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0845A -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90845A CN116490845A CN202180005694.6A CN202180005694A CN116490845A CN 116490845 A CN116490845 A CN 116490845A CN 202180005694 A CN202180005694 A CN 202180005694A CN 116490845 A CN116490845 A CN 1164908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adsorption
- determining
- mind map
- target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22033 Thesty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519 Chimonanthus praeco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1359 Origanum dictam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987 Origanum dictamn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4383 Origanum vulgare subsp. vulgar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0 car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在应用界面中,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S103);获取针对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S104);基于移动操作移动目标节点,且移动过程中,在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移动过程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S105);在移动操作后,确定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S106);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S107);基于第一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显示调整处理后的第二思维导图(S108)。可以通过设置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节点位置的调整,降低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
Description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对于日常工作中所讨论的内容,人们往往可以通过手动在黑板中绘制图表的方式,以简洁明了的表现形式对讨论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完善,现如今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问题分析和逻辑梳理。
目前,思维导图中对于节点的位置的调整方式,通常是删除需要调整位置的原节点,在预想的位置添加与原节点内容一致的新节点,该调整方式无法直接通过移动节点对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调整,调整节点位置的步骤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可以通过设置的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节点位置的调整,降低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包括:
在应用界面中,接收第一触控操作;
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在所述应用界面中书写对应的笔迹;
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选择操作,基于所述节点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
获取针对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
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移动所述目标节点,且移动过程中,在所述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所述移动操作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在所述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所述吸附节点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除所述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
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所述移除样式和所述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包括:
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应用界面中,接收第一触控操作;
笔迹书写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在所述应用界面中书写对应的笔迹;
节点获取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选择操作,基于所述节点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
节点移动单元,用于获取针对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
样式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移动所述目标节点,且移动过程中,在所述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所述移动操作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所述吸附节点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除所述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
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思维导图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所述移除样式和所述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交互平板设备,包括:处理器、显示组件、触摸组件;触摸组件用于接收节点选择操作和目标节点移动操作,并将处理信息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步 骤,显示组件用于显示交互平板设备中所有节点的调整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思维导图中选择需要调整位置的目标节点,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通过预览样式和移除样式实时显示目标节点的位置变化,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的第一关联关系,并更新思维导图,实现了通过设置的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调整节点的位置,避免了调整节点的位置时执行节点的添加、删除等操作,可以通过直接移动节点调整节点的位置,降低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的举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的举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的举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的举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的举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思维导图调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样式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区域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思维导图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平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述介绍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为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介绍提供了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申请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B、D,那么本申请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和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可以应用于会议规划、会议记录等需要分析总结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思维导图调整方法所应用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交互平板等具备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可选的,所述显示设备具有触摸屏,可以由触控笔、用户手指等控制思维导图中的节点执行操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应用在交互平板的白板应用软件中。
交互平板可以是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显示屏上的内容进行操控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其集成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音响、电视机以及视频会议终端等一种或多种功能。当然,交互平板并不包括对显示面的表面特征的限定,例如交互平板的表面特征可以是平面、曲面或多个平面的拼接等。
典型的,交互平板安装有至少一种操作系统,其中,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定于安卓系统、Linux系统、Windows系统和华为鸿蒙系统,其用于控制和协调交互平板及外部设备,使得交互平板中各种独立的硬件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的整体协调工作,操作系统所在的架构层级定义为系统层。在系统层的基础上,交互平板中安装有为满足用户不同领域、不同问题而开发的应用程序,其对应所在的架构层级为应用层。在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中,交互平板可以安装至少一个具有书写功能的应用程序。其中,该具有书写功能的应用程序可以为操作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同时,也可以是从第三方设备或者服务器中下载的应用程序。可选的,应用程序除具备基于触控操作的书写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编辑功能,如删除功能、插入表格、插入图片、插图图形、绘制表格、绘制图形等功能。
交互平板包括至少一块显示屏。例如,交互平板配置有一块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该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可以是红外显示屏、电容显示屏、电阻显示屏、电磁显示屏或压感显示屏等。在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或书写笔触控显示屏的方式实现触控操作,相应的,交互平板检测触控位置,并根据触控位置进行响应,以实现触控功能。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上所采用的触摸传感模组不同时,触摸传感模组采集的原始的触感信号不同,转换所得的触摸信号也不完全相同。
