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4584A -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4584A
CN114684584A CN202210585068.5A CN202210585068A CN114684584A CN 114684584 A CN114684584 A CN 114684584A CN 202210585068 A CN202210585068 A CN 202210585068A CN 114684584 A CN114684584 A CN 114684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track
bottle caps
combining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50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84584B (zh
Inventor
刘飞燕
徐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Mike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Mike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Mike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Mike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850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4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4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4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84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4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681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from distinct, separate conveyor l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71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the articles being discharged or distributed to several distinct separate conveyors or to a broader conveyor 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8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 B65G47/8807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with one s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Of J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装输送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上料提升机和单排输送装置,上料提升机的输入端设有料框,上料提升机的输出端具有倾斜朝向单排输送装置的落料道,还包括开口朝向整理装置,开口朝向整理装置包括分流机构和调整机构,调整机构设置在分流机构的一侧,分流机构的另一侧还设有带式输送机,并且调整机构与带式输送机之间还设有一个并轨机构,本申请通过分流机构与调整机构之间的配合以及并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将开口朝上的瓶盖调整成了开口朝下的同时,还使得被调整后的瓶盖与正常输送的瓶盖一同被输送,便于后续对瓶子上瓶盖的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输送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瓶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行业,小口瓶常见的用于灌装水、饮料、药品等产品,广口瓶常见的用于灌装干果、糖果、蜜饯、果脯、腌制蔬菜水果、肉干、药品等产品中,瓶子在灌装百香果的果脯后需要加盖瓶盖,通常采用机械手拧紧瓶盖,由于盖盒瓶盖时瓶盖开口需要向下才有利于机械盖盒,提高盖盒速度,但通过塑料模具加工出来的瓶盖运送回来的通常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人工或设备辅助将瓶盖正反统一排列。
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1821355803.9一种塑料瓶盖的传送整理装置,包括机架、储盖槽、三角传送带、吸附传送带、接料传送带、电机和控制按钮,所述储盖槽设于机架的左侧,所述三角传送带设于储盖槽内,三角传送带的宽度与储盖槽宽度相当,避免瓶盖掉入三角传送带内;所述三角传送带上平面水平,两侧面倾斜设置,所述三角传送带表面整齐排列有瓶盖模具槽,三角传送带的左侧上端设有挡板并与机架固定;所述吸附传送带设于三角传送带的上方并与机架连接,所述吸附传送带的表面对应瓶盖模具槽设有吸附孔,所述每列瓶盖模具槽的侧面设有气孔连通瓶盖模具槽和吸附传送带的侧面;所述吸附传送带的侧面设有气管和抽吸管,所述抽吸管仅设于下排吸附传送带并与机架固定,所述抽吸管的内侧面设有管槽,所述气管一端插入气孔内,另一端伸入管槽内;所述接料传送带设于吸附传送带的后端下方,所述电机与三角传送带、吸附传送带和接料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按钮与电机电连接。
