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0875B -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0875B
CN114950875B CN202210615126.4A CN202210615126A CN114950875B CN 114950875 B CN114950875 B CN 114950875B CN 202210615126 A CN202210615126 A CN 202210615126A CN 114950875 B CN114950875 B CN 114950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ole piece
cavity
side coating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51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0875A (zh
Inventor
施伟
周玉望
明文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t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t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t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t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51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0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0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0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opposite sides of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2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involving 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依次设置的放卷辊、A面涂布装置、B面涂布装置、烘箱和收卷辊,所述A面涂布装置包括A面涂布辊和A面涂布模头,所述A面涂布模头用于对所述A面涂布辊上的极片的A面涂布浆料,所述B面涂布装置包括B面涂布辊和B面涂布模头,所述B面涂布模头用于对所述B面涂布辊上的极片的B面涂布浆料,所述B面涂布辊处设有用于对极片的A面涂布的浆料、B面涂布辊进行冷却的速冷装置,以使极片的A面涂布的浆料能够快速凝固。本发明在对极片的B面进行涂布时,B面涂布辊能够对极片进行稳定的支撑,保证了极片涂布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极片涂布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在通过A面涂布装置的A面涂布模头对极片的A面涂布浆料后,由于浆料还处于液态,在通过B面涂布装置的B面涂布模头对极片的B面进行涂布时,B面涂布装置的B面涂布辊无法对极片进行稳定的支撑,导致极片抖动,使得B面涂布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差,影响了极片涂布的质量。
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双面同时涂布设备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在对极片的B面进行涂布时,B面涂布辊能够对极片进行稳定的支撑,避免了极片的抖动,提高了B面涂布的精度和稳定性,保证了极片涂布的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依次设置的放卷辊、A面涂布装置、B面涂布装置、烘箱和收卷辊,所述A面涂布装置包括A面涂布辊和A面涂布模头,所述A面涂布模头用于对所述A面涂布辊上的极片的A面涂布浆料,所述B面涂布装置包括B面涂布辊和B面涂布模头,所述B面涂布模头用于对所述B面涂布辊上的极片的B面涂布浆料,所述B面涂布辊处设有用于对极片的A面涂布的浆料、B面涂布辊进行冷却的速冷装置,以使极片的A面涂布的浆料能够快速凝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速冷装置包括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盛放有液态的制冷剂,所述B面涂布辊部分位于所述冷却槽内并浸入在所述液态的制冷剂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所述B面涂布辊和烘箱之间的气浮转向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所述气浮转向辊和烘箱之间的至少一对气浮支撑板或环形导轨,所述一对气浮支撑板或环形导轨之间呈相对设置且具有供极片经过的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速冷装置包括保温腔体、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保温腔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所述保温腔体的一侧外壁设有收容位,所述收容位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且收容位通过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B面涂布辊位于所述收容位内,所述保温腔体的另一侧外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极片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极片出口,所述极片入口位于所述A面涂布辊到B面涂布辊的极片行走路径上,所述通道、极片出口依次位于所述B面涂布辊到烘箱的极片行走路径上,所述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制冷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一腔室进行制冷,所述第二制冷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二腔室进行制冷,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温度,且第一腔室内的温度、第二腔室内的温度均低于浆料的凝固点温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速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腔体上的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