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9522A - 双面粘合带 - Google Patents

双面粘合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9522A
CN114829522A CN202080078583.3A CN202080078583A CN114829522A CN 114829522 A CN114829522 A CN 114829522A CN 202080078583 A CN202080078583 A CN 202080078583A CN 114829522 A CN114829522 A CN 114829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ate
meth
weight
parts
acry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85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关亮
丹羽理仁
福原淳仁
横川亮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829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8C8-(meth)acrylate, e.g. isooctyl (meth)acrylate or 2-ethylhex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返工性优异的双面粘合带。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为包含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双面粘合带,其中,该丙烯酸类粘合剂由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该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将单体成分(m1)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单体成分(m2)、交联剂和光聚合引发剂,该单体成分(m2)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并且在该单体成分(m2)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该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该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量为10重量份~90重量份。

Description

双面粘合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面粘合带。
背景技术
在移动设备等光学设备、电子设备中采用的光学构件、电子构件等各种构成部件中,有时采用价格昂贵的精密部件。为了接合这样的精密部件,有时采用双面粘合带(例如,专利文献1)。
但是,由于精密部件大多脆弱,因此在工序不良时等需要将这样的已接合的精密部件剥离以重新粘贴的情况下,有时在剥离时损坏精密部件,产生不能返工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478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返工性优异的双面粘合带。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为包含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双面粘合带,其中,
该丙烯酸类粘合剂由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该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将单体成分(m1)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单体成分(m2)、交联剂和光聚合引发剂,
该单体成分(m2)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并且
在该单体成分(m2)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该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该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量为10重量份~90重量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成分(m1)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羟基单体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单体成分(m1)和所述单体成分(m2)的合计作为总单体成分而计算的、源自该总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计算Tg为-30℃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单体成分(m1),所述交联剂的量为0.001重量份~0.5重量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为选自丙烯酸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低聚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填料。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用于电子设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返工性优异的双面粘合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酯是指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说明书中,“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包含源自在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单体单元作为构成该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在本说明书中,“丙烯酸类低聚物”是指包含源自在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单体单元作为构成该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另外,将在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称为“丙烯酸类单体”。将本说明书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定义为包含源自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将本说明书中的丙烯酸类低聚物定义为包含源自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单元的低聚物。
本说明书中的“可聚合单体”是指在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单体。
在本说明书中,聚合物的Tg是指在文献、目录等中记载的标称值,或者基于在该聚合物的制备中使用的单体成分的组成,根据Fox式求出的Tg(也称为计算Tg)。如下所示,Fox的式为共聚物的Tg和将构成该共聚物的各单体均聚而得到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i的关系式。
1/Tg=Σ(Wi/Tgi)
在上述Fox式中,Tg表示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K),Wi表示该共聚物中的单体i的重量分数(重量基准的共聚比例),Tgi表示单体i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K)。在与待确定Tg的对象聚合物为均聚物的情况下,该均聚物的Tg与对象聚合物的Tg一致。
作为用于Tg的计算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用在公知资料中记载的值。具体而言,在“聚合物手册”(第3版,John Wiley&Sons,Inc.,1989年)中列举了数值。关于在上述聚合物手册中记载有多种值的单体,采用最高值。
对于在上述文献“聚合物手册”中未记载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单体,使用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得到的值。具体而言,向具有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导入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投入100重量份的单体、0.2重量份的2,2’-偶氮二异丁腈和200重量份的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在使氮气流通的同时搅拌1小时。以这样的方式除去聚合体系内的氧,然后升温至63℃,反应10小时。接着,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33重量%的均聚物溶液。接着,将该均聚物溶液流延涂布在剥离衬垫上,并进行干燥,由此制作厚度为约2mm的试验样品(片状的均聚物)。将该试验样品冲裁成直径为7.9mm的圆盘状,并夹在平行板之间,使用粘弹性试验机(TA仪器日本公司制造,型号名“ARES”),在施加频率为1Hz的剪切应变的同时在温度范围-70℃~150℃内以5℃/分钟的升温速度,通过剪切模式测定粘弹性,将相当于tanδ的峰顶温度的温度作为均聚物的Tg。
《《双面粘合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只要是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带即可,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任意适当的其它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可以由一层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也可以由两层以上的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从制造成本等观点考虑,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优选由一层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厚度优选为20μm~900μm,更优选为40μm~800μm,进一步优选为60μm~700μm,特别优选为80μm~600μm,最优选为100μm~500μm。如果双面粘合带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中,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的表面,为了在未使用时进行保护等,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具有任意适当的剥离衬垫。作为剥离衬垫,例如可以列举对纸、塑料膜等基材(衬垫基材)的表面进行聚硅氧烷处理而得到的剥离衬垫;利用聚烯烃类树脂对纸、塑料膜等基材(衬垫基材)的表面进行层压而得到的剥离衬垫等。作为衬垫基材的塑料膜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氨酯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等。作为衬垫基材的塑料膜优选为聚乙烯膜。
