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7833B - 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7833B
CN114407833B CN202210090787.XA CN202210090787A CN114407833B CN 114407833 B CN114407833 B CN 114407833B CN 202210090787 A CN202210090787 A CN 202210090787A CN 114407833 B CN114407833 B CN 114407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ocking
signal
unlocking devic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07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7833A (zh
Inventor
张艳
陈冠森
叶建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07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7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7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7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7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7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30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 B60R25/34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of conditions of vehicle components, e.g. of windows, door locks or gear se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1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 B60R25/1001Alarm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another car fitting or mechanism, e.g. door lock or knob, ped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1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 B60R25/10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a signal being sent to a remote location, e.g. a radio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 a police station, a security company or the ow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1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 B60R25/104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ft warning signal, e.g. visual or audible signals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20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205Mobile 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的全部车门是否关闭;若所述全部车门关闭,则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以限制车辆启动。本申请避免了用户将钥匙遗留在车内后,外人通过暴力等方式进入车内,车辆启动盗走,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用户对于机动车日常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大多数机动车生产厂家都为用户配备两把车辆钥匙,并且提供手机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绑定车辆后,在手机APP上执行车辆上锁解锁操作。
基于此,当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内时,通过另一把钥匙或者手机APP对车辆进行上锁时,车辆直接上锁,当钥匙遗留在车辆内,车辆上锁后,外人采用暴力等方式进入车辆,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从而将车辆盗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提醒用户钥匙遗留在车辆内或者是将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禁用等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如何避免车辆被盗走,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上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的全部车门是否关闭;
若所述全部车门关闭,则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以限制所述车辆启动。
示例性地,所述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包括:
控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感应信号发生器发射感应信号;
控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感应信号接收器接收反射信号,其中,所述反射信号是所述解锁装置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后发射的;
基于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示例性地,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包括: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辆的驱动装置,以供所述驱动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车辆的蜂鸣器鸣叫第一预定次数或所述车辆的灯光闪烁第二预定次数。