一加热模块与所述第一腔室对应,所述第二温度探头和第二加热模块与所述第二腔室对应,所述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用于向极片的A面喷淋制冷剂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保温腔体之外并分别通过输送管道与位于保温腔体外部的储存制冷剂的储存罐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所述极片入口和B面涂布辊之间的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第一过辊的两端、第二过辊的两端分别伸出保温腔体之外;所述第一过辊处设有第一刮刀装置,所述第二过辊处设有第二刮刀装置,所述B面涂布辊处设有第三刮刀装置,所述第一刮刀装置、第二刮刀装置和第三刮刀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第一刮刀装置的两端、第二刮刀装置的两端、第三刮刀装置的两端分别伸出保温腔体之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B面涂布辊处的可升降的胶压辊,所述胶压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胶压辊的两端分别从所述保温腔体的两个轴向滑道中伸出并位于保温腔体之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所述极片出口和烘箱之间的至少一对气浮支撑板或环形导轨,所述一对气浮支撑板或环形导轨之间呈相对设置且具有供极片经过的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速冷装置,可实现对极片的A面涂布的浆料、B面涂布辊进行冷却,从而使得极片的A面涂布的浆料能够快速凝固,这样在对极片的B面进行涂布时,B面涂布辊能够对极片进行稳定的支撑,避免了极片的抖动,提高了B面涂布的精度和稳定性,保证了极片涂布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双面同时涂布设备的速冷装置的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双面同时涂布设备的速冷装置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双面同时涂布设备的速冷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双面同时涂布设备的速冷装置和B面涂布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双面同时涂布设备的速冷装置、B面涂布装置、胶压辊、第一过辊、第二过辊、第一刮刀装置、第二刮刀装置和第三刮刀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包括沿极片100的行走路径依次设置的放卷辊10、A面涂布装置20、B面涂布装置30、烘箱50和收卷辊60。放卷辊10用于对极片100进行放卷。A面涂布装置20用于对极片100的A面涂布浆料。B面涂布装置30用于对极片100的B面涂布浆料。烘箱50用于对极片100进行干燥。收卷辊60用于对极片100进行收卷。在实际工作时,从放卷辊10放卷出来的极片100依次经过A面涂布装置20、B面涂布装置30、烘箱50后收卷在收卷辊60上,从而完成双面涂布。
烘箱50优选为悬浮式烘箱,通过悬浮式烘箱对涂布后的极片100进行干燥,保证了极片100涂布的质量。放卷辊10和A面涂布装置20之间沿极片100的行走路径依次设有多个过辊例如三个过辊,烘箱50和收卷辊60之间沿极片100的行走路径依次设有多个过辊例如两个过辊,以实现对极片100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A面涂布装置20位于B面涂布装置30的右方。A面涂布装置20包括A面涂布辊22和A面涂布模头24,极片100从放卷辊10放卷出来后从A面涂布辊22的右侧绕过,A面涂布模头24位于A面涂布辊22的右方,从而可实现对A面涂布辊22上的极片100的A面涂布浆料。B面涂布装置30包括B面涂布辊32和B面涂布模头34,极片100从A面涂布辊22出来后从B面涂布辊32的左侧绕过,B面涂布模头34位于B面涂布辊32的左方,从而可实现对B面涂布辊32上的极片100的B面涂布浆料。
A面涂布辊22和B面涂布辊32优选为金属辊。
B面涂布辊32处设有用于对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B面涂布辊32进行冷却的速冷装置40,以使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能够快速凝固,这样在对极片100的B面进行涂布时,B面涂布辊32能够对极片100进行稳定的支撑,避免了极片100的抖动,提高了B面涂布的精度和稳定性,保证了极片100涂布的质量。
结合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速冷装置40包括保温腔体42、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
保温腔体42采用保温隔热材料例如岩棉板制作。保温腔体42由腔体本体和设置在腔体本体顶端的盖板组成。
保温腔体42具有第一腔室422和第二腔室423。第一腔室422位于第二腔室423的下方。第一腔室422和第二腔室423之间通过隔板422a隔开。保温腔体42的左侧外壁设有收容位424,收容位424与第一腔室422连通,且收容位424通过通道425与第二腔室423连通。本实施例中,保温腔体42的第二腔室423的左侧内壁形成有伸出部423a,伸出部423a位于收容位424、隔板422a的上方,伸出部423a与隔板422a的靠近收容位424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通道425。B面涂布辊32位于收容位424内。保温腔体42的右侧外壁分别设有与第一腔室422连通的极片入口426、与第二腔室423连通的极片出口427,极片入口426位于A面涂布辊22到B面涂布辊32的极片100行走路径上,通道425、极片出口427依次位于B面涂布辊32到烘箱50的极片100行走路径上。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第一制冷系统用于对第一腔室422进行制冷,第二制冷系统用于对第二腔室423进行制冷。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均低于浆料的凝固点温度,浆料的溶剂主要成分为水及NMP(NMP为甲基吡咯烷酮),浆料的凝固点温度最低为-24℃。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低于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优选为-150℃~-30℃,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优选为-100℃~-30℃,例如当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为-120℃时,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为-80℃。