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6862A -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6862A
CN114586862A CN202210296838.4A CN202210296838A CN114586862A CN 114586862 A CN114586862 A CN 114586862A CN 202210296838 A CN202210296838 A CN 202210296838A CN 114586862 A CN114586862 A CN 114586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tea
tea
drying
composite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68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邦文
余小彬
顾凤
蔡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Shenyouchen Mi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Shenyouchen Mi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Shenyouchen Mi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Shenyouchen Mi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68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68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6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6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茶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选取:选取茶鲜叶;萎凋和摇青: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晒青,经过晒青后的茶鲜叶使用摇青机进行交替的摇青和萎凋处理;揉捻:将萎凋和摇青后的茶鲜叶进行揉捻处理;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鲜叶进行发酵处理;干燥:将发酵处理后的茶鲜叶进行干燥处理;足火:干燥后进行足火处理,得到复合香红茶。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红茶浸泡后,香气物质的持久性不足,从而不能适应对需要香气持久的人们的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目前,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
然而,现有的红茶的生产过程中,红茶浸泡后,香气物质的持久性不足,从而不能适应对需要香气持久的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以解决红茶浸泡后,香气物质的持久性不足,从而不能适应对需要香气持久的人们的需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选取:选取茶鲜叶;
萎凋和摇青: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晒青,经过晒青后的茶鲜叶使用摇青机进行交替的摇青和萎凋处理;
揉捻:将萎凋和摇青后的茶鲜叶进行揉捻处理;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鲜叶进行发酵处理;
干燥:将发酵处理后的茶鲜叶进行干燥处理;
足火:干燥后进行足火处理,得到复合香红茶。
优选的,所述茶树鲜叶为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独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优选的,所述摇青处理采用常温摇青1-5小时。
优选的,所述萎凋处理采用光照萎凋4-12小时。
优选的,所述揉捻的具体处理步骤为:依次进行轻揉20-30分钟、重揉45-90分钟和轻揉15-30分钟。
优选的,所述发酵的处理时间为5-18小时。
优选的,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00-120度,时间为6-12分钟。
优选的,所述足火处理后还包括对的所述复合香红茶进行储存和包装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无性系良种茶树的品种包括乌牛早、中茶108、中茶302和福选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日光或室内照射,利用光量子使茶中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EJCJ)等内含物转化形成,增加茶叶香气物质和鲜爽味。
2、将经过“晒青”的鲜叶在专用的茶叶“摇青机”进行交替的“摇青—萎凋”处理,鲜叶进行局部摩擦,破坏边缘细胞,利用鲜叶中的多酚氧化酶实现部分先期氧化,同时促进鲜叶中的水分蒸发和重新分布,使茎部营养往叶面输送,形成独特的复合型高爽花果香物质。同时,足火后的复合香红茶更加的提香,从而增加产品的复合花香浓度和持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选取:选取茶鲜叶。
具体的,茶树鲜叶为乌牛早、中茶108、中茶302、福选9等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独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步骤二、萎凋和摇青: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晒青,经过晒青后的茶鲜叶使用摇青机进行交替的摇青和萎凋处理。
其中,常温摇青1-5小时,光照萎凋4-12小时。
步骤三、揉捻:将萎凋和摇青后的茶鲜叶进行揉捻处理。
揉捻的具体处理步骤为:依次进行轻揉20-30分钟、重揉45-90分钟和轻揉15-30分钟。
步骤四、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鲜叶进行发酵处理。
其中,发酵的处理时间为5-18小时。
步骤五、干燥:将发酵处理后的茶鲜叶进行干燥处理。
具体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00-120度,时间为6-8分钟。
步骤六、足火:干燥后进行足火处理,得到复合香红茶。
同时,在以上步骤一至步骤六后,还包括对的复合香红茶进行储存和包装的处理。
实施例1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选取:选取中茶108品种的一芽一叶的茶鲜叶。数量为3公斤。
步骤二、萎凋和摇青: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晒青,经过晒青后的茶鲜叶使用摇青机进行交替的摇青和萎凋处理。
其中,常温摇青1小时,萎凋12小时。
步骤三、揉捻:将萎凋和摇青后的茶鲜叶进行揉捻处理。
揉捻的具体处理步骤为:依次进行轻揉20分钟、重揉45分钟和轻揉30分钟。
步骤四、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鲜叶进行发酵处理。
其中,发酵的处理时间为5小时。
步骤五、干燥:将发酵处理后的茶鲜叶进行干燥处理。
具体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00度,时间为12分钟。
步骤六、足火:干燥后进行足火处理,得到复合香红茶。
实施例2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选取:选取中茶302品种的一芽二叶作为茶鲜叶。数量为6公斤。
步骤二、萎凋和摇青: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晒青,经过晒青后的茶鲜叶使用摇青机进行交替的摇青和萎凋处理。
其中,晒青采用光照晒青,常温摇青4小时,光照萎凋8小时。
步骤三、揉捻:将萎凋和摇青后的茶鲜叶进行揉捻处理。
揉捻的具体处理步骤为:依次进行轻揉25分钟、重揉60分钟和轻揉25分钟。
步骤四、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鲜叶进行发酵处理。
其中,发酵的处理时间为18小时。
步骤五、干燥:将发酵处理后的茶鲜叶进行干燥处理。
具体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20度,时间为6分钟。
步骤六、足火:干燥后进行足火处理,得到复合香红茶。
实施例3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选取:选取福选9品种的独芽作为茶鲜叶。数量为3公斤。
步骤二、萎凋和摇青: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晒青;经过晒青后的茶鲜叶使用摇青机进行交替的摇青和萎凋处理。
其中,晒青采用光照晒青,常温摇青5小时,光照萎凋4小时。
步骤三、揉捻:将萎凋和摇青后的茶鲜叶进行揉捻处理。
揉捻的具体处理步骤为:依次进行轻揉30分钟、重揉90分钟和轻揉15分钟。
步骤四、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鲜叶进行发酵处理。
其中,发酵的处理时间为12小时。
步骤五、干燥:将发酵处理后的茶鲜叶进行干燥处理。
具体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10度,时间为12分钟。
步骤六、足火:干燥后进行足火处理,得到复合香红茶。
试验数据
对比例1
现有的红茶制作工艺:常温摊厚度3小时、萎凋24小时,翻动4次、揉捻轻0.5-重1-轻0.5,发酵5小时,干燥温度为120度6分钟,得出现有的红茶茶叶。
