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1291B - 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1291B
CN114671291B CN202111590527.0A CN202111590527A CN114671291B CN 114671291 B CN114671291 B CN 114671291B CN 202111590527 A CN202111590527 A CN 202111590527A CN 114671291 B CN114671291 B CN 114671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ation
punching
shaft
blade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05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1291A (zh
Inventor
冈田里菜
宫崎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671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1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1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1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006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4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65H35/06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from or with blade, e.g. shear-blad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006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 B65H35/0073Details
    • B65H35/00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65H35/008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using movable cut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006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 B65H35/0073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1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devices for breaking partially-cut or perforated webs, e.g. bur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2Cutting partially, e.g. perfo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4Springs, e.g. helical or leaf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50Driving mechanisms
    • B65H2403/51Cam mechanisms
    • B65H2403/512Cam mechanisms involving radial plate c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90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Other features of 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3Electronic shaft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6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Control Of Cutt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本发明的穿孔装置包括轴、穿孔马达、1个以上的第1穿孔部、1个以上的第2穿孔部、使第1穿孔部的第1穿孔刀片往复移动的1个以上的第1凸轮、使第2穿孔部的第2穿孔刀片往复移动的1个以上的第2凸轮、旋转速度检测部、原始位置检测部以及控制部。控制部在通过使轴旋转一圈而连续地进行基于第1穿孔部的第1穿孔以及基于第2穿孔部的第2穿孔的第2穿孔处理中,通过旋转速度检测部对第1穿孔时的第1穿孔刀片贯穿薄片体后的轴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到的旋转速度决定第2穿孔时的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执行制动控制。

Description

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薄片体进行穿孔处理的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使用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且对已形成图像的纸张(薄片体)进行规定的后处理的纸张后处理装置(整理器)。纸张后处理装置具备对纸张进行穿孔处理(打孔形成处理)的穿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容易切换对薄片体的穿孔图案,并且能够降低穿孔刀片的停止位置的偏差。
本发明的第1构成的穿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轴;
穿孔马达,使所述轴旋转;
偏心凸轮,安装于所述轴;
穿孔部,具有在薄片体上开孔的穿孔刀片,根据所述偏心凸轮的旋转,使所述穿孔刀片向相对于所述薄片体接近以及分离的方向往复移动;
旋转速度检测部,对所述轴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
原始位置检测部,对所述穿孔刀片是否位于从所述薄片体分离的原始位置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穿孔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
所述穿孔部包括利用第1穿孔刀片对所述薄片体进行第1穿孔的1个以上的第1穿孔部、以及利用第2穿孔刀片对所述薄片体进行第2穿孔的1个以上的第2穿孔部,
所述第1穿孔部和所述第2穿孔部在所述轴的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
所述偏心凸轮包括使所述第1穿孔部的所述第1穿孔刀片往复移动的1个以上的第1凸轮以及使所述第2穿孔部的所述第2穿孔刀片往复移动的1个以上的第2凸轮,所述第1凸轮和所述第2凸轮分别与所述第1穿孔部和所述第2穿孔部对置配置,
所述控制部执行:
第1穿孔处理,通过使所述轴旋转180°而进行基于所述第1穿孔部的所述第1穿孔;
第2穿孔处理,通过使所述轴旋转一圈而连续地进行基于所述第1穿孔部的所述第1穿孔以及基于所述第2穿孔部的所述第2穿孔;以及
制动控制,对所述穿孔马达施加制动,以使所述第1穿孔刀片以及所述第2穿孔刀片在所述原始位置停止,
通过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对所述第1穿孔时的所述第1穿孔刀片贯穿所述薄片体后的所述轴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
基于由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旋转速度决定所述第1穿孔时以及所述第2穿孔时的所述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执行所述制动控制。
