的延伸的方向(线方向)上的电压降。第1电源布线8的线宽可以逐渐地变大,也可以阶段性地变大。对于第2电源布线9,也是同样。
也可以是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上的部位的线宽比第1信号布线37d1与第2电源布线9之间的部位的线宽小的结构。该情况下,能够减小第1连接布线11与第1信号布线37d1在俯视下重叠的部位产生的寄生电容、第1连接布线11与第2信号布线37d2在俯视下重叠的部位产生的寄生电容。对于第2连接布线12,也起到同样的效果。此外,在第1信号布线37d1与第2电源布线9之间的部位,由于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分别与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不重叠,因此能够在该部位增大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线宽。其结果,能够抑制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电阻变大。
也可以是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上的部位的线宽一定的结构。该情况下,能够使第1连接布线11与各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在俯视下重叠的部位所产生的各寄生电容一定,并且能够将这些寄生电容的总和设为最小限度。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TFT44a的输入部是栅极电极,TFT44b的输入部是栅极电极,TFT44a的源极电极以及TFT44b的源极电极分别与第2电源布线9。该情况下,将TFT44a的源极电极与第2电源布线9连接的布线的长度变短,将TFT44b的源极电极与第2电源布线9连接的布线的长度变短。其结果,这些的布线的电阻变小,能够抑制因这些布线的电阻而第1发光部33L1以及第2发光部33L2的亮度降低。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第1连接焊盘部23a具有沿着第1信号布线37d1延伸的形状,第2连接焊盘部23b具有沿着第2信号布线37d2延伸的形状。该情况下,能够减小第1连接焊盘部23a处的连接电阻,从而能够抑制因第1连接布线21的寄生电容导致的信号电压的钝化以及降低。此外,能够减小第2连接焊盘部23b处的连接电阻,从而能够抑制因第2引出布线22的寄生电容导致的信号电压的钝化以及降低。此外,第1连接焊盘部23a具有与第1信号布线37d1连接的接触孔等的连接部,将该连接部在第1连接焊盘部23a延伸的方向上增长变得容易。此外,第1连接焊盘部23a具有多个连接部变得容易。这些情况下,第1连接焊盘部23a与第1信号布线37d1的连接电阻变小。对于第2连接焊盘部23b与第2信号布线37d2也同样。
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在基板31上形成在多个绝缘层的层间配置各种布线的多层层叠型布线构造体,涉及该多层层叠型布线构造体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包含:玻璃基板等的具有透光性的长条板状的基板31;在基板31上与该基板31的长边方向X平行地延伸设置的第1电源布线8;在基板31上与第1电源布线8平行地设置的第2电源布线9;在基板31上的第1电源布线8与第2电源布线9之间的第1区域S1,与第1电源布线8平行地配置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8根)的第1信号布线37d1;在基板31上的相对于第2电源布线9而与第1区域S1相反的一侧的第2区域S2所设置的驱动用的第1开关元件即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44a;在基板31上的第2区域S2设置,与TFT44a串联连接的第1发光部33L1;以及在基板31上的第2区域S2,在长边方向X上与TFT44a相邻地设置的驱动用的第2开关元件即TFT44b。
发光装置还包含:在基板31的第2区域S2设置,与TFT44b串联连接的第2发光部33L2;在基板31上的第1区域S1的第1信号布线37d1与第1电源布线8之间设置的第2信号布线37d2;将第1电源布线8与第2电源布线9连接的第1连接布线11;在基板31上在长边方向X上与第1连接布线11相邻地设置,将第1信号布线37d1与TFT44a连接的第1引出布线21;在基板31上在长边方向X上相对于第1连接布线11而与第1引出布线21相反的一侧设置,将第2信号布线12与TFT44b连接的第2引出布线22。再有,也可以具备第2连接布线12,在基板31上,在长边方向X上相对于第2引出布线22而与第1连接布线11相反的一侧设置,将第1电源布线8与第2电源布线9连接。
发光装置是如下结构,多个第1引出布线21并行地配置,并且各自在与第1信号布线37d1连接的前端具有作为第1连接部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第2引出布线22在与第2信号布线37d2连接的前端具有作为第2连接部的第2连接焊盘部23b,第2连接焊盘部23b和与其相邻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间的距离比多个第1连接焊盘部23a的相邻间距离大。
通过上述结构,起到以下的效果。由于第2连接焊盘部23b和与其相邻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间的间隙(设为间隙Ss12)比多个第1连接焊盘部的相邻间的间隙(设为间隙Ss11)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穿过间隙Ss12的作为电源支线的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与作为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的第1引出布线21以及第2引出布线22接触而短路。此外,由于能够将作为电源支线的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线宽维持得较粗,因此能够将充分的电源电压(源极电压)提供至作为第1开关元件的驱动用的TFT44a以及作为第2开关元件的驱动用的TFT44b。此外,由于第2连接焊盘部23b和与其相邻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间的距离比多个第1连接焊盘部23a的相邻间距离大,因此能够使第2引出布线22的长度与第1引出布线21的长度差异较大。其结果,在第2引出布线22产生的寄生电容与在第1引出布线21产生的寄生电容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因此能够抑制在多个发光点的发光亮度产生在长边方向上倾斜的偏差。因此,能够实现消除沿着发光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各布线的寄生电容的倾斜分布、发光亮度的偏差被抑制的发光装置。