示例性地,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一提示信号至所述车辆的仪表,以供所述仪表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号,提醒所述车辆的用户,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示例性地,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二提示信号至所述车辆绑定的移动终端,以供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第二提示信号,提醒所述用户,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示例性地,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之后,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若第二次接收到所述上锁信号,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辆的上锁装置,以供所述上锁装置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执行上锁操作。
示例性地,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上锁装置,以供所述上锁装置基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执行上锁操作;
在所述车辆上锁后,禁用所述解锁装置,其中,所述解锁装置是所述用户遗留在所述车辆内的。
示例性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上锁装置,所述车辆上锁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全部车门是否关闭;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
示例性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上锁设备,所述车辆上锁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所述车辆上锁程序,所述车辆上锁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上锁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上锁程序,所述车辆上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上锁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中,当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内时,通过另一把钥匙或者手机APP对车辆进行上锁时,车辆直接上锁,外人采取暴力等方式进入车内后,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从而将车辆盗走相比,本申请通过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的全部车门是否关闭;若所述全部车门关闭,则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以限制车辆启动。本申请避免了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内,车辆接收上锁信号后,车辆直接上锁,而是通过在车辆接收上锁信号时,车辆检测钥匙是否遗留在车内,若钥匙遗留在车内,则车辆执行相应响应操作,从而使得用户及时将遗留的钥匙拿走或者车辆将遗留的钥匙的启动功能禁用,以限制车辆启动。因此,本申请避免了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内,导致车辆直接上锁后,外人采用暴力等方式进入车辆,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从而将车辆盗走,进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车辆上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车辆上锁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车辆上锁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车辆上锁方法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上锁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车辆上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车辆上锁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车辆上锁方法包括:
步骤S110,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的全部车门是否关闭。
上锁信号是用户通过钥匙或者移动终端软件发送的,例如,该上锁信号可以是用户通过按压钥匙上的锁车按钮发送到的,也可以是用户通过与车辆绑定的手机APP发送的。
车辆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上锁信号后,车辆开始判断所有车门是否全部关闭,该判断方法可以是,通过安装在车门上的压力传感器采集车门的压力数值,若该车门的压力数值大于预先设定的车门的压力数值,则表明车辆车门已经关闭,也可以是,通过安装在车门上的位移传感器采集车门的位移数值,若该车门的位移数值大于预先设定的车门的位移数值,则表明车辆车门已经关闭。基于此,车辆可以确定所有车门已经关闭。
步骤S120,若所述全部车门关闭,则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
示例性的,所述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包括:
控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感应信号发生器发射感应信号。
车辆的感应信号发生器可以是低频感应天线,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发射感应信号的装置,以便用于发射寻找解锁装置的感应信号。
控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感应信号接收器接收反射信号,其中,所述反射信号是所述解锁装置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后发射的。
车辆的感应信号接收器可以是低频感应天线,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接收感应信号的装置,以便用于接收解锁装置发射的反射信号。
基于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可以是钥匙,也可以是具有钥匙功能的解锁卡片。
可以理解,车辆确认所有车门已经关闭后,开始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该判断方式可以是,PEPS(Passive Entry Passive Start,车辆无钥匙系统)驱动低频感应天线发送感应信号,感应钥匙接收到该感应信号后,发送反射信号,若车辆接收到感应钥匙发送的反射信号,则确定感应钥匙在车辆内;也可以是在感应钥匙内放置感应信号发生器,在车辆内放置一个感应信号接收器,当车辆内的感应信号接收器接收到钥匙内的感应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感应信号后,向车辆发送指示信息,车辆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则确定感应钥匙在车辆内。
步骤S130,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以限制所述车辆启动。
