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5409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5409A
CN114175409A CN202080054744.5A CN202080054744A CN114175409A CN 114175409 A CN114175409 A CN 114175409A CN 202080054744 A CN202080054744 A CN 202080054744A CN 114175409 A CN114175409 A CN 114175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itting
terminal
terminals
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4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塩田英生
行武広章
大熊誉仁
鈴木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7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5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Abstract

在具备端子和端子所插入的壳体的连接器中,使保持端子的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容易调整阻抗等的连接器特性。连接器100具备端子(信号端子10、电源端子20)和插入端子的壳体30、40。壳体30、40构成为包含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和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第一壳体具有保持端子的一部分的第一侧保持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电源端子保持部38、39),第二壳体具有保持端子的另一部分的第二侧保持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41、电源端子保持部44)。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专利文献1记载那样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插座连接器2)具备端子和壳体。端子通过插入壳体而保持于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51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希望提高保持端子的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
即,在该连接器中,一个壳体(插座壳体6)保持端子。因此,通过壳体成形的情况,保持部被分割成一端侧的保持部(安装槽6a3、安装孔6b1)和另一端侧的保持部(安装槽6c2)。由此,抑制保持部的长边化,在壳体成形时容易形成保持部。具体地说明时,通过抑制保持部的长边化,在壳体成形时使用的用于形成保持部的模具部件不必形成得长。因此,部件难以破损。
然而,代替在该连接器中容易形成保持部,在壳体下部的宽度方向(列间方向)中央形成较大的空间。该空间是在壳体成形时模具部件所在的部分。而且,在该空间露出保持于端子中的一端侧的保持部的部分。因此,端子中该露出部分的阻抗相比端子的其他部分升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具备端子和端子所插入的壳体的连接器中,使保持端子的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提高,易于调整阻抗等的连接器特性。
第一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具备端子和所述端子所插入的壳体,所述壳体构成为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保持所述端子的一部分的第一侧保持部,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保持所述端子的另一部分的第二侧保持部。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对于端子的一部分的壳体的“保持”意味着通过从包含相对于端子的一部分彼此相对的两个方向的两个方向以上的方向抵接或者接近,从而限制端子的一部分向该两个方向以上的方向的移动。
在该方式中,连接器具备端子和端子所插入的壳体。壳体构成为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保持端子的一部分的第一侧保持部,第二壳体具有保持端子的另一部分的第二侧保持部。
即,保持端子的保持部分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而形成。因此,与在一个壳体保持端子的保持部的整体所形成的方式比较,基于模具的壳体成形的性质上、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当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提高时,容易调整阻抗等的连接器特性。
第二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第一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所述端子的第一侧包围部,所述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所述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
在该方式中,第一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端子的第一侧包围部,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即,第一侧保持部以及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共同包含包围端子的包围部。
因此,例如,与第一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部而第二侧保持部没有构成为包含包围部的方式比较,能够抑制保持于端子之中的第二壳体的部分的阻抗的上升。
第三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第一侧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侧保持部位于一条直线上。
在该方式中,第一侧保持部与第二侧保持部位于一条直线上。
因此,在端子之中的保持于第一侧保持部的部分与保持于第二侧保持部的部分之间没有必要形成弯曲部。
第四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二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包围部与所述第二侧包围部位于一条直线上。
在该方式中,第一侧包围部与第二侧包围部位于一条直线上。
因此,在制造连接器时,当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彼此位置对准时,第一侧包围部与第二侧包围部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能够沿着该一条直线插入端子。
第五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四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包围部与所述第二侧包围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侧包围部和所述第二侧包围部之中的任一较短的一个更短。
在该方式中,第一侧包围部与第二侧包围部之间的距离短(具体来说,比第一侧包围部和第二侧包围部之中的任一较短的一个更短)。
因此,位于端子之中的第一侧包围部与第二侧包围部之间的部分,即没有被壳体包围的部分的长度变短。其结果是,与该长度较长的方式比较,能够缩短阻抗容易上升的区间。
第六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至第五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是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基板之间的实装壳体,所述端子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所述壳体。
在该方式中,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第二壳体是配置于第一壳体与基板之间的实装壳体。端子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壳体。
因此,该方式适合于在嵌合方向上较大的连接器。
第七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至第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端子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端子包含在列间方向一侧在间距方向上排列的多个一侧端子和在列间方向另一侧在间距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另一侧端子,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向反嵌合方向突出并且沿间距方向延伸的突出壁,在所述突出壁的列间方向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所述多个一侧端子的多个槽,在所述突出壁的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所述多个另一侧端子的多个槽。
在该方式中,端子设置有多个。多个端子包含在列间方向一侧在间距方向上排列的多个一侧端子和在列间方向另一侧上在间距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另一侧端子。第一壳体具有向反嵌合方向突出并且沿间距方向延伸的突出壁,在突出壁的列间方向一侧的壁面上形成有保持多个一侧端子的多个槽,在突出壁的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多个另一侧端子的多个槽。
因此,该方式适用于多极插座连接器。
第八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至第七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之中的所述第二壳体侧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所述壳体,所述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所述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所述第二侧包围部的嵌合方向侧的一端位于连接器嵌合方向侧的20%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连接器嵌合方向侧的20%的范围”是指在将连接器的嵌合方向的尺寸设为100%时,连接器的嵌合侧的20%的范围。
在该方式中,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端子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之中的第二壳体侧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壳体。
而且,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第二侧包围部的嵌合方向侧的一端位于连接器嵌合方向侧的20%的范围。
因此,能够通过第二包围部有效地包围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因此,例如,与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下部)露出的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比较,能够抑制在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阻抗上升。
