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76C - 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76C
CN1143176C CNB971021198A CN97102119A CN1143176C CN 1143176 C CN1143176 C CN 1143176C CN B971021198 A CNB971021198 A CN B971021198A CN 97102119 A CN97102119 A CN 97102119A CN 1143176 C CN1143176 C CN 114317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film
box
opening
chambe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71021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044A (zh
Inventor
R・施罗德
R·施罗德
P·莱尔门
袼孤
D·恩格斯曼
C·斯坦纳
吕锵
J·海德里希
H·吕尔力
P·科普夫
格克
J·施拉格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fa Gevaert AG
Original Assignee
Agfa Gevaer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fa Gevaert AG filed Critical Agfa Gevaert AG
Publication of CN1164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28Locating light-sensitive material within camera
    • G03B17/30Locating spools or other rotatable holders of coiled fil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能卷绕在胶卷盒内的胶卷的照相机,它具有一个形成一个不透光内机体的中央机组,在其中设有一个接纳胶卷盒的胶卷盒室和一个胶片导引装置,它还具有一个包绕中央机组的外机体,其中,中央机组的胶卷盒室可以被一个可卸下的盒室盖所闭合,盒室盖可以通过一个在外机体上的开口被接触到。

Description

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尤其涉及用于能卷绕在胶卷盒内的胶卷的照相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般称为一次性的照相机,这种照相机在被送往销售商之前由制造者配以一个用作记录材料的胶卷,然后就以这样的准备好可用的套装经由销售商到达最终购买者。最终购买者就能够直接摄影出相当于胶卷上的帧数或幅面数的照片。之后,他将整个照相机连同其中已曝光的胶片送至一个冲印商,在那里胶片被取出、冲洗和影印。当冲印后的胶片及从其印出的照片交给顾客时,其内已无胶片的照相机并不交还给顾客,而是由冲印商经检查该照相机部件认为其适于在重新装配后的照相机再用后以其部件的形式送还给有关制造商。否则,不再适于重新应用的照相机部件就被送入回收过程。当照相机使用者需要继续摄影时,他可以获得一个由制造商重新装配了未曝光胶片的新的或重新整修的照相机。
因此,当使用这种类型的照相机时,使用者就不需要将未曝光的胶片装入照相机内或是将已曝光的胶片从照相机中取出。从使用者的观点看,这种类型的照相机因而被描述成为一个“一次性照相机”或者是一个“带镜头的胶片”,因为它主要设有一个胶片盒,盒上装有用于一帧一帧地曝光和一帧一帧推动胶片前进的功能件,因而在这方面就被增大而成为一个照相机。然而,如上所述,“一次性照相机”这名称并不排除至少将其一部分部件送回至制造商后重新被用到同一结构形式的新照相机的组件上。
为了经济的理由,这种类型的一次性照相机必须以较简单的方式制造并且制造成本低廉。在这一方面都知道凡是对照相机的操作是主要的部件,如用于装纳胶片,导引和推动胶片的部件以及用于对胶片一帧一帧曝光的快门都可以集中在一个形成一个不透光的内机体的中央机组中,内机体可以包在一个由塑料或甚至一部分仅由硬纸板制成的较简单的壳体内。
从德国专利DE4414854A1中可得知中央机组可以包在一个外机体内,外机体是由两个大致对称的塑料外壳装配而成,而该两个壳体可以被锁住,用粘接剂连接,或者用一条围绕着的连接带将它们相互连接在一起。
当这种类型的照相机在其中的胶片一帧一帧地曝光之后由使用者送至被委以冲印的冲印商后,外机体就需要在那里被打开以便从中取出胶片,这通常是通过撬开照相机而完成的。当机体被打开时,随之而来的对照相机部件的操作和处理对冲印商来说是个不小的劳力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照相机,最好是本文开头所述的那种一次性照相机,它可以不打开包住中央机组的外机体而从一个制成为一个不透光的内机体的中央机组中取出胶片。
