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2520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2520B
CN114512520B CN202210115902.4A CN202210115902A CN114512520B CN 114512520 B CN114512520 B CN 114512520B CN 202210115902 A CN202210115902 A CN 202210115902A CN 114512520 B CN114512520 B CN 1145125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shielding
opening
ligh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59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2520A (zh
Inventor
金蒙
吕磊
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59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25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6165 priority patent/WO2023147709A1/zh
Priority to US17/638,87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0894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512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2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2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2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5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1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基板、位于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驱动基板一侧的发光层以及位于发光层远离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发光层包括多个设置在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和多个设置在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在第一显示区内,第二电极层在相邻第一像素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本申请通过使第二电极层在对应第一显示区内的相邻第一像素之间设置第一开口,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性,以缓解现有应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显示屏存在透光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手机屏幕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屏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然而,一些内部元器件,如手机前置摄像头、脸部识别传感器等占用屏幕显示区域,导致显示画面缺失,无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CUP(Camera under Panel,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出现使该问题得以缓解,CUP技术不用挖孔,在CUP区域既可显示,又可成像;但当前应用CUP技术的显示屏透光效果一般,影响屏下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因此,现有应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显示屏存在透光性差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应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显示屏存在透光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驱动基板;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
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以及
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在相邻所述第一像素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的中心点围成第一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对应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电极块和多个对应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电极块;
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块的中心点围成第二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基板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晶体管和对应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晶体管;
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所述遮光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设置的第一遮光部;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遮光部的中心点围成第三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走线;
所述遮光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且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重叠设置的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与相邻的第一遮光部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透光子区以及位于所述透光子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子区;
所述遮光层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设置的第三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与所述过渡子区至少部分重叠设置,所述第二遮光部还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第三遮光部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相邻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围绕的区域设置,和/或,对应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围绕的区域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以及所述第三遮光部中至少一个遮光部边缘的表面形状呈波浪状或锯齿状。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像素的数量与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二像素的数量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透光子区以及位于所述透光子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子区;
所述第一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过渡子区,或,所述第一晶体管设置在所述透光子区且位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一像素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层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的中心点围成所述第一多边形,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基板包括:
衬底;
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
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遮光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基板在对应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至少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遮光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设置的第一遮光部;
所述第三开口的底面延伸至所述遮光层,并与所述第一遮光部的底面同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开口与相邻所述第一像素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2um。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功能元件以及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显示面板,所述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非出光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基板、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所述第二电极层在相邻所述第一像素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的中心点围成第一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本申请通过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在对应第一显示区内的相邻所述第一像素之间设置第一开口,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性,解决了现有应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显示屏存在透光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口的表面形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基板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区内遮光层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极层图案化之前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口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层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层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极层图案化之前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口的表面形状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基板的细节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显示区SA和第二显示区DA,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DA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SA为功能附加区,第一显示区SA既可以用于显示图像,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可以呈现全屏显示的效果,又可以用于安装摄像头、光学触控组件以及指纹识别传感器等光学元件,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第二显示区DA为主显示区,第二显示区DA用于显示图像。
