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5778B -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5778B
CN114115778B CN202111375990.3A CN202111375990A CN114115778B CN 114115778 B CN114115778 B CN 114115778B CN 202111375990 A CN202111375990 A CN 202111375990A CN 114115778 B CN114115778 B CN 114115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local
locking
unlock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59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5778A (zh
Inventor
孟祥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59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5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5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57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9184 priority patent/WO202306576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5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5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07General aspects irrespective of display type, e.g. determination of decimal point position, display with fixed or driving decimal point, suppression of non-significant zero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命令输入器输入锁定指令,显示设备的控制器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确定显示器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然后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从而通过控制器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避免在编辑过程中,对需要保留的显示内容误修改或误擦除,相应的,在显示器的绘制界面上已经有锁定区域的情况下,用户还可以通过解锁指令,对显示器上已经锁定的显示区域进行解锁,以使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重新编辑。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常用的智能终端中,一般都会配备白板(White Board)应用,白板应用能够实现笔迹书写、图形绘制、文字输入、文件调用、课件制作、删除复制、遮挡、放大缩小、视频播放回放和直接打印等多种演示功能。
白板应用的菜单栏中,包含调色板、画笔和橡皮擦等功能,可以实现多种书写绘画操作,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在白板应用的显示界面的任意区域进行书写绘画操作,或者针对书写绘画的内容进行二次编辑、画面优化或者擦除操作,但是,当白板应用的显示界面编辑内容较多,或者局部区域编辑内容密度较大,再继续进行书写绘画、二次编辑、画面优化或擦除操作时,由于显示界面上的不同编辑内容相互交叉或者距离较近,或者被编辑的内容需要长期呈现在白板应用的显示界面上,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常出现误修改、误擦除或者后续编辑内容影响之前已完成编辑的区域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以解决在智能终端上进行显示区域的内容编辑过程中,常出现误修改、误擦除或者后续编辑内容影响之前已完成编辑的区域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命令输入器、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命令输入器输入的锁定指令,并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确定显示器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并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从而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不能被编辑。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所述锁定指令,用户可以对显示器上部分显示区域进行锁定,以避免编辑过程中,对需要保留的显示区域误修改或误擦除,相应的,在显示器的绘制界面上已经有锁定区域的情况下,用户还可以通过解锁指令,对显示器上已经锁定的显示区域进行解锁,以使解锁的显示区域的内容能够被重新编辑。
由于显示器绘制界面上的显示区域的内容,可能比较繁杂,以及可能已经存在一些局部锁定区域,对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局部锁定区域可以是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闭合区域,也可以是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存在闭合区域,通过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的局部锁定区域。从而为用户提供多种局部锁定区域的确定方法,以应对绘制界面上复杂的显示内容。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进行局部区域锁定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局部锁定曲线的绘制失误,或者原有的局部锁定区域过大,导致需要缩小,针对这种情况,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的修改方式,具体的,可以根据绘制界面上现有的情况,选择绘制存在闭合区域的局部锁定曲线,或者绘制不存在闭合区域的局部锁定曲线,但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
针对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若闭合区域处于某一锁定区域内,则将所述某一锁定区域内除闭合区域之外的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显示器上所述局部解锁局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针对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但是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若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内部,则根据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的面积比,确定局部锁定区域。
在显示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更方便的使用户实现绘制界面的锁定或者解锁,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另外一种显示设备,旨在提供一种不需要输入锁定指令或者解锁指令,由显示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模式切换曲线,以及显示设备现有的显示状态,进行智能的区域锁定或者区域解锁。
具体的,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命令输入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切换曲线,以获取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并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然后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并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第一方面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
在获取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后;判断所述锁定指令为全局锁定指令还是局部锁定指令,若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曲线;然后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若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解锁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曲线;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
在获取模式切换曲线后,然后获取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再然后,根据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最后,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并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命令输入器输入锁定指令,显示设备的控制器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确定显示器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然后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从而通过控制器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避免在编辑过程中,对需要保留的显示内容误修改或误擦除,相应的,在显示器的绘制界面上已经有锁定区域的情况下,用户还可以通过解锁指令,对显示器上已经锁定的显示区域进行解锁,以使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重新编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绘制界面带有锁定模式的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a)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局部锁定区域的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2(b)为对图2(a)的绘制界面进行第一种全局锁定后的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2(c)为取消图2(b)的绘制界面全局解锁后的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2(d)为对图2(a)的绘制界面进行第二种全局锁定后的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被配置的一种执行锁定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绘制的局部锁定曲线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锁定曲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处于现有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锁定曲线将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分割为两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锁定曲线将