剥离衬垫的厚度优选为1μm~500μm,更优选为3μm~450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400μm,特别优选为10μm~300μm。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粘合力优选为2N/10mm~24N/10mm,更优选为4N/10mm~22N/10mm,进一步优选为6N/10mm~20N/10mm,特别优选为8N/10mm~18N/10mm。如果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的粘合力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充分发挥作为双面粘合带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粘合力代表性地可以以如下方式测定:将双面粘合带的单面贴合在实施了电晕处理的PET膜的电晕处理面上,切成宽度为10mm、长度为100mm的尺寸,利用使2kg的辊往复滚动一次的方法压接在利用浸有异丙醇的干净抹布往复摩擦10次而清洗过的干净的SUS304BA板上,由此制成胶粘力评价用样品,在23℃、50%RH的测定环境下将该评价样品放置30分钟,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在牵拉速度为300mm/分钟、剥离角度为180°的条件下测定粘合力(N/10mm)。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100%伸长时的载荷优选为9N/10mm以下,更优选为0.001N/10mm~8.5N/10mm,进一步优选为0.003N/10mm~8N/10mm,特别优选为0.005N/10mm~8.5N/10mm。如果双面粘合带的100%伸长时的载荷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将在后面详细说明100%伸长时的载荷的测定。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500%伸长时的载荷优选为20N/10mm以下,更优选为0.01N/10mm~19N/10mm,进一步优选为0.03N/10mm~18N/10mm,特别优选为0.05N/10mm~17N/10mm。如果双面粘合带的500%伸长时的载荷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将在后面说明500%伸长时的载荷的测定的详细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断裂时的载荷优选为1N/10mm以上,更优选为1.1N/10mm~100N/10mm,进一步优选为1.3N/10mm~80N/10mm,特别优选为1.5N/10mm~60N/10mm。如果双面粘合带断裂时的载荷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将在后面说明断裂时的载荷的测定的详细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断裂时的伸长率优选为650%以上,更优选为675%~1800%,进一步优选为700%~1600%,特别优选为725%~1400%。如果双面粘合带断裂时的伸长率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将在后面说明断裂时的伸长的测定的详细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能够用于各种用途。代表性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可以用于电子设备。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
丙烯酸类粘合剂由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以固体成分浓度计,丙烯酸类粘合剂优选包含10%以上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上的聚合物成分,更优选包含40%~80%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上的聚合物成分,进一步优选包含45%~75%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上的聚合物成分,特别优选包含50%~70%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上的聚合物成分。如果丙烯酸类粘合剂中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上的聚合物成分的含有比例以固体成分浓度计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
丙烯酸类粘合剂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由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在本发明中,作为这样的方法,代表性的是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在任意适当的基材上,然后在涂布而形成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上放置其它任意适当的基材,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而形成。作为基材,例如可以列举上述的剥离衬垫。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列举任意适当的涂布方法。作为这样的涂布方法,例如可以列举:辊涂、辊舐涂布、凹版涂布、反向涂布、辊刷、喷涂、浸渍辊涂布、刮棒涂布、刮刀涂布、气刀涂布、幕帘涂布、唇模涂布、口模式涂布机等进行的挤出涂布等。
从促进交联反应、提高制造效率等观点考虑,在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热。另外,为了调节所形成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内的成分转移、进行交联反应、松弛可能存在于丙烯酸类粘合剂内的应变等,可以进行老化。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将单体成分(m1)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单体成分(m2)、交联剂和光聚合引发剂。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只要包含将单体成分(m1)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单体成分(m2)、交联剂和光聚合引发剂即可,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包含任意适当的其它成分。
将单体成分(m1)和单体成分(m2)的合计作为总单体成分而计算的、源自该总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计算Tg代表性地为-30℃以下。如果将单体成分(m1)和单体成分(m2)的合计作为总单体成分而计算的、源自该总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计算Tg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
<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
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的含有比例,在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整体设定为100重量份的情况下,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优选为20重量份~80重量份,更优选为30重量份~7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份~7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50重量份~70重量份。如果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
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通过将单体成分(m1)聚合而得到。
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与以单体成分(m1)的完全聚合物(优选为聚合转化率大于95重量%的聚合物)的形式得到的聚合物不同,所述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是使单体成分(m1)以优选95重量%以下的聚合转化率聚合而得到的部分聚合物。
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的聚合转化率优选为7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40重量%以下,最优选为35重量%以下。作为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的聚合转化率的下限,优选为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重量%以上。
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优选可以通过UV聚合、电子射线聚合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而制造。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更优选可以通过UV聚合而制造。
UV聚合的方法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UV聚合的方法。作为这样的UV聚合的方法,例如在单体成分(m1)中配合光聚合引发剂并且根据需要配合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并照射紫外线。
在使单体成分(m1)聚合而制造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的情况下,作为反应产物,代表性地包含将单体成分(m1)的至少一部分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和单体成分(m1)的至少一部分(未发生聚合而残留的未反应的单体)。即,关于反应产物,单体成分(m1)的一部分以成为聚合物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的形式包含在反应产物中,单体成分(m1)的剩余部分以未聚合物(未反应的单体)的形态包含在反应产物中。这样的反应产物典型地呈浆液状(具有粘性的液态),有时称为“单体浆液”或简称为“浆液”。