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驱动基板10、位于所述驱动基板10一侧的第一电极层20、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20远离所述驱动基板10一侧的发光层50以及位于发光层50远离第一电极层20一侧的第二电极层30。所述发光层50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第一像素51,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DA的第二像素52。
可选地,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像素51的数量与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二像素52的数量相同,也即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像素密度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DA的像素密度,以减小所述第一显示区S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DA的显示差异。另外,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所述第一像素51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第二显示区DA的所述第二像素52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像素51和所述第二像素52的形状均包括圆形、方形等其他多边形,本申请实施例以圆形为例说明。
多个所述第一像素51和多个所述第二像素52均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等其他颜色的子像素,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像素51和每个所述第二像素52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中的一个。所述红色子像素由红色发光材料形成,能够发射红光;所述绿色子像素由绿色发光材料形成,能够发射绿光;所述蓝色子像素由蓝色发光材料形成,能够发射蓝光。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像素51和所述第二像素52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0的共同作用下发光。所述第一电极层20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层30为阴极,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所述第一电极层20也可为阴极,则所述第二电极层30为阳极。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中,所述第二电极层30在相邻所述第一像素51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31,以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光率。所述第一开口31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51的中心点围成第一多边形411,所述第一开口31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411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以在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区SA透光率的同时,减小对所述第二电极层30电学性能的影响。
所述发光层50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对应所述第一开口31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51的中心点围成所述第一多边形411,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411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可选地,所述第一多边形411为四边形,而围成所述第一多边形411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51中,至少包括三种颜色的子像素,比如包括一个蓝色子像素B、一个红色子像素R以及两个绿色子像素G,如图3所示,其中蓝色子像素B的尺寸大于红色子像素R的尺寸,红色子像素R的尺寸大于绿色子像素G的尺寸。
第一电极层20包括阵列排布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多个电极块,每个所述电极块对应一个子像素,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电极层20包括多个对应所述第一像素51的第一电极块21和多个对应所述第二像素52的第二电极块22。所述第一开口31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块21的中心点围成第二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31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可以理解的,所述发光层5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0上,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像素5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块21上,所述第二像素52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块22上。所述第一像素5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且所述第一像素5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电极块21的面积;所述第二像素52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电极块22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且所述第二像素5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块22的面积。而且所述第一电极块21的中心点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51的中心点重合,所述第二电极块22的中心点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像素52的中心点重合。如此,所述第一开口31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块21的中心点围成第二多边形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块21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51的中心点围成第一多边形411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3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离。其中本申请中的“相离”是指两个部件在同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彼此之间没有重叠,且彼此之间具有间隔,比如所述第一开口3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离,即是指所述第一开口3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没有重叠部分,且所述第一开口3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31与相邻所述第一像素51之间的最小间距L3大于或等于2um,也即所述第一开口3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正投影的外轮廓的最小距离L3大于或等于2微米。如此所述第二电极层30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每一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以保证所述第一显示区SA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51的正常显示。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31的表面形状包括圆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如图3中(a)所示的第一开口31的表面形状为圆形,如图3中(b)所示的第一开口31的表面形状为方形,如图3中(c)所示的第一开口31的表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如图3中(d)所示的第一开口31的表面形状为正八边形。
下面将详细阐述所述驱动基板10的具体结构:
可选地,参照图4,所述驱动基板10包括衬底11、设置于所述衬底11和所述发光层50之间的驱动电路层12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11和所述驱动电路层12之间的遮光层13。
可选地,所述衬底11可以是柔性基底,柔性基底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等有机材料;所述衬底11也可以是刚性基底,刚性基底的材料例如可以为玻璃、金属、塑料等;所述衬底11可以为单层膜层结构或多层膜层结构,比如所述衬底11为柔性聚酰亚胺衬底时,所述衬底11可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111、第一阻隔层112、第二衬底113以及第二阻隔层114,其中所述第一阻隔层112和所述第二阻隔层114用于阻挡水氧透过所述衬底11,所述第一阻隔层112和所述第二阻隔层114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等无机材料。
所述遮光层13位于所述衬底11上,具体而言,所述遮光层13可位于所述第一衬底111与所述第一阻隔层112之间,或者所述遮光层13也可位于所述第二衬底113与所述第二阻隔层114之间。本实施例以所述遮光层13位于所述第二衬底113与所述第二阻隔层114之间为例说明。
具体地,所述驱动电路层12设置在所述遮光层13和所述发光层50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12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51的第一晶体管12-1和对应所述第二像素52的第二晶体管12-2。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块21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2-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块22电连接。
