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8828A - 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8828A
CN114128828A CN202111539563.4A CN202111539563A CN114128828A CN 114128828 A CN114128828 A CN 114128828A CN 202111539563 A CN202111539563 A CN 202111539563A CN 114128828 A CN114128828 A CN 114128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ur
stirring
wheat flour
powder
mash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95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清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395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8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8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8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04Fermentation of farinaceous cereal or cereal material; Addition of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10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10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 A23L27/12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from fruit, e.g. essential 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10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 A23L27/12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from fruit, e.g. essential oils
    • A23L27/13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from fruit, e.g. essential oils from citrus fr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20Reducing nutritive value; Dietetic products with reduced nutritive value
    • A23L33/21Addition of substantially indigestible substances, e.g. dietary fibres
    • A23L33/22Comminuted fibrous parts of plants, e.g. bagasse or pulp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15Cereal fibre products, e.g. bran, husk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17Flakes or other shapes of ready-to-eat type; Semi-finished or partly-finished produc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绿色食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合面粉包括:全麦粉,黑燕麦粉,绿色小麦粉,紫玉米粉和调味粉;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得到全麦粉、黑燕麦粉、绿色小麦粉和紫玉米粉;将所述全麦粉进行第一搅拌烘干,后翻炒至所述全麦粉呈淡黄色为止,得到熟制的全麦粉;将所述黑燕麦粉和所述紫玉米粉加入熟制的所述全麦粉中进行第二搅拌烘干,后翻炒至混合物焦黄为至,得到熟制的混合物;将所述绿色小麦粉加入熟制的所述混合物中进行第三搅拌烘干,后加入调味粉进行超声振荡,得到混合面粉;通过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相互搭配的形式,再加入燕麦粉和紫玉米粉,同时加入调味粉,能够实现面粉易食用和营养丰富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绿色食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粉类食品是人类生活和生存的最主要的必备食物,面制食品种类繁多,其包含的营养价值能提供人体赖以生存的必需营养元素,其中以小麦面粉的食用、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例如我们生活中常食的面包、馒头、饼干等,主要是由小麦面粉制作。
目前针对面粉的食用大多需要进行复杂的工序,例如和面、醒面、发面、揉面、以及蒸、煮、煎炸等工序,既增加了烹制时间,又会导致面粉结构和营养的浪费,虽然目前有冲泡的面粉产品,但是冲泡的面粉产品在加工中会损失大量的营养成分,并且由于要增加面粉的水溶性,将进一步对淀粉的直链结构产生破坏,面粉的营养成分又将进一步降低,因此如何得到易食用且营养丰富的面粉产品,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易食用和营养丰富的面粉难以得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面粉,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面粉包括:全麦粉:30份~50份,黑燕麦粉:20份~30份,绿色小麦粉:15份~20份,紫玉米粉:0份~15份和调味粉:5份~15份。
可选的,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调味粉包括:姜粉:40%~50%,陈皮粉:30%~40%和红枣粉:20%~30%。
可选的,所述混合面粉的平均粒径为40μm~100μm。
可选的,所述绿色小麦粉的粒径为20μm~30μm,所述紫玉米粉的粒径为30μm~40μm,所述黑燕麦粉的粒径为50μm~70μm,所述调味粉的粒径为60μm~90μm,所述全麦粉的粒径为100μm~130μm。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面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得到全麦粉、黑燕麦粉、绿色小麦粉和紫玉米粉;
将所述全麦粉和酵母粉进行第一搅拌糅合,得到第一发酵面团;
将所述黑燕麦粉和所述紫玉米粉加入所述第一发酵面团中进行第二搅拌糅合,得到第二发酵面团;
将所述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加入所述第二发酵面团中进行超声振荡,后进行第三搅拌糅合和干燥,得到混合面粉。