这一目的根据本发明是这样达成的,即一种用于能卷绕在胶卷盒内的胶卷的照相机,其包括:(a)不透光内机体1,其具有接纳胶卷盒6的胶卷盒室5和一个胶片导引装置,其中该胶片导引装置用于在胶片放置在所述内机体1中并朝向所述胶卷盒6输送时导引该胶片;(b)外机体2,其包绕所述内机体1并具有开口,其中该开口允许将所述胶卷盒6从所述内机体1的胶卷盒室5卸下;以及(c)盒室盖11,其可移动地安置成靠近所述外机体2的开口,并以不透光的方式盖住所述胶卷盒室5;其中:(d)所述外机体2由两个壳体3、4形成,该两个壳体3、4可以在其选定的边沿33、34处适合于相互连接;以及(e)所述外机体(2)的开口由所述壳体3、4的相对边沿部分42、43形成。
本发明的其它形式可从下面的具体描述中获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其优点较详细地予以描述。附图中:图1显示出朝着照相机前表面观望的制成为一个一次性照相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照相机外形的透视图;
图2显示出朝着其前表面观望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这一类型照相机外形的透视图;
图3显明出朝着其背面观望的图1或2中所示的照相机外形的透视图
图3A是图3主题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显示出从底部观望的图2中所示的照相机外形的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照相机的部件分解图;
图6显示出从前方观望前壳体已去除的图2的照相机内部构造的示意图;和
图7是带有一个围绕着的连接带的图1的主题的部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以及随后的附图中显示出本发明的一种一次性照相机的各种实施例,它们的基本构造大体上相同。实际上,它们之间的不同仅在于除了如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存在的部件之外,图2中所示实施例还包括有一个闪光装置,该装置下文中将详细叙述。在下文中除了有关前述闪光装置的描述部分之外,对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描述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的实施例。
前述实施例的外形都显示在图1至4中。此外,如图5中特别显示的,这些实施例的构造主要包括一个中央机组1和一个外机体2,外机体由两个连在一起的大致对称和基本上坚硬的壳体3、4装配而成,外机体2几乎在各个侧边上完全包围着单独的中央机组1。
下面首先详细描述中央机组1。
在图5中仅仅示意地示出而在图6中以图解详细描述的中央机组1,用于以一个相应的胶卷盒接纳照相胶卷,并且装配有用以一帧一帧地曝光和一帧一帧地推动胶片前进的主要部件。
具体地说,形成一个不透光内机体的中央机组1中设置有一个从朝着准备摄影的物件方向观望处于右端部位处的胶卷盒室5用以接纳一个胶卷盒6,还设置有一个从朝着准备摄影的物件方向观望处于左端部位的胶卷室7用以接纳一个松散的胶卷,该松散胶卷在图6或其它的附图中都未显示。胶卷盒6基本上是圆筒形的,但具有一个从其弯曲的表面切向突出的胶片开孔用以让胶片通过。
这种类型的圆筒形胶卷盒通常也称为胶片筒。胶片和胶片盒最好能对应于一种包装体系,这种体系在公众中以“先进照相机体系”而知名,并在例如US-PS5251840中有详细的描述。胶卷盒室5的截面与胶卷盒6的截面形状相符合。
也装在中央机组1内但未予描述的1个胶片推进装置包括一个刻有花纹的用于操作的胶片推进轮10(特别显示在图3中)。它用于将胶片从胶卷室7一帧一帧地推进向前经过一个影象孔9(下文将详细描述)至胶卷盒6。为此目的,当胶卷盒插入到胶卷室5内时,一个能转动地安装在胶卷盒6内但图中未显示的胶片卷轴与胶片推进轮10相耦合(其方式图中未显示)。为了记下帧数,一个帧数计数盘(该盘为业内所熟知也未详细在图中显示)也设置在中央机组1上。这帧数记数5盘连接在前述的胶片推进装置上由其驱动,并由胶片推进装置将帧数记数的步伐调整得与胶片在连续照片间一帧一帧推进的步伐相一致。
当一个在底部的基本上是平扁和圆形的盒室盖11(其形状相当于胶卷盒室5的横截面)绕着安装在中央机组1上的枢纽12从其图6中实线所示的闭合位置枢转至图6中虚线所示的开放位置时,胶卷盒6可以从底部插入到中央机组的胶卷盒室5内。图4显示出盒室盖11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底视图,在这个位置上它利用一个迷宫式密封或一个毡环(未显示)将胶卷盒室封闭成不透光,这时在胶卷盒室5的底边缘处形成一个压配合,从而外界的环境光就不可能进入胶卷盒室5内因此也不会进入中央机组1的其它内部空间。
