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5451B - 重物搬运用的台车 - Google Patents

重物搬运用的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5451B
CN114555451B CN201980101363.5A CN201980101363A CN114555451B CN 114555451 B CN114555451 B CN 114555451B CN 201980101363 A CN201980101363 A CN 201980101363A CN 114555451 B CN114555451 B CN 114555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trolley
carrying
ratche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13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5451A (zh
Inventor
田中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55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5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5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5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4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搬运路径存在坡道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台车(1)具备顶板(5)、限制车轮(7)以及反转抑制机构(8)。被搬运的重物(2)载置于顶板(5)。限制车轮(7)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在限制车轮(7)触地的情况下,当顶板(5)向前方前进时,限制车轮(7)以顶板(5)的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正方向旋转。反转抑制机构(8)抑制限制车轮(7)向反方向旋转。

Description

重物搬运用的台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物搬运用的台车。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搬运辅助台车的例子。搬运辅助台车具备支承搬运物的基台和安装于基台的车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28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使用专利文献1的搬运辅助台车的搬运作业中,作业员一边从左右支承搬运物一边推压搬运物进行搬运。在此,在搬运路径上存在坡道的情况下,作业员还需要一边从下方支承搬运物以使搬运物不会在坡道上下降,一边进行搬运。因此,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搬运路径存在坡道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具备:顶板,其载置被搬运的重物;限制车轮,其设置于顶板的下表面,在该限制车轮触地的情况下,当顶板向前方前进时,该限制车轮以顶板的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正方向旋转;以及反转抑制机构,其抑制限制车轮向反方向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台车具备顶板、限制车轮以及反转抑制机构。被搬运的重物载置于顶板。限制车轮设置于顶板的下表面。在限制车轮触地的情况下,当顶板向前方前进时,限制车轮以顶板的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正方向旋转。反转抑制机构抑制限制车轮向反方向旋转。由此,即使在搬运路径上存在坡道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台车的后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台车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顶板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顶板的结构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反转抑制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台车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台车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反转抑制机构的动作的例子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后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侧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地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台车的后视图。
台车1用于重物2的搬运。重物2例如是电梯的曳引机。在该例中,重物2是上下方向的高度比水平面内的任一方向的厚度长的形状。重物2的上下方向的高度比左右方向的厚度长。重物2的重心位于高度方向的中央部。重物2在下端部具有脚部3。脚部3是沿水平方向突出的部分。脚部3例如是用于重物2的安装等的部分。在搬运作业中,重物2例如通过由绑扎带4等紧固而固定于台车1。