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分割为四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外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被配置的一种执行解锁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绘制的局部解锁曲线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解锁曲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处于现有局部解锁区域内部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解锁曲线将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分割为两部分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解锁曲线将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分割为四部分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外部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被配置的执行模式切换曲线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锁定模式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锁定模式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锁定模式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模式切换区域包括解锁模式和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模式切换区域包括解锁模式和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令曲线与现实界面的边界相交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指令曲线两端点用直线连接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中执行锁定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中执行解锁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中执行模式切换曲线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附图内容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实施例的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局部锁定曲线用端点带有原点的线条表示,局部解锁曲线用端点带有箭头的线条表示,模式切换曲线用端点带有方块的线条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电视、智能电视、激光投影设备、显示器(monitor)、电子白板(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电子桌面(electronic table)等。
根据显示器的具体形式不同,本申请实施例的命令输入器同样具备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设置在显示屏上的触屏感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传感装置或电容传感装置)、键鼠输入设备或遥控器等。遥控器和控制器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至少一种输入用户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命令输入器、控制器和控制器。所述命令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所述锁定指令包括全局锁定指令和局部锁定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锁定指令可以为单一的控制指令(表现为锁定按钮、锁定选项等),也可以是控制指令和锁定区域选择(锁定区域的选择、绘制、输入或确定等)组合的锁定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1,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绘制界面带有锁定模式的显示器的示意图,所述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的绘制界面,且可以显示带有锁定模式的绘制界面,其中,锁定模式是指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的内容不可被进行删除、修改、覆盖和绘制等编辑操作,且所述锁定模式包括全局锁定模式和局部锁定模式,全局锁定模式是指绘制界面的全部区域被锁定,局部锁定模式是指绘制界面中至少有一个局部区域被锁定,当一个区域的操作模式为锁定模式时,将无法对该区域进行编辑,若用户进行编辑操作,显示器将无法响应该编辑操作,并提示编辑内容的所属区域被锁定,不可编辑。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锁定某一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可以是取消显示区域所属区域原有的操作模式,并将操作模式修改为锁定模式,例如,如图2(a)所示,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中包括局部锁定区域,锁定一个将该区域包含在内的区域A的显示区域后,如图2(b)所示,所述区域A的操作模式均修改为锁定模式,在取消区域A的锁定后,如图2(c)所示,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中将不会存在原有的局部锁定区域。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锁定某一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还可以是在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上添加一层锁定模式的图层,例如,如图2(a)所示,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中包括局部锁定区域,锁定一个将该区域包含在内的区域B的显示区域后,如图2(d)所示,所述区域B至少包括了两层操作属性,在取消所述区域B的锁定后,所述区域B的操作模式被还原,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中仍然存在原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即所述区域B对应的绘制界面还原为图2(a)所示的绘制界面。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设置以上设定锁定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当设置上述两种锁定方式时,控制器在对某一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进行锁定前,输出上述两种锁定方式的确认选项,由用户确认具体的锁定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若闭合线条区域内存在一个关闭的锁,则表示该闭合线条区域为锁定模式,若闭合线条区域存在一个打开的锁,则表示该闭合线条区域为解锁模式,或者绘制界面边缘出现一个关闭/打开的锁,则表示绘制界面为全局锁定/解锁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视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RandomAccess 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被配置的一种执行锁定指令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S301至S303:
S301,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S302,若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可以为连续线条,也可以是间断的线条,或者是连续输入的多个独立线条,其中,连续线条可以一次性输入的线条,也可以由多次输入的线条交叉组合形成一个连续线条,在局部锁定曲线判断中,以单个连续线条进行判断。具体的,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可以通过在绘制界面直接绘制、坐标点输入或者现有曲线的选择、平移、复制等方式获得,又或者直接选择现有的线条图形进行区域选择,并放大或缩小线条图形,最后确认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
S303,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具体的,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绘制的局部锁定曲线的示意图,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可以是独立围成一个或多个闭合区域的曲线,也可以是一条未能单独围成闭合区域的曲线,针对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将每一个闭合区域确定为一个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绘制界面中已经存在局部锁定区域,但是该局部锁定区域的面积过大,导致局部锁定区域中存在部分不需要锁定的显示区域,需要将这些不需要的显示区域从局部锁定区域中去除时,在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取消该局部锁定区域的锁定操作(由局部解锁指令控制,局部解锁指令参见后文),然后在重新进行第二次局部锁定操作,这种实施方式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较多,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实施方式,直接通过局部解锁指令将不需要锁定的显示区域解锁(具体过程案件后文),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解锁区域绘制困难的问题,同样会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实施方式,具体的,若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某一锁定区域内,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锁定曲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处于现有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示意图,图中,带有锁定标志的虚线区域为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所述局部锁定区域C内绘制局部锁定曲线,则这种情况下,在锁定绘制界面上虚线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后,还可以将局部锁定曲线与所述局部锁定区域C边界线之间的环状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显示器上所述局部解锁局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从而对原有过大的局部锁定区域C进行缩小,剔除出不需要锁定的显示区域,但是这种方式只适用重新确定的局部锁定区域中不包括原有过大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边缘区域,如果包括原有过大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边缘区域,则较难绘制用于重新确定局部锁定区域的局部锁定曲线,针对这一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第四种实施方式,通过在绘制不闭合的局部锁定曲线,即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且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内部,则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