可以理解,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车辆提醒用户钥匙遗留在车辆内,避免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辆内,例如,该提醒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车辆仪表显示提示信息,也可以是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终端显示提示信息,还可以是车辆绑定的移动终端产生震动;提醒的次数可以是多次的,即,在用户没有确认已经阅读提示信息时,车辆的仪表或者车辆绑定的移动终端可以一直提醒用户,确保用户能够及时阅读提醒信息;在用户收到提示信息并及时拿走遗留的钥匙后,则避免了外人通过该遗漏的钥匙启动车辆。该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也可以是直接将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的功能禁用,将钥匙启动车辆的功能禁用后,则无法再通过该钥匙启动车辆,只有当用户通过正常的方式解锁车辆后,该钥匙被禁用的功能才会恢复。只要车辆采取了上述响应操作之一,都可以防止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内后,外人采取暴力等方式进入车辆后,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从而将车辆盗走。
示例性地,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包括: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辆的驱动装置,以供所述驱动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车辆的蜂鸣器鸣叫第一预定次数或所述车辆的灯光闪烁第二预定次数。
车辆的驱动装置,可以是车辆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模块)。
第一预定次数是预先设定的次数,该第一预定次数是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提醒用户,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预定次数可以是3次,也可以是4次;即第一预定次数能够及时有效的提醒用户即可,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预定次数也是预先设定的次数,该第二预定次数也是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提醒用户,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预定次数可以是3次,也可以是4次;即第二预定次数能够及时有效的提醒用户即可,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车辆确定钥匙遗留在车内并且第一次接收到上锁信号后,则向BCM发送控制信号,BCM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车辆喇叭鸣叫第一预定次数或车辆的灯光闪烁第二预定次数,以便向用户提醒钥匙遗留在车内。
示例性地,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还包括: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一提示信号至所述车辆的仪表,以供所述仪表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号,提醒所述车辆的用户,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车辆的仪表,可以是车辆的液晶仪表盘或者是车辆的中控显示屏。
可以理解,车辆确定钥匙遗留在车内并且是预设时间内第一次接收到上锁信号后,向车辆的液晶仪表盘或者中控显示屏发送提示信号,液晶仪表盘或者中控显示屏接收到提示信号后,在液晶仪表盘或者中控显示屏显示“车内检测到钥匙”。
示例性地,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还包括: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二提示信号至所述车辆绑定的移动终端,以供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第二提示信号,提醒所述用户,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
可以理解,车辆确定钥匙遗留在车内并且是预设时间内内第一次接收到上锁信号后,向车辆绑定的手机应用软件或者平板电脑应用软件发送提示信号,以供手机应用软件或者平板电脑应用软件接收到提示信号后,在手机应用软件或者平板电脑应用软件上显示“车内检测到钥匙”。
通过上述步骤,在用户将车辆钥匙遗留在车辆内,车辆接收到上锁信号,其中,该上锁信号是用户通过另一把车辆钥匙或者是与车辆绑定的手机APP发送的;车辆会自动检测所有车门是否已经关闭,其目的在于,防止车门未关闭的情况下,车辆对用户误发送的车辆上锁信号作出响应;车辆确认所有车门已经关闭后,开始检测车辆内是否遗留钥匙,确认钥匙遗留在车辆内,则开始判断是否是预设时间内首次接受到上锁信号,若确认是预设时间内第一次接收上锁信号,则向车身BCM输出控制信号,车身BCM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车辆的蜂鸣器鸣叫预定次数,并驱动车辆灯光闪烁预定次数;同时车辆向车辆的仪表和车辆绑定的手机APP发送提示信号,车辆的仪表和车辆绑定的手机APP接收到提示信号后,显示“车内检测到钥匙”,以用于明确提醒用户,钥匙遗留在车内。
与现有技术中,当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内时,通过另一把钥匙或者手机APP对车辆进行上锁时,车辆直接上锁,外人采取暴力等方式进入车内后,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从而将车辆盗走相比,本申请通过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的全部车门是否关闭;若所述全部车门关闭,则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以限制车辆启动。本申请避免了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内,车辆接收上锁信号后,车辆直接上锁,而是通过在车辆接收上锁信号时,车辆检测钥匙是否遗留在车内,若钥匙遗留在车内,则车辆执行相应响应操作,从而使得用户及时将遗留的钥匙拿走或者车辆将遗留的钥匙的启动功能禁用,以限制车辆启动。因此,本申请避免了用户无意识的将钥匙遗留在车内,导致车辆直接上锁后,外人采用暴力等方式进入车辆,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从而将车辆盗走,进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示例性地,参照图2,基于上述本申请车辆上锁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40,在预设时间内,若第二次接收到所述上锁信号,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辆的上锁装置,以供所述上锁装置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执行上锁操作。
预设时间是预先设定的时间,该预设时间是用于统计接收到用户发送上锁信号的次数,以供车辆确认是否是第二次接收到上锁信号,例如,该预设时间可以设定为6s,即车辆在6s内连续接收到2次上锁信号,则可以确认车辆是第二次接收到上锁信号;该预设时间也可以设定为5s,即该预设时间可以用于确认是否是第二次接收到上锁信号即可,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上锁装置,可以是车辆的车门锁系统,用于给车辆所有车门上锁,也可以是其他用于给车门上锁的装置。