根据上述专利所述,该专利通过三角传送带的模具及挡板实现单层排列,然后经由吸附传送带将盖面朝上的吸附住,最终传送到接料传送带上,整理出盖面朝上的瓶盖,然而该专利对于盖面朝下的瓶盖是通过重新输送再次整理,这种方式效率不高,返回来的瓶盖被再次输送时还会有几率出现盖面朝下的瓶盖,导致整理时间过长,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对开口朝上和开口朝下的瓶盖进行分流,再将开口朝上的瓶盖整理成开口朝下,最终将调整好的瓶盖并到正常输送的瓶盖的输送线上从而被一同输送的设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本申请通过分流机构与调整机构之间的配合以及并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将开口朝上的瓶盖调整成了开口朝下的同时,还使得被调整后的瓶盖与正常输送的瓶盖一同被输送,便于后续对瓶子上瓶盖的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用于输送批量瓶盖的上料提升机和设置在上料提升机旁侧的单排输送装置,上料提升机的输入端设有料框,上料提升机的输出端具有倾斜朝向单排输送装置的落料道,还包括用以将开口朝上的瓶盖整理成开口朝下的开口朝向整理装置,开口朝向整理装置包括用以将开口朝上和开口朝下的瓶盖分向输出的分流机构和用以将开口朝上的瓶盖整理成开口朝下的调整机构,分流机构设置在单排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处,调整机构设置在分流机构的一侧,分流机构的另一侧还设有带式输送机,并且调整机构与带式输送机之间还设有一个用以将调整好开口朝下的瓶盖并到带式输送机上与正常的开口朝下的瓶盖一同输送的并轨机构。
优选的,分流机构包括有固定在支架上的圆台和转动设置在圆台上的圆盘,圆台上设有用以带动圆盘转动的旋转驱动器,圆盘的边缘沿着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供瓶盖卡入的卡接口,圆盘的上方且位于单排输送装置输出端的位置处设有一个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朝向圆盘,并且支架上且位于圆盘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分流轨道和一个第二分流轨道,第一分流轨道位于圆盘和带式输送机之间,第二分流轨道位于圆盘和调整机构之间,第一分流轨道和第二分流轨道均能够与卡接口对接。
优选的,圆台上设有契合于圆盘边缘的边板,边板上沿着圆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与卡接口尺寸相同的缺口,圆盘的顶部与其同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瓶盖向上移动的限位环,限位环固定在圆台上,第一分流轨道和第二分流轨道上沿着相应的轨道方向均设有用以限制瓶盖向上移动的限位杆,每个限位杆的一端均与限位环连接且每个限位杆的另一端还均延伸至相应第一分流轨道和第二分流轨道的尽头,并且第一分流轨道的尽头还具有下滑道,第二分流轨道与圆台的连接端还具有连接弯道。
优选的,限位环上位于第一分流轨道和第二分流轨道的位置处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吹风管和一个第二吹风管,第一吹风管和第二吹风管的吹风方向分别朝向第一分流轨道和第二分流轨道的连接弯道,圆盘上围绕其圆心方向开设有供第一吹风管和第二吹风管容纳的环状口,并且圆盘上的卡接口与环状口之间还通过开设吹风口连通。
优选的,调整机构包括有一个第一旋转盘和一个第二旋转盘以及一个翻转轨道,翻转轨道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之间,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均转动设置在一个轴承座上,第二旋转盘的轴承座上设有用以带动其转动的齿轮驱动器,翻转轨道呈条状结构,翻转轨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上轨道口和下轨道口,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的表面均开设有能够与第二分流轨道对接且与上轨道口和下轨道口对接的对接通口,第一旋转盘的表面设有一个端头向外延伸的延伸杆,并且第一旋转盘的轴承座的表面还对称设有第一触点开关和第二触点开关,延伸杆随着第一旋转盘旋转的活动轨迹在第一触点开关和第二触点开关之间。
优选的,连接弯道与第二分流轨道的弯角处设有一个不妨碍瓶盖通过的第一弹性片,第一弹性片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弯道的一边,第一弹性片的另一端弹性抵触在连接弯道的另一边,翻转轨道的上轨道口和下轨道口用以对接第二分流轨道的一端还均设有一个不妨碍瓶盖进入上轨道口或下轨道口的第二弹性片,并且翻转轨道的上轨道口和下轨道口处沿着其长度方向还均设有一个用以限制瓶盖向外移动的档杆,档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旋转盘的表面和第二旋转盘的表面。
优选的,第二旋转盘的轴承座上与其同轴固定设有一个固定盘,固定盘的表面下半部开设有能够与上轨道口或下轨道口对接的轨道出口,固定盘的表面上半部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朝向第一旋转盘,第一旋转盘的轴承座上还设有朝向轨道出口设置的第三吹风管,并且固定盘的外表面上朝向并轨机构的方向还设有一个引导滑道。
