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4919A - 线圈部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4919A
CN114694919A CN202210301246.7A CN202210301246A CN114694919A CN 114694919 A CN114694919 A CN 114694919A CN 202210301246 A CN202210301246 A CN 202210301246A CN 114694919 A CN114694919 A CN 114694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rtion
inner layer
wire
outer layer
wind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12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本良太
前田昌祯
山口千寻
郑裕行
小林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94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4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027/2838Wires using transposed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10Composite arrangements of magnetic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线圈部件。在作为线圈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共模扼流线圈中,即便为了获得高电感值而增加线材的匝数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模式转换特性。由相互绞合的两根线材构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卷绕于卷芯部(45)的周围。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如下:内层部分(N),其以卷芯部的第一端部(46)侧为始端而在与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外层部分(G),其卷绕于内层部分的外周侧;向外过渡部分,其从内层部分向外层部分过渡;以及向内过渡部分,其从外层部分向内层部分过渡。线材集合体部分借助向外过渡部分从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而构成外层部分,接着,借助向内过渡部分返回内层部分的上述中间位置。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针对母案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068901.8、申请日为2017年02月08日、申请人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发明名称为“线圈部件”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202010621857.0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特别是涉及具有将相互绞合的状态的两根线材卷绕于卷芯部的周围而成的构造的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本发明所面向的线圈部件的代表例,有共模扼流线圈。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207368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日本专利第555860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将绞合了两根线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卷绕于卷芯部的周围而成的共模扼流线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73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558609号公报
本申请发明人作为未来技术而研究出:使用卷绕绞线状态的线材集合体部分而成的构造来提高模式转换特性,并且在一定的外形限制下实现以往不存在的高电感值。
首先,在单纯地进行考虑时,为了实现高电感值,增加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匝数是有效的。
然而,在欲卷绕绞线状态的线材集合体部分时,因绞线本身所具有的形态,即因绞合的两根线材所形成的凹凸状的外周面,导致无法将线材集合体部分无间隙、漂亮地排列在卷芯部上。换言之,若将线材集合体部分卷绕于卷芯部的周围,则容易产生无用的空间。因此,在具有规定尺寸的卷芯部的周围卷绕线材集合体部分的情况下,匝数不得不比排列单线状态的线材进行卷绕的情况少。其结果是,难以期望高电感值。
因此,为了增加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匝数,考虑采取将绞线状态的线材集合体部分卷绕双层以上的构造。以下,参照图18~图20对此进行说明。
此外,图17是用于对本申请附图中所采用的由两根线材构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图示形态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在图17的(A)中用放大的主视图示出对第一、第二线材41、42进行Z扭绞而成的绞线43z,在图17的(B)中用放大的主视图示出对第一、第二线材41、42进行S扭绞而成的绞线43s。在本申请附图中,无论是绞线43z和绞线43s中任一情况下,还是在未实施扭绞的情况下,均按照图17的(C)所示的单线状态示意性地图示由第一、第二线材41、42构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
在图18和图19中,用剖视图示意性地的图示卷绕于卷芯部45的周围的由第一、第二线材41、42构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截面内标记的数字是表示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在卷芯部45周围进行的卷绕为第几匝的数字,即匝序数。此外,在后述的同种附图中也采用线材集合体部分44各自的截面内的匝序数的标记。
在图18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m中,线材集合体部分44从卷芯部45的第一端部46朝向第二端部47,在与卷芯部45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按单层从第一匝(以下,表达为“匝1”)卷绕至匝16。另一方面,在图19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n中,线材集合体部分44从卷芯部45的第一端部46朝向第二端部47,在与卷芯部45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从匝1卷绕至匝16之后,返回至卷芯部45的第一端部46附近,从匝17卷绕至匝31,以使在由匝1~匝16构成的内层部分的外周侧构成外层部分。
这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与图18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m相比,在图19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n中,作为模式转换特性的Sds21变差。
为了对图18所示的按单层具备16匝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共模扼流线圈51m(比较例1)和图19所示的按双层具备31匝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共模扼流线圈51n(比较例2)的模式转换特性进行评价,在图20中示出S参数,更明确地说,在图20中示出求Sds21的频率特性的关系。
从图20可知,与虚线所示的比较例1相比,在实线所示的比较例2中,呈现更高等级的Sds21值,模式转换特性大幅度变差。即,根据比较例2,与比较例1相比,容易推测出:虽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多,能够获得更高电感值,但可知模式转换特性大幅度变差。
同种问题并不局限于共模扼流线圈,在具备两根线材的平衡-不平衡变压器(balun)、变压器(transformer)等的线圈部件中也可能遇上,其中,上述两根线材具有在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是单纯地增大外形,即便为了获得高电感值而增加线材的匝数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模式转换特性的线圈部件。
本发明面向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具备: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第一、第二线材,它们卷绕于卷芯部的周围且相互不电连接。第一、第二线材具有在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在这种线圈部件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卷绕线材。
即,其特征在于,线材集合体部分具有第一、第二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A)内层部分,其在与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B)外层部分,其卷绕于内层部分的外周侧;
(C)向外过渡部分,其从内层部分向外层部分过渡;以及
(D)向内过渡部分,其从外层部分向内层部分过渡,
上述外层部分包括第一外层部分,该第一外层部分由借助上述向外过渡部分从上述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上述向内过渡部分返回内层部分的上述中间位置的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上述第一外层部分有助于增加作为第一、第二线材整体的匝数,而不单纯地增大外形。另外,第一外层部分由从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返回上述中间位置的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因此与图19所示的比较例2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在构成第一外层部分的线材集合体部分与位于其内侧的构成内层部分的线材集合体部分之间相邻的匝之间的匝序数之差。因此,与图19所示的比较例2的情况相比,还能够缩小因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而产生的相对于共模信号的线间电容的合成电容值。