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实际工作时,极片100从A面涂布辊22出来后经极片入口426进入到第一腔室422内,然后进入到收容位424内,之后从B面涂布辊32的左侧绕过,然后经通道425进入到第二腔室423内,然后经极片出口427出来,极片100在进入到第一腔室422内时,在第一制冷系统的制冷作用下,可实现对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进行冷却,同时由于收容位424与第一腔室422是连通的,在第一制冷系统的制冷下,从而还可实现对B面涂布辊32进行冷却,使得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能够快速凝固,从而使得B面涂布辊32能够对极片100进行稳定的支撑。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在第一腔室422内快速凝固后,由于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比较低,浆料在低温环境下如果快速进入到常温环境下,将会影响极片100的涂布质量,因此从B面涂布辊32出来后先经通道425进入到第二腔室423内,在第二制冷系统的制冷作用下,使得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的温度能够得到提升,再经极片出口427进入到烘箱50进行干燥,保证了极片100涂布的质量。
控制系统设置在保温腔体42的盖板的顶端。保温腔体42的前侧外壁或后侧外壁上设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触摸屏,通过触摸屏可起到显示作用,并可对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进行预设,以及可进行其他功能性操作,例如开机、关机等等。
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液氮罐(图上未示出)、第一输送管(图上未示出)、第一液氮喷嘴4225、第一循环风道4222、第一循环风机4223和第一电机4224。
第一液氮罐位于保温腔体42的外部。第一液氮罐用于储存液氮。
第一循环风道4222设置在第一腔室422内并位于极片入口426的上方。具体的,第一循环风道4222的一侧开口、一端开口,第一循环风道4222开口的那一侧设置在第一腔室422的右侧内壁上,另一侧在对应第一循环风道4222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4222a、第一出风口4222b,第一进风口4222a、第一出风口4222b均与第一腔室422、第一循环风道4222的内部连通。第一进风口4222a靠近第一腔室422的后侧内壁,第一出风口4222b靠近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第一循环风道4222开口的那一端设置在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腔室422的后侧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4222a、第一出风口4222b均为矩形状且均为多个,多个第一进风口4222a、多个第一出风口4222b均沿第一循环风道4222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可以理解地,第一进风口4222a、第一出风口4222b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一液氮喷嘴4225设置在保温腔体42的右侧外壁上的第一贯通孔4225a内,第一液氮喷嘴4225的一端通过第一输送管与第一液氮罐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第一循环风道4222的内部。第一输送管与第一液氮罐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液氮喷嘴4225为多个例如为五个,五个第一液氮喷嘴4225沿第一循环风道422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可以理解地,第一液氮喷嘴422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一贯通孔4225a的数量与第一液氮喷嘴4225的数量对应。
第一循环风机4223设置在第一循环风道4222的一端内并与第一腔室422的后侧内壁相靠近。第一循环风机4223与第一进风口4222a对应。第一电机4224设置在保温腔体42的后侧外壁上,且第一电机4224的电机轴的驱动端依次穿过保温腔体42的后侧外壁上的第二贯通孔4224a、第一循环风道4222的靠近第一腔室422后侧内壁的一端的空位并与第一循环风机4223连接。第一电机4224用于驱动第一循环风机4223转动。第一电机4224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机4224工作,第一循环风机4223在第一电机4224的驱动下从第一进风口4222a处吸入空气,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液氮从第一液氮罐中通过第一输送管输送到第一液氮喷嘴4225,通过第一液氮喷嘴4225将液氮喷射到第一循环风道4222内进行汽化,从而实现对第一循环风道4222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以变成冷空气,冷空气和液氮汽化后变成的氮气一起在第一循环风机4223的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4222b排出到第一腔室422内,从而实现对第一腔室422进行降温制冷。本发明的第一制冷系统在制冷的过程中,利用液氮汽化吸热降温的原理,制冷速度快、制冷效果好。
第二制冷系统的结构与第一制冷系统的结构类似。具体的,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液氮罐(图上未示出)、第二输送管(图上未示出)、第二液氮喷嘴4235、第二循环风道4232、第二循环风机4233和第二电机4234。
第二液氮罐位于保温腔体42的外部。第二液氮罐用于储存液氮。
