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7823A -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7823A
CN114407823A CN202111453665.4A CN202111453665A CN114407823A CN 114407823 A CN114407823 A CN 114407823A CN 202111453665 A CN202111453665 A CN 202111453665A CN 114407823 A CN114407823 A CN 114407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ir inlet
air
generator
reinforc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36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明
赵前俊
杨仕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Jinan Shit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Jinan Shit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Jinan Shit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Jinan Shit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36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78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7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78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2Curtain-type airbags deploying mainly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their top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包括帘式气囊、气囊发生器以及气囊挂钩;所述帘式气囊顶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车架的气囊安装片以及用于连接气囊发生器的进气口;所述装置还包括导向支架、加强结构、发生器支架和进气口加强片;所述进气口加强片设置在进气口内部并弯折延伸至进气口正下方的帘式气囊内腔中,用于支撑进气口的气道并将气囊发生器产生的气体由进气口导入帘式气囊内腔。本发明通过采用导向支架、加强结构、发生器支架、隔热片和进气口加强片配合帘式气囊进行装配,使帘式气囊与车架连接后可以形成一整套气囊装置使用,相对于传统的帘式气囊装置,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更强,气囊使用的稳定性更好,功能更加完善。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侧面帘式气囊是设置在车门顶蓬两边的气帘,是车辆发生碰撞后可以对乘员侧面和头部进行防护的安全气囊。现有的汽车侧面帘式气囊在安装时需要与多个部件配合组装,现有的这些部件(如C柱导向支架、气囊发生器支架等)大多无法便捷地与车架装配固定,因此也会对气囊与车架的装配产生一定的影响。如CN214607418U中公开了一种全铝车身侧气帘C柱导向支架,具有车身侧围顶边梁;侧气帘;导向支架本体,导向支架本体上还设有导向面,导向面能够支撑侧气帘;挂耳固定支架,包括气囊固定板和安装部,气囊固定板与车身侧围顶边梁连接,安装部与气囊固定板连接;气囊挂钩,与车身侧围顶边梁连接;气囊发生器,与车身侧围顶边梁连接,可以有效提高侧气帘的爆破精确度,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但导向支架本体技能对气囊进行支撑并不能对其进行限位、导向,易导致气囊起爆后出现偏移、滑脱、无法到达预设保护区的现象;而且,挂耳固定支架本身无法与车架连接,需要采用额外的螺栓才能与车架进行装配,若螺栓松动,也会导致挂耳固定支架失去连接效果,从而影响气囊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又如CN214325048U中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器支架和帘式气囊,包括相互分离的前段支架和后段支架;前段支架安装在发生器出气口端,前段支架前端的前段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气体发生器沿轴向向前移动,前段支架上的前段预固定机构用于与车身连接;后段支架安装在气体发生器接插件端,后段支架后端的后段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气体发生器沿轴向向后移动,后段支架上的后段预固定机构用于与车身连接。该实施方式通过采用包括相互分离的前段支架和后段支架的两段式结构直接固定气体发生器两端,一方面能够降低支架成本和重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固定气体发生器出气口端,防止气体发生器出气口端窜动;但分体式的气体发生器支架在装配时会增加操作步骤,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也较差,不利于实际安装使用。同时,现有的帘式气囊多采用直通式结构,如CN202163390U中公开的一种帘式气囊气袋结构,包括气袋体,在气袋体内位于其进气口处设有衬套,在衬套上设有与气袋体的进气口重叠缝合的进气嘴,其特殊之处是:在气袋体进气口的上、下片上分别缝合有一面设有硅胶涂层的加强片,二个加强片的非涂层面相互对应,二个加强片位于进气口的两侧边缘分别缝合,在加强片与气袋体的连接一侧分别设有与加强片为一体的活动片,活动片分别压在衬套的进气嘴内侧;该方案通过将卡箍卡在加强片上,能够防止气体发生器在起爆瞬间脱落导致气帘失效;同时加强片的活动片借助气体回流会向气袋体的进气口前部收缩并封闭气袋进气口,密封性能好,能够有效防止气体发生器因气体回流而窜动导致气帘失效,确保帘式气囊工作可靠;但该加强片并不能对气流方向进行引导,发生器产生的高压气体直接冲击气囊后会造成不仅充气均匀性较差,而且会造成气囊局部损裂,从而影响气囊的安全使用。