此外,在本申请中,“卷芯部的周围”不仅包括与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正上方部分,而且还包括卷芯部的隔着线材等部件的上方部分。另外,“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是指除内层部分的始端和终端之外的任意位置,而未必是指内层部分的中央部分。并且,中间位置可以不是点,而是具有宽度的范围,例如,对于第一外层部分而言,引出的中间位置与返回的中间位置不需要严格地作为点而一致,可以将从引出的点至返回的点为止的范围作为中间位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卷芯部的周围的线材集合体部分在多个位置构成第一外层部分。这样一来,既能够抑制模式转换特性变差、又能够增加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匝数,由此,能够实现电感值的提高。
另外,也优选外层部分还包括第二外层部分,该第二外层部分由借助向外过渡部分从内层部分的靠第二端部侧的位置引出的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通过该第二外层部分,也既能够抑制模式转换特性变差、又增加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匝数,由此,能够实现电感值的提高。此外,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外层部分的第二端部侧,进一步存在卷绕于卷芯部的正上方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在本发明中,在外层部分中,线材集合体部分可以从第一端部侧朝向第二端部侧卷绕,也可以相反地从第二端部侧朝向第一端部侧卷绕。特别是在前者的情况下,与后者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缩小在构成外层部分的线材集合体部分与位于其内侧的构成内层部分的线材集合体部分之间相邻的匝之间的匝序数之差。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与前者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向外过渡部分,能够实现特性偏差的减少、小型化、可靠性以及制造效率的提高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卷芯部的周围存在2处以上且5处以下向外过渡部分。向外过渡部分的数量越多,越能够缩小在内层部分与外层部分之间产生线间电容的部分的匝序数之差。
在本发明中,优选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卷绕于卷芯部的周围的匝数为15以上。例如,此时,在平面尺寸为4.5mm×3.2mm的共模扼流线圈中,能够获得50μH以上的电感值。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第一、第二线材的绞线部分中,每一匝的扭绞数为0.5以上且8以下。这样,通过使扭绞数为一定以上,能够提升模式转换特性提高效果。另外,通过是扭绞数为一定以下,能够实现确保线圈部件的可靠性和制造效率。
优选线材集合体部分至少在内层部分与外层部分两者成为绞线部分。这样,绞线部分增加,由此能够提高特性。
另一方面,优选在向外过渡部分和向内过渡部分中,不对第一、第二线材实施扭绞。向外过渡部分是在其上卷绕有外周部分的部分,向内过渡部分是成为线材集合体部分的最外周的部分,是左右线材集合体的卷绕状态的部分。因此,通过使该部分不成为卷绕状态的混乱程度容易变大的绞线部分,能够使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卷绕状态更整齐,由此能够减少偏差。另外,在生产工序中,能够稳定地进行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卷绕。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第一、第二凸缘部至少具有沿着上述卷绕中心轴的一面,该线圈部件还具备:第一、第二端子电极,它们设置于第一凸缘部的至少上述一面,供第一线材的一端和第二线材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第四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二凸缘部的至少上述一面,供第一线材的另一端和第二线材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以及板状芯,其在与第一、第二凸缘部的上述一面相反侧接触的状态下架设于第一、第二凸缘部间。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卷芯部中的与板状芯对置的部分和该部分的相反侧的部分的至少一者或两者不存在向外过渡部分和向内过渡部分。
向外过渡部分和向内过渡部分有在它们所存在的部分使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卷绕体局部大幅度膨胀的可能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避开卷芯部中的与板状芯对置的部分、该部分的相反侧的部分之类的空间上容易收到限制的部分而定位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卷绕体的局部膨胀。其结果是,即便是相同的外形,也能够使卷芯部更粗,由此,能够实现电特性的提高和机械强度的提高。另外,若使卷芯部中的与板状芯对置的部分的相反侧的部分不存在上述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卷绕体的局部膨胀,则与存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线材与安装基板之间的距离,因此既能够减少在线材与安装基板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又能够减少噪声入放射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优选卷芯部的垂直于卷绕中心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角被倒圆角的多边形。通过这样选择卷芯部的截面形状,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卷绕形状难以崩塌,容易良好地保证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间的平衡。特别是在绞线部分,卷绕形状容易崩塌,上述卷芯部的截面形状的选择发挥远比不具有绞线部分的情况大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既能够获得高电感值、又能够获得良好的模式转换特性,而不单纯地增大外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共模扼流线圈51的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表示面向安装基板侧的面的仰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中的由第一、第二线材41、42构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实施例1)、图18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m(比较例1)以及图19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n(比较例2)之间比较S参数(Sds21)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4是表示针对图1和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实施例1)与图19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n(比较例2),将模式转换特性的构成参数亦即S21与S31的差量(S21-S31)的频率特性分成实数部与虚数部的图,其中,(A)表示实数部,(B)表示虚数部。
图5是表示针对图1和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实施例1)与图19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n(比较例2),当共模时线圈整体的寄生电容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7是在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与图6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a之间进行比较来表示S参数(Sds21)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且与图2对应的图。
图16是表示卷芯部45的截面形状的优选例的图。
图17的(A)表示第一、第二线材41、42进行Z扭绞而成的绞线43z,图17的(B)表示第一、第二线材41、42进行S扭绞而成的绞线43s,图17的(C)表示本申请附图中采用的由两根线材构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图示形态的图。
图18是用于对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进行说明且与图2对应的图,是表示按单层具备16匝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共模扼流线圈51m(比较例1)的图。
图19是用于对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进行说明且与图2对应的图,是表示按双层具备31匝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共模扼流线圈51n(比较例2)的图。
图20是表示在图18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m(比较例1)与图19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n(比较例2)之间比较S参数(Sds21)的频率特性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41...第一线材;42...第二线材;43z、43s...绞线;44...线材集合体部分;45...卷芯部;46...第一端部;47...第二端部;51、51a~51i...共模扼流线圈;52...鼓状芯;53、54...凸缘部;55~58...端子电极;59...板状芯;N...内层部分;G...外层部分;Ga...第一外层部分;Gb...第二外层部分;S...向外过渡部分;T...向内过渡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共模扼流线圈51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和图2中,对与上述图17~图19所示的要素相当的要素标注同样的参照附图标记。