对于红外显示屏,触控传感模组为红外触摸框,其采集的触感信号可以包括表示红外线受阻的信号,转换所得的触摸信号可以包括位置触摸信号,该位置触摸信号可以包括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对于电容显示屏,触控传感模组为电容式触摸板,其采集的触感信号可以包括流经触摸屏的各电极的电流,转换所得的触摸信号可以包括位置触摸信号,该位置触摸信号可以包括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对于电阻显示屏,触控传感模组为电阻式触摸板,其采集的触感信号可以包括触摸位置的电压,转换所得的触摸信号可以包括位置触摸信号,该位置触摸信号可以包括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对于电磁显示屏,触控传感模组为电磁板,其采集的触感信号可以包括磁通量的变化量和接收的电磁信号的频率,转换所得的触摸信号可以包括与所述磁通变化量对应的位置触摸信号、与所述频率对应的压感信号,该位置触摸信号可以包括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压感信号可以包括压力值。对于压感显示屏,触控传感模组为压力传感器,其采集的触感信号可以包括压力信号,转换所得的触摸信号可以包括位置触摸信号,该位置触摸信号可以包括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
白板应用指供用户进行书写、展示等操作的应用,可以用于根据用户在白板应用的界面的书写操作生成书写笔迹,也可以用于在白板应用的界面插入和显示多媒体元素,所述多媒体元素可以包括图形、图像、表格、文档、音频文件和/或视频文件。在白板应用的界面中,用户可以实现与实体黑板类似的写、画、擦除等操作,并进一步有更好的移动、保存、缩放、插入图片、颜色调整、笔画粗细设置等数字化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白板应用也可以命名为书写应用、电子白板应用、协同白板应用等名称,不管名称如何改变,只要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应用,均等同于本申请的白板应用。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思维导图调整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于实现本方法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可以显示有用户设置的第一思维导图,通过获取用户在第一思维导图上选择需要移动的节点,例如:选择“分支主题2”、“子主题3”和“子主题4”三个节点作为移动的节点,被选取的节点会有提示,例如“分支主题2”、“子主题3”和“子主题4”三个节点旁边的勾选提示;然后控制节点移动到吸附区域内,节点与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进行连接,例如:当“分支主题3”为吸附节点时,虚线矩形框为“分支主题3”的对应的吸附区域,将“分支主题2”、“子主题3”和“子主题4”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分支主题3”的虚线矩形框内,由于“分支主题2”是“子主题3”和“子主题4”的父节点,则“分支主题2”在移动过程中,将子节点“子主题3”和“子主题4”隐藏,只显示父节点“分支主题2”;在“分支主题2”靠近“分支主题3”时,界面中显示“分支主题3”的吸附区域,即虚线矩形框,当“分支主题2”进入所述虚线矩形框范围内即可与“分支主题3”进行吸附连接;完成节点之间的连接后,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调整第一思维导图上所有节点的位置、大小等,例如:减小“分支主题1”和“分支主题3”之间的距离,降低“分支主题2”的高度,使“分支主题2”的高度与“子主题1”、“子主题5”等保持一致,通过在思维导图中选择需要调整位置的目标节点,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若目标节点位于吸附节点的第一吸附区域范围内,则目标节点吸附于吸附节点,并更新思维导图,实现了通过设置的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调整节点的位置, 避免了调整节点的位置时执行节点的添加、删除等操作,可以通过直接移动节点调整节点的位置,降低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
基于图1所示的场景示意,下面将结合图2-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思维导图调整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7。
S101,在应用界面中,接收第一触控操作;
具体的,在交互平板的应用界面中,可以实时监测在应用界面中触发的第一触控操作,第一触控操作可以是由用户采用手指、手写笔等在应用界面中所产生的操作轨迹,可以用于在应用界面中进行书写,或者对应用界面所显示的第一思维导图中的节点进行设置等。
S102,确认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在应用界面中书写对应的笔迹;
具体的,若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例如:第一触控操作为在应用界面中第一思维导图所在区域外的触控操作,则可以确定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可以理解的是,针对第一思维导图设置有第三吸附区域,第三吸附区域可以为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区域,若节点存在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则表征该节点属于第一思维导图中的节点,第三吸附区域用于分割应用界面中第一思维导图所在区域,以及除第一思维导图外的其它区域。当第一触控操作未落入第三吸附区域的范围,则确定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反之,将第一触控操作确定为对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选择操作。
确认接收到的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可以在应用界面中显示书写操作对应的笔迹,笔迹的显示方式可以为跟随书写操作进行显示,也可以为书写操作完成后,对所记录的轨迹进行一次性显示,具体显示方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另外,书写过程中,如果书写操作再落入第三吸附区域,则将对应的笔迹生成在第一思维导图上方,书写完毕后,书写笔迹和第一思维导图为独立的元素,可以单独进行调整,例如,当选中书写笔迹进行移动时,第一思维导图保持不变,反之亦然。
S103,确认第一触控操作为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选择操作,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
具体的,在交互平板的应用界面中,若第一触控操作为节点选择操作,例如:第一触控操作为在应用界面中第一思维导图所在区域内的触控操作,则可以确定对第一思维导图包括的所有节点执行的节点选择操作,第一思维导图指的是用户设定的思维导图,节点选择操作指的是对节点进行选择的操作,可以理解的是,思维导图显示于白板应用等交互设备的应用界面中,用户想要调整交互应用界面中的思维导图中节点的位置,需要在交互设备中选取第一思维导图中的选择节点,再对选择的节点进行操作处理。
第一思维导图中可以具有多条分支,每条分支可以具有多个节点,每个节点依附着分支形成父子节点关系,即同一分支上的第一节点可以是第二节点的父节点,第二节点可以是第一节点的子节点,若一个节点只有子节点没有父节点,则确定节点为根节点,同时,若一个节点没有父节点和子节点,则确定节点为根节点;若目标节点位于同一条分支上,且包含两个以上节点,则至少存在一对父子关系,如图1所示,“根节点”、“分支主题1”和“子主题1”位于同一分支上,“根节点”为“分支主题1”的父节点,“分支主题1”为“子主题1”的父节点。
当用户需要调整第一思维导图中节点的位置时,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需要移动的节点,即选择目标节点;目标节点可以是一个节点,也可以是多个节点;可选的,目标节点可以是同一分支的节点,也可以是不同分支的节点,即目标节点可以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是第一节点和第一节点的子节点,也可以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也可以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子节点等。
S104,获取针对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获取到针对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移动操作可以是用户手指或触控笔在思维导图调整设备上的滑动操作,也可以是手指在思维道路调整设备上的点击操作等;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可以是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的移动方向和预设的移动速度进行移动;可选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可以实时显示或者延时显示目标节点的移动过程。
S105,基于移动操作移动所述目标节点,且移动过程中,在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 的移除样式,并跟随移动操作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获取目标节点在第一思维导图的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指的是目标节点进行移动操作之前的位置,获取初始位置可以观察目标节点的位置变化过程;获取到针对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生成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和预览样式,移除样式指的是移动过程中始终位于初始位置的目标节点的预览结果;预览样式指的是具有预览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连接效果的图案,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在第一思维导图中的初始位置生成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
用户移动的目标节点即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预览样式指代的是移动过程中跟随移动的目标节点的预览结果,可以理解的是,预览样式可以是多个节点及连接关系的预览结果,其中可能隐藏了多个子节点,操作预览样式进行移动可以使移动过程的画面更简洁。当预览样式进行移动时,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当预览样式到达吸附节点的吸附区域时,预览样式可以吸附在吸附节点的形状边缘,预览样式和吸附节点显示连接线,如图1所示,“分支主题2”、“子主题3”和“子主题4”为目标节点,“分支主题3”为吸附节点,而图1中预览样式只显示着“分支主题2”,当“分支主题2”靠近“分支主题3”时,两个节点之间显示着连接线。
S106,在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所述吸附节点为第一思维导图中除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获取目标节点进行移动后的坐标位置为终点位置,基于预览样式的节点位置所处的吸附区域确定为第一吸附区域,确定目标节点完成移动操作后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在终点位置显示目标节点,其中,所述吸附节点为第一思维导图中除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
S107,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具体的,基于目标节点的节点位置,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第一关联关系指的是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的连接关系,若吸附节点没有子节点,则目标节点为吸附节点的子节点;若吸附节点具有子节点,则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的子节点的位置关系。
S108,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所述移除样式和所述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基于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得到第二思维导图,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进行移动操作后,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目标节点移动前的位置没有节点,目标节点移动后的位置新增节点,间距不一的节点分布影响了思维导图的美观,因此需要对第一思维导图执行调整处理,调整第一思维导图中所有节点的节点属性,节点属性信息包括节点位置、节点尺寸大小和节点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将调整完的第一思维导图确定为第二思维导图,并显示第二思维导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思维导图中选择需要调整位置的目标节点,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当目标节点位于吸附节点的第一吸附区域范围内时,目标节点吸附于吸附节点,并更新思维导图,可以通过设置的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节点位置的调整,降低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于对图2所示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细化,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步骤S214。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S10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1-S202:
S201,获取应用界面中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操作模式;
S202,确定所述节点选择操作满足所述操作模式对应的节点选取方式,则基于所述节点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获取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用于表征思维导图的操作方式,具体用于设定选取目标节点的不同操作方式,确定节点选择操作满足操作模式对应的节点选取方式,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提供不同的选择节点方式,提升了选择节点的灵活性。
若操作模式为书写操作模式,则节点选取方式为长按操作,书写操作模式是指所处第一思维导图在进行添加节点、删除节点等编辑节点的内容过程中,调整第一思维导图中节点的位置和关联关系时所处的操作模式。获取长按操作对应的目标节点,长按操作可以是触控笔、手指等触碰物长按第一思维导图中需要选择的节点超过固定时间,固定时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长按节点超过固定时间,可以防止用户误碰到节点,造成节点选择错误。比如,在第一思维导图获取到长按第一节点超过2秒后,确定第一节点为目标节点。可选的,操作模式为书写操作模式,则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输入的点击操作,获取点操作对应的目标节点,点击操作可以是触控笔、手指等触碰物至少点击一次第一思维导图中需要选择的节点;
若操作模式为选择操作模式,则节点选取方式为滑动操作,选择操作模式是指第一思维导图在完成节点的内容编辑后,调整第一思维导图中节点的位置和关联关系时所处的操作模式。获取滑动操作的滑动区域范围内的目标节点;滑动操作可以是触控笔、手指等触碰物在第一思维导图中滑动过程中触碰节点,也可以是点击单个节点,也可以是同时点击多个节点,也可以是在第一思维导图中划出包含节点在内的选取框,比如,第一思维导图执行滑动操作模式过程中,触碰到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节点为目标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不同操作模式下的节点选择操作可以自定义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仅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可选的,第一思维导图处于选择操作模式时,无法执行添加节点、删除节点等节点的内容编辑功能。
可选的,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目标节点显示选中提示,选中提示可以是包围着目标节点的矩形框,也可以是在目标节点旁边产生的勾选符号等具有区分节点效果的提示信息。若选择的节点具有子节点,则子节点也会被选中。如图4所示,在书写操作模式下,触控笔点击“分支主题1”节点,获取“分支主题1”节点以及它的子节点“子主题1”和“子主题2”为目标节点;如图5所示,在选择操作模式下,触控笔从A位置到B位置所触碰到的节点“分支主题1”和“子主题3”,因此“分支主题1”、“子主题1”、“子主题2”和“子主题3”确定为目标节点。增加选中提示、预览样式和移除样式,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可以将吸附的结果展示给用户,方便了用户确定节点移动的位置或者调整节点移动的位置。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3-S204:
S203,获取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
具体的,第一思维导图中的根节点可以具有多条分支,每条分支可以具有多个节点,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获取每条分支上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第二吸附区域是指目标节点可以与每个节点进行吸附的区域。
可选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获取第一思维导图中每条分支上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每个节点间的第二关联关系和中心垂直位置,基于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每个节点间的第二关联关系和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分别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
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将第一思维导图划分为XY坐标系,节点的节点位置包括节点在XY坐标系的坐标位置、每个节点间的第二关联关系包括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等,中心垂直位置是针对节点的形状设置的位置,一般设置在节点的形状的平分线中点,比如,若第一节点的形状是矩形,则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位于矩形的对角线中点;若第一节点的形状是圆形,则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位于圆形的圆心。
可以理解的是,若某个节点确定为第一节点,则第二吸附区域可以确定为第一吸附区域。为了使目标节点容易吸附到吸附节点上,需要确保每个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范围最大化,因此,相邻两个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可以紧贴着或者重叠,且相邻两个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无交集;若每条分支上每个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有交集,则无法确定移动后的目标节点位于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因此,第一思维导图中的任意两个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不存在交集;
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需要判断节点是否为根节点,若节点不是根节点,则判断节点和根节点的位置关系;确定节点与根节点的位置关系之后,判断节点是否具有子节点,基于判断结果确定节点对应第二吸附区域。
若第一节点位于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且第一节点不具有子节点,则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为第二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将距离第一节点的形状正边缘固定长度的线段确定为第二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若第一节点位于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且第一节点不具有子节点,则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为第二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将距离第一节点的形状负边缘固定长度的线段确定为第二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固定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若第一节点的X轴正方向具有子节点,则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为第二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第一节点的子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为第二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X正边界可以是多个子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的集合,不一定是直线;中心垂直线为经过中心垂直位置的线段;若第一节点的X轴负方向具有子节点,则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为第二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第一节点的子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为第二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X负边界可以是多个子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的集合,不一定是直线。
边界信息包括所述包括第一吸附区域的坐标点信息、坐标点之间的距离等,而区域边界信息指的是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将X负边界Y坐标最大值和X正边界的Y坐标最大值连接的线段确定为Y正边界,将X负边界Y坐标最小值和X正边界的Y坐标最小值连接的线段确定为Y负边界;X负边界、X正边界、Y正边界和Y负边界为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基于区域边界信息连接而成的矩形区域,确定为第一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第一节点的形状正边缘指的是第一节点的形状的X轴正方向的边界。
若第一节点为根节点,则第一节点具有两个第二吸附区域。将X轴正方向的第二吸附区域定义为X正第二吸附区域,确定X正第二吸附区域的步骤与确定“第一节点位于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且第一节点不具有子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的步骤一致;将X轴负方向的第二吸附区域定义为X负第二吸附区域,确定X负第二吸附区域的步骤与确定“第一节点位于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且第一节点不具有子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的步骤一致。
X正边界的长度和X负边界的长度保持一致,若第一节点不具有子节点,则第一节点的X正边界的长度为,第一节点的形状的高度加上固定长度。若第一节点具有子节点,则第一节点的X正边界的长度为,第一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X正边界的高度总和加上固定长度。
如图6所示,“分支主题1”为第一节点,且位于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具有一个子节点“子主题1”,则确定经过“分支主题1”的中心垂直位置D1的线段L1为“分支主题1”的中心垂直线,即“分支主题1”的X正边界,将经过“子主题1”的中心垂直位置D2的线段L2确定为“子主题1”的中心垂直线,即“分支主题1”的X负边界;线段L3和线段L4为X负边界和X正边界的连接线,基于线段L1、L2、L3、L4围成的区域得到“分支主题1”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
若“分支主题1”不具有子节点,且位于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则确定经过“分支主题1”的中心垂直位置D1的线段为“分支主题1”的中心垂直线,即“分支主题1”的X正边界,确定距离第一节点的X轴负方向的形状负边缘的固定长度L5的垂直线段为X负边界,即“分支主题1”的X负边界。基于“分支主题1”的形状的高度加上固定长度为第一节点的X正边界的长度,固定长度为线段L6和线段L7相加的和。
S204,基于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基于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是第一思维导图的所有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集合,可以理解的是,相互两个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范围没有交集,第一思维导图的所有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组成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