此外,一个摄影镜头设置在中央机组1上;它由一个或多个镜头组成并且最好配有消球差镜头面。在中央机组1的内部空间形成一个胶片推进道并构成一个不透光内机体的影象孔9位于摄影镜头的后面介于胶卷盒室5和胶卷室7之间。从镜头8看,胶片推进道最好具有一个朝着背部稍许凹入的曲度,以便能获得一个对其影象畸变效应较简单的纠正。
中央机组1还包括一个图中未显示的照相快门,安置在摄影镜头8的光轴上。快门有一个快门开启装置连接在一个用手操动的快门铵钮13上,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
此外,中央机组1还包括一个取景器的物侧镜14。
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央机组1还包括一个电子闪光装置。图2仅显示出闪光灯沅15和一个用手操作的开关16用以开启一个充电装置(未显示),用以向一个闪光装置的充电电容器(未显示)充电。
下面较详细地描述用以接纳和包住中央机组1的带有两个壳体3、4的外机体2。
当机体2的两个壳体3、4(图5中各自单独地显示)相互连接成如图1至4中所示的位置时,它们联合地形成朝着摄影镜头观看时机体2的右和左端头部位17、18。该两个机体端头部位17、18各在它们的周边形成大致为圆柱形弯曲表面的部分,而它们的轴向长度和它们的直径的尺寸使它们可以在它们的内部接纳和包住中央机组1的右和左端头部位,其中的胶卷盒室5用于接纳胶卷盒6而胶卷室7用于接纳胶卷。
在两个侧体端头部位17、18之间,壳体3、4各具有大致凹的圆筒形外机体面19、20,其圆筒体的轴心各自平行于机体端头部位17、18的圆筒体轴心。然而,壳体3、4的这些凹的圆筒形前和后机体面19、20的曲率半径却大大地大于机体2的圆筒形端头部位17,18的曲率半径。在各自的圆筒体轴心的方向上,这些机体面19、20各自从壳体3、4的一个平的底部部分21、22分别伸展至一个平的顶部部分23、24。底部部分21、22与顶部部分23、24当壳体3、4相互搭置在一起时各自分别形成机体的半个底和顶外表面。
前和后壳体3、4分别的凹的圆筒形面19、20各自朝着机体2内部凹入,因而两个壳体3、4的机体面19、20的顶和底边缘各自连合形成一个大致为双凹面的轮廓,如图4中具体所示。因此机体2的底部部分21、22和顶部部分23、24的弯曲边沿形成一个完全相同的两面凹的轮廓。
一个凸形的朝着摄影镜头方向向前向外弯曲的机体突出件25从前壳体3的凹的圆筒形机体面19朝着摄影镜头8的光轴的方向突出。这个机体突出件朝着机体面19形成下和上台阶面,该台阶面在平行于摄影镜头8的轴心的平面内延伸。机体突出件25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中心的开孔,其中插有一个大致为锥形的起皱纹的管体28,并且最好是使其夹持在其内。当照相机的装配完成后,中央机组1的摄影镜头8被设置在紧接于管体之后,从而在管体28和设置在其后的摄影镜头8的镜头之间不致形成一个太大的间隙,因此,即使当照相机例如被用在沙滩上时沙粒或其它异物基本上被防止进入其内。
以同样的方式,一个凸形的朝着后部弯曲的机体突出件29同样地从后壳体4的凹的圆筒形机体面20沿着摄影镜头8的光轴方向突出。这个机体突出件同样地在机体面20上形成下和上台阶面30、31以及另一个台阶面32,它在内部用于接纳胶片道,胶片道朝着后部弯曲并且由中央机组1的影象孔9来确定。
前和后机体突出件25、29最好与相关的壳体3、4为一个整体,并且也同样是基本上刚性的构造。机体突出件25、29因此在相关的壳体3、4内结合成一体。在装配好的状态下,前和后壳体3、4的机体突出件25、29大致是相互对称的,而两个壳体3、4的相互接合的环绕边沿33、34形成一个对称平面,当它们连接在一起时,对称平面垂直于摄影镜头8的光轴线,该对称平面沿着机体的底部和顶部面的长度将其大致上一分为二。
前壳体3形成一个平行面板35,中央机组1的取景器镜头14位于其后。此外,后壳体4上形成有一个取景器目镜36,目镜位于取景器镜头14的光轴线上和在较厚的机体突出件29的弯曲部分上介于台阶面31和32之间。
另外,在图2中所示实施例中,前壳体3上还形成有一个扩散透镜37位于中央机组1的闪光源15的前面,还形成有一个用于通过闪光装置的充电开关16的小孔,该开关存在于中央机组1上。
为了使设置在照相机顶侧的手动快门按钮13的安装简单化,壳体3、4的边沿33、34上各有一个半月形的凹凸纹38、39在顶部部分23、24的相对部位处。这两个凹凸纹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形开口以备配入快门按钮13的一个围绕安装环40。此外,后壳体4上具有一个狭槽形的开口41,通过该开口,中央机组1的胶片推进轮10的一部分向外突出。
壳体3、4在它们边沿33、34的对向部分的下侧也具有凹凸纹42、43,该两个凹凸纹合在一起在机体2的底部形成一个开口42-43,当照相机装配完成时,盒室盖11即位于这开口处。由于盒室盖11的尺寸比较大,这些凹凸纹42、42也同样比较大并且一直延伸至两个壳体3、4的底部部分21、22每个相邻弯曲边缘的附近。然而,这些弯曲边缘跟随着相应壳体3、4的机体面17、18的凹形轮廓。其结果是壳体3、4的两个底部部分21、22的底面在开口42-43的附近减小成一个大致为镰刀形的相反方向向外弯曲的形状。底部部分21、22的这些镰刀形部分虽然它们很狭窄但仍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因为它们是与壳体3、4的周围部分连成一体的。