另外,本发明是具备上述构成的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1构成,在执行依次进行第1穿孔以及第2穿孔的第2穿孔处理的情况下,通过旋转速度检测部对第1穿孔时的第1穿孔刀片贯穿薄片体后的轴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到的旋转速度决定第2穿孔时的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由此,从制动控制的开始到穿孔刀片到达原始位置为止的时间(旋转角度)存在裕度,因此不必担心穿孔马达来不及停止而导致穿孔刀片越过原始位置。因此,能够使穿孔刀片在大致一定的位置停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构成,成为能够容易切换对薄片体的穿孔图案且能够减少穿孔刀片的停止位置的偏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穿孔装置1的纸张后处理装置2以及安装有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路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安装有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例的概要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的控制路径的框图。
图4是从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第1穿孔部15a、第2穿孔部15b附近的放大图。
图6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使用的轴12以及凸轮14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第1穿孔部15a的动作的侧视剖视图、且是表示第1穿孔刀片9a向上方退避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第1穿孔部15a的动作的侧视剖视图、且是第1穿孔刀片9a向下方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9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使用的旋转速度检测部7以及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进行穿孔马达11的制动控制的马达驱动部13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穿孔处理控制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2孔穿孔处理时的时序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4孔穿孔处理时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12对本发明的穿孔装置1以及包括穿孔装置1的纸张后处理装置2、搭载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其中,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配置等各要素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而只不过是说明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穿孔装置1的纸张后处理装置2以及安装有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路径的一例的框图。首先,基于图1对图像形成装置100(此处为数码复合机)的控制路径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主控制部3和存储部3a。主控制部3统括图像形成装置100整体的动作,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进行控制。主控制部3包括CPU31、图像处理部32和通信部33。CPU31进行与控制相关的运算、控制。图像处理部32对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实施任务(打印)所需的处理。存储部3a包括ROM、RAM、HDD这样的存储装置。存储部3a存储控制用程序、图像数据等。通信部33是用于与PC、服务器这样的计算机200进行通信的接口。通信部33接收表示图像数据这样的打印内容的数据(打印用数据)。
主控制部3与原稿输送部4a、图像读取部4b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原稿输送部4a朝向读取位置输送所放置的原稿。图像读取部4b对原稿输送部4a输送的原稿和放置于原稿台(接触玻璃、未图示)的原稿进行读取。图像读取部4b生成图像数据。主控制部3对原稿输送部4a和图像读取部4b的动作进行控制。主控制部3与操作面板5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操作面板5包括显示面板51、触摸面板52和硬键53。操作面板5接受使用者的操作。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图像形成部6。图像形成部6包括引擎控制部60、供纸部6a、输送部6b、转印部6c和定影部6d。引擎控制部60与主控制部3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主控制部3将打印指示、打印任务的内容、用于打印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引擎控制部60。引擎控制部60基于主控制部3的指示对供纸部6a、输送部6b、转印部6c、定影部6d的动作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引擎控制部60依次执行通过供纸部6a逐张供给纸张的供纸动作、使输送部6b输送所供给的纸张的输送动作、形成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动作、在转印部6c中将调色剂像转印于纸张的转印动作、以及使定影部6d对转印于纸张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动作。
(纸张后处理装置2)
接下来,使用图1、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概要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例的概要剖视图。
纸张后处理装置2实施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已形成图像的纸张实施各种后处理。纸张后处理装置2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如图2所示,纸张后处理装置2安装于(嵌入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体内排出部101。另外,还有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侧面的类型的纸张后处理装置2。
通过定影部6d后的已形成图像的纸张从搬入口102被搬入到纸张后处理装置2。纸张后处理装置2包括打孔形成部10、纸张输送部21、装订部22、处理托盘部23和排出托盘24。另外,如图1所示,纸张后处理装置2包括后处理控制部20(相当于控制部)。后处理控制部20是包括CPU等处理电路2a、存储器2b和计时电路2c的基板。后处理控制部20对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另外,也可以不在纸张后处理装置2内设置后处理控制部20,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控制部3或者引擎控制部60对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动作进行控制。
纸张后处理装置2包括穿孔装置1。如图1所示,穿孔装置1包括后处理控制部20和打孔形成部10。当通过操作面板5进行穿孔处理的设定时,后处理控制部20通过打孔形成部10进行对纸张的穿孔处理。
纸张输送部21向处理托盘部23输送通过打孔形成部10后的纸张。纸张输送部21包括第1输送辊对21a、第2输送辊对21b和纸张输送导向件21c。处理托盘部23包括处理托盘23a、第1排出辊23b、第2排出辊23c、止动件23d和宽度限制板23e。后处理控制部20进行输送并堆放于处理托盘部23的纸摞的整合以及排出。在通过操作面板5设定装订处理时,后处理控制部20通过装订部22对堆放于处理托盘部23的排出前的纸摞进行装订处理。
(穿孔装置1)
接下来,使用图3~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的控制路径的一例的框图。