台车1具备顶板5、车轴6、一对限制车轮7以及反转抑制机构8。
顶板5是在上表面载置重物2的板状部分。
车轴6是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的轴状部分。车轴6沿顶板5的左右方向延伸。车轴6的轴向与顶板5的左右方向平行。车轴6的径向是以车轴6的中心轴为起点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
一对限制车轮7分别与车轴6连接。一方的限制车轮7与车轴6的右侧的端部连接。另一方的限制车轮7与车轴6的左侧的端部连接。一对限制车轮7与车轴6一体地旋转。在顶板5上载置有重物2时,一对限制车轮7分别触地。此时,一对限制车轮7在顶板5向前方移动时向正方向旋转。另一方面,一对限制车轮7在顶板5要向后方移动时向反方向旋转。
反转抑制机构8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反转抑制机构8是抑制一对限制车轮7向反方向旋转的机构。在该例中,反转抑制机构8具备多个棘轮机构9。另外,反转抑制机构8也可以仅具备1个棘轮机构9。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台车的俯视图。
车轴6设置于顶板5的前端部。一方的限制车轮7设置于顶板5的左前端部。另一方的限制车轮7设置于顶板5的右前端部。
台车1具备一对支承车轮10、一对外伸叉架11以及固定件12。
一对支承车轮10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在顶板5上载置有重物2时,一对支承车轮10分别触地。一对支承车轮10中的每一个例如也可以是滚轮、脚轮或者球形脚轮等。一对支承车轮10中的每一个也可以是与轴连接的车轮。一方的支承车轮10设置于顶板5的左后端部。另一方的支承车轮10设置于顶板5的右后端部。一对支承车轮10支承重物2的重量。一对支承车轮10也可以与一对限制车轮7一起支承重物2的重量。
一对外伸叉架11分别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一对外伸叉架11分别以能够收纳于顶板5的下方的方式设置。一方的外伸叉架11以能够向顶板5的左侧拉出的方式设置。另一方的外伸叉架11以能够向顶板5的右侧拉出的方式设置。在该例子中,一对外伸叉架11分别通过沿左右方向滑动而向顶板5的外侧拉出。一对外伸叉架11分别具备臂13、支承体14以及触地部15。臂13是沿顶板5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臂13例如也可以具有通过液压阻尼器而抑制突然拉出的构造。支承体14设置于臂13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左侧的外伸叉架11的支承体14设于臂13的左端部。右侧的外伸叉架11的支承体14设于臂13的右端部。支承体14的形状例如是沿顶板5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向。触地部15设置于支承体14的下表面。触地部15是当台车1向设置有该触地部15的外伸叉架11侧倾斜时触地的部分。触地部15也可以在台车1未倾斜时触地。触地部15为了不妨碍台车1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包括例如滚轮、脚轮或球形脚轮等减小与触地面的摩擦的部分。在该例子中,触地部15设置于支承体14的前后的两端部。
固定件12设置于顶板5的上表面。固定件12是将重物2的脚部3从上方紧固而固定于顶板5的上表面的部分。
顶板5在上表面具有表示顶板5的前方的形状的图形。表示前方的形状例如是箭头形状。或者,表示前方的形状也可以是使锐角的顶点朝向前方的多边形。此时,表示前方的多边形也可以是例如三角形或五边形等顶点为奇数的左右对称的多边形。
图3和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顶板的结构的图。
在图3中,示出了利用与顶板5的左右方向垂直的铅垂面剖切的剖视图。该铅垂面例如是通过顶板5的中心的铅垂面。顶板5包括多个板材16。顶板5是将多个板材16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形成的。多个板材16例如通过粘接等而结合。在该例中,顶板5具有由3张板材16构成的3层构造。
在图4中,示出了形成顶板5的多个板材16中的任一个的俯视图。图4所示的板材16通过冲孔加工而具有多个冲孔17。在该例中,3张板材16中的中间的板材16以及上侧的板材16是实施了冲孔加工的板材16。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反转抑制机构的立体图。
反转抑制机构8的多个棘轮机构9分别具备棘齿18及制动机构19。
棘齿18设置于车轴6的侧面。棘齿18与车轴6一起旋转。棘齿具有第一面20及第二面21。第一面20是棘齿18的正方向侧的面。第一面20的法线N1相对于车轴6的径向R向正方向侧倾斜。第一面20也可以是曲面。第二面21是棘齿18的反方向侧的面。第二面21的法线N2相对于车轴6的径向R向反方向侧倾斜。第二面21的法线N2的倾斜度θ2大于第一面20的法线N1的倾斜度θ1。第二面21的法线的倾斜度θ2也可以是钝角。第二面21也可以是曲面。
制动机构19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制动机构19例如设置在车轴6的后方。制动机构19具备移位部22和阻力部23。移位部22例如是在前后方向上移位的柱塞。移位部22的末端与棘齿18接触。当棘齿18与车轴6一起旋转时,移位部22沿着棘齿18的第一面20或第二面21在前后方向上移位。移位部22也可以以沿着棘齿18的第一面20或第二面21移位的方式,例如通过弹簧等将末端向棘齿18侧按压。阻力部23是对移位部22的移位产生阻力的部分。阻力部23例如是液压阻尼器。阻力部23所产生的阻力例如根据速度而变动。在该例子中,移位部22的移位越快,阻力部23产生越大的阻力。