此外,优选第1引出布线21与第1连接布线11在长边方向X至少隔开第1距离ΔL1而分离,第2引出布线22与第1连接布线11在长边方向X隔开第1距离ΔL1以上的第2距离ΔL2而分离,第2引出布线22与第2连接布线12在长边方向隔开第1距离ΔL1以上的第3距离ΔL3而分离。该情况下,尽管存在第2引出布线22与处于其两侧的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接触的风险,但是能够减少第1连接布线11与第2连接布线12的至少一方接触第2引出布线22的风险。第1距离ΔL1可以是例如3μm~20μm,第2距离ΔL2可以是例如3μm~20μm,第3距离ΔL3可以是例如3μm~20μm。
优选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分别形成为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上的部位的线宽W1比第1信号布线37d1与第2电源布线9之间的部位的线宽W2小(W1<W2)。该情况下,能够减小第1连接布线11与第1信号布线37d1在俯视下重叠的部位所产生的寄生电容、第1连接布线11与第2信号布线37d2在俯视下重叠的部位所产生的寄生电容。对于第2连接布线12也起到同样的效果。
优选第1连接焊盘部23a具有沿着第1信号布线37d1延伸的形状,第2连接焊盘部23b具有沿着第2信号布线37d2延伸的形状。该情况下,能够减小第1连接焊盘部23a处的连接电阻,从而抑制因第1连接布线21的寄生电容导致的信号电压的钝化以及降低。此外,能够减小第2连接焊盘部23b处的连接电阻,从而抑制因第2引出布线22的寄生电容导致的信号电压的钝化以及降低。
优选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线宽在俯视下基板31上的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存在的区域是一定的。该情况下,能够使得第1连接布线11与各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在俯视下重叠的部位所产生的各寄生电容一定,能够将这些寄生电容的总和设为最小限度。
此外,优选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线宽(图1中表示为W1)与第1连接焊盘部23a的长边方向的尺寸相同。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将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线宽W1维持得更粗,能够将更加充分的电源电压(源极电压)提供至TFT44a以及TFT44b。更为具体而言,在第1连接焊盘部23a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S1(图1中表示为W3)与第2连接焊盘部23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S2(图1中表示为W4)相同的情况下,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线宽W1与长度LS1(W3)或者长度LS2(W4)相同。优选在长度LS1(W3)与LS2(W4)不同的情况下,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各自的线宽W1与长度LS1(W3)以及长度LS2(W4)之中的较短的一方相同。
例如,在W3与W4相同的情况下,W1是W3或者W4的95%左右以上且105%左右以下。在W3与W4不同的情况下,例如W3<W4的情况下,W1是W3的95%左右以上且105%左右以下。例如,W1是20μm~100μm左右,W3(=W4)是20μm~100μm左右。
图2是发光装置的整体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3是将图2的III部以及驱动元件34放大表示的电路图。发光装置在基板31的一个面具有将多个发光元件33分别驱动的多个驱动电路模块32、沿着基板31的长边方向X排列为2列而进行配置的多个发光元件33。在基板31的一个面上,驱动电路模块32的布线和将驱动电路模块32以及发光元件33连接的布线通过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等的薄膜形成法来形成。
多个驱动电路模块32沿着多个发光元件33的列而排列为阵列状,例如如果是一个驱动电路模块32驱动400个发光元件33的结构,则这种的驱动电路模块32被排列20个。因此,发光元件33合计为8000个。此外,在基板31的一个面的一端部,对驱动电路模块32以及发光元件33进行驱动并控制发光元件33的发光的驱动元件34通过玻璃上芯片(Chip OnGlass:COG)方式等的安装方法被设置。此外,在基板31的一个面的驱动元件34的设置部的附近的缘部,连接有柔性电路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35。该FPC35在与驱动元件34之间输入输出驱动信号、控制信号等。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将驱动元件34与驱动电路模块32连接的数据布线等的布线通过参照符号37而总括地表示。
如图2所示,针对形成2列的各2个的发光元件33a、33b而形成有一组的驱动电路。一组的驱动电路具有移位寄存器40、逻辑或非(NOR)电路41、倒变器42、CMOS传输门元件43a,43b、以及驱动用的TFT44a、44b。在TFT44a、44b的各漏极电极部分别连接有包含有机LED元件等的发光元件33a、33b。
一组的驱动电路如以下那样依次进行动作。移位寄存器40在时钟端子(CLK)被输入高电平“1”的时钟信号(CLK)、并且在输入端子(in)被输入高电平的同步信号(Vsync)时,从输出端子(Q)输出高电平的信号,并且从反相输出端子(XQ)输出低电平“0”的信号。接下来,NOR电路41从反相输出端子(XQ)被输入低电平的信号并且被输入反相使能信号(XENB)即低电平的信号,从而输出高电平的信号。