可选的,获取第二吸附区域的Y轴方向最大值的Y正边界,确定Y轴方向最大值的Y正边界为第三吸附区域的Y正边界;获取第二吸附区域的Y轴方向最小值的Y负边界,确定Y轴方向最小值的Y负边界固定距离的线段为第三吸附区域的Y负边界;如图7所示,吸附区域C1、吸附区域C2的Y正边界的Y轴方向最大,则第三吸附区域的Y正边界是经过吸附区域C1和吸附区域C2的Y正边界的线段S1,吸附区域C4、吸附区域C7的Y负边界的Y轴方向最小,则第三吸附区域的Y负边界是经过吸附区域C4和吸附区域C7的Y负边界的线段S2。
若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不具有子节点,则将根节点每条分支X轴方向最大值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 附区域的X正边界的集合确定为第三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将根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确定为第三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如图7所示,吸附区域C5、吸附区域C6、吸附区域C7、吸附区域C8等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的集合S3确定为第三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
同理,若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不具有子节点,则将根节点每条分支X轴方向最大值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的集合确定为第三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将根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确定为第三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
若根节点的正方向和负方向都具有子节点,则将根节点每条分支X轴方向最大值的节点对应的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的集合确定为第三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将根节点每条分支X轴方向最小值的节点对应的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的集合确定为第三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基于第三吸附区域的Y正边界、第三吸附区域的Y负边界、第三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和第三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组成矩形区域的第三吸附区域。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S105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5-步骤S208:
S205,获取目标节点在第一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上的节点优先级;
具体的,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分支的节点都是根据父子节点关系进行连接,因此,在同一条分支上,距离根节点越近的节点,其节点优先级就越高,获取目标节点在每个分支上的节点优先级,目标节点包含不同分支的节点和子节点,获取目标节点中最高优先级的节点,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划分目标节点中节点的优先级,确定目标节点包含的不同分支中距离根节点最近的节点为该分支的最高优先级的节点。
S206,基于每个分支中节点优先级最高的节点生成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具体的,生成目标节点中最高优先级的节点对应的预览样式,预览样式是指将除最高优先级的节点之外的节点进行隐藏,只显示目标节点中每条分支上优先级最高的节点,预览样式可以使节点的移动过程更加简洁,可以防止目标节点过多遮盖吸附节点。
S207,基于初始位置生成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在生成预览样式的同时,生成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移除样式指的是移动过程中始终位于初始位置的目标节点的预览结果。
S208,在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在移动过程中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具体的,预览样式指代的是移动过程中跟随移动的目标节点的预览结果,可以理解的是,预览样式可以是多个节点及连接关系的预览结果,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在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在移动过程中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可以在移动节点的过程中提示用户目标节点所处的坐标位置以及目标节点移动到的坐标位置。可选的,目标节点离开初始位置后,移除样式和预览样式都具有与目标节点形状外观不一致的提示。
如图8所示,当“分支主题2”、“子主题3”和“子主题4”为目标节点时,在目标节点移动过程中,在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的虚线形状的“分支主题2”为移除节点,与“分支主题3”连接的灰色状的“分支主题2”为预览样式。“分支主题2”具有两个子节点,而“分支主题2”距离根节点较近,因此“分支主题2”的优先级最高,在预览样式中只显示“分支主题2”,“子主题3”和“子主题4”进行隐藏。
可选的,在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连接后,目标节点中除最高优先级的节点之外的节点全部展开。
可选的,第一思维导图中的父节点和父节点对应的子节点之间的具有虚拟按键,虚拟按键用于展开或隐藏子节点,当子节点处于展开状态时,点击虚拟按键会隐藏子节点;当子节点处于隐藏状态时,点击虚拟按键会展开子节点。
可选的,在目标节点完成移动操作后,消除移除样式和预览样式,同时,将目标节点中每个分支优先级最高的节点确定为吸附节点的子节点;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06之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9-步骤S210:
S209,在目标节点的移动过程中,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与预览样式距离最近的第二节点;
具体的,在目标节点的移动过程中,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在实时获取距离第一思维导图中预览样式距离最近的第二节点,第二节点指的是距离预览样式最近的吸附节点。
S210,采用预设的显示格式显示第二节点的第四吸附区域。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采用预设的显示格式显示第二节点的第四吸附区域,显示格式可以是提高第四吸附区域的亮度,也可以是改变第四吸附区域的颜色等具有区域强提示,第四吸附区域指的是第二节点的吸附区域。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S107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1-步骤S212。
S211,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吸附节点为第一思维导图中除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每个节点指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
可选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需要从根节点开始遍历,先遍历根节点,判断终点位置位于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还是X轴负方向,然后遍历每条分支上的节点;基于终点位置和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获取根节点的中点垂直位置,比较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和根节点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
若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大于根节点的中点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则终点位置确定为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节点,获取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子节点列表和X轴正方向一级子节点列表;若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小于根节点的中点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则终点位置确定为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节点,获取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的子节点列表和X轴负方向的一级子节点列表;
子节点列表记录着节点X轴方向具有的子节点,一级子节点列表记录着根节点具有的子节点;基于子节点列表判断根节点在X轴方向是否具有子节点;若X轴正方向子节点列表的数量为0,则确定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没有子节点,若X轴负方向子节点列表的数量为0,则确定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没有子节点。
若X轴正方向子节点列表的数量为0,判断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是否小于根节点的X正第二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的X轴坐标;若是,则目标节点吸附到根节点,目标节点成为根节点的第一个X轴正方向子节点;若否,则目标节点无法吸附到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目标节点脱离第一思维导图的区域。
若X轴负方向子节点列表的数量为0,判断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是否大于根节点的X负第二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的X轴坐标;若是,则目标节点吸附到根节点,目标节点成为根节点的第一个X轴负方向子节点;若否,则目标节点无法吸附到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目标节点脱离第一思维导图的区域。
若终点位置位于根节点X轴正方向,且子节点列表的数量不为0,则确定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具有子节点,获取X轴正方向一级子节点列表。获取根节点的X正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根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确定为根节点的X正第二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
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开始遍历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的节点以及子节点列表中的第一子节点,第一子节点为根节点的子节点,遍历可以是按Y轴正方向到Y轴负方向的顺序判断,也可以是从Y轴负方向到Y轴正方向的顺序判断;
若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大于第一子节点的Y负边界的Y轴坐标,且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小于第一子节点的Y正边界的Y轴坐标,则确定终点位置位于第一子节点的吸附区域或者位于第一子节点的子节点的吸附区域;将第一子节点的子节点确定为第二子节点,获取第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和第一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若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小于第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且大于第一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则确定终点位置为第二子节点的兄弟节点;