多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棘齿18在车轴6的旋转方向上相互错开配置。在反转抑制机构8具备N个棘轮机构9的情况下,N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棘齿18以1/N圈的单位相互错开配置。例如在反转抑制机构8具备4个棘轮机构9的情况下,4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棘齿18以1/4圈的单位相互错开配置。即,4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棘齿18之间的偏移为90°、180°或270°。
多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制动机构19以相同的高度相互平行地配置。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台车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在图6中,示出了重物2被载置于顶板5之前的固定件12。
固定件12具备基板24、提升弹簧25、第一带26、第二带27、进给杆28以及安装部29。基板24是与重物2的脚部3的下表面接触的板。提升弹簧25是将基板24向上方提升的弹簧。提升弹簧25被压缩设置在基板24的下表面与顶板5的上表面之间。第一带26以及第二带27是紧固并固定脚部3的带。第一带26及第二带27夹着基板24而配置。第一带26在末端具有多个棘齿30。进给杆28设置于第二带27的末端。进给杆28在末端具有与第一带26的棘齿30啮合的棘轮31。进给杆28在棘轮31的相反侧具有把手32。安装部29是将进给杆28安装于第二带27的末端的部分。安装部29以通过弹力将进给杆28按压于第二带27的方式保持进给杆28。
接着,对利用台车1进行的搬运作业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台车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反转抑制机构的动作的例子的图。
首先,作业员从台车1的顶板5的下表面将一对外伸叉架11分别沿左右方向拉出。
接着,作业员将搬运的重物2载置于顶板5的上表面。此时,如图7所示,重物2的脚部3载置于固定部的基板24之上。通过载置脚部3,基板24一边抵抗提升弹簧25的弹力一边被向下方按压。当重物2载置于顶板5之上时,基板24相对于台车1的顶板5变得平坦。然后,作业员例如通过利用绑扎带4等进行紧固而将重物2固定在顶板5之上。
之后,作业员例如如下那样利用固定件12从上方紧固,由此将脚部3固定于顶板5的上表面。作业员将第一带26的末端插入第二带27与进给杆28的棘轮31之间。作业员将进给杆28的把手32向上侧抬起。此时,在棘轮31及棘齿30中,倾斜度大的面彼此啮合。由此,第一带26的末端被送至第二带27的根部侧。然后,作业员使进给杆28的把手32返回到下侧。此时,在棘轮31及棘齿30中,倾斜度小的面彼此啮合。此时,棘轮31从棘齿30受到从第二带27离开的方向的阻力。棘轮31一边抵抗安装部29的弹力一边以从棘齿30离开的方式抬起。此时,棘轮31不将第一带26的末端向第二带27的末端侧输送,而在棘齿30之上滑动。然后,棘轮31与相邻的棘齿30啮合。作业员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进给杆28的操作,来进行基于第一带26以及第二带27的紧固。
接着,作业员将台车1或重物2向前方推压而使重物2向前方移动。
此时,如图8所示,车轴6与限制车轮7一起向正方向旋转。多个棘轮机构9的棘齿18与车轴6一起向正方向旋转。在多个棘轮机构9的每一个中,制动机构19的移位部22沿着旋转的棘齿18的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移位。在移位部22的末端与第一面20接触时,移位部22以与第一面20的倾斜度对应的速度向后方移位。阻力部23根据此时的速度而产生的阻力被设定为不妨碍重物2的搬运的程度的大小。另外,在移位部22的末端刚刚越过第一面20之后,移位部22也可以不与第二面21接触。之后,例如通过将移位部22的末端向棘齿18侧按压的弹簧的弹力等,移位部22的末端再次与棘齿18的表面接触。
多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棘齿18在车轴6的旋转方向上相互错开配置。多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制动机构19以相同的高度相互平行地配置。由此,在多个棘轮机构9中,移位部22的末端在相互错开的时刻依次越过第一面20。例如在反转抑制机构8具备4个棘轮机构9的情况下,每当车轴6旋转1/4圈时,任一个移位部22的末端就会越过所接触的第一面20。
另一方面,在上坡等中,在台车1因重力而欲向后方下降时,车轴6与限制车轮7一起向反方向旋转。多个棘轮机构9的棘齿18与车轴6一起向反方向旋转。在多个棘轮机构9的每一个中,在棘齿18旋转的情况下,制动机构19的移位部22沿着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移位。在移位部22的末端与第二面21接触时,移位部22以与第二面21的倾斜度对应的速度向后方移位。由于第二面21的倾斜度大于第一面20的倾斜度,因此移位部22以比与第一面20接触时的速度快的速度进行移位。阻力部23根据此时的速度而产生的阻力比与第二面21接触时的阻力大。此时的阻力被设定为能够抑制台车1的后退的程度的大小。由此,车轴6的反向旋转被抑制。另外,限制车轮7的反向旋转被抑制。
多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棘齿18在车轴6的旋转方向上相互错开配置。多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制动机构19以相同的高度相互平行地配置。由此,在车轴6的多个旋转位置,任一个移位部22与第二面21接触。
接着,在由台车1进行的重物2的移动结束时,使台车1停止。之后,作业员取下固定件12。然后,作业员取下绑扎带4。作业员将搬运的重物2从顶板5卸下。之后,作业员将一对外伸叉架11分别收纳于顶板5的下方。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的台车1具备顶板5、限制车轮7以及反转抑制机构8。被搬运的重物2载置于顶板5。限制车轮7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在限制车轮7触地的情况下,当顶板5向前方前进时,限制车轮7以顶板5的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正方向旋转。反转抑制机构8抑制限制车轮7向反方向旋转。