共模扼流线圈51具备鼓状芯52和分别构成电感的第一、第二线材41、42。在图1中,仅图示第一、第二线材41、42各自的两端部,对于中间部而言,以单线状态示意性地图示参照图17如上所述的由第一线材41与第二线材42构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鼓状芯52由电绝缘性材料构成,更具体而言,由铝之类的非磁性体、Ni-Zn系铁氧体之类的磁性体、或者树脂等构成。线材41、42例如由被绝缘包覆的铜线构成。
鼓状芯52具有卷芯部45和分别设置于卷芯部45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46、47的第一、第二凸缘部53、54。如第一、第二线材41、42的大部分作为线材集合体部分44而示意性地图示的那样,在卷芯部45的周围,在靠第一凸缘部53侧的第一端部46与靠第二凸缘部54侧的第二端部47之间,第一、第二线材41、42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并行并螺旋状地进行卷绕。此外,第一、第二线材41、42相互通常具有实际相同的匝数。
在第一凸缘部53设置有第一、第二端子电极55、56,在第二凸缘部54设置有第三、第四端子电极57、58。端子电极55~58例如通过导电性膏的焙干、导电性金属的涂镀、导电性金属片的粘贴等形成。
第一线材41的各端部分别与第一、第三端子电极55、57连接,第二线材42的各端部分别与第二、第四端子电极56、58连接。上述连接例如应用热压、焊接。
共模扼流线圈51还具备板状芯59。板状芯59与鼓状芯52同样,例如由铝之类的非磁性体、Ni-Zn系铁氧体之类的磁性体、或者树脂等构成。在鼓状芯52和板状芯59由磁性体构成时,板状芯59设置成连结第一、第二凸缘部53、54之间,由此鼓状芯52与板状芯59配合而构成闭磁路。
在图2中用示意性的剖视图示出具有如上结构的共模扼流线圈51中的由第一、第二线材41、42构成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状态。此外,图1和图2为示意图,因此关于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虽图1所示的情况与图2所示的情况不一致,但主要参照图2进行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状态的说明。
线材集合体部分44具有第一、第二线材41、42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A)内层部分N,其以第一端部46侧为始端而在与卷芯部45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B)外层部分G,其卷绕于内层部分N的外周侧;
(C)向外过渡部分S,其从内层部分N向外层部分G过渡;以及
(D)向内过渡部分T,其从外层部分G向内层部分N过渡。
上述的外层部分G分类为:
两个第一外层部分Ga,它们由借助向外过渡部分S从内层部分N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向内过渡部分T返回内层部分N的上述中间位置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构成;和
第二外层部分Gb,其由借助向外过渡部分S从内层部分N的靠第二端部47侧的终端位置引出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构成。
以下,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5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5向匝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6~9构成第一个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9向匝10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10~15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15向匝1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16~21构成第二个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21向匝22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22~26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6向匝27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27~31构成第二外层部分Gb。
如图1所示,上述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一端分成第一线材41和第二线材42,分别与第一、第二端子电极55、56连接。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另一端也分成第一线材41和第二线材42,分别与第三、第四端子电极57、58连接。
在图1的(A)中,局部剖地图示线材集合体部分44所构成的外层部分G,在剖切的位置能够观察到内层部分N。而且,能够观察到上述向外过渡部分S延伸而横穿内层部分N的几个匝的状态。此外,慎重起见而解释如下:该剖切位置是为了说明而进行图示的,在实际的共模扼流线圈51中并不存在该剖切位置。
向外过渡部分S和向内过渡部分T在卷芯部45上以不足0.5匝的范围延伸。
本实施方式具备如下特征。
首先,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多个位置具体而言在两个位置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这既能够抑制模式转换特性变差、又能够增加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由此,能够实现电感值的提高。
另外,作为外层部分G,不仅具备第一外层部分Ga,而且还具备第二外层部分Gb。这也有助于既抑制模式转换特性变差、又增加线材集合体部分的匝数。
另外,在外层部分G中,线材集合体部分44从第一端部46侧朝向第二端部47侧卷绕。因此,与线材集合体部分44从第二端部47侧朝向第一端部46侧卷绕的情况(参照图12)相比,更能够缩小在构成外层部分G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与位于其内侧的构成内层部分N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之间相邻的匝之间的匝序数之差。
另外,在卷芯部45周围存在3处向外过渡部分S。向外过渡部分S的数量越多,越能够缩小在内层部分N与外层部分G之间产生线间电容的部分的匝序数之差,越能够缩小相对于线材集合体部分44所具有的共模信号的合成寄生电容。因此,以此既能够抑制模式转换特性变差又能够实现电感值的提高。
另外,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数为15以上(31匝)。对于匝数为15以上之类的结构而言,在共模扼流线圈51中,当平面尺寸为4.5mm×3.2mm时,能够获得50μH以上的电感值。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第一、第二线材41、42的绞线部分中,每一匝的扭绞数为0.5以上且8以下,优选为4以上且8以下。这样,通过使扭绞数为规定数以上,能够提升模式转换特性提高效果。另外,通过使扭绞数为规定数以下,能够实现确保共模扼流线圈51的可靠性和制造效率。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向外过渡部分S和向内过渡部分T中,不对第一、第二线材41、42实施扭绞。向外过渡部分S是在其上卷绕有外周部分G的部分,向内过渡部分T是成为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最外周的部分,任一部分S和T均是左右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状态的部分。因此,通过使该部分不成为卷绕状态的混乱程度大的绞线部分,能够使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状态更整齐,由此能够减少偏差。另外,在生产工序中,能够稳定地进行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
另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的中途,在图17的(A)所示的Z扭绞与图17的(B)所示的S扭绞之间切换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实施的扭绞的方向。只要应用例如日本专利第523982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就能够容易地实现这种扭绞的方向的切换。
另外,从图1的(A)所示的向外过渡部分S的位置可知,在卷芯部45中的与板状芯59对置的部分以及该部分的相反侧的部分的任一部分中均不存在向外过渡部分S和向内过渡部分T。向外过渡部分S和向内过渡部分T有在它们所存在的部分使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体局部膨胀的可能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避开卷芯部45中的与板状芯59对置的部分、该部分的相反侧的部分之类的空间上容易受到限制的部分而定位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体的局部膨胀。其结果是,即便是相同的外形,也能够使卷芯部45更粗,由此,能够实现电特性的提高和机械强度的提高。
对于以上的特征而言,只要未特别说明,则也适合于其他实施方式。
在图3中示出图1和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的S参数(Sds21)的频率特性。为了容易地进行共模扼流线圈51的模式转换特性的评价,在图3中一并示出了也在图20中示出的图18的共模扼流线圈(比较例1)的Sds21与图19的共模扼流线圈(比较例2)的Sds21。在图3中,用实线表示共模扼流线圈51(实施例1)的Sds21,用虚线表示比较例1的Sds21,用单点划线表示比较例2的Sds21。
如图3所示,对于模式转换特性(Sds21)而言,比较例1最好,随后,值按实施例1、比较例2的顺序变高。
如上所述,在比较例1中,线材集合体部分44按单层卷绕,因此不可能产生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内层侧与外层侧之间的线间电容,因此模式转换特性最好。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和比较例2中,产生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内层侧与外层侧之间的线间电容。因此,实施例1和比较例2的模式转换特性比比较例1的模式转换特性差。
若在实施例1与比较例2之间进行比较,则对于在位于内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与位于外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之间的匝序数之差而言,实施例1小于比较例2。