可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00r/min~250r/min,所述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15min。
可选的,所述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50r/min~180r/min,所述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5min~10min。
可选的,所述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90r/min~120r/min,所述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20min。
可选的,所述超声振荡的时间为5min~10min。
可选的,所述分别得到全麦粉、黑燕麦粉、绿色小麦粉和紫玉米粉,具体包括:
得到小麦颗粒、燕麦颗粒和紫玉米颗粒;
将所述小麦颗粒分别进行全颗粒的研磨和去皮研磨,分别得到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
将所述燕麦颗粒进行去皮,后进行研磨,得到黑燕麦粉;
将所述紫玉米颗粒进行研磨,得到紫玉米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面粉,通过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相互搭配的形式,利用全麦粉中的麸皮对各营养成分进行承载,同时能在面团发酵过程中促进全麦粉中的小麦营养成分进行缓释,再通过绿色小麦粉中的小麦营养成分,与全麦粉中小麦营养成分互补,促进营养成分在发酵过程中的缓慢进行,从而提高人体的消化速度,再加入燕麦粉和紫玉米粉,利用燕麦粉中的丰富膳食纤维、维生素和蛋白质成分,紫玉米粉中的酚化合物和花青素,综合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再通过紫玉米粉的调味功能和调味粉对面粉进行调味,从而使面粉口感合适,并且调味粉中含有的矿物质和多糖还能进一步增加面粉的营养成分,从而能够实现面粉易食用和营养丰富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创造性思维为:全麦面粉是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天然成分,可降低胆固醇和抑制血糖升高,同时全麦面粉不含脂肪,热量低,并且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同时全麦面粉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钾、硒和铁等,是保持身材苗条的最佳食物,并且全麦面粉中含的B族维生素,对脚气病、癞皮病及各种皮肤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食疗效果。
黑燕麦粉中含有亚香油酸,是人体所必需脂肪酸,它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人体机能的维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黑燕麦粉还可以有效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经常吃黑燕麦粉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黑燕麦粉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锌元素,对糖类和脂肪类的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经过十几年一对一服务表明,每日坚持食用黑燕麦粉可以达到很好的降糖减肥功效。
小麦面粉具有如下功能:
养心安神:小麦粉味甘,性凉,可用产后失眠、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悲伤。它有益气、清热、止汗、小麦粉性凉,滋补、接骨:主要适用于体虚患者,还可用于骨折患者,而且将小麦粉外敷,可治疗烫伤。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小麦粉具有养心安神作用,可用于更年期妇女、防治乳腺癌:小麦粉可降低雌激素含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混合面粉,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面粉包括:全麦粉:30份~50份,黑燕麦粉:20份~30份,绿色小麦粉:15份~20份,紫玉米粉:0份~15份和调味粉:5份~15份。
本申请中,全麦粉的重量份数为30份~50份的积极效果是在该重量份数的范围内,能提供充足的麸皮和小麦的营养成分,通过麸皮对全麦粉进行填充和保护,从而防止翻炒或者搅拌烘干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小麦营养成分的破坏;当重量份数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多的全麦粉中含有的麸皮过多,影响面粉的口感,同时过多的麸皮易导致翻炒阶段面粉难以翻炒熟,当重量分数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少的全麦粉将无法提供足够多的麸皮,导致小麦营养成分的流失。
黑燕麦粉的重量份数为20份~30份的积极效果是在该重量份数的范围内,能提供充足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成分,从而能提高面粉的营养成分,同时能协同全麦粉中的麸皮,使麸皮能够承载更多的小麦营养成分;当重量份数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由于黑燕麦粉的口感较为粗糙,过多的黑燕麦粉将导致面粉的口感变差,当重量份数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少的黑燕麦粉将无法提供足够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成分,无法提高面粉的营养成分。
绿色小麦粉的重量份数为15份~20份的积极效果是在该重量份数的范围内,能提供充足的小麦营养成分,同时由于绿色小麦粉是小麦经过精磨后的产物,因此其中含有较全麦粉中更多的蛋白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更易被人体吸收;当重量份数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多的绿色小麦粉虽然能进一步提高买粉的小麦营养成分的占比,但是由于绿色小麦粉在处理过程中营养成分流失较多,因此过多的绿色小麦粉将导致本申请面粉的成本升高,当重量份数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少的绿色小麦粉将无法提供充足的小麦营养成分,导致面粉的整体营养成分匮乏。
紫玉米粉的重量份数为0份~15份的积极效果是在该重量份数的范围内,能提供充足的酚化合物和花青素,同时紫玉米粉还具有一定甜度,可作为调味剂对面粉进行调味,由于不同人群对糖分的耐受度不同,尤其糖尿病等人群,需要控制糖分含量,因此控制紫玉米粉在该质量范围内,能有效控制混合面粉的含糖量;当重量份数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多的紫玉米粉虽然能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由于紫玉米粉价格较高,过多的紫玉米粉将增加面粉的成本,同时混合面粉的含糖量过高,影响食用。