单体成分(m1)优选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单体成分(m1)中所含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与后述的“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相区别,在此所说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对应的均聚物的Tg小于0℃。
作为在单体成分(m1)中可以包含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叔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2-丙基庚酯等。其中,从操作性的观点和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单体成分(m1)中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有比例优选为30重量%~99重量%,更优选为40重量%~9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90重量%,特别优选为60重量%~85重量%,最优选为70重量%~80重量%。如果单体成分(m1)中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返工性。
单体成分(m1)优选包含含羟基单体。单体成分(m1)中所含的含羟基单体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区别于后述的“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在此所说的含羟基单体优选对应的均聚物的Tg小于0℃。
作为单体成分(m1)中可以含有的含羟基单体,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环烷基酯;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烯丙醇、2-羟乙基乙烯基醚、4-羟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等其它含羟基单体;等。其中,从操作性的观点和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更优选为具有碳原子数为2~6的羟基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具体而言,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
单体成分(m1)中的含羟基单体的含有比例优选为0.1重量%~30重量%,更优选为0.5重量%~2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10重量%,特别优选为2重量%~7重量%。如果单体成分(m1)中的含羟基单体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返工性。
单体成分(m1)优选包含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单体成分(m1)中所含的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在单体成分(m1)中可以含有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任意适当的可聚合单体。作为这样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N-乙烯基-2-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β-羧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丙烯腈、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酰胺、异丙基丙烯酰胺、羟乙基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羟丁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1-乙烯基咪唑等,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选自丙烯酸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单体成分(m1)中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重量%~30重量%,特别优选为10重量%~25重量%,最优选为15重量%~20重量%。如果单体成分(m1)中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返工性。
单体成分(m1)更优选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羟基单体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关于在此情况下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羟基单体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可以直接引用上述说明。
在将单体成分(m1)中的全部单体量设定为100重量份的情况下,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单体成分(m1)中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羟基单体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合计的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份~100重量份,更优选为70重量份~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90重量份~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95重量份~1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98重量份~100重量份,最优选实质上为100重量份。在此,实质上为100重量份是指,单体成分(m1)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羟基单体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但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微量的任意的其它成分(代表性地为杂质、副产物等)。
单体成分(m1)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任意适当的其它单体。作为这样的其它单体,是对应的均聚物的Tg小于0℃的可聚合单体,是既非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也非含羟基单体的任意适当的单体。这样的其它单体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单体成分(m1)可以含有的其它单体,例如可以列举:含有丙烯酰基的硅油、丙烯酸环氧基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丙烯酰基改性化合物等。
作为使单体成分(m1)聚合而制造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作为这样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列举: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等。
作为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作为市售品,例如为商品名“OMNIRAD651”、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和茴香偶姻甲醚等。
作为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作为市售品,例如为商品名“OMNIRAD184”,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叔丁基-二氯苯乙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作为市售品,例如为商品名“OMNIRAD2959”,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甲氧基苯乙酮等。
作为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2-甲基-2-羟基苯丙酮、1-[4-(2-羟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等。
作为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2-萘磺酰氯等。
作为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1-苯基-1,2-丙二酮-2-(O-乙氧基羰基)-肟等。
作为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苯偶姻等。
作为苯偶酰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苯偶酰等。
作为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二苯甲酮、苯甲酰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聚乙烯基二苯甲酮、α-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等。
作为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等。
作为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十二烷基噻吨酮等。