即,在实施例1中,例如位于外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6和匝7、与位于内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2邻接。另外,位于外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16和匝17、与位于内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10邻接。另外,位于外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27和匝28、与位于内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22邻接。因此,在位于内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与位于外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之间的匝序数之差为4~7。
与此相对,在比较例2中,位于外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17和匝18、与位于内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2邻接。因此,在位于内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与位于外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之间的匝序数之差大到15~16。
因此,对于相对于线材集合体部分44整体所具有的共模信号的线间电容而言,实施例1小于比较例2。能够推测出:由于该线间电容之差,而实施例1的模式转换特性比比较例2的模式转换特性好。
以下,示出成为上述推测依据的数据。
在图4中示出上述实施例1和上述比较例2的模式转换特性的构成参数亦即S21与S31的差量(S21-S31)的频率特性分成(A)实数部与(B)虚数部的情况。对于图4所示的S21-S31而言,(A)实数部与(B)虚数部任一者越接近0,能够评价为模式转换特性越良好。在图5中示出实施例1和比较例2的当共模时线圈整体的寄生电容的频率特性。
通常,无法想像在图4所示的S21-S31与图5所示的共模电容之间存在任何关联。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对于比较例2而言,若参照图4所示的S21-S31与图5所示的共模电容,则在共模电容为峰值的频率区域中,S21-S31大幅度远离0,模式转换特性变差。另一方面,还可知:在实施例1中,在图5所示的共模电容特性中未出现显眼的峰值,对于图4所示的S21-S31而言,比比较例2更接近0,模式转换特性良好。
这样,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图4所示的S21-S31与图5所示的共模电容之间存在相关性。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想到:在研究想减少(不想增加)共模电容的峰值的过程中,当共模时,在构成线材集合体部分的两根线材中,信号以同相传播,因此在相同的匝序数的两根线材之间相互为同电位,因此不产生寄生电容,因而即便在两根线材绞合的绞线状态下,是否也可以采用与以单线共模时的电容减少相同的想法。
即,在比较例2中,线材集合体部分44按双层卷绕,但如上所述,在位于内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与位于外层侧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之间匝序数之差大。在邻接的匝间,若匝序数之差变大,则在共模扼流线圈整体观察到的寄生电容值中的在上述匝间产生的线间电容的相对影响变大,据此,产生大的线间电容。
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中,第一外层部分Ga由从内层部分N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返回上述中间位置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构成,因此,能够使在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与位于其内侧的构成内层部分N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之间相邻的匝之间的匝序数之差小于比较例2的情况。因此,如图5所示,能够使实施例1中的共模电容小于比较例2的情况。
此外,为了参考,在图18所示的比较例1中,线材集合体部分44按单层卷绕,因此不会成为上述线材集合体部分44存在于内层侧与外层侧之类的结构。即,仅产生连续的匝序数间的线间电容(即串联电容),不产生对总寄生电容造成大影响的匝序数之差大的线间电容(并联电容),总寄生电容小。
另一方面,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进行比较,实施例1和比较例2为31,与此相对,比较例1少到16。因此,能够容易地推测出实施例1和比较例2的电感值比比较例1的电感值高。
根据以上观点综合判断可知:仅实施例1能够兼顾良好的模式转换特性和高电感值。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a进行说明。在图6以及后述图8~图15中,对与图2所示的要素相当的要素标注同样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共模扼流线圈51a与上述共模扼流线圈51相比,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多。即,匝数为37。另外,在共模扼流线圈51中,在卷芯部45的周围存在3处向外过渡部分S,但在共模扼流线圈51a中,存在5处向外过渡部分S。因此,在共模扼流线圈51a中,形成有5个外层部分G,更详细地说,形成有4个第一外层部分Ga和一个第二外层部分Gb。
针对共模扼流线圈51a,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4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4向匝5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5~7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7向匝8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8~11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11向匝12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12~15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15向匝1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16~19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19向匝20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20~23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23向匝24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24~27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7向匝28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28~31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31向匝32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32~34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34向匝35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35~37构成第二外层部分Gb。
在图7中示出共模扼流线圈51a的Sds21的频率特性。此外,在图7中,为了容易地进行共模扼流线圈51a(实施例2)的模式转换特性的评价,一并示出了也在图3中示出的共模扼流线圈51(实施例1)的Sds21。在图7中,用实线表示共模扼流线圈51(实施例1)的Sds21,用虚线表示共模扼流线圈51a(实施例2)的Sds21。
如图7所示,针对模式转换特性(Sds21),能够观察到实施例2比实施例1有所改善。推测为这种改善是因为: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比,向外过渡部分S的数量多,能够缩小在内层部分N与外层部分G之间产生线间电容的部分的匝序数之差。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b进行说明。
共模扼流线圈51b例如与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相比,虽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相同,但向外过渡部分S和向内过渡部分T的数量多。
针对共模扼流线圈51b,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2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向匝3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3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3向匝4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4~5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5向匝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6~7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7向匝8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然后,重复同样的卷绕状态,最终,由匝28~29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9向匝30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30~31构成第二外层部分Gb。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向外过渡部分S的数量多至8个,其结果是,能够缩小在内层部分N与外层部分G之间产生线间电容的部分的匝序数之差。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c进行说明。
共模扼流线圈51c例如与图8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b相比,虽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相同,但向外过渡部分S和向内过渡部分T的数量进一步变多。