内部必然包括多个闭合区域,例如,如图6所示,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将一个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分割为两部分(两个闭合区域),又或者,如图7所示,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将一个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分割为四部分(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这种情况下,则根据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的面积比,确定局部锁定区域,具体的,可以将面积最小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锁定区域,然后取消除面积最小的闭合区域之外的闭合区域的锁定模式,又或者可以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锁定区域,然后取消除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闭合区域的锁定模式,又或者,将将除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其他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锁定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绘制界面中已经存在局部锁定区域,且该局部锁定区域邻近或者相连接的区域还存在一定需要被锁定的显示区域,除了绘制完整闭合的局部锁定曲线,对这些需要被锁定的显示区域进行锁定,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未闭合的局部锁定曲线,将需要被锁定的显示区域加入到现有的技术锁定区域中,具体的,如图8所示,若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外部,则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模式包括全局锁定模式和局部锁定模式,针对全局锁定模式,可以通过全局锁定指令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命令输入器发送的全局锁定指令后,锁定绘制界面上全部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当绘制界面上存在锁定模式时,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针对锁定模式进行区域解锁的方式,所述解锁模式是指将已经锁定的区域进行解锁,以便能够重新编辑被解锁区域的显示区域。
所述命令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所述解锁指令包括全局解锁指令和解锁锁定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解锁指令可以为单一的控制指令(表现为解锁按钮、解锁选项等),也可以是控制指令和解锁区域选择(解锁区域的选择、绘制、输入或确定等)组合的锁定操作,所述显示器还被配置为显示带有解锁模式的绘制界面。
具体的,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被配置的一种执行解锁指令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S901至S903。
S901,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S902,若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解锁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可以为连续线条,也可以是间断的线条,或者是连续输入的多个独立线条,其中,连续线条可以一次性输入的线条,也可以由多次输入的线条交叉组合形成一个连续线条,在局部解锁曲线判断中,以单个连续线条进行判断,具体的,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可以通过在绘制界面直接绘制、坐标点输入或者现有曲线的选择、平移、复制等方式获得,又或者直接选择现有的线条图形进行区域选择,并放大或缩小线条图形,最后确认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
S903,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具体的,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绘制的局部解锁曲线的示意图,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可以是独立围成一个或多个闭合区域的曲线,也可以是一条未能单独围成闭合区域的曲线,针对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将每一个闭合区域确定为一个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绘制界面中已经存在局部解锁区域,但是该局部解锁区域的面积过大,导致局部解锁区域中存在部分不需要解锁的显示区域,需要将这些不需要的显示区域从局部解锁区域中去除时,在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取消该局部解锁区域的解锁操作,然后在重新进行第二次局部解锁操作,这种实施方式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较多,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实施方式,直接通过局部锁定指令将不需要解锁的显示区域锁定,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锁定区域绘制困难的问题,同样会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实施方式,具体的,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某一解锁区域内,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局部解锁曲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处于现有局部解锁区域内部的示意图,图中,带有解锁标志的虚线区域为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在所述局部解锁区域D内绘制局部解锁曲线,则这种情况下,在解锁绘制界面上虚线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后,还可以将局部解锁曲线与局部解锁区域D边界线之间的环状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显示器上所述局部锁定局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从而对原有过大的局部解锁区域D进行缩小,剔除出不需要解锁的显示区域,但是这种方式只适用重新确定的局部解锁区域中不包括原有过大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边缘区域,如果包括原有过大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边缘区域,则较难绘制用于重新确定局部解锁区域的局部解锁曲线,针对这一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第四种实施方式,通过在绘制不闭合的局部解锁曲线,即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且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内部,则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内部必然包括多个闭合区域,例如,如图12所示,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将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分割为两部分(两个闭合区域),又或者,如图13所示,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将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分割为四部分(四个闭合区域),这种情况下,则根据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的面积比,确定局部解锁区域,具体的,可以将面积最小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解锁区域,然后取消除面积最小的闭合区域之外的闭合区域的解锁模式,又或者可以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解锁区域,然后取消除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闭合区域的解锁模式,又或者,将将除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其他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解锁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绘制界面中已经存在局部解锁区域,且该局部解锁区域邻近或者相连接的区域还存在一定需要被解锁的显示区域,除了绘制完整闭合的局部解锁曲线,对这些需要被解锁的显示区域进行解锁,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为闭合的局部解锁曲线,将需要被解锁的显示区域加入到现有的技术解锁区域中,具体的,如图14所示,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外部,则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模式包括全局解锁模式和局部解锁模式,针对全局解锁模式,可以通过全局解锁指令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命令输入器发送的全局解锁指令后,解锁绘制界面上全部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在显示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更方便的使用户实现绘制界面的锁定或者解锁,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另外一种显示设备,旨在提供一种不需要输入锁定指令或者解锁指令,由显示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模式切换曲线,以及显示设备现有的显示状态,进行智能的区域锁定或者区域解锁,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命令输入器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带有操作模式的绘制界面,所述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所述命令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切换曲线,所述模式切换曲线可以为连续线条,也可以是间断的线条,或者是连续输入的多个独立线条。
具体的,参见图15,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被配置的执行模式切换曲线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S1501至S1503。
S1501,获取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
S1502,根据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所述模式切换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包括闭合区域,则直接将闭合区域确定为模式切换区域;如果模式切换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包括闭合区域,则判断所述模式切换曲线是否与现有的操作模式的区域边界组合成闭合区域,如果所述模式切换曲线与现有的操作模式的区域边界构成闭合区域,则将对应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模式切换区域。