胶卷盒室5的盒室盖11以台阶的形式向下突出在中央机组1的底侧上,因此当壳体3、4被放在中央机组1上时,固定在后者上的盒室盖11正好位于由壳体3、4的凹凸纹42、42所形成的机体2的开口处而不会被壳体3、4所遮盖。因此外机体2将中央机组1的盒室盖11留出来可以从外面接触到。盒室盖使由壳体3、4的底部部21、22所形成的照相机的底平面成为完整的。当照相机装配完成时处于关闭位置的盒室盖11的边沿与壳体3、4的底部部分21、22所形成的机体底部端接成大致为齐平的。当盒室盖11被打开将胶片取出时不会受到壳体3、4的阻挡。
由于上述的结构方式,壳体3、4可以在装配照相机时由制造商将其分别从前方和后方推向中央机组1上,然后固定在其上,在这里,后壳体4上的狭槽形开口41可以接纳中央机组1的胶片推进轮10,而在将快门按钮13的半个安装环40插入到前壳体3的半月形凹凸纹38内之后,后壳体4的半月形凹凸纹39就能接合在仍旧是自由的快门按钮13的安装环40的半个圆周上,这样,快门按钮13就被安装在由凹凸纹38、39所形成的机体2顶部的开口中。在此同时,壳体3、4的底部部分21、22的镰刀形部分(这镰刀形部分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环)用所形成的开口42-43包围着盒室盖。这使得照相机的装配特别简易。合适的支持元件,例如支持肋(未显示)被设置在中央机组1和/或壳体3、4的内表面上,以便准确地将中央机组1安装在由壳体3、4连在一起形成的机体2的内部。
在壳体3、4的靠近它们的边沿33、34处各有一个表面分阶44、45,当壳体3、4连在一起时两个表面分阶一起形成一条围绕槽沟46。在相应的边沿33、34和分阶44、45之间的壳体部位是平的,因而在槽沟46的部位内本体2同时又形成一条带有平的框面的围绕框,这个框增加了由壳体3、4形成的外机体3、4的机械稳定性。在图7中单独显示的一条围绕条状连接带47插入在槽沟46中。这连接带由挠性材料构成;它将两个壳体3、4连接和固定在一起成一个连在一起的状态。在此同时,这连接带47还有助于形成上述的围绕机体框。连接带47的两个自由端47a、47b被夹住在快门按钮13的安装环40下面从而被固定住不会遭到无意的被拆下或扯开。连接带47最好用塑料制成,并且或者被制成一条粘接带,或者与图8中所示的不同,制成一条环形的弹性带,它或者环形地绕在按钮13的周围,或者也有可能将按钮盖住然后通过该带按压按钮。
由壳体3、4形成的槽沟46也可以继续对齐地延伸到盒室盖11的外表面上,从而使连接带47也被导引经过盒室盖11将其盖住在其闭合的位置上,如图4中所示。连接带47这样就形成一个密封件,在两个相对的边缘处贴在盒室盖11的上面,这可以保护盒室盖11不致被照相机使用者违反规程无意中打开。在照相之时或之前的任何有害的光线的进入中央机组1的胶卷盒室5内的危险因而被减小了或消除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它与各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在中央机组1上不设置枢纽,因而当照相机封装时,盒室盖11是作为一个未被固定的单独部件来提供的,通过压配的方式从机体外连接到胶卷盒室6的底部边缘上。
在上述所有的实施例中,在其关闭胶卷盒室5的位置上,盒室盖11还可以另外通过一块密封片(未显示)来保护其不被无意地打开,密封片最好能从外部粘上。这可以贴在盒室盖11的整个边沿上,也可以部分地盖住壳体3、4的底部部分21、22的镰刀形部分。这种类型的密封片可以在围绕连接带47上一体形成即与后者形成一个单件。前述的密封片还可以担任在胶卷盒室5和盒室盖11之间提供不透光密封的作用,因而一个在胶卷盒室5和盒室盖11之间的专用的迷宫式密封就可以省免了。
连接带47和/或用于盒室盖11的密封片当胶卷盒室6开启时也能够担任用于迥转开启盒室盖11的枢纽12的作用,因而机械地构成的枢纽12也可以予以省免。
由于在机体端头部位17、18和朝着这些端头部位定向的机体突出件25、29的侧翼之间摄影镜头8光轴两侧部分中朝着照相机内部的凹形圆筒形曲度,壳体3、4的前和后表面19、20各形成深于这些机体端头部位的凹穴60、61、62、63。这样在照相机体2上就形成了右和左凹入的抓手,两者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上都有,因而照相机的两个侧面端头部位可以各被使用者的双手很好地和牢牢地抓住。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序言中提到的关于甚至在艰难的照像条件下安全地操用照相机的优点因此就获得了保证。此外,上述的实施例还能保护在沙滩上或运动时不使沙粒和溅水侵入,而且还可以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得到保护和防止被弄脏。