针对共模扼流线圈51c,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2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向匝3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3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3向匝4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4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4向匝5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5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5向匝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然后,重复同样的卷绕状态,最终,由匝30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30向匝31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31构成第二外层部分Gb。
根据该第四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比,向外过渡部分S的数量进一步多至15,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缩小在内层部分N与外层部分G之间产生线间电容的部分的匝序数之差。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d进行说明。
共模扼流线圈51d例如与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相比,虽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少,但向外过渡部分S和向内过渡部分T的数量相同。而且,在共模扼流线圈51d中,内层部分N和外层部分G分成3组,在相邻的组间设置有空间。
针对共模扼流线圈51d,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5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5向匝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6~9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9向匝10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在匝9与匝10之间设置有空间。
接下来,由匝10~14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14向匝15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15~18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18向匝19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在匝18与匝19之间设置有空间。
接下来,由匝19~22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2向匝23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23~25构成第二外层部分Gb。
该第五实施方式有助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样化。具体而言,如第五实施方式那样,示出借助向外过渡部分S引出的位置和借助向内过渡部分T返回的位置亦即内层部分N的中间位置可以不是点,而是具有宽度的范围的情况。即,该两个位置不需要严格地作为点而一致,可以将从引出的点至返回的点为止的范围例如第五实施方式的从匝5至匝10为止的范围、从匝14至匝19为止的范围分别作为中间位置。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e进行说明。
共模扼流线圈51e例如与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相比,不存在第二外层部分Gb,相应地,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少。在共模扼流线圈51e中,对于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而言,从匝1至匝26为止的部分,与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同样。而且,匝26为最终匝。
该第六实施方式有助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样化。
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f进行说明。
共模扼流线圈51f例如与图2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相比,虽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匝数相同,但外层部分G的卷绕方向相反。即,在外层部分G中,线材集合体部分44从第二端部47侧朝向第一端部46侧卷绕。
针对共模扼流线圈51f,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5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5向匝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6~9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9向匝10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上述匝6~9从第二端部47侧朝向第一端部46侧卷绕。
接下来,由匝10~15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15向匝1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16~21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21向匝22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这里,上述匝16~21也从第二端部47侧朝向第一端部46侧卷绕。
接下来,由匝22~26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6向匝27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27~31构成第二外层部分Gb。匝27~31也从第二端部47侧朝向第一端部46侧卷绕。
在共模扼流线圈51f的外层部分G中,线材集合体部分44从第二端部47侧朝向第一端部46侧卷绕。因此,不可否认,与如图2的共模扼流线圈51那样线材集合体部分44从第一端部46侧朝向第二端部47侧卷绕的情况相比,形成了在构成外层部分G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与位于其内侧的构成内层部分N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之间相邻的匝之间的匝序数之差变得相当大的位置。然而,与上述图19所示的结构相比,能够缩小上述匝序数之差。
另外,与图2的共模扼流线圈51相比,能够缩短向外过渡部分S。向外过渡部分S与向内过渡部分T不同,是在其上卷绕有外层部分G的部分,是容易对外层部分G的卷绕状态造成影响的部分。因此,通过缩短该部分,在共模扼流线圈51f中,能够减少卷绕状态的偏差,能够实现特性偏差的减少、小型化、可靠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等。
第八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g进行说明。
共模扼流线圈51g的特征在于出现在第一端部46侧且成为最初的外层部分G的始端的匝3的位置。即,匝3比出现在第一端部46侧且成为最初的内层部分N的始端的匝1更靠第一端部46侧。这种结构例如能够通过使匝3抵接于第一凸缘部53来实现。
针对共模扼流线圈51g,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2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向匝3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3~4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4向匝5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5~6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6向匝7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7~8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8向匝9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然后,重复同样的卷绕状态。
该第八实施方式有助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样化。
第九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4对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h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第八实施方式中,向形成于构成内层部分N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相邻的匝之间的凹部嵌入构成外层部分G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与此相对,第九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构成外层部分G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各匝相对于构成内层部分N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各匝沿卷芯部45的径向排列。这种排列状态利用单线状态的线材难以实现,但若为线材集合体部分44,则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这是因为在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表面形成有能够相互牵连的凹凸。
