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065766A1 -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65766A1
WO2023065766A1 PCT/CN2022/109184 CN2022109184W WO2023065766A1 WO 2023065766 A1 WO2023065766 A1 WO 2023065766A1 CN 2022109184 W CN2022109184 W CN 2022109184W WO 2023065766 A1 WO2023065766 A1 WO 2023065766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control
display
interface
in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091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孟祥菲
董率
崔尧尧
肖媛
Original Assignee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37599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11577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13370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501108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065766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65766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Definitions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rawing boards, and in particular to a display device and a display method thereof.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 the display is used to display an image, and the image includes an interface of the drawing board application;
  • Fig. 17 is an interface diagram of an electronic drawing board according to some embodiments.
  • Fig. 28 is a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 controller configured to execute an unlock command according to some embodiments
  • Fig. 47 is a schematic flowchart of performing mode switching curves in a display method according to some embodiments.
  • Fig. 1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usage scenario of a display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 the display device 200 also performs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erver 400 , and the user can operate the display device 200 through the smart device 300 or the control device 100 .
  • FIG. 2 is a configuration block diagram of the control device 100 according to some embodiments.
  • the control device 100 includes a controller 110 ,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130 , a user input/output interface 140 , a memory, and a power supply.
  • the control device 100 can receive the user's input operation instruction, and convert the operation instruction into an instruction that the display device 200 can recognize and respond to, and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display device 200 .
  • the detector 230 is used to collect signal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with the outside.
  • the detector 230 includes a light receiver, which is a sensor for collecting ambient light intensity; or, the detector 230 includes an image collector, such as a camera, which can be used to collect external environmental scenes, user attributes or user interaction gestures, or , the detector 230 includes a sound collector, such as a microphone, for receiving external sound.
  • the user can input user commands throug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displayed on the display 260, and the user input interface receives user input commands through th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 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the user may input a user command by inputting a specific sound or gesture, and the user input interface recognizes the sound or gesture through a sensor to receive the user input command.
  • the display device 200 can have a touch interaction function, and the user can operate the host computer by lightly touching the display with a finger, thus getting rid of keyboard, mouse, and remote control operations, and making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ore straightforward .
  • the display device 200 can support the touch interaction function by adding a touch component.
  • the touch component and the display 260 together constitute a touch screen.
  • the user can input different control commands through touch operations. For example, the user may input touch commands such as click, slide, long press, and double click, and different touch commands may represent different control functions.
  •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display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the image including an interface of a sketchpad application; a touch component for receiving an instruction input by touch, wherein the touch The components and the display form a touch screen; the controller is configured to run the drawing board application so that the display device executes: responding to an input instruction to partition the electronic drawing board interface, displaying at least two drawing board areas, wherein each drawing board area includes a control area and a drawing area, the control area includes at least one control for performing an input operation on the corresponding drawing area, and the drawing area is used to display the corresponding drawing area of the input operation Operation content: in response to the input of the first operation instruction, display the first operation content in the first drawing area, wherein the first operation instruc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drawing i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control in the first control area area to perform the first input operation; and in response to the second input operation instruction, display the second operation content in the second drawing area, wherein the second operation instruc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control pair in
  • the first control area 811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controls for editing the first drawing area 812, and the first control area 811 may include a brush control 813 and an erasing control 814. , delete control 815 , recording control 816 , toolbar control 817 , undo control 818 , and restore control 819 .
  • the second control area 821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controls for editing the second drawing area 822, and the second control area 821 may include a brush control 823, an erase control 824, a delete control 825, a recording control 826, and a toolbar control At least one of 827 , an undo control 828 , and a redo control 829 .
  • the user can touch the brush control 813 to the first drawing area 812 to hide the brush
  • the tool bar 910 and the electronic drawing board interface after the brush tool bar 910 is hidden are shown in FIG. 8 .
  • the second drawing board area 820 further includes an exit control 940.
  • the second operation list stores the inputted content in the second drawing area 822 Corresponding target picture and the second drawing operation data set, at the same time, cancel the split-screen state of the electronic drawing board interface, so that only the content in the first drawing area 812 is presented on the electronic drawing board interface, and the content in the first drawing area 812 is adjusted to a preset size and position.
  • the content in the first drawing board area 810 may be enlarged and then moved to the center of the electronic drawing board interface.
  • Figure 29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plotted partial unlocking curves according to some embodiments.
  • the partial unlocking curve can be a curve that independently encloses one or more closed areas, or it can be a curve that cannot independently enclose a closed area.
  • the areas enclosed by the partial unlocking curves There are closed areas, each closed area is determined as a partial unlocked area, and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inte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partial unlocked area on the drawing interface is unlocked.
  • the partial unlocking curve divides the existing partial unlocking area D into two parts (two closed areas), or, as shown in Figure 32, the partial unlocking curve divides the existing The partial unlocking area D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our closed areas).
