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5028A - 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5028A
CN114085028A CN202111322805.4A CN202111322805A CN114085028A CN 114085028 A CN114085028 A CN 114085028A CN 202111322805 A CN202111322805 A CN 202111322805A CN 114085028 A CN114085028 A CN 114085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ooling
conveying
piece
convey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28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碧珠
林金枝
何江星
范作昌
何必贵
王增金
陈和兴
王伟峰
陈维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roup Fujian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roup Fujian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roup Fujian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roup Fujian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28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50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5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5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06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7/04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using gas
    • C03B27/0404Nozzles, blow heads, blowing units or thei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at or bent glas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5/00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e.g. hot glass lenses, pr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钢化机构包括第一降温件及第二降温件,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台及导轨,输送台能够沿导轨在成型机构与钢化机构之间往复移动,输送台上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台面,台面上设有工艺口;其中,当输送台移动至钢化机构处时,第一降温件及第二降温件分别位于输送台的两侧,第一降温件能够通过工艺口对物料的一侧面降温,第二降温件用于对物料的另一侧面降温。通过上述加工设备,能够使物料以平移的方式在不同工位之间移动,且物料与输送台的接触位置未发生改变,物料的受力情况不会出现突变,也无需对物料的边缘进行穿孔及吊装,则物料不易出现裂纹、爆边等问题,可减少物料出现缺陷的情况,提高成品率。

Description

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光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尺寸玻璃,主要采用垂直吊挂加热成型模式生产,玻璃在垂直炉内进行加热、成型、钢化时都有若干个挂钩将玻璃吊着,挂钩与玻璃之间通过两根钩针接触,钩针将玻璃夹紧并承受正片玻璃的重力。采用钩针夹紧吊挂,在玻璃玻璃边缘产生若干个钩眼。容易产生裂纹、爆边,是自爆的主要原因。钩眼位置的尺寸拉伸、变形影响玻璃的装配及外观。玻璃上的钩眼破坏钢化玻璃的边缘应力容易产生自爆。挂钩钩针破坏印边造成印刷缺陷。垂直吊挂玻璃定位不稳定、传输挂钩晃动成型位置不一致使玻璃成品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品率高的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工设备,包括:
成型机构;
钢化机构,所述钢化机构包括第一降温件及第二降温件;及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台及导轨,所述输送台能够沿所述导轨在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钢化机构之间往复移动,所述输送台上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台面,所述台面上设有工艺口;
其中,当所述输送台移动至所述钢化机构处时,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台的两侧,所述第一降温件能够通过所述工艺口对所述物料的一侧面降温,所述第二降温件用于对所述物料的另一侧面降温。
上述加工设备,可将物料放置在台面上,此时物料盖住工艺口,当输送台位于成型机构处时,成型机构可对物料进行成型处理,处理后的物料可在输送台的带动下移动至钢化机构处,并由第一降温件及第二降温件分别对物料的两侧进行降温,使物料钢化,其中第一降温件能够透过工艺口对物料进行降温,不需要抬起物料或将物料从输送台上挪走,则通过上述加工设备,能够使物料以平移的方式在不同工位之间移动,且物料与输送台的接触位置未发生改变,物料的受力情况不会出现突变,也无需对物料的边缘进行穿孔及吊装,则物料不易出现裂纹、爆边等问题,可减少物料出现缺陷的情况,提高成品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台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物料的第一模具,所述台面及所述工艺口设于所述第一模具上,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使所述第一模具能够沿所述导轨在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钢化机构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能够相对移动并压合所述物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