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6280A - 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及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及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6280A
CN114056280A CN202110516148.0A CN202110516148A CN114056280A CN 114056280 A CN114056280 A CN 114056280A CN 202110516148 A CN202110516148 A CN 202110516148A CN 114056280 A CN114056280 A CN 114056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airbag
pressing member
front side
occu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61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6280B (zh
Inventor
大野光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56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6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3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 B60R22/1954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2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021/01204Actuation parameters of safety arrangents
    • B60R2021/01252Devices other than bags
    • B60R2021/01265Seat belts
    • B60R2021/01272Belt tensio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及车辆座椅。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座椅安全带,其对就坐在前座椅中的前座椅乘员进行约束;卷收器,其安装在所述前座椅的座椅靠背内并且卷绕所述座椅安全带的插入到所述座椅靠背内的一端侧,以便允许所述座椅安全带被拉出;以及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其在相对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座椅后侧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内,并且在使安全气囊的部分朝向座椅前侧膨胀以便朝向所述座椅前侧挤压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同时使所述安全气囊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座椅后侧膨胀和展开。

Description

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及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以及安装有所述乘员碰撞保护装置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031151号所公开的车辆座椅中,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半部处安装有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使安全气囊朝向后侧膨胀和展开以保护后座椅中的乘员。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111992号所公开的车辆座椅中,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处安装有对就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进行约束的座椅安全带的卷收器,以及使所述卷收器强制地卷绕座椅安全带的预紧器机构(pretensioner mechanism)。
发明内容
在能够自动驾驶的车辆中,优选的是作为前座椅的座椅安全带部件的卷收器、预紧器机构等安装在前座椅的座椅靠背内部,以允许包括驾驶员座椅的前座椅的座椅布置的变化。保护后座椅中的乘员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应当也优选地安装在前座椅的座椅靠背内部。然而,在小型车辆中,例如,确保乘员在后座椅中的容纳空间需要减小前座椅的座椅靠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因此,难以确保卷收器、预紧器机构以及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在前座椅的座椅靠背内部的安装空间。
鉴于该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和车辆座椅,在座椅安全带的卷收器和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座椅靠背内部的构造中,所述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和车辆座椅允许减小座椅靠背的厚度,同时通过预紧器功能来确保座椅安全带的初始约束性能。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座椅安全带,其对就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进行约束;卷收器,其安装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并且卷绕所述座椅安全带的插入到所述座椅靠背内的一端侧,以便允许所述座椅安全带被拉出;以及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其在相对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座椅后侧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内,并且在使安全气囊的部分朝向座椅前侧膨胀以便朝向所述座椅前侧挤压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同时使所述安全气囊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座椅后侧膨胀和展开。