接下来,倒变器42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接下来,CMOS传输门元件43a早n型MOS晶体管的栅极电极部被输入来自NOR电路41的高电平的信号,并且在p型MOS晶体管的栅极电极部从倒变器42被输入低电平的信号,从而成为导通状态,输出数据信号(DATA11)。接下来,数据信号(DATA11)被输入至TFT44a的栅极电极部从而TFT44a成为导通状态,基于与数据信号(DATA11)相应的电源电压(VDD)的电源电流被提供至发光元件33a。同时,CMOS传输门元件43b在n型MOS晶体管的栅极电极部输入来自NOR电路41的高电平的信号,并且在p型MOS晶体管的栅极电极部从倒变器42输入低电平的信号从而成为导通状态,输出数据信号(DATA12)。
接下来,数据信号(DATA12)被输入至TFT44b的栅极电极部,TFT44b成为导通状态,基于与数据信号(DATA12)相应的电源电压(VDD)的电源电流被提供至发光元件33b。以上的一连串的动作通过下一段的驱动电路依次执行,全部的发光元件33依次发光。
基板31的发光元件搭载面的周缘部与密封基板36的对置于基板31的面的周缘部通过密封构件15被粘接、密封。并且,在密封构件15的内侧的空间,包含丙烯酸树脂等的绝缘层(相当于图5的绝缘层59)被配置为覆盖驱动电路模块32、布线37等的大部分。
图4是将图2的发光部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5是图4的切断面线V1-V2处的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发光装置包含:在玻璃基板等的具有透光性的基板31上形成的TFT44a、44b;在TFT44a、44b上夹着包含丙烯酸树脂、氮化硅(SiNx)等的绝缘层57而层叠的有机发光体部71;以及将有机发光体部71与TFT44的漏极电极56b导电连接的接触孔72。有机发光体部71从TFT44的一侧层叠有与接触孔72电连接的第1电极层58、有机发光层60、第2电极层61,在绝缘层57以及第1电极层58上形成有包含丙烯酸树脂等的其他的绝缘层59以使得包围有机发光层60。
在图4以及图5中,以符号33L表示的部位是由第1电极层58以及第2电极层61对有机发光层60直接施加电场而发光的发光部33L。发光元件33是俯视下包含发光部33L、其周围的第1电极层58以及有机发光层60的部位。第1电极层58是阳极,包含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等的透明电极,第2电极层61是阴极,包含Al、Al-Li合金、Mg-Ag合金(包含5~10重量%左右的Ag)、Mg-Cu合金(包含5~10重量%左右的Cu)等的、功函数低至约4.0V以下、具有遮光性、光反射性的金属、合金的情况下,由有机发光层60发光的光从基板31侧出射。即,成为发光方向Y为下方的底部发射型的发光装置。
另一方面,在第1电极层58是阴极且包含上述的具有遮光性、光反射性的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第2电极层61是阳极且包含透明电极的情况下,成为发光方向Y为上方的顶部发射型的发光装置。
TFT44a、44b(在统称的情况下省略了下标a、b)具有如下结构:从基板31侧依次层叠有栅极电极52、栅极绝缘膜53、由在作为沟道部的多晶硅膜54及多晶硅中含有与沟道部相比高浓度地含有杂质的高浓度杂质区域54a构成的半导体膜、由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2)等构成的绝缘膜55、源极电极56a和漏极电极56b。
另外,图4中,第2电源布线9是向源极电极56a传输源极信号(电源电流)的源极信号线(电源布线),第1信号布线37d1是向栅极电极52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信号线。通过对作为各栅极信号线的第1信号布线37d1输入的栅极信号的电压,能够控制各有机发光层60的发光强度。即,第2电源布线9作为电源布线(源极信号线)发挥功能。
图6是从图1的切断面线V3-V4观察的剖视图。在基板31的配置发光元件33的面,依次形成有将TFT44的漏极电极与发光部33L的第1电极层(图6的例子中为阳极电极)121a电连接的阳极连接布线2、在其上由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2)等构成的第1层间绝缘膜3。
在第1层间绝缘膜3上,形成对有机发光层60提供驱动电流的数据布线等的布线37d、接地布线7、将它们覆盖并由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2)等构成的第2层间绝缘膜5。在第2层间绝缘膜5之上,形成有绝缘层39(相当于图5的绝缘层59)以使得覆盖接地布线7、布线37d、TFT44的部位。
在绝缘层39之上,形成作为阳极电源布线的第1电源布线8,在俯视下与TFT44重叠的部位,形成向TFT44的源极电极流过阳极电流的阳极布线9。形成有由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2)等构成的保护绝缘层6,以使得覆盖第1电源布线8、阳极布线9。另外,表示为符号32的部位是驱动电路模块,表示为符号40的部位是移位寄存器。
在保护绝缘层6上的与第1电源布线8在俯视下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密封构件15,密封构件15将基板31与密封基板36气密密封。
在重叠于阳极连接布线2的第2层间绝缘膜5上的部位,形成有阴极电源布线13,在发光元件33侧形成有用于将阳极连接布线2与第1电极层121a连接的层间导体层49。在阳极连接布线2的TFT44侧的端部,配置有与TFT44的源极电极连接的第1接触孔110,在发光元件33侧的端部,配置有与层间导体层49连接的第2接触孔111。
覆盖保护绝缘层6上的发光部33L侧的端部,形成有第1电极层21a,在其之上形成有机发光层60,覆盖有机发光层60而形成有第2电极层(图6中为阴极电极)123a。第2电极层123a的一端部与阴极电源布线13相接。
在第1电源布线8之上,辅助电源布线(也称为电源强化布线)8a与第1电源布线8平行地配置,并且第1电源布线8与辅助电源布线8a通过接触孔8c而连接。由此,第1电源布线8的截面积实质上增大,第1电源布线8的电阻变小。其结果,构成为与长板状的基板31的长边方向的平行地形成为带状、线状的第1电源布线8的电压降变小。