调味粉的重量份数为5份~15份的积极效果是在该重量份数的范围内,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同时对面粉进行调味,促进面粉的消化吸收;当重量份数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多的调味粉将影响面粉的整体口感味道,影响食用,当重量份数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少的调味粉将影响面粉的整体口感味道,影响食用。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调味粉包括:姜粉:40%~50%,陈皮粉:30%~40%和红枣粉:20%~30%。
本申请中,姜粉的质量分数为40%~50%的积极效果是在该质量分数的范围内,姜粉能调节面粉的味道,同时姜粉能提高人体的食欲,提高人体对面粉的吸收速度,增加面粉的吸收效率;当质量分数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由于姜粉具有辛辣的口感,过多的姜粉将使面粉的辛辣口感过重,影响面粉的整体口感,当质量分数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低的姜粉将无法调节面粉的味道,同时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
陈皮粉的质量分数为30%~40%的积极效果是在该质量分数的范围内,陈皮粉能调整面粉的味道,同时陈皮粉还能增加人体的食欲,提高人体对面粉的吸收速度,而且陈皮粉还具有橙皮甙、维生素B和维生素A的成分,能增加面粉的营养成分;当质量分数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由于陈皮粉具有苦涩的口感,过多的陈皮粉将使面粉的苦涩味过重,影响面粉的整体口感,当质量分数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低的陈皮粉将无法调节面粉的味道,同时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
红枣粉的质量分数为20%~30%的积极效果是在该质量分数的范围内,红枣粉能提供足够的多糖,提高面粉的甜度,同时足够的红枣粉能提供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当质量分数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由于红枣粉的多糖含量较多,因此过多的红枣粉将影响面粉的口感,当质量分数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低的红枣粉将无法调节面粉的味道,同时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混合面粉的平均粒径为40μm~100μm。
本申请中,混合面粉的平均粒径为40μm~100μm的积极效果是在该粒径范围内,混合面粉的各原料之间能相互混合充分。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绿色小麦粉的粒径为20μm~30μm,所述紫玉米粉的粒径为30μm~40μm,所述黑燕麦粉的粒径为50μm~70μm,所述调味粉的粒径为60μm~90μm,所述全麦粉的粒径为100μm~130μm。
本申请中,绿色小麦粉的粒径为20μm~30μm的积极效果是在该粒径范围内,绿色小麦粉的颗粒能充分和其余原料混合充分,同时绿色小麦粉能够充分被全麦粉的麸皮承载;当粒径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大的粒径将影响绿色小麦粉的混合程度,同时过大的绿色小麦粉将影响面粉消化吸收,当粒径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小的绿色小麦粉虽然能提高混合程度,但是不利于被麸皮承载,导致营养成分流失严重。
紫玉米粉的粒径为30μm~40μm的积极效果是在该粒径范围内,紫玉米粉能充分和其余原料混合,同时在消化阶段,紫玉米粉能有足够的时间释放营养成分;当粒径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大的紫玉米粉的粒径将导致混合不充分,同时消化阶段的营养成分释放较缓慢,当粒径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小的紫玉米粉虽然能提高混合程度,但是加工过程中紫玉米粉的营养流失较多,影响面粉的整体营养成分。
黑燕麦粉的粒径为50μm~70μm的积极效果是在该粒径范围内,黑燕麦粉能充分和其余原料混合,并且其具备的膳食纤维能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保证面粉的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当粒径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大的黑燕麦粉将导致混合不充分,同时过多的黑燕麦将提供过多的膳食纤维,影响面粉的消化,当粒径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小的黑燕麦粉将导致其提供的膳食纤维含量不足,影响面粉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
调味粉的粒径为60μm~90μm的积极效果是在该粒径范围内,调味粉能充分和其余原料混合,调整面粉的口味,同时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当粒径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大的调味粉将导致调味粉混合不充分,影响面粉的口味均匀程度,当粒径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小的调味粉虽然可与其余原料充分混合,但是调味粉越小,说明其加工工程中的营养成分流失越多。
全麦粉的粒径为100μm~130μm的积极效果是在该粒径范围内,全麦粉能充分和其余原料混合,同时全麦粉中的麸皮有足够的粒径承载各营养成分的微粒,从而能保护各营养成分的微粒,提高面粉的营养成分;当粒径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大的全麦粉粒径将导致麸皮粒径过大,影响面粉的口感,同时过大的全麦粉粒径将导致面粉的混合程度出现影响,当粒径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全麦粉的粒径过小,麸皮没有足够的粒径承载各营养成分的微粒,起不到保护作用,导致面粉的营养成分易流失。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混合面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分别得到全麦粉、黑燕麦粉、绿色小麦粉和紫玉米粉;
S2.将所述全麦粉和酵母粉进行第一搅拌糅合,得到第一发酵面团;
S3.将所述黑燕麦粉和所述紫玉米粉加入所述第一发酵面团中进行第二搅拌糅合,得到第二发酵面团;
S4.将所述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加入所述第二发酵面团中进行超声振荡,后进行第三搅拌糅合和干燥,得到混合面粉。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00r/min~250r/min,所述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15min。