优选的,带式输送机上沿着其输送方向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留有供批量瓶盖单排输送的间隙,并轨机构包括有一个与带式输送机并轨在一起的并轨输送带,并轨输送带与带式输送机的并轨交接处设有两个引导板,两个引导板之间留有将调整后的瓶盖引入带式输送机上的间隙,两个限位板之中其中靠近引导板的限位板上开设有供瓶盖并入的引入口,并轨输送带的一侧边上设有一个输出端朝向其另一侧边的第一光电传感器,并且带式输送机上还设有一个用以抵挡正常输送的瓶盖的阻挡件。
优选的,阻挡件具有柔性圆头和单轴气缸,柔性圆头设置在单轴气缸的输出端上,单轴气缸固定在带式输送机的一侧限位板上,并且单轴气缸的输出柔性圆头的方向还朝向带式输送机另一侧的限位板。
优选的,单排输送装置包括单排轨道和振动轨道,单排轨道设置在落料道的下端,振动轨道设置在单排轨道与圆台之间,振动轨道的两端分别与单排轨道和圆盘上的卡接口对接,单排轨道与振动轨道的对接处具有供瓶盖处于水平状态的引导部,单排轨道远离振动轨道的一端设有一个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方向还朝向振动轨道,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设有一个卡接在单排轨道内的推板,单排轨道上还设有一个输出端朝向其内部的第二光电传感器,并且推板的上半部还设有一个朝向振动轨道方向输出的第一气管,引导部处还设有一个朝向圆盘方向输出的第二气管。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分流机构与调整机构之间的配合以及并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将开口朝上的瓶盖调整成了开口朝下的同时,还使得被调整后的瓶盖与正常输送的瓶盖一同被输送,便于后续对瓶子上瓶盖的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2.本申请通过距离传感器对瓶盖的距离感应以及圆盘的旋转,实现了对开口朝上和开口朝下的瓶盖的分流,保证开口朝下的瓶盖被带式输送机正常输送,而开口朝上的瓶盖则被调整机构进行整理,提高了瓶盖被整体输送的效率。
3.本申请通过第一吹风管和第二吹风管的设置,实现了对瓶盖的引向作用,保证瓶盖能够顺利进入带式输送机或调整机构上。
4.本申请通过翻转轨道的180°的翻转运动,实现了将开口朝上的瓶盖整理成开口朝下,提高了对整批瓶盖传输的效率,方便后续对瓶拧瓶盖的操作。
5.本申请通过引导板和限位板的设置,实现了被调整的瓶盖并入后也随之与正常输送的瓶盖一同进行单排的输送,并且通过阻挡件与第一光电传感器之间的配合,还避免了正常输送的瓶盖与即将并入的瓶盖发生冲突导致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分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分流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图8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A-A处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B-B处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带式输送机和并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单排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为:
1-支架;
2-上料提升机;2a-瓶盖;2b-料框;2c-落料道;
3-单排输送装置;3a-单排轨道;3a1-引导部;3b-振动轨道;3c-电动推杆;3c1-推板;3d-第二光电传感器;3e-第一气管;3f-第二气管;
4-开口朝向整理装置;4a-分流机构;4a1-圆台;4a2-圆盘;4a21-卡接口;4a22-环状口;4a23-吹风口;4a3-旋转驱动器;4a4-距离传感器;4a5-第一分流轨道;4a51-下滑道;4a6-第二分流轨道;4a61-连接弯道;4a7-边板;4a8-限位环;4a81-第一吹风管;4a82-第二吹风管;4a9-限位杆;4b-调整机构;4b1-第一旋转盘;4b11-对接通口;4b12-延伸杆;4b13-第一触点开关;4b14-第二触点开关;4b2-第二旋转盘;4b3-翻转轨道;4b31-上轨道口;4b32-下轨道口;4b33-第一弹性片;4b34-第二弹性片;4b35-档杆;4b4-轴承座;4b41-第三吹风管;4b5-齿轮驱动器;4b6-固定盘;4b61-轨道出口;4b62-压力传感器;4b63-引导滑道;
5-带式输送机;5a-限位板;
6-并轨机构;6a-并轨输送带;6b-引导板;6c-第一光电传感器;6d-阻挡件;6d1-柔性圆头;6d2-单轴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输送批量瓶盖2a的上料提升机2和设置在上料提升机2旁侧的单排输送装置3,上料提升机2的输入端设有料框2b,上料提升机2的输出端具有倾斜朝向单排输送装置3的落料道2c,还包括用以将开口朝上的瓶盖2a整理成开口朝下的开口朝向整理装置4,开口朝向整理装置4包括用以将开口朝上和开口朝下的瓶盖2a分向输出的分流机构4a和用以将开口朝上的瓶盖2a整理成开口朝下的调整机构4b,分流机构4a设置在单排输送装置3的输出端处,调整机构4b设置在分流机构4a的一侧,分流机构4a的另一侧还设有带式输送机5,并且调整机构4b与带式输送机5之间还设有一个用以将调整好开口朝下的瓶盖2a并到带式输送机5上与正常的开口朝下的瓶盖2a一同输送的并轨机构6。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瓶盖2a输送时如何将开口朝上的瓶盖2a整理成开口朝下且与正常开口朝下的瓶盖2a一同输送。为此,本申请通过上料提升机2将料框2b内大量的瓶盖2a向上提升出,随着瓶盖2a被提升到落料道2c的位置处后,同一批的瓶盖2a随之顺着落料道2c滑落入单排输送装置3内,随着单排输送装置3将瓶盖2a向着分流机构4a输送,分流机构4a随之将开口朝上和开口朝下的瓶盖2a分成两个方向输送,开口朝上的瓶盖2a被向着调整机构4b的方向分出,开口朝下的瓶盖2a被向着带式输送机5的方向分出,开口朝下的瓶盖2a在带式输送机5上正常被输送,而开口朝上的瓶盖2a则进入了调整机构4b内,随着调整机构4b的启动,开口朝上的瓶盖2a随之被调整成开口朝下,瓶盖2a被调整后随之进入了并轨机构6上,通过并轨机构6对瓶盖2a的输送,被调整后的瓶盖2a随之被并入带式输送机5上与正常输送的瓶盖2a一同被送出,后续再进行对瓶拧瓶盖2a的操作。
