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4575A - 座椅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4575A
CN114664575A CN202111441419.7A CN202111441419A CN114664575A CN 114664575 A CN114664575 A CN 114664575A CN 202111441419 A CN202111441419 A CN 202111441419A CN 114664575 A CN114664575 A CN 114664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quipment
receive
seat
ope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14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Dens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Dens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Dens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Dens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64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4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at adjustment
    • B60N2/0228Hand-activated mechanic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难以识别与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对应的动作位置。作为本发明的相对于车辆用座椅的装备品进行操作的座椅开关装置(10)具备以位于多个操作位置的方式能够移动地被安装的操作部(12),上述操作部(12)构成为接受在分别位于各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位于与各操作位置的位置关系分别对应的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各装备品的操作。

Description

座椅开关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主张享受基于2020年12月23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213882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记载的内容全部包含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开关装置,相对于车辆用座椅的装备品进行操作。
背景技术
供汽车的乘客落座的车辆用座椅由座面部和背面部构成。座面部与背面部分别构成为如下动作:前后位置、上下位置进行移动,或角度发生变化等,进行上述的动作操作的开关装置主要配置于座面部的侧面。而且,近年来,车辆用座椅的能够操作的动作位置设定为较多,从而与之对应地,研究了能够通过较少的操作部进行多种操作的开关装置。例如,作为对车辆用座椅进行操作的开关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2公开的开关装置。
具体地,专利文献1公开的开关装置由圆筒形状的操作部形成。而且,通过使操作部进行轴旋转,由此选择与其旋转位置对应的动作位置,进一步进行使操作部沿径向滑动移动的操作,由此进行所选择的动作位置的动作。另外,专利文献2的开关装置由重叠配置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第1操作按钮和圆筒形状的第2操作按钮构成。而且,使第1操作按钮进行滑动操作、摆动操作,或使第2操作按钮进行旋转操作,由此能够进行对应的动作位置的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53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44961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2公开的开关装置中,产生操作人员难以识别与操作部的操作对应的动作位置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操作人员使圆筒形状的操作部进行轴旋转,由此选择了与其旋转位置对应的动作位置,但操作人员不看操作部地进行操作,因此难以识别与操作部的旋转位置对应的动作位置。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操作人员不看2个操作按钮地进行操作,因此操作人员难以识别与相对于各操作按钮的操作对应的动作位置。另外,操作人员需要不看操作部地进行盲操作,因此产生操作本身较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在操作人员对车辆用座椅所装备的装备品进行操作时,难以识别与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对应的动作位置的课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座椅开关装置相对于车辆用座椅的装备品进行操作,该座椅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以位于多个操作位置的方式能够移动地被安装的操作部,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分别位于各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相对于位于与各操作位置的位置关系分别对应的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各装备品的操作。
本发明如以上那样构成,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座椅开关装置,能够在操作人员对车辆用座椅所装备的装备品进行操作时,容易地识别与操作对应的动作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开关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图1公开的座椅开关装置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图1公开的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的样子的图。
图4是表示图1公开的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带来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图1公开的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的样子的图。
图6是表示图1公开的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带来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的样子的图。
图8是表示图7公开的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带来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基座部;2…座面部;3…背面部;4…头枕;10…座椅开关装置;11…开关基部;12、12A、12B、12C…操作部;13…副操作部。