现提供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通过采用导向支架、加强结构、发生器支架、隔热片和进气口加强片配合帘式气囊进行装配,使帘式气囊与车架连接后可以形成一整套气囊装置使用,相对于传统的帘式气囊装置,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更强,气囊使用的稳定性更好,功能更加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两侧顶棚下方车架上边缘处的帘式气囊、用于驱动帘式气囊起爆的气囊发生器以及用于连接车架的气囊挂钩;所述气囊发生器设置在帘式气囊中部上方并与帘式气囊内腔相连通;所述气囊挂钩连接在帘式气囊的一端;所述帘式气囊顶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车架的气囊安装片以及用于连接气囊发生器的进气口;所述装置还包括导向支架、加强结构、发生器支架和进气口加强片;所述导向支架位于帘式气囊远离气囊挂钩一端,用于帘式气囊收卷状态下的支撑和起爆状态下的导向;所述加强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每个气囊安装片上并与车架连接,所述导向支架与其对应的加强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生器支架套设在气囊发生器外侧并与车架连接,所述发生器支架上套设有用于锁固气囊发生器的卡箍;所述进气口加强片设置在进气口内部并弯折延伸至进气口正下方的帘式气囊内腔中,用于支撑进气口的气道并将气囊发生器产生的气体由进气口导入帘式气囊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架由塑料制备而成,导向支架包括竖向设置的上端部以及连接于上端部下方并向下弯折延伸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的中央设有凹陷部,所述上端部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关于凹陷部对称设置;所述上端部背面的上下端均设有用于连接车架的卡块;所述下端部呈圆弧状并由一端向另一端弯折延伸,所述下端部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包括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通孔二和通孔一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并关于通孔一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帘式气囊的气囊安装片和进气口弯折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片一、加强片二和加强片三;所述加强片一的中央设有安装孔一,加强片一两侧关于安装孔一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加强片二的中央设有安装孔二,加强片二两侧关于安装孔二对称设置有弯折的卡接脚,所述加强片一和加强片二关于气囊安装片对称设置并相互卡接,且其中一卡接脚处的加强片二上设有用于连接车架的卡钩;所述加强片三缝制在进气口弯折处的气囊安装片与进气口弯折处的缝隙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接脚和卡钩分别位于加强片二的两侧,所述卡钩与加强片二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卡钩的钩状开口面向加强片二。
进一步地,所述发生器支架包括包覆部和连接在包覆部下方的安装部;所述包覆部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发生器的通道,包覆部两端侧壁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槽,所述包覆部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发生器移动的限位件;所述安装部位于包覆部其中一侧壁的定位槽之间;所述安装部的底部中央设有让位槽,让位槽两侧的安装部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让位槽中央设有向通道外侧弯折的卡条。