  • the partial unlocking area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area ratio of multiple closed areas inside the existing partial unlocking area D. Specifically, the area Determine the smallest closed area as the new partial unlocking area, and then cancel the unlocking mode of the closed areas other than the closed area with the smallest area, or determine the closed area with the largest area as the new partial unlocking area, and then cancel the elimination area The unlocking mode of the closed area other than the largest closed area, or, determine other closed areas except the largest closed area as new partial unlocked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以及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包括画板应用界面的图像;触控组件,用于接收通过触控输入的指令;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每个画板区域包括控件区和绘画区;响应于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第一绘画区显示第一操作内容,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一控件区中的控件对第一绘画区进行第一输入操作;响应于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二绘画区显示第二操作内容,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对第二绘画区进行第二输入操作;独立于显示第一操作内容而显示第二操作内容。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0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1235610.6、于2022年2月1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0133703.6、于2021年11月1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1375990.3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画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是指能够输出具体显示画面的设备,如智能电视、移动终端、智能广告屏、投影仪等。以智能电视为例,智能电视可以基于Internet应用技术,具备开放式操作系统与芯片,拥有开放式应用平台,可实现双向人机交互功能,集影音、娱乐、教育、数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视产品,用于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例如,显示设备上可以安装画板应用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打开画板应用软件,在电子画板界面上编辑作画。
但是,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实现单个用户在电子画板界面编辑作画,无法实现多个用户互不干扰的在同一个画板界面上编辑作画,不利于用户体验。
此外,在画板应用的菜单栏中,包含调色板、画笔和橡皮擦等功能,可以实现多种书写绘画操作,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在画板应用的显示界面的任意区域进行书写绘画操作,或者针对书写绘画的内容进行二次编辑、画面优化或者擦除操作,但是,当画板应用的显示界面(在下文中也可以称为“绘制界面”)编辑内容较多,或者局部区域编辑内容密度较大,再继续进行书写绘画、二次编辑、画面优化或擦除操作时,由于显示界面上的不同编辑内容相互交叉或者距离较近,或者被编辑的内容需要长期呈现在画板应用的显示界面上,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常出现误修改、误擦除或者后续编辑内容影响之前已完成编辑的区域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所述图像包括画板应用的界面;
触控组件,用于接收通过触控输入的指令,其中所述触控组件和显示器形成触控屏;
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输入的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其中,每个画板区域包括控件区和绘画区,所述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相应的绘画区进行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操作内容;
响应于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第一绘画区显示第一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一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一绘画区进行第一输入操作;以及
响应于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二绘画区显示第二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二绘画区进行第二输入操作,
其中,独立于显示所述第一操作内容而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
响应于输入的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其中,每个画板区域包括控件区和绘画区,所述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绘画区进行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操作内容;
响应于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第一绘画区显示第一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所述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一绘画区进行第一输入操作;
响应于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二绘画区显示第二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二绘画区进行第二输入操作,
其中,独立于显示所述第一操作内容而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软件配置图;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示意图;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1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选择界面图;
图1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选择界面图;
图1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1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1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1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1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1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
图1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分屏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2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绘制界面带有锁定模式的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1(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带有局部锁定区域的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21(b)为对图21(a)的绘制界面进行第一种全局锁定后的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21(c)为取消图21(b)的绘制界面全局解锁后的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21(d)为对图21(a)的绘制界面进行第二种全局锁定后的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2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器被配置的一种执行锁定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2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绘制的局部锁定曲线的示意图;
图2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锁定曲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处于现有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示意图;
图2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锁定曲线将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分割为两部分的示意图;
图2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锁定曲线将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分割为四部分的示意图;
图2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外部示意图;
图2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器被配置的一种执行解锁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2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绘制的局部解锁曲线的示意图;
图3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解锁曲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处于现有局部解锁区域内部的示意图;
图3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解锁曲线将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分割为两部分的示意图;
图3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解锁曲线将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分割为四部分的示意图;
图3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外部示意图;
图3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器被配置的执行模式切换曲线的流程示意图;
图3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锁定模式的示意图;
图3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二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锁定模式的示意图;
图3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三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锁定模式的示意图;
图3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3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二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4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三种模式切换区域仅包括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4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种模式切换区域包括解锁模式和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4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二种模式切换区域包括解锁模式和解锁模式的示意图;
图4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指令曲线与现实界面的边界相交的示意图;
图4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将指令曲线两端点用直线连接的示意图;
图4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方法中执行锁定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4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方法中执行解锁指令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4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方法中执行模式切换曲线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200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至少一种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摄 像头应用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和显示设备200进行数据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装置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00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 Random Access 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CPU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操作系统和摄像头应用指令,以及根据接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交互指令,来执行各种摄像头应用、数据和内容,以便最终显示和播放各种音视频内容。CPU处理器,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如,包括一个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子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输入接口280,为可用于接收控制输入的接口(如:显示设备200本体上的实体按键,或其他等)。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层、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例如摄像头应用),这些应用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窗口(Window)程序、系统设置程序或时钟程序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 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 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 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摄像头应用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 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 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电视、智能电视、激光投影设备、显示器(monitor)、电子画板(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电子桌面(electronic table)等。