台车1被反转抑制机构8抑制向后方前进。由此,即使在搬运路径存在坡道的情况下,通过使台车1的前方朝向上升方向,也能够抑制台车1因重力而沿坡道下降。因此,能够减轻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
另外,台车1具备车轴6。车轴6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车轴6沿顶板5的左右方向延伸。车轴6与限制车轮7一起旋转。反转抑制机构8具备1个或多个棘轮机构9。1个或多个棘轮机构9分别具有棘齿18及制动机构19。棘齿18设置于车轴6的侧面。制动机构19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棘齿18具有第一面20及第二面21。第一面20的法线相对于车轴6的径向向正方向侧倾斜。第二面21的法线相对于车轴6的径向向反方向侧比第一面20更大地倾斜。制动机构19具备移位部22和阻力部23。移位部22在棘齿18旋转时与棘齿18的第一面20或第二面21接触而移位。阻力部23在移位部22与第二面21接触而移位的情况下,针对移位部22的移位而产生比移位部22与第一面20接触而移位时大的阻力。
棘轮机构9的棘齿18相对于旋转方向倾斜。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限制车轮7对于旋转方向的不对称性。另外,在反转抑制机构8具备多个棘轮机构9的情况下,台车1的功能相对于各个棘轮机构9的不良情况变得牢固。
另外,多个棘轮机构9各自的棘齿18在车轴6的旋转方向上错开配置。
由此,在限制车轮7反向旋转的情况下,在车轴6的多个旋转位置,任一个移位部22与第二面21接触。因此,能够抑制限制车轮7的反向旋转的旋转位置变多。即,在台车1要后退时,反转抑制机构8迅速地抑制限制车轮7的反向旋转。另外,在各个棘轮机构9中,能够减少棘齿18的数量。因此,能够增大第一面20的倾斜度与第二面21的倾斜度之差。由此,反转抑制机构8难以妨碍台车1的前进,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台车1的后退。
另外,顶板5的构造是将多个板材16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成的层叠构造。
由此,顶板5对于与上表面垂直的方向的力的弹性变低。因此,一对限制车轮7以及一对支承车轮10全部容易触地。因此,重物2在台车1之上稳定。另外,由于一对限制车轮7双方触地,因此反转抑制机构8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反向旋转。
另外,多个板材16中的至少任一个具有多个冲孔17。
由此,顶板5对于与上表面垂直的方向的力的弹性进一步变低。另外,通过冲孔加工,顶板5的重量变轻。因此,进一步减轻了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
另外,台车1具备一对外伸叉架11。一对外伸叉架11分别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一对外伸叉架11在搬运重物2时从顶板5向左右两侧被拉出。一对外伸叉架11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端部触地。
由此,台车1难以与重物2一起向左右方向翻倒。特别是,即使在重物2的重心高的情况下,作业员也能够稳定地搬运重物2。因此,进一步减轻了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
另外,台车1具备固定件12。固定件12将重物2的脚部3从上方紧固而固定于顶板5的上表面。脚部3是在重物2的下端部沿水平方向突出的部分。
由此,搬运物难以在台车1的顶板5之上翻倒。作业员能够稳定地搬运重物2。因此,进一步减轻了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
此外,顶板5的从上方观察到的形状也可以是表示顶板5的前方的形状。表示前方的形状是前后不对称的形状。表示前方的形状例如是箭头形状。或者,表示前方的形状也可以是使锐角的顶点朝向前方的多边形。此时,表示前方的多边形也可以是例如三角形或五边形等顶点为奇数的左右对称的多边形。该多边形可以是凸多边形或凹多边形中的任一种。
由于台车1的形状前后不对称,因此容易直观地了解台车1的搬运方向。因此,进一步减轻了搬运作业的作业负担。
另外,一对外伸叉架11也可以是通过以上下方向为旋转轴向前方旋转而向顶板5的外侧被拉出的构造。此时,例如在搬运作业中外伸叉架11与周围的构造物碰撞时,该外伸叉架11向后方旋转。由此,在使用了台车1的搬运作业中,能够预防周围的构造物因台车1的碰撞而损伤。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特别详细说明与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不同的点。关于在实施方式2中未说明的特征,可以采用在实施方式1中公开的例子中的任意特征。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立体图。
台车1具备顶板5、一对支承车轮10、一对引导车轮33、连接部34、一对限制车轮7、一对反转抑制机构8以及一对外伸叉架11。
一对支承车轮10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在顶板5上载置有重物2时,一对支承车轮10分别触地。一对支承车轮10的每一个例如也可以是滚轮、脚轮或者球形脚轮等。一对支承车轮10的每一个也可以是与轴连接的车轮。一方的支承车轮10设置于顶板5的左后端部。另一方的支承车轮10设置于顶板5的右后端部。
一对引导车轮33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在顶板5上载置有重物2时,一对引导车轮33分别触地。一对引导车轮33分别具有能够以顶板的上下方向为轴旋转的旋转轴。一对引导车轮33分别例如是自由脚轮。一方的引导车轮33设置于顶板5的左前端部。另一方的引导车轮33设置于顶板5的右前端部。