作为酰基膦类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正丁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叔丁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环己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辛基氧化膦、二(2-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甲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乙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乙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6-二丁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戊氧基苯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丙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乙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丙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乙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丁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辛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5-二异丙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甲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4-甲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5-二乙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3,5,6-四甲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正丁氧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异丁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正丁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丁氧基苯基氧化膦、1,10-双[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癸烷、三(2-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等。
从表现出良好的聚合性等观点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m1)的总量,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1重量份~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份~1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1重量份~0.5重量份,最优选为0.01重量份~0.1重量份。
<单体成分(m2)>
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单体成分(m2)的含有比例,在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整体设定为100重量份的情况下,单体成分(m2)的总量优选为5重量份~50重量份,更优选为10重量份~4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5重量份~4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20重量份~35重量份,最优选为25重量份~30重量份。如果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单体成分(m2)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
单体成分(m2)代表性地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
在将单体成分(m2)中的全部单体量设定为100重量份的情况下,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单体成分(m2)中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合计的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份~100重量份,更优选为70重量份~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90重量份~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95重量份~1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98重量份~100重量份,最优选实质上为100重量份。在此,实质上为100重量份是指,单体成分(m2)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但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微量的任意的其它成分(代表性地为杂质、副产物等)。
单体成分(m2)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任意适当的其它单体。作为这样的其它单体,是对应的均聚物的Tg小于0℃的可聚合单体,是并非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任意适当的单体。这样的其它单体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在单体成分(m2)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量代表性地为10重量份~90重量份,优选为12重量份~80重量份,更优选为15重量份~7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65重量份,特别优选为25重量份~65重量份,最优选为30重量份~60重量份。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
在单体成分(m2)中所含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为了区别于后述的“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单体成分(m2)中可以含有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对应的均聚物的Tg小于0℃。
作为在单体成分(m2)中可以包含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叔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2-丙基庚酯等。其中,从操作性的观点和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选自(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单体成分(m2)中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3重量%~91重量%,更优选为56重量%~8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9重量%~87重量%,特别优选为61重量%~83重量%,最优选为63重量%~77重量%。如果单体成分(m2)中的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返工性。
在单体成分(m2)中所含的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在单体成分(m2)中可以含有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任意适当的可聚合单体。作为这样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N-乙烯基-2-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β-羧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基酯、丙烯腈、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酰胺、异丙基丙烯酰胺、羟乙基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羟丁基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1-乙烯基咪唑等,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选自丙烯酸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单体成分(m2)中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有比例优选为9重量%~47重量%,更优选为11重量%~44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3重量%~41重量%,特别优选为17重量%~39重量%,最优选为23重量%~37重量%。如果单体成分(m2)中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返工性。
作为单体成分(m2)可以含有的其它单体,例如可以列举:含有丙烯酰基的硅油、丙烯酸环氧基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丙烯酰基改性化合物等。
<交联剂>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m1),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的交联剂的量优选为0.001重量份~0.5重量份,更优选为0.005重量份~0.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份~0.2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5重量份~0.1重量份。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m1)的交联剂的量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
交联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交联剂,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交联剂。作为这样的交联剂,优选地列举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作为这样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基苯;丙烯酸环氧基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在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作为这样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列举: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等。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子,可以直接引用<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项中的说明。