在第一方案中,就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被座椅安全带约束。该座椅安全带的一端侧插入到座椅靠背内并且由安装在座椅靠背内的卷收器卷绕,使得座椅安全带能够被拉出。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在相对于座椅安全带的座椅后侧安装在座椅靠背内。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使安全气囊朝向座椅靠背的座椅后侧膨胀和展开。在该情况下,安全气囊的部分朝向座椅前侧膨胀并且朝向座椅前侧挤压座椅安全带。因此,实现了去除座椅安全带中的松弛的预紧器功能,并且由此能够确保座椅安全带的初始约束性能。此外,不存在在座椅靠背内安装专门的预紧器机构的需要,这允许减小座椅靠背的厚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为第一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还包括挤压构件,所述挤压构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框架沿座椅前后方向移位,并且在所述安全气囊的所述部分的膨胀压力下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并且朝向所述座椅前侧挤压所述座椅安全带。
在第二方案中,当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的安全气囊膨胀和展开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的框架沿座椅前后方向移位的挤压构件,在安全气囊的部分的膨胀压力下朝向座椅前侧移位。当座椅安全带被挤压构件朝向座椅前侧挤压时,座椅安全带能够被朝向座椅前侧有效地挤压。结果,能够加强由预紧器功能产生的座椅安全带的初始约束性能。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为第二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挤压构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
在第三方案中,挤压构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的框架沿座椅前后方向转动。相比于例如挤压构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的框架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的构造,该构造能够简化用于挤压构件的支撑结构。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为第二方案或者第三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容纳所述安全气囊并且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且所述挤压构件安装在所述模块壳体上以便能够相对于所述模块壳体移位。
在第四方案中,挤压构件安装在容纳安全气囊并且安装在座椅靠背的框架上的模块壳体上,以便能够相对于模块壳体移位。因此,不存在单独将模块壳体和挤压构件安装至座椅靠背的框架的需要,这有助于将部件附接至座椅靠背的框架的作业。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为第一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容纳所述安全气囊并且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框架上。所述模块壳体具有开口,膨胀和展开的所述安全气囊的所述部分经由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座椅前侧凸出,并且所述部分朝向所述座椅前侧挤压所述座椅安全带。
在第五方案中,容纳安全气囊并且安装在座椅靠背的框架上的模块壳体具有开口,膨胀和展开的安全气囊的部分经由所述开口朝向座椅前侧凸出。因此而凸出的安全气囊的部分朝向座椅前侧挤压座椅安全带。相比于包括挤压构件的构造,该构造是简单的。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为第五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具有布料构件,所述布料构件介于所述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安全气囊之间。
在第六方案中,布料构件介于模块壳体的开口的边缘与安全气囊之间。当例如使用滑的布料制造布料构件时,安全气囊的部分能够容易地经由开口凸出。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为第二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个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还包括力限制器机构,所述力限制器机构具有支撑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框架上的能量吸收构件,并且当所述挤压构件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时使所述能量吸收构件朝向所述挤压构件的所述座椅后侧移位。当由所述座椅安全带施加在所述乘员上的约束负荷经由所述挤压构件施加至所述能量吸收构件时,所述能量吸收构件变形。
在第七方案中,当挤压构件朝向座椅前侧移位时,支撑在座椅靠背的框架上的力限制器机构使能量吸收构件朝向挤压构件的座椅后侧移位。由座椅安全带施加在乘员上的约束负荷经由挤压构件施加至能量吸收构件。因此,能量吸收构件变形并且实现了力限制器功能。结果,能够减小座椅安全带可能在乘员的胸部等上放置过度的负荷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为第七方案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力限制器机构具有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挤压所述能量吸收构件而使所述能量吸收构件抵靠在尚未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的所述挤压构件上。当所述挤压构件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时,所述能量吸收构件在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下朝向所述挤压构件的所述座椅后侧移位。
在第八方案中,所述施力构件挤压所述力限制器机构的所述能量吸收构件而使所述力限制器机构的所述能量吸收构件抵靠在尚未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的所述挤压构件上。当挤压构件朝向座椅前侧移位时,在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下能量吸收构件朝向挤压构件的座椅后侧移位。因此,使用施力构件能够简化用于使能量吸收构件移位的构造。
本发明的第九方案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其具有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以及根据第一方案至第八方案中的任一项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具有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卷收器和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
在第九方案中,车辆座椅具有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在座椅靠背内,安装有作为乘员碰撞保护装置的组成元件的卷收器和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由于乘员碰撞保护装置为根据第一方案至第八方案中的任一项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所述能够产生上述作用和效果。