如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如图7的局部放大俯视图所示,在第1引出布线21的前端以及第2引出布线22的前端,设置与第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1、37d2的任一者连接的俯视下为T字状的第1、第2连接焊盘部23a、23b。此外,通过第1连接布线11以及第2连接布线12来将第1电源布线8与第2电源布线9连接,形成使第1连接布线11与第1引出布线21在长边方向X隔开第1距离ΔL1而分离、使第1连接布线11与第2引出布线22在长边方向X隔开第2距离ΔL2而分离的布线图案。由此,能够在第1连接布线11与第1引出布线21之间以及第1连接布线11与第2引出布线22之间,确保绝缘距离,对在基板31的长边方向排列为阵列状的多个发光元件33不使作为电源电压的阴极电位降低地进行供电。这一点对于第2连接布线12也同样。
此外,第1连接布线11与第2引出布线22之间的长边方向X的分离的第2距离ΔL2被设定为第1连接布线11与第1引出布线21之间的长边方向X的分离的第1距离ΔL1以上,因此能够将第1引出布线21以及第2引出布线22的长边方向X的间距设为一定从而使布线图案高密度化。
再有,对于第1以及第2引出布线21、22,将在长边方向X具有宽度W3的第1以及第2连接布线11、12中的、第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1、37d2上的长边方向X的宽度W1设定为小于第1信号布线37d1与第2电源布线9之间的宽度W2,如上述,能够提供如下的发光装置,即,在第1连接布线11与第1引出布线21之间以及第1连接布线11与第2引出布线22之间确保绝缘距离,使第1电源布线8以及第2电源布线9间导通,消除沿着各发光元件33的排列方向的各布线37的寄生电容的倾斜分布,发光亮度的偏差被抑制。
(实施方式2)
图8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布线构造的俯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赋予同一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第1引出布线21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在长边方向X在与第1连接布线11背离的方向(图8中为左方)延伸并具有宽度W3,在俯视下形成为倒L字状。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将第1连接布线11的位于第1信号布线37d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2上的部分的宽度W1形成为与位于第1信号布线37d1和第2电源布线9之间的部分的宽度W2相同。
(实施方式3)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布线构造的俯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赋予同一参照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第1引出布线21具有:从第1信号布线37d1向第2电源布线9在与长边方向X垂直的方向Y延伸的第1部分21a;从第1部分21a的最靠近第2电源布线9的端部,向第1连接布线11侧直角地延伸的第2部分21b;从第2部分21b的最靠近第1连接布线11的端部起直角地弯曲,并向第2电源布线9侧延伸的第3部分21c。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第1连接布线11从第1引出布线21在长边方向X上分离,能够使第1以及第2信号布线37d1、37d2上的第1引出布线21与第1连接布线11较大地分离。
(实施方式4)
图10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布线构造的俯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赋予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与第1连接布线11相邻的第1引出布线21通过第1连接焊盘部23a而连接于最靠近第2电源布线9的第1信号布线37d1。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第2连接焊盘部23b和与其相邻的第1连接焊盘部23a间的间隙最大化。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包含第1发光部33L1以及第2发光部33L2的多个发光部构成为在长边方向X以20μm以上40μm以下的等间隔排列为列状的发光部阵列、将列状的发光部阵列排列为2列的结构进行了阐述,但是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多个发光部在长边方向X搭载为4列的发光部阵列。再有,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将包含第1发光部33L1以及第2发光部33L2的多个发光部构成为在长边方向X以10μm以上60μm以下的等间隔排列为列状的发光部阵列,将列状的发光部阵列排列为2列、4列或者6列。
根据本公开的发光装置,由于第2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第1连接部间的距离比多个第1连接部的相邻间距离大,因此第2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第1连接部间的间隙(设为间隙Ss12)比多个第1连接部的相邻间的间隙(设为间隙Ss11)大。即,由于Ss12>Ss11,因此穿过间隙Ss12来配置电源支线等的其他布线变得容易。其结果,能够在受限的面积的区域构成复杂的布线构造。此外,由于能够将穿过间隙Ss12的电源支线等的其他布线的线宽设为较粗,因此能够使其他布线低电阻化。
根据本公开的发光装置,由于如上述那样Ss12>Ss11,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穿过间隙Ss12的作为电源支线的第1连接布线与作为上层侧栅极电位提供布线的第1引出布线以及第2引出布线接触而短路。此外,由于能够将作为电源支线的第1连接布线的各自的线宽维持得较粗,因此能够将充分的电源电压(源极电压)提供至作为驱动用TFT的第1开关元件以及第2开关元件。此外,由于第2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第1连接部间的距离比多个第1连接部的相邻间距离大,因此能够使第2引出布线的长度与第1引出布线的长度差异较大。其结果,在第2引出布线产生的寄生电容与在第1引出布线产生的寄生电容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因此能够抑制在多个发光点的发光亮度中在长边方向倾斜的偏差。因此,能够实现消除沿着发光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各布线的寄生电容的倾斜分布、发光亮度的偏差被抑制的发光装置。