若终点位置位于根节点X轴负方向,且子节点列表的数量不为0,则确定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具有子节点,获取X轴负方向一级子节点列表,获取根节点的X负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根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确定为根节点的X负第二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
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开始遍历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的节点以及子节点列表中的第一子节点;若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大于第一子节点的Y负边界的Y轴坐标,且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小于第一子节点的Y 正边界的Y轴坐标,则确定终点位置位于第一子节点的吸附区域或者位于第一子节点的子节点的吸附区域;将第一子节点的子节点确定为第二子节点,获取第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和第一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若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大于第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且小于第一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X轴坐标,则确定终点位置为第一子节点的兄弟节点;
兄弟节点为连接在同一个父节点的相邻两个节点;若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大于第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Y轴坐标,则确定目标节点为第二子节点的兄节点,兄节点为兄弟节点中Y轴坐标最大的节点,若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小第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的Y轴坐标,则确定目标节点为第二子节点的弟节点,弟节点为兄弟节点中Y轴坐标最小的节点。
若遍历的节点不是根节点,第一子节点可以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是第二节点;第二子节点可以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是第二节点。
可选的,在执行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之前,思维导图调整设备执行基于终点位置和第三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获取目标节点与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结果;若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则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的步骤;若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未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则基于目标节点生成第三思维导图。
判断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是否小于第三吸附区域的Y正边界的Y轴坐标,若否,则执行基于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得到第二思维导图的步骤;判断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是否大于第三吸附区域的Y负边界的Y轴坐标,若否,则执行基于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得到第二思维导图的步骤;判断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是否小于第三吸附区域的X正边界的X轴坐标,若否,则执行基于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得到第二思维导图的步骤;判断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是否大于第三吸附区域的X负边界的X轴坐标,若否,则执行基于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得到第二思维导图的步骤。
可选的,基于终点位置和第三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获取目标节点与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结果之后,若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则获取目标节点执行移动操作之前的历史移动节点的吸附结果;若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则获取历史移动节点和历史吸附节点,历史移动节点为上一次执行移动操作的节点,历史吸附节点为对历史移动节点进行吸附的节点;
若终点位置满足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则将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为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若终点位置不满足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则遍历每个节点中除历史吸附节点的其余节点,基于终点位置和其余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若吸附结果指示历史移动节点吸附成功,则获取历史移动节点的历史吸附节点;基于历史吸附节点的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和终点位置,确定终点位置的第一吸附区域。历史移动节点可以理解为本次操作的目标节点移动之前的上次操作的目标节点,历史移动节点的历史吸附节点可以理解为上次操作的目标节点所吸附的吸附节点;
若终点位置和历史吸附节点位于根节点X轴正方向,且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大于历史吸附节点的X轴坐标,且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大于历史吸附节点的Y负边界的Y轴坐标,且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大于历史吸附节点的Y正边界的Y轴坐标,则判断终点位置对应的第一吸附节点与历史吸附节点位置靠近,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开始遍历根节点的X轴正方向的节点以及子节点列表中的第一子节点,直至获取到终点位置对应的第一吸附节点;若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小于历史吸附节点的X轴坐标,或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小于历史吸附节点的Y负边界的Y轴坐标,或者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大于历史吸附节点的Y正边界的Y轴坐标,则确定终点位置对应的第一吸附节点与历史吸附节点不一致;基于第一思维导图的根节点,遍历第一思维导图所有节点,直至获取终点位置对应的第一吸附节点;
若终点位置和历史吸附节点位于根节点X轴负方向,且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小于历史吸附节点的X轴坐标,且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大于历史吸附节点的Y负边界的Y轴坐标,且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 大于历史吸附节点的Y正边界的Y轴坐标,则判断终点位置对应的第一吸附节点与历史吸附节点位置靠近,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开始遍历根节点的X轴负方向的节点以及子节点列表中的第一子节点,直至获取到终点位置对应的第一吸附节点;若终点位置的X轴坐标大于历史吸附节点的X轴坐标,或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小于历史吸附节点的Y负边界的Y轴坐标,或者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大于历史吸附节点的Y正边界的Y轴坐标,则确定终点位置对应的第一吸附节点与历史吸附节点不一致;基于第一思维导图的根节点,遍历第一思维导图所有节点,直至获取终点位置对应的第一吸附节点。
S212,获取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确定目标节点和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获取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的坐标信息,基于目标节点的和吸附节点之间的Y轴坐标大小比较,确定目标节点和吸附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若吸附节点不具有子节点,则目标节点吸附在吸附节点形状边缘,确定目标节点为吸附节点的子节点,吸附节点为目标节点的父节点;
若吸附节点具有子节点,则判断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的Y轴坐标是否大于子节点的中点位置的Y轴坐标,且小于相邻Y轴正方向的子节点的中点位置的Y轴坐标,若是,则目标节点为子节点的兄节点,若否,则目标节点为子节点的弟节点;吸附节点为第一思维导图中除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S108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3-步骤S214。
S213,基于第一关联关系和终点位置,对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进行调整处理;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基于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中所有节点的节点属性信息进行调整,节点属性信息包括节点位置、节点尺寸大小和节点形状中的至少一种。调整第一思维导图中所有节点的大小和节点之间的距离,调整新的第三吸附区域和每个节点的吸附区域,确定调整后的第一思维导图为第二思维导图,同时,移除样式和预览样式被擦除。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节点移动之前,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基于相邻的节点确定吸附区域,目标节点的位置改变后,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吸附区域都需要重新调整,而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也随之调整。思维导图自动更新节点之间的节点属性信息,使思维导图更整洁美观。
S214,消除移除样式和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思维导图中选择需要调整位置的目标节点,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若目标节点位于吸附节点的第一吸附区域范围内,则目标节点吸附于吸附节点,并更新思维导图,实现了通过设置的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调整节点的位置,避免了调整节点的位置时执行节点的添加、删除等操作,可以通过直接移动节点调整节点的位置,降低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
请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于对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S211作进一步细化,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04。
S301,基于所述终点位置和所述第三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结果;
S302,确定所述吸附结果指示所述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所述终点位置和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301-S302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11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S303,确定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未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目标节点生成第三思维导图;