如上文已经描述的,在座椅安全带的卷收器和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座椅靠背内的构造中,根据本发明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和车辆座椅允许座椅靠背的厚度的减小,同时通过预紧器功能来确保座椅安全带的初始约束性能。
附图说明
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方面的重要性,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为当从车辆左侧观看时的侧视图,示出了安装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车辆的车厢内部;
图2为当从车辆前侧观看时的前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周围的构造;
图3为当从车辆左侧观看时的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周围的构造;
图4为对应于图3的剖面图,示出了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的安全气囊已经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膨胀和展开的状态;
图5为当从车辆左侧观看时的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周围的构造;
图6为对应于图5的一部分的剖面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
图7为对应于图5的一部分的剖面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
图8为当从车辆前侧观看时的前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周围的构造;
图9为当从车辆左侧观看时的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周围的构造;
图10A为示出沿着图9的线F10A-F10A剖切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10B为示出沿着图9的线F10B-F10B剖切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10C为示出沿着图9的线F10C-F10C剖切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11为当从车辆前侧观看时的前视图,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周围的构造;
图12为当从车辆左侧观看时的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周围的构造;
图13为示出沿着图12的线F13-F13剖切的剖面的剖面图;以及
图14为对应于图13的剖面图,示出了按压构件已经朝向座椅前侧移位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使用图1至图4描述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前座椅10。为了使附图容易观看,可以从附图中省略一些附图标记或者一些构件。在附图中根据需要示出的箭头“前”(FR)、箭头“上”(UP)以及箭头“右”(RH)分别指示安装有前座椅10的车辆的前侧、上侧以及右侧。除非另有说明,在接下来的说明中单独使用的方向前、后、右、左、上和下意味着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以及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下。
构造
图1为安装有根据该实施例的前座椅10的车辆的车厢C的内部的侧视图。该车辆例如为轿车型汽车,并且后座椅12布置在前座椅10后方。前座椅10和后座椅12的方向前、后、右、左、上以及下对应于车辆的方向前、后、右、左、上以及下。前座椅10和后座椅12具有座椅座垫10A、12A,座椅靠背10B、12B以及头枕10C、12C。
虽然本发明在该实施例中应用于作为车辆的最前侧座椅的前座椅10,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可以是车辆的第二排或者后排的座椅。同样在该构造中,另一个车辆座椅应当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后方。就坐在图1中的前座椅10和后座椅12中的乘员P1、P2例如为AM50的假人(代表第百分之五十的美国成年男性)。在下文中,就坐在前座椅10中的乘员P1将被称作“前座椅乘员P1”,而就坐在后座椅12中的乘员P2将被称作“后座椅乘员P2”。
如图2所示,前座椅10的座椅靠背10B包括作为框架构件的框架14。框架14具有一对左右侧框架部16、上框架部18以及中间框架部20。左右侧框架部16沿座椅靠背10B的上下方向在座椅靠背10B的左右侧部内延伸,并且在其下端处联接至座椅座垫10A的框架(未示出)。上框架部18在左右侧框架部16的上端之间悬挂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中间框架部20相对于上框架部18布置在座椅靠背10B的下侧,在左右侧框架部16的上部之间悬挂,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
左右侧框架部16、上框架部18以及中间框架部20例如由金属板形成。作为一个示例,左右侧框架部16均具有当从上下方向观看时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开口的开口截面形状。作为一个示例,上框架部18具有当从左右方向观看时矩形闭合截面形状。作为一个示例,中间框架部20具有当从左右方向观看时在前侧开口的开口截面形状。组成座椅靠背10B的座垫材料的靠背软垫(未示出)放置在如此构造的框架14上。靠背软垫覆盖有座椅靠背10B的表皮22。
如图1至图3所示,前座椅10设置有约束前座椅乘员P1的座椅安全带装置32和保护后座椅乘员P2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座椅安全带装置32和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组成根据该实施例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30的一部分。虽然未示出,但后座椅12设置有约束后座椅乘员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座椅安全带装置32包括长带状的座椅安全带(织带)34,卷收器(织带卷绕装置)36,舌片38以及带扣40。如图3所示,座椅安全带34缠绕在带引导件42上,所述带引导件42安装在座椅靠背10B的上端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在此,左端)处。作为一个示例,带引导件42具有轴向方向沿左右方向放置的圆柱状。细长孔(未示出)形成在带引导件42下方的座椅靠背10B的上端面中,并且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经由细长孔插入到座椅靠背10B中。
座椅安全带34的插入到座椅靠背10B内的一端侧34A相对于框架14布置在前侧。如图2所示,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在座椅靠背10B内沿朝向右下侧倾斜的方向延伸。当带引导件42和细长孔设置在座椅靠背10B的上端的右端处时,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在座椅靠背10B内沿朝向左下侧倾斜的方向延伸。