为了在前和后机体表面19、20上,摄影镜头轴心的两侧形成上述的凹穴60、61、62、63,如果不用上述的凹的圆筒形表面外形,而也可用与此不同的圆形外形或形成棱边的外形。在每种情况下相互对向的机体表面19、20可以如上述实施例那样是相对于接合平面成大致对称的或者也可以是不对称的,接合平面由两个壳体3、4的壳边沿33、34所形成并且垂直于摄影镜头轴心。
当使用者在照相后将照相机带至所委托的冲洗单位后,连接带47就可以在盒室盖11的部位处予以分开以便打开中央机组1的盒室盖11从中取出内装的胶卷盒6。借助靠近盒室盖11的机体2角隅处的壳体3、4上开出的两个开口49、50(图3和3A),将适合于此目的的一种工具插入就变得容易了。在连接带47该位置处还可以设置一个断裂点,使得在盒室盖11部位处撕开连接带更为容易。如果盒室盖11是由一块粘接片按上述方式密封住的,后者就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撕开从而打开盒室盖,而粘接片就被有意识的丢弃。
通过将连接带47和/或密封片撕开,盒室盖11就至少在一侧被暴露在外,因而就能将其打开形成图6中虚线所示的位置或者将其完全除去。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将胶卷盒室5内的胶卷盒6连同其已曝光的胶片从照相机中取出,该胶片是通过每次操动胶片推进轮10在一帧一帧的曝光过程中一帧一帧地分次卷绕到胶卷盒6内的。因为盒室盖11位于由壳体3、4的凹凸纹42、43所形成的开口42-43处,它就能以上述的方式被打开而不必将壳体3、4整个地或部分地从中央机组1和/或互相地拆卸开或移开。
上述实施例的另外改良形式包括不使用连接带47或者除其之外在沿着壳体3、4的边沿上设置锁定装置(未显示)。壳体3、4可以使用这些锁定装置被相互锁在一起。如果不用这方式,两个壳体3、4也可以在相邻接的面上用粘接剂粘在一起。
壳体3、4连同相连的机体突出件25和29最好用透明的塑料注模而成。因此,壳体3、4的凹的圆筒形机体面19、20的内侧包括前和后机体突出件25、29的内表面可以盖以挠性的插入件51、52,插入件最好由印制纸或纸板或者由一张箔页构成,插入件紧紧地贴靠在壳体的前述内表面上。该两个插入件51、52可以或者被单独地切开或者成为一个整件,如图5的展开图所示。插入件51、52以及另一个用于贴靠在壳体3、4的顶部部分23、24的内表面上的插入件53分别在摄影镜头8,取景器镜头14和取景器目镜36以及任选地在扩散透镜37的部位处具有相应的开口54、55、56,另外在操作元件10、13和任选地16处还具有另外的开口57、58,所有这些部件都是向外突出于中央机组1之外的。
由壳体3、4的底部部分21、22所形成的机体底也可以在内部盖以一个插入件(未显示),但可与插入件53的外形相似,它具有一个开口以暴露盒室盖11。因此,由壳体3、4形成的机体的内表面整个地都为插入件所盖住,插入件可以从一个整件上切出然后相应地折叠因而更为方便地将它们插入到壳体3、4中。
将插入件51、52装配在壳体3、4的体面19、20(包括机体突出件25、29)的弯曲内侧上将更为简易化如果将其制成这些机体突出件25、29的轮廓,使得分别在朝着体面19和20一侧的台阶面24、25和28的纵向边沿和朝着机体突出件25、29的弯曲面一侧的这些台阶面的纵向边沿在展开图中各具有相同的长度。因此在插入件51、52上设置相应长度的切口或相应长度的狭缝从而使在相应切口或狭缝一侧上相应插入件的部位能够配合在相应壳体3、4的内表面上而在相应切口或狭缝另一侧上的部位可以配合在相应机体突出件25、29的内表面上而不致造成插入件在这部位的不希望有的变形就完全可以了。在图5中,例如,一个切口或缝隙59显示在插入件51上,该切口或缝隙在一个展开图中相当于相连的机体台阶24两个纵向边沿的各处长度,因而毗连该切口或缝隙59的插入件51的部位可以以反方向向外弯曲,以便首先能配合在壳体3的向内弯曲的内表面上,然后也配合在机体突出件25的向外弯曲的内表面上。一个类似的做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的机体台阶25和28,图中不再予以显示。
将壳体3、4包括相连的机体突出件25、29用透明塑料制成,和将放置在它们内表面后面或下面的插入件51、52和53用印制硬纸板或类似物制成,其优点在于,当一次性照相机被配以不同类型的胶片(例如彩色底片或彩色透明胶片)和/或不同的感光度的胶片时,这种对于使用者很重要的有关每一情况下插入的胶片的信息可以非常简便地重新显现在一个或多个插入件51、52、53上,从而使这种信息可以容易地被锁售人员在销售照相机时从外面通过外壳3和/或4读到,和在这之后为使用者在使用这买到的照相机时读到。此外,由于这样的被安排在透明壳体之内,这一信息在即便照相机在不当处置期间受有潮气或其它不良环境的侵袭时这项信息也不会遭到破坏。还有,如上述类型的照相机,即便是完全相同的内部结构,也可以通过插入件51、52、53印制面上适当的图表或装饰性的形式来以简单的方式适应由各界人士的品味所确定的不同的希望和要求。将这些插入件上的信息和美学形式根据不同的情况例如季节,使用目的予以修正也是非常容易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照相机在没有送到销售商之前先由制造商或装配单位以这样的方式将一个合适类型包装的未曝光胶卷装入中央机组1中,使得胶片的端头被固定在胶卷盒6的胶片卷轴(未显示)上,胶卷盒6被装入在中央机组1的胶卷盒室5内,而几乎相当于胶片的整个长度的松开的胶卷,被装在中央机组1的胶卷室7内。当照相机随后被使用者用来拍摄相片时,胶卷室7连同其内所装有的胶卷形成胶片供应侧。当照相机被用来照相时,胶片由使用者通过拨动中央机组1的胶片推进轮10被分步地拉过影象孔9,在影象孔处被暴光,然后卷绕在胶卷盒6中的胶片卷轴上。
