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0113B -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0113B
CN114740113B CN202210380172.0A CN202210380172A CN114740113B CN 114740113 B CN114740113 B CN 114740113B CN 202210380172 A CN202210380172 A CN 202210380172A CN 114740113 B CN114740113 B CN 1147401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temperature
detection method
polyacrylic acid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01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0113A (zh
Inventor
陈橙
葛祥军
詹晓勇
陈映晓
胡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iyu Haiyu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HUIYU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iyu Haiyu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HUIY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iyu Haiyu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HUIYU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iyu Haiyu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801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0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0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0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0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0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64Electrical detectors
    • G01N30/68Flame ionisation det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属于聚丙烯酸的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具有可检测杂质种类多,顶空平衡时间、程序升温时间和单针样品检测时间短,降低酸性供试品聚丙烯酸对色谱柱使用寿命损耗的优点。

Description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属于聚丙烯酸的质量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酸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别名卡波姆、PAA等,化学式为[C3H4O2]n,分子量72.06n,结构如下所示:
聚丙烯酸具有性质稳定、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等优点,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药用高分子材料。然而,由于其制备工艺中会引入多种有机溶剂和合成单体等,容易造成溶剂和有关物质的残留,不仅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具有潜在的安全性危害。例如,作为单体引入的异丁醇、丁醇、乙酸异丁酯和乙酸丁酯(参见:Konov,A.S.;Danov,S.M.;Vlasov,S.M.Gas-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Impurities in AcrylicAcid.Bull.Acad.Sci.USSR Div.Chem.Sci.1971,20(10),2200-2201),丙烯酸与丁醇缩合产生的工艺杂质丙烯酸丁酯,聚合过程作为链转移剂的异丙醇,萃取剂乙酸乙酯,工艺中用来带蒸异丙醇的乙腈,还有随异丙醇、乙酸乙酯引入的甲醇和乙醇。对它们的含量进行准确检测,对于聚丙烯酸的质量控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聚丙烯酸残留溶剂及有关物质分离检测方法报道较少。中国药典采用气相顶空法检测聚丙烯酸中残留的乙酸乙酯与环己烷,具体方法为: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入二甲基亚砜5ml,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乙酸乙酯与环己烷适量,精密称定,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成每lml中含乙酸乙酯0.2mg与环己烷0.12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5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二法)测定,用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2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3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8分钟;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6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5℃,平衡时间为90分钟。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乙酸乙酯不得过0.5%,环己烷不得过0.3%。该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检测残留溶剂仅限乙酸乙酯、环己烷,能够有效检测的杂质种类较少;顶空平衡时间90min,采集时间56min,单针样品检测时间较长;供试品聚丙烯酸为酸性物质,易缩短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分离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