S1503,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并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所述切换指令包括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所述锁定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锁定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解锁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6、图17和图18所示,若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仅有锁定模式,则直接将将所述模式切换区域的锁定模式切换为解锁模式,相应的,如图19、图20和图21所示,若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仅有解锁模式,则直接将将所述模式切换区域的解锁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若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既包括了解锁区域,又包括了解锁区域,则判断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锁定模式的区域面积与解锁模式的区域面积的比值,确定模式切换指令为锁定指令还是解锁指令,具体的,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面积更大的区域进行模式切换,或者,对面积更小的区域进行模式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操作,针对局部锁定曲线、局部解锁曲线和/或模式切换曲线三种指令曲线(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局部锁定曲线、局部解锁曲线和/或模式切换曲线统称为指令曲线),若指令曲线与显示界面的边界存在至少两个交点,则将指令曲线与显示界面的边界围成区域作为指令曲线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如图24所示,曲线S和曲线L均为不存在闭合区域的曲线,但是曲线S和曲线L与显示界面的边界接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曲线S和曲线L与显示区域的边界(短边或长边)组成的区域作为曲线S和曲线L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即曲线S和曲线L均存在闭合区域,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限于显示界面的边界影响,以防止用户直接在显示器的显示界面上绘制指令曲线时,指令曲线的起点和/或终点落在显示界面外,或者,指令曲线的一部分区域超出显示界面,导致指令曲线输入失败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便于用户操作,还可以对用户输入的指令曲线进行智能完善,例如,若指令曲线不存在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则将指令曲线的两端点用直线段相连,并将连接线与指令曲线组成的区域作为指令曲线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如图25所示,曲线M为一条不存在闭合区域的曲线,将曲线M两端点用双点划线连接,并将曲线M与双点划线组成的闭合区域作为曲线M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设置上,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显示方法中未公开的细节,请参见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设备。
如图26所示,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S2601至S2603。
S2601,获取用户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S2602,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S2603,若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
S2604,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不能被编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还包括S2701至S2703。
S2701,获取用户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S2702,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S2703,若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解锁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
S2704,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还提供另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设置上,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的显示方法中未公开的细节,请参见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设备。
如图28所示,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S2801至S2803。
S2801,获取模式切换曲线,以及获取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所述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
S2802,根据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
S2803,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并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所述锁定指令用于指示锁定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解锁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命令输入器输入锁定指令,显示设备的控制器根据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确定显示器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然后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从而通过控制器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避免在编辑过程中,对需要保留的显示区域的内容误修改或误擦除,相应的,在显示器的绘制界面上已经有锁定区域的情况下,用户还可以通过解锁指令,对显示器上已经锁定的显示区域进行解锁,以使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重新编辑。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命令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
显示器,该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带有锁定模式的绘制界面;
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若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为独立围成一个或多个闭合区域的曲线或一条未能单独围成闭合区域的曲线;
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包括: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存在闭合区域,且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内部时,将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中除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其他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外部时,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不能被编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则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某一锁定区域内,则将所述某一锁定区域内除闭合区域之外的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显示器上所述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命令输入器,还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
显示器,还被配置为显示带有解锁模式的绘制界面;
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若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解锁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
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则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某一解锁区域内,则将所述某一解锁区域内除闭合区域之外的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显示器上所述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存在闭合区域,则判断所述局部解锁曲线是否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
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内部,则根据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的面积比,确定局部解锁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存在闭合区域,则判断所述局部解锁曲线是否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
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外部,则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该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带有操作模式的绘制界面,所述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
命令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切换曲线;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
根据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
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并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所述切换指令包括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所述锁定指令包括局部锁定指令;
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用于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
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为独立围成一个或多个闭合区域的曲线或一条未能单独围成闭合区域的曲线;