针对共模扼流线圈51h,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1向匝2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2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2向匝3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3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3向匝4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4构成第一外层部分Ga,接着,由从匝4向匝5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然后,重复同样的卷绕状态。
该第九实施方式有助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在第九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尤其能够缩小产生线间电容的部分的匝序数之差。另外,在第九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相对于相同的卷芯部45的长度而言能够实现更多的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数。由此,在第九实施方式中,既能够获得良好的模式转换特性、又能够获得高电感值。
第十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5对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51i进行说明。
共模扼流线圈51i的特征在于,将线材集合体部分44卷绕成3层。
针对共模扼流线圈51i,根据线材集合体部分44在卷芯部45上的匝序数对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卷绕形态进行说明,首先,由匝1~2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2向匝3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3构成中间层部分C,接着,由从匝3向匝4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内过渡部分T。
接下来,由匝4~5构成内层部分N,接着,由从匝5向匝6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接着,由匝6~7构成中间层部分C,接着,由从匝7向匝8过渡的部分构成向外过渡部分S。
接下来,由匝8~9构成外层部分G,然后,重复同样的卷绕状态。
该第十实施方式有助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样化。
在图16示出了卷芯部45的垂直于卷绕中心轴的截面形状的优选例。
卷芯部45的上述截面形状通常为矩形,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然而,在卷芯部45的截面形状为图16的(A)所示的圆形或与之接近的形状例如图16的(B)所示的椭圆形或图16的(C)所示的角被倒圆角的矩形之类的多边形时,具有线材集合体部分44的绞线状态以及卷绕形状难以崩塌的优点。特别是在绞线部分中,卷绕形状容易崩塌,上述那样的卷芯部45的截面形状的选择发挥远比不具有绞线部分的情况大的效果。
此外,在图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51中,第一、第二端子电极55、56设置于第一凸缘部53,第三、第四端子电极57、58设置于第二凸缘部54,但也可以构成为全部端子电极设置于任一方的凸缘部。
以上,与图示的共模扼流线圈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相关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平衡-不平衡变压器(balun)、变压器(transformer)等。另外,图示的各实施方式只是例示,应予指出,在不同的实施方式间,能够进行结构的部分置换或组合。
另外,线材集合体部分44至少在局部具有第一、第二线材41、42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即可,由此与完全不具有绞线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因线间电容的不均衡引起的特性变差。此外,从减少特性变差出发,优选绞线部分所占的部分大。特别优选除向外过渡部分S和向内过渡部分T之外的部分即内周部分N和外周部分G为绞线部分,此时能够获得卷绕状态和特性间的平衡。
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仅内周部分N或外周部分G的一者为绞线部分,特别是在仅外周部分G为绞线部分的情况下,能够使线材集合体部分44卷绕于自身之上的内周部分N为卷绕状态的混乱程度小的非绞线部分,从而能够实现卷绕状态的提高。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卷绕于卷芯部45的周围的第一、第二线材41、42几乎全部为线材集合体部分44,但并不局限于此,线材集合体部分44也可以是卷绕于卷芯部45的周围的部分的局部。即,可以有在卷芯部45的周围,第一、第二线材41、42沿不同的方向卷绕、或者分别卷绕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线材41、42相互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匝数,但并不局限于此,匝数也可以不同。

Claims (14)

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和
第一、第二线材,它们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周围且相互不电连接,
所述第一、第二线材具有在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内层部分,其在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外层部分,其卷绕于所述内层部分的外周侧;
向外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内层部分向所述外层部分过渡;以及
向内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外层部分向所述内层部分过渡,
在所述内层部分中,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侧朝向所述第二端部侧卷绕,
在所述外层部分中,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从所述第二端部侧朝向所述第一端部侧卷绕,
所述外层部分包括第一外层部分,该第一外层部分由借助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从所述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所述向内过渡部分返回所述内层部分的所述中间位置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2.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和
第一、第二线材,它们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周围且相互不电连接,
所述第一、第二线材具有在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内层部分,其在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外层部分,其卷绕于所述内层部分的外周侧;
向外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内层部分向所述外层部分过渡;以及
向内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外层部分向所述内层部分过渡,
在所述第一、第二线材的所述绞线部分中,每一匝的扭绞数为0.5以上且8以下,
所述外层部分包括第一外层部分,该第一外层部分由借助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从所述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所述向内过渡部分返回所述内层部分的所述中间位置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3.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和
第一、第二线材,它们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周围且相互不电连接,
所述第一、第二线材具有在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内层部分,其在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外层部分,其卷绕于所述内层部分的外周侧;
向外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内层部分向所述外层部分过渡;以及
向内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外层部分向所述内层部分过渡,
在所述向外过渡部分和所述向内过渡部分中,不对所述第一、第二线材实施扭绞
所述外层部分包括第一外层部分,该第一外层部分由借助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从所述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所述向内过渡部分返回所述内层部分的所述中间位置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4.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和
第一、第二线材,它们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周围且相互不电连接,
所述第一、第二线材具有在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内层部分,其在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外层部分,其卷绕于所述内层部分的外周侧;
向外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内层部分向所述外层部分过渡;以及
向内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外层部分向所述内层部分过渡,
所述外层部分包括第一外层部分,该第一外层部分由借助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从所述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所述向内过渡部分返回所述内层部分的所述中间位置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部至少具有沿着所述卷绕中心轴的一面,