模具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模具通过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模具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模具的方向移动,所述成型机构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辊轮,所述辊轮用于沿由所述成型机构至所述钢化机构的方向移动物料,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辊轮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模具的边框宽度,使所述第一模具能够移动至所述辊轮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组件及架体,所述辊轮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架体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第三升降组件,所述第三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模具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模具沿靠近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时具有间隔设置的初始位置、等待位置及压合位置,当所述第二模具位于所述压合位置时,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用于压合所述物料,当所述第二模具与物料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二模具移动至所述等待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台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上设有定位销或销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其中一个为压合凹模,另一个为与所述压合凹模匹配的压合凸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上设有斜齿条,所述输送台上设有驱动件及与所述斜齿条啮合的斜齿轮,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斜齿轮转动,使所述输送台沿所述导轨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加工设备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设于所述钢化机构远离所述成型机构的一侧,所述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成型机构处,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下料机构处,使所述输送台在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之间往复移动,所述下料机构包括顶起件及拿取件,所述顶起件用于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拿取件的方向往复移动并能够穿过所述工艺口,所述拿取件用于拿取物料,当所述输送台移动至所述下料机构处时,所述拿取件设于所述输送台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加工设备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于所述钢化机构远离所述成型机构的一侧,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风栅件及第二风栅件,所述第一风栅件及所述第二风栅件用于对所述物料的两侧分别吹风,所述第一风栅件与所述第二风栅件之间的距离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传输辊道,所述传输辊道用于沿远离所述钢化机构的方向输送物料,所述传输辊道设于所述第一风栅件及所述第二风栅件之间,所述传输辊道靠近所述钢化机构的一端高于所述传输辊道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一主框架及第一升降滚轮,所述第一升降滚轮设于所述第一主框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滚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主框架升降,使所述第一主框架离地;和/或所述钢化机构包括第二主框架及第二升降滚轮,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均设于所述第二主框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滚轮设于所述第二主框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滚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二主框架升降,使所述第二主框架离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化机构包括主体,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均为风栅,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均可拆卸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相对的侧面用于与物料的两侧面分别匹配。
一种玻璃成型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
上述玻璃成型系统,可将玻璃放置在台面上,此时玻璃盖住工艺口,当输送台位于成型机构处时,成型机构可对玻璃进行成型处理,处理后的玻璃可在输送台的带动下移动至钢化机构处,并由第一降温件及第二降温件分别对玻璃的两侧进行降温,使玻璃钢化,其中第一降温件能够透过工艺口对玻璃进行降温,不需要抬起玻璃或将玻璃从输送台上挪走,则通过上述加工设备,能够使玻璃以平移的方式在不同工位之间移动,且玻璃与输送台的接触位置未发生改变,玻璃的受力情况不会出现突变,也无需对玻璃的边缘进行穿孔及吊装,则玻璃不易出现裂纹、爆边等问题,可减少玻璃出现缺陷的情况,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于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工设备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工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机构的斜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钢化机构的斜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钢化机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成型机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成型机构的斜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辊轮与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机构的侧视图;