图4以及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的一例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使用的轴12以及凸轮14的立体图。图4以及图5是从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观察穿孔装置1的立体图,在图4中,用虚线箭头表示纸张的进入方向。图4表示安装有凸轮盖141的状态,图5表示将图4中的穿孔部15附近放大的状态。
如图3所示,穿孔装置1包括后处理控制部20和打孔形成部10。打孔形成部10包括穿孔马达11、轴12、马达驱动部13、凸轮14(偏心凸轮)、穿孔部15、旋转速度检测部7和原始位置检测部8。穿孔部15包括穿孔刀片9。图3的白色箭头表示从穿孔马达11起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
穿孔马达11使穿孔刀片9往复运动。例如,作为穿孔马达11,能够使用DC有刷电机。马达驱动部13包括多个(此处为4个)开关元件13a~13d。开关元件13a~13d进行向穿孔马达11供给电流的接通/断开。后处理控制部20对各开关元件13a~13d进行控制。后处理控制部20对马达驱动部13进行控制,执行穿孔马达11的制动控制。制动控制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穿孔装置1具有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配置的上导向部16以及下导向部17。在上导向部16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穿孔部15,此处示出设置有4个穿孔部15的例子(与4孔方式对应)。具体而言,穿孔部15由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2孔的第1穿孔部15a和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2孔的第2穿孔部15b构成。第1穿孔部15a、第2穿孔部15b对在上导向部16与下导向部17之间通过的纸张进行穿孔处理。
轴12配置成跨越第1穿孔部15a、第2穿孔部15b的上方。在轴12安装有凸轮14。轴12经由齿轮与穿孔马达11的旋转轴连结,穿孔马达11使轴12旋转,从而凸轮14与轴12一起旋转。例如,如果使穿孔马达1旋转一圈,则轴12旋转一圈。轴12被支承轴部件12a支承为能够旋转。
如图6所示,凸轮14安装于轴12的轴向的4个部位,由设置于轴向中央部的2个部位的第1凸轮14a和设置于轴向两端部的2个部位的第2凸轮14b构成。第1凸轮14a与4个穿孔部15中的内侧的两个第1穿孔部15a对应地配置。第2凸轮14b与外侧的两个第2穿孔部15b对应地配置。
第1穿孔部15a、第2穿孔部15b分别具有穿孔刀片9、抵接部件18和螺旋弹簧(施力部件)19。穿孔刀片9例如是金属制的管,在下端部形成有刀片。在穿孔刀片9的上方设置有抵接部件18,穿孔刀片9的上端部与抵接部件18的下表面接触。在上导向部16与下导向部17,在与穿孔刀片9对置的位置开设有孔(未图示)。穿孔刀片9向下方移动,穿孔刀片9的下端部与纸张抵碰,通过穿孔刀片9进一步向下方移动而对纸张进行穿孔。在穿孔后,穿孔刀片9向上方退避,以免妨碍对接下来输送而来的纸张的穿孔处理。以下,将第1穿孔部15a的穿孔刀片9设为第1穿孔刀片9a、将第2穿孔部15b的穿孔刀片9设为第2穿孔刀片9b进行区分。
在轴12以及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的下方设置有抵接部件18。如图6所示,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从轴12的轴向观察是椭圆形状,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的外周面与抵接部件18的上表面接触。抵接部件18被螺旋弹簧19向上方施力。如果轴12通过穿孔马达11的驱动力而旋转,则与抵接部件18接触的部分的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的外径根据轴12的旋转角度而变化。即,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对抵接部件18的按压量根据轴12的旋转角度而变化。
图7以及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第1穿孔部15a的动作的侧视剖视图。如图7所示,在第1凸轮14a的小径部与抵接部件18接触的状态下,抵接部件18通过螺旋弹簧19的作用力而上升,第1穿孔刀片9a也向上方退避。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第1凸轮14a的大径部与抵接部件18接触的状态下,抵接部件18克服螺旋弹簧19的作用力而被压低,第1穿孔刀片9a向下方突出。这样,第1穿孔刀片9a根据第1凸轮14a的旋转而往复移动。另外,此处,对第1穿孔部15a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第2穿孔部15b的第2凸轮14b以及第2穿孔刀片9b的动作也完全相同。
接下来,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2孔的情况(以下称为2孔穿孔)和在纸张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以及两端部各形成2孔共计4孔的情况(以下称为4孔穿孔)下的切换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第1凸轮14a以及第2凸轮14b配置于在轴向上分离的位置,配置成从轴12的外周面相互向相反方向(分离180°的位置)突出。更详细地说,第2凸轮14b以相位在轴12的正转方向(第1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第1凸轮14a延迟180°的方式配置。
在进行2孔穿孔(第1穿孔处理)的情况下,使轴12正转90°(1/4旋转),使第1凸轮14a的大径部与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抵接,与抵接部件18一起压低第1穿孔刀片9a。然后,使轴12进一步正转90°(1/2旋转),使第1凸轮14a的小径部与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抵接,与抵接部件18一起使第1穿孔刀片9a上升。接下来,使轴12反转90°(向第2旋转方向旋转),使第1凸轮14a的大径部再次与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抵接,与抵接部件18一起将第1穿孔刀片9a压低。然后,使轴12进一步反转90°,使第1凸轮14a的小径部与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抵接,与抵接部件18一起使第1穿孔刀片9a上升。通过反复进行该动作,利用两个第1穿孔部15a进行2孔穿孔。另外,第2凸轮14b也通过轴12的旋转而旋转,但由于轴12的旋转角度比180°小,因此,当使第1穿孔部15a的第1穿孔刀片9a上升时,第2穿孔部15b的第2穿孔刀片9b不会下降至能够对纸张穿孔的位置。
在进行4孔穿孔(第2穿孔处理)的情况下,使轴12正转90°(1/4旋转),使第1凸轮14a的大径部与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抵接,与抵接部件18一起将第1穿孔刀片9a压低。由此,利用两个第1穿孔部15a进行内侧的两个孔的穿孔。
然后,使轴12进一步正转180°(3/4旋转),使第2凸轮14b的大径部与第2穿孔部15b的抵接部件18抵接,与抵接部件18一起将第2穿孔刀片9b压低。由此,利用两个第2穿孔部15b对外侧的两个孔进行穿孔。通过反复进行该动作,利用两个第1穿孔部15a以及两个第2穿孔部15b进行4孔穿孔。即,第1穿孔部15a在2孔穿孔、4孔穿孔的任一个的情况下都进行穿孔动作(第1穿孔),第2穿孔部15b仅在4孔穿孔的情况下进行穿孔动作(第2穿孔)。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使用的旋转速度检测部7以及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放大图。旋转速度检测部7对轴12(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旋转速度检测部7包括第1脉冲板71和第1传感器部72。第1传感器部72是透过型的光传感器。第1传感器部72包括发光部73和受光部74。第1脉冲板71安装于轴12。发光部73和受光部74配置成夹着安装于轴12的第1脉冲板71的外周缘。
在第1脉冲板71设置有多个狭缝71a。例如,狭缝71a的个数是几十~几百个(例如,40~50个)。狭缝71a设置于被发光部73和受光部74夹着的第1脉冲板71的外周缘。狭缝71a每隔一定角度形成,每当轴12旋转一定角度时,第1传感器部72(受光部74)的输出变化。第1脉冲板7在发光部73与受光部74之间旋转时的受光部74的输出是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输出。受光部74的输出是每当轴12(穿孔马达11)旋转一定角度时上升或者下降的脉冲信号。受光部74的输出被输入到后处理控制部20。后处理控制部20基于第1传感器部72的输出对轴12旋转一定角度的情况进行检测。