第二循环风道4232设置在第二腔室423内并位于极片出口427的上方。具体的,第二循环风道4232的一侧开口、一端开口、顶端开口,第二循环风道4232开口的那一侧设置在第二腔室423的右侧内壁上,另一侧在对应第二循环风道4232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进风口4232a、第二出风口4232b,第二进风口4232a、第二出风口4232b分别与第二腔室423、第二循环风道4232的内部连通。第二进风口4232a靠近第二腔室423的后侧内壁,第二出风口4232b靠近第二腔室423的前侧内壁。第二循环风道4232开口的那一端设置在第二腔室423的前侧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腔室423的后侧内壁上。第二循环风道4232的顶端设置在第二腔室423的顶部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4232a、第二出风口4232b均为矩形状且均为多个,多个第二进风口4232a、多个第二出风口4232b均沿第二循环风道4232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可以理解地,第二进风口4232a、第二出风口4232b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二液氮喷嘴4235设置在保温腔体42的右侧外壁上的第三贯通孔4235a内,第二液氮喷嘴4235的一端通过第二输送管与第二液氮罐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第二循环风道4232的内部。第二输送管与第二液氮罐的连接处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液氮喷嘴4235为多个例如为五个,五个第二液氮喷嘴4235沿第二循环风道423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可以理解地,第二液氮喷嘴423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三贯通孔4235a的数量与第二液氮喷嘴4235的数量对应。
第二循环风机4233设置在第二循环风道4232的一端内并与第二腔室423的后侧内壁相靠近。第二循环风机4233与第二进风口4232a对应。第二电机4234设置在保温腔体42后侧外壁上,且第二电机4234的电机轴的驱动端依次穿过保温腔体42的后侧外壁上的第四贯通孔4234a、第二循环风道4232的靠近第二腔室423后侧内壁的一端的空位并与第二循环风机4233连接。第二电机4234用于驱动第二循环风机4233转动。第二电机4234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电机4234工作,第二循环风机4233在第二电机4234的驱动下从第二进风口4232a处吸入空气,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液氮从第二液氮罐中通过第二输送管输送到第二液氮喷嘴4235后,通过第二液氮喷嘴4235将液氮喷射到第二循环风道4232内进行汽化,从而实现对第二循环风道4232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以变成冷空气,冷空气和液氮汽化后变成的氮气一起在第二循环风机4233的作用下从第二出风口4232b排出到第二腔室423内,从而实现对第二腔室423进行降温制冷。本发明的第二制冷系统在制冷的过程中,利用液氮汽化吸热降温的原理,制冷速度快、制冷效果好。
进一步地,速冷装置40还包括设置在保温腔体42上的第一温度探头45、第二温度探头46、第一加热模块47和第二加热模块48。第一温度探头45和第一加热模块47与第一腔室422对应,第二温度探头46和第二加热模块48与第二腔室423对应。第一温度探头45、第二温度探头46、第一加热模块47和第二加热模块48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第一温度探头46用于检测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将检测的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假设第一腔室422内的预设的温度为-120℃,若预设的温度高于检测的温度,则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加热模块47工作,以使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若预设的温度低于检测的温度,则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制冷系统的第一电磁阀增加液氮的喷射量,以使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如此,可实现对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进行自动调节,使第一腔室422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第二温度探头46用于检测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将检测的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假设第二腔室423内预设的温度为-80℃,若预设的温度高于检测的温度,则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加热模块48工作,以使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若预设的温度低于检测的温度,则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制冷系统的第二电磁阀增加液氮的喷射量,以使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如此,可实现对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进行自动调节,使第二腔室423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探头45设置在保温腔体42后侧外壁上的第五贯通孔45a内,第一温度探头45的一端位于保温腔体42的外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第一腔室422内。第一加热模块47设置在保温腔体42后侧外壁上的第六贯通孔47a内,第一加热模块47部分伸入到第一腔室422内。第二温度探头46设置在保温腔体42后侧外壁上的第七贯通孔46a内,第二温度探头46的一端位于保温腔体42的外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第二腔室423内。第二加热模块48设置在保温腔体42后侧外壁上的第八贯通孔48a内,第二加热模块48部分伸入到第二腔室423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温度探头45、第一加热模块47设置在第一腔室422的内壁上,第二温度探头46、第二加热模块48设置在第二腔室423的内壁上。
第一加热模块47、第二加热模块48为常规的部件,例如由底座472和散热片电加热管474组成的结构,散热片电加热管474即电热管上缠绕散热片,底座472设置在对应的贯通孔内,散热片电加热管474部分伸入到对应的腔室内,可以理解地,第一加热模块47、第二加热模块48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进一步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腔室422内在极片100行走路径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495,喷淋装置495的两端分别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并分别通过输送管道与位于保温腔体42外部的储存制冷剂的储存罐连接,输送管道与储存罐的连接处设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从而通过喷淋装置495可向极片100的A面喷淋制冷剂,以加快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凝固的速度,提高凝固效果。制冷剂优选为液氮。