卷收器36在座椅靠背10B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处布置在座椅靠背10B内,并且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接合在卷收器36的卷绕轴(未示出)上。卷收器36构造为在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卷绕,以便允许将座椅安全带34拉出。卷收器36为紧急锁定卷收器(ELR),并且在车辆的前面碰撞的情况下锁定安全座椅34以便不被拉出。
座椅安全带34的另一端(未示出)接合在锚固板(未示出)上,所述锚固板在前座椅10的一侧(在此,右侧)固定至座椅座垫10A等。座椅安全带34的中间部穿过形成在舌片38中的细长孔(省略附图标记)。因此,舌片38安装在座椅安全带34的中间部上以便能够滑动。带扣40布置在座椅座垫10A的一侧(在此,左侧)并且经由支架41联接至座椅座垫10A。将舌片38联接至带扣40使前座椅乘员P1保持佩戴座椅安全带34的状态。
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安装在座椅靠背10B内的上部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组成在车辆的前面碰撞的情况下保护(约束)后座椅乘员P2的后座椅安全气囊装置46的主要部分。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布置在从后侧面向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的位置处,并且固定至框架14的上部。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包括模块壳体50,以及容纳在模块壳体50内的安全气囊52和充气装置54。
例如,模块壳体50由金属制成。模块壳体50包括:壳体主体50A,其具有在后侧开口的箱状;上凸缘50B,其从壳体主体50A的后端的上边缘朝向座椅上侧延伸;以及下凸缘50C,其从壳体主体50A的后端的下边缘朝向座椅下侧延伸。模块壳体50具有当从左右方向观看时在后侧开口的帽子状截面。壳体主体50A布置在上框架部18与中间框架部20之间。上凸缘50B布置在上框架部18的后侧,而下凸缘50C布置在中间框架部20的后侧。上凸缘50B和下凸缘50C通过诸如螺栓紧固件的装置分别固定至上框架部18和中间框架部20。
安全气囊52例如通过将多个基布片一起缝合为袋状而形成,并且在以预定的折叠方法折叠的状态下容纳在模块壳体50内。充气装置54例如为圆柱状的气缸型,并且以其轴向方向沿着左右方向放置的姿态容纳在安全气囊52内。或者,充气装置54可以为具有圆板形的圆盘型。
作为一个示例,充气装置54在模块壳体50的上端的后端侧布置在模块壳体50内。充气装置54由例如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保持器保持,并且保持器例如具有一对双头螺栓(未示出),所述一对双头螺栓朝向座椅上侧突出并且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例如,这些双头螺栓延伸穿过壳体本体50A的上壁并且拧入到螺母(未示出)中。充气装置54由此固定至模块壳体50。
如图1所示,安装在车辆中的安全气囊ECU(电子控制单元)56电连接至充气装置54。安全气囊ECU56为控制充气装置54的激活的控制装置,并且例如布置在车辆的中央控制台(未示出)下方。安装在车辆中的碰撞传感器60电连接至安全气囊ECU56。碰撞传感器60例如为加速度传感器并且安装在车辆的前端。碰撞传感器60构造为基于在车辆中产生的加速度检测前面碰撞。替代碰撞传感器60,可以将预测车辆的前面碰撞的碰撞预测传感器(例如,外部摄像机或者雷达)电连接至安全气囊ECU56。
安全气囊ECU56基于从碰撞传感器60输出的电信号而在检测到车辆的前面碰撞时向充气装置54输出激活信号。当充气装置54由此被激活时,安全气囊52在由充气装置54产生的用于膨胀和展开的气体的压力下开始膨胀和展开。安全气囊52在从前侧经受来自模块壳体50的反作用力的同时朝向后侧膨胀。结果,设置在座椅靠背10B的表皮22中的设计为破裂的部分在模块壳体50的后侧在安全气囊52的膨胀压力下破裂。该破裂在表皮22的后表面中造成了开口(未示出),并且安全气囊52经由该开口朝向后侧膨胀和展开(图4所示的状态)。已经膨胀和展开的安全气囊52布置在后座椅乘员P2的上身的前侧。因此,由于前面碰撞的冲击而朝向前侧惯性移动的后座椅乘员P2的上身得到了安全气囊52的保护(约束)。
实施例的主要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具有当从前后方向观看时的矩形的开口62形成在模块壳体50的壳体主体50A的作为面向前侧的壁的前壁中。因此,膨胀的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经由开口62朝向前侧凸出。开口62布置在从后侧面向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的位置。挤压构件64布置在开口62与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之间。
作为一个示例,挤压构件64具有板厚度方向沿前后方向放置的板状。挤压构件64的上端联接至模块壳体50中的开口62的上边缘,以便能够围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因此,挤压构件64被支撑以便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10B的框架14沿前后方向移位(在此,转动)。具有轴向方向沿左右方向放置的大致圆柱状的圆柱部64A形成在挤压构件64的下端。因此,挤压构件64的下端表面形成为曲面。
如图3所示,保持座椅安全带34以便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一对上下保持构件66、68分别设置在挤压构件64的沿上下方向的每一侧上。上下保持构件66、68具有轴向方向沿左右方向放置的圆柱状的主体66A、68A,以及从主体66A、68A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朝向后侧延伸的左右支腿(未示出)。上保持构件66的左右支腿固定至上框架部18,而下保持构件68的左右支腿固定至中间框架部20。上下保持构件66、68的主体66A、68A从前侧接触或者接近地面向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保持构件66、68构造为:在经由模块壳体50的开口62朝向前侧凸出的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的上下方向的两侧,限制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朝向前侧移位。
通常,挤压构件64布置在图3所示的缩回位置。在该状态下,挤压构件64平行于或者大致平行于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而延伸,并且形成在挤压构件64的下端的圆柱部64A从后侧接触或者接近地面向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另一方面,当安全气囊52如图4所示膨胀和展开时,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经由模块壳体50的开口62朝向前侧凸出,并且挤压构件64在部分52A的膨胀压力下向图4所示的前进位置转动(移位)。因此,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被形成在挤压构件64的下端的圆柱部64A朝向前侧挤压。结果,去除了座椅安全带34中的松弛并且增加了座椅安全带34的张力。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将描述该实施例的作用及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就坐在前座椅10中的乘员P1被座椅安全带34约束。