在本发明中,所述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也即3%氰丙基-3%苯基-94%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色谱柱优选为DB-624;也可以选用极性与DB-624相似的其它色谱柱,如AT-624、Rxi-624 Sil MS、Rtx-624、PE-624、007-624、007-502、ZB-624。
进一步地,DB-624的长度为15~75m,内径为0.18~0.53mm,膜厚度为1~3μm。
优选地,DB-624的长度为75m,内径为0.53mm,膜厚度为3μm。
进一步地,本发明分离检测方法采用程序升温,升温程序如下:起始温度为40℃,维持15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40℃,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4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2分钟。采用上述升温程序,杂质间分离度高,拖尾因子小,峰形好。
进一步地,采用顶空进样法,顶空瓶平衡温度为78~82℃,平衡时间28~32钟。
优选地,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分钟。
优选地,顶空平衡温度为80℃。
进一步地,进样口温度为215~225℃。
优选地,进样口温度为220℃。
进一步地,检测器温度为245~255℃。
优选地,检测器温度为250℃。
进一步地,检测器为FID检测器。
进一步地,载气为氮气。
进一步地,分流比为5:1~10:1。
优选地,分流比为5:1。
进一步地,色谱柱流量为4.8~5.2ml/min。
优选地,色谱柱流量为5ml/min。
进一步地,配制进样溶液的稀释剂为体积分数50~100%的DMSO水溶液。
优选地,配制进样溶液的稀释剂为体积分数50~80%的DMSO水溶液。
进一步优选地,配制进样溶液的稀释剂为体积分数50%的DMSO水溶液。
进一步地,配制聚丙烯酸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4~8mg/ml。
优选地,配制聚丙烯酸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6mg/ml。
进一步地,采用外标法测定所述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所述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检测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取聚丙烯酸约60mg(折算固含量后),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该溶液1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乙酸乙酯、异丁醇、丁醇、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适量,精密称定,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甲醇0.018mg、乙醇0.03mg、异丙醇0.03mg、乙腈0.00246mg、乙酸乙酯0.03mg、异丁醇0.03mg、丁醇0.03mg、乙酸异丁酯0.03mg、乙酸丁酯0.03mg、丙烯酸丁酯0.006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1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二法)测定,用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维持15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40℃,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4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2分钟;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分钟。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异丁醇、丁醇、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分别不得过0.5%,甲醇不得过0.3%、乙腈不得过0.041%、丙烯酸丁酯不得过0.1%。
本发明提供了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能检测2种残留溶剂,本发明能够有效检测包括丙烯酸丁酯在内多达10种杂质,有利于更严格控制聚丙烯酸的质量。
2、本发明将顶空平衡时间缩短至30分钟左右,采集时间缩短至34.5分钟,单针样品检测时间(采集时间+样品进样时间)缩短至40分钟,大幅提高了检测分析效率。
3、本发明使用以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有助于降低酸性供试品聚丙烯酸对色谱柱使用寿命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色谱图;
图2为实施例3得到的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
图3为实施例3得到的供试品溶液色谱图;
图4为实施例3得到的对照品溶液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验对本发明的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以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对聚丙烯酸中多种杂质的分离检测效果
配制对照品溶液:分别取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异丁醇、丁醇、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适量,精密称定,用体积分数100%的DMSO定量稀释成每lml中含甲醇0.018mg、乙醇0.03mg、异丙醇0.03mg、乙腈0.00246mg、异丁醇0.03mg、丁醇0.03mg、乙酸异丁酯0.03mg、乙酸丁酯0.03mg、丙烯酸丁酯0.006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1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
配制样品溶液:取聚丙烯酸约6mg(折算固体含量后),精密称定,置20ml顶空瓶中,再加对照品溶液1.0ml,置同一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