本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95为两个,可以理解地,喷淋装置49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喷淋装置495为现有的结构,由喷淋管和设置在喷淋管上的喷嘴组成,喷淋管的两端分别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并分别通过输送管道与储存制冷剂的储存罐连接,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分别设有供喷淋管的两端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的两个孔位。喷嘴的数量为多个例如为九个,沿喷淋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可以理解地,喷嘴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100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极片入口426和B面涂布辊32之间的第一过辊492和第二过辊493,第一过辊492和第二过辊493均位于第一腔室422内,且第一过辊492的两端、第二过辊493的两端分别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分别设有供第一过辊492的两端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的两个第一通孔,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分别设有供第二过辊493的两端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的两个第二通孔。第一过辊492处设有第一刮刀装置4922,第二过辊493处设有第二刮刀装置4932。B面涂布辊32处设有第三刮刀装置496。第一刮刀装置4922、第二刮刀装置4932和第三刮刀装置496均位于第一腔室422内,且第一刮刀装置4922的两端、第二刮刀装置4932的两端、第三刮刀装置496的两端分别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分别设有供第一刮刀装置4922的两端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的两个第三通孔,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分别设有供第二刮刀装置4932的两端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的两个第四通孔,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分别设有供第三刮刀装置496的两端伸出保温腔体42之外的两个第五通孔。在实际工作时,极片100经极片入口426进入到第一腔室422内,然后从第一过辊492、第二过辊493的上侧绕过,再从B面涂布辊32的左侧绕过,通过第一过辊492、第二过辊493可实现对极片100进行支撑,通过第一刮刀装置4922、第二刮刀装置4932、第三刮刀装置496可分别对第一过辊492、第二过辊493、B面涂布辊32的辊面进行刮渣清洁,以使第一过辊492、第二过辊493、B面涂布辊32的辊面无杂质,保证了极片100涂布的质量。
进一步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位于B面涂布辊32处的可升降的胶压辊494,胶压辊494位于第一腔室422内,且胶压辊494的两端分别从保温腔体42的两个轴向滑道中伸出并位于保温腔体42之外,两个轴向滑道与胶压辊494的两端配合以便胶压辊494升降。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422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分别设有所述两个轴向滑道。胶压辊494用于将极片100压紧到B面涂布辊32上,以实现将极片100的A面的凝固后的浆料压实,提高极片100表面的平整性,提高极片100的B面涂布的质量。
进一步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100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极片出口427和烘箱50之间的一对气浮支撑板70,一对气浮支撑板70之间呈相对设置且具有供极片100经过的空间。一对气浮支撑板70分别位于极片100的两侧,可对极片100进行非接触式支撑,保证极片100行走的稳定性,并能同时消除极片100在烘箱50中所产生的抖动,提高了极片100的涂布质量和涂布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地,气浮支撑板70也可以是两对、三对等多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一对气浮支撑板70也可以用一对环形导轨代替,一对环形导轨呈相对设置并具有供极片100经过的空间。一对环形导轨分别位于极片100的两侧,可对极片100进行接触式支撑,同样可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地,环形导轨也可以是两对、三对等多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A面涂布装置20位于B面涂布装置30的左方。极片100从放卷辊10放卷出来后从A面涂布辊22的左侧绕过,A面涂布模头24位于A面涂布辊22的左方,从而可实现对A面涂布辊22上的极片100的A面涂布浆料。B面涂布装置30包括B面涂布辊32和B面涂布模头34,极片100从A面涂布辊22出来后从B面涂布辊32的右侧绕过,B面涂布模头34位于B面涂布辊32的右方,从而可实现对B面涂布辊32上的极片100的B面涂布浆料。
A面涂布辊22处设有可升降的胶压辊26,用于将极片100压紧到A面涂布辊22上,以便于A面涂布模头24对极片100的A面进行涂布,保证了极片100的A面的涂布质量。
速冷装置40包括冷却槽402,冷却槽402内盛放有液态的制冷剂,B面涂布辊32部分位于冷却槽402内的远离A面涂布装置的一侧,B面涂布辊32部分浸入在液态的制冷剂中。通过该种结构,在实际工作时,极片100从A面涂布辊22出来后从液态的制冷剂中经过,然后从B面涂布辊32的右侧绕过,通过液态的制冷剂可对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以及B面涂布辊32进行冷却,使得极片100的A面涂布的浆料能够快速凝固,从而使得B面涂布辊32能够对极片100进行稳定的支撑。液态的制冷剂优选为液氮。
进一步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100的行走路径设置在B面涂布辊32和烘箱50之间的气浮转向辊80,通过非接触支撑来实现极片100的转向。