连接部34是将一对限制车轮7分别与顶板5的下表面连接的部分。连接部34设置于顶板的后端部。连接部34在左侧面以能够向正方向旋转的方式支承一方的限制车轮7。连接部34在右侧面以能够向正方向旋转的方式支承另一方的限制车轮7。
一对限制车轮7配置在左右的支承车轮10之间。一对限制车轮7配置于顶板的后端部。
一方的反转抑制机构8与左侧的限制车轮7对应。另一方的反转抑制机构8与右侧的限制车轮7对应。反转抑制机构8设置于对应的限制车轮7的旋转轴。反转抑制机构8是单向性的旋转阻尼器。在此,单向性的旋转阻尼器是不妨碍正方向的旋转而对反方向的旋转产生比对正方向的旋转更大的阻力的不对称的旋转阻尼器。单向性的旋转阻尼器在内部包含例如硅油等工作流体。单向性的旋转阻尼器例如是通过工作流体的流体阻力等而产生不对称性的机构。反转抑制机构8例如也可以是盘式阻尼器。
顶板5具有一对透视孔35。一对透视孔35分别是从顶板5的上方透视下方的贯通孔。一方的透视孔35与左侧的引导车轮33对应。另一方的透视孔35与右侧的引导车轮33对应。透视孔35设置于对应的引导车轮33的后方。透视孔35前后较长。透视孔35的左右宽度与引导车轮33的左右宽度为相同程度。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后视图。
连接部34例如经由弹簧36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与顶板5连接。弹簧36支承连接部34、以及连接部34所支承的一对限制车轮7和一对反转抑制机构8的重量。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在图11中,示出了连接部34、一对限制车轮7以及一对反转抑制机构8的立体图。
连接部34具备切换杆37和缸体38。切换杆37设置于连接部34的左右的中央部。切换杆37是使缸体38上下移动的杆。缸体38设置于连接部34的左右的中央部。缸体38以使轴朝向上下的方式配置。缸体38通过切换杆37的操作而上下移动。
接着,对利用台车1进行的搬运作业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2以及图13是实施方式2的台车的侧视图。
在图12及图13中,省略了重物2的图示。
在图12中,示出了一对限制车轮7分别触地的状态的台车1。
首先,作业员对切换杆37进行操作而使缸体38向上方移动。缸体38的上端被按压于顶板5的下表面。由切换杆37操作的缸体38通过从顶板5的下表面受到的阻力,克服弹簧36的弹力而将连接部34整体向下方压下。由此,一对限制车轮7分别触地。之后,作业员也可以将一对外伸叉架11分别沿左右方向拉出。
接着,作业员站在台车1的后方。作业员通过透视孔35从顶板5的上方确认引导车轮33的状态。在引导车轮33未朝向使顶板5向前方前进的方向的情况下,作业员修正引导车轮33的方向。
接着,作业员将搬运的重物2固定在顶板5之上。作业员也可以在将重物2固定后从透视孔35确认引导车轮33的状态。
接着,作业员将台车1或重物2向前方推压而使重物2向前方移动。此时,所设置的限制车轮7向正方向旋转。一对反转抑制机构8分别不妨碍对应的限制车轮7的正方向的旋转。因此,作业员进行的重物2的搬运作业不会被妨碍。
另一方面,在上坡等中,在台车1因重力而欲向后方下降时,车轴6欲与限制车轮7一起向反方向旋转。此时,一对反转抑制机构8分别产生对于对应的限制车轮7的反方向的旋转的阻力。此时的阻力被设定为能够抑制台车1的后退的程度的大小。由此,限制车轮7的反向旋转被抑制。
在此,在重物2的搬运作业中,有时为了方向转换等而在平地上使台车1向后方移动。此时,如图13所示,作业员将一对限制车轮7切换为未触地的状态。
作业员对切换杆37进行操作而使缸体38向下方移动。缸体38的上端从顶板5的下表面离开。支承连接部34的弹簧36利用弹力将连接部34、一对限制车轮7以及一对反转抑制机构8抬起。由此,一对限制车轮7分别被切换为未触地的状态。
由于一对限制车轮7未触地,因此一对限制车轮7各自不会妨碍台车1的移动。因此,作业员能够在不受到反转抑制机构8的阻力的情况下使台车1向后方移动。
作业员在台车1的方向转换结束后,操作切换杆37而使一对限制车轮7分别触地。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2的台车1的反转抑制机构8是单向性的旋转阻尼器。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限制车轮7对于旋转方向的不对称性。另外,反转抑制机构8设置于对应的限制车轮7的旋转轴。由此,能够紧凑地构成台车1。
另外,台车1具备连接部34。连接部34将限制车轮7与顶板5的下表面连接。连接部34通过使限制车轮7上下移动来对限制车轮7是否触地进行切换。由此,能够容易地切换限制车轮7的阻力的产生。因此,台车1的方向转换等变得容易。
另外,台车1具备引导车轮33。引导车轮33设置于顶板5的下表面的前方。引导车轮33具有能够以顶板5的上下方向为轴旋转的旋转轴。顶板5在引导车轮33的后方具有透视孔35。由此,作业员能够从顶板5的上方容易地目视确认引导车轮33的状态。另外,透视孔35位于引导车轮33的后方,因此从后方按压台车1等而进行搬运作业的作业员在搬运作业的期间也能够确认引导车轮33的状态。由此,台车1难以进行作业员不希望的动作。
此外,台车1也可以仅具备1个限制车轮7。台车1也可以具备3个以上的限制车轮7。限制车轮7也可以设置于台车1的前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台车能够应用于重物的搬运。
标号说明
1:台车、2:重物、3:脚部、4:绑扎带、5:顶板、6:车轴、7:限制车轮、8:反转抑制机构、9:棘轮机构、10:支承车轮、11:外伸叉架、12:固定件、13:臂、14:支承体、15:触地部、16:板材、17:冲孔、18:棘齿、19:制动机构、20:第一面、21:第二面、22:移位部、23:阻力部、24:基板、25:提升弹簧、26:第一带、27:第二带、28:进给杆、29:安装部、30:棘齿、31:棘轮、32:把手、33:引导车轮、34:连接部、35:透视孔、36:弹簧、37:切换杆、38:缸体。

Claims (23)

1.一种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具备:
顶板,其载置被搬运的重物;