可以理解,判断是否是预设时间内第二次接收到所述上锁信号的方式,可以是车辆每接收一次上锁信号,则对计数器进行加1操作,计数器每经过预设时间则重置一次,若计数器内的数值为2,则确定是预设时间内第二次接收到所述上锁信号;也可以是先对计数器进行赋值,该赋值的数值为2,当车辆每接收一次上锁信号,则对计数器进行减1操作,计数器每经过预设时间则重置一次,若计数器内的数值为0,则确定是预设时间内第二次接收到所述上锁信号。
可以理解,车辆确定钥匙遗留在车内并且在预设时间内第二次接收到上锁信号后,向车辆车门锁系统发送控制信号,车门锁系统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车门锁系统执行整车上锁操作。
为了避免车辆对用户在短时间内误发送的第二次上锁信号作出响应,例如,车辆接收到上锁信号,其中,该上锁信号是用户在短时间内无意识的连续按压两次锁车按键,或者是用户通过与车辆绑定的手机APP连续操作两次发送的。基于上述情形,可以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一个判断模块,通过采集第一次接收到上锁信号至第二次接收到上锁信号的时间间隔,并与预设时间数值进行比较;若该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数值,则表明车辆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的第二次上锁信号是误发送的,车辆判断出第二次接收到的上锁信号是用户误操作发送的,则不对计数器进行加1操作或者减1操作;若该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数值,则表明车辆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的第二次上锁信号是正常发送的,车辆判断出第二次接收到的上锁信号是用户正常发送的,则对计数器进行加1操作或者减1操作。
该预设时间数值可以设定为0.5s,并且预先告知用户,若想将钥匙遗留在车辆内并对车辆进行上锁,可以在第一次按压锁车按键或者通过与车辆绑定的手机APP向车辆发送上锁信号后,间隔0.5s以后再发送第二次上锁信号;通过此种方式,可以避免车辆对用户无意识的连续两次向车辆发送的上锁信号作出响应,导致无法提醒用户钥匙遗留在车辆内,产生安全隐患;该预设时间数值也可以是0.6s;即只要该预设时间能够判断车辆接收到的第二次上锁信号是否是用户误发送的即可,具体实施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步骤,在用户想将钥匙临时存放在车内时,可以在预设时间内再次向车辆发送上锁信号,车辆接收到上锁信号后,确认是预设时间内第二次接收到上锁信号,则向车门锁系统输出控制信号,车门锁系统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车门锁系统执行整车上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通过判断是否是预设时间内第二次接收到所述上锁信号,若是第二次接收上锁信号,则表明用户是有意将钥匙留在车内(该有意遗留在车内的情况,可以是用户想在车内休息,也可以是用户有其他想将钥匙临时遗留在车内的情况),避免了在用户有上述需求时,无法对车辆进行上锁,提高了用户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示例性地,参照图3,基于上述本申请车辆上锁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第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30,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上锁装置,以供所述上锁装置基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执行上锁操作。
步骤S340,在所述车辆上锁后,禁用所述解锁装置,其中,所述解锁装置是所述用户遗留在所述车辆内的。
禁用所述解锁装置,是指车辆将钥匙启动车辆的功能禁止使用,即在此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通过被禁用的钥匙启动车辆。禁用所述解锁装置的方法,可以是车辆控制PEPS系统将接收到的启动感应信号屏蔽,其中,该启动感应信号是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发送的,这样就禁用了该钥匙启动车辆的功能。
当用户通过正常解锁的方式解锁车辆后,车辆控制PEPS系统将屏蔽感应信号的功能关闭,这样就可以恢复车辆的正常使用,此种方式不仅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是一种替代性的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步骤,车辆确认钥匙遗留在车内后,又接收到用户通过另一把钥匙或者是手机APP发送的上锁信号,车辆向车门锁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车门锁系统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车门锁系统执行整车上锁操作。
在车辆上锁后,车辆控制PEPS系统将接收到的启动感应信号屏蔽,其中,该启动感应信号为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发送的;此种情况下,外人通过暴力等方式进入车辆内后,无法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这样就禁用了该钥匙启动车辆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通过整车上锁后,禁用遗留在车辆内钥匙的启动功能,有效的防止了外人采用暴力等方式进入车辆后,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直接启动车辆,将车辆盗走,极大的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财产。
下面结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当车辆所有车门关闭后,车辆通过安装在车门上的压力传感器采集车门的压力数值,若该车门的压力数值大于预先设定的车门的压力数值,则表明车辆车门已经关闭;确定车辆所有车门已经关闭后,车辆控制PEPS驱动低频感应天线去寻找车辆内是否存在智能钥匙,若低频感应天线接收到感应钥匙发送的反射信号,则确定车辆内存在感应钥匙,若低频感应天线未接收到感应钥匙发送的发射信号,则确定车辆内不存在感应钥匙。
车辆接收到用户通过另一把智能钥匙或者车辆绑定的手机APP发送的上锁信号,通过TBOX(telematics box,车联网系统)给PEPS发送整车上锁信号。
当PEPS接收到TBOX发送的上锁信号后,车辆结合低频感应天线扫描的状态去判断智能钥匙是否在车内。
若智能钥匙不在车内,则向BCM输出控制信号,BCM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BCM直接执行整车上锁动作,
若智能钥匙在车内,判断6s内接收到的上锁信号是否大于等于2,当接收到的上锁信号在6s内大于等于2次时[PEPS_Locktimer>=0x2(车辆6s内收到两次上锁信号指令),备注:计数器每6s重置一次],车辆控制TBOX向手机APP发送提示信号,手机APP接收到TBOX发送的提示信号后,手机APP显示弹窗提醒“车已上锁”,与此同时,车辆向BCM输出控制信号,BCM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BCM直接执行整车上锁动作。(此场景针对车主主观意愿把钥匙留在车内的情况。)
若智能钥匙在车内,但是6s内只接收到一次上锁信号(PEPS_Locktimer=0x1),向BCM发送PEPS_KeyIn Remind=0x1(钥匙在车内提醒)和PEPS_RKE Command=0x3(车辆解锁指令),BCM基于接收到的上述两条信号后,BCM执行整车解锁动作,并且BCM驱动“车辆喇叭鸣叫三声,灯光闪烁三次”进行提示,同时,车辆向车辆的仪表和车辆绑定的手机APP发送提示信号,车辆的仪表接收到PEPS_KeyIn Remind=0x1(钥匙在车内提醒)后,车辆的仪表通过人机交互提示“车内检测到智能钥匙”,车辆绑定的手机APP接收到提示信号后,显示弹窗提醒“车内检测到智能钥匙”。(此场景针对车主把车钥匙遗忘在车内的情况。)