该线圈部件还具备:
第一、第二端子电极,它们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至少所述一面,供所述第一线材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线材的一端分别连接,
第三、第四端子电极,它们设置于所述第二凸缘部的至少所述一面,供所述第一线材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线材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以及
板状芯,其在与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部的所述一面相反侧接触的状态下架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部间,
在所述卷芯部中的与所述板状芯对置的部分不存在所述向外过渡部分和所述向内过渡部分。
5.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和
第一、第二线材,它们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周围且相互不电连接,
所述第一、第二线材具有在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内层部分,其在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外层部分,其卷绕于所述内层部分的外周侧;
向外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内层部分向所述外层部分过渡;以及
向内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外层部分向所述内层部分过渡,
所述外层部分包括第一外层部分,该第一外层部分由借助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从所述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所述向内过渡部分返回所述内层部分的所述中间位置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所述内层部分包括在该内层部分的外周侧未卷绕有所述外层部分的部分。
6.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和
第一、第二线材,它们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周围且相互不电连接,
所述第一、第二线材具有在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内层部分,其在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外层部分,其卷绕于所述内层部分的外周侧;
向外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内层部分向所述外层部分过渡;以及
向内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外层部分向所述内层部分过渡,
所述外层部分包括第一外层部分,该第一外层部分由借助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从所述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所述向内过渡部分返回所述内层部分的所述中间位置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所述内层部分和所述外层部分分成多组,在相邻的组间设置有空间。
7.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第二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和
第一、第二线材,它们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周围且相互不电连接,
所述第一、第二线材具有在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相互沿相同的方向一起卷绕的线材集合体部分,
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绞线部分,其构成如下:
内层部分,其在与所述卷芯部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卷绕;
外层部分,其卷绕于所述内层部分的外周侧;
向外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内层部分向所述外层部分过渡;以及
向内过渡部分,其从所述外层部分向所述内层部分过渡,
所述外层部分包括第一外层部分,该第一外层部分由借助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从所述内层部分的卷绕中心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且借助所述向内过渡部分返回所述内层部分的所述中间位置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所述向外过渡部分和所述向内过渡部分存在多个,
所述内层部分包括从所述向内过渡部分至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为止的匝数相互不同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在所述卷芯部中的与所述板状芯对置的部分的相反侧也不存在所述向外过渡部分和所述向内过渡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在多个位置构成所述第一外层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外层部分还包括第二外层部分,该第二外层部分由借助所述向外过渡部分从所述内层部分的靠所述第二端部侧的位置引出的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在所述卷芯部的周围存在2处以上且5处以下所述向外过渡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材集合体的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周围的匝数为15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材集合体部分至少在所述内层部分与所述外层部分两者成为绞线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卷芯部的垂直于所述卷绕中心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角被倒圆角的多边形。
CN202210301246.7A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Pending CN1146949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6247A JP6746354B2 (ja) 2016-04-06 2016-04-06 コイル部品
JP2016-076247 2016-04-06
CN201710068901.8A CN107275041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8901.8A Division CN107275041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4919A true CN114694919A (zh) 2022-07-01

Family

ID=5992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1246.7A Pending CN114694919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CN202010621857.0A Active CN111933388B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CN202411004420.7A Pending CN118748116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CN202411004339.9A Pending CN118748115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CN201710068901.8A Pending CN107275041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1857.0A Active CN111933388B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CN202411004420.7A Pending CN118748116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CN202411004339.9A Pending CN118748115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CN201710068901.8A Pending CN107275041A (zh) 2016-04-06 2017-02-08 线圈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10600554B2 (zh)
JP (1) JP6746354B2 (zh)
CN (5) CN114694919A (zh)
DE (1) DE1020172045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9314B2 (ja) * 2017-01-23 2021-01-27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04468B2 (ja) * 2018-01-05 2023-01-16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7040020B2 (ja) * 2018-01-05 2022-03-23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US11563415B2 (en) 2018-01-05 2023-01-24 Tdk Corporation Common mode filter
JP7040021B2 (ja) 2018-01-05 2022-03-23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7063132B2 (ja) 2018-06-11 2022-05-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7306799B2 (ja) * 2018-06-11 2023-07-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テーピングリール