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色谱柱流量:5ml/min;分流比:5:1;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分钟;程序升温为40℃保持15min,以10℃/min升至140℃,保持5min,再以40℃/min升至240℃,保持2min。
色谱柱:以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中极性毛细管柱DB-624(75m×0.53mm,3μm)。
取样品溶液气相顶空进样,得到的色谱图见图1,检测结果数据见表1。
表1 在实施例1条件下各个杂质的分离检测结果
可以看出,本发明使用以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各杂质间分离度最低能达到2.86(分离度一般要求>1.5);拖尾因子均在1左右,峰形对称;且溶剂DMSO不影响已知杂质检测。
实施例2 稀释剂含水量的优化
本实验采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检测方法,区别在于分别以体积分数100%、50%、80%的DMSO水溶液为稀释剂,检测酯溶性杂质的回收率。稀释剂采用体积分数100%的DMSO时酯溶性杂质回收率结果见表2,稀释剂采用体积分数50%的DMSO水溶液时酯溶性杂质回收率结果见表3,稀释剂采用体积分数80%的DMSO水溶液时酯溶性杂质回收率结果见表4。
表2 稀释剂为体积分数100%的DMSO酯溶性杂质回收率结果
表3 稀释剂为体积分数50%的DMSO水溶液酯溶性杂质回收率结果
表4 稀释剂为体积分数80%的DMSO水溶液酯溶性杂质回收率结果
可以看出,优化稀释剂含水量有助于提高对酯溶性杂质含量检测的准确度。本发明优选采用体积分数50%或80%的DMSO水溶液作为稀释剂,此时酯溶性杂质回收率均在90~108%范围内。其中,体积分数50%的DMSO水溶液作为稀释剂,酯溶性杂质检出峰面积更大,即检测灵敏度更高,因此最优选体积分数50%的DMSO水溶液作为稀释剂。
实施例3 本发明检测方法的系统适用性与专属性
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色谱柱流量:5ml/min;分流比:5:1;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分钟;程序升温为40℃保持15min,以10℃/min升至140℃,保持5min,再以40℃/min升至240℃,保持2min。
色谱柱:以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中极性毛细管柱DB-624(75m×0.53mm,3μm)。
稀释剂:体积分数50%的DMSO水溶液。
空白溶液:精密移取50%DMSO水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
甲醇贮备液:取甲醇约39.58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甲醇3.958mg/ml);
乙醇贮备液:取乙醇约64.48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乙醇6.448mg/ml);
异丙醇贮备液:取异丙醇约59.67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异丙醇5.967mg/ml);
乙腈贮备液:取乙腈约47.87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1.0ml,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乙腈0.4787mg/ml);
乙酸乙酯贮备液:取乙酸乙酯约62.38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乙酸乙酯6.238mg/ml);
异丁醇贮备液:取异丁醇约62.78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异丁醇6.278mg/ml);
丁醇贮备液:取丁醇约60.61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丁醇6.061mg/ml);
乙酸异丁酯贮备液:取乙酸异丁酯约63.58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乙酸异丁酯6.358mg/ml);
乙酸丁酯贮备液:取乙酸丁酯约58.87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乙酸丁酯5.887mg/ml);
丙烯酸丁酯贮备液:取丙烯酸丁酯约61.79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取此溶液2.0ml,置10ml量瓶中,加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丙烯酸丁酯1.236mg/ml);
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上述10个杂质贮备液各1.0ml,置2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5.0ml,置5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
PAA贮备液:精密称取PAA样品2.69784g,置2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系统适应性溶液:精密移取PAA贮备液1.0ml,置10ml量瓶中,再加入对照品贮备液1.0ml,置同一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
供试品溶液:精密移取PAA贮备液1.0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PAA 6mg/ml);
各杂质定位溶液:精密量取上述各杂质贮备液1.0ml,置不同2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移取此溶液1.0ml置不同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不同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
按照空白溶液、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系统适用性溶液、甲醇定位溶液、乙醇定位溶液、乙腈定位溶液、异丙醇定位溶液、乙酸乙酯定位溶液、异丁醇定位溶液、丁醇定位溶液、乙酸异丁酯定位溶液、乙酸丁酯定位溶液、丙烯酸丁酯定位溶液的进样顺序依次进样,其中空白溶液进样针数至少1针,对照品溶液进样针数为6针,其余溶液进样针数均为1针。结果见表5,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见图2,供试品溶液色谱图见图3,对照品溶液色谱图见图4。
表5 系统适用性和专属性试验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各杂质峰面积RSD均<5%,说明方法系统适用性良好。
实施例4 本发明检测方法的溶液稳定性