另外,后处理控制部20基于脉冲信号的脉冲的周期对轴12(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更详细地说,后处理控制部20基于脉冲信号上升沿或者下降沿的时间间隔对轴12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因此,后处理控制部20内的计时电路2c对各脉冲信号的周期(边沿的间隔)进行计测。
对求出每1秒的轴12的旋转速度(rps)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将1(秒)除以1个脉冲的周期。由此,计算出当前周期的每1秒的脉冲数A。然后,后处理控制部20将脉冲数A除以使轴12旋转一圈时产生的脉冲数B(第1脉冲板71的狭缝数)。由此,能够求出轴12的旋转速度。在求出rpm的情况下,乘以60。例如,在1个脉冲的周期是10毫秒时,脉冲数A=100。在脉冲数B为50时,1秒的转速=100/50=2[rps]。
原始位置检测部8对轴12(穿孔马达11)的旋转角度是否成为预先确定的基准角度进行检测,对穿孔刀片9是否位于原始位置进行检测。原始位置检测部8包括第2脉冲板81和第2传感器部82。第2传感器部82是透过型的光传感器。第2传感器部82包括发光部83和受光部84(参见图3)。发光部83和受光部84配置成夹着安装于轴12的第2脉冲板81的外周缘。
在第2脉冲板81的外周缘设置有切口81a、81b。切口81a、81b形成于当轴12的角度成为基准角度时第2传感器部82(受光部84)的输出变化的位置。第2脉冲板8在发光部83与受光部84之间旋转时的受光部84的输出是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输出。受光部84的输出作为检测信号被发送到后处理控制部20。后处理控制部20基于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输出对轴12的角度是否成为基准角度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对2孔穿孔中的轴12的半圈旋转(180°旋转)以及4孔穿孔中的轴12的一圈旋转进行检测,在隔着第2脉冲板81的旋转中心呈点对称的位置设置切口81a、81b。另外,也能够设置分别对轴12的半圈旋转以及一圈旋转进行检测的2张脉冲板以及两个光传感器。
此处,将被输送的纸张与穿孔刀片9(第1穿孔刀片9a、第2穿孔刀片9b)不接触的位置作为穿孔刀片9的原始位置。换言之,在穿孔刀片9位于原始位置时,第1穿孔部15a的第1穿孔刀片9a以及第2穿孔部15b的第2穿孔刀片9b均处于从纸张退避(分离)的位置。
具体而言,原始位置是在原始位置检测部8检测到轴12成为基准角度之后,使轴12向正方向旋转而使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输出变化了预先确定的脉冲数(对位脉冲数)时穿孔刀片9能够取得的位置的范围。例如,如果将对位脉冲数设为2,则基准角度为从穿孔刀片9处于原始位置的位置正向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两个脉冲的量时的轴12的角度。因此,从基准角度起算1个脉冲、3个脉冲的位置处于原始位置外。在第1脉冲板71的狭缝71a的个数为36的情况下,每1个脉冲的旋转角度为360/36=10°。
另外,当图像形成装置100、纸张后处理装置2的主电源接通时,后处理控制部20进行启动处理。在启动处理中包含使穿孔刀片9处于原始位置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使穿孔马达11以低速正转,在原始位置检测部8检测到轴12成为基准角度之后,在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输出变化了对位脉冲数的时刻使穿孔马达11停止。
在进行2孔穿孔的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从穿孔刀片9处于原始位置(从切口81a的检测时刻起旋转了对位脉冲数的位置)的状态起开始轴12的正转。伴随着轴12的正转,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旋转。通过第1凸轮14a的旋转,第1凸轮14a将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压低。其结果是,第1穿孔部15a的第1穿孔刀片9a向下方移动。如果使轴12(穿孔马达11)进一步旋转(从原始位置起旋转90°),则第1穿孔刀片9a下降至穿透纸张的位置(下导向部17的下方),在纸张上形成孔。
之后,如果后处理控制部20使轴12进一步正转,则第1凸轮14a将抵接部件18压低的量变少。由此,第1穿孔刀片9a通过螺旋弹簧19的作用力而向上方移动。如果轴12继续正转,则第1穿孔刀片9a被抬起至不遮挡纸张输送的位置(上导向部16的上方)。后处理控制部20使穿孔马达11停止以使第1穿孔刀片9a处于从原始位置(从切口81b的检测时刻旋转对位脉冲数的位置)起旋转180°的位置。对于下一张纸张,通过使轴12反转180°而再次进行2孔穿孔处理。通过这样使第1穿孔部15a反复动作,能够连续地进行2孔穿孔处理。即,在2孔穿孔中,第1穿孔刀片9a处于原始位置的第1凸轮14a(轴12)的角度存在于从压低第1穿孔刀片9a的位置(参见图8)向正方向以及反方向分别旋转90°的两个部位。
在进行4孔穿孔的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从穿孔刀片9处于原始位置(从切口81a的检测时刻旋转对位脉冲数的位置)的状态起使轴12开始正转。伴随着轴12的正转,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旋转。通过第1凸轮14a的旋转,第1凸轮14a将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压低。其结果是,第1穿孔部15a的第1穿孔刀片9a向下方移动。如果使轴12(穿孔马达11)进一步旋转(从原始位置旋转90°),则第1穿孔刀片9a下降至穿透纸张的位置(下导向部17的下方),在纸张上形成孔。
之后,如果后处理控制部20使轴12进一步正转(从原始位置旋转180°),则第1凸轮14a将抵接部件18压低的量变少。由此,第1穿孔刀片9a通过螺旋弹簧19的作用力向上方移动。另一方面,第2凸轮14b将第2穿孔部15b的抵接部件18压低。其结果是,第2穿孔部15b的第2穿孔刀片9b向下方移动。如果使轴12(穿孔马达11)进一步正转(从原始位置旋转270°),则第2穿孔刀片9b下降至穿透纸张的位置(下导向部17的下方),在纸张上形成孔。
如果轴12继续正转,则第2穿孔部15b的第2穿孔刀片9b被抬起至不遮挡纸张输送的位置(上导向部16的上方)。后处理控制部20使穿孔马达11停止以使第1穿孔刀片9a以及第2穿孔刀片9b处于原始位置(从切口81a的检测时刻旋转对位脉冲数的位置)。即,在4孔穿孔中,第1穿孔刀片9a以及第2穿孔刀片9b处于原始位置的第1凸轮14a以及第2凸轮14b(轴12)的角度存在于从压低第1穿孔刀片9a的位置(参见图8)朝相反方向旋转90°的1个部位(图7的位置)。
(穿孔马达11的制动控制)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穿孔马达11的制动控制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进行穿孔马达11的制动控制的马达驱动部13的一例的图。
马达驱动部13进行穿孔马达11的电流供给的接通/断开。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有时使穿孔马达11反转。因此,马达驱动部13包括4个开关元件13a~13d。各开关元件13a~13d例如是晶体管。使用4个开关元件13a~13d形成H桥电路。马达驱动部13包括H桥电路。后处理控制部20对各开关元件13a~13d的接通/断开进行控制。
当使穿孔马达11正转时,后处理控制部20使开关元件13a和开关元件13d接通,使开关元件13b和开关元件13c断开。当使穿孔马达11反转时,后处理控制部20使开关元件13a和开关元件13d断开,使开关元件13b和开关元件13c接通。
在对穿孔马达11施加制动时,后处理控制部20使开关元件13a和开关元件13b断开,使开关元件13c和开关元件13d接通。由此,穿孔马达11的两个端子成为短路的状态,电流要向与旋转中相反的方向流动。由此,对穿孔马达11施加制动。也就是说,后处理控制部20通过短路制动对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进行减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通过将轴12的旋转角度切换成半圈以及一圈,使用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在不同的时刻对第1穿孔部15a和第2穿孔部15b进行驱动,切换2孔穿孔与4孔穿孔。此处,4孔穿孔中的向穿孔马达11的通电时间比2孔穿孔长,因此,4孔穿孔中的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比2孔穿孔快。另外,在4孔穿孔的情况下,从穿孔结束到穿孔刀片9处于原始位置为止的轴12的旋转角度小。