具体而言,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2-2为例,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2-2位于所述第二阻隔层114远离所述遮光层13的一侧,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2-2包括有源层121、设置于所述有源层121远离所述遮光层13一侧的第一栅极122和第二栅极123、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123远离所述第一栅极122一侧的源极124和漏极125,其中所述有源层121包括沟道区、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的源极区和漏极区,所述第一栅极122和所述第二栅极123对应所述沟道区设置,所述源极124和所述有源层121的源极区连接,所述漏极125与所述有源层121的漏极区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块22与所述源极124或所述漏极125连接。但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第二薄膜晶体管12-2结构还可为其他类型,比如可采用单栅、底栅等。两外对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2-1的结构描述可参照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2-2,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地,所述驱动基板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12各层之间的绝缘层,比如位于所述有源层121和所述第一栅极122之间的第一栅极绝缘层141、位于所述第一栅极122和所述第二栅极123之间的第二栅极绝缘层142、位于所述第二栅极123和所述源极124之间的层间绝缘层143以及位于所述源极124和所述漏极125与所述第一电极层20之间的平坦化层144。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层12还包括与所述遮光层13连接的第二信号走线15,通过使所述遮光层13与第二信号走线15连接,以防止或减小由静电放电引起的对像素电路的破坏。所述第二信号走线15包括VDD等恒压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走线15可与所述第一栅极122或所述第二栅极123同层设置,也可与所述有源或所述漏极125同层设置,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当然地,所述驱动基板10还包括数据线、栅极扫描线等信号线,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遮光层13设置在所述衬底11和所述驱动电路层12之间,用于遮挡所述驱动电路层12的薄膜晶体管,避免光线照射所述薄膜晶体管。而且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所述遮光层13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51设置的第一遮光部131。所述第一开口31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遮光部131的中心点围成第三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31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对应所述第一像素51设置,所述第一像素51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像素5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遮光部131的面积,所述第一像素51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遮光部131的中心点重合。如此所述第一开口31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遮光部131的中心点围成第三多边形与多个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51的中心点围成的所述第一多边形411重合。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口31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的最小距离L2大于1微米,也即所述第一开口31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相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光率,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内,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2-1还可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边缘。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显示区SA包括透光子区TA以及位于所述透光子区TA与所述第二显示区DA之间的过渡子区BA,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2-1位于所述过渡子区BA内,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光率。为此所述驱动电路层1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晶体管12-1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走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2-1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块21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为透明导线。
另外,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区内遮光层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为了保护所述第一信号走线,所述遮光层1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且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重叠设置的第二遮光部132,所述第二遮光部132与相邻的第一遮光部131电连接。所述第二遮光部132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信号走线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且所述第二遮光部132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微米。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护所述第一电极块21,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且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L1大于1微米。当然地,在所述第二显示区DA,所述遮光层13可以呈整面设计或者所述遮光层13对应所述第二电极块22设置,以满足能够遮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0-2为宜。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遮挡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所述过渡子区BA内的第一晶体管20-1,所述遮光层13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132设置的第三遮光部133,所述第三遮光部133与所述过渡子区BA至少部分重叠设置,所述第二遮光部132还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部131与所述第三遮光部133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三遮光部133的表面形状为椭圆环,且所述第三遮光部133的最小宽度大于10微米,以保护位于所述过渡子区BA的所述第一晶体管20-1,避免受到损伤。所述第一开口31对应相邻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132围绕的区域设置,和/或,对应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部131、所述第二遮光部132、所述第三遮光部133围绕的区域设置。
下面将具体阐述如何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1以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光率: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极层图案化之前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为了使所述第二电极层30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1,可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内相邻所述第一像素51之间设置牺牲层80,所述第二电极层30设置在所述牺牲层80上,然后采用激光剥离所述牺牲层80并带起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层30,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1。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20以及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像素定义层40,具体而言,所述像素定义层40覆于所述第一电极层20以及所述平坦化层144上,所述像素定义层40上设置有像素开口41,所述像素开口41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层20的电极块(如第一电极块21和第二电极块22)设置,且裸露出对应的部分所述电极块。
可选地,所述牺牲层80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内的所述像素定义层40上,且所述牺牲层80在所述驱动基板10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层13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离。所述牺牲层80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层13的厚度,比如所述遮光层13的厚度范围为500埃至5000埃,所述牺牲层80的厚度范围为100埃至2000埃。所述牺牲层80的材料和所述遮光层13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所述遮光层13的材料包括Al、Pt、Pd、Ag、Mo、Li、W等金属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牺牲层80的材料也包括Al、Pt、Pd、Ag、Mo、Li、W等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可选地,为了能够提高电子和空穴注入发光层50的效率,所述显示面板100进一步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20与所述发光层50之间的第一功能膜层60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5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0之间的第二功能膜层70。其中所述第一功能膜层60可以是空穴传输层或者是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的复合膜层,空穴注入层位于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50之间;所述第二功能膜层70可以是电子传输层或者是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的复合膜层,电子注入层位于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50之间。