稀释剂、空白溶液、各杂质贮备液、对照品贮备液、对照品溶液、PAA贮备液、供试品溶液及检测条件参照实施例3。
供试品加标溶液:精密移取PAA贮备液1.0ml,置10ml量瓶中,再加入对照品贮备液1.0ml,置同一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
按照空白溶液(至少一针)、对照品溶液(各时间点进样1针)、供试品加标溶液(各时间点进样1针)的进样顺序依次进样。对照品溶液、供试品加标溶液于室温放置各时间点检出杂质峰面积结果见表6。
表6 稳定性试验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对照溶液、供试品加标溶液各杂质70h内峰面积与0h比值均在90~110%范围内,表明溶液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5 本发明检测方法的定量限和检测限
稀释剂、空白溶液、各杂质贮备液、各杂质定位溶液及检测条件参照实施例3。
定量限溶液:精密移取甲醇定位溶液0.285ml、乙醇定位溶液0.14ml、异丙醇定位溶液0.12ml、乙腈定位溶液1.2ml、乙酸乙酯定位溶液0.03ml、异丁醇定位溶液0.08ml、丁醇定位溶液0.12ml、乙酸异丁酯定位溶液0.01ml、乙酸丁酯定位溶液0.018ml、丙烯酸丁酯定位溶液0.1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不同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6份;
检测限溶液:精密移取定量限溶液3.4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不同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
按照空白溶液、定量限溶液1#、定量限溶液2#、定量限溶液3#、定量限溶液4#、定量限溶液5#、定量限溶液6#、检测限溶液的顺序依次进样检测,空白溶液至少进样1针,其余溶液进样1针,结果见表7。
表7 定量限和检测限试验结果
/>
/>
实验结果表明,定量限溶液连续进样6次,保留时间RSD≤1.0%,峰面积RSD≤10%,信噪比在10~20范围内。检测限溶液信噪比在3~7范围内。
实施例6本发明检测方法的线性与范围
稀释剂、空白溶液、各杂质贮备液、各杂质定位溶液及检测条件参照实施例3。
定量限溶液:精密移取甲醇定位溶液0.285ml、乙醇定位溶液0.14ml、异丙醇定位溶液0.12ml、乙腈定位溶液1.2ml、乙酸乙酯定位溶液0.03ml、异丁醇定位溶液0.08ml、丁醇定位溶液0.12ml、乙酸异丁酯定位溶液0.01ml、乙酸丁酯定位溶液0.018ml、丙烯酸丁酯定位溶液0.1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不同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20%线性溶液:精密移取对照品贮备液0.2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50%线性溶液:精密移取对照品贮备液0.5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100%线性溶液:精密移取对照品贮备液1.0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150%线性溶液:精密移取对照品贮备液1.5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200%线性溶液:精密移取对照品贮备液2.0ml,置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按照空白溶液、定量限溶液、20%线性溶液、50%线性溶液、100%线性溶液、150%线性溶液、200%线性溶液的进样顺序进样,其中空白溶液至少进样1针,其余溶液3份各进样1针。结果见表8。
表8 线性与范围试验结果
线性可接受的标准为:在定量限至限度浓度的200%范围,相关系数R≥0.990,各浓度水平响应因子RSD<10%,Y轴截距绝对值与100%浓度水平响应值比值≤25%。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各杂质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均>0.990,各浓度水平响应因子RSD均<10%,Y轴截距与100%浓度水平响应值比值均<25%,符合要求。
根据分析方法的线性、准确度、重复性结果确定甲醇范围为0.01~0.03mg/ml、乙醇范围为0.016~0.0048mg/ml、异丙醇范围为0.015~0.045mg/ml、乙腈范围为0.001~0.004mg/ml、乙酸乙酯范围为0.016~0.047mg/ml、异丁醇范围为0.016~0.047mg/ml、丁醇范围为0.015~0.045mg/ml、乙酸异丁酯范围为0.016~0.047mg/ml、乙酸丁酯范围为0.015~0.044mg/ml、丙烯酸丁酯范围为0.003~0.009mg/ml。
实施例7 本发明检测方法的重复性
稀释剂、空白溶液、各杂质贮备液、对照品贮备液、对照品溶液、PAA贮备液、系统适用性溶液及检测条件参照实施例3。
重复性溶液:称取PAA样品约135mg,置10ml量瓶中,再加入对照品贮备液1.0ml,置同一10ml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平行配制6份,称样量依次为134.32mg、135.99mg、134.88mg、135.96mg、133.78mg、133.96mg。
按照空白溶液、系统适用性溶液、对照品溶液,重复性溶液-1、重复性溶液-2、重复性溶液-3、重复性溶液-4、重复性溶液-5、重复性溶液-6的进样顺序进样,其中空白溶液至少进样1针,对照品溶液进样6针,其余溶液各进样1针。试验结果如表9。
表9 重复性试验结果
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各杂质含量RSD均<5%,所以本发明的检测方法重复性良好。
实施例8 本发明检测方法的准确度
稀释剂、空白溶液、各杂质贮备液、对照品贮备液、对照品溶液、PAA贮备液、系统适用性溶液、供试品溶液及检测条件参照实施例3。