限制车轮,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在该限制车轮触地的情况下,当所述顶板向前方前进时,该限制车轮以所述顶板的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正方向旋转;
反转抑制机构,其抑制所述限制车轮向反方向旋转;
连接部,其经由弹簧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与所述顶板连接,并且将所述限制车轮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连接,通过使所述限制车轮上下移动来对所述限制车轮是否触地进行切换,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切换杆和缸体,所述缸体通过所述切换杆的操作而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缸体的上端被按压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或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离开,从而对所述限制车轮是否触地进行切换;以及
车轴,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沿所述顶板的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限制车轮一起旋转,
所述反转抑制机构具备多个棘轮机构,该多个棘轮机构分别具有:棘齿,其设置于所述车轴的侧面;以及制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
所述多个棘轮机构各自的所述棘齿在所述车轴的旋转方向上错开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具备引导车轮,该引导车轮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前方,具有能够以所述顶板的上下方向为轴旋转的旋转轴,
所述顶板在所述引导车轮的后方具有透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棘齿具有:第一面,其法线相对于所述车轴的径向向所述正方向侧倾斜;以及第二面,其法线相对于所述车轴的径向向所述反方向侧比所述第一面更大地倾斜,
所述制动机构具备:
移位部,其在所述棘齿旋转时与所述棘齿的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接触而移位;以及
阻力部,其在所述移位部与所述第二面接触而移位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移位部的移位而产生比所述移位部与所述第一面接触而移位时大的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反转抑制机构是单向性的旋转阻尼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顶板的从上方观察到的形状是表示所述顶板的前方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顶板的构造是将多个板材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成的层叠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多个板材中的至少任一个具有多个冲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具备一对外伸叉架,该一对外伸叉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在搬运所述重物时从所述顶板向左右两侧被拉出,且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端部触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具备固定件,该固定件将在所述重物的下端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脚部从上方紧固而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
10.一种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具备:
顶板,其载置被搬运的重物;
限制车轮,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在该限制车轮触地的情况下,当所述顶板向前方前进时,该限制车轮以所述顶板的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正方向旋转;
反转抑制机构,其抑制所述限制车轮向反方向旋转;
引导车轮,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前方,具有能够以所述顶板的上下方向为轴旋转的旋转轴;以及
车轴,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沿所述顶板的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限制车轮一起旋转,
所述顶板在所述引导车轮的后方具有与所述引导车轮对应的设置的透视孔,所述透视孔是从所述顶板的上方透视下方的贯通孔,
所述反转抑制机构具备多个棘轮机构,该多个棘轮机构分别具有:棘齿,其设置于所述车轴的侧面;以及制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
所述多个棘轮机构各自的所述棘齿在所述车轴的旋转方向上错开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棘齿具有:第一面,其法线相对于所述车轴的径向向所述正方向侧倾斜;以及第二面,其法线相对于所述车轴的径向向所述反方向侧比所述第一面更大地倾斜,
所述制动机构具备:
移位部,其在所述棘齿旋转时与所述棘齿的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接触而移位;以及