以上,对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另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等。当然能够将分别构成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全部或一部分适当地在不矛盾的范围内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发光装置例如通过在长板状的基板31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多个发光部以使得排列为列状,能够构成为有机LED打印机(OLEDP)头。另外,基板为长条板状等的形状,通过形成多个发光部以使得二维(平面上)地进行排列,从而能够构成为有机EL显示装置。进而,本公开的发光装置以及有机EL显示装置能够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作为该电子设备,具有照明装置、汽车路径引导系统(汽车导航系统)、船舶路径引导系统、飞机路径引导系统、汽车等乘坐物的仪表用指示器、隔离板、智能手机终端、移动电话、平板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摄像机、数码相机、电子手册、电子书、电子词典、个人计算机、复印机、游戏设备的终端装置、电视、商品显示标签、价格显示标签、产业用的可编程显示装置、汽车音响、数字音频播放器、传真机、打印机、现金自动存取款机(ATM)、自动售货机、医疗用显示装置、数字显示式手表、智能手表等。
符号说明
2 阳极连接布线
3 层间绝缘膜
5 层间绝缘膜
6 保护绝缘层
7 接地布线
8 第1电源布线
8a 辅助电源布线
9 第2电源布线
11 第1连接布线
12 第2连接布线
21 第1引出布线
22 第2引出布线
23a 第1连接焊盘部
23b 第2连接焊盘部
31 基板
32 驱动电路模块
33L1 第1发光部
33L2 第2发光部
36 密封基板
37d1 第1信号布线
37d2 第2信号布线
40 移位寄存器
44a、44b 薄膜晶体管
52 栅极电极
53 栅极绝缘膜
54 多晶硅膜
55 绝缘膜
56a 源极电极
56b 漏极电极
57 绝缘层
58 第1电极层
59 绝缘层
60 有机发光层
61 第2电极层
71 有机发光体部
72 接触孔
S1 第1区域
S2 第2区域
X 长边方向
Y 发光方向
W1、W2、W3 宽度。

Claims (17)

1.一种发光装置,具备:
基板;
第1信号布线以及第2信号布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1区域,在规定方向上延伸;
第1开关元件和连接于其输出部的第1发光部,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2区域;
第2开关元件以及连接于其输出部的第2发光部,位于所述第2区域,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第1开关元件以及第1发光部相邻;
多个第1引出布线,连接于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输入部,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第2引出布线,连接于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输入部,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1引出布线的第1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1信号布线;和
所述第2引出布线的第2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2信号布线,
所述第2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1连接部间的距离比多个所述第1连接部的相邻间距离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2信号布线位于比所述第1信号布线更远离所述第2区域的位置,从而所述第2引出布线的长度比多个所述第1引出布线的任一者的长度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第1电源布线以及第2电源布线,位于所述基板上,在所述规定方向延伸,
第1电源布线以及第2电源布线被设为夹着所述第1区域的配置,并且所述第2电源布线位于比所述第1电源布线更接近所述第2区域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连接布线,位于所述基板上,在所述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将所述第1电源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布线包含第1连接布线以及第2连接布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电源布线的线宽比所述第1连接布线的线宽以及所述第2连接布线的线宽的任一者大,
所述第2电源布线的线宽比所述第1连接布线的线宽以及所述第2连接布线的线宽的任一者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连接布线以及所述第2连接布线各自的、所述第1信号布线以及所述第2信号布线上的部位的线宽比所述第1信号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之间的部位的线宽小。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连接布线以及所述第2连接布线各自的、所述第1信号布线以及所述第2信号布线上的部位的线宽是一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开关元件是第1薄膜晶体管,并且所述输入部是栅极电极,
所述第2开关元件是第2薄膜晶体管,并且所述输入部是栅极电极,
所述第1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极以及所述第2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2电源布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连接部具有沿着所述第1信号布线延伸的形状,