因此,如果基于由第2穿孔部15b进行的后半部分的2孔穿孔的时刻决定对穿孔马达11施加制动的时刻,则存在穿孔马达11来不及停止而穿孔刀片9越过原始位置的问题点。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求出由第1穿孔部15a进行的2孔穿孔的时刻的轴12的旋转速度。然后,无论是2孔穿孔以及4孔穿孔的哪一个,都基于2孔穿孔的时刻的轴12的旋转速度决定对穿孔马达11施加制动的时刻。
(2孔穿孔以及4孔穿孔中的制动控制)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穿孔处理控制例的流程图。图12以及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的时序图的一例的图。参照图12以及图13,按照图11的步骤,对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2孔穿孔时以及4孔穿孔时的制动控制进行说明。
在开始通过穿孔装置1进行穿孔处理时,穿孔刀片9停止在原始位置(从切口81a的检测时刻旋转对位脉冲数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如果开始打孔形成处理(步骤S1),则后处理控制部20判定穿孔图案是否是2孔穿孔(步骤S2)。在是2孔穿孔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为“是”),后处理控制部20对穿孔马达11进行驱动(步骤S3)。
由此,轴12以及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正转90°,第1凸轮14a将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压低。其结果是,第1穿孔部15a的第1穿孔刀片9a下降至穿透纸张的位置(下导向部17的下方),在纸张上形成2孔。当第1穿孔刀片9a下降至下导向部17的下方时,使穿孔马达11进一步正转90°,使轴12以及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正转,使第1穿孔部15a的第1穿孔刀片9a上升。
接下来,后处理控制部20对第1穿孔部15a的穿孔时刻(第1穿孔刀片9a位于最低点的时刻)进行检测(步骤S4),对穿孔时刻的轴12的旋转速度进行计算(步骤S5)。第1穿孔部15a的穿孔时刻通过轴12从基准位置旋转规定角度时在旋转速度检测部7中检测到的从穿孔马达11驱动开始的脉冲数检测。例如,如果将轴12从基准位置起旋转一圈时的脉冲数设为36,则第1穿孔部15a的第1次穿孔时刻(第1穿孔刀片9a位于最低点的时刻)是轴12旋转1/4圈的第9个脉冲。轴12的旋转速度根据第1穿孔刀片9a到达最低点时的脉冲(第9个脉冲)与下一个脉冲(第10个脉冲)之间的时间计算。后处理控制部20基于计算出的轴12的旋转速度设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第1脉冲数P1)(步骤S6)。
接下来,后处理控制部20判定轴12是否从原始位置旋转了第1脉冲数P1(步骤S7)。在未旋转第1脉冲数P1的情况下(步骤S7中为“否”),继续穿孔马达11的正转。在旋转了第1脉冲数P1的情况下(步骤S7中为“是”),后处理控制部20向马达驱动部13发送控制信号而开始制动控制(步骤S8)。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2孔穿孔处理时的时序图。图12的最上段的图表示在穿孔马达11中流动的电流的一例。第2段的图表示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的变化。旋转速度基于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脉冲的周期求出。第3段的图表示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脉冲信号的一例。最下段的图表示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输出的一例。在图12中,表示当检测到轴12成为基准角度时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输出下降的例子。
在2孔穿孔处理中,如果将轴12旋转一圈设为36个脉冲,则从原始位置旋转了9个脉冲(90°)的位置,第1穿孔部15a的第1穿孔刀片9a到达最低点。在该位置处第1穿孔完成,穿孔负载消失,因此,在2孔穿孔处理中,需要基于第10个脉冲以后的旋转速度预测第1穿孔刀片9a的停止位置,决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此处,在2孔穿孔处理中,由于对穿孔马达11的通电时间T1(到旋转180°为止的时间)比较短,因此,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不上升,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缓慢。因此,即使基于穿孔期间T2中的轴12的旋转速度决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也不必担心穿孔马达11来不及停止而穿孔刀片9越过原始位置。
之后,后处理控制部20判定穿孔刀片9是否在原始位置停止(步骤S9)。具体而言,基于原始位置检测部8以及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输出信号判定轴12是否在第1穿孔刀片9a处于原始位置的角度范围内停止。在图12中,用T3表示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输出下降的时刻。然后,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脉冲信号从T3起变化(上升)两次。在该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判定为第1穿孔刀片9a在原始位置停止。
在穿孔刀片9未在原始位置停止的情况下(步骤S9中为“否”),后处理控制部20调整第1穿孔刀片9a的位置(步骤S10)。后处理控制部20使穿孔马达11以低速正转或者反转规定角度而使第1穿孔刀片9a处于原始位置。
具体而言,在第1穿孔刀片9a到达原始位置之前穿孔马达11通过制动控制而停止的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使穿孔马达11正转。然后,在通过原始位置检测部8检测到轴12到达基准角度之后,在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输出变化了对位脉冲数的时刻,后处理控制部20使穿孔马达11停止。另一方面,在第1穿孔刀片9a到达原始位置之后穿孔马达11通过制动控制而停止的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使穿孔马达11反转。在通过原始位置检测部8检测到轴12到达基准角度之后,后处理控制部20在使穿孔马达11反转过剩脉冲数而使穿孔马达11停止,过剩脉冲数是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输出超过对位脉冲数而进一步变化的脉冲数。
在穿孔刀片9在原始位置停止的情况下(步骤S8中为“是”),结束穿孔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不是2孔穿孔的情况下(步骤S2中为“否”),由于是4孔穿孔,因此后处理控制部20对穿孔马达11进行驱动(步骤S11)。由此,轴12以及第1凸轮14a、第2凸轮14b正转,第1凸轮14a将第1穿孔部15a的抵接部件18压低。其结果是,第1穿孔部15a的第1穿孔刀片9a下降至将纸张穿透的位置(下导向部17的下方),进行第1穿孔部15a的第1次穿孔。由此,形成纸张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2孔。
接下来,后处理控制部20对基于第1穿孔部15a的第1次的穿孔时刻(第1穿孔刀片9a位于最低点的时刻)进行检测(步骤S12),计算穿孔时刻时的轴12的旋转速度(步骤S13)。第1穿孔部15a的穿孔时刻的检测方法、轴12的旋转速度的计算方法与上述2孔穿孔的情况相同。后处理控制部20基于计算出的轴12的旋转速度设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第2脉冲数P2)(步骤S14)。第2脉冲数P2比在2孔穿孔中使用的第1脉冲数P1大。
之后,如果后处理控制部20使轴12进一步正转,则第1凸轮14a将抵接部件18压低的量变少。由此,在第1穿孔部15a,第1穿孔刀片9a通过螺旋弹簧19的作用力而向上方移动。另一方面,第2凸轮14b将第2穿孔部15b的抵接部件18压低。其结果是,第2穿孔部15b的第2穿孔刀片9b向下方移动。如果使轴12(穿孔马达11)进一步旋转,则第2穿孔刀片9b下降至将纸张穿透的位置(下导向部17的下方),进行基于第2穿孔部15b的第2次的穿孔。由此,形成纸张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2孔。