具体的,若思维导图调整设备确定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不位于第三吸附区域,则基于目标节点的位置生成第三思维导图;
可选的,目标节点的位置生成第三思维导图之前,延伸的空白画布,在画布上显示第三思维导图;将第一思维导图的移除样式清除,基于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中所有节点的节点属性信息进行调整。
S304,对第一思维导图中所有节点的节点属性信息进行调整。
具体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对第一思维导图中所有节点的节点属性信息进行调整,节点属性信息包括节点位置、节点尺寸大小和节点形状中的至少一种。调整第一思维导图中所有节点的大小和节点之间的距离,更新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和每个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以生成第二思维导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思维导图中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若目标节点超出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一吸附区域范围内,则以目标节点生成第三思维导图,可以通过移动直接生成新的思维导图,减少了创建思维导图中节点的添加、删除等操作,提升了生成思维导图的效率。
基于图1所示的场景示意,下面将结合附图10-附图1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0-附图14中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图2-图9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图2-图9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思维导图调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思维导图调整设备1可以包括:操作接收单元11、笔迹书写单元12、节点获取单元13、节点移动单元14、样式显示单元15、区域确定单元16、关系确定单元17和思维导图调整单元18。
操作接收单元11,用于在应用界面中,接收第一触控操作;
笔迹书写单元12,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在所述应用界面中书写对应的笔迹;
节点获取单元13,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选择操作,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
节点移动单元14,用于获取针对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获取目标节点在第一思维导图的初始位置;
样式显示单元15,用于基于移动操作移动目标节点,且移动过程中,在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移动操作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区域确定单元16,用于在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吸附节点为第一思维导图中除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
关系确定单元17,用于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思维导图调整单元18,用于基于第一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移除样式和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思维导图中选择需要调整位置的目标节点,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当目标节点位于吸附节点的第一吸附区域范围内时,目标节点吸附于吸附节点,并更新思维导图,可以通过设置的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节点位置的调整,降低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
可选的,节点获取单元13具体用于获取交互应用界面中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操作模式,若节点选择操作满足操作模式对应的节点选取方式,则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若操作模式为书写操作模式,则节点选取方式为长按操作;若操作模式为选择操作模式,则节点选取方式为滑动操作。
可选的,请一并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样式显示单元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样式显示单元15可以包括:
优先级获取子单元151,用于获取目标节点在第一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上的节点优先级;
预览样式生成子单元152,用于基于每个分支中节点优先级最高的节点生成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移除样式生成子单元153,用于基于初始位置生成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
样式显示子单元154,用于在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在移动过程中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可选的,请一并参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区域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区域确定单元16可以包括:
第二吸附区域获取子单元161,用于获取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
第二吸附区域获取子单元161具体用于获取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和每个节点间的第二关联关系,获取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
基于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第二关联关系和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分别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每个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具有子节点,基于第一节点的节点位置、第二关联关系、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
确定每个节点中的第一节点不具有子节点,基于第一节点的节点位置、第二关联关系和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基于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
第三吸附区域确定子单元162,用于基于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第三吸附区域为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区域。
可选的,请一并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关系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关系确定单元17可以包括:
吸附结果确定子单元171,用于基于终点位置和第三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获取目标节点与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结果;
吸附结果确定子单元171具体用于基于终点位置和第三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获取目标节点与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结果;确定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未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目标节点生成第三思维导图;确定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第一关联关系确定子单元172,获取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确定目标节点和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思维导图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思维导图调整单元18可以包括:
思维导图调整子单元181,用于基于第一关联关系和终点位置,对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进行调整处理;
思维导图显示子单元182,用于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思维导图中选择需要调整位置的目标节点,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若目标节点位于吸附节点的第一吸附区域范围内,则目标节点吸附于吸附节点,并更新思维导图,实现了通过设置的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调整节点的位置,避免了调整节点的位置时执行节点的添加、删除等操作,可以通过直接移动节点调整节点的位置,降低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提供不同的选择节点方式,提升了选择节点的灵活性;增加预览样式和移除样式,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可以将吸附的结果展示给用户,方便了用户确定节点移动的位置或者调整节点移动的位置;思维导图自动更新节点之间的节点属性信息,使思维导图更整洁美观。
请参见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平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交互平板设备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存储器1002,至少一个触摸组件1003,至少一个输入输出接口1004,至少一个通讯总线1005和至少一个显示组件1006。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0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交互平板设备10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存储器10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其中,触摸组件1003可选的可以包括压电传感模块或其他触摸元件。通信总线10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显示组件1006可以是触控面板的显示界面。如图15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输入输出接口模块以及思维导图调整程序。
在图15所示的交互平板设备1000中,输入输出接口1004主要用于为用户以及接入设备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以及接入设备输入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思维导图调整程序,并具体执行 以下操作:
在应用界面中,接收第一触控操作;
确认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在应用界面中书写对应的笔迹;
确认第一触控操作为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选择操作,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
获取针对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
基于移动操作移动所述目标节点,且移动过程中,在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移动操作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在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吸附节点为第一思维导图中除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