第九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至第八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所述端子是从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之中的所述第二壳体侧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所述壳体,所述第二侧保持部仅由包围所述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构成。
在该方式中,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端子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之中的第二壳体侧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壳体。
而且,第二侧保持部仅由包围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构成。
因此,能够通过第二壳体有效地包围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因此,例如,与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下部)露出的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比较,能够抑制在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阻抗上升。
该方式适合于连接器在嵌合方向上较长的情况。此外,在该方式中,通过使第二壳体以及第二侧包围部在嵌合方向上形成得较长,能够延长端子中的被包围的部分。
第十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至第九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端子具有压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和压入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
在该方式中,端子具有压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和压入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
因此,通过端子抑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
第十一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至第十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之中的所述第二壳体侧插入所述壳体,所述端子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端子构成为包含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的数量比所述电源端子的数量多,所述信号端子具有压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和压入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所述电源端子具有压入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而不具有压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
在该方式中,信号端子以及电源端子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之中的第二壳体侧插入壳体。信号端子具有压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和压入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电源端子具有压入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而不具有压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
因此,通过信号端子抑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此外,由于电源端子不具有压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所以在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位置对准的状态下,电源端子易于向壳体插入。
此外,由于信号端子的数量比电源端子的数量多,所以通过数量较多的信号端子抑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离。
即,在该方式中,与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这二者都具有第一侧压入部的方式比较,端子向壳体的插入变得容易,并且与仅数量较少的电源端子具有第一侧压入部的方式比较,可靠地抑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离。
第十二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至第十一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具备防分离机构,所述防分离机构构成为包含卡合爪部和卡定部的防分离机构,通过所述卡合爪部卡挂于所述卡定部而防止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在组装方向上分离。
在该方式中,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具备防分离机构。防分离机构构成为包含卡合爪部和卡定部,通过卡合爪部卡挂于卡定部而防止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在组装方向上的分离。
因此,通过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本身防止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在组装方向上的分离。
此外,防止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在组装方向上的分离也可以组合该方式的防分离机构和其他装置而进行。即,该方式不排除具备防止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在组装方向上的分离的其他装置的连接器。
第十三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十二方式中,所述端子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端子包含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所述多个电源端子包含相对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配置于该信号端子的间距方向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一侧电源端子和相对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配置于所述间距方向另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电源端子,所述防分离机构包含形成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一侧电源端子之间的一侧防分离机构和形成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电源端子之间的另一侧防分离机构。
在该方式中,端子设置有多个。多个端子包含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多个电源端子包含相对于多个信号端子配置于该信号端子的间距方向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一侧电源端子和相对于多个信号端子配置于间距方向另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电源端子。
而且,防分离机构包含形成于多个信号端子与一个或者多个一侧电源端子之间的一侧防分离机构和形成于多个信号端子与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电源端子之间的另一侧防分离机构。
因此,能够设为在与信号端子的间距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小型的连接器。
第十四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至第十三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具备位移限制机构,所述位移限制机构构成为包含凸部和凹部,通过在所述凹部插入所述凸部而限制在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在该方式中,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具备位移限制机构。位移限制机构构成为包含凸部和凹部,通过在凹部插入凸部从而限制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因此,通过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本身防止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此外,防止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也可以组合该方式的位移限制机构和其他装置而进行。即,该方式不排除具备防止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在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其他装置的连接器。
第十五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十四方式中,所述端子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端子包含在列间方向一侧在间距方向排列的多个一侧端子和在列间方向另一侧在间距方向排列的多个另一侧端子,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向反嵌合方向突出并且沿间距方向延伸的突出壁,在所述突出壁的列间方向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所述多个一侧端子的多个槽,在所述突出壁的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所述多个另一侧端子的多个槽,所述位移限制机构的所述凸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位移限制机构的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凹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凹部由相对于所述第二侧保持部形成于列间方向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一侧凹部和相对于所述第二侧保持部形成于列间方向另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凹部构成。
在该方式中,在突出壁的列间方向两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多个端子的多个槽。在这样的连接器中,在突出壁的列间方向外侧形成有配置了配合侧连接器等的连接对象物的一部分的空间。