5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精密移取PAA贮备液1.0ml,置10ml量瓶中,再加入对照品贮备液0.5ml,置同一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10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精密移取PAA贮备液1.0ml,置10ml量瓶中,再加入对照品贮备液1.0ml,置同一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15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精密移取PAA贮备液1.0ml,置10ml量瓶中,再加入对照品贮备液1.5ml,置同一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按照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5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1#、5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2#、5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3#、10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1#、10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2#、10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3#、15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1#、15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2#、150%浓度水平准确度溶液-3#的进样顺序进样,其中对照品溶液进样6次,其余溶液各进样1次。试验结果见表10。
表10 准确度试验结果
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各杂质回收率均在90~108%范围内,RSD均<10%,说明该方法准确度良好。
实施例9 本发明检测方法的耐用性
色谱柱、稀释剂、空白溶液、各杂质贮备液、对照品贮备液、对照品溶液、PAA贮备液、供试品溶液参照实施例3。
供试品加标溶液:精密移取PAA贮备液1.0ml,置10ml量瓶中,再加入对照品贮备液1.0ml,置同一量瓶中,用50%DMSO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此溶液1.0ml,置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封,即得。
色谱条件变化参数:正常色谱条件下检测器温度为250℃,变动范围为245~255℃;正常色谱条件下色谱柱流量为5ml/min,变动范围为4.8~5.2ml/min;正常色谱条件下平衡加热温度为80℃,变动范围为78~82℃。
按照空白溶液(各条件进样1针)、对照品溶液(各条件进样6针)、供试品加标溶液(各条件进样1针)的进样顺序进样。检测结果如表11。
表11 耐用性试验结果
/>
实验结果表明,各耐用性条件下供试品加标溶液中各杂质之间分离度≥1.5;各耐用性条件下检出杂质含量RSD≤6%。
实施例10本发明检测方法用于检测PAA样品中有关物质含量
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参照实施例3。分别检测2个批次PAA样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检测结果分别见表12、表13。
表12 第一批次样品检测结果
表13 第二批次样品检测结果
由以上检测结果可知,第一批次的PAA样品中含有0.005%异丙醇;第二批次的PAA样品中含有0.02%的乙醇、0.49%的异丙醇和0.07%的丁醇。

Claims (6)

1.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
所述色谱柱为DB-624,DB-624的长度为75m,内径为0.53mm,膜厚度为3μm;
采用程序升温,升温程序如下:初始温度为40℃,保持15min,以10℃/min升至140℃,保持5min,再以40℃/min升至240℃,保持2min;
采用顶空进样法,顶空瓶平衡温度为78~82℃,平衡时间28~32分钟;
进样口温度为220℃;
检测器温度为245~255℃;
分流比为5:1;
色谱柱流量为4.8~5.2ml/min;
配制进样溶液的稀释剂为体积分数50%的DMSO水溶液;
所述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包括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异丁醇、丁醇、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甲醇、乙腈和丙烯酸丁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检测器温度为250℃;
检测器为FID检测器;
载气为氮气;
色谱柱流量为5ml/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配制聚丙烯酸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4~8m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配制聚丙烯酸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6mg/ml。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外标法测定所述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含量。
CN202210380172.0A 2022-04-12 2022-04-12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Active CN114740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0172.0A CN114740113B (zh) 2022-04-12 2022-04-12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0172.0A CN114740113B (zh) 2022-04-12 2022-04-12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0113A CN114740113A (zh) 2022-07-12
CN114740113B true CN114740113B (zh) 2023-10-20

Family

ID=8228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0172.0A Active CN114740113B (zh) 2022-04-12 2022-04-12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01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0830A (zh) * 2022-07-05 2022-09-16 云南大理天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的VOCs溶剂残留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7612A (ja) * 2003-12-19 2005-07-07 Kanto Chem Co Inc 一定以下の溶存酸素濃度を有する有機溶媒、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溶存酸素測定方法
CN103728402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化合物中溶剂残留量的gc方法