进一步的,如图5-图7所示:
分流机构4a包括有固定在支架1上的圆台4a1和转动设置在圆台4a1上的圆盘4a2,圆台4a1上设有用以带动圆盘4a2转动的旋转驱动器4a3,圆盘4a2的边缘沿着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供瓶盖2a卡入的卡接口4a21,圆盘4a2的上方且位于单排输送装置3输出端的位置处设有一个距离传感器4a4,距离传感器4a4的输出端朝向圆盘4a2,并且支架1上且位于圆盘4a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分流轨道4a5和一个第二分流轨道4a6,第一分流轨道4a5位于圆盘4a2和带式输送机5之间,第二分流轨道4a6位于圆盘4a2和调整机构4b之间,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均能够与卡接口4a21对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分流机构4a如何将开口朝上和开口朝下的瓶盖2a分向输送。为此,本申请通过单排输送装置3将瓶盖2a输送至圆盘4a2的卡接口4a21内后,距离传感器4a4通过感应与瓶盖2a之间的距离判断瓶盖2a的开口朝下,开口朝上时,距离传感器4a4感应与瓶盖2a之间的距离比开口朝下的距离长,随着旋转驱动器4a3带动圆盘4a2的转动,圆盘4a2转动60°,若瓶盖2a的开口朝下,则圆盘4a2带动瓶盖2a向着第一分流轨道4a5的方向转动,反之,向着第二分流轨道4a6的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
圆台4a1上设有契合于圆盘4a2边缘的边板4a7,边板4a7上沿着圆盘4a2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与卡接口4a21尺寸相同的缺口,圆盘4a2的顶部与其同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瓶盖2a向上移动的限位环4a8,限位环4a8固定在圆台4a1上,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上沿着相应的轨道方向均设有用以限制瓶盖2a向上移动的限位杆4a9,每个限位杆4a9的一端均与限位环4a8连接且每个限位杆4a9的另一端还均延伸至相应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的尽头,并且第一分流轨道4a5的尽头还具有下滑道4a51,第二分流轨道4a6与圆台4a1的连接端还具有连接弯道4a61。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通过圆盘4a2带动瓶盖2a移动时,瓶盖2a在限位环4a8和边板4a7的限位下,保持在圆台4a1上的运动轨迹,不会从卡接口4a21内掉出,边板4a7防止了瓶盖2a被甩出,限位环4a8防止了瓶盖2a向上的晃动,在瓶盖2a被引入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内时,由于限位杆4a9的设置,因此,瓶盖2a在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上移动时不会落出。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
限位环4a8上位于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的位置处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吹风管4a81和一个第二吹风管4a82,第一吹风管4a81和第二吹风管4a82的吹风方向分别朝向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的连接弯道4a61,圆盘4a2上围绕其圆心方向开设有供第一吹风管4a81和第二吹风管4a82容纳的环状口4a22,并且圆盘4a2上的卡接口4a21与环状口4a22之间还通过开设吹风口4a23连通。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瓶盖2a如何被引入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内从而被引入带式输送机5和调整机构4b内。为此,本申请通过圆盘4a2将瓶盖2a移至到位后,对应在该位置处的第一吹风管4a81或第二吹风管4a82通过相应的吹风口4a23将瓶盖2a吹入第一分流轨道4a5或第二分流轨道4a6内,由于第一吹风管4a81和第二吹风管4a82均能够正对于瓶盖2a,因此,在圆盘4a2旋转时,第一吹风管4a81和第二吹风管4a82在环状口4a22内的设置不妨碍圆盘4a2的旋转,第一分流轨道4a5的下滑道4a51和第二分流轨道4a6的连接弯道4a61处也还分别设有正对于带式输送机5的第一吹风管4a81和正对于调整机构4b的第二吹风管4a82,随着第一吹风管4a81或第二吹风管4a82向着相应带式输送机5和调整机构4b的方向吹风时,瓶盖2a则被顺利的吹入到位。
进一步的,如图8-图12所示:
调整机构4b包括有一个第一旋转盘4b1和一个第二旋转盘4b2以及一个翻转轨道4b3,翻转轨道4b3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盘4b1和第二旋转盘4b2之间,第一旋转盘4b1和第二旋转盘4b2均转动设置在一个轴承座4b4上,第二旋转盘4b2的轴承座4b4上设有用以带动其转动的齿轮驱动器4b5,翻转轨道4b3呈条状结构,翻转轨道4b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上轨道口4b31和下轨道口4b32,第一旋转盘4b1和第二旋转盘4b2的表面均开设有能够与第二分流轨道4a6对接且与上轨道口4b31和下轨道口4b32对接的对接通口4b11,第一旋转盘4b1的表面设有一个端头向外延伸的延伸杆4b12,并且第一旋转盘4b1的轴承座4b4的表面还对称设有第一触点开关4b13和第二触点开关4b14,延伸杆4b12随着第一旋转盘4b1旋转的活动轨迹在第一触点开关4b13和第二触点开关4b14之间。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调整机构4b如何将开口朝上的瓶盖2a整理成开口朝下且不断对瓶盖2a的输送。为此,本申请通过第二分流轨道4a6将开口朝上的瓶盖2a引入翻转轨道4b3的上轨道口4b31内后,后续的瓶盖2a对前一个瓶盖2a进行推动,直至瓶盖2a排满上轨道口4b31内后,齿轮驱动器4b5带动第二旋转盘4b2旋转,由于翻转轨道4b3的连接,第一旋转盘4b1和第二旋转盘4b2随之同时旋转,在翻转轨道4b3翻转时,瓶盖2a无法进入翻转轨道4b3内,翻转轨道4b3需要翻转180°时,延伸杆4b12触发到第二触点开关4b14后,下轨道口4b32则朝上,上轨道口4b31则朝下,反之延伸杆4b12触发第一触点开关4b13后,上轨道口4b31则朝上,下轨道口4b32则朝下,当下轨道口4b32朝上后,瓶盖2a则被继续向着其中引导,而上轨道口4b31内的瓶盖2a则被一同通出至并轨机构6上。
进一步的,如图5、图11和图13所示:
连接弯道4a61与第二分流轨道4a6的弯角处设有一个不妨碍瓶盖2a通过的第一弹性片4b33,第一弹性片4b33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弯道4a61的一边,第一弹性片4b33的另一端弹性抵触在连接弯道4a61的另一边,翻转轨道4b3的上轨道口4b31和下轨道口4b32用以对接第二分流轨道4a6的一端还均设有一个不妨碍瓶盖2a进入上轨道口4b31或下轨道口4b32的第二弹性片4b34,并且翻转轨道4b3的上轨道口4b31和下轨道口4b32处沿着其长度方向还均设有一个用以限制瓶盖2a向外移动的档杆4b35,档杆4b3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旋转盘4b1的表面和第二旋转盘4b2的表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开口朝上的瓶盖2a被吹入连接弯道4a61内后,瓶盖2a会挤压第一弹性片4b33进入第二分流轨道4a6内,第一弹性片4b33在第一弹性片4b33的阻挡下则无法返回至连接弯道4a61内,第一弹性片4b33为了防止瓶盖2a回弹,而瓶盖2a进入上轨道口4b31或下轨道口4b32内时,瓶盖2a挤压着第二弹性片4b34进入,瓶盖2a进入后无法重新回到第二分流轨道4a6内,第二弹性片4b34为了避免翻转轨道4b3翻转时出现瓶盖2a处在翻转轨道4b3和第二分流轨道4a6的对接处的情况,翻转轨道4b3翻转瓶盖2a时由于档杆4b35的阻挡,瓶盖2a不会落出。
进一步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
第二旋转盘4b2的轴承座4b4上与其同轴固定设有一个固定盘4b6,固定盘4b6的表面下半部开设有能够与上轨道口4b31或下轨道口4b32对接的轨道出口4b61,固定盘4b6的表面上半部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4b62,压力传感器4b62的输出端朝向第一旋转盘4b1,第一旋转盘4b1的轴承座4b4上还设有朝向轨道出口4b61设置的第三吹风管4b41,并且固定盘4b6的外表面上朝向并轨机构6的方向还设有一个引导滑道4b63。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上轨道口4b31或下轨道口4b32内被一一推入瓶盖2a时,直至瓶盖2a抵压在压力传感器4b62上后,则说明瓶盖2a被排满,翻转轨道4b3随之翻转,第三吹风管4b41将一排调整后的瓶盖2a通过轨道出口4b61顺着引导滑道4b63进入并轨机构6上。
进一步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
带式输送机5上沿着其输送方向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板5a,两个限位板5a之间留有供批量瓶盖2a单排输送的间隙,并轨机构6包括有一个与带式输送机5并轨在一起的并轨输送带6a,并轨输送带6a与带式输送机5的并轨交接处设有两个引导板6b,两个引导板6b之间留有将调整后的瓶盖2a引入带式输送机5上的间隙,两个限位板5a之中其中靠近引导板6b的限位板5a上开设有供瓶盖2a并入的引入口,并轨输送带6a的一侧边上设有一个输出端朝向其另一侧边的第一光电传感器6c,并且带式输送机5上还设有一个用以抵挡正常输送的瓶盖2a的阻挡件6d。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并轨机构6如何使得被调整后的瓶盖2a与正常输送的瓶盖2a一同在带式输送机5上被继续输送。为此,本申请通过并轨输送带6a对被调整后的瓶盖2a的输送,瓶盖2a顺着引导板6b进入带式输送机5上,由于两个限位板5a的限制,因此,正常输送的瓶盖2a是进行单排的输送方式,并入后的瓶盖2a也随之变成单排的输送方式,当第一光电传感器6c感应到被调整好的瓶盖2a时,说明被调整好的瓶盖2a即将并入带式输送机5上,阻挡件6d则需提前将正常输送的瓶盖2a进行阻挡,待瓶盖2a并入完成后,阻挡件6d再放行被阻挡的瓶盖2a,开口朝下的瓶盖2a通过带式输送机5被一同向着下一工序输送。
进一步的,如图15所示:
阻挡件6d具有柔性圆头6d1和单轴气缸6d2,柔性圆头6d1设置在单轴气缸6d2的输出端上,单轴气缸6d2固定在带式输送机5的一侧限位板5a上,并且单轴气缸6d2的输出柔性圆头6d1的方向还朝向带式输送机5另一侧的限位板5a。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第一光电传感器6c感应到瓶盖2a后,第一光电传感器6c将信号传输给单轴气缸6d2,单轴气缸6d2则推动柔性圆头6d1向着正常输送的瓶盖2a方向进行推动,正常输送的瓶盖2a被挤压在限位板5a上后,后续的瓶盖2a则停止移动,待被调整后的瓶盖2a并入后,单轴气缸6d2再带动柔性圆头6d1收回,由于柔性圆头6d1柔性材质,因此,瓶盖2a不会被挤压坏。