同样作为优选实施例的替代实施方式,车辆确认钥匙遗留在车内后,又接收到用户通过另一把钥匙或者是手机APP发送的上锁信号,车辆向车门锁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车门锁系统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车门锁系统执行整车上锁操作。
在车辆上锁后,当车辆所有车门关闭后,车辆通过安装在车门上的压力传感器采集车门的压力数值,若该车门的压力数值大于预先设定的车门的压力数值,则表明车辆车门已经关闭。
确定车辆所有车门已经关闭后,车辆控制PEPS驱动低频感应天线去寻找车辆内是否存在智能钥匙,若低频感应天线接收到感应钥匙发送的反射信号,则确定车辆内存在感应钥匙,若低频感应天线未接收到感应钥匙发送的发射信号,则确定车辆内不存在感应钥匙。
车辆接收到用户通过另一把智能钥匙或者车辆绑定的手机APP发送的上锁信号,车辆控制TBOX给PEPS发送整车上锁信号。
当PEPS接收到TBOX发送的上锁信号后,车辆结合低频感应天线扫描的状态去判断智能钥匙是否在车内。
若智能钥匙不在车内,则向BCM输出控制信号,BCM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BCM直接执行整车上锁动作,
若智能钥匙在车内,则在BCM直接执行整车上锁动作的同时,车辆控制PEPS系统将接收到的启动感应信号屏蔽,其中,该启动感应信号为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发送的,此种情况下,外人通过暴力等方式进入车辆内后,无法通过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这样就禁用了该钥匙启动车辆的功能。
示例性的,本申请还提供车辆上锁装置,所述车辆上锁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全部车门是否关闭;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
本申请车辆上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车辆上锁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上锁设备。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图5即可为车辆上锁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车辆上锁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和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5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车辆上锁方法的步骤。
上述车辆上锁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5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5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502用于上述车辆上锁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503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MD),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503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01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车辆上锁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车辆上锁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上锁程序,所述车辆上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上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车辆上锁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车辆上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的全部车门是否关闭;
若所述全部车门关闭,则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以限制所述车辆启动;
其中,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包括,直接将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的功能禁用;
通过采集第一次接收到上锁信号至第二次接收到上锁信号的时间间隔,并与预设时间数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次接收到上锁信号后,执行所述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的全部车门是否关闭的步骤,在预设时间内,若第二次接收到所述上锁信号,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辆的上锁装置,以供所述上锁装置基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执行上锁操作;
若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数值,则表明车辆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的第二次上锁信号是误发送的,车辆判断出第二次接收到的上锁信号是用户误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包括:
控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感应信号发生器发射感应信号;
控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感应信号接收器接收反射信号,其中,所述反射信号是所述解锁装置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后发射的;
基于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包括: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车辆的驱动装置,以供所述驱动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车辆的蜂鸣器鸣叫第一预定次数或所述车辆的灯光闪烁第二预定次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一提示信号至所述车辆的仪表,以供所述仪表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号,提醒所述车辆的用户,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二提示信号至所述车辆绑定的移动终端,以供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第二提示信号,提醒所述用户,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还包括:
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上锁装置,以供所述上锁装置基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执行上锁操作;