如此,所述牺牲层8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0之间还夹设有第一功能膜层60和第二功能膜层70。当然地,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30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20一侧的封装层等,所述封装层能够保护所述发光层50,避免水氧入侵导致发光材料失效。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牺牲层80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层13的厚度,且所述牺牲层80在所述驱动基板10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层13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离,使得在激光加工过程中所述牺牲层80会吸收能量将其正上方的包括所述第二电极层30在内的膜层顶开,形成一个底部窄顶部宽的火山口状结构的第一开口31,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口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在激光加工过程中,由于第三遮光部133的表面形状是覆盖布线边缘的椭圆环,其中布线边缘即是指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2-1的区域,并考虑到激光边缘能量衰减效应,椭圆环的最小宽度需保证10微米以上,且椭圆环的内边缘超出布线边缘1微米以上,如此在激光图案化所述第二电极层30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遮光部133能够起到保护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2的作用,还能防止激光边缘能量衰减对边缘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无法有效去除的风险。
另外,所述第二遮光部13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的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二遮光部132的宽度比所述第一信号走线的宽度宽至少2毫米,且使得所述第二遮光部132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微米,如此在激光图案化所述第二电极层30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遮光部132能够起到保护所述第一信号走线的作用。
同样地,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块21设置,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且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电极块21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微米,如此在激光图案化所述第二电极层30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遮光部131能够起到保护所述第一电极块21的作用。
因此,将红外激光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背面即所述衬底11的下方照射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时,由于所述第一电极块21、所述第一信号走线、所述第一晶体管20-1均有所述遮光层13遮挡,且所述第二电极层30以下的膜层(包括衬底11、绝缘层以及发光层50等)对红外几乎无吸收(透过率在90-100%),因此未被所述遮光层13遮挡到的区域上的所述牺牲层80会吸收该红外激光,进而通过热弛豫和热传递使得被照射区域的温度上升,发生熔化和气化等变化,使得所述牺牲层80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被剥离以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1。
需要注意的是,激光的能量和景深会影响剥离的深度,当激光能量过低,则剥离不彻底,激光照射区域会有所述第二电极层30残留,影响所述第一显示区SA光线的透过率;当激光能量过高,随可有效的剥离掉被照射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但是过高的能量会损伤所述第二电极层30以下膜层,比如所述第一功能膜层60和所述第二功能膜层70。同时,过高的能量带来的热效应会使得边缘发生大面积卷曲甚至撕裂起大部分膜层,从而影响到未被照射到区域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进而造成后续封装失效和显示异常。
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光能量,使被照射区域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能够完全剥离且不伤及所述第二电极层30以下膜层,如此使形成的所述第一开口31的边缘光滑且无异常凸起和撕裂,其中无异常凸起是指靠近所述第一开口31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形成的凸起高度小于1微米,以不影响所述封装层的封装,保护所述封装层的有效封装。另外,激光剥离区域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内的面积占比为70%~90%,对应的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过率可提升30%~60%。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9,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层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层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遮光层13的所述第一遮光部131、所述第二遮光部132以及所述第三遮光部133中至少一个遮光部边缘的表面形状呈波浪状或锯齿状等,以降低光的衍射,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遮光部132的表面形状为波浪线;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遮光部131和所述第三遮光部133的表面形状为锯齿状,所述第二遮光部132的表面形状为波浪线。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1,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极层图案化之前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显示面板101的所述驱动基板10在对应所述第一开口31处设置有第三开口42,所述第三开口42至少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40,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光率。
可选地,所述第三开口42贯穿像素定义层40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40以下的部分膜层(如平坦化层144、层间绝缘层143等),比如所述第三开口42的底面延伸至所述遮光层13,并与所述第一遮光部131的底面同层,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光率。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所述牺牲层80与所述遮光层13同层设置,且所述牺牲层80位于所述遮光层13的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部131、第二遮光部132、第三遮光部133)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第三开口42贯穿像素定义层40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40以下的膜层至所述牺牲层80,以裸露出所述牺牲层80。部分所述第一功能膜层60、所述第二功能膜层70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层30位于所述第三开口42内的牺牲层80上,在采用激光去除所述牺牲层80时会带起所述牺牲层80上面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以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1。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制备驱动基板10,所述驱动基板10划分为第一显示区SA和第二显示区DA,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DA的透光率;
S302:在所述驱动基板10的一侧制备第一电极层20,并图案化所述第一电极层20;
S303: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0远离所述驱动基板10的一侧制备发光层50,所述发光层50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的第一像素51,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DA的第二像素52;
S304:在所述发光层50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20的一侧制备第二电极层30,图案化所述第二电极层30使所述第二电极层30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内相邻所述第一像素51之间形成第一开口31,所述第一开口31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51的中心点围成第一多边形411,所述第一开口31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411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具体地,在步骤S301中,所述制备驱动基板10的步骤包括:提供衬底11,在所述衬底11上制备遮光层13和牺牲层80,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所述遮光层13包括第一遮光部131、第二遮光部132以及所述第三遮光部133,所述牺牲层80与所述遮光层13同层设置,且所述牺牲层80位于所述遮光层13的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部131、第二遮光部132、第三遮光部133)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牺牲层80与所述遮光层13相离,且所述牺牲层80与所述遮光层1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微米,其中所述牺牲层80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层13的厚度。
具体地,在步骤S302中,图案化所述第一电极层20的步骤包括:采用黄光工艺使所述第一电极层20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块21以及在所述第二显示区DA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电极块22。
具体地,在步骤S303中,制备发光层50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0以及所述驱动基板10上制备像素定义层40,图案化所述像素定义层40形成像素开口41,在所述像素开口41内制备发光层50。其中在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块21的所述像素开口41内形成第一像素51,在对应所述第二电极块22的所述像素开口41内形成第二像素52。