接下来,后处理控制部20判定轴12是否从原始位置旋转了第2脉冲数P2(步骤S15)。在未旋转第2脉冲数P2的情况下(步骤S15中为“否”),继续穿孔马达11的正转。在旋转了第2脉冲数P2的情况下(步骤S15中为“是”),后处理控制部20向马达驱动部13发送控制信号而开始制动控制(步骤S8)。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中的4孔穿孔处理时的时序图。图13的最上段、第2段、第3段、最下段的图与图12同样地表示在穿孔马达11中流动的电流、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的变化、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脉冲信号的一例、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输出的一例。
在4孔穿孔处理中,对穿孔马达11的通电时间T1比较长,在基于第1穿孔部15a的第1次的穿孔期间(图13的T2)内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没有完全上升,因此,在第1次的穿孔后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上升。然后,在基于第2穿孔部15b的第2次的穿孔期间(图13的T4)内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变快。另外,从第2次的穿孔期间到基准位置的时间短(轴12的旋转角度小)。
因此,在4孔穿孔处理中,如果基于第2次的穿孔期间T4内的轴12的旋转速度决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则穿孔马达11来不及停止而穿孔刀片9越过原始位置。
对决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的方法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第1穿孔刀片9a位于最低点时的脉冲间的时间进行检测,能够求出轴12的旋转速度。因此,对于脉冲间的时间预先设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脉冲数)。
例如,如果将轴12从基准位置旋转一圈时的脉冲数设为36,则基于第1穿孔部15a的第1次的穿孔时刻(第1穿孔刀片9a位于最低点的时刻)是轴旋转了1/4圈的第9个脉冲。因此,在2孔穿孔处理中,计算第9个脉冲与第10个脉冲之间的时间,在第11个脉冲以后设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在第18个脉冲附近停止。对于第9个脉冲与第10个脉冲之间的时间,在由旋转速度检测部7检测的穿孔马达11的脉冲的上升沿部进行捕获(中断),根据脉冲计数为第9次与第10次的捕获值计算计数1次所需的时间。
另一方面,基于第2穿孔部15b的第2次的穿孔时刻(第2穿孔刀片9b位于最低点的时刻)是轴12旋转3/4圈的第27个脉冲。此处,与2孔穿孔处理相同,在4孔穿孔处理中,计算第27个脉冲与第28个脉冲之间的时间,如果在第29个脉冲以后设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则无法在第36个脉冲附近停止而越过原始位置。
因此,在4孔穿孔处理中,也计算基于第1穿孔部15a的第1次的穿孔时刻亦即第9个脉冲与第10个脉冲之间的时间,在第28个脉冲以前设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通过实验求出的第9个脉冲与第10个脉冲之间的时间(脉冲间隔)与成为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的脉冲数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如表1所示,例如在脉冲间隔为1137.5[μsec]以下的情况下,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在2孔穿孔处理中是第11个脉冲(第1脉冲数P1),在4孔穿孔处理中是第25个脉冲(第2脉冲数P2)。同样地,在脉冲间隔为1137.5~1212.5[μsec]的情况下,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在2孔穿孔处理中是第12个脉冲(第1脉冲数P1),在4孔穿孔处理中是第26个脉冲(第2脉冲数P2)。脉冲间隔的差异是因被穿孔的纸张种类(厚度的差异)的不同而引起的。
由此,能够使穿孔刀片9大致停止在原始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稍早,因此,第2次的穿孔期间T4内的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稍微降低。但是,基于第1穿孔部15a的第1次的穿孔与基于第2穿孔部15b的第2次的穿孔均为2孔,因此开设孔的负载相同。因此,即使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降低,也比第1次的穿孔时高,因此不必担心对第2次的穿孔造成影响。
之后,后处理控制部20判定穿孔刀片9是否停止在原始位置(步骤S9)。具体而言,基于原始位置检测部8以及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输出信号判定轴12是否在第2穿孔刀片9b处于原始位置的角度范围内停止。在图13中,用T3表示原始位置检测部8的输出下降的时刻。并且,旋转速度检测部7的脉冲信号从T3起变化(上升)两次。在该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判定为穿孔刀片9停止在原始位置。
在穿孔刀片9未停止在原始位置的情况下(步骤S9中为“否”),后处理控制部20调整穿孔刀片9的位置(步骤S10)。后处理控制部20与2孔穿孔的情况同样地使穿孔马达11低速正转或者反转而使穿孔刀片9处于原始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将与4个穿孔部15中内侧的两个第1穿孔部15a对应配置的第1凸轮14a和与4个穿孔部15中外侧的两个第2穿孔部15b对应配置的第2凸轮14b配置在轴12的分离180°的位置。并且,通过使轴12旋转半圈,使用第1穿孔部15a进行2孔穿孔,通过使轴12旋转一圈,使用第1穿孔部15a以及第2穿孔部15b进行4孔穿孔(连续穿孔处理)。并且,在4孔穿孔中,基于第1穿孔部15a的第1次(前半)的2孔的穿孔时刻的轴12的旋转速度决定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
由此,从制动控制的开始到穿孔刀片9到达原始位置为止的时间(旋转角度)存在裕度,因此,能够减少穿孔马达11来不及停止而穿孔刀片9越过原始位置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因此,能够使轴12(凸轮14)在大致一定的角度停止,能够使穿孔刀片9在大致一定的位置(原始位置)停止。另外,在穿孔马达11(轴12)停止之后,能够极力降低穿孔刀片9的位置调整的频度。另外,即使穿孔刀片9的位置从原始位置偏移,偏差量也比以往小。因此,能够缩短穿孔刀片9的位置调整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提高穿孔装置1的处理效率(生产率)。
另外,旋转速度检测部7包括第1脉冲板71和第1传感器部72。第1脉冲板71安装于轴12,具有每隔一定角度设置的狭缝71a。第1传感器部72读取狭缝71a,输出每当输出轴12旋转一定角度时上升或者下降的脉冲信号。由此,能够基于脉冲数对轴12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另外,能够基于脉冲信号上升沿或者下降沿的时间间隔对轴12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
另外,在穿孔马达11停止时的穿孔刀片9的位置从原始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后处理控制部20使穿孔马达11正转或者反转而使穿孔刀片9处于原始位置。由此,当穿孔刀片9的停止位置偏移时,能够进行穿孔刀片9的对位。也就是说,能够将轴12(凸轮14)的角度校正至穿孔刀片9处于原始位置的角度。因此,能够使穿孔刀片9始终停止在原始位置。另外,能够使轴12始终从相同的角度开始旋转。