从表现出良好的聚合性等观点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m1),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001重量份~0.5重量份,更优选为0.005重量份~0.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份~0.2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3重量份~0.1重量份。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m1)的光聚合引发剂的量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的返工性更优异。
<丙烯酸类低聚物>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含丙烯酸类低聚物作为其它成分。丙烯酸类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30000,更优选为1000~20000,进一步优选为1500~10000,特别优选为2000~8000。通过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低聚物,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丙烯酸类低聚物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Mw)可以通过GPC法进行聚苯乙烯换算而求出。例如,可以使用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高速GPC装置“HPLC-8120GPC”,根据下述条件进行测定。
柱:TSKgel SuperHZM-H/HZ4000/HZ3000/HZ2000
溶剂:四氢呋喃
流速:0.6mL/分钟
作为丙烯酸类低聚物,优选由以在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必要成分的单体组合物得到的丙烯酸类低聚物,更优选为由以在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要成分的单体组合物得到的丙烯酸类低聚物。
在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在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环状结构,可以为芳香族性环、非芳香族性环中的任一种。
作为芳香族性环,例如可以列举:芳香族性碳环(例如,苯环等单环碳环、萘环等稠合碳环等)、各种芳香族性杂环等。
作为非芳香族性环,例如可以列举:非芳香族性脂肪族环(非芳香族性脂环式环)(例如,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等环烷烃环;环己烯环等环烯烃环等)、非芳香族性桥接环(例如,蒎烷、蒎烯、莰烷、降冰片烷、降冰片烯等中的二环式烃环;金刚烷等中的三环以上的脂肪族烃环(桥接式烃环)等)、非芳香族性杂环(例如,环氧环、氧杂环戊烷环、氧杂环丁烷环等)等。作为三环以上的脂肪族烃环(三环以上的桥接式烃环),例如可以列举: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二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金刚烷基、四氢三聚环戊二烯基、二氢三聚环戊二烯基等。
作为在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庚酯、(甲基)丙烯酸环辛酯等(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二环式脂肪族烃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三聚环戊二烯基酯、(甲基)丙烯酸1-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2-金刚烷基酯等具有三环以上的脂肪族烃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等(甲基)丙烯酸芳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芳氧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酯等具有芳香族性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在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可以列举含有非芳香族性环的(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可以列举:丙烯酸环己酯(CH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A)、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MA),进一步优选可以列举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A)、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MA)。
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全部单体,在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中的在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0重量份~90重量份,更优选为20重量份~80重量份。
作为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其中,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全部单体,在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中的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0重量份~90重量份,更优选为20重量份~8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60重量份。
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单体组合物)除了含有在分子内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还可以含有能够与这些单体共聚的其它单体(可共聚单体)。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全部单体,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单体组合物)中的其它单体(可共聚单体)的含量优选小于50重量份,更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
作为这样的其它单体(可共聚单体),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乙氧基丁酯等)、含羧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马来酸酐等含酸酐基单体等)、含羟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乙烯醇、烯丙醇等)、含酰胺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氨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含氰基单体(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磺酸基单体(例如乙烯基磺酸钠等)、含磷酸基单体(例如2-羟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等)、含异氰酸酯基单体(例如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等)、含酰亚胺基单体(例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等)等。
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单体组合物)特别优选包含:(1)选自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丙烯酸环己酯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至少一种单体;和(2)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此情况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单体组合物),(1)的单体的含量优选为30重量份~70重量份、(2)的单体的含量优选为30重量份~70重量份。
丙烯酸类低聚物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通过任意适当的聚合而制造。作为这样的聚合方法,例如可以列举: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进行的聚合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方法)等。其中,优选为本体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更优选为溶液聚合法。
作为可以在聚合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等酯类;甲苯、苯等芳香族烃类;正己烷、正庚烷等脂肪族烃类;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脂环族烃类;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等有机溶剂。溶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在聚合中,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聚合引发剂(例如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等)。聚合引发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溶液聚合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油溶性的聚合引发剂。
作为热聚合引发剂,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热聚合引发剂。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作为热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列举:2,2’-偶氮二异丁腈(AIBN)、2,2’-偶氮双(2-甲基丁腈)(AMBN)、2,2’-偶氮双(2-甲基丙酸)二甲酯、4,4’-偶氮双(4-氰基戊酸)、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2,2’-偶氮双(2,4,4-三甲基戊烷)等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十二烷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等。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单体组合物),热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例如优选为0.1重量份~15重量份。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作为这样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列举: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等。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子,可以直接引用<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项中的说明。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单体组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例如优选为0.001重量份~0.5重量份。