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包括: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存在闭合区域,且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内部时,将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中除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其他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外部时,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
所述锁定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锁定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解锁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模式切换区域的操作模式为锁定模式,则所述切换指令为解锁指令;
若模式切换区域的操作模式为解锁模式,则所述切换指令为锁定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模式切换区域的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则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锁定模式的区域面积与解锁模式的区域面积之比,确定所述切换指令。
12.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响应于用户在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若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为独立围成一个或多个闭合区域的曲线或一条未能单独围成闭合区域的曲线;
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包括: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存在闭合区域,且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内部时,将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中除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其他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外部时,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不能被编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若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解锁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
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14.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式切换曲线,以及获取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所述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
根据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
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并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所述切换指令包括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所述锁定指令包括局部锁定指令;
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用于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
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为独立围成一个或多个闭合区域的曲线或一条未能单独围成闭合区域的曲线;
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包括: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存在闭合区域,且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内部时,将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中除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其他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外部时,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
所述锁定指令用于指示锁定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解锁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CN202111375990.3A 2021-10-22 2021-11-19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Active CN114115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5990.3A CN114115778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PCT/CN2022/109184 WO2023065766A1 (zh) 2021-10-22 2022-07-29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5990.3A CN114115778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5778A CN114115778A (zh) 2022-03-01
CN114115778B true CN114115778B (zh) 2023-08-01

Family

ID=8039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5990.3A Active CN114115778B (zh) 2021-10-22 2021-11-19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5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766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CN115047992B (zh) * 2022-08-15 2023-06-20 深圳润方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画板的图形绘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881A (zh) * 2012-12-24 2014-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管理应用安全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1792A (zh) * 2002-06-07 2002-11-27 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电子画板的编辑系统与方法
US9032299B2 (en) * 2009-04-30 2015-05-12 Apple Inc. Tool for grouping media clips for a media editing application
US8924893B2 (en) * 2009-10-14 2014-12-30 At&T Mobility Ii Llc Locking and unlocking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sloped lock track
US10489051B2 (en) * 2014-11-28 2019-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ndwriting inpu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0163555A (zh) * 2019-04-11 2019-08-23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制图管理方法、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881A (zh) * 2012-12-24 2014-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管理应用安全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5778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15778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US7876335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acting content in a document
CN108932144B (zh)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810779B2 (ja) 画面共有システム、画面共有端末、電子黒板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H096519A (ja) デジタイザにおける消去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9843691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system,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omputer program
US2015018603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control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599128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62638B2 (ja) 電子情報ボード、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829486A (zh) 一种背景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0288976B1 (ko) 텔레비전수상기의화면명령구성및인식방법
JP5678521B2 (ja) 電子会議装置、情報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9144397B (zh) 擦除方法、装置以及智能交互平板
JPH1049700A (ja) ペン入力装置、ペン入力方法、入力装置及び入力方法
JP3475069B2 (ja) 操作キー表示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16490845A (zh)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JPH07168873A (ja) 編集禁止エリアを設定し得るcadシステム
JPH06202959A (ja) 画像作成装置における外部メモリ制御装置
JPH0383121A (ja) メニュー表示方式
KR0152350B1 (ko) 디지털 복사기에서의 화상편집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23065766A1 (zh)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JP3791937B2 (ja) ワードプロセッサ装置
JP201712305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プレビュー画像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H08161388A (ja) 3次元cadシステム
CN118119918A (zh)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