而且,在该方式中,与该空间相比利用嵌合方向侧的部分,形成位移限制机构。由此,能够具备位移限制机构并且也成为小型的连接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具备端子和端子所插入的壳体的连接器中,能够使保持端子的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提高,易于调整阻抗等的连接器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在与间距方向正交的平面(间距方向中央的位置)截断的样子的截面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在与列间方向正交的平面(列间方向中央的位置)截断的样子的截面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在与间距方向正交的平面(间距方向中央的位置)截断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在与间距方向正交的平面(电源端子的位置)截断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在与列间方向正交的平面(信号端子的位置)截断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壳体在与间距方向正交的平面截断的样子的分解截面图。
图14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壳体在与间距方向正交的平面截断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壳体在与列间方向正交的平面截断的样子的分解截面图。
图16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壳体在与列间方向正交的平面截断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17是实施方式的一对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图18是实施方式的多个电源端子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实装壳体的信号端子保持孔的下部的截面图(图14的19-19线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实装壳体的信号端子保持孔的下部与上部的边界的截面图(图14的20-20线的截面图)。
图21是表示实装壳体的信号端子保持孔的上部的截面图(图14的21-21线的截面图)。
图22是表示嵌合壳体的信号端子保持孔的截面图(图14的22-22线的截面图)。
图23是表示嵌合壳体的信号端子保持槽的截面图(图14的23-23线的截面图)。
图24是表示嵌合壳体的信号端子保持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各图所示的箭头X表示连接器前方,箭头Y表示连接器宽度方向一侧,箭头Z表示连接器上方。此外,表示这些方向的用语是便于说明而定义的,不限定在使用了连接器的状态下的姿势。
此外,将+X方向称为(信号端子10的)列间方向一侧,将+Y方向称为间距方向一侧,-Z方向称为嵌合方向,+Z方向称为反嵌合方向。
此外,将±Z方向称为(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的)组装方向。
在图1~图10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100。
连接器100是用于连接互相平行配置的基板彼此的连接器。
具体来说,在一侧基板91上实装连接器100,在另一侧基板(未图示)实装配合侧连接器(未图示),通过连接器100与配合侧连接器嵌合连接,一侧基板91与另一侧基板(未图示)电连接。连接器100构成为使得配合侧连接器能够从上方嵌合连接。
连接器100不是所谓的可动(浮动)连接器。
具体来说,连接器100具备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嵌合壳体30以及实装壳体40不是为了使彼此相对位移而设置的。
然而,以上描述并不是从本公开的范围排除嵌合壳体30以及实装壳体40略微相对位移的连接器100。事实上,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嵌合壳体30以及实装壳体40能够略微相对位移。
如图10等所示那样,连接器100具备多个端子10,20和保持多个端子10、20的壳体30、40。端子10、20由金属等的电流过的材料形成。壳体30、40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形成。
多个端子10、20由多个信号端子10和多个电源端子20构成。
多个信号端子10由列间方向一侧的多个一侧信号端子10A和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多个另一侧信号端子10B构成。
尽管一侧信号端子10A和另一侧信号端子10B是彼此相同的构造,但它们在列间方向上以相对姿势排列(参照图17)。多个一侧信号端子10A彼此为相同构造且相同姿势,沿间距方向相同间隔地排列。多个另一侧信号端子10B彼此设为相同构造且相同姿势,沿间距方向以相同间隔地排列。
当没有特别区分一侧信号端子10A与另一侧信号端子10B时,仅称为信号端子10。
如10所示那样,多个电源端子20由间距方向一侧的一对一侧电源端子20A和间距方向另一侧的一对另一侧电源端子20B构成。
一侧电源端子20A相对于配置了多个信号端子10的区域配置于间距方向一侧,另一侧电源端子20B相对于配置了多个信号端子10的区域配置于间距方向另一侧。一对一侧电源端子20A在列间方向上设为对称构造,一对另一侧电源端子20B也在列间方向上设为对称构造。
当没有特别区分一侧信号端子20A与另一侧信号端子20B时,仅称为电源端子20。
(信号端子10的详细说明)
如图7、图17所示那样,信号端子10具有插入壳体30、40的插入部11和没有插入壳体30、40的非插入部12。
插入部11在作为插入壳体30、40的方向(称为“插入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插入部11相对于壳体30、40从下方朝向上方插入。插入部11使其板宽方向朝向间距方向。
非插入部12与插入部11的下侧连接,从插入部11的下端朝向列间方向外侧延伸。
信号端子10具有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基板91的基板固定部124。基板固定部124在列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基板固定部124形成为非插入部12的一部分。
如图7所示那样,信号端子10具有保持于嵌合壳体30的嵌合侧被保持部13、14和保持于实装壳体40的实装侧被保持部15。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对于端子的一部分的壳体的“保持”意思是通过从包含相对于端子的一部分彼此相对的两个方向的两个方向以上的方向抵接或者接近,从而限制端子的一部分向该两个方向以上的方向移动。
嵌合侧被保持部13、14具有收纳于形成于嵌合壳体30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信号端子保持槽36(参照图11、图13)的露出部13和收纳于形成于嵌合壳体30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的被包围部14。露出部13成为相对于嵌合壳体30从除了列间方向外侧以外的三个方向(列间方向内侧、间距方向两侧)抵接或者接近的状态,被包围部14成为相对于嵌合壳体30从间距方向以及列间方向的四个方向抵接或者接近的状态。
实装侧被保持部15仅具有收纳于形成于实装壳体40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参照图13)的被包围部15。实装侧被保持部15(被包围部15)成为相对于实装壳体40从间距方向以及列间方向的四个方向抵接或者接近的状态。
嵌合侧被保持部13、14以及实装侧被保持部15均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插入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插入部11的一部分。
以下,当不特别区别嵌合侧被保持部13、14以及实装侧被保持部15时,仅称为被保持部13、14、15。
如图17所示那样,信号端子10具有配合侧连接器的端子导通接触的导通接触部131。导通接触部131形成为嵌合侧被保持部13、14的露出部13的一部分。
如图9、图17所示那样,信号端子10具有压入实装壳体40的实装侧压入部151。在实装侧压入部151中,在作为其板宽方向两侧的间距方向两侧形成有卡定突起。实装侧压入部151形成有多个(两个)。多个实装侧压入部151均与实装侧被保持部15的上下方向中央相比形成于下侧。
信号端子10具有压入嵌合壳体30的嵌合侧压入部141。在嵌合侧压入部141中,在作为其板宽方向两侧的间距方向两侧形成有卡定突起。嵌合侧压入部141形成为嵌合侧被保持部13、14的被包围部14的一部分。
如图7所示那样,信号端子10的非插入部12具有弯曲部121、第一水平部122、倾斜部123和第二水平部124。
弯曲部121是插入部11的下侧朝向列间方向外侧弯曲大致90度的部分,连接插入部11和第一水平部122。
第一水平部122使相对于基板91向上方离开的位置朝向列间方向外侧延伸。
倾斜部123是将第一水平部122与第二水平部124倾斜地连接的部分,从第一水平部122朝向第二水平部124且朝向列间方向外侧且下方的倾斜下方延伸。
第二水平部124是从倾斜部123朝向列间方向外侧直线状地延伸的沿基板91的面进行配置的部分。第二水平部124作为基板固定部124发挥作用。
如图17所示那样,信号端子10具有宽幅部16和尺寸比宽幅部16小的窄幅部17。窄幅部17相对于宽幅部16形成于下方,且隔着宽度尺寸变化的变幅部18与宽幅部16连接。宽幅部16沿着作为端子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具有相同的板宽,窄幅部17也沿着端子延伸方向具有相同的板宽。变幅部18形成为从窄幅部17朝向宽幅部16板宽逐渐增大。在连接器100与配合侧连接器嵌合至嵌合边界的状态(在嵌合方向上最大限度地接近的状态)下,信号端子10与配合侧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之间的接触位置成为宽幅部16的下部或者变幅部18。
通过形成窄幅部17从而使阻抗增加,且将与连接对象物的导通接触部作为宽度更宽的宽幅部16或者变幅部18来确保连接可靠性。
信号端子10具有前端部19。前端部19相对于宽幅部16在上方与宽幅部16连接而形成。在前端部19中,伴随着沿从宽幅部16离开的方向(上方)前进,其板宽以及板厚逐渐变小。
如图7、图17所示那样,信号端子10具有作为实装侧被保持部15的一部分形成的焊缝152。焊缝152形成为使实装侧被保持部15的板宽方向中央部朝向列间方向外侧鼓出。焊缝152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实装侧被保持部15中焊缝152所形成的位置为与多个(两个)实装侧压入部151之中的下侧的实装侧压入部151在上下方向(插入方向)重合的位置。通过焊缝152,实装侧被保持部15容易配置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中的靠列间方向内侧的位置。
如图17所示那样,信号端子10具有用于将该信号端子10插入壳体30、40的按压部125。按压部125形成于非插入部12的弯曲部121的正上方,且板宽扩大。在壳体30、40中插入信号端子10时,按压部125朝向上方按压。
(电源端子20的详细说明)
如图9、图18所示那样,电源端子2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插入壳体30、40的插入部21和没有插入壳体30、40的非插入部22。插入部21将其板宽方向朝向列间方向。非插入部22与插入部21的下侧连接。
如图8、图18所示那样,插入部21具有构成其上部的窄幅部23和构成其下部的宽幅部24。
如图8、图9所示那样,插入部21具有保持于嵌合壳体30的嵌合侧被保持部25和保持于实装壳体40的实装侧被保持部26。
窄幅部23的上侧的一部分成为嵌合侧被保持部25,宽幅部24的整体与窄幅部23的下侧的一部分成为实装侧被保持部26。
如图8、图18所示那样,电源端子20具有用于压入实装壳体40的卡定突起241。卡定突起241形成于宽幅部24。卡定突起241仅形成于板宽方向中的一侧(列间方向外侧)。卡定突起241沿上下方向(插入方向)形成有多个(三个)。多个卡定突起241之中的最上方的卡定突起241与实装侧被保持部26的上下方向中央相比形成于上方,最下方的卡定突起241与实装侧被保持部26的上下方向中央相比形成于下方。
另一方面,电源端子20不具有用于压入嵌合壳体30的卡定突起。
如图18所示那样,非插入部22具有弯曲部221、第一水平部222、倾斜部223和第二水平部224。
弯曲部221是插入部21的下侧朝向间距方向外侧弯曲大约90度的部分,插入部21与第一水平部222连接。
第一水平部222相对于基板91配置于向上方离开的位置,将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第一水平部222相对于插入部11形成于间距方向外侧。
倾斜部223相对于第一水平部222位于列间方向外侧。倾斜部223将第二水平部224与第一水平部222倾斜地连接。