进一步的,如图16和图17所示:
单排输送装置3包括单排轨道3a和振动轨道3b,单排轨道3a设置在落料道2c的下端,振动轨道3b设置在单排轨道3a与圆台4a1之间,振动轨道3b的两端分别与单排轨道3a和圆盘4a2上的卡接口4a21对接,单排轨道3a与振动轨道3b的对接处具有供瓶盖2a处于水平状态的引导部3a1,单排轨道3a远离振动轨道3b的一端设有一个电动推杆3c且电动推杆3c的输出方向还朝向振动轨道3b,电动推杆3c的输出端上设有一个卡接在单排轨道3a内的推板3c1,单排轨道3a上还设有一个输出端朝向其内部的第二光电传感器3d,并且推板3c1的上半部还设有一个朝向振动轨道3b方向输出的第一气管3e,引导部3a1处还设有一个朝向圆盘4a2方向输出的第二气管3f。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大量的瓶盖2a顺着落料道2c滑落后则滑入单排轨道3a内,同一批滑落的瓶盖2a在单排轨道3a内均呈竖直状态且排成一排,第二光电传感器3d感应到瓶盖2a后,上料提升机2停止,电动推杆3c随之通过推板3c1对一排瓶盖2a推动,待一排瓶盖2a被推入振动轨道3b内后,上料提升机2再接着启动,瓶盖2a通过引导部3a1时,在引导部3a1的作用下则随之变成了水平状态,第二气管3f进一步将瓶盖2a吹入振动轨道3b内,振动轨道3b随之对瓶盖2a进行输送。
本申请通过分流机构4a与调整机构4b之间的配合以及并轨机构6的设置,实现了将开口朝上的瓶盖2a调整成了开口朝下的同时,还使得被调整后的瓶盖2a与正常输送的瓶盖2a一同被输送,便于后续对瓶子上瓶盖2a的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输送批量瓶盖(2a)的上料提升机(2)和设置在上料提升机(2)旁侧的单排输送装置(3),上料提升机(2)的输入端设有料框(2b),上料提升机(2)的输出端具有倾斜朝向单排输送装置(3)的落料道(2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将开口朝上的瓶盖(2a)整理成开口朝下的开口朝向整理装置(4),开口朝向整理装置(4)包括用以将开口朝上和开口朝下的瓶盖(2a)分向输出的分流机构(4a)和用以将开口朝上的瓶盖(2a)整理成开口朝下的调整机构(4b),分流机构(4a)设置在单排输送装置(3)的输出端处,调整机构(4b)设置在分流机构(4a)的一侧,分流机构(4a)的另一侧还设有带式输送机(5),并且调整机构(4b)与带式输送机(5)之间还设有一个用以将调整好开口朝下的瓶盖(2a)并到带式输送机(5)上与正常的开口朝下的瓶盖(2a)一同输送的并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机构(4a)包括有固定在支架(1)上的圆台(4a1)和转动设置在圆台(4a1)上的圆盘(4a2),圆台(4a1)上设有用以带动圆盘(4a2)转动的旋转驱动器(4a3),圆盘(4a2)的边缘沿着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供瓶盖(2a)卡入的卡接口(4a21),圆盘(4a2)的上方且位于单排输送装置(3)输出端的位置处设有一个距离传感器(4a4),距离传感器(4a4)的输出端朝向圆盘(4a2),并且支架(1)上且位于圆盘(4a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分流轨道(4a5)和一个第二分流轨道(4a6),第一分流轨道(4a5)位于圆盘(4a2)和带式输送机(5)之间,第二分流轨道(4a6)位于圆盘(4a2)和调整机构(4b)之间,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均能够与卡接口(4a21)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台(4a1)上设有契合于圆盘(4a2)边缘的边板(4a7),边板(4a7)上沿着圆盘(4a2)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与卡接口(4a21)尺寸相同的缺口,圆盘(4a2)的顶部与其同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瓶盖(2a)向上移动的限位环(4a8),限位环(4a8)固定在圆台(4a1)上,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上沿着相应的轨道方向均设有用以限制瓶盖(2a)向上移动的限位杆(4a9),每个限位杆(4a9)的一端均与限位环(4a8)连接且每个限位杆(4a9)的另一端还均延伸至相应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的尽头,并且第一分流轨道(4a5)的尽头还具有下滑道(4a51),第二分流轨道(4a6)与圆台(4a1)的连接端还具有连接弯道(4a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环(4a8)上位于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的位置处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吹风管(4a81)和一个第二吹风管(4a82),第一吹风管(4a81)和第二吹风管(4a82)的吹风方向分别朝向第一分流轨道(4a5)和第二分流轨道(4a6)的连接弯道(4a61),圆盘(4a2)上围绕其圆心方向开设有供第一吹风管(4a81)和第二吹风管(4a82)容纳的环状口(4a22),并且圆盘(4a2)上的卡接口(4a21)与环状口(4a22)之间还通过开设吹风口(4a2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机构(4b)包括有一个第一旋转盘(4b1)和一个第二旋转盘(4b2)以及一个翻转轨道(4b3),翻转轨道(4b3)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盘(4b1)和第二旋转盘(4b2)之间,第