图10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成型机构;110、第二模具;120、辊轮;130、第二升降组件;140、架体;150、第三升降组件;160、第一主框架;170、第一升降滚轮;200、钢化机构;210、第一降温件;220、第二降温件;230、第二主框架;240、第二升降滚轮;250、高伸缩橡胶软管;300、输送机构;310、输送台;310a、工艺口;311、第一模具;312、基座;320、导轨;321、斜齿轮;330、第一升降组件;400、下料机构;410、顶起件;420、拿取件;421、第一夹持件;422、第二夹持件;500、冷却机构;510、第一风栅件;520、第二风栅件;530、传输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成型机构100、钢化机构200及输送机构300,钢化机构200包括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输送机构300包括输送台310及导轨320,输送台310能够沿导轨320在成型机构100与钢化机构200之间往复移动,输送台310上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台面,台面上设有工艺口310a;其中,当输送台310移动至钢化机构200处时,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分别位于输送台310的两侧,第一降温件210能够通过工艺口310a对物料的一侧面降温,第二降温件220用于对物料的另一侧面降温。
上述加工设备,可将物料放置在台面上,此时物料盖住工艺口310a,当输送台310位于成型机构100处时,成型机构100可对物料进行成型处理,处理后的物料可在输送台310的带动下移动至钢化机构200处,并由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分别对物料的两侧进行降温,使物料钢化,其中第一降温件210能够透过工艺口310a对物料进行降温,不需要抬起物料或将物料从输送台310上挪走,则通过上述加工设备,能够使物料以平移的方式在不同工位之间移动,且物料与输送台310的接触位置未发生改变,物料的受力情况不会出现突变,也无需对物料的边缘进行穿孔及吊装,则物料不易出现裂纹、爆边等问题,可减少物料出现缺陷的情况,提高成品率。
可选地,工艺口310a的形状与物料的形状匹配,使物料放置在台面上时物料的边缘处搭在工艺口310a附近的台面上,物料的中间部分通过工艺口310a暴露,方便第一降温件210对物料降温。
可选地,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均为风栅,可通过对物料的两侧面分别吹风实现物料表面的降温。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对物料表面进行降温。
可选地,第一降温件210与第二降温件220可相对移动,当输送台310移动至第一降温件210与第二降温件220之间时,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相互靠近并缩短与物料之间的距离,此时对物料的降温效果较好,能够对物料表面的温度的降幅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
可选地,台面上设有围绕工艺口310a设置的缓冲件,可防止物料直接与输送台310硬接触导致物料被划伤或损伤。其中,缓冲件为耐高温件,具体地,缓冲件为耐高温编制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6及图7所示,输送台310包括用于放置物料的第一模具311,台面及工艺口310a设于第一模具311上,第一模具311与导轨320滑动配合,使第一模具311能够沿导轨320在成型机构100与钢化机构200之间往复移动,成型机构100包括第二模具110,第二模具110与第一模具311能够相对移动并压合物料。通过第一模具311及第二模具110的压合,能够使物料成型,同时第一模具311在压合后可直接带动物料移动至钢化机构200处,能够实现物料的平移,无需采用吊装等方式移动物料,因此可防止物料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破损或开裂等情况。
此外,第一模具311及第二模具110对物料采用水平压制方式,在生产大规格、大拱高、急弯产品时效率更高,且产品质量更稳定,产频可以达到45片~55片/小时。
在其他实施例中,成型机构100包括单独设置的上模及下模,用于对物料压合成型,输送台310用于将压合后的物料由成型机构100移动至钢化机构200处。其中,可利用机械臂或气缸将物料由下模推送至输送台310的台面上,或输送台310与下模均可升降,当下模压合结束后,下模下降,输送台310静止或上升,使下模上的物料被放置在输送台310上,其中输送台310与下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会存在重叠,但下模与输送台310在相对升降时不会发生位置干涉,例如下模可由工艺口310a内升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6至图9所示,输送台310还包括与第一模具311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330,第一模具311通过第一升降组件330与导轨320滑动配合,第一升降组件330用于带动第一模具311沿靠近或远离第二模具110的方向移动,成型机构100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辊轮120,辊轮120用于沿由成型机构100至钢化机构200的方向移动物料,至少两个相邻的辊轮12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模具311的边框宽度,使第一模具311能够移动至辊轮120下方。物料一开始会被放置在辊轮120上,通过滚轮将物料移动至能够与第二模具110对准的位置,第一模具311在初始时位于辊轮120下方,第一升降组件330可带动第一模具311上升,由于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辊轮12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模具311的边框宽度,因此第一模具311可由上述两个辊轮120之间移动至辊轮120上方,并将物料从辊轮120上托起,使物料被放置在第一模具311上,随后第一模具311与第二模具110可配合用于压合物料,并在压合后利用第一模具311将物料移动至钢化机构200处,则物料在压合成型及钢化的过程中不存在吊装等情况,主要通过平移或托举升降实现物料的移动,能够减少物料开裂或破损的情况。