第二水平部224将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相对于倾斜部223形成于列间方向外侧。第二水平部224作为通过焊接固定于基板的基板固定部224发挥作用。第二水平部224由位于倾斜部223的列间方向外侧的部分和相对于该部分向间距方向内侧扩大的部分构成。
如图8所示那样,作为插入部21的下端,相对于与非插入部22连接的部分在板宽方向(列间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一对抵接面211。相对于壳体30、40从下方朝向上方插入电源端子20时,使夹具等与一对抵接面211抵接并朝向上方按入。非插入部22相对于插入部11(的宽幅部24)的板宽方向中央,连接于靠连接器列间方向中央的位置。
窄幅部23在相对于宽幅部24的板宽方向中央靠连接器列间方向中央的位置与宽幅部24连接。更具体来说,窄幅部23沿上下方向以相同的板宽延伸。窄幅部23的板宽方向之中的列间方向外侧的一端与从板厚方向来看的宽幅部24的图心(从与图8相同的方向来看的图心)相比位于连接器列间方向内侧。
《壳体30、40》
如图11~图16所示那样,壳体30,40由作为“第一壳体”的嵌合壳体30和作为“第二壳体”的实装壳体40构成。
《嵌合壳体30(第一壳体)》
嵌合壳体30构成壳体30、40的上部。
如图16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由构成其间距方向中央的部分的间距方向中央部30Y1和构成其间距方向外侧的部分的一对间距方向外侧部30Y2构成。
此外,如图14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由构成其列间方向中央的部分的列间方向中央部30X1和构成其列间方向外侧的部分的一对列间方向外侧部30X2构成。
如图11、图12、图13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具有底壁31、从底壁31的周缘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周壁32、从底壁31的中央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壁33、从底壁31向下方突出的多个(六个)定位凸部34和从底壁31向下方突出的一对突出爪部35。
在嵌合壳体30中,形成有在连接器100与配合侧连接器连接时,配合侧连接器的一部分所配置的嵌合凹部30U。嵌合凹部30U是嵌合壳体30的底壁31的上方的空间,是周壁32所包围的空间。
(信号端子保持槽36)
突出壁33从嵌合凹部30U的底面,从中央朝向上方立起设置。突出壁33是沿间距方向延伸的壁,在其壁厚方向(列间方向)两侧具有一对壁面33A、33B。在突出壁33的一对壁面33A、33B,在间距方向上排列形成有多个用于保持信号端子10的信号端子保持槽36。突出壁33形成于嵌合壳体30的间距方向中央部30Y1且列间方向中央部30X1。
信号端子保持槽36相当于“第一侧保持部”。
(信号端子保持孔37)
在嵌合壳体30的底壁31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该底壁31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信号端子保持孔37在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下方与信号端子保持槽36连续形成。
信号端子保持孔37相当于“第一侧保持部”的“第一侧包围部”。
在不特别区别信号端子保持槽36和信号端子保持孔37时,称为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形成于嵌合壳体30的间距方向中央部30Y1且列间方向中央部30X1。
如图11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的周壁32由在间距方向两侧沿列间方向延伸的一对间距方向壁32Y和在列间方向两侧沿间距方向延伸的一对列间方向壁32X构成。
间距方向壁32Y在嵌合壳体30的列间方向的端到端的全部范围内以相同的高度形成。另一方面,列间方向壁32X设为高度比间距方向壁32Y低的壁,仅形成于嵌合壳体30的间距方向的端到端的全部范围之中的一个间距方向壁32Y与另一个间距方向壁32Y之间的范围内。间距方向壁32Y的高度比突出壁33高,列间方向壁32X的高度比突出壁33低。
(电源端子保持槽38)
如图9、图11所示那样,在间距方向壁32Y的间距方向内侧的壁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电源端子保持槽38。电源端子保持槽38在一对间距方向壁32Y的每一个上各形成两个,总共形成四个。
电源端子保持槽38相当于“第一侧保持部”。
(电源端子保持孔39)
如图9所示那样,在嵌合壳体30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电源端子保持孔39。电源端子保持孔39在电源端子保持槽38的下方与电源端子保持槽38连续形成。
电源端子保持孔39相当于“第一侧保持部”的“第一侧包围部”。
当没有特别区别电源端子保持槽38和电源端子保持孔39时,称为电源端子保持部38、39。电源端子保持部38、39形成于嵌合壳体30的间距方向外侧部30Y2且列间方向中央部30X1。
如图15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的间距方向中央部30Y1的下表面303与间距方向外侧部30Y2的下表面304相比位于上方,不与实装壳体40的上表面接触。
《实装壳体40(第二壳体)》
实装壳体40构成壳体30、40的下部。
实装壳体40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更具体来说,实装壳体40成为在俯视下,将间距方向设为长边方向,将列间方向设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形状。实装壳体40设为纵向较长的形状,实装壳体40的上下尺寸比实装壳体40的短边方向(列间方向)尺寸大。
如图16所示那样,实装壳体40由构成该间距方向中央的部分的间距方向中央部40Y1和构成该间距方向外侧的部分的一对间距方向外侧部40Y2构成。
此外,如图14所示那样,实装壳体40由构成该列间方向中央的部分的列间方向中央部40X1和构成该列间方向外侧的部分的一对列间方向外侧部40X2构成。
(信号端子保持孔41)
如图11、图13所示那样,在实装壳体40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
信号端子保持孔41沿上下方向直线状地延伸。信号端子保持孔41与多个信号端子10对应而形成有多个。多个信号端子保持孔41形成于实装壳体40的间距方向中央部40Y1且列间方向中央部40X1。
信号端子保持孔41相当于“第二侧保持部”的“第二侧包围部”。
多个信号端子保持孔41由列间方向一侧的多个信号端子保持孔41和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多个信号端子保持孔41构成。
(电源端子保持孔44)
在实装壳体40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实装壳体40的电源端子保持孔44。
电源端子保持孔44与多个电源端子20对应而形成有多个。
电源端子保持孔44相当于本公开的“第二侧保持部”的“包围部”。
多个电源端子保持孔44由间距方向一侧的一对电源端子保持孔44和间距方向另一侧的一对电源端子保持孔44构成。间距方向一侧的一对电源端子保持孔44和间距方向另一侧的一对电源端子保持孔44分别形成于实装壳体40的间距方向外侧部40Y2。电源端子保持孔44不仅在实装壳体40的列间方向中央部40X1也在列间方向外侧部40X2形成(参照图8)。
如图8所示那样,电源端子保持孔44具有保持电源端子20的插入部21的宽幅部24的宽幅保持部44L和保持电源端子20的插入部21的窄幅部23的下部的窄幅保持部44U。宽幅保持部44L的列间方向的宽度比窄幅保持部44U的列间方向的宽度大。
如图11、图13所示那样,在列间方向一侧的多个信号端子保持孔41与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多个信号端子保持孔41之间形成有中央中空部49。
中央中空部49是实装壳体40的树脂被去除的部分,是在实装壳体40的上表面开口的空间。中央中空部49与多个信号端子保持孔41相同地形成于实装壳体40的间距方向中央部40Y1且列间方向中央部40X1。中央中空部49在间距方向上排列形成有多个(在图中是三个)。多个中央中空部49分别成为大致长方体的空间。
(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
嵌合壳体30以及实装壳体40具有通过相互抵接从而将彼此的XY方向的相对位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
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构成为包含嵌合壳体30的定位凸部34和实装壳体40的定位凹部47。通过嵌合壳体30的定位凸部34插入嵌合壳体30的定位凹部47的内部,从而嵌合壳体30与实装壳体40的XY方向的相对位移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下,具体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那样,在实装壳体40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凹部47。
定位凹部47是从实装壳体40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的部分。通过定位凹部47形成的空间为使各边朝向XYZ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定位凹部47的开口缘形成有用于将定位凸部34引导进定位凹部47的内部的倾斜面。
如图11、图12所示那样,在嵌合壳体30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凸部34。
定位凸部34是从嵌合壳体3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部分。定位凸部34是使各边朝向XYZ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定位凸部34的下端部(前端部)形成有用于引导进定位凹部47的内部的倾斜面。
如图12、图13所示那样,在定位凸部34的上端部(基端部)形成有朝向基端侧XY方向的尺寸逐渐变大的根基部34N。在根基部34N中,在间距方向两侧以及列间方向外侧尺寸扩大,在列间方向内侧尺寸没有扩大。
构成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的多个定位凹部47以及多个定位凸部34由列间方向一侧的多个定位凹部47以及多个定位凸部34(以下称为“一侧位移限制机构”)和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多个定位凹部47以及多个定位凸部34(以下称为“另一侧位移限制机构”)构成。在俯视下,在一侧位移限制机构与另一侧位移限制机构之间形成有保持信号端子10的多个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41。
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构成为在将多个定位凸部连接器分别插入多个定位凹部47的状态下,嵌合壳体30相对于实装壳体40在XY方向的两个方向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位移。
因此,能够避免实装壳体40以及嵌合壳体30由树脂成形上的制造公差为原因,定位凹部47中不能插入定位凸部34的情况。这样的构成通过合适地设计形成实装壳体40的模具和形成嵌合壳体30的模具而实现。
嵌合壳体30以及实装壳体40在一对间距方向外侧部30Y2、40Y2在上下方向上接触,在间距方向中央部30Y1、40Y1在上下方向上不接触。通过这样构成,在由热等导致实装壳体40或者嵌合壳体30有些变形的情况下,在间距方向中央部30Y1、40Y1,实装壳体40与嵌合壳体30也难以发生接触。此外,当由热等导致壳体发生变形时,在壳体的中央部分容易发生翘曲。因此,假设在壳体的中央部分的实装壳体40与嵌合壳体30接触,担心由热等导致的变形时,彼此的壳体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力。
(Z方向防分离机构)
如图15、图16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以及实装壳体40彼此具有防止在Z方向(组装方向)上分离的防分离机构35、48。
防分离机构35、48构成为包含实装壳体40的卡定凹部48和嵌合壳体30的突出爪部35。通过在卡定凹部48上卡定突出爪部35,防止嵌合壳体30以及实装壳体40的分离。
以下,具体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具有一对突出爪部35。一对突出爪部35由间距方向一侧的突出爪部35和间距方向另一侧的突出爪部35构成。一对突出爪部35彼此设为相同的构造且在间距方向上为对称的构造。在突出爪部35上形成有与卡定凹部48的卡定部48K卡合的卡合部35K。卡合部35K形成于突出爪部35的间距方向内侧。