本申请中,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00r/min~250r/min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搅拌转速的条件下,能将全麦粉和酵母粉充分糅合成团,从而得到发酵成分的面团,并且使麸皮与全麦粉的微粒之间分布均匀,方便后续的发酵进行;当搅拌转速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高的搅拌转速,虽然能加快酵母粉和全麦粉混合的进程,但是过高的搅拌转速将导致全麦粉的麸皮直接分布在面团外层,影响后续全麦粉的麸皮对营养成分的承载,当搅拌转速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低的搅拌转速,将使全麦粉和酵母粉之间混合不充分,影响后续的混合过程。
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15min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时间范围内,能将全麦粉和酵母粉充分糅合成团,从而得到发酵成分的面团,并且使麸皮与全麦粉的微粒之间分布均匀,方便后续的发酵进行;当时间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长的搅拌糅合时间将导致全麦粉中麸皮被过分糅合,从而分布在面团外层,影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同时延长了工艺时间,影响整体的工艺耗时,当时间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全麦粉和酵母粉之间混合不均匀,影响后续的发酵过程。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50r/min~180r/min,所述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5min~10min。
本申请中,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50r/min~180r/min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搅拌转速的范围内,能将黑燕麦粉、紫玉米粉和第一发酵面团充分混合,方便后续的发酵进行;当搅拌转速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高的搅拌转速将导致黑燕麦粉和紫玉米粉直接分布在第一发酵面团的外层,影响后续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甚至部分会直接飞出设备外,影响最终发酵程度的进行,当搅拌转速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低的搅拌转速将导致黑燕麦粉、紫玉米粉和第一发酵面团无法充分混合,影响后续的发酵过程的效果。
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5min~10min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时间的范围内,能将黑燕麦粉、紫玉米粉和第一发酵面团充分混合,方便后续的发酵进行;当时间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长的搅拌糅合时间将延长工艺的耗时,同时会使部分黑燕麦粉、紫玉米粉直接分布在第一发酵面团的外层,影响后续营养成分的分布程度,当时间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短的搅拌糅合时间将导致黑燕麦粉、紫玉米粉和第一发酵面团无法充分混合。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90r/min~120r/min,所述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20min。
本申请中,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90r/min~120r/min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搅拌转速范围内,能将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的混合物充分同第二发酵面团混合;当搅拌转速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高的搅拌转速将导致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分离,并分布在第二发酵面团的外层,影响第二发酵面团的营养成分的分布程度,当搅拌转速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低的搅拌转速将导致绿色小麦粉内和调味粉的混合物同第二发酵面团混合不充分,影响后续的干燥过程。
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20min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时间范围内,能将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的混合物充分同第二发酵面团混合;当时间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长的搅拌糅合时间将使整体工艺耗时延长,同时部分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分离,并分布在第二发酵面团的外层,影响第二发酵面团的营养成分的分布程度,当时间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短的搅拌糅合时间将导致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的混合物无法同第二发酵面团充分混合,影响后续发酵过程。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超声振荡的时间为1h~3h。
本申请中,超声振荡的时间为1h~3h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时间范围内,能将调味粉及绿色小麦粉的颗粒充分混合,同时能将各调味粉的颗粒间的营养成分初步振荡分离出,方便后续发酵进行;当时间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大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长的超声振荡时间将导致不同粒径的颗粒之间的混合程度不同,导致调味粉及绿色小麦粉的颗粒之间分布不均匀,当时间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最小值,将导致的不利影响是过短的超声振荡时间将导致调味粉及绿色小麦粉的颗粒之间混合不充分,影响口感。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分别得到全麦粉、黑燕麦粉、绿色小麦粉和紫玉米粉,具体包括:
S11.得到小麦颗粒、燕麦颗粒和紫玉米颗粒;