可选地,第一升降组件330为大惯量伺服电机配合行星滚柱丝杆快速升降,在压合成型时更加稳定,且提升成型效率。
可选地,辊轮120外套设有耐高温编制套,防止物料的高温对辊轮120造成影响。同时也可起到一定的防导热效果,防止物料温度过快降低。
其中,第一模具311及第二模具110均可移动,即第一模具311上升,第二模具110下降,实现对物料的压合成型;或第二模具110固定,第一模具311上升,实现对物料的压合成型;或第一模具311将物料从辊轮120上托起后停止,第二模具110下降,实现对物料的压合成型。
具体地,当物料为玻璃时,玻璃会经过加热及初步成型,随后玻璃会被放置于辊轮120上,并通过第一模具311及第二模具110对玻璃进行压合成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辊轮120,直接将物料放置于第一模具311或下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成型机构100包括第二升降组件130及架体140,辊轮120设于架体140上,第二升降组件130用于带动架体140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模具311的方向移动。此时当辊轮120将物料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二升降组件130可带动架体140及架体140上的辊轮120一同下降,此时第一模具311可同时升起,实现物料由辊轮120到第一模具311上的位置变化。此外,利用第二升降组件130能够对辊轮120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其适应不同规格的物料。
可选地,第二升降组件130为伺服电机配合滚柱丝杆快速升降,此时辊轮120的可升降行程较大,同时辊轮120的传动采用伺服电机配合无声链条的传动模式,精确控制传输位置。具体地,相邻的两个辊轮120之间的距离可调,能够与不同的第一模具311配合,或用于对其他功能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其他实施例中,辊轮120也可为固定高度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7所示,成型机构100还包括第三升降组件150,第三升降组件150用于带动第二模具110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模具311的方向移动,第二模具110沿靠近第一模具311的方向移动时具有间隔设置的初始位置、等待位置及压合位置,当第二模具110位于压合位置时,第二模具110与第一模具311用于压合物料,当第二模具110与物料相对设置时,第二模具110移动至等待位置。第二模具110在初始时位于初始位置,而当物料在辊轮120上移动至与第一模具311对准时,即物料也与第二模具110相对设置,此时第二模具110可由初始位置移动至等待位置,随后物料由第一模具311带动上升,第二模具110也随之下降并移动至压合位置实现对物料的压合成型。第二模具110预先移动至等待位置,可减少第二模具110在压合时需要移动的行程,当第一模具311快速升起时,第二模具110可以更快的降到压合位置,有效的提升压合效率,同时降低重物长行程移动时所造成的惯量影响。
可选地,第三升降组件150为大惯量伺服电机配合行星滚柱丝杆快速升降,在压合成型时更加稳定,且提升成型效率。
可选地,上述成型机构100还包括气缸,气缸与第二模具110连接,可利用储气罐对气缸输送气体,利用气缸对第二模具110进行平衡减重,减少惯性对第二模具110移动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9所示,输送台310还包括基座312,基座312与导轨320滑动配合,第一模具311与基座312可拆卸连接,基座312上设有定位销或销孔。在需要对不同规格的物料进行处理时,可将第一模具311从基座312上拆下,同时再次将新的模具装上基座312时,由于基座312上设有定位销或销孔,可实现快速对位,提高模具的装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模具311、第二模具110的其中一个为压合凹模,另一个为与压合凹模匹配的压合凸模。此时对物料压合后可用于成型弯曲结构。
可选地,第一模具311为压合凹模,具体地,第一模具311靠近第二模具110的侧面为内凹弧面,用于压合成型曲面物料。
此外,第一模具311及第二模具110均可移动,且第一模具311及第二模具110行程较大时对于生产深弯、急弯、大球面,及需要二次成型的产品更具优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轨320上设有斜齿条,输送台310上设有驱动件及与斜齿条啮合的斜齿轮321,驱动件用于带动斜齿轮321转动,使输送台310沿导轨320滑动。斜齿条与斜齿轮321的传动配合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且在定位时更加精确,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传动方式,斜齿条与斜齿轮321的传动配合使输送台310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的抖动及惯性运动都达到最小,更加有效的确保了成型时的位置精度,保证生产的一致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10所示,上述加工设备还包括下料机构400,下料机构400设于钢化机构200远离成型机构100的一侧,导轨320的一端位于成型机构100处,导轨320的另一端位于下料机构400处,使输送台310在成型机构100与下料机构400之间往复移动,下料机构400包括顶起件410及拿取件420,顶起件410用于沿靠近或远离拿取件420的方向往复移动并能够穿过工艺口310a,拿取件420用于拿取物料,当输送台310移动至下料机构400处时,拿取件420设于输送台310的上方。当物料经过钢化机构200的加工后,可在输送台310的带动下移动至下料机构400处,通过顶起件410将物料由输送台310上托起,并由拿取件420将物料由输送台310上取下,随后输送台310可返回至成型机构100处用于输送下一物料,实现了不同物料的依次加工。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拿取件420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夹持件421及第二夹持件422,第一夹持件421及第二夹持件422靠近顶起的端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通过将第一夹持件421与第二夹持件422的相互靠近,可将物料的端部抵靠在第一夹持件421及第二夹持件422的弯折处,此时对物料的施力较小,不会由于物料的受力过大导致物料出现破损等情况。此外,第一夹持件421与第二夹持件422也可根据不同规格的样品调整拿取物料时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加工设备还包括冷却机构500,冷却机构500设于钢化机构200远离成型机构100的一侧,冷却机构500包括第一风栅件510及第二风栅件520,第一风栅件510及第二风栅件520用于对物料的两侧分别吹风,第一风栅件510与第二风栅件520之间的距离可调。通过第一风栅件510及第二风栅件520可对物料的两侧面分别吹风,实现物料的降温冷却,第一风栅件510及第二风栅件520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物料的规格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物料的降温冷却不会影响物料的性能。