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插入到座椅靠背10B内并且被安装在座椅靠背10B内的卷收器36卷绕,使得座椅安全带34能够被拉出。在相对于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的后侧,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安装在座椅靠背10B内。在车辆的前面碰撞的情况下,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使安全气囊52朝向座椅靠背10B的后侧膨胀和展开。在该情况下,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朝向前侧膨胀并且经由挤压构件64朝向前侧挤压座椅安全带34。因此,去除了座椅安全带34中的松弛并且实现了预紧器功能,并且能够由此确保座椅安全带34的初始约束性能。此外,不存在在座椅靠背10B内安装专门的预紧器机构的需要。因此,相比于除了卷收器36和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专门的预紧器机构还布置在座椅靠背10B内的情况,能够减小座椅靠背10B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的安全气囊52膨胀和展开时,挤压构件64在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的膨胀压力下朝向前侧移位,其中挤压构件64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10B的框架14沿前后方向移位。当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被挤压构件64朝向前侧挤压时,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能够被有效地朝向前侧挤压。结果,能够由预紧器功能来加强座椅安全带34的初始约束性能。
此外,挤压构件64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10B的框架14沿前后方向转动。相比于例如挤压构件64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10B的框架14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构造,该构造能够简化用于挤压构件64的支撑结构。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挤压构件64安装在容纳安全气囊52并且安装在座椅靠背10B的框架14上的模块壳体50上,以便能够相对于模块壳体50转动,并且挤压构件64经由模块壳体50支撑在框架14上。因此,不需要单独地将模块壳体50和挤压构件64安装至座椅靠背10B的框架14,这有助于将部件附接至座椅靠背10B的框架14的作业。
在第一实施例中,挤压构件64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模块壳体50转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构造。可以采用如下的构造:安装在模块壳体50上以便能够相对于模块壳体50滑动的挤压构件在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的膨胀压力下朝向前侧滑动并且朝向前侧挤压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或者可以采用如下的构造:例如,模块壳体50的前壁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隔板的形式,并且该前壁在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的膨胀压力下朝向前侧变形。在该情况下,隔板的形式的前壁组成挤压构件。此外,例如,可以在模块壳体50的前壁中设置撕裂线,并且模块壳体50的前壁在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的膨胀压力下可以沿着该撕裂线破裂,以便像门一样朝向前侧转动。在该情况下,像门一样转动的前壁组成挤压构件。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对于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部件和作用,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同时将省略其描述。
第二实施例
图5为当从车辆左侧观看时的剖面图,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前座椅10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周围的构造。在该实施例中,没有设置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挤压构件64,并且模块壳体50的开口62形成为比第一实施例小。作为一个示例,开口62形成在模块壳体50的下部并且布置在从后侧面向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当安全气囊52膨胀和展开时,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经由开口62朝向前侧凸出并且直接朝向前侧挤压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因此,去除了座椅安全带34中的松弛。
该实施例的构造在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在该实施例中,像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通过预紧器功能来确保座椅安全带的初始约束性能的同时,能够减小座椅靠背的厚度。此外,相比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挤压构件64的构造,该实施例的构造是简单的。
在第二实施例中,另一个布料构件可以介于模块壳体50的开口62的边缘与安全气囊52之间。具体地,例如,在图6所示的第一变型例中,当安全气囊52膨胀和展开时,在接缝S处缝合至安全气囊52的布料构件70介于开口62的边缘与安全气囊之间。此外,例如在图7所示的第二变型例中,布料构件72安装在模块壳体50的前壁上以便关闭开口62。在这些变型例中,经由开口62朝向前侧凸出的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经由布料构件70、72挤压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布料构件70、72例如由比安全气囊的基布滑的织物形成。因此,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能够容易地经由开口62朝向前侧凸出。此外,由于能够由布料构件70、72保护安全气囊52的基布,所以能够防止对安全气囊52的损坏。
第三实施例
图8为当从车辆前侧观看时的前视图,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前座椅10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周围的构造。图9为当从车辆左侧观看时的剖面图,示出了作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前座椅10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周围的构造。此外,图10A为示出沿着图9的线F10A-F10A剖切的剖面的剖面图。图10B为示出沿着图9的线F10B-F10B剖切的剖面的剖面图。图10C为示出沿着图9的线F10C-F10C剖切的剖面的剖面图。