另外,后处理控制部20通过短路制动使穿孔马达11的旋转速度减速。由此,在开始制动控制之后,能够迅速地使穿孔马达11停止。另外,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1搭载于纸张后处理装置2,能够抑制4孔穿孔中的穿孔刀片9从原始位置越位。其结果是,穿孔刀片9的停止位置的偏差变小,能够极力降低穿孔刀片9的位置校正的频度。因此,能够提供处理效率(生产率)高的纸张后处理装置2。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多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利用两个第1穿孔部15a形成2孔,利用两个第2穿孔部15b形成2孔,从而能够切换2孔穿孔与4孔穿孔,但是,第1穿孔部15a以及第2穿孔部15b的配置个数能够任意地设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第1凸轮14a与第2凸轮14b配置于轴12中的分离180°的位置,在2孔穿孔的情况下使轴12旋转半圈,但是,第1凸轮14a与第2凸轮14b的分离角度并不限定于180°,第1凸轮14a与第2凸轮14b只要配置成在轴12的径向上对置即可。在该情况下,2孔穿孔时的轴12的旋转角度只要根据第1凸轮14a与第2凸轮14b的分离角度设定为规定角度即可。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穿孔装置以及包括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通过本发明的利用,能够提供一种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容易切换对薄片体的穿孔图案,且能够降低穿孔刀片的停止位置的偏差。

Claims (10)

1.一种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
穿孔马达,使所述轴旋转;
偏心凸轮,安装于所述轴;
穿孔部,具有在薄片体上开孔的穿孔刀片,根据所述偏心凸轮的旋转,使所述穿孔刀片向相对于所述薄片体接近以及分离的方向往复移动;
旋转速度检测部,对所述轴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
原始位置检测部,对所述穿孔刀片是否位于从所述薄片体分离的原始位置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穿孔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
所述穿孔部包括利用第1穿孔刀片对所述薄片体进行第1穿孔的1个以上的第1穿孔部、以及利用第2穿孔刀片对所述薄片体进行第2穿孔的1个以上的第2穿孔部,
所述第1穿孔部和所述第2穿孔部在所述轴的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
所述偏心凸轮包括使所述第1穿孔部的所述第1穿孔刀片往复移动的1个以上的第1凸轮以及使所述第2穿孔部的所述第2穿孔刀片往复移动的1个以上的第2凸轮,所述第1凸轮和所述第2凸轮分别与所述第1穿孔部和所述第2穿孔部对置配置,
所述控制部执行:
第1穿孔处理,通过使所述轴旋转180°而进行基于所述第1穿孔部的所述第1穿孔;
第2穿孔处理,通过使所述轴旋转一圈而连续地进行基于所述第1穿孔部的所述第1穿孔以及基于所述第2穿孔部的所述第2穿孔;以及
制动控制,对所述穿孔马达施加制动,以使所述第1穿孔刀片以及所述第2穿孔刀片在所述原始位置停止,
通过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对所述第1穿孔时的所述第1穿孔刀片贯穿所述薄片体后的所述轴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
基于由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旋转速度决定所述第1穿孔时以及所述第2穿孔时的所述制动控制的开始时刻,执行所述制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穿孔处理中,所述第2穿孔时的所述轴的旋转速度比所述第1穿孔时的所述轴的旋转速度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具有:第1脉冲板,安装于所述轴,具有在旋转方向上每隔一定角度形成的多个狭缝;以及第1传感器部,读取所述第1脉冲板的所述狭缝,输出伴随着所述轴的旋转的脉冲信号,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第1传感器部读取的脉冲数从所述原始位置达到规定值时开始所述制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1穿孔时的所述第1穿孔刀片贯穿所述薄片体后的所述轴的旋转速度来变更所述规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1穿孔时所述第1穿孔刀片到达最低点时的所述脉冲信号与下一个所述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计算所述轴的旋转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穿孔马达停止时的所述穿孔刀片的停止位置从所述原始位置偏移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穿孔马达以比穿孔时低的速度向第1旋转方向或者与所述第1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2旋转方向旋转,使所述穿孔刀片在所述原始位置停止,以使所述穿孔刀片处于所述原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始位置检测部检测所述第1凸轮或者所述第2凸轮是否成为基准角度,
所述原始位置是在所述原始位置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1凸轮或者所述第2凸轮成为基准角度之后,使所述轴向所述第1旋转方向或者所述第2旋转方向旋转以使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中输出的所述脉冲信号变化了预先确定的对位脉冲数时的所述穿孔刀片的位置范围,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穿孔刀片到达所述原始位置之前所述穿孔马达通过所述制动控制而停止的情况下,使所述穿孔马达向所述第1旋转方向或者所述第2旋转方向旋转,在所述第1凸轮或者所述第2凸轮到达所述基准角度之后,在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的输出变化了所述对位脉冲数的时刻使所述穿孔马达停止,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穿孔刀片通过所述原始位置之后所述穿孔马达通过所述制动控制而停止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凸轮或者所述第2凸轮到达所述基准角度之后,使所述穿孔马达向与停止前相反的方向旋转过剩脉冲数而使所述穿孔马达停止,所述过剩脉冲数是所述旋转速度检测部的输出超过所述对位脉冲数而进一步变化的脉冲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穿孔部具有2个所述第1穿孔部,
所述第2穿孔部具有2个所述第2穿孔部,
所述第1穿孔部设置于所述薄片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2个部位,所述第2穿孔部设置于所述薄片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2个部位,
在进行所述第1穿孔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在所述薄片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2个部位穿孔的2孔穿孔,在执行所述第2穿孔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在所述薄片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2个部位以及所述薄片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2个部位穿孔的4孔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短路制动进行所述制动控制。
10.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搭载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孔装置。
CN202111590527.0A 2020-12-24 2021-12-23 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Active CN114671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4972 2020-12-24