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对车辆用座椅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用于对座椅开关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3至图6是用于对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与车辆用座椅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本发明的座椅开关装置10用于供落座的乘客亦即操作人员对设置于车辆的车辆用座椅进行操作。这里,车辆用座椅例如是搭载于四轮汽车之类的车辆,且供乘客落座的座椅。而且,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构成为作为装备品而具备设置于车辆的地板面的基座部1、配置于基座部1上的座面部2、配置于座面部2的后方的背面部3以及配置于背面部3的上部的头枕4。此外,在图1中,左方向为车辆前方,右方向为车辆后方,上下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
构成车辆用座椅的基座部1经由导轨设置于车辆的地板面,而构成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能够沿着导轨可动。换句话说,构成为通过基座部1的位置的可动,如图4的箭头D1以及图6的箭头D2所示,车辆用座椅本身的位置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可动。
构成车辆用座椅的座面部2配置于基座部1的上部,在其上表面形成供乘客落座的座面。而且,如图6所示,座面部2构成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后位置(箭头B1)、车辆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箭头B2)、座面部2所装备的乘客支承部件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宽度(箭头B3)能够可动。此外,座面部2的乘客支承部件是装备于该座面部2的内部,以从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夹住乘客的臀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的部件,其宽度能够变宽或变窄地可动。
构成车辆用座椅的背面部3配置于上述基座部1的后侧的上部,并且配置于上述座面部2的后侧,形成乘客的靠背部。而且,如图4所示,背面部3构成为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角度位置(箭头A1)、车辆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箭头A2)、背面部3所装备的乘客支承部件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宽度(箭头A3)能够可动。此外,背面部3的乘客支承部件是装备于该背面部3的内部,以从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夹住乘客的背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的部件,其宽度能够变宽或变窄地可动。进一步,在背面部3的乘客的腰部的位置设置有腰部支撑件(未图示),上述的腰部支撑件如图4的箭头E所示,构成为能够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可动。此外,在背面部3的上部配置有对乘客的头部进行支承的头枕4。
此外,如上所述,能够可动地被装备的基座部1、座面部2、背面部3通过组装于车辆用座椅的未图示的电动驱动装置而能够可动。此时,电动驱动装置接受对于座椅开关装置10输入的操作,以成为与上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状态的方式使基座部1、座面部2、背面部3的可动部位动作。
而且,如图1所示,以使上述的车辆用座椅可动的方式进行操作的座椅开关装置10设置于基座部1的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开关装置10设置于构成车辆用座椅的基座部1的左侧的侧面,且设置于能够由乘客的左手进行操作的位置。其中,座椅开关装置10可以设置于车辆用座椅的任意的场所,也可以设置于与车辆用座椅不同的其他的场所。
如图2所示,座椅开关装置10具备大致板状的开关基部11、装备于开关基部11的表面侧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操作部12以及进一步装备于操作部12的表面侧的副操作部13。开关基部11被装备为与供操作部12装备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在与基座部1的侧面对置的状态下,能够沿着基座部1的侧面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换句话说,如图2的箭头Y1所示,开关基部11通过乘客的手动操作能够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图2的点划线延伸的方向)大致在直线上移动。因此,开关基部11所装备的操作部12以及副操作部13的位置也伴随着开关基部11的移动而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而且,根据开关基部11的位置移动,操作部12例如位于图3的附图标记12A所示的车辆的后侧的第1操作位置与图5的附图标记12B所示的车辆的前侧的第2操作位置。
此外,开关基部11通过组装于车辆用座椅的未图示的可动机构,根据乘客的手动操作而移动。而且,开关基部11的移动状况例如由组装于车辆用座椅的未图示的操作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换句话说,操作检测装置对开关基部11即操作部12是位于第1操作位置还是位于第2操作位置进行检测。
操作部12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如图2所示,以圆筒部位的高度方向的端面朝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的方式装备于开关基部11。而且,操作部12以在第1操作位置以及第2操作位置能够分别如图3以及图5所示那样进行多个操作的方式装备于开关基部11。此外,以下,在使操作部12位于图3所示的第1操作位置的情况下由附图标记12A表示,在使操作部12如图5所示位于第2操作位置的情况下由附图标记12B表示。
首先,位于图3所示的第1操作位置的操作部12A构成为如箭头a1所示能够相对于开关基部11进行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旋转方向旋转的旋转操作(前后操作)。该旋转操作通过作为乘客的操作人员捏住操作部12A的外周并向前后方向扭动而进行。另外,操作部12A构成为如箭头a2所示能够相对于开关基部11进行与车辆的上下方向对应的上下滑动操作(上下操作)。该上下滑动操作通过操作人员将操作部12A向上方推起或向下方按压等沿上下的径向滑动而进行。另外,操作部12A构成为如箭头a3所示能够相对于开关基部11进行与车辆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对应的操作亦即左右操作。该左右操作通过操作人员将操作部12A向该操作部12A的轴向按压或拉出而进行。进一步,操作部12A构成为仅在位于第1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如图3的箭头d1所示相对于开关基部11能够进行与车辆的后方对应的后滑动操作。该后滑动操作通过操作人员将操作部12A向车辆的后方按压并沿该后方的径向滑动而进行。此外,上述的操作带来的操作部12相对于开关基部11的可动通过装备未图示的可动机构而能够实现。