根据显示器的具体形式不同,本申请实施例的命令输入器同样具备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设置在显示屏上的触屏感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传感装置或电容传感装置)、键鼠输入设备或遥控器等。 遥控器和控制器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至少一种输入用户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具有触控交互功能,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地碰显示器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这样摆脱了键盘、鼠标、遥控器操作,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基于上述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增加触控组件使显示设备200支持触控交互功能。通常,触控组件可以与显示器260共同构成触摸屏。在触摸屏上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操作输入不同的控制指令。例如,用户可以输入点击、滑动、长按、双击等触控指令,不同的触控指令可以代表不同的控制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不同的触摸动作,触控组件可以在用户输入不同触摸动作时,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并将产生的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50。控制器250可以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从而根据提取的特征确定用户要执行的控制功能。
例如,当用户在应用程序界面中的任一程序图标位置输入点击触摸动作时,触控组件将感应到触摸动作从而产生电信号。控制器250在接收到电信号后,可以先对电信号中触摸动作对应电平的持续时间进行判断,在持续时间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识别出用户输入的是点击触控指令。控制器250再对电信号产生的位置特征进行提取,从而确定触摸位置。当触摸位置在应用图标显示范围内时,确定用户在应用图标位置输入了点击触控指令。相应的,点击触控指令在当前场景下用于执行运行相应应用程序的功能,因此控制器250可以启动运行对应的应用程序。
又例如,当用户在媒资展示页面中输入滑动动作时,触控组件同样将感应到的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50。控制器250先对电信号中触摸动作对应信号的持续时间进行判断。在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再对信号产生的位置变化情况进行判断,显然,对于互动触摸动作,其信号的产生位置将发生变化,从而确定用户输入了滑动触控指令。控制器250再根据信号产生位置的变化情况,对滑动触控指令的滑动方向进行判断,控制在媒资展示页面中对显示画面进行翻页,以显示更多的媒资选项。进一步地,控制器250还可以对滑动触控指令的滑动速度、滑动距离等特征进行提取,并按照所提取的特征进行翻页的画面控制,以达到跟手效果等。
同理,对于双击、长按等触控指令,控制器250可以通过提取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特征判断确定触控指令的类型后,按照预设的交互规则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组件还支持多点触控,从而使用户可以在触摸屏上通过多指输入触摸动作,例如,多指点击、多指长按、多指滑动等。
对于上述触控动作还可以配合特定的应用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例如,当用户打开画板应用后,显示器260可以呈现绘图区域,用户可以通过滑动触控指令在绘图区域中画出特定触控动作轨迹,控制器250则通过触控组件检测的触控动作,确定触控动作图案,并控制显示器260实时进行显示,以满足演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中可以安装有多个应用,图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显示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点击用户界面中的“我的应用”,触发显示应用列表。应用列表中包括显示设备200已安装的所有应用。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260和升降驱动设备511。升降驱动设备511包括升降导轨,升降导轨固定在支架512上。旋转驱动设备则设置(未示出)在升降驱动设备的内侧,即升降驱动设备与显示器之间。显示器可显示图像,所述图像包括如上所述的来自广播信号或网络信号的图像,还可以包括各种交互界面图像,例如,各种应用程序的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各种软件控制程序(如操作系统和/或各种应用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的工作和响应与显示器260相关的用户操作。例如,控制在显示器上呈现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上包括若干UI对象;响应于接收到的对用户界面上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具有画板功能。该画板功能基于显示设备上安装的画板功能相关应用实现。为便于说明,将画板功能相关应用称为“画板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在操作系统内和应用程序中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应用程序称为上述“画板应用”,其存储在存储器中,控制器250通过在操作系统中运行该应用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的工作和响应与该应用程序有关的用户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介绍的显示设备200,还可以是具有图像显示功能、数据处理及信息收发功能的其他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以下将以显示设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显示设备启动画板应用后,显示器上呈现电子画板界面。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与画板应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相对应的用户界面对象、信息和/或可输入内容的区域。前述用户界面对象是指构成电子画板界面的对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像、图标、软按键(或称“虚拟按钮”)、下拉菜单、单选按钮、复选框、可选列表等等。所显示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包括,用于传递信息或者构成用户界面外观的非交互对象、可供用户交互的交互式对象,或者非交互对象与交互式对象的组合。用户在可以在其希望与之交互的交互对象所对应的触摸屏位置与触摸屏进行接触,从而与用户界面对象进行交互。显示设备检测接触,并且通过执行与交互对象的交互相对应的操作来响应所检测到的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画板界面可以包括绘画区和控件区。其中,绘画区即为可输入内容的区域,控件区则用于集中显示与画板应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相对应的用户界面对象及信息。其中,用户界面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画笔控件、擦除控件、分屏控件等,信息包括与画笔控件对应的各项参数信息,如当前输入 颜色及可选颜色、粗细、线条形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件区所属的图层可以叠加在绘画区所属的图层上,用户可以选中控件区所属的图层,通过触控拖拽将控件区所属的图层移至绘画区所属的图层上的任意位置。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如6图所示,显示设备200可以安装有画板应用,播放器应用,视频聊天应用,摄像头应用和镜子应用。当显示器中显示应用列表时,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应用并进行打开,以触发显示该应用的界面,例如,用户可以选择打开画板应用,触发显示器显示画板应用对应的界面,用户可以在画板应用对应的界面中进行绘画操作,以在该界面中显示对应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启动画板应用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器中显示电子画板。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与画板应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相对应的交互区域,交互区域中可以显示以下内容,例如文本、图像、图标、按键按钮、下拉菜单、复选框、可选列表等等。用户可以在需要交互的位置与触摸屏进行接触,从而与交互区域进行交互。显示设备200检测接触,并且通过执行对应的操作来响应所检测到的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电子画板界面包括绘画区610和控件区620。绘画区即为可输入内容的区域,控件区则用于集中显示与画板应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相对应的用户界面对象及信息。用户界面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画笔控件、擦除控件、分屏控件等,信息包括与画笔控件对应的各项参数信息,如当前输入颜色及可选颜色、粗细、线条形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绘画区所在的图层为第一图层,控件区所在的图层为第二图层,第二图层悬浮设置在第一图层之上,用户可以选中第二图层,通过触控拖拽将第二图层移至第一图层之上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绘画区610是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控件区620中的控件输入的内容,并显示接收到的内容的图层的部分或者全部区域,绘画区610接收到的内容可以是线条、图形、文字中的至少一种。控件区620是用于显示各类功能控件的图层的部分或者全部区域,控件区620显示的功能控件包括画笔控件621、擦除控件622、删除控件623、录像控件624、工具栏控件625、撤销控件626、恢复控件627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在电子画板界面输入的操作事件,控制器可以将用户输入的操作事件存储至存储器中。其中,用户在电子画板界面输入的操作事件是指用户通过操作使电子画板界面中的内容发生变化的事件,例如,用户拾起画笔工具,在电子画板界面留下一条触控轨迹可以视为一个操作事件;用户拾起橡皮擦工具,将电子画板界面中显示的部分内容擦除可以视为一个操作事件;以及,用户点击撤销项目,以撤销掉用户的某一次输入操作在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的内容也可以视为一个操作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打开电子画板应用的操作,控制显示器显示电子画板界面,并在存储器中生成第一操作列表,其中,第一操作列表用于存储用户在电子画板界面输入的操作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在电子画板界面输入的目标操作事件,控制器可以控制将目标操作事件存储在第一操作列表中,并根据第一操作列表中存储的目标操作事件和历史操作事件,刷新第一图层,以在第一图层中绘制与第一操作列表中存储的操作事件对应的内容。
图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界面图。如图7所示,当选中工具栏控件625时,触发并显示工具栏控件625对应的工具栏700,工具栏700可以包括旋转控件710、插入控件720、保存控件730、分屏控件740、分享控件750、协同作画控件760以及帮助控件770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所述图像包括画板应用的界面;触控组件,用于接收通过触控输入的指令,其中所述触控组件和显示器形成触控屏;控制器,被配置为运行所述画板应用以使得显示设备执行::响应于输入的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其中,每个画板区域包括控件区和绘画区,所述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相应的绘画区进行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操作内容;响应于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第一绘画区显示第一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一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一绘画区进行第一输入操作;以及响应于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二绘画区显示第二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二绘画区进行第二输入操作,其中,独立于显示所述第一操作内容而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选中某控件,例如,当用户选中分屏控件740时,电子画板界面将被至少分成两个区域,即电子画板界面至少呈现两个区域。为了描述清楚起见,在下文中将以两个画板区域为例来说明本申请的操作原理。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此,可以采用三个或更多个画板区域。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画板的分屏界面图。