JP6958520B2 (ja) * 2018-09-11 2021-11-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7040372B2 (ja) * 2018-09-11 2022-03-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411212B (zh) * 2018-11-13 2019-12-20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共模线圈部件及其制作方法
USD943530S1 (en) * 2019-01-16 2022-02-15 Saint-Augustin Canada Electric Inc. Bus bar for wind turbine
JP7218588B2 (ja) * 2019-01-28 2023-02-07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7218589B2 (ja) * 2019-01-28 2023-02-07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6965900B2 (ja) * 2019-01-28 2021-11-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7140085B2 (ja) * 2019-09-26 2022-09-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部品およびインダクタ部品用のコアの製造方法
JP7363677B2 (ja) * 2020-06-16 2023-10-18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7435288B2 (ja) * 2020-06-16 2024-02-21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7424219B2 (ja) * 2020-06-16 2024-01-30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7359134B2 (ja) * 2020-12-10 2023-10-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US20240170203A1 (en) * 2021-03-23 2024-05-23 Aalborg Universitet Reducing parasitic capacitance in medium-voltage inductors
JP7420106B2 (ja) * 2021-04-05 2024-01-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4858A (ja) * 2003-07-23 2005-02-17 Nec Tokin Corp コイル部品
CN1918676A (zh) * 2004-02-18 2007-02-21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使用该线圈之天线以及变压器
JP2010108990A (ja) * 2008-10-28 2010-05-13 Tdk Corp バルントランス
JP2012028684A (ja) * 2010-07-27 2012-02-09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CN103887041A (zh) * 2014-01-14 2014-06-25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式共模扼流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216525A (ja) * 2013-04-26 2014-11-17 株式会社 Modaテクノロジー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WO2015135703A1 (de) * 2014-03-12 2015-09-17 Epcos Ag Induktiv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induktiven bauelements
CN105321688A (zh) * 2014-06-19 2016-02-10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9822A (en) 1975-09-25 1977-03-28 Taiyo Jiyointo Kk Cheese joint for watertight coupling of pipe
JPS58111174A (ja) * 1981-12-23 1983-07-02 Hitachi Ltd コイル
JPS6216504A (ja) * 1986-07-25 1987-01-24 Fujitsu Ltd 整列巻回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H0834161B2 (ja) * 1988-11-17 1996-03-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H04329606A (ja) * 1991-04-30 1992-11-18 Murata Mfg Co Ltd 巻線型コイル
JP2008034777A (ja) * 2006-07-31 2008-02-14 Taiyo Yuden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5239822B2 (ja) 2008-12-17 2013-07-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5141659B2 (ja) * 2009-10-09 2013-02-13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456223U (zh) * 2012-10-16 2014-02-26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
KR101468821B1 (ko) * 2012-12-19 2014-12-03 티디케이가부시기가이샤 커먼 모드 필터
JP2014207368A (ja) * 2013-04-15 2014-10-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6015588B2 (ja) * 2013-08-06 2016-10-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電子部品
US20150206646A1 (en) * 2013-12-13 2015-07-23 Pulse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winding balance on inductive devices
JP6620613B2 (ja) * 2016-03-10 2019-12-1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4858A (ja) * 2003-07-23 2005-02-17 Nec Tokin Corp コイル部品
CN1918676A (zh) * 2004-02-18 2007-02-21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使用该线圈之天线以及变压器
JP2010108990A (ja) * 2008-10-28 2010-05-13 Tdk Corp バルントランス
JP2012028684A (ja) * 2010-07-27 2012-02-09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2014216525A (ja) * 2013-04-26 2014-11-17 株式会社 Modaテクノロジー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03887041A (zh) * 2014-01-14 2014-06-25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式共模扼流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5135703A1 (de) * 2014-03-12 2015-09-17 Epcos Ag Induktiv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induktiven bauelements
CN105321688A (zh) * 2014-06-19 2016-02-10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94264A1 (en) 2017-10-12
US20200126713A1 (en) 2020-04-23
DE102017204542A1 (de) 2017-10-12
CN111933388A (zh) 2020-11-13
JP2017188568A (ja) 2017-10-12
US11830657B2 (en) 2023-11-28
US11037720B2 (en) 2021-06-15
CN111933388B (zh) 2022-12-20
US20210265101A1 (en) 2021-08-26
CN118748116A (zh) 2024-10-08
US10600554B2 (en) 2020-03-24
JP6746354B2 (ja) 2020-08-26
CN118748115A (zh) 2024-10-08
US20240055175A1 (en) 2024-02-15
CN107275041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3388B (zh) 线圈部件
US10374568B2 (en) Common mode filter
CN108183018B (zh) 绕组型线圈部件
US20210241960A1 (en) Inductor component
KR101837264B1 (ko) 코일 장치 및 코일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10958233B2 (en) Common mode filter
US9767953B2 (en) Common mode filter and core thereof
US11749446B2 (en) Common-mode choke coil
CN115995322A (zh) 共模扼流圈
JP2009021325A (ja)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US12020839B2 (en) Common mode filter
JP6795070B2 (ja) コイル部品
JP5182925B2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CN113363060A (zh) 线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