实装壳体40具有一对卡定凹部48。卡定凹部48由间距方向一侧的卡定凹部48和间距方向另一侧的卡定凹部48构成。
在卡定凹部48上形成有用于在组装时使突出爪部35逐渐变形的倾斜面48L。倾斜面48L形成于卡定凹部48的间距方向内侧。
此外,在卡定凹部48上形成有卡定突出爪部35的卡合部35K的卡定部48K。卡定部48K形成于倾斜面48L的下侧。
在实装壳体40上组装嵌合壳体30时,突出爪部35的卡合部35K跨越卡定凹部48的倾斜面48L,从而一对突出爪部35朝向间距方向外侧弹性变形。
当突出爪部35的卡合部35K跨越倾斜面48L时,弹性变形的突出爪部35的形状恢复到原始形状。然后,突出爪部35的卡合部35K相对于形成于卡定凹部48的倾斜面48L的下侧的卡定部48K配置于下侧(参照图16)。从该状态看出,即使使嵌合壳体30相对于实装壳体40向上方移动,突出爪部35的卡合部35K与卡定凹部48的卡定部48K抵接,防止两个壳体30、40的分离。
(信号端子保持部的截面构造)
接着,关于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以及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截面构造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19~图24中,为了容易看到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41的构造,省略在列间方向上最靠一侧的一对信号端子10而进行图示。
首先,关于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截面构造进行说明。
图19、图20、图21是放大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而显示的图,是表示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截断的样子的截面立体图(参照图14)。
图19表示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下部43,图20表示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下部43与上部42的边界部,图21表示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上部42。
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由于其截面构造不同,所以能够分为下部43和上部42。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上部42比下部43的孔大。如图20所示那样,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下部43与上部42的边界形成有阶梯。
如图19、图20、图21所示那样,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上部42和下部43均具有列间方向内侧面41L、一对侧面41S和列间方向外侧面41U。
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上部42的列间方向内侧面41L与下部43的列间方向内侧面41L相比位于列间方向内侧。
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上部42的间距方向一侧的侧面41S与下部43的间距方向一侧的侧面41S相比位于间距方向一侧。
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上部42的列间方向另一侧的侧面41S与下部43的间距方向另一侧的侧面41S相比位于间距方向另一侧。
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上部42的列间方向外侧面41U与下部43的列间方向外侧面41U相比位于列间方向外侧。
信号端子10的实装侧被保持部15配置于信号端子保持孔41中靠列间方向内侧的位置。这样的构成通过在实装侧被保持部15上形成焊缝152而实现。
因此,在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下部43,信号端子10与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列间方向内侧面41L接触(参照图19)。另一方面,在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上部42,在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列间方向内侧面41L与信号端子10之间空出间隙(参照图21)。
在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列间方向内侧形成有向列间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1R。凹部41R所形成的位置设为列间方向内侧面41L的宽度方向(间距方向)的中间位置。因此,通过凹部41R,列间方向内侧面41L分离成宽度方向(间距方向)一侧与另一侧。通过凹部41R分离的一侧的列间方向内侧面41L与另一侧的列间方向内侧面41L共同相对于信号端子10从列间方向内侧抵接或者接近。
凹部41R在与上下方向(端子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图下,作为扩大信号端子10与实装壳体40的间隔的扩大部发挥作用。通过调整扩大部(凹部41R)的形状,能够调整信号端子10的阻抗。
凹部41R形成为沿上下方向(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槽状。槽状的凹部41R所形成的范围是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延伸方向的全部范围。凹部41R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
接着,对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以及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截面构造进行说明。
图22、图23、图24是扩大表示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或者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图。图22、图23是表示在沿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截断的样子的截面立体图(参照图14),图24是立体图。
图22表示信号端子保持孔37(第一侧包围部),图23、图24表示信号端子保持槽36。
如图22所示那样,信号端子保持孔37具有列间方向内侧面37L、一对侧面37S和列间方向外侧面37U。列间方向内侧面37L抵接或者接近信号端子10的列间方向内侧,一对侧面37S接近信号端子10的间距方向外侧,列间方向外侧面37U接近信号端子10的列间方向外侧。
在列间方向外侧面37U与一对侧面37S之间形成有一对倾斜面37K。一对倾斜面37K与信号端子10的被保持部14接触。具体来说,信号端子10的被保持部14的角部咬入一对倾斜面37K。通过一对倾斜面37K,信号端子10的被保持部14在信号端子保持孔37内靠列间方向内侧配置。
可以将信号端子保持孔37之中的信号端子10所靠近配置一侧的面称为“底面”,将与底面相对侧的面称为“顶面”。列间方向内侧面37L相当于“底面”,列间方向外侧面37U相当于“顶面”。
在信号端子保持孔37的底面侧(列间方向内侧面37L侧)形成有底面侧凹部37R1。底面侧凹部37R1所形成的位置是列间方向内侧面37L的间距方向(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如此,通过底面侧凹部37R1,列间方向内侧面37L分离成间距方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通过底面侧凹部37R1分离的一侧的列间方向内侧面37L与另一侧的列间方向内侧面37L共同相对于信号端子10从底面侧抵接或者接近。
在信号端子保持孔37的顶面侧(列间方向外侧面37U侧)形成有顶面侧凹部37R2。顶面侧凹部37R2所形成的位置是列间方向外侧面37U(顶面)的间距方向(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由此,通过顶面侧凹部37R2,列间方向外侧面37U分离成间距方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通过顶面侧凹部分离的一侧的列间方向外侧面37U和另一侧的列间方向外侧面37U共同相对于信号端子10从顶面侧抵接或者接近。
底面侧凹部37R1和顶面侧凹部37R2在与上下方向(端子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作为扩大信号端子10与嵌合壳体30的间隔的扩大部发挥作用。通过调整扩大部(底面侧凹部37R1和顶面侧凹部37R2)的形状,能够调整信号端子10的阻抗。
底面侧凹部37R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顶面侧凹部37R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顶面侧凹部37R2的间距方向尺寸(凹部的宽度)比底面侧凹部37R1的间距方向尺寸(凹部的宽度)大。顶面侧凹部37R2的列间方向尺寸(凹部的深度)比顶面侧凹部37R2的列间方向尺寸(凹部的深度)大。
底面侧凹部37R1以及顶面侧凹部37R2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状。槽状的底面侧凹部37R1以及顶面侧凹部37R2所形成的范围是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的延伸方向的全部范围。
(保持槽)
接着,对构成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的上部的信号端子保持槽36进行说明。
图23、图24的信号端子保持槽36形成于嵌合壳体30的突出壁33的一对壁面33A、33B。信号端子保持槽36将槽深度方向作为列间方向内侧、将槽延伸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槽宽度方向作为间距方向形成。
信号端子保持槽36构成为包含在信号端子10的列间方向内侧接触或者接近的列间方向内侧面36L和在信号端子10的间距方向两侧接触或者接近的一对侧面36S。通过在信号端子保持槽36配置信号端子10,嵌合壳体30相对于信号端子10从列间方向内侧以及间距方向两侧的三个方向接触或者接近。
在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底面侧(列间方向内侧面36L侧)形成有凹部36R。通过凹部36R,相对于信号端子10,底面侧的空间扩大。通过调整凹部36R的形状、大小,能够调整收纳于信号端子之中的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部分的阻抗。
凹部36R所形成的位置是列间方向内侧面36L的间距方向(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由此,通过凹部36R,列间方向内侧面36L分离成间距方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通过底面侧凹部分离的一侧的列间方向内侧面36L和另一侧的列间方向内侧面36L共同相对于信号端子10从底面侧抵接或者接近。
凹部36R形成为沿上下方向(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槽状。凹部36R的截面形状(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凹部36R与信号端子保持孔37的底面侧凹部37R1上下连接。更具体来说,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凹部36R和信号端子保持孔37的底面侧凹部37R1保持相同的截面形状直接在上下方向上连续。
如图24所示那样,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凹部36R的上端(前端)没有到达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上端(前端)。由此,信号端子保持槽36的凹部36R被信号端子10覆盖,使凹部36R不露出。当凹部41R在与信号端子10的上端(前端)相比更上方侧(前端侧)露出时,可能引起作为连接对象物的配合侧连接器等卡在凹部41R中,或者异物进入凹部41R的问题。与此相对,若凹部41R的前端侧部分被端子覆盖,则防止了这样的问题。