在该实施例中,挤压构件64不是安装在模块壳体50上,而是安装在框架14上。虽然挤压构件64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上相同的构造,但如图9和图10B所示,在挤压构件64的左右侧形成有朝向前侧突出的一对左右凸缘64B。在图8中,示意性地描绘了挤压构件64。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0B所示,框架14的上框架部18的一部分具有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在前侧开口的大致U形。因此,沿左右方向彼此面对的一对左右突起18A形成在上框架部18上。挤压构件64的上端布置在两个突起18A之间,并且沿左右方向从外侧延伸穿过突起18A的一对左右支撑轴80沿左右方向从外侧延伸穿过左右凸缘64B的上端。这些支撑轴80同轴布置,支撑轴80的轴向方向沿左右方向放置。挤压构件64经由支撑轴80支撑在上框架部18上以便能够转动。
挤压构件64布置在从前侧面对形成在模块壳体50的前壁中的开口62的位置。开口62在此形成为比第一实施例小,并且形成在模块壳体50的下部。同样在该实施例中,如图9、图10A以及图10C所示,在挤压构件64的上下方向上的两侧,由保持构件66、68保持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以便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
该实施例的构造在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在该实施例中,当安全气囊52膨胀和展开时,即,在车辆的前面碰撞的情况下,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经由开口62朝向前侧膨胀并且经由挤压构件64朝向前侧挤压座椅安全带34。因此,实现了预紧器功能并且产生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图11为当从车辆前侧观看时的前视图,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前座椅10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周围的构造。图12为当从车辆左侧观看时的剖面图,示出了作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前座椅10中的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48周围的构造。此外,图13为示出沿着图12的线F13-F13剖切的剖面的剖面图。
在该实施例中,像在第三实施例中那样,挤压构件64不是安装在模块壳体50上,而是安装在框架14上。在该实施例中,力限制器机构90支撑在框架14上。力限制器机构90具有一对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所述一对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分别布置在位于缩回位置的挤压构件64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例如,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由树脂泡沫制成并且具有块状的形式。作为一个示例,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布置在中间框架部20的前侧并且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中间框架部20沿左右方向滑动。
一对左右螺旋压缩弹簧94作为施力构件的一个示例分别布置在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左右螺旋压缩弹簧94朝向挤压构件64对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施力,并且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分别挤压挤压构件64的左右侧表面。当挤压构件64在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的膨胀力下朝向前侧转动时,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朝向挤压构件64的后侧移位(参见图14)。由座椅安全带34施加在前座乘员P1上的约束负荷经由挤压构件64施加至能量吸收构件92(参见图14中的箭头F)。
具体地,由于车辆的前面碰撞的振动而导致的尝试朝向前侧惯性移动的前座椅乘员P1的负荷施加至座椅安全带34,并且拉力由此施加在座椅安全带34上。于是,朝向后侧的挤压力从座椅安全带34的一端侧34A施加至已经移位至前进位置的挤压构件64。因此,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沿前后方向在挤压构件64与中间框架部20之间被压缩,结果,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经受塑性变形并且由此吸收前座椅乘员P1的惯性能量。
该实施例的构造在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在该实施例中,当安全气囊52膨胀和展开时,即,在车辆的前面碰撞的情况下,安全气囊52的部分52A经由开口62朝向前侧膨胀并且经由挤压构件64朝向前侧挤压安全带座椅34。因此,实现了预紧器功能并且产生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效果。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由座椅安全带34施加在前座椅乘员P1上的约束负荷经由挤压构件64施加至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并且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经受塑性变形。因此,实现了力限制器功能,使得能够缓解从座椅安全带34施加至前座椅乘员P1的胸部等的负荷,并且能够减小前座椅乘员P1上的负担。
在该实施例中,左右螺旋压缩弹簧94挤压力限制器机构90的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而使力限制器机构90的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抵靠在尚未朝向座椅前侧移位的挤压构件64上。当挤压构件64朝向前侧移位时,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在左右螺旋压缩弹簧94的施加力下朝向挤压构件64的后侧移位。因此,使用左右螺旋压缩弹簧94(施力构件)能够简化用于使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移位的构造。
在第四实施例中,左右能量吸收构件92被左右螺旋压缩弹簧94施力。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构造,并且施力构件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弹性构件。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的构造:使用诸如螺线管的致动器替代施力构件来使能量吸收构件移位。
虽然以上使用一些实施例作为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能够通过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变来实施例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包括:
座椅安全带,其对就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进行约束;
卷收器,其安装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并且卷绕所述座椅安全带的插入到所述座椅靠背内的一端侧,以便允许所述座椅安全带被拉出;以及
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其在相对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座椅后侧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内,并且在使安全气囊的部分朝向座椅前侧膨胀以便朝向所述座椅前侧挤压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同时,使所述安全气囊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座椅后侧膨胀和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还包括挤压构件,所述挤压构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框架沿座椅前后方向移位,并且在所述安全气囊的所述部分的膨胀压力下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并且朝向所述座椅前侧挤压所述座椅安全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挤压构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
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容纳所述安全气囊并且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且
所述挤压构件安装在所述模块壳体上以便能够相对于所述模块壳体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
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容纳所述安全气囊并且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框架上;并且
所述模块壳体具有开口,膨胀和展开的所述安全气囊的所述部分经由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座椅前侧凸出,并且所述部分朝向所述座椅前侧挤压所述座椅安全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具有布料构件,所述布料构件介于所述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安全气囊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还包括力限制器机构,所述力限制器机构具有支撑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框架上的能量吸收构件,并且当所述挤压构件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时使所述能量吸收构件朝向所述挤压构件的所述座椅后侧移位,其中当由所述座椅安全带施加在所述乘员上的约束负荷经由所述挤压构件施加至所述能量吸收构件时,所述能量吸收构件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中:
所述力限制器机构具有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挤压所述能量吸收构件而使所述能量吸收构件抵靠在尚未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的所述挤压构件上;并且
当所述挤压构件朝向所述座椅前侧移位时,所述能量吸收构件在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加力下朝向所述挤压构件的所述座椅后侧移位。
9.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主体,其具有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其具有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卷收器和所述后座椅安全气囊模块。
CN202110516148.0A 2020-08-07 2021-05-12 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及车辆座椅 Active CN114056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5086A JP7264129B2 (ja) 2020-08-07 2020-08-07 乗員保護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2020-135086 2020-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6280A true CN114056280A (zh) 2022-02-18
CN114056280B CN114056280B (zh) 2024-04-05

Family

ID=80115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6148.0A Active CN114056280B (zh) 2020-08-07 2021-05-12 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及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2368B2 (zh)
JP (1) JP7264129B2 (zh)
CN (1) CN11405628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6868A (ja) * 1995-09-18 1997-03-25 Toyota Motor Corp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シート構造
JPH10157570A (ja) * 1996-11-26 1998-06-1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JP2006281967A (ja) * 2005-03-31 2006-10-19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649415A (zh) * 2011-02-25 2012-08-29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03332162A (zh) * 2013-06-10 2013-10-02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
CN104507760A (zh) * 2012-07-25 2015-04-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限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0619U (zh) * 1975-07-30 1977-02-14