可选地,冷却机构500及下料机构400可单独设置;或下料机构400可设置于冷却机构500与钢化机构200之间,通过下料机构400将钢化后的物料取下并送入冷却机构500进行降温冷却,设置更合理,物料的输送更平稳,可减少物料的形变及损伤,其中,顶起件410上设有移动辊道,移动辊轮120能够与传输辊道530相接,当第一模具311返回至成型机构100处时,拿取件420可将物料重新放到顶起件410上,此时移动辊道可将物料移动至传输辊道530上,使物料进入冷却机构500进行降温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冷却机构500包括传输辊道530,传输辊道530用于沿远离钢化机构200的方向输送物料,传输辊道530设于第一风栅件510及第二风栅件520之间,传输辊道530靠近钢化机构200的一端高于传输辊道530的另一端。此时传输辊道530可带动物料移动,且在物料移动并被第一风栅件510及第二风栅件520吹风降温的同时,物料所在高度也不断降低,方便后续对物料的搬运及转移,可提高整体的运转效率。
可选地,第一风栅件510及第二风栅件520为多气孔式风栅,冷却机构500采用大功率离心风机配合多气孔式风栅进行风冷降温,第一风栅件510采用变频电机配合螺旋升降器升降,第二风栅件520固定安装,且第一风栅件510及第二风栅件520的出气口平面和传输辊道530的输送方向平行设置,使物料在移动过程中得到稳定的降温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至图7所示,成型机构100包括第一主框架160及第一升降滚轮170,第一升降滚轮170设于第一主框架160上,第一升降滚轮170能够相对第一主框架160升降,使第一主框架160离地;和/或钢化机构200包括第二主框架230及第二升降滚轮240,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均设于第二主框架230上,第二升降滚轮240设于第二主框架230上,第二升降滚轮240能够相对第二主框架230升降,使第二主框架230离地。当需要将成型机构100和/或钢化机构200替换为其他工艺设备时,可将相应的升降滚轮下降,使主框架重新离地,此时可将成型机构100和/或钢化机构200移走,更换更方便,在需要固定时重新将升降滚轮升起,使移动滚轮离地,此时成型机构100和/或钢化机构200不会移动,能够在加工时保持稳定。
可选地,导轨320及斜齿条均为多段式结构,不同段分别与成型机构100、钢化机构200连接,当成型机构100或钢化机构200需要更换时,可将不同段导轨320或斜齿条拆开,方便更换,更换后重新对接即可;或导轨320及斜齿条为一体结构,在需要更换成型机构100及钢化机构200时先将导轨320及斜齿条整体拆下,在更换完成后再重新装上。
具体地,第一升降滚轮170及第二升降滚轮240中驱动升降的结构为螺旋升降机,可利用变频电机配合螺旋升降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钢化机构200包括主体,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均为风栅,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均可拆卸设于主体上,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之间的距离可调,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相对的侧面用于与物料的两侧面分别匹配。当物料随着输送台310移动至钢化机构200处时,第一降温件210和/或第二降温件210可靠近物料,通过吹风降温的方式使物料钢化,由于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相对的侧面与物料的侧面匹配,能够更好的贴紧物料,使物料按照预定的方式降温,且在需要采用其他规格的风栅时,可将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拆下,方便更换。
其中,主体即为上述第二主框架230。
可选地,可利用伺服电机配合滚柱丝杆进行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的快速升降,利用气缸配合高伸缩橡胶软管250连接高压气源与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利用伺服系统控制进气闸门的快速开启及关闭。
可选地,可利用气缸平衡机构与第二降温件220连接,用于对第二降温件220的升降进行平衡减重,减少第二降温件220的运动惯性的影响。
具体地,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采用水平钢化吹风,在钢化时水平放置的物料能更稳定的生产,产品质量更优。
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玻璃成型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加工设备。
上述玻璃成型系统,可将玻璃放置在台面上,此时玻璃盖住工艺口310a,当输送台310位于成型机构100处时,成型机构100可对玻璃进行成型处理,处理后的玻璃可在输送台310的带动下移动至钢化机构200处,并由第一降温件210及第二降温件220分别对玻璃的两侧进行降温,使玻璃钢化,其中第一降温件210能够透过工艺口310a对玻璃进行降温,不需要抬起玻璃或将玻璃从输送台310上挪走,则通过上述加工设备,能够使玻璃以平移的方式在不同工位之间移动,且玻璃与输送台310的接触位置未发生改变,玻璃的受力情况不会出现突变,也无需对玻璃的边缘进行穿孔及吊装,则玻璃不易出现裂纹、爆边等问题,可减少玻璃出现缺陷的情况,提高成品率。
本具体实施例中,物料为玻璃,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物料也可为其他需要进行压合及钢化工艺的材料。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机构;
钢化机构,所述钢化机构包括第一降温件及第二降温件;及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台及导轨,所述输送台能够沿所述导轨在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钢化机构之间往复移动,所述输送台上设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台面,所述台面上设有工艺口;