如图8所示,电子画板界面被分成第一画板区域810和第二画板区域820,其中,第一画板区域810包括第一控件区811和第一绘画区812,第二画板区域820包括第二控件区821和第二绘画区8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选中分屏控件740时,控制器控制将第一图层的第一预设区域确定为第一绘画区812,将第一图层的第二预设区域确定为第二绘画区822,并刷新第二图层,在第二图层的第一预设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区中的控件,在第二图层的第二预设区域显示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更为具体的,本申请对第一绘画区812和第二绘画区822的位置、尺寸以及形状均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控件区811包括多个用于对所述第一绘画区812进行编辑的控件,第一控件区811可以包括画笔控件813、擦除控件814、删除控件815、录像控件816、工具栏控件817、撤销控件818、恢复控件819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控件区821包括多个用于对所述第二绘画区822进行编辑的控件,第二控件区821可以包括画笔控件823、擦除控件824、删除控件825、录像控件826、工具栏 控件827、撤销控件828、恢复控件829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选中分屏控件740的操作,控制在存储器中生成第二操作列表,且控制第一操作列表仅用于存储用户通过第一控件区811中的控件在第一绘画区812中输入的操作事件,以在第一操作列表存储用户通过第一控件区811中的控件在第一绘画区812中输入的操作事件之后,刷新第一图层,实现在第一图层的第一预设区域(第一绘画区812)中显示与存储在第一操作列表中的操作事件对应的操作内容,并且,控制第二操作列表仅用于存储用户通过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控件在第二绘画区822中输入的操作事件,以在第二操作列表存储用户通过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控件在第二绘画区822中输入的操作事件之后,刷新第一图层,实现在第一图层的第二预设区域(第二绘画区822)中显示与存储在第二操作列表中的操作事件对应的操作内容。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同一用户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控件区811和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控件对第一绘画区812和第二绘画区822进行编辑,同一用户也可以通过第一控件区811和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控件同时对第一绘画区812和第二绘画区822进行编辑,进一步的,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第一控件区811和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控件分别对第一绘画区812和第二绘画区822进行编辑。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选中第一控件区811的画笔控件813时,可以触发并显示画笔控件813对应的画笔工具栏910,参见图9,在画笔工具栏910中可以选择画笔类型、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等。用户选中目标类型的画笔控件813拾起画笔,在拾起画笔后,可以继续在画笔工具栏910中选择现有的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等选项。用户在画笔工具栏910中选择的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将被配置为目标类型的画笔控件813输入的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在拾起画笔控件813的状态下,用户可以基于与第一绘画区812接触输入内容,输入的内容即为用户在第一绘画区812上的滑动路径。
进一步地,用户在画笔工具栏910中选择好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等参数后,为了不影响可以作画的区域面积,可以通过将画笔控件813和第一绘画区812接触,以隐藏画笔工具栏910,隐藏画笔工具栏910后的电子画板界面如图8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与第一绘画区812接触留下一条滑动路径后,控制器控制将该滑动路径经过的像素点坐标存储至第一操作列表中,并基于第一操作列表刷新第一图层,以在第一图层的第一预设区域(第一绘画区812)中将对应于存储器中存储的像素点坐标的像素点进行颜色填充,实现在第一预设区域(第一绘画区812)中显示该滑动路径,从而完成对该滑动路径的绘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选中第二控件区821的画笔控件823时,可以触发并显示画笔控件823对应的画笔工具栏920,参见图9,在画笔工具栏920中可以选择画笔类型、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等。用户选中目标类型的画笔控件823拾起画笔,在拾起画笔后,可以继续在画笔工具栏920中选择现有的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等选项。用户在画笔工具栏920中选择的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将被配置为目标类型的画笔控件813输入的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在拾起画笔控件823的状态下,用户可以基于与第二绘画区822接触输入内容,输入的内容即为用户在第二绘画区822上的滑动路径。
进一步地,用户在画笔工具栏920中选择好线条颜色、线条类型以及线条粗细等参数后,为了不影响可以作画的区域面积,可以通过将画笔控件823和第二绘画区822接触,以隐藏画笔工具栏920,隐藏画笔工具栏920后的电子画板界面如图8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与第二绘画区822接触留下一条滑动路径后,控制器控制将该滑动路径经过的像素点坐标存储至第二操作列表中,并基于第二操作列表刷新第一图层,以在第一图层的第二预设区域(第二绘画区822)中将对应于存储器中存储的像素点坐标的像素点进行颜色填充,实现在第二预设区域(第二绘画区822)中显示该滑动路径,从而完成对该滑动路径的绘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配置好画笔控件的参数后,即可开始作画。由于第一控件区811和第二控件区821所属的第二图层悬浮设置在第一绘画区812和第二绘画区822所属的第一图层之上,因此,当用户拾起画笔控件开始作画时,第二图层会先于第一图层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由绘制起点到绘制终点的滑动操作。当第二图层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由绘制起点到绘制终点的滑动操作对应的滑动轨迹时,控制器控制将该滑动路径经过的像素点坐标存储至第一操作列表中,并根据绘制起点对应的像素点坐标,确定目标区域,目标区域即为绘制起点所在的绘画区,若绘制起点属于第一绘画区812,则根据第一画笔控件指示的画笔参数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操作列表,刷新第一图层,对第一绘画区内的滑动路径经过的像素点进行颜色填充或替换。若绘制起点属于第二绘画区822,则根据第二画笔控件指示的画笔参数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二操作列表,刷新第一图层,对第二绘画区822内的滑动路径经过的像素点进行颜色填充或替换。
例如,当画笔控件813和画笔控件823的画笔参数分别被配置后,若绘制起点处于第一绘画区812,则控制器将读取画笔控件813的画笔参数,此时,画笔控件813为拾起状态,若用户继续利用画笔控件813在电子画板上触控移动,则触控移动轨迹上所有位于第一绘画区812上的像素点将被根据画笔控件813的画笔参数进行填充,触控移动轨迹上所有位于第二绘画区822上的像素点将不会被填充。或者,若绘制起点处于第二绘画区822,则控制器将读取画笔控件823的画笔参数,此时,画笔控件823为拾起状态,若用户继续利用画笔控件823在电子画板上触控移动,则触控移动轨迹上所有位于第二绘画区822上的像素点将被根据画笔控件823的画笔参数进行填充,触控移动轨迹上所有位于第一绘画区812上的像素点将不会被填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橡皮擦控件对第一绘画区812和/或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内容进行擦除,具体的,控制器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由擦除起点到擦除终点的滑动操作,确定擦除起点到擦除终点之间的擦除 路径,并根据擦除起点所在的像素点的坐标获取目标绘画区,目标绘画区是擦除起点所在的绘画区;若目标绘画区是第一绘画区812,将该擦除路径经过的像素点坐标存储至第一操作列表中,并根据存储在第一操作列表中的所述擦除路径经过的像素点坐标,刷新第一图层,将第一图层中擦除路径经过的像素点的颜色进行消除或替换,以擦除第一绘画区812内与擦除路径相重合的历史绘制轨迹,即将第一绘画区812内与擦除路径相重合的历史绘制轨迹经过的像素点的颜色进行消除或替换;若目标绘画区是第二绘画区822,将该擦除路径经过的像素点坐标存储至第二操作列表中,并根据存储在第二操作列表中的所述擦除路径经过的像素点坐标,刷新第一图层,将第一图层中擦除路径经过的像素点的颜色进行消除或替换,以擦除第二绘画区822内与擦除路径相重合的历史绘制轨迹,即将第二绘画区822内与擦除路径相重合的历史绘制轨迹经过的像素点的颜色进行消除或替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件区811中的橡皮擦控件814只能删除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内容,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橡皮擦控件824只能删除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内容。即当用户的绘制起点属于第一绘画区812时,橡皮擦控件814处于拾起状态,用户通过移动橡皮擦控件814以删除橡皮擦控件814触控移动轨迹上的内容,即使橡皮擦控件814的触控移动轨迹有部分在第二绘画区822上,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内容也不会被删除。同样的,当用户的落点属于第二绘画区822时,橡皮擦控件824处于拾起状态,用户通过移动橡皮擦控件824以删除橡皮擦控件824触控移动轨迹上的内容,即使橡皮擦控件824的触控移动轨迹有部分在第二绘画区822上,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内容也不会被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选中第一控件区811中的删除控件815,以删除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全部内容。例如,当用户选中删除控件815时,则会触发如图8所示的选择界面,该选择界面上包括确认选项和取消选项,当用户选中确认选项后,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全部内容将会被删除,而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全部内容仍会被保留,如图11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第一控件区811中的删除控件815的选中操作,控制删除第一操作列表中存储的操作内容,并根据第二操作列表和经过删除操作后的第一操作列表,刷新第一图层,以清空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全部内容,并保留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选中第二控件区821中的删除控件825,以删除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全部内容。例如,当选中删除控件825时,则会触发如图10所示的选择界面,该选择界面上包括确认选项和取消选项,当确认选项被选中后,第二绘画区812中的全部内容将会被删除,而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全部内容仍会被保留,如图1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第二控件区821中的删除控件825的选中操作,控制删除第二操作列表中存储的操作内容,并根据第一操作列表和经过删除操作后的第二操作列表,刷新第一图层,以清空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全部内容,并保留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在第一绘画区812中输入一次操作内容,控制器控制第一操作列表存储与该操作内容对应的绘画操作数据,可以通过选中第一控件区811中的擦除控件814、删除控件814、撤销控件815以及恢复控件81等中的至少一个,对第一绘画区812中输入的内容进行编辑,使其发生改变,因此,也可以将通过选中第一控件区811中的擦除控件814、删除控件815、撤销控件818以及恢复控件819等中的至少一个对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内容进行编辑的操作视为在第一绘画区812中输入的操作内容。每当执行一次操作,控制器控制将该次绘画操作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存储至第一操作列表中的绘画操作数据集中,由于前述绘画操作数据集仅存储对第一绘画区812中输入的操作内容,因此可以将该绘画操作数据集记为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选中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擦除控件824、删除控件824、撤销控件825以及恢复控件826等中的至少一个,对第二绘画区822中输入的内容进行编辑,使其发生改变,因此,也可以将通过选中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擦除控件824、删除控件825、撤销控件818以及恢复控件819等中的至少一个对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内容进行编辑的操作视为在第二绘画区822中输入的操作内容。每当执行一次操作,控制器控制将该次绘画操作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存储至第二操作列表的绘画操作数据集中。由于该绘画操作数据集仅存储对第二绘画区822中输入的操作内容,因此可以将该绘画操作数据集记为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和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选中一次第一控件区811中的撤销控件818,显示设备读取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将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中最近一次保存的绘画操作数据存储至第一操作列表中的第一恢复数据集中,并删除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中的该绘画操作数据。同时,根据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和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刷新第一图层,以删除第一绘画区812中与前述绘画操作数据对应的输入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选中一次第一控件区811中的恢复控件819,显示设备读取第一恢复数据集,将第一恢复数据集中最近一次保存的绘画操作数据存储至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中,并删除第一恢复数据集中的该绘画操作数据。同时,根据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和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刷新第一图层,以在第一绘画区812中显示与前述绘画操作数据对应的输入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选中一次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撤销控件828,显示设备读取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将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中最近一次保存的绘画操作数据存储至第二恢复数据集中,并删除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中的该绘画操作数据。