JP2020214972A JP2022100778A (ja) 2020-12-24 2020-12-24 穿孔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1291A CN114671291A (zh) 2022-06-28
CN114671291B true CN114671291B (zh) 2024-03-22

Family

ID=8206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0527.0A Active CN114671291B (zh) 2020-12-24 2021-12-23 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2233B2 (zh)
JP (1) JP2022100778A (zh)
CN (1) CN1146712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62735A (ja) * 2020-10-09 2022-04-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後処理システム、穿孔部材異常判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6762A (ja) * 1995-09-11 1997-05-27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穿孔装置
JP2004277105A (ja) * 2003-03-17 2004-10-0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用紙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後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3708272A (zh) * 2012-10-02 2014-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7007816A (ja) * 2015-06-23 2017-0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75656A (ja) * 2016-11-08 2018-05-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8302B2 (ja) 2016-12-20 2020-12-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穿孔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42479B2 (ja) * 2017-02-23 2020-02-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
US20230137030A1 (en) * 2020-05-08 2023-05-04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nching blade, punching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nishing device
JP2023146119A (ja) * 2022-03-29 2023-10-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6762A (ja) * 1995-09-11 1997-05-27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穿孔装置
JP2004277105A (ja) * 2003-03-17 2004-10-0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用紙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後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3708272A (zh) * 2012-10-02 2014-04-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7007816A (ja) * 2015-06-23 2017-0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75656A (ja) * 2016-11-08 2018-05-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52233B2 (en) 2024-04-09
CN114671291A (zh) 2022-06-28
JP2022100778A (ja) 2022-07-06
US20220204304A1 (en)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66708B1 (en) Sheet finisher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00746B2 (ja) 穿孔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02789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sheet punching device,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ounting state of measuring unit
CN114671291B (zh) 穿孔装置以及具备该穿孔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JP6589805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3151129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30312298A1 (en) Perforation device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3151126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235591B2 (ja) 用紙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処理方法
JP6583215B2 (ja) 穿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5339930A (zh) 片材介质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片材介质输送方法
JP2008001518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10115746A (ja) パンチ孔穿孔装置および後処理装置
JP2003267621A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9938108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6016131A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78595B2 (ja) 用紙穿孔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176901B2 (ja) シート穿孔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穿孔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819494B2 (ja) 穿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75996A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0115745A (ja) パンチ孔穿孔装置および後処理装置
JP5365299B2 (ja) 記録材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0000798A (ja) パンチ付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6188347A (ja) 用紙穿孔装置、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41557A (ja) 円筒外面走査装置及び刷版サイズチェッ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