而且,相对于位于上述的第1操作位置的操作部12A的各操作由未图示的操作检测装置检测,上述的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对与第1操作位置对应设置的背面部3的操作。具体地,操作检测装置首先接受图3的箭头a1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A的前后方向的旋转操作,作为图4的箭头A1所示的背面部3的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以下端部侧为旋转中心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A被向前方旋转操作,则背面部3以向前方倾倒的方式使角度可动,若操作部12A被向后方旋转操作,则背面部3以向后方倾倒的方式使角度可动。另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3的箭头a2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A的上下方向的上下滑动操作,作为图4的箭头A2所示的背面部3的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A被向上方滑动操作,则背面部3以向上方上升的方式可动,若操作部12A被向下方滑动操作,则背面部3以向下方下降的方式可动。另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3的箭头a3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A的左右方向的操作,作为图4的箭头A3所示的背面部3的乘客支承部件的宽度方向的宽度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A被向左方操作,则背面部3的乘客支承部件的宽度以变宽的方式可动,若操作部12A被向右方操作,则背面部3的乘客支承部件的宽度以变窄的方式可动。此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3的箭头d1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A的后方的滑动操作,作为图4的箭头D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整体的向后方的移动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A被向后方滑动操作,则车辆用座椅整体以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可动。
而且,操作部12构成为在如图5所示位于第2操作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与位于上述的第1操作位置的情况大致相同的操作。换句话说,位于图5所示的第2操作位置的操作部12B构成为能够进行箭头b1所示的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旋转方向旋转的旋转操作(前后操作)、箭头b2所示的与车辆的上下方向对应的上下滑动操作(上下操作)、箭头b3所示的与车辆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对应的操作亦即左右操作。进一步,操作部12B构成为仅在位于第2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如图5的箭头d2所示,能够进行与车辆的前方对应的前滑动操作。该前滑动操作通过乘客将操作部12B向车辆的前方按压并沿该前方的径向滑动而进行。
对于位于上述的第2操作位置的操作部12B的各操作由未图示的操作检测装置检测,上述的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对与第2操作位置对应设置的座面部2的操作。换句话说,在操作部12位于第2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对于该操作部12的各操作被接受为对于座面部2的操作,该座面部2相对于上述的背面部3位于从第1操作位置朝向第2操作位置的方向侧(第2方向侧)。此外,也可以与其相反,在如上述那样操作部12位于第1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对于该操作部12的各操作被接受为作为对于背面部3的操作,该背面部3相对于座面部2位于从第2操作位置朝向第1操作位置的方向侧(第1方向侧)。
具体地,操作检测装置首先接受图5的箭头b1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B的前后方向的旋转操作,作为图6的箭头B1所示的座面部2的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后位置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B被向前方旋转操作,则座面部2向前方移动,若操作部12B被向后方旋转操作,则座面部2以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可动。另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5的箭头b2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B的上下方向的上下滑动操作,作为图6的箭头B2所示的座面部2的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B被向上方滑动操作,则座面部2以向上方上升的方式可动,若操作部12B被向下方滑动操作,则座面部2以向下方下降的方式可动。另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5的箭头b3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B的左右方向的操作,作为图6的箭头B3所示的座面部2的乘客支承部件的宽度方向的宽度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B被向左方操作,则座面部2的乘客支承部件的宽度以变宽的方式可动,若操作部12B被向右方操作,则座面部2的乘客支承部件的宽度以变窄的方式可动。此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5的箭头d2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B的前方的滑动操作,作为图6的箭头D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整体的向前方的移动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B被向前方滑动操作,则车辆用座椅整体以向前方移动的方式可动。
此外,装备于操作部12的表面侧的副操作部13构成为用于对设置于背面部3的腰部支撑件进行操作,由与车辆的前后以及上下方向分别对应的十字键形成,能够向任意的方向进行按下操作。而且,副操作部13由未图示的操作检测装置检测被操作的方向,被接受为使腰部支撑件可动的方向的操作。由此,若副操作部13被向前后上下的任一个方向按下操作,则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腰部支撑件以向被操作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可动。此外,即便在操作部12位于第1操作位置以及第2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副操作部13均被接受为对于腰部支撑件的相同的操作。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座椅开关装置构成为操作部12能够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从而构成为操作对象与操作部12的位置对应地不同。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操作部12位于车辆的后方的第1操作位置的情况下,位于车辆用座椅的后侧的背面部3成为操作对象,从而能够对于该背面部3进行各种操作。另外,如图5所示,在操作部12位于车辆的前方的第2操作位置的情况下,位于车辆用座椅的前侧的座面部2成为操作对象,从而能够对于该座面部2进行各种操作。这样,座椅开关装置接受操作部12的操作,作为对于位于与该操作部12的各操作位置的位置关系(例如,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分别对应的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各装备品(例如,背面部3与座面部2)的操作,因此作为乘客的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识别与操作对应的动作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座椅开关装置10的相对于操作部12的操作方向与操作对象的动作方向对应。例如,在将操作部12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分别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会使背面部3、座面部2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分别动作。因此,作为乘客的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识别操作部12的操作带来的操作对象的动作状态,从而操作变得容易。