进一步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100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气浮转向辊80和烘箱50之间的一对气浮支撑板70,一对气浮支撑板70之间呈相对设置且具有供极片100经过的空间。一对气浮支撑板70分别位于极片100的两侧,可对极片100进行非接触式支撑,保证极片100行走的稳定性,并能同时消除极片100在烘箱50中所产生的抖动,提高了极片100的涂布质量和涂布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地,气浮支撑板70也可以是两对、三对等多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一对气浮支撑板70也可以用一对环形导轨代替,一对环形导轨呈相对设置并具有供极片100经过的空间。一对环形导轨分别位于极片100的两侧,可对极片100进行接触式支撑,同样可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地,环形导轨也可以是两对、三对等多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依次设置的放卷辊、A面涂布装置、B面涂布装置、烘箱和收卷辊,所述A面涂布装置包括A面涂布辊和A面涂布模头,所述A面涂布模头用于对所述A面涂布辊上的极片的A面涂布浆料,所述B面涂布装置包括B面涂布辊和B面涂布模头,所述B面涂布模头用于对所述B面涂布辊上的极片的B面涂布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面涂布辊处设有用于对极片的A面涂布的浆料、B面涂布辊进行冷却的速冷装置,以使极片的A面涂布的浆料能够快速凝固;
所述速冷装置包括保温腔体、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保温腔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所述保温腔体的一侧外壁设有收容位,所述收容位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且收容位通过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B面涂布辊位于所述收容位内,所述保温腔体的另一侧外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极片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极片出口,所述极片入口位于所述A面涂布辊到B面涂布辊的极片行走路径上,所述通道、极片出口依次位于所述B面涂布辊到烘箱的极片行走路径上,所述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制冷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一腔室进行制冷,所述第二制冷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二腔室进行制冷,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温度,且第一腔室内的温度、第二腔室内的温度均低于浆料的凝固点温度;
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用于向极片的A面喷淋制冷剂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保温腔体之外并分别通过输送管道与位于保温腔体外部的储存制冷剂的储存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腔体上的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一加热模块与所述第一腔室对应,所述第二温度探头和第二加热模块与所述第二腔室对应,所述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所述极片入口和B面涂布辊之间的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第一过辊的两端、第二过辊的两端分别伸出保温腔体之外;所述第一过辊处设有第一刮刀装置,所述第二过辊处设有第二刮刀装置,所述B面涂布辊处设有第三刮刀装置,所述第一刮刀装置、第二刮刀装置和第三刮刀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第一刮刀装置的两端、第二刮刀装置的两端、第三刮刀装置的两端分别伸出保温腔体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B面涂布辊处的可升降的胶压辊,所述胶压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胶压辊的两端分别从所述保温腔体的两个轴向滑道中伸出并位于保温腔体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同时涂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同时涂布设备还包括沿极片的行走路径设置在所述极片出口和烘箱之间的至少一对气浮支撑板或环形导轨,所述一对气浮支撑板或环形导轨之间呈相对设置且具有供极片经过的空间。
CN202210615126.4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Active CN114950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5126.4A CN114950875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5126.4A CN114950875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0875A CN114950875A (zh) 2022-08-30
CN114950875B true CN114950875B (zh) 2023-08-04

Family

ID=8295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5126.4A Active CN114950875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087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4468U (ja) * 1991-03-27 1992-10-08 コニカ株式会社 両面塗布装置
JPH06446A (ja) * 1992-06-17 1994-01-11 Chugai Ro Co Ltd 塗装鋼板の製造方法
CN202283521U (zh) * 2011-07-15 2012-06-27 深圳市善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干燥装置