同时,删除第二绘画区822中与前述绘画操作数据对应的输入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选中一次第二控件区821中的恢复控件829,显示设备读取第二恢复数据集,将第二恢复数据集中最近一次保存的绘画操作数据存储至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中,并删除第二恢复数据集中的该绘画操作数据。同时,根据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和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刷新第一图层,以在第二绘 画区822中输入与前述绘画操作数据对应的输入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恢复数据集存储在第一操作列表中,第二恢复数据集存储在第二操作列表中,第一操作列表和第二操作列表相互独立,因此第一恢复数据集和第二恢复数据集也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4,当用户选中第一控件区811中的工具栏控件817时,触发并显示工具栏控件817对应的工具栏910,工具栏910可以包括保存控件911和分享控件912中的至少一种。当用户选中第二控件区821中的工具栏控件827时,触发并显示工具栏控件827对应的工具栏920,工具栏920可以包括保存控件921和分享控件922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选中工具栏910中的保存控件911,以保存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全部内容。例如,当用户选中保存控件911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操作列表存储第一绘画区812中的目标图片,以及和该目标图片对应的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以使用户之后再次打开目标图片时,显示设备根据存储的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可以显示可编辑的目标图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选中工具栏920中的保存控件921,以保存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全部内容。例如,当选中保存控件921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操作列表存储第二绘画区822中的目标图片,以及和该目标图片对应的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以使用户之后再次打开目标图片时,显示设备根据存储的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可以显示可编辑的目标图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选中工具栏910中的分享控件912,以分享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全部内容至目标接收端设备,以使目标接收端设备打开目标图片时,目标接收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可以显示可编辑的目标图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选中工具栏920中的分享控件922,以分享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全部内容至目标接收端设备,以使目标接收端设备打开目标图片时,目标接收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可以显示可编辑的目标图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5,第一画板区域810还包括退出控件930,当用户选中第一画板区域810中的退出控件930时,控制第一操作列表存储第一绘画区812中已输入的内容对应的目标图片和第一绘画操作数据集,同时,取消电子画板界面的分屏状态,并根据第二操作列表刷新第一图层,使电子画板界面上仅呈现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内容,且将第二绘画区822中的内容调整至预设大小和位置。例如,参见图16,可以将第二画板区域820中的内容放大后移至电子画板界面的中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7,第二画板区域820还包括退出控件940,当选中第二画板区域820中的退出控件940时,第二操作列表存储第二绘画区822中已输入的内容对应的目标图片和第二绘画操作数据集,同时,取消电子画板界面的分屏状态,使电子画板界面上仅呈现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内容,且将第一绘画区812中的内容调整至预设大小和位置。例如,参见图18,可以将第一画板区域810中的内容放大后移至电子画板界面的中心位置。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响应于输入的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其中,每个画板区域包括控件区和绘画区,所述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绘画区进行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操作内容;响应于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第一绘画区显示第一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所述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一绘画区进行第一输入操作;响应于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二绘画区显示第二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二绘画区进行第二输入操作,其中,独立于显示所述第一操作内容而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清楚起见以两个画板区域为例来说明其操作原理。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此,可以采用三个或更多个画板区域。
如图1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71:响应于输入的指示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第一画板区域和第二画板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画板区域包括第一控件区和第一绘画区,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绘画区进行第一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第一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操作内容;所述第二画板区域包括第二控件区和第二绘画区,所述第二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二绘画区进行第二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第二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操作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画板界面包括绘画区和控件区,所述绘画区所在的图层为第一图层,所述控件区所在的图层为第二图层,所述第二图层悬浮设置在所述第一图层之上,所述响应于输入的指示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第一画板区域和第二画板区域,还包括响应于输入的指示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将所述第一图层的第一预设区域确定为第一绘画区,将所述第一图层的第二预设区域确定为第二绘画区;
刷新所述第二图层,在所述第二图层的第一预设区域显示所述第一控件区中的所述控件,在所述第二图层的第二预设区域显示所述第二控件区中的所述控件
S172: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所述第一绘画区显示所述第一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所述第一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一绘画区进行所述第一输入操作。
S173:可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时,响应于第二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所述第二绘画区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所述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二绘画区进行所述第二输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绘画区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的操作可以独立于在所述第一绘画区显示 所述第一操作内容。从而使得实现一个或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电子画板界面的不同分区同时进行编辑作画,有利于改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画笔控件,所述第二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画笔控件,响应于输入的由绘制起点到绘制终点的滑动操作,确定所述绘制起点到所述绘制终点之间的滑动路径;获取目标绘画区,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绘制起点所在的绘画区;若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第一绘画区,则根据所述第一画笔控件指示的画笔参数,控制显示所述第一绘画区的所述滑动路径;若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第二绘画区,则根据所述第二画笔控件指示的画笔参数,控制显示所述第二绘画区的所述滑动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画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画笔控件指示的画笔类型、画笔颜色以及画笔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第一擦除控件,所述第二控件区包括第二擦除控件,响应于输入的由擦除起点到擦除终点的滑动操作,确定所述擦除起点到所述擦除终点之间的擦除路径;获取目标绘画区,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擦除起点所在的绘画区;若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第一绘画区,则擦除所述第一绘画区中与所述擦除路径相重合的历史绘制轨迹;若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第二绘画区,则擦除所述第二绘画区中与所述擦除路径相重合的历史绘制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第一退出控件,响应于对所述第一退出控件的选中操作,刷新所述第二图层,以在刷新后的所述第二图层中仅显示所述第二控件区中的所述控件;刷新所述第一图层,以在刷新后的所述第一图层中仅显示所述第二绘画区中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刷新所述第一图层,在刷新后的所述第一图层的预设位置显示预设大小的所述第二绘画区中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所述第一退出控件的选中操作,存储所述第一绘画区中已输入的内容对应的目标图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命令输入器。所述命令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锁定指令,所述锁定指令包括全局锁定指令和局部锁定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锁定指令可以为单一的控制指令(表现为锁定按钮、锁定选项等),也可以是控制指令和锁定区域选择(锁定区域的选择、绘制、输入或确定等)组合的锁定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20,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绘制界面(如上所述,其也为画板应用的显示界面)带有锁定模式的显示器的示意图,所述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的绘制界面,且可以显示带有锁定模式的绘制界面,其中,锁定模式是指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的内容不可被进行删除、修改、覆盖和绘制等编辑操作,且所述锁定模式包括全局锁定模式和局部锁定模式,全局锁定模式是指绘制界面的全部区域被锁定,局部锁定模式是指绘制界面中至少有一个局部区域被锁定,当一个区域的操作模式为锁定模式时,将无法对该区域进行编辑,若用户进行编辑操作,显示器将无法响应该编辑操作,并提示编辑内容的所属区域被锁定,不可编辑。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锁定某一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可以是取消显示区域所属区域原有的操作模式,并将操作模式修改为锁定模式,例如,如图21(a)所示,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中包括局部锁定区域,锁定一个将该区域包含在内的区域A的显示区域后,如图21(b)所示,所述区域A的操作模式均修改为锁定模式,在取消区域A的锁定后,如图21(c)所示,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中将不会存在原有的局部锁定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锁定某一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还可以是在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上添加一层锁定模式的图层,例如,如图21(a)所示,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中包括局部锁定区域,锁定一个将该区域包含在内的区域B的显示区域后,如图21(d)所示,所述区域B至少包括了两层操作属性,在取消所述区域B的锁定后,所述区域B的操作模式被还原,显示内容所属区域中仍然存在原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即所述区域B对应的绘制界面还原为图21(a)所示的绘制界面。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设置以上设定锁定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当设置上述两种锁定方式时,控制器在对某一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进行锁定前,输出上述两种锁定方式的确认选项,由用户确认具体的锁定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若闭合线条区域内存在一个关闭的锁,则表示该闭合线条区域为锁定模式,若闭合线条区域存在一个打开的锁,则表示该闭合线条区域为解锁模式,或者绘制界面边缘出现一个关闭/打开的锁,则表示绘制界面为全局锁定/解锁模式。
图2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执行锁定指令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2所示,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S301至S303:
S301,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S302,若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可以为连续线条,也可以是间断的线条,或者是连续输入的多个独立线条,其中,连续线条可以一次性输入的线条,也可以由多次输入的线条交叉组合形成一个连续线条,在局部锁定曲线判断中,以单个连续线条进行判断。具体的,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可以通过在绘制界面直接绘制、坐标点输入或者现有曲线的选择、平移、复制等方式获得,又或者直接选择现有的线条图形进行区域选择,并放大或缩小线条图形,最后确认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
S303,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图2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绘制的局部锁定曲线的示意图。如图23所示,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可以是独立围成一个或多个闭合区域的曲线,也可以是一条未能单独围成闭合区域的曲线,针对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将每一个闭合区域确定为一个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绘制界面中已经存在局部锁定区域,但是该局部锁定区域的面积过大,导致局部锁定区域中存在部分不需要锁定的显示区域,需要将这些不需要的显示区域从局部锁定区域中去除时,在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取消该局部锁定区域的锁定操作(由局部解锁指令控制,局部解锁指令参见后文),然后在重新进行第二次局部锁定操作,这种实施方式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较多,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实施方式,直接通过局部解锁指令将不需要锁定的显示区域解锁(具体过程案件后文),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解锁区域绘制困难的问题,同样会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实施方式。图2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锁定曲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处于现有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若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某一锁定区域内,带有锁定标志的虚线区域为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所述局部锁定区域C内绘制局部锁定曲线,则这种情况下,在锁定绘制界面上虚线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后,还可以将局部锁定曲线与所述局部锁定区域C边界线之间的环状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显示器上所述局部解锁局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从而对原有过大的局部锁定区域C进行缩小,剔除出不需要锁定的显示区域,但是这种方式只适用重新确定的局部锁定区域中不包括原有过大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边缘区域,如果包括原有过大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边缘区域,则较难绘制用于重新确定局部锁定区域的局部锁定曲线,针对这一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第四种实施方式,通过在绘制不闭合的局部锁定曲线,即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且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内部,则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C的内部必然包括多个闭合区域,例如,如图25所示,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将一个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分割为两部分(两个闭合区域),又或者,如图26所示,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将一个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分割为四部分(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这种情况下,则根据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的面积比,确定局部锁定区域,具体的,可以将面积最小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锁定区域,然后取消除面积最小的闭合区域之外的闭合区域的锁定模式,又或者可以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锁定区域,然后取消除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闭合区域的锁定模式,又或者,将将除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其他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锁定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绘制界面中已经存在局部锁定区域,且该局部锁定区域邻近或者相连接的区域还存在一定需要被锁定的显示区域,除了绘制完整闭合的局部锁定曲线,对这些需要被锁定的显示区域进行锁定,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未闭合的局部锁定曲线,将需要被锁定的显示区域加入到现有的技术锁定区域中,具体的,如图27所示,若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外部,则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模式包括全局锁定模式和局部锁定模式,针对全局锁定模式,可以通过全局锁定指令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命令输入器发送的全局锁定指令后,锁定绘制界面上全部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当绘制界面上存在锁定模式时,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针对锁定模式进行区域解锁的方式,所述解锁模式是指将已经锁定的区域进行解锁,以便能够重新编辑被解锁区域的显示区域。
所述命令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所述解锁指令包括全局解锁指令和解锁锁定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解锁指令可以为单一的控制指令(表现为解锁按钮、解锁选项等),也可以是控制指令和解锁区域选择(解锁区域的选择、绘制、输入或确定等)组合的锁定操作,所述显示器还被配置为显示带有解锁模式的绘制界面。
图2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执行解锁指令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8所示,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S901至S903。
S901,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S902,若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解锁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可以为连续线条,也可以是间断的线条,或者是连续输入的多个独立线条,其中,连续线条可以一次性输入的线条,也可以由多次输入的线条交叉组合形成一个连续线条,在局部解锁曲线判断中,以单个连续线条进行判断,具体的,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可以通过在绘制界面直接绘制、坐标点输入或者现有曲线的选择、平移、复制等方式获得,又或者直接选择现有的线条图形进行区域选择,并放大或缩小线条图形,最后确认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
S903,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图2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绘制的局部解锁曲线的示意图。如图29所示,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可以是独立围成一个或多个闭合区域的曲线,也可以是一条未能单独围成闭合区域的曲线,针对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将每一个闭合区域确定为一个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绘制界面中已经存在局部解锁区域,但是该局部解锁区域的面积过大,导致局部解锁区域中存在部分不需要解锁的显示区域,需要将这些不需要的显示区域从局部解锁区域中去除时,在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取消该局部解锁区域的解锁操作,然后在重新进行第二次局部解锁操作,这种实施方式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较多,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实施方式,直接通过局部锁定指令将不需要解锁的显示区域锁定,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锁定区域绘制困难的问题,同样会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实施方式。图3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局部解锁曲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处于现有局部解锁区域内部的示意图。如图30所示,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某一解锁区域内,带有解锁标志的虚线区域为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在所述局部解锁区域D内绘制局部解锁曲线,则这种情况下,在解锁绘制界面上虚线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后,还可以将局部解锁曲线与局部解锁区域D边界线之间的环状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显示器上所述局部锁定局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从而对原有过大的局部解锁区域D进行缩小,剔除出不需要解锁的显示区域,但是这种方式只适用重新确定的局部解锁区域中不包括原有过大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边缘区域,如果包括原有过大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边缘区域,则较难绘制用于重新确定局部解锁区域的局部解锁曲线。针对这一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第四种实施方式,通过在绘制不闭合的局部解锁曲线,即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且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内部,则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的内部必然包括多个闭合区域。例如,如图31所示,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将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分割为两部分(两个闭合区域),又或者,如图32所示,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将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分割为四部分(四个闭合区域),这种情况下,则根据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D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的面积比,确定局部解锁区域,具体的,可以将面积最小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解锁区域,然后取消除面积最小的闭合区域之外的闭合区域的解锁模式,又或者可以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解锁区域,然后取消除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闭合区域的解锁模式,又或者,将将除了面积最大的闭合区域之外的其他闭合区域确定为新的局部解锁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绘制界面中已经存在局部解锁区域,且该局部解锁区域邻近或者相连接的区域还存在一定需要被解锁的显示区域,除了绘制完整闭合的局部解锁曲线,对这些需要被解锁的显示区域进行解锁,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为闭合的局部解锁曲线,将需要被解锁的显示区域加入到现有的技术解锁区域中。如图33所示,若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外部,则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模式包括全局解锁模式和局部解锁模式,针对全局解锁模式,可以通过全局解锁指令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命令输入器发送的全局解锁指令后,解锁绘制界面上全部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在显示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更方便的使用户实现绘制界面的锁定或者解锁,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另外一种显示设备,旨在提供一种不需要输入锁定指令或者解锁指令,由显示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模式切换曲线,以及显示设备现有的显示状态,进行智能的区域锁定或者区域解锁,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命令输入器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带有操作模式的绘制界面,所述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所述命令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切换曲线,所述模式切换曲线可以为连续线条,也可以是间断的线条,或者是连续输入的多个独立线条。
图3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执行模式切换曲线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4所示,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S1501至S1503。
S1501,获取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