此外,如上所述,对于操作部12的操作位置而言,对第1操作位置是初始位置(基准位置),且从上述的位置向第2操作位置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能够从第2操作位置向第1操作位置移动。换句话说,操作部12能够以在第1操作位置与第2操作位置之间往返的方式进行移动。此外,也可以将操作部12的初始位置设为第2操作位置。另外,可以将操作部12的初始位置设为第1操作位置与第2操作位置之间的位置,也可以使操作部12从上述的位置分别向第1操作位置与第2操作位置移动。在该情况下,例如,操作部12的位置也可以构成为自动地复原成第1操作位置与第2操作位置之间的初始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例示了操作部12构成为能够在车辆的前后方向沿着直线移动的情况,但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向任意的方向移动,另外,不必限定于沿着直线移动。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参照图7至图8,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至图8是用于对座椅开关装置的操作与车辆用座椅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开关装置10除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之外,进一步被装备为如图7的箭头Y2所示通过作为乘客的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能够沿着基座部1的侧面在车辆的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因此,装备于开关基部11的操作部12以及副操作部13构成为如图7的附图标记12C所示从附图标记12A所示的第1操作位置位于作为上方的操作位置的第3操作位置。以下,在使操作部12位于图7所示的第3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利用附图标记12C进行表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12能够从附图标记12A所示的第1操作位置向上方移动,因此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3的箭头a2所示的操作部12A向上方的滑动操作对应的、图4的箭头A2所示的背面部3向上方的可动变得无效。
而且,操作部12C在如图7所示位于第3操作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与位于上述的第1操作位置以及第2操作位置的情况大致相同的操作。换句话说,位于图7所示的第3操作位置的操作部12C构成为能够进行箭头c1所示的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对应的前后滑动操作(前后操作)、箭头c2所示的向与车辆的上下方向对应的旋转方向旋转的旋转操作、及箭头c3所示的与车辆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对应的操作亦即左右操作。此外,操作部12C的箭头c2所示的旋转操作是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方向相当于车辆的上方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方向相当于车辆的下方向的旋转操作。
对于位于上述的第3操作位置的操作部12C的各操作由未图示的操作检测装置检测,上述的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对与第3操作位置对应设置的头枕4的操作。换句话说,在操作部12C位于第3操作位置的情况下,相对于该操作部12C的各操作被接受为对于头枕4的操作,该头枕4相对于上述的背面部3位于从第1操作位置朝向第3操作位置的方向侧(第3方向侧)。此外,也可以与其相反,如上述那样,在操作部12位于第1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对于该操作部12的各操作被接受为对于背面部3的操作,该背面部3相对于头枕4位于从第3操作位置朝向第1操作位置的方向侧(第1方向侧)。
具体地,操作检测装置首先接受图7的箭头c1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C的前后方向的滑动操作,作为图8的箭头C1所示的头枕4的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后位置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C被向前方滑动操作,则头枕4向前方移动,若操作部12C被向后方滑动操作,则头枕4以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可动。另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7的箭头c2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C的上下方向的旋转操作,作为图8的箭头C2所示的头枕4的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C被向相当于上方向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则头枕4以向上方上升的方式可动,若操作部12C被向相当于下方向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则头枕4以向下方下降的方式可动。另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7的箭头c4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C的上方的滑动操作,作为不是头枕4而是图8的箭头A2所示的背面部3向上方的移动的操作。由此,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驱动机构,若操作部12C被向上方滑动操作,则背面部3以向上方移动的方式可动。此外,操作检测装置接受图7的箭头c3所示的相对于操作部12C的左右方向的操作,作为不是头枕4而是图8的箭头A3所示的背面部3的乘客支承部件的宽度方向的宽度的操作。然而,操作检测装置也可以接受图7的箭头c3所示的对于操作部12C的左右方向的操作,作为使头枕4向其他的方向可动的操作。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开关装置构成为操作部12能够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在操作部12位于上方的情况下,相同地位于上方的头枕4成为操作对象,在操作部12位于下方向的情况下,相同地位于下方向的背面部3成为操作对象。这样,座椅开关装置10接受操作部12的操作,作为对于位于与该操作部12的操作位置的位置关系(例如,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分别对应的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各装备品(例如,头枕4与背面部3)的操作,因此作为乘客的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识别与操作对应的动作位置。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例示了操作部12的操作位置能够向2处或者3处移动的情况,但座椅开关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操作部12能够向进一步多的操作位置移动。而且,在该情况下,操作部12所在的各操作位置分别对应位于与该各操作位置的位置关系对应的位置的各操作对象。
<备注>
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能够如以下备注那样被记载。以下,对本发明中的座椅开关装置的结构的概要进行说明。其中,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结构。
(备注1)
一种座椅开关装置,相对于车辆用座椅的装备品进行操作,