在所述车辆上锁后,禁用所述解锁装置,其中,所述解锁装置是所述用户遗留在所述车辆内的。
7.一种车辆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为车辆上锁的上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的全部车门是否关闭;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全部车门关闭,则判断所述车辆的解锁装置是否在所述车辆内;
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解锁装置在所述车辆内,则执行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以限制所述车辆启动;
其中,相应的设备响应操作,包括,直接将遗留在车辆内的钥匙启动车辆的功能禁用;
比较模块,用于通过采集第一次接收到上锁信号至第二次接收到上锁信号的时间间隔,并与预设时间数值进行比较;
判断模块,用于若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数值,则表明车辆接收到的用户发送的第二次上锁信号是误发送的,车辆判断出第二次接收到的上锁信号是用户误操作。
8.一种车辆上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所述车辆上锁程序,所述车辆上锁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上锁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上锁程序,所述车辆上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上锁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90787.XA 2022-01-25 2022-01-25 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07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0787.XA CN114407833B (zh) 2022-01-25 2022-01-25 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0787.XA CN114407833B (zh) 2022-01-25 2022-01-25 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7833A CN114407833A (zh) 2022-04-29
CN114407833B true CN114407833B (zh) 2023-07-21

Family

ID=81276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0787.XA Active CN114407833B (zh) 2022-01-25 2022-01-25 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783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1294B (zh) * 2014-11-28 2017-11-28 东风汽车公司 防止智能钥匙误锁车内的控制方法
CN105966340B (zh) * 2016-05-11 2018-12-28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车厢内生命体防遗忘系统及方法
CN106218505B (zh) * 2016-08-29 2019-01-0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智能钥匙的控制方法、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和车辆
CN108528385B (zh) * 2018-03-21 2020-09-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防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617098U (zh) * 2018-12-28 2019-11-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汽车钥匙防遗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7833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9929B2 (en) System f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access and/or engine start authorization of a user in a vehicle
JP6565664B2 (ja)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
KR100586467B1 (ko) 차량용 보안 시스템
JP6336931B2 (ja)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
CN106444696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的诊断端口保护的系统
EP2784754A1 (en) Hands-fre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ning trunk
CN107672557A (zh) 车辆用控制装置
JP2014094680A (ja)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スマート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
CN114758432A (zh) 无装置车辆访问的渐进式锁定策略和远程锁定管理界面
CN105083212B (zh) 使用入侵传感器检测车门微启
JP5011686B2 (ja)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CN114407833B (zh) 车辆上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6139371B2 (ja)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JP2002269663A (ja) 車両用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JP4591189B2 (ja) 遠隔操作装置
CN112373344A (zh) 智能充电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JP2009209578A (ja) スマート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
JP6277847B2 (ja) 車載装置
JP2020100994A (ja) 車載装置
JP5429195B2 (ja)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JP2023048862A (ja) 車両、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341734A (ja) 車両用遠隔操作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5986542A (en) Vehicle anti-theft method
JP5368273B2 (ja) セキュリティアラームシステムの吹鳴遅延装置
JP2014059683A (ja) 自動料金決済車載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