一旋转盘(4b1)和第二旋转盘(4b2)均转动设置在一个轴承座(4b4)上,第二旋转盘(4b2)的轴承座(4b4)上设有用以带动其转动的齿轮驱动器(4b5),翻转轨道(4b3)呈条状结构,翻转轨道(4b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上轨道口(4b31)和下轨道口(4b32),第一旋转盘(4b1)和第二旋转盘(4b2)的表面均开设有能够与第二分流轨道(4a6)对接且与上轨道口(4b31)和下轨道口(4b32)对接的对接通口(4b11),第一旋转盘(4b1)的表面设有一个端头向外延伸的延伸杆(4b12),并且第一旋转盘(4b1)的轴承座(4b4)的表面还对称设有第一触点开关(4b13)和第二触点开关(4b14),延伸杆(4b12)随着第一旋转盘(4b1)旋转的活动轨迹在第一触点开关(4b13)和第二触点开关(4b1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弯道(4a61)与第二分流轨道(4a6)的弯角处设有一个不妨碍瓶盖(2a)通过的第一弹性片(4b33),第一弹性片(4b33)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弯道(4a61)的一边,第一弹性片(4b33)的另一端弹性抵触在连接弯道(4a61)的另一边,翻转轨道(4b3)的上轨道口(4b31)和下轨道口(4b32)用以对接第二分流轨道(4a6)的一端还均设有一个不妨碍瓶盖(2a)进入上轨道口(4b31)或下轨道口(4b32)的第二弹性片(4b34),并且翻转轨道(4b3)的上轨道口(4b31)和下轨道口(4b32)处沿着其长度方向还均设有一个用以限制瓶盖(2a)向外移动的档杆(4b35),档杆(4b3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旋转盘(4b1)的表面和第二旋转盘(4b2)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盘(4b2)的轴承座(4b4)上与其同轴固定设有一个固定盘(4b6),固定盘(4b6)的表面下半部开设有能够与上轨道口(4b31)或下轨道口(4b32)对接的轨道出口(4b61),固定盘(4b6)的表面上半部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4b62),压力传感器(4b62)的输出端朝向第一旋转盘(4b1),第一旋转盘(4b1)的轴承座(4b4)上还设有朝向轨道出口(4b61)设置的第三吹风管(4b41),并且固定盘(4b6)的外表面上朝向并轨机构(6)的方向还设有一个引导滑道(4b6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式输送机(5)上沿着其输送方向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板(5a),两个限位板(5a)之间留有供批量瓶盖(2a)单排输送的间隙,并轨机构(6)包括有一个与带式输送机(5)并轨在一起的并轨输送带(6a),并轨输送带(6a)与带式输送机(5)的并轨交接处设有两个引导板(6b),两个引导板(6b)之间留有将调整后的瓶盖(2a)引入带式输送机(5)上的间隙,两个限位板(5a)之中其中靠近引导板(6b)的限位板(5a)上开设有供瓶盖(2a)并入的引入口,并轨输送带(6a)的一侧边上设有一个输出端朝向其另一侧边的第一光电传感器(6c),并且带式输送机(5)上还设有一个用以抵挡正常输送的瓶盖(2a)的阻挡件(6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件(6d)具有柔性圆头(6d1)和单轴气缸(6d2),柔性圆头(6d1)设置在单轴气缸(6d2)的输出端上,单轴气缸(6d2)固定在带式输送机(5)的一侧限位板(5a)上,并且单轴气缸(6d2)的输出柔性圆头(6d1)的方向还朝向带式输送机(5)另一侧的限位板(5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单排输送装置(3)包括单排轨道(3a)和振动轨道(3b),单排轨道(3a)设置在落料道(2c)的下端,振动轨道(3b)设置在单排轨道(3a)与圆台(4a1)之间,振动轨道(3b)的两端分别与单排轨道(3a)和圆盘(4a2)上的卡接口(4a21)对接,单排轨道(3a)与振动轨道(3b)的对接处具有供瓶盖(2a)处于水平状态的引导部(3a1),单排轨道(3a)远离振动轨道(3b)的一端设有一个电动推杆(3c)且电动推杆(3c)的输出方向还朝向振动轨道(3b),电动推杆(3c)的输出端上设有一个卡接在单排轨道(3a)内的推板(3c1),单排轨道(3a)上还设有一个输出端朝向其内部的第二光电传感器(3d),并且推板(3c1)的上半部还设有一个朝向振动轨道(3b)方向输出的第一气管(3e),引导部(3a1)处还设有一个朝向圆盘(4a2)方向输出的第二气管(3f)。
CN202210585068.5A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Active CN114684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5068.5A CN114684584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5068.5A CN114684584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4584A true CN114684584A (zh) 2022-07-01
CN114684584B CN114684584B (zh) 2022-08-30

Family