阻力部,其在所述移位部与所述第二面接触而移位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移位部的移位而产生比所述移位部与所述第一面接触而移位时大的阻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反转抑制机构是单向性的旋转阻尼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顶板的从上方观察到的形状是表示所述顶板的前方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顶板的构造是将多个板材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成的层叠构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多个板材中的至少任一个具有多个冲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具备一对外伸叉架,该一对外伸叉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在搬运所述重物时从所述顶板向左右两侧被拉出,且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端部触地。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具备固定件,该固定件将在所述重物的下端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脚部从上方紧固而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
18.一种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具备:
顶板,其载置被搬运的重物;
限制车轮,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在该限制车轮触地的情况下,当所述顶板向前方前进时,该限制车轮以所述顶板的左右方向为旋转轴向正方向旋转;
反转抑制机构,其抑制所述限制车轮向反方向旋转;以及
车轴,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沿所述顶板的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限制车轮一起旋转,
所述反转抑制机构具备多个棘轮机构,该多个棘轮机构分别具有:棘齿,其设置于所述车轴的侧面;以及制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
所述棘齿具有:第一面,其法线相对于所述车轴的径向向所述正方向侧倾斜;以及第二面,其法线相对于所述车轴的径向向所述反方向侧比所述第一面更大地倾斜,
所述制动机构具备:
移位部,其在所述棘齿旋转时与所述棘齿的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接触而移位;以及
阻力部,其在所述移位部与所述第二面接触而移位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移位部的移位而产生比所述移位部与所述第一面接触而移位时大的阻力,
所述多个棘轮机构各自的所述制动机构以相同的高度相互平行地配置,
所述多个棘轮机构各自的所述棘齿在所述车轴的轴向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处,在所述车轴的旋转方向上错开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顶板的从上方观察到的形状是表示所述顶板的前方的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顶板的构造是将多个板材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成的层叠构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多个板材中的至少任一个具有多个冲孔。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具备一对外伸叉架,该一对外伸叉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在搬运所述重物时从所述顶板向左右两侧被拉出,且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端部触地。
23.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其中,
所述重物搬运用的台车具备固定件,该固定件将在所述重物的下端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脚部从上方紧固而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
CN201980101363.5A 2019-12-20 2019-12-20 重物搬运用的台车 Active CN1145554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50185 WO2021124570A1 (ja) 2019-12-20 2019-12-20 重量物運搬用の台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5451A CN114555451A (zh) 2022-05-27
CN114555451B true CN114555451B (zh) 2023-09-08

Family

ID=76478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1363.5A Active CN114555451B (zh) 2019-12-20 2019-12-20 重物搬运用的台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01174B2 (zh)
CN (1) CN114555451B (zh)