S1502,根据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所述模式切换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包括闭合区域,则直接将闭合区域确定为模式切换区域;如果模式切换曲线围成的区域中不包括闭合区域,则判断所述模式切换曲线是否与现有的操作模式的区域边界组合成闭合区域,如果所述模式切换曲线与现有的操作模式的区域边界构成闭合区域,则将对应的闭合区域确定为模式切换区域。
S1503,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并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所述切换指令包括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所述锁定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锁定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解锁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5、图36和图37所示,若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仅有锁定模式,则直接将将所述模式切换区域的锁定模式切换为解锁模式,相应的,如图38、图39和图40所示,若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仅有解锁模式,则直接将将所述模式切换区域的解锁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1和图42所示,若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既包括了解锁区域,又包括了解锁区域,则判断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锁定模式的区域面积与解锁模式的区域面积的比值,确定模式切换指令为锁定指令还是解锁指令,具体的,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面积更大的区域进行模式切换,或者,对面积更小的区域进行模式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操作,针对局部锁定曲线、局部解锁曲线和/或模式切换曲线三种指令曲线(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局部锁定曲线、局部解锁曲线和/或模式切换曲线统称为指令曲线),若指令曲线与显示界面的边界存在至少两个交点,则将指令曲线与显示界面的边界围成区域作 为指令曲线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如图43所示,曲线S和曲线L均为不存在闭合区域的曲线,但是曲线S和曲线L与显示界面的边界接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曲线S和曲线L与显示区域的边界(短边或长边)组成的区域作为曲线S和曲线L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即曲线S和曲线L均存在闭合区域,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限于显示界面的边界影响,以防止用户直接在显示器的显示界面上绘制指令曲线时,指令曲线的起点和/或终点落在显示界面外,或者,指令曲线的一部分区域超出显示界面,导致指令曲线输入失败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便于用户操作,还可以对用户输入的指令曲线进行智能完善,例如,若指令曲线不存在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则将指令曲线的两端点用直线段相连,并将连接线与指令曲线组成的区域作为指令曲线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如图44所示,曲线M为一条不存在闭合区域的曲线,将曲线M两端点用双点划线连接,并将曲线M与双点划线组成的闭合区域作为曲线M单独围成的闭合区域。
如图4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还可以包括S2601至S2603。
S2601,获取用户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S2602,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S2603,若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
S2604,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不能被编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还包括S2701至S2703。
S2701,获取用户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S2702,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S2703,若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则响应于所述局部解锁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
S2704,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如图47所示,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还可以包括S2801至S2803。
S2801,获取模式切换曲线,以及获取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所述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
S2802,根据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
S2803,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并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所述锁定指令用于指示锁定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解锁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可以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每个画板区域包括控件区和绘画区,所述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绘画区进行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操作内容;响应于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第一绘画区显示第一操作内容以及响应于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二绘画区显示第二操作内容,其中,显示所述第一操作内容和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独立进行,从而实现一个或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电子画板界面的不同分区同时进行编辑作画,有利于用户体验。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还可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命令输入器输入锁定指令,显示设备的控制器根据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命令输入器的绘制界面上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确定显示器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然后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从而通过控制器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避免在编辑过程中,对需要保留的显示区域的内容误修改或误擦除,相应的,在显示器的绘制界面上已经有锁定区域的情况下,用户还可以通过解锁指令,对显示器上已经锁定的显示区域进行解锁,以使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重新编辑。

Claims (28)

  1.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所述图像包括画板应用的界面;
    触控组件,用于接收通过触控输入的指令,其中所述触控组件和显示器形成触控屏;
    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输入的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其中,每个画板区域包括控件区和绘画区,所述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相应的绘画区进行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操作内容;
    响应于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第一绘画区显示第一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一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一绘画区进行第一输入操作;以及
    响应于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二绘画区显示第二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二绘画区进行第二输入操作,
    其中,独立于显示所述第一操作内容而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绘画区所在的图层为第一图层,所述控件区所在的图层为第二图层,所述第二图层悬浮设置在所述第一图层之上,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时,
    响应于输入的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将所述第一图层的第一预设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一绘画区,将所述第一图层的第二预设区域确定为所述第二绘画区;以及
    刷新所述第二图层,并在所述第二图层的第一预设区域显示所述第一控件区中的所述控件,在所述第二图层的第二预设区域显示所述第二控件区中的所述控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画笔控件,所述第二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画笔控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输入的由绘制起点到绘制终点的滑动操作,确定所述绘制起点到所述绘制终点之间的滑动路径;
    获取目标绘画区,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绘制起点所在的绘画区;
    当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第一绘画区时,根据所述第一画笔控件指示的画笔参数,控制显示所述第一绘画区内的所述滑动路径;以及
    当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第二绘画区时,根据所述第二画笔控件指示的画笔参数,控制显示所述第二绘画区内的所述滑动路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第一擦除控件,所述第二控件区包括第二擦除控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由擦除起点到擦除终点的滑动操作,确定所述擦除起点到所述擦除终点之间的擦除路径;
    获取目标绘画区,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擦除起点所在的绘画区;
    当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第一绘画区时,擦除所述第一绘画区内与所述擦除路径相重合的历史绘制轨迹;以及
    当所述目标绘画区是所述第二绘画区时,擦除所述第二绘画区内与所述擦除路径相重合的历史绘制轨迹。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第一退出控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退出控件的选中操作,刷新所述第二图层,以在刷新后的所述第二图层中仅显示所述第二控件区中的所述控件;以及
    刷新所述第一图层,以在刷新后的所述第一图层中仅显示所述第二绘画区中的内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刷新所述第一图层,并在刷新后的所述第一图层的预设位置显示预设大小的所述第二绘画区中的内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退出控件的选中操作,存储所述第一绘画区中已输入的内容对应的目标图片。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画笔控件,所述第二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画笔控件,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通过所述画笔控件输入的落笔点的像素坐标,以及获取所述画笔控件的画笔参数,所述画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画笔控件的画笔类型、画笔颜色以及画笔宽度;
    在所述落笔点的像素坐标属于第一绘画区时,则在所述第一绘画区显示通过所述画笔控件在所述第一绘画区中输入的与所述画笔参数对应的内容。
    在所述落笔点的像素坐标属于第二绘画区时,则在所述第二绘画区显示通过所述画笔控件在所述第二绘画区中输入与所述画笔参数对应的内容。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第一保存控件,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对所述保存控件的操作指令,存储所述第一绘画区中已输入的内容对应的目标图片和绘画操作数据集,所述绘画操作数据集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画笔控件在所述第一绘画区中输入的绘画操作数据,以根据所述绘画操作数据集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可编辑的所述目标图片。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件区包括第一撤销控件,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撤销控件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绘画操作数据集,撤销部分或全部所述绘画操作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绘画区中已输入的内容。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电子画板界面包括触发按钮,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对所述触发按钮的操作,在预设位置显示所述至少两个画板区域。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画板应用包括锁定模式,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命令输入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通过所述命令输入器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在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时,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以及