S12.将所述小麦颗粒分别进行全颗粒的研磨和去皮研磨,分别得到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
S13.将所述燕麦颗粒进行去皮,后进行研磨,得到黑燕麦粉;
S14.将所述紫玉米颗粒进行研磨,得到紫玉米粉。
本申请中,通过对小麦颗粒进行研磨和去皮研磨,从而得到含麸皮的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再通过常规研磨,分别得到黑燕麦粉和玉米粉,从而能减少原料的营养成分的损失。
实施例1
一种混合面粉,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面粉包括:全麦粉:40份,黑燕麦粉:25份,绿色小麦粉:17份,紫玉米粉:13份和调味粉:10份。
以质量分数计,调味粉包括:姜粉:45%,陈皮粉:32%和红枣粉:23%。
绿色小麦粉的粒径为25μm,紫玉米粉的粒径为35μm,黑燕麦粉的粒径为60μm,调味粉的粒径为80μm,全麦粉的粒径为120μm。
如图2所示,一种混合面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1.得到小麦颗粒、燕麦颗粒和紫玉米颗粒;
S12.将小麦颗粒分别进行全颗粒的研磨和去皮研磨,分别得到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
S13.将燕麦颗粒进行去皮,后进行研磨,得到黑燕麦粉;
S14.将紫玉米颗粒进行研磨,得到紫玉米粉;
S2.将全麦粉和酵母粉进行第一搅拌糅合,得到第一发酵面团;
S3.将黑燕麦粉和紫玉米粉加入第一发酵面团中进行第二搅拌糅合,得到第二发酵面团;
S4.将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加入第二发酵面团中进行超声振荡,后进行第三搅拌糅合和干燥,得到混合面粉。
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25r/min,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3min。
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60r/min,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7min。
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00r/min,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7min。
超声振荡的时间为7min。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对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以重量份数计,混合面粉包括:全麦粉:30份,黑燕麦粉:20份,绿色小麦粉:15份,紫玉米粉:10份和调味粉:5份。
以质量分数计,调味粉包括:姜粉:40%,陈皮粉:30%和红枣粉:30%。
混合面粉的平均粒径为40μm。
绿色小麦粉的粒径为20μm,紫玉米粉的粒径为30μm,黑燕麦粉的粒径为50μm,调味粉的粒径为60μm,全麦粉的粒径为100μm。
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00r/min,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
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50r/min,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5min。
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90r/min,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
超声振荡的时间为5min。
实施例3
将实施例3和实施例2相对比,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以重量份数计,混合面粉包括:全麦粉:50份,黑燕麦粉:30份,绿色小麦粉:20份,紫玉米粉:15份和调味粉:15份。
以质量分数计,调味粉包括:姜粉:50%,陈皮粉:30%和红枣粉:20%。
绿色小麦粉的粒径为30μm,紫玉米粉的粒径为40μm,黑燕麦粉的粒径为70μm,调味粉的粒径为90μm,全麦粉的粒径为130μm。
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50r/min,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
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80r/min,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
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20r/min,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20min。
超声振荡的时间为10min。
实施例4
将实施例4和实施例2相对比,实施例4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以质量分数计,调味粉包括:姜粉:40%,陈皮粉:40%和红枣粉:20%。
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00r/min,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
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50r/min,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5min。
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90r/min,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
超声振荡的时间为5min。
实施例5
将实施例5和实施例2相对比,实施例5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50r/min,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
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80r/min,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
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20r/min,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20min。
超声振荡的时间为10min。
对比例1
将对比例1和实施例1相对比,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不采用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
对比例2
将对比例2和实施例1相对比,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不采用黑燕麦粉。