在使丙烯酸类低聚物聚合时,为了调节分子量(优选用于将重均分子量调节至1000~30000),可以使用链转移剂。作为链转移剂,例如可以列举:2-巯基乙醇、α-硫代甘油、2,3-二巯基-1-丙醇、辛基硫醇、叔壬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月桂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乙酸甲酯、巯基乙酸乙酯、巯基乙酸丙酯、巯基乙酸丁酯、巯基乙酸叔丁酯、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巯基乙酸辛酯、巯基乙酸异辛酯、巯基乙酸癸酯、巯基乙酸十二烷基酯、乙二醇的巯基乙酸酯、新戊二醇的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的巯基乙酸酯、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其中,从抑制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的白化等观点考虑,优选为α-硫代甘油、巯基乙酸甲酯,特别优选为α-硫代甘油。链转移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可以用于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全部单体(单体组合物),链转移剂的使用量例如优选为0.1重量份~20重量份,更优选为0.2重量份~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3重量份~10重量份。
丙烯酸类低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20℃~300℃,更优选为30℃~300℃,进一步优选为40℃~300℃。
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m1),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份~20重量份,更优选为0.5重量份~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份~8重量份,特别优选为1重量份~5重量份。
<填料>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含填料作为其它成分。填料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填料,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填料。作为这样的填料,例如可以列举:铜、银、金、铂、镍、铝、铬、铁、不锈钢等金属;氧化铝、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铜、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铝、勃姆石、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硅酸、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氢氧化钡、氧化锆水合物、氧化锡水合物、碱式碳酸镁、水滑石、片钠铝石、硼砂、硼酸锌等金属氢氧化物和水合金属化合物;碳化硅、碳化硼、碳化氮、碳化钙等碳化物;氮化铝、氮化硅、氮化硼、氮化镓等氮化物;碳酸钙等碳酸盐;钛酸钡、钛酸钾等钛酸盐;炭黑;碳管(碳纳米管)、碳纤维、金刚石等碳类物质;玻璃等无机材料;聚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酚醛树脂、苯并胍胺树脂、尿素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酯、聚氨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例如尼龙等)、聚酰亚胺、聚偏氯乙烯等聚合物;火山砂、粘土、砂等天然原料粒子;合成纤维材料;天然纤维材料;等,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氢氧化铝。
从能够进一步表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成分(m1),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填料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份~50重量份,更优选为0.5重量份~4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份~3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5重量份~30重量份,最优选为10重量份~20重量份。
<其它成分>
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任意适当的其它成分。作为这样的其它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增稠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金属粉末、颜料、着色剂、箔状物、软化剂、防老化剂、导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防腐蚀剂、耐热稳定剂、阻聚剂、润滑剂、溶剂、催化剂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等中的试验和评价方法如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在记载为“份”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记载的事项,则表示“重量份”,在记载为“%”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记载的事项,则表示“重量%”。
<高分子量聚合物含有率的计算>
高分子量聚合物含有率(%)=单体成分(m1)/(单体成分(m1)+单体成分(m2)+交联剂+光聚合引发剂+丙烯酸类低聚物)×100
<返工性的评价>
返工性试验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准备切成宽度为15mm、长度为50mm的尺寸的双面粘合带。在23℃、50%RH的环境下,使双面粘合带的粘合剂层面露出,使2kg的辊往复一次,从而将一个粘合剂层面压接在聚碳酸酯板的表面上。此外,使2kg的辊往复一次,将另一个粘合剂层面压接在另一个聚碳酸酯板上。此时,将双面粘合带的长度40mm部分的双面层叠在2片聚碳酸酯板上,使双面粘合带的长度为10mm的部分成为无任何层叠的状态,将该部分作为用于拉出的接头。将其在23度、50%RH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然后用手将接头沿双面粘合带的长度方向拉出。此时,根据下述标准评价返工性。
○:能够剥离到最后。
×:牢固而无法剥离到最后或者在剥离中途双面粘合带断裂。
<100%伸长时的载荷>
将厚度为150μm的双面粘合带冲裁成哑铃1号形(根据JIS K6251,宽度为10mm),在长度方向上以夹盘间距10mm设置在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制造:AG-20kNG)上,以牵拉速度300mm/分钟伸长至断裂。测定100%伸长时的载荷。
<500%伸长时的载荷>
将厚度为150μm的双面粘合带冲裁成哑铃1号形(根据JIS K6251,宽度为10mm),在长度方向上以夹盘间距10mm设置在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制造:AG-20kNG)上,以牵拉速度300mm/分钟伸长至断裂。测定500%伸长时的载荷。
<断裂时的载荷>
将厚度为150μm的双面粘合带冲裁成哑铃1号形(根据JIS K6251,宽度为10mm),在长度方向上以夹盘间距10mm设置在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制造:AG-20kNG)上,以牵拉速度300mm/分钟伸长至断裂。测定断裂时的载荷。
<断裂时的伸长率>
将厚度为150μm的双面粘合带冲裁成哑铃1号形(根据JIS K6251,宽度为10mm),在长度方向上以夹盘间距10mm设置在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制造:AG-20kNG)上,以牵拉速度300mm/分钟伸长至断裂。测定断裂时的伸长。
<代表性单体的Tg>
在制造例、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代表性单体的Tg如下所述。
2EHA:-70℃
NVP:80℃
HEA:-15℃
BA:-54℃
LA:-45℃
AA:106℃
DCPMA:175℃
MMA:105℃
[制造例1]:浆液(1)的合成
将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78重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18重量份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4重量份混合而形成液态的单体混合物(单体组合物),在所述液态的单体混合物中配合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OMNIRAD651”,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0.05重量份,然后脉冲照射紫外线直至粘度(BH粘度计No.5转子,10rpm,测定温度:30℃)成为约15Pa·s,由此得到了包含单体成分的一部分聚合而得到的部分聚合物(聚合率:约8%)的浆液(1)。
[制造例2]:丙烯酸类低聚物(1)的合成
在烧瓶中投入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MA):58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39重量份、α-硫代甘油:3重量份、2,2’-偶氮二异丁腈:0.2重量份、乙酸乙酯:65重量份。利用氮气充分地填充烧瓶,在70℃下聚合5小时,然后再投入0.1重量份的2,2’-偶氮二异丁腈,在80℃下聚合8小时。然后,从反应液中将乙酸乙酯蒸馏除去,再利用减压干燥机进行干燥,由此得到了丙烯酸类低聚物(1)。
[实施例1]