更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孔包括装配孔一和装配孔二;所述装配孔一为腰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加强片是通过一个完整的片状结构弯折围合后缝制而成的密闭型筒状结构;所述进气口加强片包括进气端、导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和出气端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进气端的直径小于出气端的直径;所述导气端连接于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端的长度大于出气端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端的长度小于出气端的长度。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采用进气口加强片支撑进气口的气道,并对气囊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进行导向,既能使气体充入帘式气囊内腔后位于中间处再向侧面分散,确保了帘式气囊起爆后前后端均匀充气对车辆前后端乘员进行稳定的安全防护,又能对进气口气道弯折处以及气囊内腔侧壁进行防护,减少气囊发生器产生的高压气体的冲击力,避免了进气口气道弯折处损裂,延长了帘式气囊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采用塑料制备而成的导向支架对收卷的帘式气囊进行限位支撑,不仅生产成本较低,还能通过在帘式气囊起爆时进行导向,确保帘式气囊起爆后可以到达预设的保护区对乘员进行安全防护,避免气囊出现错位、滑脱的现象;
(3)本发明通过采用加强片一、加强片二和加强片三构成加强结构,使加强片一、加强片二与气囊安装片连接后与车架进行卡接装配,有效提升了气囊安装片的结构强度以及气囊安装片与车架的连接性,同时又能提升进气口弯折处气囊安装片与进气口弯折处缝隙的结构强度,减少缝隙在气囊起爆过程中产生损裂,保证了帘式气囊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和帘式气囊的稳定使用;
(4)本发明通过采用特殊形状的发生器支架,使发生器支架与卡箍配合后可以对气囊发生器进行固定,并通过发生器支架与车架装配,使气囊发生器可以通过发生器支架稳定装配在车架上,利于气囊发生器的稳定使用;
(5)本发明通过在气囊发生器下方的帘式气囊上设有隔热片,使隔热片在气囊起爆时隔绝气囊发生器运转产生的热量,避免帘式气囊在起爆过程中与过热的气囊发生器接触导致的破裂情况,确保帘式气囊可以稳定起爆使用;
(6)本发明通过采用导向支架、加强结构、发生器支架、隔热片和进气口加强片配合帘式气囊进行装配,使帘式气囊与车架连接后可以形成一整套气囊装置使用,相对于传统的帘式气囊装置,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更强,气囊使用的稳定性更好,功能更加完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向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囊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加强片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加强片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发生器支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进气口加强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进气口加强片第一实施例的展开图;
图13为本发明进气口加强片缝线位置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进气口加强片第二实施例的展开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导向支架1、上端部11、凹陷部12、通孔一13、通孔二14、下端部15、凹槽16、卡块17;
加强结构2、加强片一21、卡槽211、安装孔一212、加强片二22、安装孔二221、卡接脚222、卡钩223、加强片三23;
发生器支架3、包覆部31、定位槽32、限位件33、安装部34、让位槽35、装配孔36、装配孔一361、装配孔二362、卡条37;
卡箍4;
气囊发生器5;
帘式气囊6、气囊安装片61、进气口62;
气囊挂钩7;
隔热片8;
进气口加强片9、进气端91、导气端92、出气端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3所示,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两侧顶棚下方车架上边缘处的帘式气囊6、用于驱动帘式气囊6起爆的气囊发生器5以及用于连接车架的气囊挂钩7;所述气囊发生器5设置在帘式气囊6中部上方并与帘式气囊6内腔相连通;所述气囊挂钩7连接在帘式气囊6的一端;所述帘式气囊6顶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车架的气囊安装片61以及一个用于连接气囊发生器5的进气口62;所述装置还包括导向支架1、加强结构2、发生器支架3和进气口加强片9;所述导向支架1位于帘式气囊6远离气囊挂钩7一端,用于帘式气囊6收卷状态下的限位支撑和起爆状态下的导向;所述加强结构2可拆卸连接于每个气囊安装片61上并与车架连接,所述导向支架1与其对应的加强结构2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生器支架3套设在气囊发生器5外侧并与车架连接,所述发生器支架3上套设有用于锁固气囊发生器5的卡箍4;所述进气口加强片9设置在进气口62内部并弯折延伸至进气口62正下方的帘式气囊6内腔中,用于支撑进气口62的气道并将气囊发生器5产生的气体由进气口62导入帘式气囊6内腔;其中,导向支架1可以对收卷的帘式气囊6进行限位支撑,并可在帘式气囊6起爆时进行导向,确保帘式气囊6起爆后可以到达预设的保护区对乘员进行安全防护,避免气囊出现错位、滑脱的现象;加强结构2可以提升气囊安装片61的结构强度以及进气口62弯折处气囊安装片61与进气口62弯折处缝隙的结构强度,还能与车架卡接装配,保证帘式气囊6与车架的稳定连接;发生器支架3与卡箍4配合后可以对气囊发生器5进行固定,并将气囊发生器5通过发生器支架3与车架稳定连接;进气口加强片9可以支撑进气口62