所述第2连接部具有沿着所述第2信号布线延伸的形状。
11.一种发光装置,包含:
长条板状的基板;
第1电源布线,在所述基板上,与该基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而设置;
第2电源布线,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第1电源布线平行地设置;
第1信号布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1电源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之间的第1区域,与所述第1电源布线平行地配置;
第1开关元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1发光部,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相对于所述第2电源布线而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第2区域;
第2开关元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2发光部,在所述第2区域,在所述长边方向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1发光部相邻地设置;
第2信号布线,设置在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1信号布线与所述第1电源布线之间;
第1连接布线,将所述第1电源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连接;
第1引出布线,在所述基板上在所述长边方向与所述第1连接布线相邻地设置,将所述第1信号布线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连接;和
第2引出布线,在所述基板上,被设置于在所述长边方向相对于所述第1连接布线而与所述第1引出布线相反的一侧,将所述第2信号布线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连接,
所述第1引出布线被并行地配置多个,并且分别在与所述第1信号布线连接的前端具有第1连接部,
所述第2引出布线在与所述第2信号布线连接的前端具有第2连接部,
所述第2连接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1连接部间的距离比多个所述第1连接部的相邻间距离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第2连接布线,在所述基板上,被设置于在所述长边方向相对于所述第2引出布线而与所述第1连接布线相反的一侧,将所述第1电源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连接,
所述第1引出布线与所述第1连接布线在所述长边方向上至少隔开第1距离而分离,
所述第2引出布线与所述第1连接布线在所述长边方向上隔开所述第1距离以上的第2距离而分离,
所述第2引出布线与所述第2连接布线在所述长边方向上隔开所述第1距离以上的第3距离而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连接布线以及所述第2连接布线各自的、所述第1信号布线以及所述第2信号布线上的部位的线宽比所述第1信号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之间的部位的线宽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连接部具有沿着所述第1信号布线延伸的形状,
所述第2连接部具有沿着所述第2信号布线延伸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连接布线以及所述第2连接布线各自的线宽在俯视下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1信号布线以及所述第2信号布线所存在的区域是一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2、13以及15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连接布线以及所述第2连接布线各自的线宽与所述第1连接焊盘部的所述长边方向的尺寸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1发光部以及所述第2发光部构成为在所述长边方向以2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的等间隔排列为列状的发光部阵列,
所述发光部阵列配置为2列或者4列。
CN202180009721.7A 2020-01-24 2021-01-14 发光装置 Pending CN1149818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0326 2020-01-24
JP2020-010326 2020-01-24
PCT/JP2021/001109 WO2021149592A1 (ja) 2020-01-24 2021-01-14 発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1867A true CN114981867A (zh) 2022-08-30

Family

ID=7699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9721.7A Pending CN114981867A (zh) 2020-01-24 2021-01-14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6346A1 (zh)
EP (1) EP4094948A4 (zh)
JP (1) JP7337198B2 (zh)
CN (1) CN114981867A (zh)
WO (1) WO202114959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3831A (ja) * 2004-03-29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018084A (ja) * 2004-07-02 2006-01-19 Seiko Epson Corp 自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4122938A1 (ja) * 2013-02-07 2014-08-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照明装置