配合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浆液(1):100重量份、丙烯酸正丁酯(BA):30重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15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05重量份、作为填料的氢氧化铝(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B103”):15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OMNIRAD651”,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0.05重量份,然后使用分散器均匀地混合,然后进行脱泡,由此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1)。
使用涂敷器以厚度成为250μm的方式将所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1)涂布在利用聚硅氧烷对单面进行剥离处理而得到的厚度为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MRF#38”)上,从而形成了涂布层。
接着,以利用聚硅氧烷对单面进行剥离处理而得到的厚度为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MRE#25”)的剥离处理面成为上述涂布层侧的方式覆盖涂布层,从而阻隔氧气。然后,利用黑光灯从该膜的上表面照射180秒照度为4mW/cm2((株式会社)Topcon制造,UV checker“UVR-T1”,测定时的最大灵敏度为约350nm)的紫外线,从而得到了厚度为150μm的双面粘合带(1)。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除了将丙烯酸正丁酯(BA)的量改变为50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2)、双面粘合带(2)。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除了将30重量份的丙烯酸正丁酯(BA)改变为50重量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并且将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量改变为0.1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3)、双面粘合带(3)。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除了将0.1重量份的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改变为0.1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以外,以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4)、双面粘合带(4)。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除了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的量改变为30重量份并且将15重量份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改变为15重量份的丙烯酸(AA)以外,以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5)、双面粘合带(5)。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除了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的量改变为50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6)、双面粘合带(6)。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除了将丙烯酸(AA)的量改变为30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7)、双面粘合带(7)。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除了追加在制造例2中得到的丙烯酸类低聚物(1):3重量份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5)的配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8)、双面粘合带(8)。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除了将作为填料的氢氧化铝(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B103”)的量改变为5重量份以外,以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9)、双面粘合带(9)。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将丙烯酸(AA)的量改变为10重量份,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量改变为0.05重量份,并且不使用填料,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式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10)、双面粘合带(10)。
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配合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浆液(1):100重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50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1重量份、作为填料的氢氧化铝(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B103”):15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OMNIRAD651”,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0.05重量份,然后使用分散器均匀地混合,然后进行脱泡,由此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1)。
使用所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1),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了双面粘合带(C1)。
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配合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浆液(1):100重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30重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30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1重量份、作为填料的氢氧化铝(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B103”):15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OMNIRAD651”,IGMResins B.V.公司制造):0.05重量份,然后使用分散器均匀地混合,然后进行脱泡,由此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2)。
使用所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2),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了双面粘合带(C2)。
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配合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浆液(1):100重量份、丙烯酸月桂酯(LA):50重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15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05重量份、作为填料的氢氧化铝(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B103”):15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OMNIRAD651”,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0.05重量份,然后使用分散器均匀地混合,然后进行脱泡,由此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3)。
使用所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3),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了双面粘合带(C3)。
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
配合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浆液(1):100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05重量份、作为填料的氢氧化铝(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B103”):15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OMNIRAD651”,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0.05重量份,然后使用分散器均匀地混合,然后进行脱泡,由此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4)。
使用所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4),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了双面粘合带(C4)。
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5]
配合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浆液(1):100重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50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1重量份、作为填料的氢氧化铝(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B103”):15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OMNIRAD651”,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0.05重量份,然后使用分散器均匀地混合,然后进行脱泡,由此得到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5)。