此外,凹部41R的上端(前端)没有到达被信号端子10的前端部19覆盖的位置,被信号端子10的宽幅部16覆盖。由此,更确切地防止异物进入凹部41R等。
<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0具备端子(信号端子10、电源端子20)和端子所插入的壳体30、40。壳体30、40构成为包含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和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第一壳体具有保持端子的一部分的第一侧保持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电源端子保持部38、39),第二壳体具有保持端子的另一部分的第二侧保持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41、电源端子保持部44)。
即,保持端子的保持部分成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和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而形成。因此,与在一个壳体上形成保持端子的全部保持部的方式比较,基于模具的壳体成形的性质上、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提高。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提高时,容易调整阻抗等的连接器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保持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构成为包含包围端子(信号端子10)的第一侧包围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第二侧保持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41)构成为包含包围端子(信号端子10)的第二侧包围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即,第一侧保持部以及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共同包含包围端子的包围部。
因此,例如即使与第一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部而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不包含包围部的方式比较,也能够抑制端子之中的保持于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的部分的阻抗的上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保持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36、37)和第二侧保持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41)位于一条直线上。
因此,在端子(信号端子10)之中的保持于第一侧保持部的部分与保持于第二侧保持部的部分之间没有必要形成弯曲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包围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和第二侧包围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位于一条直线上。
因此,在制造连接器时,当使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与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彼此位置对准时(参照图14),第一侧包围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和第二侧包围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能够沿着该一条直线插入端子(信号端子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包围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与第二侧包围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之间的距离D(参照图7)较短(具体来说,比第一侧包围部(嵌合壳体3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37)和第二侧包围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之中的任一短的那个更短)。
因此,端子(信号端子10)之中的位于第一侧包围部与第二侧包围部之间的部分,即没有被壳体30、40包围的部分的长度变短。其结果是,与该长度较长的方式比较,能够缩短阻抗容易上升的区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30,第二壳体是配置于第一壳体与基板之间的实装壳体40。端子(信号端子10、电源端子20)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于壳体30、40。
因此,适合于在嵌合方向上较大的连接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端子(信号端子10)。多个端子包含在列间方向一侧在间距方向排列的多个一侧端子(一侧信号端子10A)和在列间方向另一侧在间距方向排列的多个另一侧端子(另一侧信号端子10B)。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具有向反嵌合方向突出并且沿间距方向延伸的突出壁33,在突出壁33的列间方向一侧的壁面33A上形成有保持多个一侧端子的多个槽(信号端子保持槽36),在突出壁33的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壁面33B上形成有保持多个另一侧端子的多个槽(信号端子保持槽36)。
因此,适合于多极插座连接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30。端子(信号端子10)是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之中的第二壳体侧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壳体30、40。
而且,第二侧包围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的嵌合方向侧(下侧)的一端位于连接器嵌合方向侧的20%的范围(更优选15%的范围)(参照图14)。
因此,能够通过第二包围部有效地包围端子(信号端子10)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因此,例如,与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下部)露出的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比较,能够抑制在端子(信号端子10)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阻抗上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是与连接对象物(配合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壳体30。端子(信号端子10)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之中的第二壳体侧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壳体30、40。而且,第二侧保持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部41)仅由包围端子(信号端子10)的第二侧包围部(实装壳体40的信号端子保持孔41)构成。
因此,能够通过实装壳体40有效地包围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因此,例如,与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下部)露出的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比较,能够抑制在端子的嵌合方向侧的部分阻抗上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信号端子10)具有压入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的第一侧压入部(嵌合侧压入部141)和压入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的第二侧压入部(实装侧压入部151)。
因此,通过端子抑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端子10以及电源端子20从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或者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之中的第二壳体侧插入壳体30、40。信号端子10具有压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嵌合侧压入部141)和压入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实装侧压入部151)。电源端子20具有压入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宽幅部24),而不具有压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
因此,通过信号端子10抑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此外,由于电源端子20不具有压入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的第一侧压入部,所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位置对准的状态下,电源端子20向壳体30、40的插入是容易的。
此外,由于信号端子10的数量比电源端子20的数量多,所以通过数量较多的信号端子10抑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离。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信号端子10和电源端子20这二者都具有第一侧压入部的方式比较,端子(信号端子10和电源端子20)向壳体的插入变得容易,并且与仅数量较少的电源端子20具有第一侧压入部的方式比较,可靠地进行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离抑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源端子20由板厚较大的材料(具体来说,相比信号端子10板厚大的材料)形成,所以即使电源端子20不具有第一侧压入部(向第一壳体的压入部),电源端子20的姿态也不容易崩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以及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具备防分离机构35、48。防分离机构35、48构成为包含卡合爪部(突出爪部35)和卡定部48K,通过卡合爪部挂在卡定部48K上,防止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在组装方向上的分离。
因此,通过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本身防止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组装方向上的分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分离机构35、48包含在多个信号端子10与一个或者多个一侧电源端子20A之间形成的一侧防分离机构35、48和多个信号端子10与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电源端子20B之间形成的另一侧防分离机构35、48。