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基于第一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移除样式和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交互应用界面中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操作模式;
确定节点选择操作满足操作模式对应的节点选取方式,基于节点选择操作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
若操作模式为书写操作模式,则节点选取方式为长按操作;
若操作模式为选择操作模式,则节点选取方式为滑动操作。
可选的,处理器1001还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
基于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第三吸附区域为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区域。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获取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和每个节点间的第二关联关系,获取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
基于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第二关联关系和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分别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基于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第二关联关系和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分别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每个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具有子节点,基于第一节点的节点位置、第二关联关系、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
确定每个节点中的第一节点不具有子节点,基于第一节点的节点位置、第二关联关系和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
基于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生成第一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在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移动操作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节点在第一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上的节点优先级;
基于每个分支中节点优先级最高的节点生成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基于初始位置生成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
在初始位置上显示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在移动过程中显示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获取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确定目标节点和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终点位置和第三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获取目标节点与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结果;
确定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未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目标节点生成第三思维导图;
确定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确定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终点位置和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吸附结果指示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则获取历史移动节点和历史吸附节点,历史移动节点为上一次被执行移动操作的节点,历史吸附节点为对历史移动节点进行吸附的节点;
确定终点位置满足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则将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为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确定终点位置不满足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则遍历每个节点中除历史吸附节点的其余节点,基于终点位置和其余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在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之前,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在目标节点的移动过程中,在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与预览样式距离最近的第二节点;
采用预设的显示格式显示第二节点的第四吸附区域。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将目标节点中每个分支优先级最高的节点确定为吸附节点的子节点;
确定目标节点与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可选的,处理器1001在执行基于第一关联关系对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移除样式和位于终点位置的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第一关联关系和终点位置,对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进行调整处理;
消除移除样式和位于终点位置的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思维导图中选择需要调整位置的目标节点,控制目标节点按照移动操作进行移动,若目标节点位于吸附节点的第一吸附区域范围内,则目标节点吸附于吸附节点,并更新思维导图,实现了通过设置的吸附区域和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调整节点的位置,避免了调整节点的位置时执行节点的添加、删除等操作,可以通过直接移动节点调整节点的位置,降低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操作复杂度,提升了节点位置调整的效率。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提供不同的选择节点方式,提升了选择节点的灵活性;增加预览样式和移除样式,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可以将吸附的结果展示给用户,方便了用户确定节点移动的位置或者调整节点移动的位置;思维导图自动更新节点之间的节点属性信息,使思维导图更整洁美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2-图9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2-图9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应用界面中,接收第一触控操作;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在所述应用界面中书写对应的笔迹;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选择操作,基于所述节点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获取针对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移动所述目标节点,且移动过程中,在所述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所述移动操作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在所述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所述吸附节点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除所述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所述移除样式和所述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节点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包括:获取应用界面中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的操作模式;确定所述节点选择操作满足所述操作模式对应的节点选取方式,则基于所述节点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应用界面中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的操作模式的步骤中,所述操作模式包括书写操作模式和选择操作模式,所述书写操作模式对应的所述节点选取方式为长按操作,所述选择操作模式对应的节点选取方式为滑动操作。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基于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所述第一思维导图的第三吸附区域,所述第三吸附区域为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区域。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和每个节点间的第二关联关系,获取所述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基于所述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和所述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
-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置、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和所述每个节点的中心垂直位置,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包括:确定所述每个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具有子节点,基于所述第一节点的节点位置、所述第二关联关系、所述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和子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确定所述每个节点中的第一节点不具有子节点,基于所述第一节点的节点位置、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和所述第一节点的中心垂直线,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域边界信息生成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吸附区域。