上述座椅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以位于多个操作位置的方式能够移动地被安装的操作部,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分别位于各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位于与各操作位置的位置关系分别对应的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各装备品的操作。
(备注2)
根据备注1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位于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位于与上述第1操作位置不同的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第2装备品的操作,上述第2装备品相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位于从上述第1操作位置朝向上述第2操作位置的方向侧。
(备注3)
根据备注2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被安装为大致沿着直线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作为第1方向的操作位置的上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位于作为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的操作位置的上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上述第2装备品相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位于上述第2方向侧。
(备注4)
根据备注3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作为基准位置的上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从上述第1操作位置向上述第2方向移动且位于上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备注5)
根据备注3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从位于上述第1操作位置与上述第2操作位置之间的基准位置向上述第1方向移动且位于上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从上述基准位置向上述第2方向移动且位于上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备注6)
根据备注3~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被安装为能够从上述第1操作位置进一步向与该第1操作位置以及上述第2操作位置不同的第3操作位置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上述第3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第3装备品的操作,该第3装备品相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位于从上述第1操作位置朝向上述第3操作位置的方向侧。
(备注7)
根据备注3~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装备品相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配置于车辆的前方,
上述操作部被安装为能够在车辆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作为车辆的后方的位置的上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相对于上述第1操作位置位于作为车辆的前方的位置的上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备注8)
根据备注7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作为基准位置的上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从上述第1操作位置向车辆的前方移动且位于上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备注9)
根据备注7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从位于上述第1操作位置与上述第2操作位置之间的基准位置向车辆的后方移动且位于上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从上述基准位置向车辆的前方移动且位于上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备注10)
根据备注7~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备品由一个车辆用座椅的座面部与背面部构成,
上述操作部被安装为能够沿着车辆用座椅的侧面在车辆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上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背面部的操作,接受在位于上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座面部的操作。
(备注11)
根据备注10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备品进一步包括上述车辆用座椅的头枕,
上述操作部被安装为能够沿着车辆用座椅的侧面从上述第1操作位置进一步向车辆的上方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相对于上述第1操作位置位于上方的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上述头枕的操作。
(备注12)
根据备注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能够进行多个操作,并构成为接受在分别位于各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多个操作,作为对于与各操作位置分别对应的各装备品的多个操作。
(备注13)
根据备注12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能够进行作为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操作的前后操作、作为与车辆的左右方向对应的操作的左右操作以及与车辆的上下方向对应的上下操作,并构成为接受上述前后操作,作为使装备品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动作的操作,接受上述左右操作,作为使装备品在车辆的左右方向动作的操作,接受上述上下操作,作为使装备品在车辆的上下方向动作的操作。
(备注14)
根据备注12或13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呈大致圆筒形状,并构成为能够在各操作位置分别进行旋转操作、径向滑动操作以及轴向操作。
(备注15)
根据备注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能够在位于上述第1操作位置时进一步向车辆的后方进行滑动操作,接受该后方的滑动操作,作为使车辆用座椅整体向车辆的后方动作的操作,能够在位于上述第2操作位置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进行滑动操作,接受该前方的滑动操作,作为使车辆用座椅整体向车辆的前方动作的操作。
以上,参照上述实施方式等对本申请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针对本申请发明的结构、详细,能够在本申请发明的范围内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可理解的各种变更。

Claims (15)

1.一种座椅开关装置,对于车辆用座椅的装备品进行操作,