如已在上面详细叙述过的,当最后一张相片摄完后,照相机由使用者原封不动地送至一个冲洗单位。在那里通过将盒室盖11的遮盖物撕开使中央机组1露出来,然后通过打开这盖,将胶卷盒6从中央机组1的胶卷盒室5中取出来。胶卷盒6的一个胶片开口(未显示)在盒室盖11被打开之前不是原来就不透光就是能自动地封闭,因此当胶卷盒从照相机中取出时,绕在胶卷盒6内的胶片不会暴露在环境光下,因而在从照相机中取出时不会受到损坏。
由于只有盒室盖11需要打开以便从照相机中将带有装在其中的曝光胶片的胶卷盒取出,而壳体3、4仍就关闭着,因此在胶卷盒被取出后留下的照相机的中间停留和被送回至制造商或装配单位时就不必打开壳体3、4,因而这相当敏感和比较贵重的中央机组1在冲洗单位成为空的照相机即便是作为散装货在中间停留及送回期间也不致遭受机械损坏。
为了对送回的空照相机作随后的整修,制造商和装配单位可以通过将连接带47从机体2的槽沟46中完全拉开使壳体3、4相互分开,然后取出中央机组1,从而壳体3、4和中央机组1就能被单独检查其是否适用于重新装配新胶片的照相机。如果这种部件已不再适合重用,它们将被送往回收单元。
上述的在照相机体的前后两表面上的摄影镜头轴心两侧设置凹穴60、61、62、63的构造也有可能有利地适用于寻常类型的照相机,在这种照相机中将相应的未曝光的胶片插入照相机中和将已曝光的胶片从照相机中取出都是由使用者用已知的方式进行的。这种类型的凹穴构造形式也可以用在这种照相机上,这种照相机的机体不是由前和后壳体3、4装配而成,而是以寻常的方式形成的。
此外,上述的构造,它包括一个形成一个不透光内机体的中央机组1和一个包括前和后壳体3、4的环绕的外保护机体2以及不需打开外机体就能取出胶片的设施,也可能用于上述的非一次性照相机上,特别当规定使用一种胶卷盒时,这种胶卷盒在已曝光的胶片重新卷绕在胶卷盒内之前也能使仍未曝光的胶片仅仅通过以反方向转动胶卷盒的胶片就可以从胶卷盒中退绕出来,如前面所述的“先进照相体系”那样。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能卷绕在胶卷盒内的胶卷的照相机,其包括:
(a)不透光内机体(1),其具有接纳胶卷盒(6)的胶卷盒室(5)和一个胶片导引装置,其中该胶片导引装置用于在胶片放置在所述内机体(1)中并朝向所述胶卷盒(6)输送时导引该胶片;
(b)外机体(2),其包绕所述内机体(1)并具有开口,其中该开口允许将所述胶卷盒(6)从所述内机体(1)的胶卷盒室(5)卸下;以及
(c)盒室盖(11),其可移动地安置成靠近所述外机体(2)的开口,并以不透光的方式盖住所述胶卷盒室(5);
其中:
(d)所述外机体(2)由两个壳体(3、4)形成,该两个壳体(3、4)可以在其选定的边沿(33、34)处适合于相互连接;以及
(e)所述外机体(2)的开口由所述壳体(3、4)的相对边沿部分(42、43)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3、4)的相对边缘部分(42、43)每个都由设置在所述边缘部分的隙口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开口的所述相对边缘部分(42、43)设在壳体(3、4)的底部部分(21、22)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为放置在外机体(2)的底部表面上的所述边缘部分的镰刀形部分所包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室盖(11)可以卸下地放置在所述内机体(1)的胶卷盒室(5)的边缘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室盖(11)通过一个枢纽(12)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内机体(1)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室盖(11)放置在所述外机体(2)的开口中,使得所述盒室盖(11)与形成所述开口的所述外机体(2)的一个面接成齐平。