对比例3
将对比例3和实施例1相对比,对比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不采用紫玉米粉。
对比例4
将对比例4和实施例1相对比,对比例4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80r/min,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5min。
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40r/min,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2min。
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80r/min,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
超声振荡的时间为2min。
对比例5
将对比例5和实施例1相对比,对比例5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300r/min,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20min。
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00r/min,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
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50r/min,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25min。
超声振荡的时间为15min。
相关实验:
收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5所得的混合面粉,根据所得的混合面粉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相关实验的测试方法:
感官评价分数:由20名食品专业品鉴师进行品尝,分别按照表2中的评分,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得到感官评价分。
溶解用时:将面粉置于37℃温水中,开始计时,观察到面粉不再溶解时,停止计时,计算时间差。
表1
Figure BDA0003413320680000111
Figure BDA0003413320680000121
表1具体分析:
感官评价分数是指混合面粉经过感官评价后得到的分数,感官评价分越高,说明面粉口感越好。
溶解用时是指混合面粉溶解消化所用的总时间,溶解用时越小,说明面粉越容易被消化完全。
表2
Figure BDA0003413320680000122
Figure BDA0003413320680000131
从实施例1-5的数据可知:
通过调整原料配比以及控制制备的工艺参数,可调整混合面粉的食用口感,同时工艺参数对感官评价的影响较低,因此从生产成本和能耗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从对比例1-5的数据可知:
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的协同作用,对混合面粉的感官影响较大,并且对混合面粉的溶解用时也有一定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合面粉,通过加入全麦粉、绿色小麦粉、燕麦粉和紫玉米粉,同时通过调味粉调味,可得到口感好、易食用和营养丰富的混合面粉。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合面粉,通过限定原料的不同粒径,可有效的改善原料间的混合程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混合面粉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原料进行分层次的发酵,从而能得到营养口感良好的面粉。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各阶段的工艺参数均可整合到混合面粉的自动生产线中,从而能进一步缩短工艺,节约工艺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合面粉,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面粉包括:全麦粉:30份~50份,黑燕麦粉:20份~30份,绿色小麦粉:15份~20份,紫玉米粉:0份~15份和调味粉:5份~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面粉,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调味粉包括:姜粉:40%~50%,陈皮粉:30%~40%和红枣粉: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面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面粉的平均粒径为40μ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混合面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小麦粉的粒径为20μm~30μm,所述紫玉米粉的粒径为30μm~40μm,所述黑燕麦粉的粒径为50μm~70μm,所述调味粉的粒径为60μm~90μm,所述全麦粉的粒径为100μm~130μm。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面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得到全麦粉、黑燕麦粉、绿色小麦粉和紫玉米粉;
将所述全麦粉和酵母粉进行第一搅拌糅合,得到第一发酵面团;
将所述黑燕麦粉和所述紫玉米粉加入所述第一发酵面团中进行第二搅拌糅合,得到第二发酵面团;
将所述绿色小麦粉和调味粉加入所述第二发酵面团中进行超声振荡,后进行第三搅拌糅合和干燥,得到混合面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200r/min~250r/min,所述第一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0min~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150r/min~180r/min,所述第二搅拌糅合的时间为5min~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糅合的搅拌转速为90r/min~120r/min,所述第三搅拌糅合的时间为15min~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振荡的时间为5min~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得到全麦粉、黑燕麦粉、绿色小麦粉和紫玉米粉,具体包括:
得到小麦颗粒、燕麦颗粒和紫玉米颗粒;
将所述小麦颗粒分别进行全颗粒的研磨和去皮研磨,分别得到全麦粉和绿色小麦粉;
将所述燕麦颗粒进行去皮,后进行研磨,得到黑燕麦粉;
将所述紫玉米颗粒进行研磨,得到紫玉米粉。