JP2015041453A (ja) * 2013-08-21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の駆動回路、露光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464619A (zh) * 2015-01-12 2015-03-2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JP2016092128A (ja) * 2014-10-31 2016-05-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半導体装置、led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56427A (ja) * 2004-11-25 2006-06-15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プリンタヘッド、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157761A (ja) * 2005-11-30 2007-06-21 Kyocera Corp 信号伝送路の接続構造および発光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66610A (ja) * 2006-12-28 2008-07-17 Kyocera Corp 発光素子アレイ、発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39837B2 (ja) * 2009-02-10 2014-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737637B2 (ja) 2016-05-31 2020-08-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3831A (ja) * 2004-03-29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018084A (ja) * 2004-07-02 2006-01-19 Seiko Epson Corp 自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4122938A1 (ja) * 2013-02-07 2014-08-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照明装置
JP2015041453A (ja) * 2013-08-21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の駆動回路、露光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2128A (ja) * 2014-10-31 2016-05-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半導体装置、led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464619A (zh) * 2015-01-12 2015-03-2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49592A1 (zh) 2021-07-29
EP4094948A1 (en) 2022-11-30
EP4094948A4 (en) 2024-02-21
WO2021149592A1 (ja) 2021-07-29
US20230066346A1 (en) 2023-03-02
JP7337198B2 (ja)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2036B (zh) 包括柔性基底的显示装置
TW201818536A (zh) 顯示裝置
TW202245546A (zh) 顯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US20200203442A1 (en) Display panel
CN112670319A (zh) 显示设备
JP2022071138A (ja) 表示装置
CN110970467A (zh) 显示装置
KR20210053612A (ko) 투명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표시 장치
US1183762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60082669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WO2021149592A1 (ja) 発光装置
CN114649377A (zh) 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WO2021187090A1 (ja) 発光装置
KR2022007893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30387374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23008243A1 (ja) 画素構造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23063164A1 (ja) 表示装置
US20240160323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3006020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476198B (zh) 显示装置
KR20230095438A (ko) 표시 패널
CN117939952A (zh) 显示设备
KR20230103569A (ko) 표시 장치
CN116390547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51504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