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彼此连接的壳体(3、4)由一条围绕带(47)固定在一起,其中该围绕带(47)在被放置到盖住所述胶卷盒室(5)时在盒室盖(11)的外表面之上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绕带(47)被安置在由壳体(3、4)连合形成的一条槽沟(46)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由壳体(3、4)连接形成的槽沟(46),由形成在所述盒室盖(11)的所述外表面中的槽沟(48)延续。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室盖(11)设置有一个密封件,该密封件装配在其外边沿上,并适合于断裂开将所述盒室盖(11)卸下,以将胶卷盒(6)从所述内机体(1)的胶卷盒室(5)卸下。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机体(2)具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邻近用于将胶卷盒卸下的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盒室盖(11),用以介入一个工具,将盒室盖(11)在其关闭位置卸下。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当照相机送交给最终使用者时在内机体(1)中有备好的照相胶片。
CNB971021198A 1996-01-05 1997-01-03 照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31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600269A DE19600269A1 (de) 1996-01-05 1996-01-05 Kamera
DE19600269.9 1996-0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44A CN1164044A (zh) 1997-11-05
CN1143176C true CN1143176C (zh) 2004-03-24

Family

ID=7782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0211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3176C (zh) 1996-01-05 1997-01-03 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784652A (zh)
JP (1) JPH09197622A (zh)
CN (1) CN1143176C (zh)
DE (1) DE196002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9544A (ja) * 1997-05-16 1998-12-04 Konica Corp 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KR100653335B1 (ko) * 1997-07-22 2007-06-07 후지 샤신 필름 가부시기가이샤 전자식 카메라
USD408430S (en) * 1998-03-25 1999-04-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ar cover of a camera
US6097891A (en) * 1999-02-17 2000-08-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One-time-use camera with viewfinder incapacitated when rear cover part removed to load fresh film in camera
JP2000330243A (ja) * 1999-03-12 2000-11-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の外装用シート及びカメラ
KR100664461B1 (ko) 1999-03-19 2007-01-04 후지 샤신 필름 가부시기가이샤 방수형 렌즈 부착 필름유닛 조립 방법
JP3123544B2 (ja) * 1999-05-07 2001-01-15 敏機 山田 発光体付きスチルカメラ
CA2469502A1 (en) * 2001-12-07 2003-06-19 Scott L. Sullivan Modular camera having reusable components