US5829841A (en) * 1997-12-16 1998-11-03 General Motors Coporation Inflatable seat belt tensioner
JP4259162B2 (ja) * 2003-04-01 2009-04-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り物用シート
JP4857825B2 (ja) * 2005-05-31 2012-01-1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乗員の保護方法及び保護構造
JP4792935B2 (ja) * 2005-11-17 2011-10-12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5286765B2 (ja) * 2007-12-06 2013-09-11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US7905514B2 (en) * 2008-11-14 2011-03-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otor vehicle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JP4924667B2 (ja) * 2009-07-13 2012-04-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2014028546A (ja) * 2012-07-31 2014-02-13 Daihatsu Motor Co Ltd 乗員保護装置
JP6146562B2 (ja) * 2013-07-11 2017-06-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6414162B2 (ja) * 2016-09-02 2018-10-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358552B2 (en) 2017-08-07 2022-06-14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7048874B2 (ja) * 2017-08-07 2022-04-0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7001914B2 (ja) 2017-08-07 2022-01-2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988458B2 (ja) * 2017-12-25 2022-01-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7265181B2 (ja) * 2020-03-31 2023-04-2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6868A (ja) * 1995-09-18 1997-03-25 Toyota Motor Corp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シート構造
JPH10157570A (ja) * 1996-11-26 1998-06-1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JP2006281967A (ja) * 2005-03-31 2006-10-19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649415A (zh) * 2011-02-25 2012-08-29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04507760A (zh) * 2012-07-25 2015-04-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限制结构
CN103332162A (zh) * 2013-06-10 2013-10-02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64129B2 (ja) 2023-04-25
JP2022030821A (ja) 2022-02-18
CN114056280B (zh) 2024-04-05
US20220041129A1 (en) 2022-02-10
US11472368B2 (en)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7526B2 (ja) 頭上で使用するための薄型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デザイン
EP3012158B1 (en) Side impact airbag apparatus
CN107284391B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11201163B (zh)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20050001412A1 (en) Overhead airbad with external tether
US20050121889A1 (en) Non-circular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and airbag module
JP6992591B2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2007532404A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ための可撓性ハウジング
JP7408507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US20200282939A1 (en) Structure of seat equipped with far-side airbag device
JP2001260807A (ja) エアベルト装置
KR20060025392A (ko) 차량의 시트벨트
JP6751581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6491081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2018149880A (ja) 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
CN114056280B (zh) 乘员碰撞保护装置及车辆座椅
CN114454842A (zh) 车辆用侧面碰撞安全气囊系统
JP2018075877A (ja)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JP7332555B2 (ja) 後席用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7513492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JP2005112099A (ja)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CN114379500B (zh) 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
JP2022068736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JP6744114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3473301B2 (ja) 車両乗員の保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