具体地,在步骤S304中,图案化所述第二电极层30形成第一开口31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SA内的所述驱动基板10上制备第三开口42,所述第三开口42至少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40。具体而言,所述第三开口42贯穿像素定义层40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40以下的部分膜层,比如所述第三开口42贯穿像素定义层40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40以下的膜层至所述牺牲层80,以裸露出所述牺牲层80;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40、所述像素开口41以及所述第三开口42内制备第二电极层30,使所述第二电极层30覆盖所述牺牲层80;
采用激光照射所述第一显示区SA,以去除所述牺牲层80以及所述牺牲层80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使所述第二电极层30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1。
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层30的第一开口31还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制备驱动基板10并在所述驱动基板10上制备第一电极层20,其中制备驱动基板的步骤包括提供衬底11,在所述衬底11上制备遮光层13;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20以及所述驱动基板10上制备像素定义层40,图案化所述像素定义层40形成像素开口41;
在所述像素开口41之间的所述像素定义层40上制备牺牲层80,所述牺牲层80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层13的厚度,所述牺牲层80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层13在所述衬底11上的正投影相离,且所述牺牲层80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遮光层13在所述衬底11上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1微米;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40、所述牺牲层80以及所述像素开口41内制备第二电极层30,使所述第二电极层30覆盖所述牺牲层80;
采用激光照射所述第一显示区SA,以去除所述牺牲层80以及所述牺牲层80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层30,使所述第二电极层30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1。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功能元件以及如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显示面板100,所述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显示区SA的非出光侧。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手机、电视、平板以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等。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基板、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所述第二电极层在相邻所述第一像素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的中心点围成第一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本申请通过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在对应第一显示区内的相邻所述第一像素之间设置第一开口,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性,解决了现有应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显示屏存在透光性差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驱动基板;
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
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驱动基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设置的第一遮光部;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在相邻所述第一像素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相离;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的中心点围成第一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对应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电极块和多个对应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电极块;
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块的中心点围成第二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基板还包括:
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晶体管和对应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晶体管;
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遮光部的中心点围成第三多边形,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走线;
所述遮光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且与所述第一信号走线重叠设置的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与相邻的第一遮光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透光子区以及位于所述透光子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子区;
所述遮光层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设置的第三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与所述过渡子区至少部分重叠设置,所述第二遮光部还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第三遮光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相邻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围绕的区域设置,和/或,对应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围绕的区域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以及所述第三遮光部中至少一个遮光部边缘的表面形状呈波浪状或锯齿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像素的数量与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二像素的数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透光子区以及位于所述透光子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子区;
所述第一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过渡子区,或,所述第一晶体管设置在所述透光子区且位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一像素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周围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的中心点围成所述第一多边形,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多边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50%至9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基板还包括:
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遮光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基板在对应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至少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像素设置的第一遮光部;
所述第三开口的底面延伸至所述遮光层,并与所述第一遮光部的底面同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相邻所述第一像素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2um。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元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非出光侧。
CN202210115902.4A 2022-02-07 2022-02-0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512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5902.4A CN114512520B (zh) 2022-02-07 2022-02-0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CT/CN2022/076165 WO2023147709A1 (zh) 2022-02-07 2022-02-14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7/638,872 US20240040894A1 (en) 2022-02-07 2022-02-14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5902.4A CN114512520B (zh) 2022-02-07 2022-02-0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2520A CN114512520A (zh) 2022-05-17
CN114512520B true CN114512520B (zh) 2024-01-23

Family

ID=81552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5902.4A Active CN114512520B (zh) 2022-02-07 2022-02-0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0894A1 (zh)
CN (1) CN114512520B (zh)