因此,能够设为在连接器短边方向上为小型的连接器1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嵌合壳体30)以及第二壳体(实装壳体40)具备位移限制机构(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位移限制机构构成为包含定位凸部34和定位凹部47,通过在定位凹部47上插入定位凸部34,从而限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与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相对位移。
因此,通过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本身防止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相对位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出壁33的列间方向两侧的壁面33A、33B上形成有保持多个端子(信号端子10)的多个槽(信号端子保持槽36)。在这样的连接器中,在突出壁33的列间方向外侧形成有配置配合侧连接器等的连接对象物的一部分的空间(嵌合凹部30U)。
并且,与该空间(嵌合凹部30U)相比利用嵌合方向侧的部分,形成位移限制机构(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由此,能够成为具备位移限制机构且也为小型的连接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的一对间距方向外侧面301的间距方向的距离(嵌合壳体30的间距方向尺寸)与实装壳体40的间距方向外侧面401的间距方向的距离(实装壳体40的间距方向尺寸)设为相同。并且,如图14所示那样,嵌合壳体30的一对列间方向外侧面302的列间方向的距离(嵌合壳体30的列间方向尺寸)与实装壳体40的列间方向外侧面402的列间方向的距离(实装壳体40的列间方向尺寸)设为相同。
因此,通过在从XY方向包围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的框状夹具(未图示)的内部配置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能够使嵌合壳体30与实装壳体40在XY方向上的位置对准变得容易,在该状态下,能够插入端子10、20。
[上述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侧保持部和第二侧保持部共同包含包围部,但第一侧保持部和第二侧保持部的一方或者两方也可以不包含包围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保持端子的保持部分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而形成,能够使保持部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容易调整连接器特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包含相对于端子的一部分彼此相对的两个方向(端子的板宽方向两侧)的三个方向或者四个方向抵接或者接近的保持槽以及保持孔,但“保持部”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从相对于端子的一部分彼此相对的两个方向的方向抵接或者接近来限制端子的一部分向该两个方向移动的部分。
此外,也可以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熔接或其他方式结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触,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也可以设为彼此不接触的配置关系。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实装了连接器的基板垂直的方向是与配合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也可以是将沿着实装了连接器的基板的方向设为嵌合方向的连接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位移限制机构的凸部形成于第一壳体,凹部形成于第二壳体,但也可在第一壳体形成凹部,在第二壳体形成凸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防分离机构的卡合爪部形成于第一壳体,卡定部形成于第二壳体,但也可以在第一壳体形成卡定部,在第二壳体形成卡定爪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壳体的嵌合壳体30或作为第二壳体的实装壳体40为其整体由树脂形成的部件,但本公开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也可以是通过树脂和金属结合而构成的部件。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卡合爪部”的突出爪部35由树脂形成,但卡合爪部也可以由金属形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源端子20不具有用于压入作为第一壳体的嵌合壳体30的卡定突起(第一侧压入部),本公开的“电源端子”不限于不具有第一侧压入部。例如,电源端子也可以具有第一侧压入部和第二侧压入部这两者。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位移限制机构”的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由多个定位凹部47和多个定位凸部34构成,但本公开的“位移限制机构”也可以由一个定位凹部和一个定位凸部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定位凹部47形成的空间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定位凸部34是大致长方体形状,本公开的“凹部”、“凸部”不限定于此。例如,凸部也可以是圆柱形状等的其他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位移限制机构的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34、47构成为嵌合壳体30相对于实装壳体40能够在XY方向这两个方向在一定的范围位移,本公开的“位移限制机构”不限于此。本公开的位移限制机构也可以构成为在凹部中压入凸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从XY方向包围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的框状夹具(未图示)的内部配置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在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在XY方向的位置对准的状态下插入端子10、20的方法,但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不限于此。
从XY方向包围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的框状夹具形成得稍大,在该夹具的内部配置嵌合壳体30和实装壳体40的状态下插入端子10、20即可。即,通过位移限制机构或夹具,将两个壳体的XY方向(与端子插入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的方向)定位到一定程度,也可以设为在XY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在一定范围内可稍微位移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插入端子。根据该方法,能够以即使壳体的制造公差为原因在两个壳体的端子保持部,在XY方向上的位置产生错位的情况下,在插入端子的阶段消除该错位的方式使两个壳体相对位移。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信号端子10)具有第一侧压入部和第二侧压入部,通过端子抑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离,但本公开的端子不限于此。
此外,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离也可以被端子以外的金属部件抑制。例如。本公开的连接器是具有焊接固定于基板的焊接固定部的金属部件,也可以具备具有第一侧压入部和第二侧压入部的金属部件。此外,例如本公开的连接器是不具有焊接固定部的金属部件,也可以具备具有第一侧压入部和第二侧压入部的金属部件。此外,这些金属部件也可以是作为抑制电磁波传播的屏蔽部件发挥作用的部件。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连接器
10、20 端子
10 信号端子
20 电源端子
30、40 壳体
30 嵌合壳体(第一壳体)
33 突出壁
33A 列间方向一侧的壁面
33B 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壁面
36、37 信号端子保持部(第一侧保持部)
36 信号端子保持槽(槽)
37 信号端子保持孔(第一侧包围部)
38、39 电源端子保持部(第一侧保持部)
38 电源端子保持槽
39 电源端子保持孔(第一侧包围部)
40 实装壳体(第二壳体)
41 信号端子保持孔(第二侧保持部、第二侧包围部)
44 电源端子保持孔(第二侧保持部、第二侧包围部)
34、47 XY方向位移限制机构(位移限制机构)
34 定位凸部(凸部)
47 定位凹部(凹部)
35、48 防分离机构
35 突出爪部(卡合爪部)
35K 卡合部
48 卡定凹部
48K 卡定部
91 基板
D 距离(第一侧包围部与第二侧包围部之间的距离)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备端子和插入所述端子的壳体,其中,
所述壳体构成为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保持所述端子的一部分的第一侧保持部,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保持所述端子的另一部分的第二侧保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所述端子的第一侧包围部,
所述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所述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侧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侧保持部位于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侧包围部与所述第二侧包围部位于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侧包围部与所述第二侧包围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侧包围部与所述第二侧包围部之中的任一较短的一个更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是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基板之间的实装壳体,
所述端子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端子包含:
在列间方向一侧中在间距方向上排列的多个一侧端子;和
在列间方向另一侧中在间距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另一侧端子,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向反嵌合方向突出并且沿间距方向延伸的突出壁,
在所述突出壁的列间方向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所述多个一侧端子的多个槽,在所述突出壁的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所述多个另一侧端子的多个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
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之中的所述第二壳体侧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所述壳体,