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所述移动操作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节点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上的节点优先级;基于所述每个分支中节点优先级最高的节点生成所述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基于所述初始位置生成所述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在所述初始位置上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在移动过程中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包括:基于所述终点位置和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获取所述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和所述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终点位置和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包括:基于所述终点位置和所述第三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第一思维导图的吸附结果;确定所述吸附结果指示所述终点位置未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所述目标节点生成第三思维导图;确定所述吸附结果指示所述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所述终点位置和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吸附结果指示所述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基于所述终点位置和所述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包括:确定所述吸附结果指示所述终点位置处于第三吸附区域中,则获取历史移动节点和历史吸附节点,所述历史移动节点为上一次被执行移动操作的节点,所述历史吸附节点为对所述历史移动节点进行吸附的节点;确定所述终点位置满足所述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则将所述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确定为所述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确定所述终点位置不满足所述历史吸附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则遍历所述每个节点中除所述历史吸附节点的其余节点,基于所述终点位置和所述其余节点对应的第二吸附区域的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之前,包括:在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过程中,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与所述预览样式距离最近的第二节点;采用预设的显示格式显示所述第二节点的第四吸附区域。
- 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包括:将所述目标节点中每个分支优先级最高的节点确定为所述吸附节点的子节点;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所述移除样式和所述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和所述终点位置,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所述每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进行调整处理;消除所述移除样式和所述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应用界面中,接收第一触控操作;笔迹书写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书写操作,在所述应用界面中书写对应的笔迹;节点获取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针对第一思维导图的节点选择操作,基于所述节点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获取所选择的目标节点;节点移动单元,用于获取针对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操作;样式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移动所述目标节点,且移动过程中,在所述目标节点的初始位置上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移除样式,并跟随所述移动操作显示所述目标节点的预览样式;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操作结束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终点位置所处的第一吸附区域,并确定第一吸附区域对应的吸附节点,所述吸附节点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中除所述目标节点外的其它任一节点;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吸附节点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思维导图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进行调整处理,消除所述移除样式和所述预览样式,并显示调整处理后所得到的第二思维导图。
-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一种交互平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显示组件、触摸组件;触摸组件用于接收节点选择操作和目标节点移动操作,并将处理信息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显示组件用于显示交互平板设备中所有节点的调整过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1/132298 WO2023092254A1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90845A true CN116490845A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6538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05694.6A Pending CN116490845A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90845A (zh) |
WO (1) | WO202309225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35067A (zh) * | 2023-10-07 | 2023-11-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思维导图的渲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413987B1 (ko) * | 2012-10-02 | 2014-07-01 | (주)이스트소프트 | 마인드맵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마인드맵 작성방법 |
CN106648319B (zh) * | 2016-12-19 | 2020-04-07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思维导图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
CN108573050A (zh) * | 2018-04-20 | 2018-09-25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思维导图的总结节点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191975B (zh) * | 2019-11-29 | 2024-03-29 | 广东三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思维导图的节点引用方法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915706A (zh) * | 2020-08-05 | 2020-11-10 | 深圳创新黑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库驱动的思维导图的制作、显示、拆分、嫁接方法 |
CN112835504B (zh) * | 2021-02-05 | 2023-08-08 | 深圳市亿图软件有限公司 | 思维导图轨迹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1-23 WO PCT/CN2021/132298 patent/WO202309225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1-23 CN CN202180005694.6A patent/CN11649084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35067A (zh) * | 2023-10-07 | 2023-11-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思维导图的渲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7035067B (zh) * | 2023-10-07 | 2024-01-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思维导图的渲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92254A1 (zh) | 2023-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16680B (zh) | 智能交互平板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US10346016B1 (en) | Nested zoom in windows on a touch sensitive device | |
CN110069204B (zh) | 基于书写轨迹的图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941383B (zh) | 双屏幕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958608B (zh) | 电子白板的界面元素操作方法、装置及交互智能设备 | |
US10205873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ouch screen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 |
TWI609317B (zh) | 智慧型白板互動 | |
US9256917B1 (en) | Nested zoom in windows on a touch sensitive device | |
CN110928459B (zh) | 智能交互平板的书写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050015731A1 (en) | Handling data across different portions or regions of a desktop | |
CN110045909B (zh) | 基于书写轨迹的椭圆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391425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 |
KR20110006547A (ko) | 터치 궤적에 따라 메뉴 정보를 표시하는 이동 단말기 | |
WO2019223280A1 (zh) | 智能交互平板的操作方法、装置以及智能交互平板 | |
KR102205283B1 (ko) | 적어도 하나의 어플리케이션을 실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08762657B (zh) | 智能交互平板的操作方法、装置以及智能交互平板 | |
EP2965181B1 (en) | Enhanced canvas environments | |
CN111679772B (zh) | 一种屏幕录制方法、系统、多屏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920057B (zh) | 电子白板的连接节点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490845A (zh) | 一种思维导图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
KR20140073225A (ko) | 터치용 펜을 이용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기 입력 방법 | |
WO2019218622A1 (zh) | 元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140003B1 (en) | Simultaneous zoom in windows on a touch sensitive device | |
CN112860157B (zh) | 显示元素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20160055552A (ko) | 메모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디바이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