的气道,并对气囊发生器5产生的气体进行导向,既能使气体充入帘式气囊6内腔后位于中间处再向侧面分散,确保了帘式气囊6起爆后前后端均匀充气对车辆前后端乘员进行稳定的安全防护,又能对进气口62气道弯折处进行防护,减少气囊发生器5产生的高压气体的冲击力,避免了进气口62气道弯折处损裂,延长了帘式气囊6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支架1由塑料制备而成,导向支架1包括竖向设置的上端部11以及连接于上端部11下方并向下弯折延伸的下端部15;所述上端部11的中央设有凹陷部12,所述上端部1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关于凹陷部12对称设置;所述上端部11背面的上下端均设有用于连接车架的卡块17;所述下端部15呈圆弧状并由一端向另一端弯折延伸,所述下端部15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16;其中,上端部11和下端部15一体成型,使导向支架1可以通过上端部11的固定孔与车架装配固定,并通过卡块17与车架卡接固定,上端部11的凹陷部12可以让位汽车C柱,优化导向支架1结构,减少占用空间,利于导向支架1与车架的装配;而下端部15的凹槽16可以容纳气囊并对气囊进行限位支撑,避免气囊从导向支架1上偏移、滑脱,且下端部15的弯折延伸端可以对气囊进行导向,使气囊可以定向起爆,确保气囊起爆后可以达到预设的保护区对乘员进行安全防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包括通孔一13和通孔二14;所述通孔二14和通孔一1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并关于通孔一13对称设置;其中,通孔一13和通孔二14可以用于容纳螺栓,使导向支架1与车架连接时可以通过螺栓锁固;
如图3-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2设置在帘式气囊6的气囊安装片61和进气口62弯折处;所述加强结构2包括加强片一21、加强片二22和加强片三23;所述加强片一21的中央设有安装孔一212,加强片一21两侧关于安装孔一212对称设置有卡槽211;所述加强片二22的中央设有安装孔二221,加强片二22两侧关于安装孔二221对称设置有弯折的卡接脚222,所述加强片一21和加强片二22关于气囊安装片61对称设置并相互卡接,且其中一卡接脚222处的加强片二22上设有用于连接车架的卡钩223;所述加强片三23缝制在进气口62弯折处的气囊安装片61与进气口62弯折处的缝隙之间;其中,每个气囊安装片61上均设有与三个孔洞,当加强片一21和加强片二22贴合在相应气囊安装片61的两侧后,卡接脚222可以穿过外侧两孔洞与卡槽211相互卡接,不仅可以对气囊安装片61两侧进行防护,提高气囊安装片61两侧的结构强度,使固定螺栓可以穿过加强片一21、加强片二22和气囊安装片61中央孔洞与车架锁固,还可以通过加强片二22上的卡钩223与车架卡接装配,进一步提高气囊安装片61与车架的连接性,保证帘式气囊6与车架的稳定装配;而加强片三23可以对进气口62弯折处的气囊安装片61与进气口62弯折处的缝隙进行遮挡,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性,减少帘式气囊6起爆时缝隙处出现损裂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脚222和卡钩223分别位于加强片二22的两侧,所述卡钩223与加强片二22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卡钩223的钩状开口面向加强片二22;其中,分设在加强片二22前后两侧的卡接脚222和卡钩223可以优化加强片二22的结构,使加强片二22在与加强片一21相互卡接时,也可以通过卡钩223与车架进行卡接,实现对加强片二22的限位作用,提高加强片二22与车架的连接性,避免加强片二22与车架之间产生滑脱,从而保证帘式气囊6在车架上的稳定装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片三23的固定缝线沿进气口62弯折处边缘和气囊安装片61外形缝制,且进气口62弯折处的气囊安装片61与进气口62弯折处的缝隙之间还设有交错的加强缝线;其中,固定缝线可以使加强片三23更好地与进气口62弯折处以及进气口62弯折处的气囊安装片61固定,加强缝线可以增加加强片三23在进气口62弯折处以及进气口62弯折处的气囊安装片61之间的韧性,保证了加强片三23连接的稳定性,有效对进气口62弯折处的气囊安装片61与进气口62弯折处的缝隙进行加强防护;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生器支架3包括包覆部31和连接在包覆部31下方的安装部34;所述包覆部31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发生器的通道,包覆部31两端侧壁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槽32,所述包覆部3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发生器移动的限位件33;所述安装部34位于包覆部31其中一侧壁的定位槽32之间;所述安装部34的底部中央设有让位槽35,让位槽35两侧的安装部34上设有装配孔36,所述让位槽35中央设有向通道外侧弯折的卡条37;其中,发生器支架3可以通过包覆部31包裹在气囊发生器5外侧,使气囊发生器5放置在通道中,并配合套装在包覆部31两端定位槽32中设置的卡箍4,将气囊发生器5稳定锁固在通道中,利于气囊发生器5的固定装配;安装部34可以通过弯折的卡条37与车架卡接固定后再通过装配孔36与车架进行螺栓锁固,可以提升发生器支架3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使气囊发生器5可以通过发生器支架3稳定装配在车架上;而限位件33可以限