CN202111539563.4A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128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9563.4A CN114128828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9563.4A CN114128828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8828A true CN114128828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8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9563.4A Pending CN114128828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882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9842A (zh) * 2013-01-09 2013-04-17 程长青 一种纯天然低温烘焙熟的全麦面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58786A (zh) * 2016-02-01 2016-05-1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黑小麦混合面粉制备系列食品的方法
CN106071743A (zh) * 2016-07-28 2016-11-09 柳州中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冲食杂粮面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34937A (zh) * 2016-07-28 2016-12-21 柳州中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冲食小麦面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10353009A (zh) * 2018-04-09 2019-10-22 詹凌清 一种天然酵母面包的制备方法
CN110742235A (zh) * 2019-11-11 2020-02-04 唐山中宏康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全麦馒头粉及全麦馒头的制备工艺
CN110801005A (zh) * 2019-12-04 2020-02-18 长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营养谷物冲调粉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9842A (zh) * 2013-01-09 2013-04-17 程长青 一种纯天然低温烘焙熟的全麦面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58786A (zh) * 2016-02-01 2016-05-1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黑小麦混合面粉制备系列食品的方法
CN106071743A (zh) * 2016-07-28 2016-11-09 柳州中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冲食杂粮面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34937A (zh) * 2016-07-28 2016-12-21 柳州中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冲食小麦面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10353009A (zh) * 2018-04-09 2019-10-22 詹凌清 一种天然酵母面包的制备方法
CN110742235A (zh) * 2019-11-11 2020-02-04 唐山中宏康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全麦馒头粉及全麦馒头的制备工艺
CN110801005A (zh) * 2019-12-04 2020-02-18 长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营养谷物冲调粉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0052B (zh) 一种糖尿病人群主食挂面的生产方法
CN107212262B (zh) 一种糙米风味速溶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7529A (zh) 一种高蛋白、高膳食纤维即食保健冲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1278714A (zh) 橡籽、杂粮剪粉
CN110839886A (zh) 一种枸杞燕麦营养代餐粉配方及加工工艺
CN106386984A (zh) 一种保健月饼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0993B (zh) 低血糖指数面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23823A (zh)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蒲菜纸的制备方法
CN113243487A (zh) 一种烘培青稞麦片及其生产工艺
CN106578789A (zh) 一种营养保健的紫罗兰玉米饮料
CN114128828A (zh) 一种混合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65211A (zh) 一种护肠养胃的山药营养米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38270A (zh) 一种芽麦粉热干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9066A (zh) 一种应用于食品加工机的原料包
CN112189842A (zh) 一种含沙米的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食用方法和应用
CN104957498B (zh) 一种益肾养血速食粥及其加工方法
CN108378188A (zh) 一种发芽糙米大豆肽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1955A (zh) 一种抗疲劳莜麦熟食成型面及制备方法
CN108094864A (zh) 一种糙米米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60645A (zh) 一种莲藕粉条
CN105029243B (zh) 薏仁淮山蜂蜜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2547A (zh) 一种鲜美竹蜂青稞麦片
CN115886199A (zh) 一种速溶型黑芝复合方便粥的制备方法
CN111000132A (zh) 一种利用折射窗干燥制备的藜麦银耳山药营养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2548A (zh) 一种补益山药青稞麦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