JP2004046058A (ja) * 2002-05-16 2004-02-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US20100270189A1 (en) * 2006-03-02 2010-10-28 Zagg, Inc. Protective covering with a customizable imag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35116C2 (de) * 1986-10-17 1997-01-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inwegkamera
US5126775A (en) * 1990-06-06 1992-06-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package and method of film reloading therefor
DE4414854A1 (de) * 1994-04-28 1995-11-02 Agfa Gevaert Ag Fotografischer Rollfilmpack mit einer Aufnahmelinse
US5581321A (en) * 1994-10-21 1996-12-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ver assembly for camer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600269A1 (de) 1997-07-10
JPH09197622A (ja) 1997-07-31
CN1164044A (zh) 1997-11-05
US5784652A (en) 1998-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176C (zh) 照相机
CN1288495C (zh) 装有镜头且带有保护盖的摄影胶片组件
JP3036718B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H07209721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JPH11109468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US6574428B2 (en) Packaging method of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and packaging cover therefore
CN1818772A (zh) 照相胶卷盒以及胶卷组件
EP0698859A1 (fr)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carte à puce et carte ainsi obtenue
CN1126004C (zh) 一次性照相机
JPH068589Y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US5708858A (en) Photographic camera
JPH05307234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CN1194258C (zh) 装有镜头且带有保护盖的摄影胶片组件
JP3713092B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H0749480Y2 (ja) フィルム一体型カメラ
JPH11231394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ストロボ内蔵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収納ハウジング、及び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用ハウジング
JP2570163Y2 (ja) 防水型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H0535395Y2 (zh)
JPH0643591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H11143025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3562856B2 (ja) 写真フイルムパトローネ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H036910Y2 (zh)
JPH05165154A (ja) 感光材料用収納容器及び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H05265142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用外装体
JP2000162744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