制气囊发生器5在通道中的滑动位移,配合定位槽32中设置的卡箍4,可以有效避免气囊发生器5固定后出现松动、滑脱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孔36包括装配孔一361和装配孔二362;所述装配孔一361为腰孔;其中,安装螺栓可以穿过装配孔一361和装配孔二362使安装部34可以与车架锁紧固定,利于发生器支架3与车架的快速装配;而腰孔状的装配孔一361可以在安装部34装配过程中对安装螺栓的位置进行轻微调整,避免发生器支架3和车架因生产误差导致无法装配的现象;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生器支架3处气囊发生器5下方的帘式气囊6上设有隔热片8,隔热片8上涂覆有隔热涂层;其中,隔热片8可以在气囊发生器5工作时隔绝其运转产生的热量,避免帘式气囊6在起爆过程中与过热的气囊发生器5接触导致的破裂情况,确保帘式气囊6可以稳定起爆使用;
如图11-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加强片9是通过一个完整的片状结构弯折围合后缝制而成的密闭型筒状结构;所述进气口加强片9包括进气端91、导气端92和出气端93;所述进气端91和出气端9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进气端91的直径小于出气端93的直径;所述导气端92连接于进气端91和出气端93之间;其中,进气口加强片9与进气口62气道以及进气口62正下方的帘式气囊6内腔上边处(图13中C1、C2区域)均通过单针锁缝缝制而成,且单边缝制4次,每100mm针脚数为32±3个,并在线束收口处回针重叠缝制20~35mm,优选为20mm,用于加强缝线处进气口加强片9与气口62气道以及进气口62正下方的帘式气囊6内腔上边的连接性,使进气口加强片9可以稳定设置在进气口62内部并弯折延伸至进气口62正下方的帘式气囊6内腔中,且一体式的结构可以确保进气口加强片9的密封性,保证气囊发生器5产生的气体可以稳定导入帘式气囊6内腔中使气囊充气起爆,相对于传统的直通式结构,相互平行的进气端91和出气端93不仅能避免气流直冲进气口62弯折处或气囊内腔侧壁,减少气囊局部冲击力过大产生的损裂现象,还能确保注入帘式气囊6内腔的气体位于帘式气囊6内腔的中部横向段,利于气体向气囊内腔两侧均匀分散,从而确保帘式气囊6充气起爆后前后端的均匀性,确保帘式气囊6可以对车辆前后端乘员进行稳定的安全防护;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端91的长度大于出气端93的长度;其中,较长的进气端91更利于延伸至进气口62气道端口处,使进气口加强片9与传统气囊发生器5的稳定装配。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端91的长度小于出气端93的长度;其中,较短的进气端91更利于与延伸至进气口62气道内部的气囊发生器5出气管稳定装配,使进气口加强片9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气囊发生器5的稳定装配。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通过采用导向支架1对收卷的帘式气囊6进行限位支撑,使帘式气囊6在起爆时可以进行导向,确保帘式气囊6起爆后可以到达预设的保护区对乘员进行安全防护,避免气囊出现错位、滑脱的现象;加强结构2可以提升气囊安装片61的结构强度以及进气口62弯折处气囊安装片61与进气口弯折处缝隙的结构强度,还能与车架卡接装配,保证帘式气囊6与车架的稳定连接;发生器支架3与卡箍4配合后可以对气囊发生器5进行固定,将气囊发生器5通过发生器支架3稳定装配在车架上;进气口加强片9可以支撑进气口62的气道,并对气囊发生器5产生的气体进行导向,既能使气体充入帘式气囊6内腔后位于中间处再向侧面分散,确保了帘式气囊6起爆后前后端均匀充气对车辆前后端乘员进行稳定的安全防护,又能对进气口62气道弯折处以及气囊内腔侧壁进行防护,减少气囊发生器5产生的高压气体的冲击力,避免了进气口62气道弯折处以及气囊内腔侧壁的损裂,延长了帘式气囊6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两侧顶棚下方车架上边缘处的帘式气囊(6)、用于驱动帘式气囊(6)起爆的气囊发生器(5)以及用于连接车架的气囊挂钩(7);所述气囊发生器(5)设置在帘式气囊(6)中部上方并与帘式气囊(6)内腔相连通;所述气囊挂钩(7)连接在帘式气囊(6)的一端;所述帘式气囊(6)顶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车架的气囊安装片(61)以及用于连接气囊发生器(5)的进气口(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支架(1)、加强结构(2)、发生器支架(3)和进气口加强片(9);所述导向支架(1)位于帘式气囊(6)远离气囊挂钩(7)一端,用于帘式气囊(6)收卷状态下的支撑和起爆状态下的导向;所述加强结构(2)可拆卸连接于每个气囊安装片(61)上并与车架连接,所述导向支架(1)与其对应的加强结构(2)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生器支架(3)套设在气囊发生器(5)外侧并与车架连接,所述发生器支架(3)上套设有用于锁固气囊发生器(5)的卡箍(4);所述进气口加强片(9)设置在进气口(62)内部并弯折延伸至进气口(62)正下方的帘式气囊(6)内腔中,用于支撑进气口(62)的气道并将气囊发生器(5)产生的气体由进气口(62)导入帘式气囊(6)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1)由塑料制备而成,导向支架(1)包括竖向设置的上端部(11)以及连接于上端部(11)下方并向下弯折延伸的下端部(15);所述上端部(11)的中央设有凹陷部(12),所述上端部(1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