所述第二侧保持部构成为包含包围所述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
所述第二侧包围部的嵌合方向侧的一端位于连接器嵌合方向侧的20%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是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嵌合壳体,
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之中的所述第二壳体侧以反嵌合方向为插入方向被插入所述壳体,
所述第二侧保持部仅由包围所述端子的第二侧包围部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具有:
压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和
压入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之中的所述第二壳体侧被插入所述壳体,
所述端子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端子构成为包含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
所述信号端子的数量比所述电源端子的数量多,
所述信号端子具有压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和压入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
所述电源端子具有压入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压入部,而不具有压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压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具备防分离机构,所述防分离机构构成为包含卡合爪部和卡定部,通过所述卡合爪部卡挂于所述卡定部而防止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在组装方向上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端子包含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电源端子,
所述多个电源端子包含:
相对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配置于该信号端子的间距方向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一侧电源端子;和
相对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配置于所述间距方向另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电源端子,
所述防分离机构包含:
形成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一侧电源端子之间的一侧防分离机构;和
形成于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电源端子之间的另一侧防分离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具备位移限制机构,所述位移限制机构构成为包含凸部和凹部,通过在所述凹部插入所述凸部而限制在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端子包含:
在列间方向一侧中排列于间距方向的多个一侧端子;和
在列间方向另一侧中排列于间距方向的多个另一侧端子,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向反嵌合方向突出并且沿间距方向延伸的突出壁,
在所述突出壁的列间方向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所述多个一侧端子的多个槽,在所述突出壁的列间方向另一侧的壁面形成有保持所述多个另一侧端子的多个槽,
所述位移限制机构的所述凸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位移限制机构的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凹部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凹部由相对于所述第二侧保持部形成于列间方向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一侧凹部和相对于所述第二侧保持部形成于列间方向另一侧的一个或者多个另一侧凹部构成。
CN202080054744.5A 2019-07-29 2020-07-29 连接器 Pending CN1141754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9203 2019-07-29
JP2019-139203 2019-07-29
PCT/JP2020/029106 WO2021020459A1 (ja) 2019-07-29 2020-07-29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5409A true CN114175409A (zh) 2022-03-11

Family

ID=7422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4744.5A Pending CN114175409A (zh) 2019-07-29 2020-07-2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71470A1 (zh)
EP (1) EP4007076A4 (zh)
JP (1) JPWO2021020459A1 (zh)
CN (1) CN114175409A (zh)
WO (1) WO20210204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87790B1 (ja) * 2019-07-26 2020-04-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EP4346022A1 (en) * 2022-06-23 2024-04-03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Plug connector, housing for plug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ousing for plug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6164B2 (ja) * 1991-06-19 2000-03-06 日本エー・エム・ピー株式会社 可動型コネクタ
JPH0810609B2 (ja) * 1991-11-15 1996-01-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高背型コネクタ
JPH11288759A (ja) * 1998-03-31 1999-10-19 Nec Eng Ltd コネクタ
JP2001326037A (ja) * 2000-05-16 2001-11-22 Tokai Rika Co Ltd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コネクタ装置
JP2002151190A (ja) * 2000-11-14 2002-05-24 Yazaki Corp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3476431B2 (ja) * 2000-11-20 2003-12-1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185731B2 (ja) * 2008-08-27 2013-04-17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用固定具及び該固定具を用いる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JP5590991B2 (ja) * 2010-06-30 2014-09-17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46804B2 (ja) * 2013-08-09 2016-07-0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97928B2 (ja) * 2014-06-02 2018-03-2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6091598A (ja) * 2014-10-29 2016-05-2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6379254B2 (ja) 2017-05-10 2018-08-22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582082B2 (ja) * 2018-03-09 2019-09-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7207975B2 (ja) * 2018-11-29 2023-01-1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71470A1 (en) 2022-08-25
EP4007076A1 (en) 2022-06-01
EP4007076A4 (en) 2023-08-16
JPWO2021020459A1 (zh) 2021-02-04
WO2021020459A1 (ja)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6857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와 리셉터클 커넥터를 갖는 커넥터 조립체
CN113300140B (zh) 插座连接器及包括其的连接器组件
EP0795929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US8257095B2 (en) Connector
CN110299635B (zh)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JP676137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123004B1 (ja) コネクタ
CN109496377B (zh) 触头
KR20150022662A (ko) 단자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커넥터
CN114175409A (zh) 连接器
US6827586B2 (en) Low-profile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s
KR20200104727A (ko) 플러그 커넥터
CN111129871B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子器件
US20070026708A1 (en) Connector and portable cable
WO2011077264A2 (en) Floating connector and system
JP3961937B2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KR20200104726A (ko) 플러그 커넥터
US11626676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4792899A (zh) 具备嵌件成型的端子的连接器
JP7466116B2 (ja) コネクタセ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724386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WO2023243443A1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WO2022168886A1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7196402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KR20240011002A (ko) 플로팅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