CN203459227U (zh) * 2013-09-06 2014-03-05 昆山玉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涂布机
CN204208740U (zh) * 2014-09-23 2015-03-18 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电极片涂布机
WO2015178601A1 (ko) * 2014-05-19 2015-11-26 주식회사 씨맥 전선 케이블 고속 화학가교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8066629U (zh) * 2018-01-30 2018-11-09 广西禹杰防水防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防水布涂压装置
CN210386419U (zh) * 2019-07-31 2020-04-24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冷却装置及涂布机
CN210640057U (zh) * 2019-11-26 2020-05-29 安徽洺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电缆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10733231U (zh) * 2019-09-20 2020-06-12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隔膜铸片冷却系统及铸片机
CN112758724A (zh) * 2021-01-25 2021-05-07 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宽幅高速锂电池极片底涂机
CN213242754U (zh) * 2020-09-28 2021-05-18 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的铸片成型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4468U (ja) * 1991-03-27 1992-10-08 コニカ株式会社 両面塗布装置
JPH06446A (ja) * 1992-06-17 1994-01-11 Chugai Ro Co Ltd 塗装鋼板の製造方法
CN202283521U (zh) * 2011-07-15 2012-06-27 深圳市善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干燥装置
CN203459227U (zh) * 2013-09-06 2014-03-05 昆山玉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涂布机
WO2015178601A1 (ko) * 2014-05-19 2015-11-26 주식회사 씨맥 전선 케이블 고속 화학가교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4208740U (zh) * 2014-09-23 2015-03-18 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电极片涂布机
CN208066629U (zh) * 2018-01-30 2018-11-09 广西禹杰防水防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防水布涂压装置
CN210386419U (zh) * 2019-07-31 2020-04-24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冷却装置及涂布机
CN210733231U (zh) * 2019-09-20 2020-06-12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隔膜铸片冷却系统及铸片机
CN210640057U (zh) * 2019-11-26 2020-05-29 安徽洺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电缆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13242754U (zh) * 2020-09-28 2021-05-18 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的铸片成型冷却装置
CN112758724A (zh) * 2021-01-25 2021-05-07 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宽幅高速锂电池极片底涂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0875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65733U (zh) 一种涂布设备
CN106475277B (zh) 涂敷装置及涂敷方法
CN114950875B (zh) 一种双面同时涂布设备
JP2004524163A (ja) 金属帯の冷間圧延方法及び圧延スタンド
CN216226534U (zh) 极片制造装置
CN114481033A (zh) 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设备和制备方法
JPH08168802A (ja) プラグミルの圧延マンドレルを交換する圧延マンドレル交換装置
CN219850555U (zh) 一种涂布机
CN212263770U (zh) 一种带材涂覆装置
CN217900288U (zh) 一种速冷装置
CN217757267U (zh)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冷却成型装置
CN115188545A (zh) 一种直流变频漆包线的生产方法
CN210876066U (zh) 一种家电保护膜用涂布结构
CN208620774U (zh) 一种带钢干燥冷却装置
US20050098680A1 (en) Noncontact web transporting apparatus
JPS59229422A (ja) 連続焼鈍における鋼帯の冷却方法
CN215656174U (zh) 一种用于管道防腐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设备
WO2023005446A1 (zh) 烘干装置及涂布设备
CA2047793A1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cooling metal strip
CN214796907U (zh) 一种peek电磁线冷却装置
KR200155948Y1 (ko) 열연 스트립 냉각장치
CN214183788U (zh) 一种涂布机冷却装置
CN220759850U (zh) 一种沟槽管件静止冷却架
CN210587057U (zh) 一种生产非晶磁芯用的制带设备
CN221063401U (zh) 用于锂电池极片涂布的多层烘箱及锂电池极片涂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