根据以上的实施例1-实施例3和对比例1进行感官评审,感官评审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561848050000051
表1
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先摇青和后萎凋,同时进行日光照射,利用光量子使茶中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EJCJ)形成较多,增加茶叶香气物质和鲜爽味。
本发明的改进过程:将经过萎凋或者增加了光照“晒青”的鲜叶,再结合使用如现有的乌龙茶的专用的茶叶“摇青机”进行处理,鲜叶在交替的“摇青—萎凋”处理过程中,鲜叶进行局部摩擦,破坏边缘细胞,促进鲜叶中的多酚氧化酶激活转化分解内含物质,实现鲜叶部分先期内含物氧化为茶叶香气物质,提供茶叶香气物质基础,同时促进鲜叶中的水分蒸发和重新分布,使茎部营养往叶面输送,形成独特的复合型高爽花果香物质;通过足火后的复合香红茶,茶香进一步发展,从而增加产品的复合花香浓度和持久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选取:选取茶鲜叶;
萎凋和摇青:将茶鲜叶均匀薄摊在专用晒青架上进行晒青,经过晒青后的茶鲜叶使用摇青机进行交替的摇青和萎凋处理;
揉捻:将萎凋和摇青后的茶鲜叶进行揉捻处理;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鲜叶进行发酵处理;
干燥:将发酵处理后的茶鲜叶进行干燥处理;
足火:干燥后进行足火处理,得到复合香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鲜叶为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独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摇青处理采用常温摇青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处理采用光照萎凋4-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的具体处理步骤为:依次进行轻揉20-30分钟、重揉45-90分钟和轻揉15-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处理时间为5-1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00-120度,时间为6-12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火处理后还包括对所述复合香红茶进行储存和包装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性系良种茶树的品种包括乌牛早、中茶108、中茶302和福选9。
CN202210296838.4A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145868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6838.4A CN114586862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6838.4A CN114586862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6862A true CN114586862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0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6838.4A Pending CN114586862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686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7127A (zh) * 2016-09-28 2017-02-15 武夷学院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6720543A (zh) * 2016-12-23 2017-05-31 宜宾市申酉辰明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319041A (zh) * 2017-07-20 2017-11-07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865125A (zh) * 2017-10-17 2018-04-03 南宁茗韵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韵味观音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991157A (zh) * 2018-09-14 2018-12-14 安徽四海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果香祁红的加工方法
CN109105542A (zh) * 2018-08-21 2019-01-01 福安市科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状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9169993A (zh) * 2018-11-08 2019-01-1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瓜果香型红茶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7127A (zh) * 2016-09-28 2017-02-15 武夷学院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6720543A (zh) * 2016-12-23 2017-05-31 宜宾市申酉辰明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319041A (zh) * 2017-07-20 2017-11-07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865125A (zh) * 2017-10-17 2018-04-03 南宁茗韵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韵味观音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9105542A (zh) * 2018-08-21 2019-01-01 福安市科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状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8991157A (zh) * 2018-09-14 2018-12-14 安徽四海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果香祁红的加工方法
CN109169993A (zh) * 2018-11-08 2019-01-1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瓜果香型红茶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8119B (zh) 一种大叶种黄茶及其高效制备方法
CN104186738A (zh) 一种提高湖南中小叶种工夫红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KR101926153B1 (ko) 산야초 효소를 이용한 막걸리의 제조방법
KR101705880B1 (ko) 착향소금 제조방법
CN101791022A (zh) 茶叶树老叶的加工工艺
CN110651873A (zh) 一种栀子花香的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16196B1 (ko) 발효녹차의 제조방법
CN112741167A (zh) 大叶种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10279010A (zh) 一种单宁酶恒温酶解技术制备蒸青抹茶的方法
CN106993683A (zh) 一种佛手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14586862A (zh) 一种复合香红茶生产方法
CN112568301A (zh) 一种秋季茶鲜叶制备梅花红茶的工艺
CN113424876A (zh) 一种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CN114504035A (zh) 一种代替小绿叶蝉咬食鲜叶加工东方美人茶的新方法
KR102280632B1 (ko) 올리브 잎을 이용한 올리브 커피의 제조방법
CN111280268A (zh) 特色青茶加工方法
KR101346567B1 (ko) 녹차꽃과 석류의 혼합발효액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841365A (zh) 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
KR102453329B1 (ko) 머위 잎 발효 숙성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662058B (zh) 白茶生产工艺
CN114600975A (zh) 一种花香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17761B1 (ko) 녹차 제조방법
KR102000831B1 (ko) 대나무통 숙성 차가버섯 모링가차와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6420792A (zh) 一种大叶种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11728059A (zh) 一种高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