其中,当所述输送台移动至所述钢化机构处时,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台的两侧,所述第一降温件能够通过所述工艺口对所述物料的一侧面降温,所述第二降温件用于对所述物料的另一侧面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物料的第一模具,所述台面及所述工艺口设于所述第一模具上,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使所述第一模具能够沿所述导轨在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钢化机构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能够相对移动并压合所述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模具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模具通过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模具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模具的方向移动,所述成型机构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辊轮,所述辊轮用于沿由所述成型机构至所述钢化机构的方向移动物料,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辊轮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模具的边框宽度,使所述第一模具能够移动至所述辊轮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组件及架体,所述辊轮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架体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第三升降组件,所述第三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模具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模具沿靠近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时具有间隔设置的初始位置、等待位置及压合位置,当所述第二模具位于所述压合位置时,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用于压合所述物料,当所述第二模具与物料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二模具移动至所述等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上设有定位销或销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其中一个为压合凹模,另一个为与所述压合凹模匹配的压合凸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有斜齿条,所述输送台上设有驱动件及与所述斜齿条啮合的斜齿轮,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斜齿轮转动,使所述输送台沿所述导轨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设于所述钢化机构远离所述成型机构的一侧,所述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成型机构处,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下料机构处,使所述输送台在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之间往复移动,所述下料机构包括顶起件及拿取件,所述顶起件用于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拿取件的方向往复移动并能够穿过所述工艺口,所述拿取件用于拿取物料,当所述输送台移动至所述下料机构处时,所述拿取件设于所述输送台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于所述钢化机构远离所述成型机构的一侧,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风栅件及第二风栅件,所述第一风栅件及所述第二风栅件用于对所述物料的两侧分别吹风,所述第一风栅件与所述第二风栅件之间的距离可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传输辊道,所述传输辊道用于沿远离所述钢化机构的方向输送物料,所述传输辊道设于所述第一风栅件及所述第二风栅件之间,所述传输辊道靠近所述钢化机构的一端高于所述传输辊道的另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第一主框架及第一升降滚轮,所述第一升降滚轮设于所述第一主框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滚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主框架升降,使所述第一主框架离地;和/或所述钢化机构包括第二主框架及第二升降滚轮,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均设于所述第二主框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滚轮设于所述第二主框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滚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二主框架升降,使所述第二主框架离地。
13.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机构包括主体,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均为风栅,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均可拆卸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一降温件及所述第二降温件相对的侧面用于与物料的两侧面分别匹配。
14.一种玻璃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