WO (1) WO20231477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7551A (zh) * 2022-06-10 2022-08-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5036436B (zh) * 2022-06-17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5148933A (zh) * 2022-06-30 2022-10-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32948B (zh) * 2022-06-30 2024-02-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1740A1 (ja) * 2010-06-30 2012-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CN107994034A (zh) * 2017-12-13 2018-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开孔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660835A (zh) * 2019-09-30 2020-01-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783381A (zh) * 2019-08-30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797381A (zh) * 2019-11-07 2020-02-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29102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70441A (zh) * 2018-12-25 2020-07-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384284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1708195A (zh) * 2020-06-01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710707A (zh) * 2020-06-30 2020-09-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82995A (zh) * 2020-08-31 2020-11-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33660A (zh) * 2019-05-13 2020-11-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12002712A (zh) * 2020-08-24 2020-11-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2864210A (zh) * 2021-01-26 2021-05-2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14043706U (zh) * 2020-11-05 2021-08-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934A (zh) * 2021-05-21 2021-08-3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掩膜版、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94245A (zh) * 2020-03-13 2021-09-1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725272A (zh) * 2021-08-30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823665A (zh) * 2021-08-19 2021-1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11047A (ja) * 2007-10-29 2009-05-21 Sony Corp カラー画像表示装置、シャドーマスクおよびシャドーマスクを使用したカラー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601025B2 (ja) * 2010-05-21 2014-10-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9786582B (zh) * 2019-03-08 2024-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掩膜板、显示背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11975B (zh) * 2019-06-27 2022-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808267B (zh) * 2019-11-07 2022-10-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29092A (zh) * 2019-12-20 2020-05-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009619B (zh) * 2019-12-24 2022-05-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透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15207253A (zh) * 2020-12-23 2022-10-18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29208B (zh) * 2021-07-20 2023-04-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1740A1 (ja) * 2010-06-30 2012-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CN107994034A (zh) * 2017-12-13 2018-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开孔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370441A (zh) * 2018-12-25 2020-07-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384284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1933660A (zh) * 2019-05-13 2020-11-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10783381A (zh) * 2019-08-30 2020-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660835A (zh) * 2019-09-30 2020-01-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797381A (zh) * 2019-11-07 2020-02-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29102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94245A (zh) * 2020-03-13 2021-09-1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08195A (zh) * 2020-06-01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710707A (zh) * 2020-06-30 2020-09-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02712A (zh) * 2020-08-24 2020-11-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1882995A (zh) * 2020-08-31 2020-11-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4043706U (zh) * 2020-11-05 2021-08-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64210A (zh) * 2021-01-26 2021-05-2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27934A (zh) * 2021-05-21 2021-08-3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掩膜版、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23665A (zh) * 2021-08-19 2021-1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25272A (zh) * 2021-08-30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47709A1 (zh) 2023-08-10
US20240040894A1 (en) 2024-02-01
CN114512520A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1252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057026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09476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163995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projection structures on a bank
TWI553851B (zh)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單元、製造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單元之方法及彩色濾光器基板
TWI688090B (zh) 電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11554831B (zh) 柔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0035785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26768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9193797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283688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214164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133488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enclosure ring in buffer area
CN111785760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293891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108705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56824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25157A (zh) 透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41596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24005738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46475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6905421B2 (ja) 表示装置
US20230345776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
TW201727444A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EP4207969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