关于凹陷部(12)对称设置;所述上端部(11)背面的上下端均设有用于连接车架的卡块(17);所述下端部(15)呈圆弧状并由一端向另一端弯折延伸,所述下端部(15)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包括通孔一(13)和通孔二(14);所述通孔二(14)和通孔一(1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并关于通孔一(13)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2)设置在帘式气囊(6)的气囊安装片(61)和进气口(62)弯折处;所述加强结构(2)包括加强片一(21)、加强片二(22)和加强片三(23);所述加强片一(21)的中央设有安装孔一(212),加强片一(21)两侧关于安装孔一(212)对称设置有卡槽(211);所述加强片二(22)的中央设有安装孔二(221),加强片二(22)两侧关于安装孔二(221)对称设置有弯折的卡接脚(222),所述加强片一(21)和加强片二(22)关于气囊安装片(61)对称设置并相互卡接,且其中一卡接脚(222)处的加强片二(22)上设有用于连接车架的卡钩(223);所述加强片三(23)缝制在进气口(62)弯折处的气囊安装片(61)与进气口(62)弯折处的缝隙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脚(222)和卡钩(223)分别位于加强片二(22)的两侧,所述卡钩(223)与加强片二(22)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卡钩(223)的钩状开口面向加强片二(2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支架(3)包括包覆部(31)和连接在包覆部(31)下方的安装部(34);所述包覆部(31)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发生器的通道,包覆部(31)两端侧壁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槽(32),所述包覆部(3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发生器移动的限位件(33);所述安装部(34)位于包覆部(31)其中一侧壁的定位槽(32)之间;所述安装部(34)的底部中央设有让位槽(35),让位槽(35)两侧的安装部(34)上设有装配孔(36),所述让位槽(35)中央设有向通道外侧弯折的卡条(3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36)包括装配孔一(361)和装配孔二(362);所述装配孔一(361)为腰孔。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加强片(9)是通过一个完整的片状结构弯折围合后缝制而成的密闭型筒状结构;所述进气口加强片(9)包括进气端(91)、导气端(92)和出气端(93);所述进气端(91)和出气端(9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进气端(91)的直径小于出气端(93)的直径;所述导气端(92)连接于进气端(91)和出气端(93)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91)的长度大于出气端(93)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91)的长度小于出气端(93)的长度。
CN202111453665.4A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Pending CN1144078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3665.4A CN114407823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3665.4A CN114407823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7823A true CN114407823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64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3665.4A Pending CN114407823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782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0802A (ja) * 2002-01-08 2003-07-15 Nippon Plast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CN1762742A (zh) * 2004-10-21 2006-04-2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JP2014091420A (ja) * 2012-11-03 2014-05-19 Takata Corp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205836952U (zh) * 2016-07-12 2016-12-2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柱总成及具有该b柱总成的汽车
CN209600445U (zh) * 2018-12-25 2019-11-0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气帘发生器安装支架及安全气帘