WO (1) WO202112457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4870U (zh) * 1980-10-27 1982-05-08
JPH04353085A (ja) * 1991-05-29 1992-12-08 ▲角▼ 洗 荷物運搬用階段登行車両
EP2236391A2 (de) * 2009-03-30 2010-10-06 LKE Gesellschaft für Logistik- und Kommunikations- Equipment mbH Transportwagen mit Lenkrollen
DE202010011789U1 (de) * 2010-08-26 2010-11-11 Hertlein, Klaus Flexible Radachse für Schubkarren
JP2013136268A (ja) * 2011-12-28 2013-07-11 Toshi Sangyo Kk 運搬用台車
JP5474394B2 (ja) * 2009-03-31 2014-04-16 ジーオーピー株式会社 運搬台車及び運搬方法
CN208036367U (zh) * 2018-03-23 2018-11-02 重庆市开州区争鸣名茶厂 一种用于茶叶采集的运输推车
CN208149357U (zh) * 2018-04-25 2018-11-27 邱根平 一种模具用具有防倒退功能的模具推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59143U (zh) * 1984-04-21 1986-04-21
JPH0649457B2 (ja) * 1988-06-28 1994-06-29 株式会社ニッチ 無動力車
JP4338014B2 (ja) * 2002-12-06 2009-09-30 イフコ・ジャパン 株式会社 運搬用台車
US7111853B2 (en) * 2004-09-16 2006-09-26 Tracewell Systems, Inc. Transportable container for electrical devices
JP2008183058A (ja) * 2007-01-26 2008-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手動式配膳車
JP2012102827A (ja) * 2010-11-11 2012-05-31 Somic Ishikawa Inc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4870U (zh) * 1980-10-27 1982-05-08
JPH04353085A (ja) * 1991-05-29 1992-12-08 ▲角▼ 洗 荷物運搬用階段登行車両
EP2236391A2 (de) * 2009-03-30 2010-10-06 LKE Gesellschaft für Logistik- und Kommunikations- Equipment mbH Transportwagen mit Lenkrollen
JP5474394B2 (ja) * 2009-03-31 2014-04-16 ジーオーピー株式会社 運搬台車及び運搬方法
DE202010011789U1 (de) * 2010-08-26 2010-11-11 Hertlein, Klaus Flexible Radachse für Schubkarren
JP2013136268A (ja) * 2011-12-28 2013-07-11 Toshi Sangyo Kk 運搬用台車
CN208036367U (zh) * 2018-03-23 2018-11-02 重庆市开州区争鸣名茶厂 一种用于茶叶采集的运输推车
CN208149357U (zh) * 2018-04-25 2018-11-27 邱根平 一种模具用具有防倒退功能的模具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5451A (zh) 2022-05-27
JPWO2021124570A1 (ja) 2021-12-16
JP7001174B2 (ja) 2022-01-19
WO2021124570A1 (ja)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67216B2 (ja) 熱切断加工システム
JP3159376U (ja) 運搬用台車および運搬用台車用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14555451B (zh) 重物搬运用的台车
JP2010013235A (ja) 台車システム
CN107878138A (zh) 一种重载运输平台
CN220664805U (zh) 一种多规格叉车式转运agv
CN209192016U (zh) 一种板材运输推车
JP6590427B1 (ja) バッテリーキャリア
JP2019059380A (ja) 板状材運搬用台車
JP3736058B2 (ja) 搬送車
JP2011026030A (ja) 荷役車両のフォーク移動装置
JP6252857B2 (ja) 連結機構及び台車牽引システム
JP2010069914A (ja) ワーク搬送台車
JPWO2008146434A1 (ja) 段差越え補助具
JP2019163136A (ja) 重力降下式搬送装置
JP3118197U (ja) ドーリー台車
JP5913257B2 (ja) 手押し式台車
JP3370603B2 (ja) スタビライザ装置
JP6196205B2 (ja) 荷台用足場
JPS6214001Y2 (zh)
CN221500511U (zh) 一种手动液压搬运车
CN220116142U (zh) 一种便于放置托盘的agv小车
CN202670623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胶带下滑逆转制动装置
CN207918041U (zh) 件烟自动码垛装置
JP2582929B2 (ja) ワークの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SERVIC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