    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不能被编辑。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时,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某一锁定区域内时,将所述某一锁定区域内除闭合区域之外的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显示器上所述局部解锁局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时,判断所述局部锁定曲线是否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
    在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内部时,根据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的面积比,确定局部锁定区域。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局部锁定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时,判断所述局部锁定曲线是否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
    在所述局部锁定曲线与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锁定区域的外部时,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命令输入器还被配置为接收输入的解锁指令;
    所述显示器还被配置为显示带有解锁模式的绘制界面;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在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时,确定绘制界面中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以及
    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解锁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时,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闭合区域,且闭合区域处于某一解锁区域内时,将所述某一解锁区域内除闭合区域之外的区域确定为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显示器上所述局部锁定局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20.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时,判断所述局部解锁曲线是否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以确定局部解锁区域;
    在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内部时,则根据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内部的多个闭合区域的面积比,确定局部解锁区域。
  21.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局部解锁曲线围成的区域中存在不存在闭合区域时,判断所述局部解锁曲线是否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
    在所述局部解锁曲线与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边界组成闭合区域,且所述闭合区域处于所述现有的局部解锁区域的外部时,将所述闭合区域确定为局部解锁区域。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画板应用还包括操作模式,所述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
    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命令输入器,其被配置为接收输入的模式切换曲线;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显示器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
    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
    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以及
    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所述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所述锁定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锁定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解锁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模式切换区域的操作模式为所述锁定模式时,所述切换指令为所述解锁指令;
    在所述模式切换区域的操作模式为所述解锁模式时,所述切换指令为所述锁定指令。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模式切换区域的操作模式包括所述锁定模式和所述解锁模式时,基于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内锁定模式的区域面积与解锁模式的区域面积之比,确定所述切换指令。
  25. 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
    响应于输入的指示对电子画板界面进行分区的指令,在所述电子画板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画板区域,其中,每个画板区域包括控件区和绘画区,所述控件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绘画区进行输入操作的控件,所述绘画区用于显示所述输入操作对应的操作内容;
    响应于输入的第一操作指令,在第一绘画区显示第一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所述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一绘画区进行第一输入操作;
    响应于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在第二绘画区显示第二操作内容,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第二控件区中的控件对所述第二绘画区进行第二输入操作,
    其中,独立于显示所述第一操作内容而显示所述第二操作内容。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锁定指令;
    在所述锁定指令为局部锁定指令时,响应于所述局部锁定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锁定曲线;以及
    根据所述局部锁定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锁定区域,并锁定绘制界面上局部锁定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不能被编辑。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输入的针对显示区域的解锁指令;
    在所述解锁指令为局部解锁指令时,响应于所述局部解锁指令,确定绘制界面中由用户输入的局部解锁曲线;以及
    根据所述局部解锁曲线,确定绘制界面中的局部解锁区域,并解锁绘制界面上局部解锁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以使得被锁定的显示区域能够被编辑。
  28.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模式切换曲线,以及获取显示器的绘制界面上各区域的操作模式,所述操作模式包括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
    根据模式切换曲线,确定模式切换区域;
    根据模式切换区域内的操作模式,确定切换指令;以及
    响应于所述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器上所述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操作模式;
    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所述锁定指令用于指示锁定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解锁显示器上模式切换区域对应界面的显示区域。
PCT/CN2022/109184 2021-10-22 2022-07-29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WO2023065766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610.6 2021-10-22
CN202111235610 2021-10-22
CN202111375990.3A CN114115778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CN202111375990.3 2021-11-19
CN202210133703.6 2022-02-11
CN202210133703.6A CN114501108A (zh) 2021-10-22 2022-02-11 一种显示设备及分屏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5766A1 true WO2023065766A1 (zh) 2023-04-27

Family

ID=8605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09184 WO2023065766A1 (zh) 2021-10-22 2022-07-29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23065766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9283A (zh) * 2011-09-08 2013-03-27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终端解锁方法和触摸屏终端
CN103207741A (zh) * 2012-01-12 2013-07-17 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人触控计算机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US20130346910A1 (en) * 2011-05-23 2013-12-26 Steve Mason Region dynamics for digital whiteboard
CN106339135A (zh) * 2016-08-30 2017-01-18 科盟(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人独立操作的红外电子白板a/b分屏方法
CN114115778A (zh) * 2021-11-19 2022-03-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14501108A (zh) * 2021-10-22 2022-05-13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分屏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46910A1 (en) * 2011-05-23 2013-12-26 Steve Mason Region dynamics for digital whiteboard
CN102999283A (zh) * 2011-09-08 2013-03-27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终端解锁方法和触摸屏终端
CN103207741A (zh) * 2012-01-12 2013-07-17 飞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人触控计算机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6339135A (zh) * 2016-08-30 2017-01-18 科盟(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人独立操作的红外电子白板a/b分屏方法
CN114501108A (zh) * 2021-10-22 2022-05-13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分屏显示方法
CN114115778A (zh) * 2021-11-19 2022-03-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11858B1 (ko) 지능형 인터랙티브 태블릿의 조작 방법, 저장 매체 및 관련 기기
EP3742280A1 (en) Display annotation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9237662A1 (zh) 显示界面控制方法以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63091A1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928459B (zh) 智能交互平板的书写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30346910A1 (en) Region dynamics for digital whiteboard
CN114501107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涂色方法
JP599128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672199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图层叠加方法
JP6462638B2 (ja) 電子情報ボード、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157889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触控协助交互方法
CN114501108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分屏显示方法
CN109074209B (zh) 用户界面的细节窗格
CN114115637A (zh) 显示设备及电子画板优化方法
CN115129214A (zh) 一种显示设备和颜色填充方法
WO2021135354A1 (zh) 多应用下进行分屏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273761A1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WO2023065766A1 (zh)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WO2023273434A1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指触控显示方法
KR20210023434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888581A (zh) 元素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47166A (zh) 显示设备及窗口显示方法
WO2021219002A1 (zh) 显示设备
CN115550717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多指触控显示方法
CN115562544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撤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823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