CN107860826A (zh) * 2016-09-22 2018-03-30 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测定依折麦布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方法
CN107860856A (zh) * 2016-09-22 2018-03-30 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测定盐酸阿考替胺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方法
CN110501434A (zh) * 2019-08-12 2019-11-26 广州茂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叔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残留溶剂、单体和引发剂分解产物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4223B2 (en) * 2017-05-30 2021-05-04 Applied Separations, Inc. Single phase high pressure liquefied gas chromatography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7612A (ja) * 2003-12-19 2005-07-07 Kanto Chem Co Inc 一定以下の溶存酸素濃度を有する有機溶媒、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溶存酸素測定方法
CN103728402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化合物中溶剂残留量的gc方法
CN107860826A (zh) * 2016-09-22 2018-03-30 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测定依折麦布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方法
CN107860856A (zh) * 2016-09-22 2018-03-30 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测定盐酸阿考替胺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方法
CN110501434A (zh) * 2019-08-12 2019-11-26 广州茂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叔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残留溶剂、单体和引发剂分解产物的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药典委员会.0861 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四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第116-120页.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14种溶剂残留量;韩陈 等;《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第11卷(第2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0113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4127B (zh) 一种测定维格列汀中3-氨基-1-金刚烷醇和l-脯氨酰胺含量的方法
WO2021022876A1 (zh) 测定水合氯醛或其制剂中卤代酸含量的方法
CN114740113B (zh)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CN114113405B (zh) 一种甘油磷酸胆碱及其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CN111965273B (zh) 一种坎地沙坦酯中基因毒杂质的hplc法检测方法
CN113671077A (zh) 丙烯酰氯及其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CN109187829B (zh) 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鉴别方法
CN114264752B (zh) 溴乙酸甲酯的检测方法
CN115792028A (zh) 一种丙二酸二乙酯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CN114216992A (zh)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左旋盐酸去甲基苯环壬酯中残留溶剂的方法
CN111458416B (zh) 聚对二氧环己酮中杂质的检测方法
CN112697934A (zh) 一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14324687A (zh)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左旋盐酸去甲基苯环壬酯中残留溶剂乙酸的方法
CN117074578B (zh) 一种2-(甲氨基)-乙醇的lc-ms/ms定量检测方法
CN113252809B (zh) 一种三氟甲磺酸甲酯和三氟甲磺酸乙酯残留的检测方法
WO2023065521A1 (zh) 一种测定基因毒杂质1,3-二氯-2-丙醇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CN109765316A (zh) 一种从药物中检测右乙拉西坦的方法
CN112697910B (zh) 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异硫蓝物中乙酸的方法
CN117825573A (zh) 一种检测原料药中盐酸羟胺含量的方法及应用
CN111337594A (zh) 一种药用包装材料中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CN113484455A (zh) 一种乙二胺的气相色谱检测工艺
CN116930365A (zh) 一种单端epox修饰的peg产品的检测方法
CN115097035A (zh) Llts中间体及其有关杂质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CN115791999A (zh) 帕拉米韦注射液杂质c检测方法
CN115728416A (zh) 1-溴乙基乙酸酯及其杂质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