使用所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C5),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了双面粘合带(C5)。
将结果示于表1。
Figure BDA0003640416790000351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能够适当地用于移动设备内部等。

Claims (8)

1.一种双面粘合带,所述双面粘合带包含丙烯酸类粘合剂,其中,
该丙烯酸类粘合剂由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该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将单体成分(m1)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部分聚合物、单体成分(m2)、交联剂和光聚合引发剂,
该单体成分(m2)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并且
在该单体成分(m2)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该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该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的含量为10重量份~9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所述单体成分(m1)包含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羟基单体和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将所述单体成分(m1)和所述单体成分(m2)的合计作为总单体成分而计算的、源自该总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计算Tg为-3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单体成分(m1),所述交联剂的量为0.001重量份~0.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所述对应的均聚物的Tg为0℃以上的可聚合单体为选自丙烯酸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低聚物。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包含填料。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所述双面粘合带用于电子设备。
CN202080078583.3A 2019-11-20 2020-08-20 双面粘合带 Pending CN1148295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9608A JP2021080383A (ja) 2019-11-20 2019-11-20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19-209608 2019-11-20
PCT/JP2020/031369 WO2021100269A1 (ja) 2019-11-20 2020-08-20 両面粘着テー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9522A true CN114829522A (zh) 2022-07-29

Family

ID=7596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8583.3A Pending CN114829522A (zh) 2019-11-20 2020-08-20 双面粘合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9283A1 (zh)
JP (1) JP2021080383A (zh)
KR (1) KR20220103098A (zh)
CN (1) CN114829522A (zh)
TW (1) TW202128923A (zh)
WO (1) WO2021100269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1946A1 (ja) * 2011-07-19 2013-01-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粘接着剤および高温保持粘着剤
JP2013194072A (ja) * 2012-03-16 2013-09-30 Nitto Denko Corp 耐火性粘着テープ
CN103571362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双面粘合片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3764781A (zh) * 2011-09-30 2014-04-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粘合剂层及粘合片
JP2014185322A (ja) * 2013-02-20 2014-10-02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
WO2014174732A1 (ja) * 2013-04-24 2014-10-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16098366A (ja) * 2014-11-26 2016-05-3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粘着組成物前駆体、粘着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粘着シートを含む電子機器
JP2017200998A (ja) * 2016-05-02 2017-11-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3542A (ja) * 2008-04-25 2009-11-12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メタ)アクリル系粘着性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91891B2 (ja) 2018-02-26 2022-01-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1946A1 (ja) * 2011-07-19 2013-01-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粘接着剤および高温保持粘着剤
CN103764781A (zh) * 2011-09-30 2014-04-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粘合剂层及粘合片
JP2013194072A (ja) * 2012-03-16 2013-09-30 Nitto Denko Corp 耐火性粘着テープ
CN103571362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双面粘合片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JP2014185322A (ja) * 2013-02-20 2014-10-02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
WO2014174732A1 (ja) * 2013-04-24 2014-10-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16098366A (ja) * 2014-11-26 2016-05-3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粘着組成物前駆体、粘着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粘着シートを含む電子機器
JP2017200998A (ja) * 2016-05-02 2017-11-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0269A1 (ja) 2021-05-27
KR20220103098A (ko) 2022-07-21
TW202128923A (zh) 2021-08-01
US20220389283A1 (en) 2022-12-08
JP2021080383A (ja)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22553B1 (ko) 점착 시트
US20110070434A1 (en)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an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US20100323197A1 (en) Acrylic viscoelastic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KR20140016842A (ko)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제층, 점착 시트 및 광학 필름
JP2011202012A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
JP2015155528A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
EP2452961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TWI806823B (zh)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構件、光學構件及電子構件
WO2021172342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JP5730382B2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
US20230071452A1 (en)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CN109852267B (zh) 粘合片
CN114829522A (zh) 双面粘合带
CN114729237A (zh) 双面粘合带
TW201404848A (zh) 透明黏接著薄片用組成物、其製造方法及透明黏接著薄片
KR20210036295A (ko) 점착 테이프
WO2023105906A1 (ja) 補強フィルム
CN116981747A (zh) 双面粘合片
JP2023131574A (ja) 補強フィルム
JP2023131575A (ja) 補強フィルム
CN117545816A (zh) 双面粘合片
CN117580921A (zh) 双面粘合片
TW202311463A (zh) 雙面黏著片材
JP2021088141A (ja) 積層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