所述座椅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以位于多个操作位置的方式能够移动地被安装的操作部,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分别位于各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位于与各操作位置的位置关系分别对应的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各装备品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位于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位于与所述第1操作位置不同的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第2装备品的操作,所述第2装备品相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位于从所述第1操作位置朝向所述第2操作位置的方向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被安装为大致沿着直线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作为第1方向的操作位置的所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位于作为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的操作位置的所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所述第2装备品相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位于所述第2方向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作为基准位置的所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从所述第1操作位置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且位于所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从位于所述第1操作位置与所述第2操作位置之间的基准位置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且位于所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从所述基准位置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且位于所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被安装为能够从所述第1操作位置进一步向与该第1操作位置以及所述第2操作位置不同的第3操作位置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位于所述第3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第3装备品的操作,所述第3装备品相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位于从所述第1操作位置朝向所述第3操作位置的方向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装备品相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配置于车辆的前方,
所述操作部被安装为能够在车辆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作为车辆的后方的位置的所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相对于所述第1操作位置位于作为车辆的前方的位置的所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位于作为基准位置的所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从所述第1操作位置向车辆的前方移动且位于所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接受在从位于所述第1操作位置与所述第2操作位置之间的基准位置向车辆的后方移动且位于所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1装备品的操作,接受在从所述基准位置向车辆的前方移动且位于所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第2装备品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备品由一个车辆用座椅的座面部与背面部构成,
所述操作部被安装为能够沿着车辆用座椅的侧面在车辆的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位于所述第1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背面部的操作,接受在位于所述第2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座面部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备品进一步包括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头枕,
所述操作部被安装为能够沿着车辆用座椅的侧面从所述第1操作位置进一步向车辆的上方进行移动,并构成为接受在相对于所述第1操作位置位于上方的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操作,作为对于所述头枕的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能够进行多个操作,并构成为接受在分别位于各操作位置时被输入的多个操作,作为对于与各操作位置分别对应的各装备品的多个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能够进行作为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操作的前后操作、作为与车辆的左右方向对应的操作的左右操作以及与车辆的上下方向对应的上下操作,并构成为接受所述前后操作,作为使装备品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动作的操作,接受所述左右操作,作为使装备品在车辆的左右方向动作的操作,接受所述上下操作,作为使装备品在车辆的上下方向动作的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呈大致圆筒形状,并构成为能够在各操作位置分别进行旋转操作、径向滑动操作以及轴向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能够在位于所述第1操作位置时进一步向车辆的后方进行滑动操作,接受该后方的滑动操作,作为使车辆用座椅整体向车辆的后方动作的操作,能够在位于所述第2操作位置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进行滑动操作,接受该前方的滑动操作,作为使车辆用座椅整体向车辆的前方动作的操作。
CN202111441419.7A 2020-12-23 2021-11-30 座椅开关装置 Pending CN1146645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3882A JP7488180B2 (ja) 2020-12-23 2020-12-23 シートスイッチ装置
JP2020-213882 2020-12-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4575A true CN114664575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22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1419.7A Pending CN114664575A (zh) 2020-12-23 2021-11-30 座椅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3546B2 (zh)