CN202111322805.4A 2021-11-09 2021-11-09 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Pending CN1140850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2805.4A CN114085028A (zh) 2021-11-09 2021-11-09 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2805.4A CN114085028A (zh) 2021-11-09 2021-11-09 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5028A true CN114085028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2805.4A Pending CN114085028A (zh) 2021-11-09 2021-11-09 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502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1503A (zh) * 2022-10-26 2023-01-17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板加工装置
CN115611505A (zh) * 2022-11-10 2023-01-17 福耀集团(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玻璃成型设备及玻璃成型方法
CN115784583A (zh) * 2022-12-26 2023-03-14 信义汽车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汽车钢化玻璃生产设备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6708A (en) * 1971-06-23 1973-12-04 Ppg Industries Inc Controlling the shape of a sheet of glass during cooling
US4830649A (en) * 1988-05-06 1989-05-16 Hordis Brothers Capital Company Method & apparatus for bending glass sheets
WO1996027560A1 (fr) * 1995-03-06 1996-09-12 Xueming Gao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verre trempe par sustentation par pression statique
CN101397184A (zh) * 2008-10-22 2009-04-01 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低应力优质反射光弯钢化玻璃模具
CN101767923A (zh) * 2009-12-28 2010-07-07 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炉外压制成型的钢化模具及其压制方法
JP2011016678A (ja) * 2009-07-07 2011-01-27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の成形装置及び強化ガラス製造装置
CN202072605U (zh) * 2011-03-24 2011-12-14 信义汽车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玻璃炉外压制设备
CN202369494U (zh) * 2011-12-13 2012-08-08 信义汽车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薄玻璃物理钢化的生产系统
CN202705219U (zh) * 2012-07-24 2013-01-30 深圳市三鑫精美特玻璃有限公司 多曲面无机玻璃的模压成型设备
CN205387546U (zh) * 2016-01-28 2016-07-20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曲面钢化玻璃设备用玻璃输送系统
CN106116123A (zh) * 2016-06-21 2016-11-16 广东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钢化玻璃生产线
CN206408101U (zh) * 2017-01-24 2017-08-15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板成型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
CN109354389A (zh) * 2018-08-24 2019-02-19 合肥中科衡金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球面玻璃加工工艺
CN109879588A (zh) * 2019-03-15 2019-06-14 信义汽车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玻璃钢化装置及玻璃成型系统
CN111320363A (zh) * 2020-03-31 2020-06-23 江门市通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3d曲面玻璃的成型机构、成型钢化设备及方法
CN113233743A (zh) * 2021-05-20 2021-08-10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玻璃热弯成型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6708A (en) * 1971-06-23 1973-12-04 Ppg Industries Inc Controlling the shape of a sheet of glass during cooling
US4830649A (en) * 1988-05-06 1989-05-16 Hordis Brothers Capital Company Method & apparatus for bending glass sheets
WO1996027560A1 (fr) * 1995-03-06 1996-09-12 Xueming Gao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verre trempe par sustentation par pression statique
CN101397184A (zh) * 2008-10-22 2009-04-01 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低应力优质反射光弯钢化玻璃模具