CN210083151U (zh) * 2019-05-15 2020-02-18 长春富晟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侧气囊侧导向布装置
CN211252515U (zh) * 2019-12-19 2020-08-14 江苏惠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成型与局部缝制加强片相结合结构的安全气囊
CN214607418U (zh) * 2020-12-15 2021-11-05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铝车身侧气帘c柱导向支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0802A (ja) * 2002-01-08 2003-07-15 Nippon Plast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CN1762742A (zh) * 2004-10-21 2006-04-2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JP2014091420A (ja) * 2012-11-03 2014-05-19 Takata Corp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205836952U (zh) * 2016-07-12 2016-12-2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柱总成及具有该b柱总成的汽车
CN209600445U (zh) * 2018-12-25 2019-11-0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气帘发生器安装支架及安全气帘
CN210083151U (zh) * 2019-05-15 2020-02-18 长春富晟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侧气囊侧导向布装置
CN211252515U (zh) * 2019-12-19 2020-08-14 江苏惠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成型与局部缝制加强片相结合结构的安全气囊
CN214607418U (zh) * 2020-12-15 2021-11-05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铝车身侧气帘c柱导向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4559B2 (en) Airbag apparatus
US20030178824A1 (en) Head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KR20020059681A (ko) 사이드 커튼 에어백 모듈
CN102219010B (zh) 安全气囊安装系统
CN101531171B (zh) 用于固定汽车侧面气囊的托架
JP2004058848A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338071B2 (en) Guide unit for guiding curtain airbag and curtain airbag device
JP2009056873A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CN114407823A (zh)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装置
JP201023504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550315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900787B2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078717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55840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
JP2004182144A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858437B1 (ko) 커튼 에어백 시스템 부설 차량의 센터 필라 트림 설치구조
JP5627200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814003B2 (en) Head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with inflator attachment bracket
JP516694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0540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3203171A (ja) エアバッグ
CN219467704U (zh) 一种自带导向支架的侧气帘结构
JP2006347264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取付部構造
JP4948215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537820A (zh) 用于车辆帘式气囊的拉片支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