JP (1) JP7488180B2 (zh)
CN (1) CN11466457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69A (ja) * 1996-06-17 1998-01-06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の操作スイッチ
JP4800183B2 (ja) 2006-11-29 2011-10-2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電動操作装置
JP2009070728A (ja) 2007-09-14 2009-04-02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スイッチ
JP2009158351A (ja) 2007-12-27 2009-07-16 Toyota Boshoku Corp シート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このシートスイッチ装置に対して電気的に接続された制御装置
DE102009009501B4 (de) 2009-02-18 2014-05-1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Bedieneinheit zur elektrischen Verstellung eines beweglichen Elements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Fahrzeugsitz mit einer solchen Bedieneinheit
JP2010244961A (ja) 2009-04-09 2010-10-28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スイッチ装置
US9383872B2 (en) * 2011-03-16 2016-07-05 Lea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seat assembly
WO2014034501A1 (ja) 2012-08-31 2014-03-06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パワーシート操作装置及びパワーシート
JP6629501B2 (ja) * 2014-08-27 2020-01-15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US10189377B2 (en) * 2016-10-14 2019-01-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ment of an assembly
DE102017219128A1 (de) * 2016-10-26 2018-04-26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Schalteraufbau mit integrierten Schaltermodulgehäusen
DE102018219787A1 (de) * 2018-11-19 2020-05-2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edien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eines Sitzteils und einer Rückenlehne eines Fahrzeugsitzes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zumindest einem Fahrzeugsitz
DE102018219793A1 (de) * 2018-11-19 2020-05-2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edien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eines Sitzteils und einer Rückenlehne eines Fahrzeugsitzes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zumindest einem Fahrzeugsitz
DE102019001781A1 (de) * 2019-03-13 2020-09-17 Kostal Automobil Elektrik Gmbh & Co. Kg Sitzverstellschalter
KR20220068454A (ko) * 2020-11-19 2022-05-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시소 타입 스위치를 갖는 파워 시트 조작 장치
DE102021201262A1 (de) * 2021-02-10 2022-08-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edienelement für einen Sitz eines Fortbewegungsmittels
CN113002379A (zh) * 2021-03-31 2021-06-22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副驾座椅调节开关组合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99849A (ja) 2022-07-05
JP7488180B2 (ja) 2024-05-21
US20220194265A1 (en) 2022-06-23
US11623546B2 (en)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4176B (zh) 带中央垫体和控制台扶手的车辆座椅
KR101394083B1 (ko) 전자기계식 푸시 버튼 차량 시트 작동 기구
JP491741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電動操作装置
WO2007086466A1 (ja) シート
US10363841B1 (en) Vehicle seat adjustment assembly
CN114664575A (zh) 座椅开关装置
JP552668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EP1859706B1 (en) Reclining seat for automobile
CN109625076B (zh) 转向装置
JP5228635B2 (ja) 車両
US2004025172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 vehicle reclining seat
JP5291573B2 (ja) シート状態変更装置
JP692626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418826B2 (ja) シート状態変更装置
JP201619923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11097686B1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djustable seatbelt guide
CN110386041B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JP4077389B2 (ja) 乗り物用座席
JP6376097B2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23154834A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2015123910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10126063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210950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制御装置
JP2009208550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0128178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