JP2011016678A (ja) * 2009-07-07 2011-01-27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の成形装置及び強化ガラス製造装置
CN101767923A (zh) * 2009-12-28 2010-07-07 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炉外压制成型的钢化模具及其压制方法
CN202072605U (zh) * 2011-03-24 2011-12-14 信义汽车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玻璃炉外压制设备
CN202369494U (zh) * 2011-12-13 2012-08-08 信义汽车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薄玻璃物理钢化的生产系统
CN202705219U (zh) * 2012-07-24 2013-01-30 深圳市三鑫精美特玻璃有限公司 多曲面无机玻璃的模压成型设备
CN205387546U (zh) * 2016-01-28 2016-07-20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曲面钢化玻璃设备用玻璃输送系统
CN106116123A (zh) * 2016-06-21 2016-11-16 广东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钢化玻璃生产线
CN206408101U (zh) * 2017-01-24 2017-08-15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板成型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
CN109354389A (zh) * 2018-08-24 2019-02-19 合肥中科衡金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球面玻璃加工工艺
CN109879588A (zh) * 2019-03-15 2019-06-14 信义汽车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玻璃钢化装置及玻璃成型系统
CN111320363A (zh) * 2020-03-31 2020-06-23 江门市通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3d曲面玻璃的成型机构、成型钢化设备及方法
CN113233743A (zh) * 2021-05-20 2021-08-10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玻璃热弯成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1503A (zh) * 2022-10-26 2023-01-17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板加工装置
CN115611505A (zh) * 2022-11-10 2023-01-17 福耀集团(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玻璃成型设备及玻璃成型方法
CN115784583A (zh) * 2022-12-26 2023-03-14 信义汽车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汽车钢化玻璃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85028A (zh) 加工设备及玻璃成型系统
JP4705095B2 (ja) 真空装置を用いるシート曲げ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8516854B2 (en) Progressive pressing to form a glass article
JP5223680B2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装置
US5143535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bending glass sheets
EP1550639A1 (en) Method for bending a glass shee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050183459A1 (en) Process for partial shaping of flat glass or glass-ceramic article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US201503150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empered glass
JPH03505082A (ja) ガラス板を運搬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RU208351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ования и отпуска стеклянных листов
FI89475B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boejning och haerdning av en glasskiva
FI77009C (fi) Anordning foer boejning av glasskivor.
CN109986012A (zh) 一种锻件生产用的压力机及锻造成型工艺
JP2005206458A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9890492U (zh) 玻璃钢化装置及玻璃成型系统
JP2005170766A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RU273124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ибки оконных стекол
JP2010030859A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装置及び曲げ成形方法
CN109987826A (zh) 玻璃模具移载设备及包括其的玻璃加工系统
CN213933360U (zh) 一种新型底板拉伸模压边圈
CN111704351B (zh) 一种轿车前挡压制成型工艺
CN210475138U (zh) 一种led灯灯壳生产用冲压装置
CN112079555A (zh) 3d玻璃成型模具及3d玻璃成型系统
CN214654435U (zh) 洗衣机观察窗玻璃体生产线装置
CN218811348U (zh) 一种双曲面钢化玻璃成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