ID=82144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5068.5A Active CN114684584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45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3381A (zh) * 2023-09-06 2023-10-13 济南川绣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盖及其传输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5499A (zh) * 2015-04-30 2015-09-23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N204957726U (zh) * 2015-09-09 2016-01-13 苏州市恒升塑业电器有限公司 瓶盖传输装置
CN107284994A (zh) * 2017-06-30 2017-10-24 芜湖慧盈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酒瓶盖上料机
CN107662811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张亚兴 一种瓶盖自动翻转装置
CN109368216A (zh) * 2018-11-16 2019-02-22 上海宇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瓶盖理盖设备
CN209192963U (zh) * 2018-11-30 2019-08-02 成都伟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同朝向整理装置
CN213975944U (zh) * 2020-12-03 2021-08-17 乌毡帽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分拣传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5499A (zh) * 2015-04-30 2015-09-23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N204957726U (zh) * 2015-09-09 2016-01-13 苏州市恒升塑业电器有限公司 瓶盖传输装置
CN107662811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张亚兴 一种瓶盖自动翻转装置
CN107284994A (zh) * 2017-06-30 2017-10-24 芜湖慧盈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酒瓶盖上料机
CN109368216A (zh) * 2018-11-16 2019-02-22 上海宇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瓶盖理盖设备
CN209192963U (zh) * 2018-11-30 2019-08-02 成都伟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同朝向整理装置
CN213975944U (zh) * 2020-12-03 2021-08-17 乌毡帽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分拣传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3381A (zh) * 2023-09-06 2023-10-13 济南川绣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盖及其传输设备
CN116873381B (zh) * 2023-09-06 2023-12-05 济南川绣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盖及其传输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4584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84584B (zh) 一种塑料瓶盖输送用分流并轨整理装置
JP3333215B2 (ja) 運搬およびわき向け装置
US6702121B2 (en) Rotating sorting device and sorting method
CN211217566U (zh) 一种密封圈图像检测设备
CN110902284A (zh) 一种理瓶盘设备及含有其的饮料瓶回收系统
GB2237257A (en) Diverter assembly for article conveyor.
CN114103065B (zh) 一种连续出瓶装置、吹瓶机及吹瓶灌装一体机
CN112660721A (zh) 一种罐体输送系统
US4979606A (en) Transporting direction controlling device in conveyor system
JPH0738260Y2 (ja) コンベヤによる物品仕分装置
JP2001088207A (ja) 中空成形品の検査装置
CN211225167U (zh) 一种理瓶盘设备及含有其的饮料瓶回收系统
CN116353219A (zh) 喷码机
JPH11246039A (ja) 搬送物の仕分け装置
JP3920981B2 (ja) 搬送物の仕分け装置
JPS6118620A (ja) 物品の姿勢の向きを変えるコンベヤ装置
WO1992018404A1 (en) Machine for stacking cup-shaped containers
JPH11227936A (ja) リジェクト装置
JP2000343045A (ja) 回転型選別装置及びこの回転型選別装置を備えた選別設備
CN116216263B (zh) 一种药品翻面装置及药品翻面方法
JPH05213441A (ja) 可変ガイド装置
JP2003252428A (ja) 容器搬送装置
CN211002102U (zh) 一种苹果姿态精调装置及姿态调整设备
CN216687406U (zh) 合盖设备及药品生产系统
JPS60223753A (ja) 搬送物品の旋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